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调节教案精选14篇

时间:2024-05-02 15:51:55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编辑给大伙儿分享的神经调节教案精选14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神经调节教案 篇一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促有效、服务到位"为目标,遵照上级部门的指示、决定,以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服务为己任,加强学习,注重细节、提高效率、落实到位。在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配合下有目的、有条理、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的职能,在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脚踏实地,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为学校迎来百年华诞做好本职工作,更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增强责任意识,协调各职能部门积极做好学校重点工作。

1.协助学校搞好活动的组织安排工作,确保学校工作政令畅通,做到"及时,全面,准确,高效".协助校长做好学校有关创建工作的文字撰写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具体协调安排好各种会议、工作,做好会议记录。认真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工作,注重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具体、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

3.做好"双周工作安排"撰写工作,及时将工作安排到学校网站相关栏目,使全体教师明确个人与学校近期的工作和任务。

(二)加强办公室建设,做好协调与服务。

1.争取主动、积极配合、充分协调是学校办公室的主要工作目标。新学期开始,完善内部管理,坚持从高、从严、从全、从细要求。同时,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自觉维护办公室的整体形象。做好办公室与各科室、年级组、工会等各部门的协调,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2.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实验小学制度汇编》,做到格式统一,行文规范。按月整理学校《大事记》并上报区教育局宣传办,做到实事求是。完整无缺。

3.根据学校整体工作要求,具体协调安排好各种会议、工作,做好会议记录。认真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工作,注重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具体、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

4.组织起草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要点、工作总结、经验材料及学校领导报告、讲话。提前做好学期结束前的工作安排,根据学校部署及时起草学校工作计划。

(三)高质量地完成办公室常规工作。

1.为学校迎来百年华诞做好工作。

在校领导指导和帮助下,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做好文件的接受、传送、催办及文件管理工作,信息采集、上报的管理工作。对上级来文、领导批示的督办事务、接听电话、打印文件等日常工作,做到严谨有序,不出差错。各项文件材料,力求及时、准确、优质、高效。

与学校各部门一起,做好"完美教室"、"十佳优秀班主任"、"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各项活动的宣传和报道工作,做好百年校庆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打造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完美校园。

2.继续做好宣传工作,以及各种迎检及接待工作。

制定科学的学校宣传工作计划,注重宣传的系统性,对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进行事先策划,统筹安排。深入报道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亮点,争取在更高层次的宣传媒体上展示xx实小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果和广大师生的精神风貌。

我校宣传工作包括校外新闻媒体宣传和校园网站、电子显示屏、橱窗等板块的内容,办公室要继续做好向大众新闻媒体撰写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建设发展成就的稿件。充分发挥好校级通讯员队伍的作用,围绕学校重点工作,以信息为载体,反映学校实力,展示亮点,营造氛围,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按月填写《学校新闻报道统计表》,力争学校宣传报道成绩在全局继续名列前茅。

办公室将全力以赴继续完善学校网站的建设,把有关学校的信息及时上传学校网站,将学校网站建成向社会、家长和同行宣传学校、教师、同学的窗口,成为沟通学校与家长之间联系的桥梁,成为为教师的教学、教研提供充足信息的资源库。并逐步建立班级网站,对有兴趣的教师和学生鼓励利用学校网站制作个人网页,展示班级风采、学习成果以及个人才能。此项工作将作为办公室20XX年的重点工作来抓。

3.继续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创建的途径,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校发展。

4.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和保密工作,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注意收集整理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教学教研材料并归档,使档案管理更科学、规范。符合保密要求,做好档案利用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服务。

5.管理好单位印章,实事求是地开具各类证明、介绍,慎重使用学校印章,做好印章使用登记。

神经调节教案 篇二

本节课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现象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神经调节是怎样进

行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5.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

二、教学重点: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三、教学难点:

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

五、教 具:

CAI课件、多媒体电脑平台

六、课前准备:

提出探究问题并让学生制定探究计划。

七、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八、本节课设计特点:

1、课堂气氛要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本课堂,体现自我,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提高学习效果。图片应具有现实意义,给学生直接强烈的感觉。

3、探究实验要充分发动学生去设计,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提出假设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结论

4、容量大,要求学生有深刻体会,并能体现在行动上。

九、教学过程:

(一)通过flash影片导入课题: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新课程培训研讨课。学习之前,我们看一个关于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

(放映flash,结束)士兵们听到曹操说前方有梅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妙的变化?生:人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板书课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二)通过游戏导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游戏:“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听口令,说倒话”。这两个游戏是不是属于反射活动?生:是。

大家能不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属于反射活动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注意引导,点击课件出现反射的例子。)

大家注意观察,投影上出现的反射的例子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生:初生婴儿会吃奶等反射是先天性;谈虎色变等反射是后天性等)

我们将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之为非条件反射;将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称之为条件反射。(教师板书:非条件反射____先天性,条件反射____后天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7页内容,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阅读思考后叙述)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对狗建立条件反射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我们看一他的实验过程。(教师放映课件——条件反射的建立)

问题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生:食物引起的是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的是条件反射。观察图1,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非条件刺激,那么食物就是非条件刺激;(板书:非条件刺激)观察图2,狗听到铃声不分泌唾液,铃声与狗分泌唾液无关,此时的铃声我们称之为无关刺激;(板书:无关刺激)观察图4,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条件刺激,那么这个铃声就是条件刺激;(板书:条件刺激)

问题2:观察图3,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生:食物与铃声的多次结合)食物这个非条件刺激与铃声这个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就使本来与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铃声,转变为引起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由此可以看出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都是由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转变而来的。(板书箭头)

井绳有没有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从而引起条件反射?生: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么,没有被蛇咬过的人,会不会看到井绳就害怕?

看第3个问题: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参与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和参与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一样吗?

(板书: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低级的神经活动、高级的神经活动;)

继续放映课件展示4、5、6题,(适时板书:永久固定的、可建立也可消失、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用非条件刺激不断的强化)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要看参与完成这一

反射神经中枢有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下面大家来辨别一下,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分泌唾液,这些活动有什么区别?(过渡到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四)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教师放映课件——人吃梅、看梅、谈梅的flas),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分泌唾液,这些活动有什么区别?生:吃梅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看梅、谈梅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刺激

(教师放映课件——狗吃骨头、看骨头、谈骨头的flas),哪一个过程是虚构的?为什么?生:狗谈骨头分泌唾液,狗的大脑皮层中没有语言中枢。

(教师展示课件)人建立条件反射与动物建立条件反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此时展示人看梅时分泌唾液,狗看骨头时分泌唾液),生:相同点: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的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教师继续展示人谈梅时分泌唾液,狗谈骨头时分泌唾液,)生:不同点:人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与人特有的语言中枢有关。动物没有语言中枢,无法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大家还能不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例子?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口若悬河、下笔如有神、阅读课文、朗诵诗文、画画、写字等等。

由此我们得出:区别人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不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要看完成这一反射神经中枢有没有语言中枢的参与。

我们学习了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家能不能把我们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渡到我有妙招)。

(五)知识拓展:

(放映课件—我有妙招)学生讨论交流:早晨喂鸡前吹哨,多次结合,中午一吹哨,鸡就会回来吃食

十、板书设计:

1、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概述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神经调节的现象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神经调节是怎样进

行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验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5.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

二、教学重点: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三、教学难点:

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阅读法、讨论法、比较法、谈话法、直观教具演示法

五、教 具:

CAI课件、多媒体电脑平台

六、课前准备:

提出探究问题并让学生制定探究计划。

七、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八、本节课设计特点:

1、课堂气氛要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本课堂,体现自我,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提高学习效果。图片应具有现实意义,给学生直接强烈的感觉。

3、探究实验要充分发动学生去设计,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提出假设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结论

4、容量大,要求学生有深刻体会,并能体现在行动上。

九、教学过程:

(一)通过flash影片导入课题: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新课程培训研讨课。学习之前,我们看一个关于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

(放映flash,结束)士兵们听到曹操说前方有梅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妙的变化?生:人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板书课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二)通过游戏导入新课

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游戏:“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听口令,说倒话”。这两个游戏是不是属于反射活动?生:是。

大家能不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属于反射活动的例子?(学生举例,教师注意引导,点击课件出现反射的例子。)

大家注意观察,投影上出现的反射的例子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生:初生婴儿会吃奶等反射是先天性;谈虎色变等反射是后天性等)

我们将一种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之为非条件反射;将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称之为条件反射。(教师板书:非条件反射____先天性,条件反射____后天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7页内容,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阅读思考后叙述)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对狗建立条件反射进行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我们看一他的实验过程。(教师放映课件——条件反射的建立)

问题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生:食物引起的是非条件反射;铃声引起的是条件反射。观察图1,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非条件刺激,那么食物就是非条件刺激;(板书:非条件刺激)观察图2,狗听到铃声不分泌唾液,铃声与狗分泌唾液无关,此时的铃声我们称之为无关刺激;(板书:无关刺激)观察图4,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我们称为条件刺激,那么这个铃声就是条件刺激;(板书:条件刺激)

问题2:观察图3,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生:食物与铃声的多次结合)食物这个非条件刺激与铃声这个无关刺激多次结合,就使本来与分泌唾液无关的刺激—铃声,转变为引起分泌唾液的条件刺激。由此可以看出引起条件反射的条件刺激,都是由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转变而来的。(板书箭头)

井绳有没有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从而引起条件反射?生: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么,没有被蛇咬过的人,会不会看到井绳就害怕?

看第3个问题: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参与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和参与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一样吗?

(板书: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低级的神经活动、高级的神经活动;)

继续放映课件展示4、5、6题,(适时板书:永久固定的、可建立也可消失、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用非条件刺激不断的强化)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要看参与完成这一

反射神经中枢有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下面大家来辨别一下,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分泌唾液,这些活动有什么区别?(过渡到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四)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教师放映课件——人吃梅、看梅、谈梅的flas),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分泌唾液,这些活动有什么区别?生:吃梅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看梅、谈梅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刺激

(教师放映课件——狗吃骨头、看骨头、谈骨头的flas),哪一个过程是虚构的?为什么?生:狗谈骨头分泌唾液,狗的大脑皮层中没有语言中枢。

(教师展示课件)人建立条件反射与动物建立条件反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师此时展示人看梅时分泌唾液,狗看骨头时分泌唾液),生:相同点: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的信号的刺激,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教师继续展示人谈梅时分泌唾液,狗谈骨头时分泌唾液,)生:不同点:人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与人特有的语言中枢有关。动物没有语言中枢,无法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

大家还能不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例子?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口若悬河、下笔如有神、阅读课文、朗诵诗文、画画、写字等等。

由此我们得出:区别人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不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要看完成这一反射神经中枢有没有语言中枢的参与。

我们学习了条件反射的建立,大家能不能把我们学习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渡到我有妙招)。

(五)知识拓展:

(放映课件—我有妙招)学生讨论交流:早晨喂鸡前吹哨,多次结合,中午一吹哨,鸡就会回来吃食

十、板书设计:

1、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3、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神经调节教案 篇四

关键词:讲解;有效性;案例

对于初入教育行业或者很少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和反思的教师来讲,他们经常每节课都在非常辛苦地讲解知识和原理,希望学生理解并记忆,结果却并不理想。那么,如何高效地讲解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课堂实录

这是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优质示范课――高二生物中“神经调节”的一节内容。本节课是在激素调节之后,属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难点部分,教师该如何讲解才能达到课标要求的效果呢?接下来我们看看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教师贾维薇的这节示范课:

1.在导入时,教师总结材料和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看到这些例子,无论是看到食物分泌唾液,还是跨栏和走钢丝这样的复杂动作,它们都是在人体的什么系统调解下进行的?

生:神经系统。

师:对,非常好,神经系统。

2.讲解动作电位形成

师:兴奋部位和它所临近的未兴奋部位由于存在刚才我们讲到的电位差,首先就有电荷移动,所以形成了局部电流,因为这是一个局部的现象。

3.讲解神经元之间传导

师:突触前膜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者树突膜。相邻两个神经元有没有直接接触?(自问自答)没有,那么它们之间怎么传递兴奋呢?(学生朗读课本回答)兴奋到达神经元轴突末端的时候,刺激什么结构?(自问自答)突触小泡释放出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就是被后膜的受体所识别,最终把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

二、案例分析

(1)按照讲解技能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在第一部分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常见的例子(分泌唾液、走钢丝、跨栏)联系实际,建立学生原本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使用例证,是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具体的问题,是形成知识、检查和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这样学生可以有切身的感受,并开始融入本节课的学习,形成学习动机。

(2)教师的讲解必须是科学和符合逻辑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讲解第二部分时,对动作电位的形成以及局部电流的认识做得比较到位。但是最后又经验性地解释局部电流是因为发生在局部,这样通俗的讲法并不科学,虽然学生并不会在意,但是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逻辑习惯。

(3)教师在讲解第三部分时,两次未等到学生回答,便立即自己做出回答,虽然使得讲解过程连续进行,但是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情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未在这里得到体现。此时更应该等待或者期待学生的反馈情况。

总之,教师的讲解要达到良好的效果不能仅从教师自身出发,更应该考虑到双边的对话。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保证知识本身是客观真实的,还要保证在传递的过程中能够被学生有效接受和同化。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所学知识或者已经掌握的技能程度,再设计出相应的“支架”,即一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讲解达到新的水平。讲解本身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权威地位,因此,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有一定难度,当然也不是不能实现。讲解中及时的反馈和情感的交流便是不错的途径。要让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讲解中就必须注意学生接受新概念和技能的情况,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保证学习的连续性而不是教学的连续性。否则那只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教师自问自答的教学没有太大意义。

参考文献:

神经调节教学反思 篇五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教学反思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安排了两课时。在《生物课程标准》中关于此部分内容的要求是: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举例说明神经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结合学生初中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的接受能力,我将本部分新授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简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3.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 4.说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其结构基础。其中,教学重点是: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教学难点是:

1.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变化及成因;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

教学过程为: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神经元结构,在讲授这一知识点时我没有花过多的时间。通过展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生物知识,很好地复习归纳了神经元的结构,分类和功能。然后讲授兴奋的传导过程。首先展示了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的特点图,讲述了离子通道,离子运输有关问题,再让学生结合物理知识分析理解静息状态静息电位的特点和兴奋状态动作电位的特点,最后用动画展示了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是如何形成局部电流的,从而很自然的引出了兴奋的传导过程以及双向传导的特点。通过用动画演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接受度较高。和用静态图教学相比,也提高了学习效率。接下来,展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示意图,讲授突触的结构组成和递质的作用,再通过动画演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由学生讨论、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具有单向传递的特点,突破这一知识难点。

