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素质练习(最新5篇)

时间:2023-10-21 20:24:01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的5篇素质练习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练习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练习》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方法,并在预习中加以运用。

2、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排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4、练习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对未来作大胆的猜测和想象,并进行口语表达。

5、学写毛笔字。

第一教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查大敬在阅读时,不知“鉴往知来”的“鉴”的意思,就去查字典,结果出现了五种解释,他不知该取哪一种?

(2)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究竟该取哪一种?又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3)指名回答。

(4)教师简单小结:联系具体的词来确定。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四个句子,想想句子大致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试着说出加点字的意思。(可以查字典)

(3)学生再读句子,看看哪种解释更适合句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确定词义的方法。

(5)小结: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有时光查字典不行,还要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提问:预习课文有哪些方法?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师生共同小结:在预习课文时,可以用今天学习的这种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词。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

(1)请同学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举句子。

(2)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大致意思:都是阐发为人处世的一些道理的。

(4)学生反复诵读。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与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读。

(2)鼓励学生说出贤文蕴含的道理,正确而有感情、有节奏地背诵。

(3)拓展(关于古代修身养性的人和事)。

第二教时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学会合作》。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指出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点“竞争、需要”等词的间架机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讲话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穿过时空隧道,我们步入未来,出现在我们周围的将会是什么景象?

(2)全体学生大胆猜测和幻想。

(3)同桌互相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来。

(4)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

(5)师生评议。

3、反馈。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医、匪”。

4、指导。

(1)学生观察“医、匪”的书写方法。

(2)教师讲解两个字的写法,学生练写。

(3)教师查看学生练写情况,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练习课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练习六第8——11题。

教学目标:

复习长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表面积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

正方体木块27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长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

二、基本练习:

1、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

2、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4分米,高4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 )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纸包装箱,长30厘米,宽和高都是20厘米。做10个这样的包装箱,需要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你想怎样做这道题?(先计算出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再求出10个的表面积,最后要换算单位。)独立做。

师:计算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般需要计算六个面的总面积,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常常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确定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其中有哪几个面是相等的,再决定计算方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先回答求哪几个面,然后只列式不计算。)

1、一座办公楼的门厅有4跟同样的长方体的水泥柱,长和宽都是4分米,柱高4米。在每根柱子的四壁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分米?(计算出四个面的总面积)

2、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平均深1.5米。在池底和四壁抹上一层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4.5千克,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先求五个面的面积和,再求水泥的重量。)

3、一个长方体的大衣柜,长0.9米,宽0.5米,高1.8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米?(三个面的面积)

四、指导练习:

1、练习六第10题。

如何把这个长方体木块分成两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

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再比较截前和截后的表面积,看有什么变化?

师:截完后,增加两个面,所以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大于原来的长方体。增加的每个面面积都与左(或右)侧面的面积相同,因此增加的表面积就是4x4x2=32(平方厘米)。

2、练习六第9题。

使学生明确:在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时,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3、练习六第11题。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就是大正方体8个角的小正方体,共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6个,即大正方体6个面最中间的小正方体;没有涂到颜色的小正方体只有中间层的中间1个。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收获吗?

六、作业:

p37第8、9题。

教学反思:

重结果更重方法

表面涂漆小积木块数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得出正确结论,但我觉得引导学生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任务。因为这样,学生就能运用数学方法迅速而又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

在教学中,我改变教材问题的呈现顺序。先找三面涂色的。块数,再到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块数,最后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有几块。这样的改动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没有涂色的正方体无法直观地从立体图中观察得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改动顺序后,有的学生无法凭借空间想像得出,他们另辟蹊径,从总数中减去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正方体数,也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通过此题教学,我旨在引导学生发现:

1、只有位于正方体八个角上的那些小正方体是三面涂色。也就是说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就等于正方体的顶点数,有8块。

2、两面涂色的那些小正方体,位于正方体的两个面的交界处,但又不在正方体的顶点处。因此,只需要首先确定正方体的某条棱上出现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而正方体有12条棱,然后乘12就可以求得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3、一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位于正方体每个面的中心部位,既不在正方体的顶点处,也不在棱上。因此,只需要首先确定正方体的某一个面上出现的一面涂色小正方体的块数,而正方体有6个面,于是可乘得出一面涂色的小积极木块数。

4、最后用总块数—三面涂色的块数—两面涂色的块数—一面涂色的块数=不涂颜色小正方体的块数。

在此基础上,我将此题适当延伸。将数据由“27”变成“64”让学生再次尝试,果然速度及正确率都有较大提高。

《练习》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学用字词句,能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2. 写好钢笔字,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3. 读读背背,积累带有动物的成语,并学习一篇美丽的诗歌。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学会正确的求救方式。

