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调节》教案【优秀13篇】

时间:2024-04-09 21:27:03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山草香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神经调节》教案【优秀1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经调节》教案 篇一

高中生物第一册(必修)学案

第25课时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

知识精华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

⑴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⑵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⑴结构:细胞体,突起(+髓鞘→神经纤维→神经)

⑵功能:

①产生兴奋

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特点:双向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特点:单向传递

题例领悟

例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解析:完成一个反射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传出神经受损、其他正常,则表现出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不能运动,但感觉仍然存在。答案:b。

例2下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解析:组成一个反射弧的神经元主要有三类: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三者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突触的结构由轴突与细胞体、树突接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兴奋只能由前膜向后膜传导,即突触决定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单向性。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双向)和在神经元之间(单向)的传导情况。答案:b。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b.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c.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d.人遇见强光就会闭眼

2.当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针刺大腿,该伤者()

a.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b.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c.不产生缩腿反射能感到疼痛d.不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3.下图是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二、简答题: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d.s代表感受器

⑵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⑶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刺激ⅲ处,肌肉。

自我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c4.b

二、简答题:

5.⑴a⑵c⑶收缩无反应

神经调节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②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③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④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

①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难点

②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教 师:制作电脑课件,设计游戏。

学 生:复习人体神经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知识。课代表准备一个做相反动作的游戏活动,并配以音乐。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①人体神经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神经系统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复习旧知:①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组成。

②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功能。 创设复习情境。

导言

反射 参与活动:①打手。

②抓手指。 示范活动。

讲述游戏规则。

组织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做的这两个活动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

①概念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①一个同学到前面,让另一同学站好,双手背后。教师在第一个同学背后用牙签扎他的手。

②拿出解剖针,示意第一个同学扎第二个同学的手。

实验:膝跳反射

小组讨论:反射的概念。

进行交流。 引发学生思考: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精讲:基本方式是反射。强调刚才我们做的两个活动都是反射。

带领学生继续活动:

①牙签扎手。

②拿出解剖针,示意学生到前面来重复上面的活动。

指导学生做膝跳反射。

引导学生通过这几个活动概括出反射的概念。

小结反射的概念。

②种类

简单的反射:生来就具有的。

复杂的反射: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活动:做相反的动作。 举生活中反射的实例并分析。

解释教师提出的问题。

交流。

小结。

参与活动。 引导学生举例并分析。

提出问题:以上所举实例中,哪些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哪些反射是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

小结。

带领学生做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

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并制定探究计划。

第二课时

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①各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和作出假设。

②制定计划:

将自己制定的计划在小组内交流,同组的同学讨论并完善计划。

③实施计划和得出结论。

④汇报与交流。 实施探究计划

各小组复习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小组内先交流自己制定的计划,然后通过讨论完善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计划,进行探究活动,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各小组间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和得出的结论),进行小结。 组织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活动。

以某一小组的方案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完善计划。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

巡回指导、帮助各小组实施计划。

帮助各小组得出结论。

组织小结并作出评价。

反射弧

①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

②传入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③神经中枢:产生冲动,传给传出神经。

④传出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⑤效应器:由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组成。 以“抓住尺子”为例,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分析“手拿烫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扔掉”的反射弧的组成。 引导学生以“抓住尺子”为例,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

神经调节教案 篇三

第九章 神经调节

第一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教学目的:

1.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

2.应用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的知识,以及反射和反射弧的知识。

3.学会膝跳反射实验。

教学重点:

1. 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 反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

1. 神经元的功能和分布。

2. 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

教具准备:

1. 神经系统的组成的挂图。

2. 神经元模式图的挂图。

3. 中枢神经系统灰质、白质的挂图。

4.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挂图。

5. 反射弧的模式图的挂图。

教学分析:

本章的引言部分十分重要,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认真的观察,再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然后由学生回答引言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导出本章课题,并且引出第一节的 1 系统整体的挂图和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剖面图来讲述。首先,要讲清楚灰 质和白质的概念,因为不论脊髓和脑的结构多么复杂,而它们都是由灰质和 白质构成的,其次,要讲清楚神经中枢和神经节的概念。最后可以列表进行综合性小结,以理顺名词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层次。

通过综合性小结应该使学生明确:从结构上看,神经中枢和神经节都是由一些同功能 神经元细胞体形成的;但是从分布的位臵看,神经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灰质里,神经节则位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定部位。 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教学,首先要组织学生做好膝跳反射实验。实验后应该让学生来回答实验指导中的讨论题。在此基础上,列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见到的 反射活动,最后总结出反射的概念。在反射的概念明 确以后要运用反射弧模式图和膝跳反射图解,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反射弧是指 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传导反途经的结构。它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 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同时指出,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 基础。

通过本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几个问题:

①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系 统牟区别和关系

②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末梢部分,而传入神经末梢又可以叫感觉神经末梢

③效应器是传出(也叫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神经调节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课时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板书〕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缩手反射

膝跳反射

非条件发射 哈欠反射

反射的种类 惊弓之鸟

条件发射 谈虎色变

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问题〕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答〕略。

〔板书〕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思考与讨论2〕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及板书〕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探究与交流】:

突触中传递的递质中有一种是兴奋性递质叫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被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动物会怎样呢?