第二课时:首先对兴奋的传导进行了拓展。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利用电流计去测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以及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然后我通过画图分析归纳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讨论思考的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更加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我利用学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比较高。对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并没有花过多的时间。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属于反射,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属于反射现象的例子,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反射”这个概念的掌握情况,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反射”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我们的生活随处都有“反射”。这有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反射”的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我举出了一些例子,让学生去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我用常见的“缩手反射”为例,学生通过观察,联系生活实践,归纳了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及其功能。

通过教学,我得到了以下体会:1.要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准备充分。在备课时,不光要备内容,还要准备充分的教具,图片,动画等等,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学生的基础如何,学生能接受何种教学方法,学生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2.我发现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学必有疑,疑必有思,只有促进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上课时,提问的对象主要是成绩中下的学生,设问时需要由浅入深,态度可亲,语带鼓励,尽量让他们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并进行启发诱导,直到答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3.知识点是“死”的,我们要努力将“死”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活的能力。

我们的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在课堂上要做到讲练结合。练习,能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运用,得到解题方法,纠正自己错误的思路;能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开展后面的教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合理地设置情境,有效地分层引导,起到主导作用,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思考、提问,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神经调节教学案例 篇六

《神经调节》教学案例及分析

徐素梅

【背景介绍】

我们知道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刻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作用。在书本中介绍了反射、反射弧、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等基础知识。以一个小游戏探究活动引入,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得出反射的概念,并引出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我举了一个“望梅止渴”的例子,加深了学生对“人由语言刺激而产生复杂反射”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本节课中设计相关的练习进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掌握人体几大系统的生理结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组成,并且已具有活动调节的生活现象和经验;但就我校学生情况看来,基础较差,不能有效的将实践中获得经验与知识概念识记、系统性处理后再应用,需要教师进行从旁引导。学生比较活跃,兴趣易激发但缺乏协作与耐性。

【案例描述】

一、情景导入

[引言]:玩一个游戏,用手抓著一张白纸,放下再抓住,测试你的反应速度 生:认同身体各部分之所以如此协调,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二、教学活动设计

[讲述]:神经系统为什么有那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

[板书总结]: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提问]: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讲述]:小小的神经元很神奇,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人体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比电脑复杂得多。

[观察与自学]: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玻片标本,并对照神经元的模式图,自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完成《补充习题》第2题。[板书总结]:

细胞体突起 树突(传入兴奋)轴突(传出兴奋)

[出示]:神经纤维、神经图片。

[讲述]:轴突和树突称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成一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播放视频]:神经元及其功能。[出示]:脊髓模型。

[讲述]:脊髓存在于脊柱的椎管内,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观察]:脊髓横切面玻片标本。

[讲解]:灰质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部分,色泽灰暗;白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色泽白亮。

[讲述]:在脊髓的灰质里有活动中枢,控制着一些简单、低级的活动,如人的排便、排尿等。脊髓发出脊神经分布于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出示]:脑的模型。

[提问]:你知道脑的组成吗? [播放视频]:脑的立体结构。

[出示]:脑的横切面示意图及脑与脊髓的横切面比较。[播放视频]:大脑皮质及大脑的主要功能区。

[讲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的白质的神经纤维在大脑两个半球、小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传输信息。

[播放视频]:人体的神经调节。请同学们在观看后自己说说视频中说到了哪些问题。

[讲述]:小脑、脑干的功能。

[引言]:手碰到很烫的杯子时,会很快地缩回;在学校里听到上课铃声时会很快进入教室;面对一道数学习题时,我们会努力思考解题。实际上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的。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思考]:根据刚才的例子,你能说出什么是反射吗? [播放视频]:新生婴儿的本能。

[讲述]:把新生婴儿(6个月前)放入水中,婴儿就能游泳,这是人一生下来就会做的事情,我们把这样的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

[实习]:膝跳反射。同座位互相进行实验。

[讨论]:在这一过程中,你能否用大脑控制住,让自己不作出如此反应? [播放FLASH]:反射。

[讲述]: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先天性的反射。[提问]:你能举出非条件反射的例子吗? [出示]:反射弧示意图,进行简单讲解。[播放FLASH]:的精典条件反射实验。

[思考]: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形成的反射与膝跳反射有什么区别? [讲述]:条件反射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一种后天性的反射。

[提问]:此条件反射建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讲述]:很好,通过对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研究可知,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条件刺激,只有当两者多次结合才能建立条件反射。

[推测]:如对已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狗,或此后只响铃不再给食物,一段时间后会怎样?

[小结]: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反馈练习]:请分析以下现象: 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2.跌倒后迅速伸出双手 3.画饼充饥 4.谈虎色变 5.人在悲伤时会流泪

6.人从亮处走到暗处,瞳孔会扩大 7.幼儿见到穿白色衣服的护士就紧张、哭闹 8.马戏团里经过训练的小狗会表演节目 9.手偶尔碰到火,就会立刻缩回10.物体在眼球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

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出示]:“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由来的历史图片。

[讲述]:梅子是酸的,吃了以后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凡是吃过梅子的人,再见到梅子时,就能出现这种反射——分泌唾液。但士兵们没有看到梅子,只是听头领谈论梅子时也分泌出唾液,这是为什么?

这与大脑皮层中特定的神经中枢——语言中枢有关,即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从而建立起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举例]:除“望梅止渴”外,你还能举出其他实例吗? [实习]:测定学习时间。

[讨论]:所用时间是不是逐渐变短?为什么?

[小结]:“一笔画”和“走迷宫”的活动是人的学习活动。人的学习活动包括分析、判断、推理和记忆等。

[讲述]:睡眠能消除身体的疲劳,恢复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调查]:每天的睡眠时间。讨论本班学生的睡眠时间是否充足?

[小结]:青少年时期,学习任务较重,用脑较多,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8小时。【案例分析】

一、确定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是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是首要任务,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新课标、课本和各种资料,确定了教学内容的三条线:一是确定以神经调节为知识线;二是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以及知识的创新点。

二、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支柱。

本节课由三大内容组成,在设计时,注意了知识上的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注重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这是整个教学过程流畅的根本保证。

三、细化教学内容是上好课的前提。

本节课对每一个内容都做到了精心的设计,大到问题的提出,小到每一句话,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设计。

四、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神经调节教案 篇七

[关键词]经济法基础知识 教学情境设计 实践实训环节

[作者简介]杨波(1969-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学。(辽宁 鞍山 1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36-02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师教学围绕着学生转,以灌输知识为主。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着眼于学生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升的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大有别于本科院校,因此除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外,重点应落实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提升上。近年来,笔者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实践加以总结并根据课程特点创设了一整套完整的课程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初步形成了一套立体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该课程采用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应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同时把经济法知识有效融入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之中,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现代社会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课程本身具有实践性、应用型特点。“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实践性强,在传统的重理论传授、轻实践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课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要点。这种方式因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沟通,极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实践感知性差,慢慢导致学习信心不足,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现代教学方式要求打造立体课堂。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规范、教学制度、教学观念的限制,以往“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课堂基本以讲授为主,虽有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生活的案例,讲授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但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离学生的认知特点还有距离。因此,从整体上按照授课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即从课前、课中、课中加课余、课后、毕业前等环节入手,创设出该课程的立体课堂、设计完整的“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流程式实践、实训环节教学情境,能适合职业教育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流程式实践、实训教学情境的具体环节及实施

