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之波教案 鼓浪屿之波教案15篇

时间:2024-04-25 15:43:55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帮大家找到的15篇鼓浪屿之波教案的相关文章。

鼓浪屿之波教案 篇一

为什么选择一江山岛

早在朝鲜战争结束前夕。美国高层就预感到朝鲜停战协定一旦签字,中国就会把目标转到。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和不能接受的,因为美国从战略角度考虑是不能轻易放弃台湾这个太平洋战略要地的。所以,美国人千方百计想把台湾纳入其冷战的势力范围。这时,政权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因此必须要依靠美国的力量来阻止我们。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政权和美国政府紧锣密鼓地酝酿缔结“共同防御条约”,企图把浙江、福建沿海岛屿都划入其“防御”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在浙东沿海以上、下大陈岛为中心,在福建沿海以金门、马祖为中心,积极备战,伺机“”。这期间,军、海匪、特务等频繁在我近海窜犯和对我沿海各地进行袭扰活动,对我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早在抗美援朝期间。华东军区就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开始拟定解放东南沿海敌占岛屿的作战方案。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华东军区先后提出了攻打金门和攻打大陈岛两个作战方案。总参作战部根据华东军区提出的作战方案,经过通盘研究,分析各方面情况后,认为先打大陈岛,而后再打金门比较有利。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的张震还专程到浙江、福建搞了一个多月的调研论证,然后直接给主席、聂荣臻代总长、粟裕副总长写了调研报告。报告认为,从作战方向看,由南向北,先打上、下大陈岛之敌更好些。并提出对盘踞海岛的敌人,要“以联合作战方式聚歼之”,“求得在这个战役中取得陆海空协同作战经验。同时也予海空部队的实战锻炼机会”。同时建议“由华东军区组成前指统一指挥,取得指挥经验,作为今后攻金门的基础”。此报告上报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彭老总从战略全局考虑,认为等朝鲜战争结束后再实施为宜。所以,此计划暂缓执行。

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东南沿海敌占岛屿的计划,又被提到议事日程。很快。中央军委就下了首先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心。随后,经中央军委批准,华东军区正式组成浙东前线联合指挥部,择定了联合战役指挥员。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同志担任前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设空军、海军、登陆三个军种指挥所和一个后方勤务部。然而,在首先攻占大陈岛还是一江山岛的问题上,又出现了两种意见。在前指总指挥张爱萍的主持下,经过反复研究。综合分析敌情、各岛屿地形以及当时的海军可能集中的舰艇等情况。认为“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打开了门户,才能顺利进入室内。首先攻占这一小岛,也是为登陆大陈本岛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取得实战经验;同时,攻占一江山岛后,有可能不战而夺取大陈本岛及渔山等浙东沿海敌占岛屿。取得浙江全境的最后解放”。因此,最后决定把战役的突破口选在一江山岛。

边战边练

1954年9月,我们师接到命令,将所有飞机从广州转到杭州,准备打仗。实际上就是开始准备解放东南沿海一带的敌占岛屿。那时我们师搞了8个大队。我又从南京调来6个大队。一面训练部队。一面准备打仗。当时浙东前指赋予我师任务是:首先协同陆、海军兄弟部队,打击和消灭军的海上舰艇,封锁军从海上对所占岛屿的支援,夺取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然后摧毁敌占岛屿防御设施,协同和支援陆、海军攻克占据的浙东岛屿。

这时候张爱萍是前线总指挥,海军是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然后,海陆空部队就开始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打的时候也是分步骤,一开始就是争夺制空权,因为那时候,美国也好,台湾也好,他们的飞机在东海那里经常飞,对我浙东地区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争夺这一地区制空权,空军把十二师调到陆桥,十一师调到宁波,我们师调至杭州笕桥,实际上来了两个轰炸机团,另外又调来一个拉一11团来掩护我们。这些部队过来后就开始战斗值班,经过10次空战。基本上掌握了制空权。

接着就争夺制海权。这时候浙江沿海那些敌占岛屿都是靠台湾来运送给养、弹药等,他们的舰船经常来往。夺取制海权一方面是打军的补给线,另外就是打他们的军舰,让他们的军舰和运输船不能常来,这主要得依靠轰炸机和强击机来完成。

由于解放浙东岛屿之战,是我军首次进行的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所以,一方面必须要进行三军联合协同作战的准备和训练;另一方面,还要随时担负作战任务,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边作战边准备,并做到打仗和训练两不误。

