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一定有办法(优秀9篇)

时间:2023-03-25 20:57:2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9篇爷爷一定有办法,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活动准备

绘本PPT、电子书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个故事是谁写的呢,图画是谁画的,你们知道吗?他的名字叫菲比吉尔曼,他写的故事可奇妙啦!画的画也非常有意思。你们想不想边听老师讲,边看这本书?

评析:介绍故事题目和绘本作者的信息,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

2.欣赏封面

我们先来看封面,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

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约瑟,牵着他的手的'是他的爷爷。谁愿意来猜猜故事可能会是怎么样的呢?

评析:观察绘本封面,通过封面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3.围绕主线

阅读扉页

——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呢?我们赶快打开书看看吧。——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猜猜它可能是什么呢?

——先保密一下,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阅读第1页

——师叙述——小朋友们看看,这奇妙的毯子是怎么样子的?——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通过让幼儿看一看,猜一猜,来说出这条奇妙的毯子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了在缝制毯子的爷爷是非常慈祥的,有幼儿还说出了爷爷这是爱孙子的表现。

阅读第2、3页

——师叙述

——小朋友,如果你是约瑟,听了妈妈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幼儿体会了约瑟此时的心情,是很舍不得的。

阅读第4、5页

——看看约瑟一副舍不得的样子,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我们来看看吧。

——师叙述

——小朋友们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评析:毯子旧了又不舍得扔,有什么办法呢?此时教师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猜猜爷爷会将毯子做成什么。

(5)阅读第6、7页

——想不想知道?那我们去看看吧。哇!你看到了什么?

——是啊,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心情怎么样?

——师叙述

——听到妈妈这么说,约瑟会怎么说呢?

评析:这时,奇妙的外套也旧了,约瑟又面临扔衣服的危险。那怎么办呢?这是幼儿都紧张了起来,也体会到了约瑟不舍得的心情。

(6)阅读第8、9页

——想知道就继续往下看吧。

——师叙述

——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你能不能来猜猜呢。

(7)阅读第10、11页

——哇,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

——一件奇妙的背心。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背心去上学,小伙伴看了有什么反应?

——师叙述

——听了妈妈的话,约瑟有什么反应?

(8)、阅读第12、13页

——是不是真的要丢掉呢?我也很好奇也,你们好奇吗?那我们继续看吧。

——师叙述

——爷爷总是说什么?(这块料子还够做……)那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你愿意继续把它变什么什么呢?

(9)阅读第14、15页

——这回爷爷把它变成什么?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师叙述

——约瑟这回还会说爷爷有办法吗?你说会不会?

(10)阅读第16、17页

——看看就知道了。师叙述

——一条领带还能变什么呢?你愿意再来猜猜吗?

(11)阅读第18、19页

——看小朋友猜得对不对。看,你看到了什么?

——爷爷真有办法,师叙述

——妈妈说得没错,手帕真该丢了,小约瑟听了怎么样?

(12)阅读第20、21页

——师叙述

——爷爷说什么?

(13)阅读第22、23页

——爷爷到底能把手帕变成什么呢?我真的很好奇,你们好奇吗?那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到什么?(哇,爷爷真是了不起,居然变成了一颗纽扣。)

——师叙述

——小朋友,这怎么办呢?

(14)阅读第23、24、25、26页

——约瑟是怎么做的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耐心地看下去好吗?

——师叙述

——同学们,这回约瑟说了和爷爷同样的话,什么话你知道吗?那你们说这些材料还够干什么呢?

评析:第8—14页都是让幼儿猜想,外套旧了变背心,背心旧了变领带,领带旧了变手帕,手帕旧了变纽扣,最后纽扣都掉了,那剩下的就只有回忆了。在这过程中,约瑟的心情此起彼落,过段时间就会面临扔掉的危险,但每次爷爷都会想方法解决。其中幼儿在猜测时都想了很多方法,有说变成裤子的,有说变帽子的……这些都很合理,只要是从大的变成小的。

(15)阅读第27页

——让我们一起期待,师叙述

——也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这个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小朋友们说有意思吗?