“经济法基础知识”实践、实训教学情境模式设计,整体上按照授课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如下:

1.课前:学习方法指导、课前五分钟演讲。(1)课程网页上的学习方法指导。“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已经建立了该课程的网站,因此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在课程资源栏目中专门设计了学习指导项目,教师授课前可以指导学生课前在网上查阅学习。(2)课前五分钟演讲。有演讲实施方案和环节:实施的目的和意义、预期目标、演讲方案、总结和评估,教师点评指导意见;学生上交演讲稿,教师反复指导;每次课课前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自荐或者集体或者教师推荐进行演讲;演讲后学生上交演讲感想。

2.课中:案例引导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比如,在讲解某一个章节内容时,流程如下:举具体案例实例(选取典型案例)―引出本章具体内容―指出问题(可以从教者指出也可以让学生指出,同时可以进行互动)―教师讲解本章节具体内容―再进一步解决所举的具体实例―发散思维举相关案例,提高学生能力。

3.课中+课余:自拟案例、相关实训项目。第一,自拟案例。(1)流程包括:方案设计(教师在课堂布置,学生也可以上课程网站自学方案查看实例)―学生根据方案分组操作―上交自拟案例材料―教师讲评―课堂反馈。(2)方案设计如下:项目创意,通过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上升为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查环节:教师基础理论讲授―学生吸收―学生分小组自编案例―小组讨论―集体评议―教师讲评。(3)案例选取要求:选取的案例范围应围绕教师已经讲授的知识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案例选取的内容必须贴合实际,可以是身边发生的案例也可以是亲属的实例;案例描述可以围绕一件事或一系列的事件来展开,应完整;案例的分析评价应有理有据,观点和策略要集中、正确;(4)自拟案例涉及环节:案例题目自拟,每一案例材料包括四个部分内容――背景、案例描述、分析、反思。在表述时,四部分内容可分可合,由作者视行文的需要而定。(5)采取形式:每班级以五人为单位分小组进行,每个同学有发言,有小组结论,基本上采用合议庭评议方式进行,小组结论类似法官判决。(6)教师讲评:从法律规定和案件处理两个方面进行。

第二,相关实训项目。针对培养学生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设计了8~10个相关实训项目。训练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在经济管理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的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展学生的执业能力,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主要项目有:讨论并制作一份企业设立策划书、进行公司审批申请及登记注册、签订并完成一份合同法律文本设计、所得税或产品质量法解读与运用案例讨论、书写诉状等。以签订并完成一份合同法律文本设计为例,该实训项目包括:项目能力培养目标、实训内容、训练方式、项目考核办法等环节,同时配备实训项目考评参考样表。

4.课后:网络考试测试系统和网络“教、学”研讨与交流。(1)考试测试系统。通过“经济法基础知识”网络课程,针对测试知识掌握情况设计了网上考试系统,测试项目有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材料分析等题型,学生可以在线测试知识的掌握情况。(2)“教、学”研讨与交流。训练方式:由教师精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同学们需结合所学的有关法律法规从提供的案例中选取一到两个进行自主分析,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最终学生可以登录网页查询到各个题目的参考答案。“教、学”研讨与交流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交互互动。

5.课余:辩论赛、法院旁听、模拟法庭、校园法律咨询平台等。(1)辩论赛。训练流程如下:关于辩论理论规则和辩论技巧的培训和讲解;选辩题,拟选用辩题――抽辩题,经参赛班级选手现场抽签,确定对垒班组;观摩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光碟并分析;拟定辩论赛赛程,确定指导教师;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程序过程;总结表彰。(2)法院旁听:庭审实例这种方式生动、形象、鲜活,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法院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实践教育,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方面,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人民法院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3)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环节应按照庭审的实际环节进行,流程如下:前期准备、庭审现场、庭审过程、合议庭评议以及宣判。学生在课余的演练环节应包括:制订模拟法庭实训活动方案―法院旁听观摩―学习参考剧本―确定拟用剧本―安排角色―反复演练―实际进行模拟法庭―效果评估与反馈。(4)专家讲学。专家讲学采用讲座教学法,定期聘请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就有关法学实践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专家的实际办案经验与经济法相关理论密切结合,通过极富感染力的讲授,切实增强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5)校园法律咨询平台。课程筹建了一个网上与学生能够实时互动的沟通渠道――校园法律咨询平台。这个平台不仅可以给学生传递法律信息,而且能够做到普及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解决法律疑问,同时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的实用性。(6)社区法律咨询活动。成立社团或者法律咨询小组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进社区开展如以“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社区”为主题的法律咨询活动。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更能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充分锻炼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

6.毕业前:学生写经济法方面的毕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写作是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检验。几年的实际运作证明,这种调查报告的模式十分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例如我系学生写过《海城地区商标侵权现状调查》,调查主要是选取了海城地区的夜市、商场、箱包市场来进行,对调查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运用,采取的形式和选取的资料都具有实际性。这样的调查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实施流程式教学情境应注重的问题

1.注重实践、实训环节的全流程实施。“经济法基础知识”这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应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实现教学目的,因此一定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全流程实施教学情境模式。第一,树立“教师教会学生学”的理念,切实转换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是“教师教、学生学”以及“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教师教学生学”较比“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脱节的状况较有进步,但是相对于“教师教会学生学”的模式仍有不足。“教师教会学生学”,教师不仅教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全面把握实施的各个环节,将全流程实施落到实处。利用有效手段将课前、课中、课余等环节有效实施。仅以课前五分钟演讲环节为例,该项目仅占用课前五分钟,但是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该项目需要大量时间。教师指导需要做的工作包括:讲解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对课前演讲方案予以指导;学生演讲结束后的总结和评估等。学生自主完成的内容包括:组建组织机构,选择学生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分组,选拔人员,选取演讲稿,课下准备,课上演讲。课前五分钟演讲环节同时为课余环节的辩论赛提供有效预热。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治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构建学生领导机构和小组以及评价机制,在实训环节中切实贯彻运用。以自拟案例实训环节为例,大量训练环节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效果展现需要在课堂实施。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以及方便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可让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分组操作,以班委成员为领导机构监察实施效果;在课堂检验实施实效时,各分小组模拟采用法庭合议庭评议方式进行,即学生以分小组形式展现,各模拟组模拟法官发言,小组结论类似法官判决;各模拟组实施结束后由评议组评价、现场打分,教师重点讲评完成此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环环相扣,学生的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2.注重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实践、实训教学情景模拟把学生置于真实或近乎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注重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学生亲身参与司法流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模拟法庭环节:聘请法院的法官实地指导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经过前期准备、庭审现场、庭审过程、嘉宾点评、模拟法庭效果评估与反馈等过程,以实战检验学生所学法律理论知识,学生组织能力、善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在实战中取得实效。第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实践、实训教学环节中,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时,引导和积极调动学生创新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调查报告写作是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检验,这种实践调查报告的形式最适合考查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科学选题,选取具有实际性的资料、针对性和应用性强的调查报告写作,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三,注重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由于实践、实训情景模拟的诸多环节都需要学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容易形成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教师应很好地予以引导和把握。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新颖丰富的多样化实践、实训教学模式,通过个人或集体搜集资料、整理与思考的过程凝聚集体的力量,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