【课外实践】: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之间某种信号的传导,即所谓的“慢突触传递”。这些发现对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号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或精神疾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人们研制出了治疗帕金森综合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板书〕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资料分析〕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板书〕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思考与讨论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可能是H区出现了问题。

〔旁栏思考题〕

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

神经调节教案 篇五

一、教学设计思想

《神经调节》一节是生物第四章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反射弧完成反射的过程、神经细胞内部兴奋的传导及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等内容都比较抽象难懂,如果处理不好则枯燥无味,学生既没有兴趣,又不易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熟读教材内容后,感觉本节课最关键的问题是兴奋的本质,因为这是研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基础。但教材中只说明了兴奋是一种快速的电位变化,而对这种电位变化产生的机理却只字未提。事实上,根据经验,这一结论在完全不了解机理的情况下是很难记住的。而我认为这样一个内容恰恰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的好机会。于是,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就成了我设计本节课的基本指导思想。

所以,我认真阅读了陈守良老师编写的《动物生理学》中关于神经的兴奋与传导一章,也许是陈守良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了我,我发现如果将这部分内容适当简化处理,抽离出主线,再配以形象的描述,学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于是,大致的教学思路基本形成,而这个思路就是按照历对生物电现象的研究过程展开的。而且,板书的设计力求明确简练,将最重要的结论留给学生,以便于将来的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的分析,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补充神经生理的一些研究方法,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2.过程与方法

体验设计实验的要点;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能利用已知信息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家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充满艰辛、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兴奋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教师活动:前面学习了体液调节,但体液调节速度较慢,某些活动需要快速反应,如针扎指尖,必须要有一种快速准确的调节方式,这就是神经调节,即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调节,它可以使体内的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成为一个整体,并使我们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从而适应环境。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并讨论。

2.反射和反射弧

教师活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简单反射叫非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是条件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请学生描述缩手反射的过程,引出兴奋一词。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并描述缩手反射全过程。

3.兴奋的本质

教师活动: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兴奋怎样传到呢?介绍神经细胞的特点和神经纤维的概念。兴奋就是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好像电流沿着导线传导,因此人们怀疑这是一种电活动。介绍测量神经纤维电位变化的经典实验。证明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现象出现的原因,小组讨论实验。

4.平静时电位差形成的离子基础

教师活动:内负外正的电位差是怎样产生的呢?与细胞内外带电离子的分布有关。展示表格,发现膜内外存在着巨大的离子浓度差。细胞未受刺激时,细胞内的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扩散到膜外,就会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讨论平静时电位差的形成机制。

5.兴奋时的电位变化和离子基础

教师活动:兴奋时细胞膜会发生一种快速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这种快速的电位变化就代表着发生了兴奋。离子基础是由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而导致钠离子大量进入细胞而造成的。恢复平静状态的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钾离子扩散出去实现的。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讨论兴奋时电位变化的机制。

6.兴奋的传导

教师活动:兴奋部位与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有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使相邻部位也发生了电位变化,说明兴奋传导至该处,而已兴奋部位又不断恢复原先的电位。兴奋就是通过形成局部电流的方式迅速向前传导的。

学生活动:思考兴奋传导的机理,并绘图表示。

7.总结

兴奋的本质是一种电位变化,兴奋的传导是通过局部电流实现的。

五、教学反思

1.利用科学史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讲授科学史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其次要考虑教师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和讲授技巧。科学史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能丰富课堂,使课程拥有趣味性和观赏性,这种不断探索跟揭秘的过程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这比用其他手段获得学生的关注更容易。

2.整节课是用一个个问题串起来的。我所教授的是普通班的学生,因此问题的设置很费心思,且需要尝试修正。合适的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思考,不能过难,而且要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力争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白最终的结论如何得出。这种教学方法很适合于本班的学生,因此这将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3.整堂课并没有开展全班大规模的活动或分组讨论,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进行的只是头脑中的探究。这种探究方式并不是最理想的,但可能是最符合现状的。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只能尽自己的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的收获。

4.学生反馈的学习效果较好,能够将结论较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这得益于图片和动画,更关键的是理解了这个结论的得出过程。

