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5篇)

时间:2023-11-16 11:16:31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这5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来自于山草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篇一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制度在道德层面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结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正确 www.gaokaobaba.com 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及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内容上有相互重叠交叉之处。从道德与价值的关系看,社会主义道德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因此,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从文化视角来看,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从实践维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

道德和价值,都与文化有着内在的关系。德国哲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所谓“解释系统”显然涵括道德解释系统、价值解释系统、宗教解释系统及艺术解释系统等。但纵观贝尔的论著,贝尔的文化概念更多地指涉伦理价值意蕴,故所谓“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更多的是指“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伦理价值解释系统”。任何一种文化都内涵一定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取向。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内涵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取向。从文化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取向的体现,是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具有主体性和主导性的观念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伦理精神的反映,是社会多样化道德规范中具有主体性和主流性的规范体系。文化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不断得到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从价值层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构良好的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从伦理层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建构良好的文化道德生态环境。良好的文化价值生态环境和文化道德生态环境,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逐步引导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进步和道德提升,进而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既是道德建设的主体,也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才能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才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任何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都需要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作为支撑。应该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都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所不可或缺的内源力量。任何一种文化都内涵一定伦理取向,伦理属性是文化的应有属性。任何文化都蕴涵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灵魂。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完整、丰富的价值观内容,其内核是核心价值观,或者说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故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是决定文化性质、方向和特点的最重要、最根本因素。从此意义上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不仅包括道德自觉、道德自信和道德自强,也涵盖核心价值观自觉、核心价值观自信和核心价值观自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课题。无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又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尚,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须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

关于价值与道德的内在关系的解释,《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价值是值得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善。“善”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广泛使用的一个伦理学概念。有学者指出:“狭义的道德仅是指道德规范和美德,但广义的道德观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西方的传统哲学中,人生哲学问题、价值哲学问题都是归属于伦理学或者哲学价值论的。”[1]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从道德哲学与价值哲学的关系来看,价值观从属于伦理道德观,伦理性是价值观的内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概括提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着经济伦理观、政治伦理观、生态伦理观、法治伦理观、社会伦理观、职业伦理观及文化伦理观等多种伦理价值观意蕴。而实践性是道德之为道德的应有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归根到底不能停留在文本中或口头上,它必须通过道德实践环节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着力点,是其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伦理价值范畴,伦理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具有两个方面意义:一方面确认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进而确认伦理道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确认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属性进而认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不断发展。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社会文化体系中处于根本地位,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对社会思想文化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等,给整个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多维影响。从当前道德领域来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始终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的主旋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品德建设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消费主义等消极伦理文化现象的强烈冲击,以至于出现了“道德失范”、“道德滑坡”、“道德冷漠”及“道德危机”等令人痛心的现象。如果社会文化价值导向不确定,是非、荣辱、美丑不分,人们的价值心态就会出现道德淡漠乃至缺德或恶德行为的时常发生。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指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会失去灵魂而迷失方向。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引导全体国民树立共同理想,化解社会道德危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价值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贵在践行,而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