3.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维评价,考核方式多元化。(1)注重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评价。在模拟真实实践、实训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身临其境地模拟各种角色,遵循实际能力培养的程序、方式方法具体操作,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大,同时充分发挥潜能,在职业能力训练中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得到培养。实践、实训中学生分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团队合作,增强群体意识、合作意识,培养职业道德方面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养成工作主动、负责、真诚、守信、保密、沉稳、机敏的职业规范。(2)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考核学生的实训成果。以往的考核方式学生单纯为了应付考试,重结果不重过程,而实施流程式实践、实训教学情境方式,注重加强过程监控,强调过程评价。可以调整整门课程的理论考核比例,辅之以考核技能的文书拟写等题型,实践环节应对课前、课中、课余环节项目均设定一定相应的分值。考核内容包括技能分,辅之以态度、形象、团队、创新分值等。教师考核学生实践、实训成绩的依据应包括:学生的自我管理、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设计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总之,“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通过课前、课中、课余、课后到毕业前等环节全程流程式设计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采用全方位立体课堂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将这些环节加以贯彻,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高职教育重素质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洁琦。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体系重构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

[2]廖旺荣。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2011(10).

神经调节教案 篇八

一、教案、学案的设疑,是课堂“导议”的前提。

一堂生物课,如果想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在上课前备教案、学案的时候,巧妙的设疑,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出问题,让学生人人都有兴趣参与讨论,最终获取深刻的知识。例如:在备“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一节课时,本人巧妙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提出植物体为什么是一个整体?分别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让六名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结构和功能方面说明植物体是一个整体,其他学生可积极参与补充,探索答案。通过课堂运用,效果确实不错。这样导议,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加强课堂提问,是课堂“导议”的关键。

在备课中进行了周密的设疑后,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针对班级的不同、学生的不同、课堂反映状况的不同等等,教师都要对课堂提问做相应的改变(包括时机、提问方式、讨论方法等),故此,一般长期任教某些班级对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利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脊髓与脊神经”一节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人的手被针刺一下,是先感到疼痛,还是先缩手?大部分学生都以为先感到疼痛。在教师解答是先缩手时,有许多学生不相信,还很有理由地说:“老师,不感到疼痛,缩手干什么?”于是教师提出下列问题:“疼痛是什么地方的神经活动?而缩手又是什么地方的神经活动?”部分学生通过画图,讨论终于从神经冲动所经过的路程和时间这两方面考虑,得出了正确答案,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让学生明白了光靠自己的主观印象是不行的,必须有理论依据。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以通过由浅到深的层层讨论,掌握其内容。如在“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一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前面所学的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引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腌的萝卜咸菜为什么萎蔫?泡在清水中的萝卜为什么特别水灵?水分为什么会从细胞中进出?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展开,或提问、或讨论、或师生共同探究,使本节课重点、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明确了生物知识可以从生活中获取,培养了学生注重观察的习惯,为以后分析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生情况不同,提问、讨论的方式就不同。对于不喜欢发言的学生,教师应多注重引导,一环环的来,注意多鼓励,因为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节课都应时时提醒自己,注重适应学生,只有这样,“导议”才会显得有声有色。

三、加强实验操作,是最有效的课堂“导议”方法。

自然界丰富多彩,生意盎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自然规律,如何明确自然界生命的特点。我想,让学生从实践中明确理论知识是现在生物教学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光靠语言文字是不能十分准确反映生物现象的。如果学生通过对一些问题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不为是最有效的导议方法之一。例如:学生学习“种子的成分”一节时,明确了其成分种类后,通过做实验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通过做“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实验,同样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存在。通过“导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也同时让学生明白了用事实说话的重要性。

四、适时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可为“导议”提供原始材料。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篇九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②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③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④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难点

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教 师:制作电脑课件,设计游戏。

学 生:复习人体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知识。课代表准备一个做相反动作的游戏活动,并配以音乐。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①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神经系统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复习旧知:①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组成。

②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创设复习情境。

导言

反射 参与活动:①打手。

②抓手指。示范活动。

讲述游戏规则。

组织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做的这两个活动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

①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①一个同学到前面,让另一同学站好,双手背后。教师在第一个同学背后用牙签扎他的手。

②拿出解剖针,示意第一个同学扎第二个同学的手。

实验:膝跳反射

小组讨论:反射的概念。

进行交流。引发学生思考: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精讲:基本方式是反射。强调刚才我们做的两个活动都是反射。

带领学生继续活动:

①牙签扎手。

②拿出解剖针,示意学生到前面来重复上面的活动。

指导学生做膝跳反射。

引导学生通过这几个活动概括出反射的概念。

小结反射的概念。

②种类

简单的反射:生来就具有的。

复杂的反射: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活动:做相反的动作。举生活中反射的实例并分析。

解释教师提出的问题。

交流。

小结。

参与活动。引导学生举例并分析。

提出问题:以上所举实例中,哪些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哪些反射是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小结。

带领学生做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

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并制定探究计划。

第二课时

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①各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和作出假设。

②制定计划:

将自己制定的计划在小组内交流,同组的同学讨论并完善计划。

③实施计划和得出结论。

④汇报与交流。实施探究计划

各小组复习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小组内先交流自己制定的计划,然后通过讨论完善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计划,进行探究活动,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各小组间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进行小结。组织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活动。

以某一小组的方案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完善计划。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

巡回指导、帮助各小组实施计划。

帮助各小组得出结论。

组织小结并作出评价。

反射弧 ①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②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产生冲动,传给传出神经。④传出神经:传导神经冲动。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以“抓住尺子”为例,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分析“手拿烫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扔掉”的反射弧的组成。引导学生以“抓住尺子”为例,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 篇十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学设计

一、课题:人体的神经调节

选自: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设计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十分明确的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在实施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动力,促进学生体验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与价值是教师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这些理念的提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说,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的许多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学生。我们面对的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如麻醉药的作用机理等问题的探究,都体现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三、教材分析

《人体的神经调节》是苏教版初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一部分知识,本章总共有四节,就人体的稳态、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四个方面进行学习。此部分内容──人体的神经调节,介绍了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兴奋的传导过程。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作为积极思维内容,最后讲述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及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既是教学重点又是

教学难点。神经调节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对生物知识有一些了解,但是八年级的知识学生接触的少,研究生命科学的,有很大的难度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非常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也很弱,所以需要教师主导下的定向引导教学活动。

五、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

3、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特征以及反射弧的结构。

六、学法指导

同学在掌握此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相关模式图和动画,并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探究。

七、教学方法设计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归纳法结合多媒体演示直观教学

八、教学用具

电脑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结构模式图;

九、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过程

教师(分发给每位学生一枚硬币):今天上课以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请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纸,用笔沿着硬币的外轮廓在纸的不同位置上画10个圆,给这些圆分别标上10个数字。随意写出这些数字,不要按照顺序。然后再拿起硬币,把它放到圆圈上,按照数字次序依次摆放。

学生:完成活动。

教师:这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活动,这项活动涉及到那些器官?

学生:(回忆活动的过程)手,眼睛、脑等。

教师:即使一个很简单的活动也需要这么多的器官参与,而且各器官之间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好像受到统一的指挥,你知道身体内的这个指挥官是什么吗?