——小约瑟每次都说爷爷一定有办法,如果你是小约瑟,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爷爷?爷爷的爱藏在哪里?

——在家里,你最喜欢找谁想办法?你有没有旧的东西也舍不得丢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把它变成别的东西呢?你可以回家找你最喜欢的人一起想一想。

评析:故事讲完,幼儿大多理解了故事大意,明白因为爷爷很爱约瑟,所以约瑟这么多次找他,也没觉得厌烦,这其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此时再将话题一转,提问幼儿在家里你喜欢找谁想办法,从而进一步让幼儿体验家庭之中的亲情。

4、引发副线

(1)小朋友们,故事讲到这里,你们的小脑袋里有没有一个问号,想问什么没有?老师有一个小问号,这颗纽扣到底丢到哪里了呢?

(2)想知道吗?答案就在一幅画中。(出示老鼠全家福)找到了吗?

(3)呀,纽扣怎么落到老鼠家里了呢?这群老鼠家里怎么全是毛毯做的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去看看。

(4)(重温画面,让小朋友看看老鼠家发生的事情。)剩下的布被老鼠拿去做成哪些东西了呢?

(5)总结:爷爷每次为约瑟做的东西,他都不舍得丢掉,因为这里面密密地缝着爷爷对他的爱,虽然形式不一样。就像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约瑟的爷爷一样是裁缝,会缝衣服,但是,他们给我们买衣服的时候,同样是花好多了好多心思,我们的衣服里同样有家里人的一份爱,一份关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家里人对你的疼爱?课后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篇二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是绘本教材《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故事书图画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的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会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更会使孩子们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家的温暖。

对于这样的绘本教材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呢?我觉得就《爷爷一定有办法》来说,“变”的过程对孩子最具有诱惑力。如何让孩子体验到这种变得过程呢?我采用了剪纸的方法,通过让孩子学爷爷一样,一次次的体验与尝试“变”,从而来理解并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二、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大胆尝试,合理想象,用剪刀剪出各种物品。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兰色的手工纸、一件用兰色纸剪成的衣服、剪刀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感受故事

二、分段播放,想象理解

三、完整欣赏,提升经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以语言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整个活动以故事为主线,借助剪纸这条副线,为孩子创设剪纸的机会,在为小老鼠做礼物的情景中体验自己的成长,感受关爱。

对了刚升入大班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观察水平还是具有中班孩子的特点,对于画面中细腻的部分无法准确的捕捉,对于整个故事内容而言,不太善于了解整体的结构与线索。因此我将活动的语言目标定位在关注线索发展,理解故事所表现的主题上。通过“分段学习,剪纸辅助,图式提炼”的方式进行突破与解决。让幼儿通过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想象、猜测,并与故事本身的内容对比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新的'经验,通过有效提问,比如“你觉得有办法的爷爷是怎么样的?听了这个故事以后,你觉得故事中的爷爷是怎么样的?等,让孩子在思考中体验到爷爷的智慧。

对于剪纸活动的目标定位上我更侧重于幼儿合理想象与掌握剪纸方法。对于刚步入大班的孩子,我们对于他们想象力发展上更应该引导他们注重一定合理性,根据已有的物体进行符合逻辑的想象与思维,正是我们可以培养与训练的。同时在剪纸能力的培养上本次活动我给予孩子一种新的知识点就是“对称”方法。通过“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幼儿尝试与讨论——强化练习”等方法进行。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我并不是采用教师直接传授式,而是让孩子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回忆与思考,通过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让幼儿了解、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

活动建议:

综合活动不是牵强的拼凑,而应有机结合。整个活动的设计需要追求的是一种和谐——语言与艺术两条线能合理的交叉进行、自然、有效,相辅相成,有效地进行整合。

当然我们可以注重其多元性与多样性,比如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内容进行绘本阅读、纯语言活动的尝试,也可以通过这个教材渗透有关数学活动的内容等等,不管怎样,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建立经验,获取认知,提升能力。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多角度的解读教材。本次综合活动是我对这个绘本内容的其中一个教学活动,在后续的教学行为上,我觉得还可以进行更多有效、多元的尝试,比如:开展绘本阅读等方式。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推理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

2.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及给小约瑟带来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关于谁的故事?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2.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师:图上的这个外国小男孩叫约瑟,旁边的老爷爷就是约瑟的爷爷,你们觉得约瑟和他的爷爷开心吗?怎么看出来的?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根据故事画面的内容推理。

1.播放课件,初步感受故事。

(1)看看,爷爷在干什么呀?爷爷手里的毯子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小毯子是送给谁的呢?