5.板书是这节课的缺憾,对知识的总结归纳不够细致,有些随意,还需改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综合性的学科,对本节课的设计就是想充分体现这一点。对实验的分析推理过程其实是在模拟学生将来从事科研的过程,物理学的应用也是让学生体验其他学科在生命科学研究上的作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每天学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在为将来打基础,让他们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远比知识本身重要,而创造知识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我们应该尽可能帮助他们,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职责。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篇六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学案【课标点击】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重 难 点:1、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解释人脑的高级功能。           3、阐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自主探究】1、学海导航:知识点  观察与思考归纳与讨论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思考以下问题:1.一个神经元细胞包括哪些部分?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反射弧由几部分组成?3.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是指在_________              的参与下,人体或动物体对外界环境          变化作出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反射的种类分:                       (3)反射弧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4)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      ,由        变为         的过程。(5)结构: 细胞体                          突起               外包髓鞘叫                           功能:受刺激产生        并传导          。画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兴奋的传导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观察神经冲动传导的模式图,思考: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特点①静息电位:膜内为          ,膜外为         ②动作电位:兴奋时膜内为          ,膜外为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                    ,该             在膜外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            ,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                。从而形成了局部                    。③特点:     向传导;         性;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画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突触的结构包括几部分?如何传递兴奋?②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特点是什么?①                            突触前膜   突触                             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鞘经过多次分枝,最后                                 。突触小体内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内含                。传递过程:神经冲动通过         传导到       小体,其内的       释放到      通过扩散作用与       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        ,即引发      ,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      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释放,然后,作用于         ,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                  。能量变化:电能  _____     _______          ②特点:      向传递,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    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        或       ,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分级调节观察课本2-5各级中枢示意图思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下丘脑:                                         。大脑皮层:                                       。脑干:                                          。小脑:                                         。脊髓:                                        。人脑的高级功能观察课本2-6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区受损伤时,引起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语言中枢        区受损伤时,引起听觉性失语症视觉语言中枢:阅读文字,书写语言中枢:书写文字。人脑的功能:                                    。画出不同形式记忆的关系2、例题精析:〖例1〗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是通过电信号传导,二是可以双向传导;冲动在神经元之间则是通过突触这一结构传导的,电信号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到突触后膜,从而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于递质的释放是单向的,所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即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答案:a〖例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解析:当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相应的酶所破坏,这对于机体来说非常重要,否则递质一直结合在突触后膜的受体部位,将连续发挥作用,神经将持续处于冲动状态,而不能恢复到静息电位。答案:b

神经调节教案 篇七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属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3第二章第3节,本节内容不仅能起到比较、归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两种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它们的理解,还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理解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两个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达到升华知识的目的。

1 教学难度

1、直接用教材中问题讨论“过山车”进行教学导入和情景创设,这对于一线城市的学生来说是绝佳的,但是对于二线三线城市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只是在电影电视中看过“过山车”,并没有亲身体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难有共鸣,有些教师索性将教参中的答案让学生记下,没有达到激疑、激趣的预期效果。

2、本节知识中介绍了体液调节概念,以及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难度较大,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思路不清晰,课堂节奏紊乱,气氛沉闷的状况。

3、体温调节过程的插图和老版教材比较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老师片面认为插图变简单了,没有意识到这是教材给教师留下的发挥空间。

4、可供参考的资料有限,网上和各种参考书中虽然有一些教学设计,但是教学流程都是大同小异,在实际教学中的很多教学难点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教学改进

2.1改进教学流程

在大多数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这个教学流程实际使用过程中我发现不太科学,因为从事物的认知规律来看,认知的过程应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对于学生来说在实际生活中是更熟悉,更有体会的,从它们开始入手教学更容易,更自然,同时这两种调节的过程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对它们的突破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仅如此,这两种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中都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配合完成,这可以让学生清楚地发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是协调的、联系的 高中英语,如果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血糖平衡调节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过程,则能让学生更清晰意识到,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同时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控制,然后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总结这两种方式有哪些具体联系?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可以通过提问激疑,“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有联系,但是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呢?”这样顺理成章的过渡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比较来,而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教学思路更自然、清晰,学生更容易理解。我的教学流程可以用下面的简图来表示。

2.2灵活情景创设

绝大多数的教学设计是以教材的问题讨论“过山车”进行情境创设和课堂导入,可是我在两个班上通过实际教学实践一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很多同学并没有亲身体验过“过山车”,所以教材问题讨论中的几个问题他们都没反应,后续的课堂教学气氛也显得十分沉闷。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觉得可以更换问题情境,针对我的教学流程是先进行两个生命活动调节的讲解,最后进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所以我直接针对水盐调节进行情景创设和课堂导入,如下:

师: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宫锁珠帘》(宫2)大家应该看过吧?

生:看过!(同学们都笑了)

师: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怜儿和雍正皇帝深陷险境,身受重伤的怜儿口渴想喝水,但是根本找不到水,雍正皇帝情急之下咬破指头,让怜儿喝血,竟然给怜儿解了渴,那么请问渴感是如何形成呢?喝血止渴,这科学吗?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今天的这节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吧!