学生:神经系统。

教师:我们的身体之所以如此协调,做出许多精细的活动,主要是神经系统在起调节作用。神经系统为什么有这么完善的调节作用呢?这与神经系统的组成有关。接下来我们就学习这部分内容。

教师:我们知道人体由许许多多细胞构成,如肌肉细胞、血细胞等(屏幕显示不同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叫神经细胞。(展示神经细胞模式图)神经细胞和前面几种细胞有那些区别?

学生:细胞体上有许多长短不等的突起。

学生: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自己的纸上结合神经元挂图画出神经元的结构草图,并要求注明结构名称。

教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一个神经元结构图并说明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教师:简单介绍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的概念,点出神经元的突起末梢相连接,有利于传导神经冲动。

教师再提示:神经元还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问:兴奋是怎样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

1.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细胞体

2.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末端的小分枝叫神经末梢。

3.神经末梢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

4.感觉神经末梢接受来自体内或体外刺激,产生兴奋,又称感受器。

十、课堂练习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

D.应激性

2.下列神经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北雁南飞 B.望梅止渴

C.老马识途 D.谈虎色变

3.下列活动不属于反射的是()。

A.眼睛突然遇到强光会闭上 B.天热时出汗

C.婴儿一出生便会吃奶

D.受伤流血后,血液凝固

4.下列有关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

B.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发生

C.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而非条件反射是永久的D.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

5.下列生理活动中,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排尿和排便 B.呼吸中枢

C.心血管运动 D.谈虎色变

6.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A.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动得流泪

B.看了感人的电影,同学们都哭了

C.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缓解了饥渴

D.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7.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马戏团的小狗会表演节目 B.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

C.山羊会表演简单的计算 D.小儿看到护士就哭

8.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沸水烫手,立即缩回 B.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

C.预铃响,学生进教室 D.强光刺激,瞬间闭眼 9.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脑和脑神经

B.脑和脊髓

C.脑和脊髓灰质

D.脑、脊髓和神经

10.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

B.神经纤维

C.反射弧

D.神经 11.以下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A.碰到针尖立刻缩手

B.吃杏时,唾液腺分泌大量唾液

C.婴儿吮吸奶头

D.见到青杏便分泌唾液

神经调节教案范文 篇十一

各中小学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三进”工作。

1、开设形势教育大课堂。各中小学要利用两课教学、班团队会、业余团校和业余党校等时间,开设形势教育课,集中向学生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列出课时计划,组织学生观看教育部下发的形势教育课光盘。要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开展时事讲座、征文、小记者调查、座谈等活动,深化学生对十七大精神的领会与认识。

二、狠抓常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深化“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教育效果,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把工作重点放到贯彻落实《守则》、《规范》上,把组织学生尤其是新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市教育局制定的“十要十不要”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

活动载体:“十要十不要”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全市征集和网上投票,市教育局制定了*市中小学生“十要十不要”。各校要认真组织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安排见《“十要十不要”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三、狠抓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

要建立学校在校常规要求,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学校一日联检制度,使学生在学习、班级内务管理、文体活动、课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指导、有监督、有检查、有通报、有整改,真正使学生时时刻刻都处在有效的监管下,并逐渐把文明用语、文明行为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活动载体:第五届德育巡礼活动。本届德育巡礼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即德育督导和班主任技能大赛。

德育督导主要包括:

(1)升旗仪式,各校要按照要求和规定步骤认真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要做好各种材料的积累工作。

(2)检查常规管理工作。主要是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和每日联检制度的落实情况。

(3)德育特色校验收。

四、夯实德育基础,抓好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1、加强德育主任队伍建设,实行德育主任月例会交流制度,推广“一校一品”。轮流在各校召开主任例会,为主任提供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德育主任的工作能力。组织德育主任培训,提高德育主任的理论水平。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培训、考评机制,举办班主任培训班,对全区优秀班主任进行培训。

3、丰富德育科网页的内容、完善功能,为各学校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活动载体:

(1)班主任话细节案例电子版整理上传工作

(2)班主任技能大赛。班主任技能大赛将分四个内容进行,分别是教学技能、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经验介绍。具体要求见活动方案。

五、固本培元,深化国学教育

1、推广普及国学示范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国学教育现场会、特色展示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学教育示范校的成功经验,普及以固定时间诵读为基础,以校本课程、思品课为主渠道,以特色活动为载体的国学教育模式。

2、结合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各校尤其是国学教育示范校要认真梳理国学教育经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国学教育体系,争取成为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骨干校。

活动载体:

(1)国学教育工作调研。根据创建示范区的工作要求,德育科将组织调研小组到各校进行国学教育工作调研,为创建示范区收集资料、积累素材。

(2)传统节日经典诵读。各校要利用传统节日等有利教育时机,举办校内国学经典赏读会。通过赏读会使学生进一步领略国学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学经典、读经典、用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经典素养,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学修养,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年,教育局将举办国学经典赏读会,希望各校能够在下半年积极筹备、组织经典赏读会,选拔优秀节目,为区内经典赏读会做好准备。

六、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认真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组织开展9月份的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活动载体:

(1)组织收看《圆梦*》。为了给中小学提供教育资源,中国教育电视台于9月1日开设空中课堂《圆梦*》,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全国启动。各校上网查找《圆梦*》并组织学生收看学习。

(2)奥运精神教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力和完美的组织能力,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文明、和谐、友善,展示了体育健儿顽强的拼搏精神,各校要组织学生学习奥运会所展示的中国精神,使学生在文明礼仪、拼搏精神、奉献精神方面受到教育。

(3)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组织开展“感恩与成长”征文活动。征文活动在9月底结束,各校在此之前将十篇优秀征文上交德育科进行评选。

七、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市教育局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进行我区创建工作的调研、规划和骨干校设立、方案制定等工作,争取在三年内创建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区。各校要积极开发和整合现有资源,争取成为传统美德示范区创建工作骨干校。

八、实施“十百千”活动。

在全区评选十所德育特色校、百名优秀德育工作者、千名文明学生。各校要积极申报德育特色学校,并进行相关准备活动。申报材料在九月末上报德育科,德育科将根据学校申报在德育巡礼中进行验收考评,以确定最终入选学校。具体要求见活动方案。

神经调节教案 篇十二

关键词:导学案;教案;主动学习

一、对导学案和教案的一些认识

我认为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是站在学生立场上编制的,因此它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站在如何教的立场上编制的——它没有或很少考虑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对导学案编制上的一些看法

1.学习目标的制订。学习目标要明确,一目了然。

2.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制时,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突出一个“导”字,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3.对于导学案中的练习题的编制,我认为题量不能过大,要精选精练,设计要有阶梯性、层次性,要由浅入深。

4.全体老师的参与度。创造一张高质量的学案,提高教学质量。

三、使用导学案的一些感受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前在用教案上课时都是我在上面讲,一部分学生听,还有一部分学生两眼无神,典型的“人在屋,心在外”,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使用导学案后我讲得少了,学生参与得多了,特别是从我每节课都安排5~10分钟的课堂展示后,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也使以前那些“两眼无神”“人在屋,心在外”的学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以前上课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感觉很累,弄了一身粉笔末,结果效果还不好。使用导学案后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努力地学习,虽然他们的成绩没有提高多少,但是上课时我感觉心情很轻松,讲课也感觉很有激情。

四、使用导学案的一些体会

1.掌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1)当需要突破重点、难点或学生认识模糊时要及时讨论。

(2)课堂讨论中教师适时、适度点评。

(3)控制课堂讨论的时间与次数。

(4)组建讨论小组时应使各组间力求均衡,便于竞争。

2.精讲、精练、精批。

3.重视师生课后反思。

4.做好学案反馈,了解学生学情。

下课时收齐学案,查找学生共性问题并及时收集整理,为下节课学案设计做好铺垫。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篇十三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反射弧的结构。

2.举例说出反射弧的传导途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导学案。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flash导入课题

过渡:

二、反射

过渡:

三、反射弧

过渡:

四、小结

五、测试

六、作业

大家好,学习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观看一个三国时曹操的故事。(放映flash)士兵们听到曹操说前方有梅林,是依靠人体的什么系统调节功能作出这些奇妙的反应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板书课题: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大家知道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什么?