(2)小约瑟盖着爷爷逢的毯子看上去怎么样?

(3)小毯子变得怎么样了?妈妈在对约瑟说什么?约瑟愿意把毯子扔掉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约瑟去找了爷爷帮忙,猜猜看,爷爷会有什么好办法?

(4)小毯子变成什么啦?约瑟的心情看起来怎么样?

(5)约瑟低着头在干什么呀?妈妈在和约瑟说什么?约瑟会去找谁帮忙?爷爷会把外套做成什么呢?

(6)约瑟每天都穿着奇妙的背心去上学。咦?看看图上的妈妈和约瑟眼睛怎么样呀?为什么会瞪的大大的?约瑟又找到了爷爷帮忙。爷爷把小背心做成了什么?

2.根据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节。

约瑟高兴极了,每个星期五都带着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家。那你觉得接下来约瑟会发生什么事情?小领带只有那么点大了,还能做成什么呢,他会不会把领带丢掉呢?他会找谁来帮忙,可是现在爷爷不在家,所以约瑟想请小朋友们帮帮他,可以把领带变成什么东西呢?

3.继续观看课件,感受故事。

师:爷爷回家了,我们去看看爷爷把小领带变成了什么了好吗?

三、讨论故事,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1.请幼儿说说听完故事的感受,讨论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完整欣赏故事。

附:爷爷一定有办法

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恶梦通通赶跑。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领带,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颗奇妙的纽扣。约瑟把这颗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纽扣不见了!”他的妈妈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是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是爷爷也没办法无中生有呀!”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第二天,约瑟去上学,他拿起了笔,在纸上刷刷刷地写着:“这些材料还够做……”