任何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都要汲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伦理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中存在着三类主要的伦理文化资源:一是体现科学性与创新性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资源;二是体现历史性与民族性的中华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三是体现世界性与时代性的西方伦理文化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精华与西方伦理文化先进成果综合创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导性资源;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源性或母体性资源;西方先进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不可或缺资源。总之,建构“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导性资源。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阐释了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以及道德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说。马克思主伦理文化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新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更开创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2]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一主多元”的伦理文化格局必须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了社会主义道德性质和共产主义道德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是主流伦理文化,它代表着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导向和前进方向,并以强大的主导力量和吸引力引领多元伦理文化的健康发展,而多元伦理文化则丰富社会伦理生活,促使伦理文化领域百花齐放。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建构当代中国伦理文化格局中,以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为主导性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呈现出科学性与阶级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需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从文化实践来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母体与根基,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无容置疑,中华传统伦理文化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矛盾文化体系,需要坚持辩证看待的态度。当代中国走向现现代化的征途中,如果丢失了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根基,就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和社会价值危机,就会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自我,进而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故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环节。全面正确认识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促使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转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用现代意识和敏锐眼光充分挖掘、积极吸收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精华,并结合时代精神给予创造性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根源性和母体性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保持深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在走向现代化道路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价值多元化问题,造成本土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矛盾,进而出现了文化价值认同的危机。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历史背景下需要着力解决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维护和认同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二是如何借鉴和认同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合理性因素。只有批判继承和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同时积极汲取和合理借鉴西方文化中合理性的价值观念,才能促进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健康发展。西方伦理文化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伦理反映,无疑具有精华与糟粕、先进性与腐朽性并存的双重属性。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推动下,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扩大,各种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渗透,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多维的影响。一方面,西方伦理文化的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伦理道德的发展。如西方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及“低碳经济”等理念,日益被我国主流道德文化所吸收、借鉴和应用。另一方面,对于伴随而来的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则要给予有力地批判与抵制。积极借鉴西方伦理文化的先进成果或有益内容,无疑有利于丰富和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进而体现开放性与包容性、世界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集中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表达,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固有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完全符合我国社会实际和时展要求,也完全符合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培育“四有”新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而且具有思想性和导向性。从伦理价值观角度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纲,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提升,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价值根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我国全体社会成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必需的基础性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深入到人们的荣辱观中,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尺度和行为评价的荣辱体验,才能保证其实践特性,使其成为坚实而鲜活的价值事实。”[3]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底线。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联接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桥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针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格局。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伦理价值范畴,是与我国现阶段倡导的道德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及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规范和行为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为人们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价值判断、做出价值选择及确定精神价值导向,提供了价值原则和价值根基。从荣辱观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取向来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荣、以背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耻”,可谓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终极价值诉求和最高道德境界。“荣辱观作为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其内在心理机制是人的羞耻之心。它是道德自律的心理依据,也是道德良心能够发生作用的运行机制。良心可以使道德主体对于合乎良心的行为感到光荣与快慰,对违背良心的行为感到耻辱与羞愧。”[4]实践证明,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耻的张力中形成正确的道德感和知耻感,从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了内在的“道德心理机制”。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使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道德价值典范和伦理价值取向。因此,抓住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就抓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也就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在的道德心理机制。可见,引导公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道德基础。

(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篇二

这一讲,我们同大家谈谈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话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解决好认识、认知、认同的问题,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现实目标、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增强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

第一,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也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

第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精神理念,也蕴涵着现实的目标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就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在革命时期就高高举起民主的旗帜,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不懈努力,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

第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明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展要求创造性提出的,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科学的,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和谐的精神、和谐的理念,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的,它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的,它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反映着人类发展进步的要求。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开放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充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充满改革创新精神,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讲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调的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讲共同理想,强调的是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全体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我们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的是发扬传统与立足当代的统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断用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来丰富和充实。

第四。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其实践要求,在党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定要致力于引导人们增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更好地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完成党的执政使命而不懈奋斗。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定要致力于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人们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之中,努力把全体人民的思想意志统一起来,把全民族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定要致力于提升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每个公民的精神境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逻辑关系

十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在贯彻落实十报告这一要求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了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这本教材的内容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总纲编写的。但是,随着十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思修》教材与时俱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吸收了进来。这样,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的问题。目前,这个问题也逐渐引起了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笔者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试就此问题阐述自身的一些认识,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中共中央坚持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并对其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做了明确的界定;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包括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适时提出,使得当代中国社会的各项事业有了核心的价值指导和价值遵循,从而为人们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向着民族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以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先进国家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任何一个社会,都会确立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博爱,还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三纲五常”和仁义礼智信等,都是属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范畴的东西。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为了调动最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基本的价值规范,进而大力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党的十召开后,在十报告中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理念,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个角度,提出了人们应该遵循的价值规范。这就是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14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我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所必须和应该遵循和践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重要理念之间是怎样的一种逻辑关系呢?