下面我们就以教材的“膝跳反射”实验为例,了解反射现象。

实物投影导学案:(1)膝跳反射实验的目的要求:观察人体的膝跳反射,了解

现象。方法步骤:两人一组,两人轮流实验,让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的搭在另一条腿上。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的扣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

。观察小腿的反应。

放映—膝跳反射录像,组织学生实验

放映—展示膝跳反射的成功关键;

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

你能不能让小腿不突然跳起呢?

放映—实验尝试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

实物投影导学案:根据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体会,思考:这一反射活动,是人体通过哪个系统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什么特点的反应活动?

板书:反射:动物(人)()的反应。

实物投影导学案:(3)根据你对反射概念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五个问题的看法?

①、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产生的活动也是反射。

②、所有的动物受到刺激后,都能产生反射活动。

③、生物只要具有神经系统,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④、反射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应。

⑤、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⑥、某人打了我一下,我感到了疼。

教师点拨:打(力做的刺激)觉得疼,只是感觉而不是反射。因为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才感到疼,到此为止反射的全过程并没完成。而怎样才算完成了反射的全过程呢?(马上躲开,对刺激做出了相应反应了,才是反射).放映—学生逐个分析这五个问题。

放映—说出以下活动,哪些不属于反射?

大家能不能举出你们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的例子吗?

同学们举出了很多反射活动的例子,神经系统在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调节功能时,常常会产生疲劳而使调节功能降低,因此,同学们每天都要有充分得时间休息,以利于调节功能的恢复,使学习的效率从分提高。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那么反射活动是怎样完成的?

放映—膝跳反射

实物投影导学案:

学生完成自学时,教师板图反射弧的模式图;

(4)阅读教材86页第一自然段和观察膝

跳反射过程示意图,思考:

①、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什么?

②、它有哪些部分组成(在书上圈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各组成有什么功能(用横线划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③、膝跳反射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

放映—反射弧的组成,回答问题。、出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2、被针刺后,先感到刺痛还是先缩手?为什么?

3、假如传出神经的X处受损,手被针刺后,会不会有缩手反射发生?还能否感到刺痛?

4、通过以上分析,人的这种反射活动对人体有什么意义?

解决第四个问题后,教师随机提出: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如果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使反使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所以,医生常用测试各种反射的方法来检测病人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下面让大家来当回医生。放映—我来诊断

能力的提升:若反射弧的模式图没标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你将如何识别反射弧的各结构?(友情提示:神经节或感受器、效应器和脊髓的图形及形状)

观看flash

回答:神经系统的调节

反射

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

回答:

反射,自然,快速,膝盖下方的韧带

组内自行开展实验

有些组实验未成功,有些组实验成功;

找到成功一组,交流成功的关键;

然后让学生再次实验尝试,保证实验成功。

回答:小腿突然跳起

学生分组合作实验尝试

回答:因为膝跳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

回答:神经系统,受到刺激,有规律

学生补充:刺激,神经系统,有规律。

学生根据导学案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回答:不对,需要神经系统;

不对,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

不对,需要受到外界的刺激;

对;

对;

不对;原因学生可能分析不出来。

马上躲开

回答:草履虫的捕食(应激性);含羞草的叶合拢;没有神经系统。

回答: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公鸡报晓、望梅止渴、吃梅止渴、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狗学算数、鹦鹉学舌、大雁南飞、青蛙捕食、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司机见到红灯停车、听到上课铃声大家走进教室等等。

学生边观看边思考提出的问题。

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

回答:反射弧;学生上黑板写出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并说出理由?——传导方向

分别找五个学生分别代表反射弧的五个部分,说出各自的功能;然后说出他们是怎样共同协作进行神经冲动的传导,完成反射活动的。

回答: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神经冲动发出指令;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导到效应器;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发生反应。

教师放映,学生逐个完成相关问题。、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先缩手,后感到刺痛;来自皮肤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后,脊髓发出的神经冲动有一部分沿白质的上行神经纤维传达到大脑才会感到疼痛(有了感觉),神经冲动从脊髓传到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比完成缩手反射的时间略长瞬间。

3、缩手反射的反射狐不完整,传出神经受损,缩手反射无法进行。但仍能感到刺痛,因为神经冲动沿脊髓白质传到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

4、避免人体受到更多的伤害,有保护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出现膝跳反射,说明反射弧是完整的,未感觉到是神经冲动没有传到躯体感觉中枢,可能是脊髓的白质或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受损,而此人脑部检查正常,所以,应诊断为脊髓的白质受损。

学生可以根据板书内容进行。

学生完成《助学》题目。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导学案

1、膝跳反射实验的目的要求:观察人体的膝跳反射,了解

现象。

方法步骤:两人一组,两人轮流实验,让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的搭在另一条腿上。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的扣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

。注意观察小腿的反应。

2、根据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体会,思考:这一反射活动,是人体通过哪个系统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什么特点的反应活动?

3、根据你对反射概念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五个问题的看法?

①、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产生的活动也是反射。

②、所有的动物受到刺激后,都能产生反射活动。

③、生物只要具有神经系统,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④、反射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应。

⑤、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4、阅读教材86页第一自然段和观察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思考:

①、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什么?

②、它有哪些部分组成(在书上圈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各组成有什么功能(用横线划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③、膝跳反射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一课时

测试题

1、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迅速正确叩击受试同学的()

A、膝盖

B、膝盖下韧带c、小腿D、大腿 2.下列生理活动属于反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

②新生的婴儿会吃奶

③斑马逃避狮的追捕

④植物的根向地生长

⑤白细胞吞噬病菌

⑥小乐躲开飞来的石块

⑦鸟听到枪声飞走

⑧草履虫从有冰一端游向无冰一端

⑨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⑩皮肤出血后血液逐渐凝固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它是指人体通过_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的反应。这种方式是通过_________来完成的。

4、下图是反射弧的图,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

(2)用箭头和图中标号表示反射弧传导神经冲动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脊蛙反射试验中,脊髓破坏后,刺激1,是否发生搔扒反射?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2处受到损伤、断裂,刺激1处时,有无感觉?_________

如果4处受到损伤、断裂,刺激1处时,有_________但不能运动。

神经调节教案范文 篇十四

关键词 5E教学模式 科学史教学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5E教学模式”的概述及选课的初衷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机构于1989年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求答案,解构迷思概念,并灵活地迁移运用,从而建构认知。5E代表了5个E字母开头的单词,分别是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不乏大量科学史的资料,这些素材不仅包含了知识目标,也蕴藏着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如若这些科学史能被教师善加利用,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不仅能一改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中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并内化掌握科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促胰液素的发现”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中的“资料分析”。对于这段科学史,笔者套用“5E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就教学过程及教学意图进行具体说明。