就这样学生们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因为电视剧中的场景他们很熟悉,口渴对于他们同样是有生活体验的,而且很快在他们的头脑中就建立起来了“渴感是如何形成的?是简单的缺水吗?产生了一种科学和生活经验之间的冲突”。同样也起到了情境创设和课堂导入的作用。接下来我又提出在生活中我们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会口渴,同时结合教材中水盐调节的过程图解,把刚才提出的问题分解成两个小问题

①渴感形成于哪些结构有关?

②渴感中枢在哪?

③层层深入又提出喝血能止渴吗?这样也同时达到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要多思考,要学会质疑,对他们也进行了很好的情感教育。

2.3活用教材问题讨论

教材中的问题讨论“过山车”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素材,而且里面有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肾上腺素的功能等,还能深层次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经过我的一番思考之后,我觉得可以把它放在课堂教学最后,让其以一个“课后思考”形式出现,并且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

师:电影电视中我们看到的“过山车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感受?生活中你碰到的哪些情形可能会给你相似的感受?”

生:紧张刺激,看恐怖片或者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有相似的感受。

师:你会出现哪些生理上的反应呢?

生:心跳加快,甚至出冷汗

师:这些生命活动会涉及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吗?

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到“心跳加快”其实与肾上腺素有关,然后同学生一起总结肾上腺素的功能,和一些知识要点。

灵活使用教材问题讨论之后,发现效果还不错。我将它安排在课堂教学最后作为一个“课后思考”,学生在已掌握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系统知识之后,就更容易把他们迁移到只是一般了解问题情境中来。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他们都能经过思考回答出来;并且我在提问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设问题,没有拘束在教材的问题框架里,这让我意识到“教材问题讨论”实际上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情景创设的素材,所给出的一些问题只是一种参考,必要时可以增减,也可以自设。如果生搬硬套,有可能成为一种教学负担和学习负担,而没有实现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真正目的。

2.4充分利用教材体温调节插图

教材所提供的插图非常不错,但这并不意味老师可以不动脑筋,如果我们深入研究教材的插图,可以发现插图的结构进行了适当的“留白”,给教师留下了很好地发挥空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丰富一下教学图解和适当地补充一些知识(通过下面我改进的体温调节图解可以看出)加深学生对“体温调节”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生物教师,应该多动脑,多反思,多“磨课”,这样我们就不仅能感受到教学的快乐,也让我们获得了在教学上的成长。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篇八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课时   2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师提示。

〔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板书〕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缩手反射

膝跳反射

非条件发射    哈欠反射

反射的种类                 惊弓之鸟

条件发射     谈虎色变

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

〔思考与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问题〕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答〕略。

〔板书〕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思考与讨论2〕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及板书〕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探究与交流】:

突触中传递的递质中有一种是兴奋性递质叫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被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动物会怎样呢?

【课外实践】:xx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之间某种信号的传导,即所谓的“慢突触传递”。这些发现对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号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或精神疾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人们研制出了治疗帕金森综合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板书〕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资料分析〕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板书〕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思考与讨论3〕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可能是h区出现了问题。

〔旁栏思考题〕

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

神经调节教案 篇九

知识目标:

1、理解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概念;

2、掌握条件反射的建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重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实例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说明:知识目标3是本节教学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明了:人类恃有的语言功能是使人类具有特殊条件反射(对言语。文字信号发生特有反应)能力的生理基础。为此需要在认识上能够区别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并掌握建立条件反射的一般规律,理解条件反射作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使动物和人类具有适应环境的更强能力的生理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循认识的递进规律,要从反射调节的特殊范例中首先抽提出二种不同性质反射的概念,然后强调对两类反射性质的。理解,再来分析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最后提出人类特有条件反射能力是什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吃梅、看梅、谈梅的投影片或者挂图。实验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幻灯片的形式)

难点、重点分析

1、难点:条件反射的建立。

分析: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是使无关刺激经过多次同非条件刺激结合之后,通过高级神经活动转化为条件刺激的过程。怎样结合才能实现转化?认识这一问题,需要对无关刺激的性质、非条件刺激的性质,非条件刺激引发的非条件反射现象及其意义有所领悟之后,再分析二种刺激结合的具体方式才能有一定理解。但是在举例说明上述问题时,由于学生个体经验的差别以及对教材或教师讲述的事例可能有许多不同的情景想象,这就给总结规律、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造成一定困难。

突破难点的方法,一是要使实验范例的呈现和介绍生动、直观,二是要对刺激形式出现的时间规律加以强调,使学生对建立条件反射实验的情景有较明确的了解。教学中可以这样进行:

教师介绍小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实验:

(1)给狗喂食物,狗分泌唾液(这是非条件刺激引起的非条件反射);

(2)铃声,不能引起狗分泌唾液(铃声是唾液分泌反射的无关刺激);

(3)先有铃声,再给狗喂食物,狗分泌唾液(如此重复多次);

(4)在实验(3)之后,只给予铃声,狗也分泌唾液(铃声已成为食物的信号,即成为狗分泌唾液反射的条件刺激)。

教师按如上步骤介绍实验的同时,配合以图像资料,最好使图示活动起来,使铃声真的响起来。

然后教师可提问题:铃声在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时,对狗的意义是什么?启发学生理解,铃声作为分泌唾液反射的条件刺激,能引起唾液分泌是为进食做好准备的反应。再进一步提出,如果先喂食物,后给铃声刺激,是否还能建立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呢?这样来启发学生认识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是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2、重点:两类反射的主要区别和人类具有对语言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能力的特征。

分析:本节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语言功能在形成人的特有条件反射中的重要意义。

比较和鉴别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心理过程。因此,突出重点就要特别强调:

(1)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特点加以比较;

(2)将人的语言性条件反射与一般的具体刺激信号条件反射加以区别。

教学过程:

1、引人新课:

教师可以指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但不同的反射,反射弧上的具体神经结构是不同的。特别是神级中枢,从脊髓到大脑,由低级到高级的中枢结构,在整体的神经调节管理功能上,应该是具有等级区别的,越是高级中枢参加的反射,越应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整体性。我们人类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发达程度是十分突出的,那么在认识我们反射的不同方式上、在认识我们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上,有些什么更值得注意的本质问题?

由此便引出本节的课题。

2、分析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景:

教师:“我请两位同学前来,帮助我完成一项实验。”……

“xx同学,请你闭上眼,向前伸出你的手臂。”

教师拿出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刺激盒”给另一个同学看:盒是鲜红色的,两面颜色一样,只是有一面上露出由里刺出的几枚按钉尖。然后将有刺尖的一面对正被试学生手指,举在距指尖20~30cm处。

“xx同学,现在请你慢慢向正前方走,手臂要伸平。”

当被试同学手指无意碰到盒上的刺尖时,他会突然缩回手臂并睁眼察看情况。这一切被旁观者们看个明白。

这时教师间大家“发生了什么?”然后请被试者看一下有刺尖的红盒子。但注意不要让他看到另一面。

教师对被试同学:“现在,如果我让你睁开眼睛,再伸直手臂,我用这有刺尖的盒子再碰你的指尖,你会怎样呢?“……现在我们就来试试。”

这次教师只让另一位同学看清,使用盒子没有刺的一面来继续做实验。教师对被试:“你不用紧张,我并不用力,只是轻轻地……”然后突然用刺激盒敲向被试同学的手指。于是引起他再次缩回手臂。但可能盒子还没有碰到手指。“现在大家又看到了什么?”……

然后,教师请另一个同学将他看到的情况一一介绍给全体观察者。

现在教师可以提出:“我们从刚才的实验中看到了xx同学两次‘缩手’反应,让我们分析一下,这先后两次缩手的反应,在刺激方式。反应规律、生活意义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概括出,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性调节:一类是先天就会的,一类是后天学会的。学会的反射是在本来就会的反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前者被称为条件反射,后者则叫做非条件反射。

3、分析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教师提出,建立条件反射有什么规律呢?下面,就来分析教材中介绍的训练狗建立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见“难点分析”内容)。

然后总结出:

(1)首先要使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适时地结合;

(2)在(1)的基础上实现无关刺激向条件刺激的转化;

(3)条件刺激可做为非条件刺激的信号时,单以条件刺激即可引出相应反射性反应。并且着重强调,建立条件反射具有提高人和动物适应环境能力的意义。所能建立的条件反射水平越高,适应环境的生活能力也必然越强。由此再进一步提出,我们人类在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上比所有其他动物都强。在这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

4、分析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力:

教师可以问同学们:“谁吃过杏?”……“我们请xx同学说说他吃杏的体验。”

“现在哪些同学有了分泌更多口水的反应?”

“我这有两枚杏,”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教具——两只真的杏或仿真模型,“一只红杏,一只是青杏,哪只杏更会使你流口水呢?”教师示“杏”给学生们看。“我敢说,现在有好多同学看到这么好的杏已经流了不少口水了。”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吃杏时流口水,看到‘杏’也流口水,甚至听说‘杏’也流口水。这三种唾液分泌反射有何区别?”