活动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地爱。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是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写了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小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和纽扣,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为了最大限度的挖掘绘本内在的教育价值,让孩子体会到这种“变”的过程,并让这一“变”的过程对孩子更具有诱惑力,我们采用了剪纸的方法,通过让孩子学爷爷一样,一次次的体验与尝试,从而来理解并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同时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活动目标:1、能大胆尝试,合理想象,用剪刀剪出各种物品。2、关注绘本故事的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3、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活动准备:图谱、剪刀、小篮子、蓝色手工纸等。活动过程:一 、兴趣导入师:孩子们,我们来看看图上有谁?师:这个小男孩儿他的名字叫约瑟,这是他的爷爷,今天老师就带了一个约瑟和他爷爷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欣赏绘本内容,逐步尝试操作。(一)毯子变外套。教师讲述故事,并演示剪外套。师:当约瑟还睡在摇篮里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奇妙的蓝毯子。毯子盖在身上那么温暖,那么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睡得非常的香甜。可是,约瑟一天天的长大了,有一天,妈妈对约瑟说:“约瑟,这条毯子已经不够你用了,还是扔了吧。”可是约瑟不舍得,他抱着毯子说:“不,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来到了爷爷那儿,爷爷拿着毯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仔细地看了又看,拿起了剪刀,咔擦,咔擦,咔擦,剪了一件外套。(此处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看,约瑟穿上这件外套可神气了!师:孩子们,你能够像有办法的爷爷那样,把一条毯子变成一件外套吗?(边说边出示毯子、外套的图谱)幼儿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用对称的剪纸方法。师:讲评孩子们的第一次操作。分别请剪得一样的和剪得不一样的两个孩子到前面来说说你是怎么剪的?得出袖子要在领子的另一边剪。请剪得不一样的孩子再次尝试操作。(二)外套变背心。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都和爷爷一样能干,剪出了漂亮的外套,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约瑟也穿着这件漂亮的外套出去了,我们来听听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师继续讲述故事:约瑟穿着这件外套和爷爷一起在大街上逛,可神气了!可是,约瑟渐渐长大了,妈妈说:“约瑟,外套穿在你身上已经太小了,不够穿了,还是把它扔了吧!”约瑟说:“不,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又来到爷爷那里,爷爷左看看右看看,把这件外套变成了一件背心!(出示背心图谱,这次教师没有示范)师:孩子们,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生:背心就是没有袖子。师:说的好!那怎样才能把外套做成最大的背心呢?谁来说说?生:把袖子剪掉吧!师: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吧!幼儿动手操作,将自己刚才剪的外套剪成背心。(教师巡视)师:孩子们都剪好了,真棒!不过老师发现,你们刚才有不同的剪法哦!分别请2个不同剪法的孩子到前面来。师:孩子们,你们说说你们刚才是怎么剪的好吗?生1:我是先剪的这边,接着又剪的另一边,剪了2剪刀!生2:我是先把外套对折,然后一剪刀就剪好了!师:孩子们,2种剪法,你们觉得哪种剪出来的背心又快又好看呢?(通过实际操作,得出对折一剪刀剪的又快又好看)对了,这就是“对称剪”:边对边,角对角,剪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袖子,一模一样的领子。(三)背心变领带。鼓励幼儿想象剪出各种可能的物品。(不揭示领带的答案)师:你看啊,约瑟穿了那件背心出去了!他来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一看,啊!约瑟帅极了!可神气了!大家都很羡慕他!可是,约瑟慢慢长大了,这件背心不够穿了,妈妈说:约瑟,把这件背心扔了吧!约瑟说:不,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来到了爷爷那里,孩子们,你猜猜,这一次,爷爷会把背心变成什么?幼儿猜想:裤子、短裤、裙子、蝴蝶结、袜子……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将背心进行操作。要求:剪得越少越好。师: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怎样剪的呢?师:我们来评评谁剪掉的布料最少,最漂亮呢?师:你们都剪得很好!那我们看看爷爷到底为约瑟做了一件什么呢?原来,爷爷为约瑟做了一条领带!(图谱领带)(四)领带变纽扣。师:日子过了很久,这条领带也越来越短了,因为约瑟长大了,妈妈说,把领带扔了吧!约瑟说什么?一齐说:不,爷爷一定有办法!他又来到了爷爷这儿,爷爷为他缝制了2粒纽扣!吊在裤子上,裤子就不会掉下来了!师:孩子们,你能像爷爷一样用对称的方法,剪出2粒一模一样的、大大的纽扣吗?激发幼儿用对称的方法,将两颗最大的纽扣。幼儿操作(剪掉最少,就是最好)。幼儿相互之间互动比较,介绍自己是怎么剪的。师:2粒纽扣吊住了他的吊带衣,约瑟行动自如,他在外面玩得可开心了!三、延伸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约瑟的爷爷都为约瑟做了哪些呀?(边说边指图:毯子、外套、背心、领带、纽扣)师:孩子们,有这样一个有办法的爷爷,约瑟很高兴!还有一个小动物它也特别高兴哦!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呢?生:是小老鼠!师;它为什么高兴呢?生:因为老鼠妈妈用剪下来的碎布料做了好多东西。生:有窗帘、桌布、被套、围裙……师:你桌上的小篮子里也有一些剪下来的碎纸,你打算为老鼠家里做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说)生:我要帮她再做一件裙子。生:我要做床单。生:我做手帕。生:……师:好了,孩子们,桌上的这些你刚才剪剩下来的布料都放在小篮子里呢,我们也像聪明有办法的爷爷一样,用对称剪的方法、用剪掉越少越好的办法为老鼠家再做些东西吧!我们到活动室里去慢慢做,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是绘本教材《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小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和钮扣。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这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对物品的巧妙利用正符合当前的环保教育,而让幼儿理解并学会合理利用,将书本上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幼儿的生活技能,正是《指南》和《纲要》精神的具体体现。我没有将它作为单纯的早期阅读活动来开展,而是将它与数学活动结合起来,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学会用对称剪等方法裁剪,并合理利用布料,知道剪掉越少,物体就越大。   对于这样的绘本教材如何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内在的教育价值呢?我觉得就本节活动来说,“变”的过程对孩子最具有诱惑力。如何让孩子体验到这种变的过程呢?我采用了裁剪的方法,通过让孩子学爷爷一样,一次次的体验与尝试“变”,从而来理解并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第一环节,将毛毯改成外套,教师示范后,然后孩子自己尝试第一次操作,有的孩子很快就剪出来了,但也有些孩子剪得和爷爷不一样。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为什么会不一样?而是请了2位小朋友自己上来说,你是怎么剪的?从而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自己解决。果然,当我请那些剪得不一样的孩子重新剪时,他们很快就自己找到了诀窍,剪得很好!我想,这比我单纯告诉他们怎样剪效果要好很多!第二环节,将外套改成最大的背心,这一环节的重点就是对称剪,只有对称剪才能剪得又快又好看,而且两只袖子一模一样。同样也是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自己解决。第三环节,将背心变成一件你想变的东西,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第四环节是剪两个一模一样的最大的纽扣,巩固对称剪以及剪去越少越好。在实际的活动中,这一环节可能有些孩子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觉得纽扣就应该是小的,所以剪得比较小,碎布料就比较多了。孩子们随着绘本故事的情节,像爷爷一样,在情景交融中完成了学习。最后,碎布料一点也没有浪费,都去帮助小老鼠家做东西了,出其不意,孩子们都很开心!   在活动的目标定位上我更侧重于幼儿的合理想象与掌握裁剪的方法。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他们想象力发展上更应该引导他们注重一定合理性,根据已有的物体进行符合逻辑的想象与思维。通过“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幼儿尝试与讨论——强化练习”等方法进行。   通过本节活动的开展,我觉得今后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可以更加注重其多元性与多样性,可以借助绘本的内容进行更多形式的尝试。不管怎样,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建立经验,获取认知,从而提升能力。