我们没有轰炸军舰经验,为了解决轰炸海上移动目标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我就带着飞行员、领航员,到舟山群岛海军的舰船上去参观,以增加知识。实地察看军舰多长多宽,转弯半径多大,增加一些感性知识。那时候从南京来的苏联空军顾问,也给我们一些指导,我们有一些训练就是按照他的指导进行的。可是,首次轰炸敌舰并未命中目标。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我和领航员驾机直接飞到海军的江湾机场,找海军东海舰队的顾问请教。我先把我们是怎样炸的,把当时作战情况向他进行了描述。因为这时南京的苏联顾问已经休假了,所以我就去问海军的顾问。他说,我们炸得不对,带100公斤炸弹的话,1架飞机带9枚炸弹,如果是编队的话,是间隔10米1枚炸弹,9枚炸弹投下去也就是100米的距离,假如是3机编队的话,那么左右的投弹距离也都是纵向100米。这就是轰炸的范围。轰炸时,一般都是跟着长机投弹,领航稍微偏一点就炸不到。如果是9机编队的话,一投弹就是这样一大片。他说军舰的宽度是10多米,炸弹间隔10米,如果投弹时机没掌握好就正好让过去了,所以炸不到。他建议轰炸时挂100公斤的炸弹,间隔25米一个。这样轰炸距离就长了。9机编队一炸就是一大片。长机领航员即使错得偏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其他的飞机还会补上。一般100公斤的炸弹投准了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回到部队后,我就改挂100公斤的炸弹,间隔25米;250公斤和500公斤的炸弹,间隔距离再大一点。然后组织部队反复演练。

接着,我们就进入到紧张的临战训练状态。这时候,根据空军前指的要求,我们把训练的重点集中在“狠、准、活”上。针对实战中的预设问题,不断增加临近实战的训练内容和难度,重点是提高对海上点状目标的投弹命中率。另外,考虑到战场的变化因素,我经常在训练中突然改变轰炸方向和目标,以锻炼部队在作战中的应变能力。这一点在后来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战效果不理想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训练,部队的技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训练与实战毕竟有差距,部队轰炸

技术水平的真正提高,还必须要经过实战来历练。到了1954年11月,根据前指命令,各航空兵部队又紧张地投入到封锁敌占海岛之战,这意味着解放一江山岛之战渐渐地拉开了序幕。

1954年11月1日,我们师接到前指的作战命令,这-是我们这支新组建的部队第一次参加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出征之前,全体指战员在机场草坪上举行了战前誓师大会。首先由华东军区首长为参战部队六十团授军旗,张伟良刚被提升为副师长,代表六十团受领军旗,然后带领全团宣誓。宣誓完毕后。军区首长直接下达命令:今天中午六十团出动一个大队,由独立一团全程护航,对停泊在大陈岛上的敌人舰艇实施轰炸!

中午11时,由张伟良带9架杜2轰炸机编队。在8架拉一11歼击机的掩护下,飞向大陈岛战区。大陈岛位于浙江省正东,距海门港约40公里,分上、下大陈岛,中间由一条狭长的海峡隔开。上大陈岛是海军的军港,一锚地位于上大陈岛正面,二、三锚地分别在上大陈岛的西南和正西,岛上驻有1万多名军。下大陈岛上有1.3万多名渔民,还驻有美军设立在该岛上的特务机关――西方企业公司。整个大陈岛上军都筑有严密的防御系统。

当轰炸机编队飞到大陈岛上空时,发现敌人各锚地的军舰正拖着白色的浪花四处逃散,显然敌舰已经发现了我们的飞机。张伟良带编队瞄准其中一艘个头比较大的敌舰,下令开始攻击。由于是初次作战,没有经验,在相对运动中投下了炸弹,只见敌舰顿时冒起了烟雾,他们以为炸中了目标,可实际上却偏离了50米,弹片只是对舰上设备和人员造成轻度损伤,舰上的烟雾原来是敌舰放的烟雾弹。

这一仗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部队的情绪有些沮丧。但是前指首长却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飞机返航着陆后,华东军区参谋长、浙东前线司令员张爱萍和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带领军区文工团的同志一起来到机场向飞行员们献花。可是,飞行员们谁都不愿意接受这份荣誉。张伟良一下飞机就向聂凤智司令员检讨:“司令员,我没有完成好任务。”没想到聂司令员却说:“不能那么说。你们是没有把敌舰炸掉,但你们英勇地用炸弹表达了6亿中国人民的决心!在政治上给敌人以震撼。我们收听到大陈岛向台湾的求援电报,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本来他是准备挨批的,没想到还受到首长的鼓励。这让他深受感动,他当即表示:“请前指首长放心,下一次一定完成任务!”