学生应指出,不同唾液分泌反射的刺激性质有何不同,神经中枢参与的范围、水平可能有何区别。

然后总结出,人的特有条件反射能力,是对语言这类抽象信号的刺激能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

最后,可以讨论教材中“动动脑”部分的三个思考题。通过对类似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及时反映一下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指导学生讨论中的思想发展。比如在讨论“怎样训练小鸡到一定地点吃食?”的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一个问题进行分解:“你愿意选择什么刺激做为后来的条件刺激方式?”“训练的第一步你打算怎样做?”“喂食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你认为是否会影响训练?”等等。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有意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篇十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1.教材内容:本节的第一课时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教材结合插图讲述了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在细胞间的传递这一部分,介绍了突触的结构,然后讲述了兴奋怎样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最后讲述了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

2.学情分析:有关于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所以教师可以给出少量时间由学生快速阅读进行回忆,并通过提问及时深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上的传递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接触过,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些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特别是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和突触释放递质的过程。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

《神经调节》一节的内容对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生物学科思维方法的形成,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及其完整性的必要性。

(2)概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概述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介绍研究兴奋传导的材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激发探索精神,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和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五、教学策略设计

动机激发策略:创设情境,从运动的协调引入;重现关于研究神经传导的材料选择和实验手段体现科学方法教育,避免封闭的演绎过程。

交互教学策略: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问题。

整体教学策略:将生物学知识和物理电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体现学科间知识的综合。比较的认知策略: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突破难点。

六、教学方法设计

实验原理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七、媒体设计

自制cai动画:反射弧模式图;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突触小体结构模式图;突触小泡内递质的释放过程。

八、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请同学们欣赏一场精彩的nba比赛。篮球飞人们飞翔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运动的张力和协调的美感,那么篮球队员们要经过哪些方式的调节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协调的动作呢?

学生: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如果仅有体液调节,机体就难以迅速而精确的作出反应。人和动物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

学生: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教师强调反射概念的三要素,并且指出,反射是应激性高度发展的结果。

反射大致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请同学们来分析四组有趣的现象,看看它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媒体显示实例图片:小猴吮奶;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

学生:小猴吮奶和尝梅止渴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也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狗熊飞车和望梅止渴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而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条件(自然的或人为的),经过一定过程形成的,条件反射大大地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反射的结构基础又是什么呢?

学生:反射弧。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并提示注意闪动部位代表的结构。

反射弧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识图。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部分,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简单地说,反射过程是感受器感受到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通过分析与综合产生兴奋,经一定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发生相应活动。

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都不能发生。举例分析。

通常脊椎动物的反射弧,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还有中间神经元,它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那么这些神经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并叙述各部分结构(略)

神经元之所以受到刺激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是与它的结构相适应的。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完整的高度特化的细胞。细胞体适合综合处理信息和作为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接受和传递信息;髓鞘则起着绝缘的作用,使许多神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教师强调神经纤维的概念:长的树突、轴突和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从宏观上看,兴奋需要在反射弧各部分上传导;从微观上看,兴奋则需要在组成反射弧的每一个神经元内部传导,特别是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的传导

早在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发现兴奋传导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电现象。但是神经纤维都很细,做实验很困难。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是实验的理想材料,它粗大的轴突直径可达1毫米,使测量电位差的微电极易于插入,为开展实验提供了方便。

实验方法: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图示。

取两个微电极,一个插入神经纤维内,一个接到神经纤维膜表面,用微伏计测出膜内外的电位差,即电势差。结果显示: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为什么会出现电位差呢?很早人们就发现神经纤维膜内外存在着离子浓度的差异。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na+离子和k+离子的浓度差:膜内的k+离子浓度远高于膜外,na+离子浓度则相反。

在细胞未受刺激时,也就是静息状态时,膜内的k+离子很容易通过载体通道蛋白顺着浓度梯度大量转运到膜外,从而形成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膜上的na+离子载体通道蛋白被激活,na+离子通透性增强,大量na+离子内流,使膜两侧电位差倒转,即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则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具体分析兴奋传导的过程并分步演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画。

静息时,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处于何种状态?

学生分析:静息时,由于k+离子外流膜内电位为负,膜外电位为正。

受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观察分析并回答:由于na+离子内流,兴奋部位膜内外迅速发生了一次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则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邻近未兴奋部位仍然维持原来的外“正”内“负”,那么,兴奋部位与原来未兴奋部位之间将会出现怎样变化?

学生:试着用物理课上电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并就膜外和膜内情况分别说明。在神经纤维膜外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于是就有了电荷的移动,在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也形成了电位差,也有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电流方向如何呢?