爷爷一定有办法 篇五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推理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2.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及给小约瑟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1. 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关于谁的故事?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关系呢?2.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师:图上的这个外国小男孩叫约瑟,旁边的老爷爷就是约瑟的爷爷,你们觉得约瑟和他的爷爷开心吗?怎么看出来的?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根据故事画面的内容推理。1.播放课件,初步感受故事。(1)看看,爷爷在干什么呀?爷爷手里的毯子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小毯子是送给谁的呢?(2)小约瑟盖着爷爷逢的毯子看上去怎么样?(3)小毯子变得怎么样了?妈妈在对约瑟说什么?约瑟愿意把毯子扔掉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约瑟去找了爷爷帮忙,猜猜看,爷爷会有什么好办法?(4)小毯子变成什么啦?约瑟的心情看起来怎么样?(5)约瑟低着头在干什么呀?妈妈在和约瑟说什么?约瑟会去找谁帮忙?爷爷会把外套做成什么呢?(6)约瑟每天都穿着奇妙的背心去上学。咦?看看图上的妈妈和约瑟眼睛怎么样呀?为什么会瞪的大大的?约瑟又找到了爷爷帮忙。爷爷把小背心做成了什么?2.根据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节。约瑟高兴极了,每个星期五都带着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家。那你觉得接下来约瑟会发生什么事情?小领带只有那么点大了,还能做成什么呢,他会不会把领带丢掉呢?他会找谁来帮忙,可是现在爷爷不在家,所以约瑟想请小朋友们帮帮他,可以把领带变成什么东西呢?   3.继续观看课件,感受故事。师:爷爷回家了,我们去看看爷爷把小领带变成了什么了好吗? 三、讨论故事,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1.请幼儿说说听完故事的感受,讨论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2.完整欣赏故事。 附:爷爷一定有办法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恶梦通通赶跑。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领带,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颗奇妙的纽扣。约瑟把这颗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纽扣不见了!”他的妈妈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是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是爷爷也没办法无中生有呀!”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第二天,约瑟去上学,他拿起了笔,在纸上刷刷刷地写着:“这些材料还够做……”

爷爷一定有办法 篇六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能大胆想象,尝试剪出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小框、彩色手工纸等。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出示图书,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图书,名字叫……?(爷爷一定有办法)你觉得有办法的爷爷会是个怎样的爷爷呢?(聪明、有经验)那这个爷爷究竟有多聪明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分段欣赏故事