首先,党的十报告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部分内容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理念的。采取这样的架构安排,很明显地说明,党的十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部分内容提出的。也就是说,从逻辑关系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样理解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顺理成章地扩展为五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先的四个组成部分,在体系中有着各自的地位和功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居于统领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原先四个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再加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们的价值判断问题。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了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就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机统一性。

再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它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来看,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核心地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现实立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依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理论基础提出的。不管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还是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每一个人都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这是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个人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重要理念成果,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在当代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具体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提出,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现实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提供了价值保障。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应该树立的共同理想,而这一共同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确定自己核心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并为之努力奋斗;在每一个人努力践行我们自身的价值目标基础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再来实现社会价值目标和国家价值目标。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变成了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能够变成现实,离不开社会主义建设者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保障。或者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够稳步、健康发展的基本价值保障,就是个人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达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化和价值依托。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奠定了理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理论观念上的具体化和价值依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既需要从个人层面体现出来,也需要从社会层面体现出来;既需要个人层面的价值体现,也需要社会层面的价值体现。个人和社会就构成了国家,从而需要国家层面的价值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念便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上述三个层面的具体体现和价值依托,也是其理论意义所在。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追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标准和规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和答案。个人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离不开相应的价值判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尤其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价值依据。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依归,与各个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正如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31页。

[2]同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四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着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着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是人们的社会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和认定、共同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能否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直接制约着中国特色社会中国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决定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真正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保证。

1.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民族精神,还需要具备强烈的时代精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十年的改革过程中,我们探索总结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突出的时代主题。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更要把握鲜明的时代特征,勇于创新,积极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进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探索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把握住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1.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完美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本质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一致的。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

(1)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根结底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今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高校要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

(2)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青年学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积极进取,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但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受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因此,要引导他们将自己个人理想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自觉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这就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大学生凝聚起来,让他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帮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现实和各种风险考验面前,认清方向,保持头脑清醒,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就是要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意识。

(3)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塑造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党和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把握精髓,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就是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既要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又要教育大学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既要以特有的胸襟气度、开放心态面向世界,让他们学习世界各国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气,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使大学生积极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要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但是,应该看到。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违法乱纪、骄奢淫逸这些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在部分青年学生中仍然存在。因此,要继续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典型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他们把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 篇五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转型 意识形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也从思想上精神上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鲜明旗帜。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多极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还需要呼唤新时代的民族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来增强民族凝聚力。

1.1 当今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的影响

从世情来说,整个世界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国际格局在发生着重大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世界都在关注着中国,都在注目着中国。对中国的成就而言,大多是赞扬的声音,当然,也有想唱衰中国的。比如,现在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实施亚太战略,把重点移到了亚太地区,在我国周边投棋布子。那么我们就面临着新的国际问题,也需要我们研究新的应对方法。

1.2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变化的影响

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由此产生的正面效应就是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当然,在产生正面效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负面效应,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了质疑、误解、甚至迷失方向。主要体现在许多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被多元价值混淆,价值观念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错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反响。

那么,也就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下,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我们党积极主动地去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正本清源,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重要思想保证。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1 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2 它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人们增强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认同,同心同德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有助于人们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和谐理念,发扬和谐精神,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因此我们说它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2.3 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要想把13亿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首先,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作用。它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马克思主义是贯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把共同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再次,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对我们国家而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所确定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后来在十七大修改时,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和谐"二字,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5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最新范文

生日快乐2023最新款祝福语【精选8篇】11-16

敬老院标语通用2篇11-16

社会主义本质范文精选5篇11-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选5篇】11-16

基督教诗歌范文【优秀10篇】11-16

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选6篇)11-16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赏析(优11-16

数学知识:珠心算的好处与坏处精选5篇11-16

国庆节祝福祖国的句子精选4篇11-16

《南方周末》发行的创新路径(4篇)11-16

129 23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