2 “5E教学模式”于“促胰液素的发现”的具体应用

第一个E――Engagement吸引:教师在充分探测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了解学生已有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引发认知冲突。

鉴于学生可能对初中教材中消化器官的位置及功能的相关知识存在欠缺或遗忘现象,倘若教师一开始就抛出“胰腺分泌胰液是如何调节”的问题则显得生硬晦涩,故可先从学生熟悉的进食和消化现象入手,先复习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例如:“我们进食后,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物残渣由排出,其间依次经过了哪些器官?消化系统除了由上述器官组成的消化道,还包括什么?”这样一步步引出消化腺之一的胰腺,并让学生明确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腺体。接着,教师继续设问:“当食物到达胃部时,胃部会发生什么反应?”学生不难答出,胃液能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酸性食糜。教师进一步启发:“胃通过蠕动将食物送往小肠,与此同时位于胃后方的胰腺立即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有利于食糜在小肠内进一步消化。”讲到这里,学生才能对1850年法国实验生理学家克劳德・伯尔纳提出的“酸性食糜进入小肠会引起胰液分泌”这一现象有个大致的概念。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酸性食糜并没有直接接触胰腺,那么促使胰腺分泌胰液的信息是通过什么途径送达到胰腺的?”通过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第二个E――Exploration探究:根据前一个环节产生的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解构迷思概念。

教师呈现19世纪学术界的普遍观点:“由于当时人们信奉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故在胰液分泌的调节问题上,自然也认为是‘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此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借鉴遗传学中学过的“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把19世界学术界“神经调节”的观点视为假说一,引导学生尝试通过演绎推理的手段,验证假说一的正确性。

那么如何展开验证呢?结合刚刚学习的神经调节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如果胰液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那么这个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什么?效应器是什么?引起该反射的刺激物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写出这个反射弧的完整反射路径。学生很容易分析得出:盐酸(刺激物)小肠(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胰腺(效应器)。

接下来呈现法国“神经论”支持者沃泰默于1901~1902年进行的几组实验(表1)。

“若胰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那与沃泰默的这一系列实验是否存在矛盾之处?”教师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必然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思考。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切断小肠的神经,神经调节的反射是否还能正常发生?”学生可从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对照结果分析得出,胰液的分泌不单是神经调节,应该还存在其他的调节方式。另外,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到这里的实验结果只能确定存在神经调节以外的其他调节方式,而无法排除神经调节。

于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借助沃泰默的实验实际上完成了演绎推理的过程,了“胰液的分泌完全是神经调节”的假说一。既然假说一不成立,那么就要尝试建立其他假说。教师顺势提出问题:那么这个消化现象到底还存在什么调节方式呢?胰腺究竟是怎样得到信息的?接下来的任务是继续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

第三个E――Explanation解释: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尝试从自己的理解出发,阐述对概念的认知,用新知识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

教师可给予学生必要的问题引导:“小肠和胰腺之间除了通过神经联系,还有其他联系方式吗?在我们的身体里,除了神经系统这条信息高速公路外,还有一条交通运输干线,即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它承载运送着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所以我们可以尝试着考虑体液调节。”

这时回到沃泰默的实验。“这三组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我们还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为了让学生有效地思考,教师设置的提问要铺垫好每一层台阶,并且环环相扣。教师提示:“盐酸是怎么起作用的呢?我们既然推测除了神经调节,应该还存在其他的调节方式――体液调节,刺激物很可能是通过血液的运送到达胰腺。盐酸是否通过血液的运送到达胰腺并作用于胰腺呢?”但是第二组中,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并没有引起胰腺分泌,可见盐酸本身不会刺激胰腺分泌,即盐酸不是直接的刺激物。“那引发信息的刺激物又是什么呢?”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实验结果对照分析,盐酸应该结合小肠才能起作用。小肠中与酸性食糜直接接触的结构是小肠黏膜,所以胰腺的分泌应该是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引起的。

教师给学生留一些时间,让他们整理思路。然后,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理解阐述完整的假说二“可能是盐酸刺激了小肠黏膜后,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即胰腺是这种物质的靶器官),促使胰腺分泌胰液。”如果一个学生表述得不完整,还可以由其他学生补充和修正。

第四个E――Elaboration迁移:学生运用新的知识和概念,解释新情境或解决新问题。

刚才新建立起来的假说二的推测是否正确呢?需要实践的检验。教师可以出示一道题:“设计实验,探究小肠黏膜在稀盐酸的作用下是否产生了促进胰液分泌的某种物质,并预测实验结果。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仪器有:生长发育状况相近的正常小狗若干只、稀盐酸、生理盐水、研磨工具、小刀、过滤工具、注射器、培养皿、试管若干等。”通过该实验设计方案来验证假说二。

在此,为了避免学生一片茫然无从入手,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一点思路的提示和点拨:①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排除神经的干扰,所以应该在离体条件下。② 设法提取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后产生的那种物质,用什么方法提取?可参照必修一做过的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以及“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科学史资料中化学家毕希纳提取酵母细胞中的酶均提及到的物质提取方法――研磨过滤法。③ 由于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可以和组织液、淋巴相互转化,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最终可能会扩散到胰腺从而引起胰腺分泌。

在教师步步引导和提示下,学生可以细化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设计实验的训练环节能促进学生内化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归纳,并还原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的那一段科学历史,将他们的实验操作与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肯定学生的设计思路与科学家的大体一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满足感。同时,教师尊重科学发展历史的事实,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众位科学家的得失,分析讨论这些经验教训给自己带来的启迪。学生定能侃侃而谈,学会辩证而恰当地看待科学发展的历程,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第五个E――Evaluation评价:通过实践练习,评价学生对新知识、新概念的理解及应用能力,以判断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同时也可加深拓展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教师帮助学生在“促胰液素的发现”的基础上,归纳出激素的概念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并通过一道思考题结束本节课的同时,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当人们知道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狗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却未成功,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 对本节课教学策略的反思和总结

对于“促胰液素的发现”这部分科学史的教学,本节课在运用“5E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先后建立不同的假说,通过演绎推理进行实验验证,或或支持假说,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阐明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在教师的带领下,体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思维和方法,并通过讨论环节领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促进科学发现的重要性。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弄清胃、小肠和胰腺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各自的消化功能;推测促胰液素的分泌机制;尝试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胰液的分泌可通过体液来调节。笔者在教学中采取提问的方式化解和突破难点,故课堂上教师设置问题的有效性显得尤为关键,有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随机应变,临时增设小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和点拨,从而更好地驾驭和掌控课堂。这些挑战学生思考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也是5个“E”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成为贯穿整节课的内在线索。

最新范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优秀6篇】05-02

冬季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05-02

初一生物教案优秀6篇05-02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5篇】05-02

小学二年级数学《四边形的认识》知识点、05-02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教案优秀15篇05-02

中国石拱桥教学教案(优秀5篇)05-02

七年级《共工怒触不周山》教案【优秀8篇05-02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14篇)05-02

幼儿园语言诗歌《摇篮》教案优秀13篇05-02

51 78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