(一)毯子变外套

1、师:(故事)当约瑟还是个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奇妙的毯子。这条毯子非常暖和,盖在身上夜晚就没有噩梦,睡的非常香醇。约瑟一天天长大,妈妈说:“约瑟,这条毯子已经很旧了,还是把它扔了吧。”约瑟抱着毯子说:“不,爷爷一定有办法。” 他来到爷爷那,爷爷拿起了毯子,(教师开始示范剪外套)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仔细的看了又看。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变成了一件什么?(衣服)对啊!是衣服,是一件外套。

外套展示在黑板上。

2、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像有办法的爷爷那样把毯子变成外套吗?快去后面试试看,桌子上有两个白色的框和一个绿色的框,请你把剪剩下来的纸放在绿色的框里。这件外套除了有领子还有什么呢?剪好的小朋友把外套贴在黑板上。

3、师:你们剪的和爷爷的一样吗?谁的外套不像爷爷的?(将外套按像和不像分类)这么多小朋友都像爷爷一样有办法啊,你们是怎么剪出来的?(先把纸对折,在对折线上剪一个三角形,再在另一边剪一个长方形)三角形是这件外套的领子,那这两边是什么呢?(袖子)(教师指着不像的外套)这个像什么?(裤子)怎么会有人剪成裤子了呢?(因为他把长方形剪在对折线上,和三角形剪在了同一边)哦,像这样对折、剪,我们叫它对称剪。小朋友们用对称剪的方法剪出了一件和爷爷一样的外套,约瑟穿着这件外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接着看。

(二)外套变背心

师:(故事)约瑟穿着这件外套和爷爷逛街可神气了,可是约瑟慢慢长大,妈妈说:“约瑟,外套穿在你身上太小了,还是扔了吧!”约瑟说,不,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来到爷爷那,爷爷左看看右看看,把它变成一件背心。

师:你们知道背心和外套有什么区别吗?(背心没有袖子,外套有袖子)(有小朋友穿背心)这不就是背心吗?没有袖子的。你能不能像爷爷一样聪明,把外套变成背心呢?拿着你的外套去试试看,做好了自己把背心贴到黑板上。

师:哇!好多的背心,你们是怎么剪的?(像外套这样对折,把袖子剪掉)还有谁也像他这样的?请举手!啊,这么多小朋友像爷爷一样的有办法呀!(拿起另一个外套)你们看,这个背心是剪一下还是两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两边不一样)哦,他没有用对称剪的方法。(教师演示)对称剪应该是对折,再这样剪一下,背心就做好了。你们看,约瑟穿着背心去学校了。

(三)幼儿自主变

师:(故事)约瑟穿着背心去学校了,帅气极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羡慕。可是约瑟渐渐长大了,妈妈说:“约瑟,衣服穿在你身上太小了,还是扔了吧!”约瑟说:“不,爷爷一定有办法。”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爷爷这次会把背心变成什么呢?除了……还会变成什么?哎呀!可以变成好多东西啊,你们自己剪剪看,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师:小朋友剪的东西可真多啊,这是什么?这是谁的?你是怎么剪的?你们剪的都很好,那我们来看看,爷爷到底为约瑟做了什么呢?

师:(故事)爷爷为约瑟做了一条领带,约瑟带着这条领带好看极了。可是日子久了,领带越来越短,因为约瑟长大了。妈妈说:“约瑟,还是把它扔了吧!”约瑟说:“不,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来到爷爷那,爷爷为他缝制了两粒纽扣,缝在裤子上,裤子就不会掉下来了。哦!领带变成了漂亮的纽扣。可是有一天约瑟发现一个钮扣掉了,他着急地跑到爷爷那说:“爷爷,钮扣掉了,你一定有办法。”

师:“你们猜猜纽扣会掉在哪里呢?”你们知道故事中纽扣掉在什么地方了吗?(老鼠家里) (2)你怎么知道掉在老鼠家里的?老鼠家里有那些东西和约瑟的外套是一样的?(窗帘、床单……)所以约瑟的纽扣和爷爷剪剩下来的料子都被老鼠拖回家变成有用的东西了。原来老鼠也是聪明、心灵手巧的。它们用爷爷剪剩下来的料子做出那么多的东西。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桌上你们剪剩下来的料子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回家试试,好吗?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图画书的魅力

2、通过阅读,感受长辈的慈爱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你的爷爷或者外公

2、 引入主题

二、讲述

1、 观察封面,你想知道些什么?