学生: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

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引导学生观察相邻的未兴奋部位:

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部位又不断依次恢复原静息电位。兴奋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完整演示动画并让学生归纳和复述:

兴奋传导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质: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我们分析了当兴奋从树突经胞体传向轴突时的传导方向,如果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段施加一适宜刺激,传导方向又是怎样呢?(图示略)

学生从物理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兴奋部位与两侧未兴奋部位都存在电位差,所以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结论:传递特点──双向性。

兴奋传导受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化学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干扰或阻断。

(2)兴奋的传递:

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又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突触是指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

(演示动画)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成杯状和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突触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出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和树突膜;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和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泡内含有高浓度的化学物质──递质,例如乙酰胆碱。递质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

将动画还原到较为宏观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去观察突触。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蛋白接受递质的化学刺激,引起突触后膜的膜

电位改变。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而传递给了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

学生再次观察动画模拟过程,复述,概括。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这种单向传递使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有规律地进行。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之后很快又恢复为静息状态。

引导学生观察线粒体,得出“兴奋传递是一个耗能的过程”的结论。

有些杀虫剂能抑制酶的活性,使递质不被破坏,递质一直结合在突触后膜的受体部位,连续发生作用,使神经处于持续冲动状态而不能恢复到静息电位,这样,就使动物长时间处于震颤、痉挛状态,终致死亡。

(3)比较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 号 形 式

电 信 号

化 学 信 号

传 导 速 度

传 导 方 向

双 向

单 向

实       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兴奋的传导,对于反射的发生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结合动画演示)当感受器受到一定刺激后就产生兴奋,引起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的改变,形成局部电流;当局部电流沿神经纤维传导到轴突末梢的突触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

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

概括的说:兴奋传导是膜电位变化→递质的释放→膜电位变化的一体化过程。

学法指导

学生在掌握上述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反射模式图,并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临床上用药物局部麻醉的机理是什么?(药物抑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兴奋不能传递)

课外探究与思考

1.探究局部麻醉药物的可能作用机理。

2.试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电流在金属导线上的传导速度。

神经调节教案 篇十一

知识精华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

⑴种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⑵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神经调节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⑴结构:细胞体,突起(+髓鞘→神经纤维→神经)

⑵功能:

①产生兴奋

②传导兴奋:基本形式——神经冲动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特点:双向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特点:单向传递

题例领悟

例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解析:完成一个反射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传出神经受损、其他正常,则表现出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不能运动,但感觉仍然存在。答案:b。

例2下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解析:组成一个反射弧的神经元主要有三类: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三者之间通过突触相联系。突触的结构由轴突与细胞体、树突接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兴奋只能由前膜向后膜传导,即突触决定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单向性。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双向)和在神经元之间(单向)的传导情况。答案:b。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b.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c.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d.人遇见强光就会闭眼

2.当一个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针刺大腿,该伤者()

a.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b.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c.不产生缩腿反射能感到疼痛d.不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

3.下图是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4.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二、简答题:

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d.s代表感受器

⑵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⑶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刺激ⅲ处,肌肉。

自我评价答案:

一、选择题:

1.a2.b3.c4.b

二、简答题:

5.⑴a⑵c⑶收缩无反应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篇十二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导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内容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理论依据:线索-依存遗忘理论认为,应根据提取失败来解释遗忘,也就是说信息可能是在记忆贮存中,因为缺少有关提取线索的信息而提取不到,人们通常把它看做是遗忘了。我们在复习教学中应该适时的提供合适的线索或暗示,会有助于学生克服提取信息时所遇到的困难。高中生物教学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生物知识灵活运用。认知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可能性取决于在记忆搜寻过程中遇到相关信息或技能的可能性。这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便成为了如何增加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提取并应用在课堂里习得的相关材料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和理论,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首先从明星吸毒的例子引入,引导学生从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角度分析吸毒时产生愉悦感的原因及吸毒的危害。同时通过区分人体本身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分泌的多巴胺引起的愉悦感和毒品带来的愉悦感,使学生能够关注吸毒等社会问题的同时认同吸毒的危害,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价值观。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引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再联系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构建知识网络,也给学生提供不同于新课的问题和线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回忆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属于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的第一部分内容,包括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三部分。因为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和图片等材料,帮助学生记忆并应用相关知识。本节内容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体的稳态和调节,也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稳态、调节。

学生情况:

我校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知识上,学生在高二阶段已经学习了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相关内容,对反射弧和神经元、局部电流等基本概念及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兴奋、静息电位等理解不清。因为学习时间比较久远,且知识的迁移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提取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因此在教学中,我精心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和练习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教材和图片等资源,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生物学科能力。

教学方式:问题启发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识别突触的结构,说明神经递质的作用与去路;

2. 分析吸毒引起愉悦感的原因;

3. 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4. 说出反射弧的各部分及其作用;

5. 设计简单实验阐明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 关注吸毒等社会现象,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回忆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效果评价,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正确的知识迁移方法;

3.通过引入问题,设置疑问,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建构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安排