思维发展目标: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区分“漂流”和“漂浮”

2、 说和写植物种子的传播。

3、 读、背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和小诗《晨牧》。

4、 口语交际:遇到意外情况如何自救和求救。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积累运用。2、练习写好钢笔字。

一、 学用字词句

1、 审题,指名读题。

2、 指导1。

(1) 学生自由读读这些词。

(2)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漂流”“漂浮”。

(3) 指名读读这些词语,齐读。

(4) 讨论讨论,并互相说说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5) 指名说说自己熟悉联系自己的平时阅读谈谈自己了解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3、 练习连一连。

4、 反馈。

5、 指导2

(1) 选择一种植物,读一读,想一想,并和同桌说一说。

(1) 指名说一说,有不完整的地方师生共同补充。

(2) 自己练习填一填。

6、 我的十分钟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谈一谈。把你熟悉的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写下来。

7、 指名读一读。

二、 写好钢笔字

1、 审题,指名读题。

2、 指导。

(1) 出示:“素、晃、荒”。读一读

(2) 注意观察: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3) 集体交流,总结:写这一类型的字注意注意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4) 范写。

(5) 学生描红、临写。

(6) 反馈、点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够背诵“读读背背“中的8个成语和诗歌,结合插图形象理解。学写毛笔字。

一、 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

2、我的十分钟:学习第一部分

(1) 学生自由的读,不认识的字可,要熟读这些成语。

(2) 指名读成语。

(3) 边读成语,边看图,要求能边读边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4) 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 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读,练背。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动物的词语?说一说。齐读这些词语。

3、指导第二部分

自由读读这首诗歌。

指名读读。

讨论这首诗歌的大概意思:早晨的时候,晨雾浓密,一个孩子干这鸭子往河沿里走,他吹着牧歌,鸭子刮刮的叫,构成了一幅非常优美动人的乡村图景。

同桌练习熟读并背诵。

指名背诵、齐背。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师:板书“点”,它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可别小看它哟,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侯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2、指导学生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3、教师执毛笔范写点(这叫露锋点)

4、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5、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6、学生临贴描红。

7、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点,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点画的字。)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变的能力, 规范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2、习得一种在“危难之中”能够成功地自救或求救的本领。

一、口语交际 学会求救

1、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练习。

(1)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录像。

(2)教师讲述注意点: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我们应该学会求救,生活中会有哪些意外呢?如果遇到了,应该怎样自救或者求救。

(3)教师示范火警求救。

(4)学生说火警求救。

3、我的十分钟

(1)同学间自由交流不同的求救语言和发生不同意外时怎样自救。

(2)以小组为单位,各选出一名选手参加大赛。

(3)请一同学当主持人,开始比赛。

(4)评选最佳救助天使。

教师小结本次比赛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练习课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练习九的`第7~11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悉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因数和因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学具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小黑板)

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5个4相加2和7相乘

2)3个9相加,和是()。

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根据要求,写出乘法算式,并及时校正。

二、读一读。

4×56×35×23×4

三、看图写算式

算式是()×()算式是()×()

读作()乘()读作()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意义。

四、指导完成书本7~11题

练习课教案 篇五

复习内容:

教材练习十五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熟练程度。

2.在独立练习过程中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师生共同回顾解稍复杂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1.以4x-30=70和(100-2x)÷2=25为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3.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及步骤。

4.师生共同总结。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展示典型案例,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1题。

第(1)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程,可指名列出不同方程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解答。

第(2)题,可引导学生弄清80人是成人和儿童的和。

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1)一个数的4倍比7.3多13.5,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4倍比13.5少7.3,这个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后独立列出方程并解答,再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下面的解方程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说判断理由,集体订正。

完成教材练习十五第14题。

引导学生把方程中的x换作5,把另一个数看作未知数,再解方程。

四、拓展延伸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6。

(x-2)×1.3=5.2

5x+3×

6.2=48.6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通过练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交流。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五第12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列出方程并独立完成解方程的过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引入有序,思路清晰,环节紧扣。

不足之处:学生的学习有些被动。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这5篇素质练习是来自于山草香的练习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最新范文

《放大镜》教案【精选8篇】10-21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捉迷藏》(8篇)10-21

八年级美术教案(5篇)10-21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最新8篇)10-21

幼儿园大班优质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10-21

奇妙的伞教案【精选2篇】10-21

科学活动教案最新9篇10-21

《小小的船》教案【最新10篇】10-21

《滕王阁序》教案4篇10-21

网页设计教学教案【通用4篇】10-21

51 4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