2、 观察环衬,想想这一片蓝色的是什么呢?

3、 简单介绍作者

4、 师简单介绍故事前景:约瑟的毯子破了,妈妈要把它扔掉,爷爷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三、阅读

1、 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本书

(1)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为什么说这是一条奇妙的毯子?

(2)继续读故事,爷爷用这块毯子都做了什么?约瑟穿上那些爷爷做的东西,心情怎么样?想象他来到学校的情景。观察图。

(3)妈妈一开始不是反对的嘛,怎么到了后来也那么紧张起来了呢?

(4)那些剩余的布料都到哪去了呢?

(5)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嗯……”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体会:“这些材料还够”的意思约瑟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讨论

(1) 约瑟为什么舍不得爷爷做的'这些东西呢?

(2) 在你的生活中,你的长辈是如何向你表达爱的?

四、拓展活动给爷爷或者长辈写写你感激的话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班级读书会的学习,让学喜爱绘本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重读文本的阅读技巧;通过绘本阅读激发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故事创编能力。

3.感受爷爷的勤劳、智慧,感受亲情的幸福、温暖。感受老鼠一家生活想幸福和温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前的引导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读一个故事,(出示封面):一起大声地说出故事的题目——《爷爷一定有办法》。谁一定有办法?再来读读。

2.介绍图文作者、译者、出版社

题目的下方还有一些字,我们一起读读:(师生共读)这是说什么的?

这些文字告诉我们:这本书是加拿大画家作家菲比·吉尔曼写的、画的。。是台湾的宋珮老师翻译的。这本书曾荣获加拿大克里斯提先生书奖、露丝·史瓦兹奖及维琪·麦卡夫奖。

看,封面上一位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手里搀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他的小孙孙,叫小约瑟,他们手拉着手,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祖孙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3.(出示环衬页)观察上面有些什么?(带星星的蓝色图案)

4.(示版权页画面)这本书,是菲比·吉尔曼为纪念自己的伯父所作。她在书的前面写道:“献给我们的伯父艾文·赫修恩,我们永远爱你。”

5.这故事就从一块蓝色的布料开始了。

二、感受爷爷有办法

(一)奇妙的毯子

1.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

2.毯子奇妙在什么地方呢?一旁的爷爷会想什么呢?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看图说一说:爷爷捋了捋胡子,想:“这下可好了,有了这条毯子,就算小约瑟一个人睡,也用不着害怕。”小约瑟每晚都伴着甜美的梦入睡。这真是一条奇妙的毯子。

3.小结:我们读图画书要细细地看人物的动作。表情,也许会可以得到许多信息。 www.1mi.net

4.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二)毯子——外套

1.有一天,妈妈对约瑟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2.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看看约瑟的神情。

3.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拿着毯子跑到爷爷家,爷爷一看,噢!这毯子确实很旧了。

4.完成填空: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_______。爷爷拿起剪刀开始________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____、______。读起来感觉怎么样?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教师随着节奏表演。瞧,爷爷的动作多熟练呀!让我们一起跟着爷爷来当当小裁缝吧!

5.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够做什么?

6.那爷爷究竟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睁大眼睛来看——“……一件奇妙的外套。”看,秋天来了,这外套改得正是时候呢!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7.看,约瑟在和他的好朋友打招呼呢!好朋友看见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会说什么呢?小约瑟听到赞美,心里会想到谁?

8.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

(三)外套——背心

1.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2.看,他的小伙伴也觉得外套太小了,可是约瑟愿意丢掉旧外套吗?约瑟会说——(齐读:“爷爷一定有办法!”)