创设情境 今年以来已有10例明星吸毒的报道,吸毒引起的愉悦感是怎么产生的?那是真正的愉悦吗?它带给身体的是幸福、健康吗? 思考 创设情境,导入课程 1分钟

复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图1.突触结构

图2.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机理

图3.发挥作用后神经递质的去向

图4.吸毒引起愉悦感和上瘾有关的突触图片 观察图片,回忆并分析问题

1.回忆突触结构图中相关结构

2.神经递质的作用

3.神经递质的去向

4.观察图片,比较吸毒与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及突触的结构区别 利用图片和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使复习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分钟

比较人体本身生命活动过程中分泌的多巴胺引起的愉悦感和毒品带来的愉悦感 聆听、思考 认同毒品的危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分30秒

效果评价 练习题 思考、分析问题 学习效果评价,使知识迁移利用,提升能力 5分40秒

过渡 突触前膜能否持续不断的毫无原因的释放神经递质? 思考 引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1分20秒

复习:兴奋的产生和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回忆兴奋的概念

出示图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情况模式图

引导学生思考:

1.如何测得静息电位;

2.如何测得动作电位;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分析神经元膜内外离子分布及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

根据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1分10秒

效果评价 练习题 思考、分析问题 学习效果评价,使知识迁移利用,提升能力。 2分30秒

过渡 动物体内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称为感受器。感受器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重要组成 思考 引入反射弧,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1分30秒

复习:神经元、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回忆反射弧的组成及其功能,强调反射的产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回忆、分析 回忆反射弧的结构和反射,关注反射弧与反射的关系 5分钟

出示神经元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神经元的结构与其何种功能相适应?如何证明?  观察、分析 使学生思考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 3分30秒

结束语 神经调节作为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重要的调节方式,能将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给效应器发生反应,这个过程需要依赖信息分子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在人和动物体内,还有其他的信息分子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人和动物体内还有哪些信息分子呢?他们怎么参与调节过程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复习中进一步理解。 聆听、思考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0秒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本节课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1.由学生本人、其他学生和教师评价教学中每个人的参与度。

2.精选习题检测知识目标达成情况。

评价量规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听讲情况 上课认真听讲 上课能认真听讲 上课不听讲

发言情况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能举手发言,参与讨论和交流 很少发言,很少参与讨论交流

纸笔测试情况 答案较标准,正确率85%及以上 正确率60%及以上 正确率60%以下

完成作业情况 积极完成作业,解题思路清晰、答案标准 按时完成作业,解题错误率40%以下 不能完成作业,解题错误率40%以上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吸毒引起的愉悦感,使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过程和机理,更深刻认识到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进而达到珍爱生命的情感目标。

2. 提出学习任务,设计实验测定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证实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方法等,进行高强度的思维训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兴奋的产生、神经元的结构等内容。

3. 教学线索上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到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再到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最后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的顺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同时进一步认识整体与局部、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4. 精讲精练习题,有选择的编排习题,有助于学生应用知识。

神经调节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二)能力:

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三) 情感: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概述反射和条件反射。

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教学难点:

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 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概述反射的类型和特征。

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和我一起做拍手的游戏,并提醒这位学生在互相拍手时尽量躲开。

师:为什么在拍手时能够躲开?

(二)新课学习:

1、脑和脊髓

小组互助讨论学习P83-P85

2、神经元

讨论:神经元的分类

师生交流:神经元的类型很多,按照生理机能可分为三类:

(1)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感受器接受的信息传到中枢(脑和脊髓);

(2)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中枢产生的命令传向效应器;

(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把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传到另一个神经元,起联络作用。

师讲解: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组织在受刺激时,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由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强的活动状态,叫做兴奋。另一方面,活组织或细胞由显著的活动状态转化为相对的静息状态,或由较强的活动状态转入较弱的活动状态,叫做抑制。刺激要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阈。高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当阈上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产生兴奋,并传导到其他部位。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就叫神经冲动。

师:出示一猪脑,让学生观察

生:对照图12—和实物说出脑的组成,及脑各部分的作用,

(第二课时 )

反射和条件反射(P85-P87)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

充足的睡眠有利人体的健康,青少年的睡眠每天不应少于8小时

(一)小组讨论性学习:每天的睡眠时间

(二)自我评价 1、2、3、4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节神经调节

一、脊髓和脑 脑 :大脑、小脑、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灰质、白质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和反射类型

条件反射

1、反射 非条件反射

2、人类特有的反射:抽象的语言、文字等

七年级生物神经调节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最新范文

《怀素写字》教材解读(最新11篇)04-09

《牧童》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2篇)04-09

一年级上册语文《i u y w》教案(精选3篇)04-09

《圆的周长》教案【优秀14篇】04-0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免费12篇04-09

幼儿园三八妇女节手工教案优秀5篇04-09

詹天佑教案【精选13篇】04-09

紫藤萝瀑布教案优秀13篇04-09

《阿德的梦》教案【优秀12篇】04-09

《为人民服务》优质公开课教案优秀11篇04-09

51 7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