3.我们跟约瑟一样对爷爷充满信心。于是拿着这件老旧的外套跑到了爷爷家。爷爷正忙着给客人量身做衣服呢!看到约瑟来了,爷爷会怎么做呢?

4.让我们一起随着爷爷的剪子有节奏地来读读——(齐读: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5.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爷爷又将外套变成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6.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看,当他推开教室门的时候,小伙伴和老师多么惊讶啊!

7.约瑟进教室时背对着我们,你能不能想象出他脸上的样子呢?他可能会怎么说?谁来表演一下?

8.约瑟好得意哟!老师。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因为有勤劳、智慧、节俭的爷爷为他做出这么奇妙的背心。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

(四)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1.随着时间的流逝,约瑟也在一天天长大,爷爷还会给他的童年创造什么神奇呢?让我们随着故事中精美的画面来揭开谜底吧!

2.(出示故事画面)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3.刚才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4.从这些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约瑟的童年过得怎么样?(幸福快乐)因为图画也是会说话的,所以我们在读图画书的时候不光要看文字,千万别错过这些精美的图画。

5.这块蓝布料越来越小了。可无论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出示诗行:

一块奇妙的蓝布料

《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篇九

一、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流传已久的犹太民族的民间故事,它写的是约瑟的妈妈每次让他扔掉衣服时他都舍不得,而他那充满智慧、爱孙子的爷爷则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纽扣。故事里活泼、可爱、有趣的角色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生动的画面情节非常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需要。现在的孩子生活非常幸福,不断地有人给他们买好吃的、买新衣服、新玩具,幼儿不喜欢的东西就扔掉,勤俭节约在他们身上已很少体现。我想,通过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学习,小约瑟的美德一定会对幼儿有所影响。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喜欢听故事,于是我选择了《爷爷一定有办法》作为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

2.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难点:能根据情节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活动准备绘本PPT、电子书

(三)活动过程1.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2)这个故事是谁写的呢,图画是谁画的,你们知道吗?他的名字叫菲比吉尔曼,他写的故事可奇妙啦!画的画也非常有意思。你们想不想边听老师讲,边看这本书?

评析:介绍故事题目和绘本作者的信息,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

2.欣赏封面

(1)我们先来看封面,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

(2)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约瑟,牵着他的手的是他的爷爷。谁愿意来猜猜故事可能会是怎么样的呢?

评析:观察绘本封面,通过封面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3.围绕主线

(1)阅读扉页——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呢?我们赶快打开书看看吧。

——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猜猜它可能是什么呢?

——先保密一下,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2)阅读第1页——师叙述——小朋友们看看,这奇妙的毯子是怎么样子的?

——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评析:通过让幼儿看一看,猜一猜,来说出这条奇妙的毯子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了在缝制毯子的爷爷是非常慈祥的,有幼儿还说出了爷爷这是爱孙子的表现。

(3)阅读第2、3页——师叙述——小朋友,如果你是约瑟,听了妈妈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评析:此环节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幼儿体会了约瑟此时的心情,是很舍不得的。

(4)阅读第4、5页——看看约瑟一副舍不得的样子,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我们来看看吧。

——师叙述——小朋友们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评析:毯子旧了又不舍得扔,有什么办法呢?此时教师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猜猜爷爷会将毯子做成什么。

(5)阅读第6、7页——想不想知道?那我们去看看吧。哇!你看到了什么?

——是啊,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心情怎么样?

——师叙述——听到妈妈这么说,约瑟会怎么说呢?

评析:这时,奇妙的外套也旧了,约瑟又面临扔衣服的危险。那怎么办呢?这是幼儿都紧张了起来,也体会到了约瑟不舍得的心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9篇爷爷一定有办法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爷爷一定有办法。

最新范文

一朵云(优秀13篇)03-25

《爸爸的花儿落了》七下【优秀8篇】03-25

小学五年级语文《一件运动衫》教案模板【03-25

图形的拼组优秀6篇03-25

小溪流的歌【优秀12篇】03-25

时间的计算【优秀9篇】03-25

小兔拔萝卜精选11篇03-2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03-25

奇异的琥珀(优秀6篇)03-25

《永生的眼睛》(优秀13篇)03-25

51 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