对停泊在大陈岛军港敌舰实施重点轰炸

1955年1月lO日。我们师按计划正与海军的一艘护卫舰进行“海空对抗演习”。那一天,海上的风很大,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训练部队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投弹的命中率。于是,我把六十团的飞机都放出去了,大概有30架。这时,我突然接到宁波空军指挥所聂凤智司令员打来的电话:“命令六十团三个大队28架飞机,装挂重磅炸弹,一次出动,形成一个拳头,对停泊在大陈岛军港敌舰实施重点轰炸!”

据敌情通报,这些军舰是在头天到上、下大陈岛的,来给岛上敌守军送军火和给养的,由于海上风大。这些军舰还没有走,停在港湾避风。于是,前指下令让我们抓住战机,赶紧派飞机去轰炸这些敌舰。

上午10时20分左右。我在塔台用暗语喊张伟良:“102.开饭了。”他立即明白是叫他们团立即返航。随即,在海上训练的飞机陆续返航。张伟良落地后,我马上向他传达了前指的命令。飞机全部着陆后,我就赶紧跑到飞行员教室下达任务。然后,我告诉张伟良,为了不让敌人过早发现我们的意图,前指没有派飞机去侦察,对敌舰的具置还不清楚。前指要求你们要根据战区实际情况,确定战斗任务,指挥部队的战斗行动。另外,我提醒他,今天风大,海面上风会更大,这对我们飞行不利,这也是我们的困难。但也正是因为风大,敌舰才停在港湾出不来。所以,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战机,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坚决炸掉敌舰,决不能再让敌舰跑掉!

12点30分,我下达了起飞命令。这次任务六十团全团出动。28架杜一2轰炸机以15秒的间隔依次起飞,然后在空中编成战斗队形,由歼击机为我们的飞机护航,隐蔽飞向战区。为了迷惑敌人,我们的飞机编队先飞向临海,使敌人搞不清我们的意图。为了保密。实行无线电静默飞行;为了避开敌人的雷达,采取低空隐蔽飞行;为了提高命中率,机群编队为跟进队形。

飞机接近海面飞行,气象条件很差,风速很大,17米/秒,海面有8级狂风呼啸,海浪翻滚。飞机颠簸得很厉害,但飞行员们忍受着剧烈颠簸,顽强地驾机飞向目标。在接近大陈岛时,为避让军的防空火炮,张伟良向机群下达了“爬高”的命令。机群上升到近3000米高度时,他又下令搜索目标。很快各机组都相继发现了敌舰目标。飞机编队由空中指挥员张伟良指挥,他随即分配任务。

这时,敌舰和大陈岛上的守军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轰炸机群,他们拼命地用舰载高炮和地面高炮向我们的机群射击。瞬间,轰炸机群的周围都布满了一朵朵爆炸的弹花,有3架飞机被爆炸的弹片击伤,但仍然继续战斗。整个机群冒着敌人火力网的密集炮火。无所畏惧,保持轰炸队形,勇往直前,直接扑向3号锚地一艘较大的敌舰。

这次战斗,炸沉军登陆舰1艘,炸伤敌护航驱逐舰1艘,摧毁了大陈岛上的部分火力网和防御设施,另外,强击机部队也击伤敌舰3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师参战飞机只有3架受轻伤。完成任务后全部安全返回。事后查明,被炸沉的那艘军舰,是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赠送给政府的“中权”号坦克登陆舰。该舰全载4000余吨,乘员130多人,可装轻型坦克20余辆。这次到大陈岛主要是运送弹药和油料,另外,还装有一部美国援助的最新式雷达,这些装备、弹药、油料等还没来得及卸船,就被爆炸的烈焰吞没后沉入了海底。

在封锁敌占岛屿的战斗中。我们逐渐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特别是自这次战斗以后,军的飞机和军舰再也不敢轻易在大陈岛一带活动。为解放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军首次联合作战

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建军史上从来也没有过。空军虽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绩辉煌,但那仅限于空战,并没有与陆军协同对地面部队直接实施空中支援。整个战争期间,基本上都是各打各的,所以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由于当时三军都不太懂具体的协同问题,因此海军担心空军不能保证战区空域和海域的安全,或者把我舰当敌舰打;登陆部队感到陆、海、空炮火和炸弹那么密集,担心炸到自己身上:空军则担心地面高炮和舰艇高射火力把我机当敌机打,强击机俯冲时担心被105榴弹炮、122加榴炮等弹道曲线高的火炮误伤。等等。

攻打一江山岛的兵力配置包括陆、海、空三个军种,17个兵种,28个技术群参加。这么多军兵种,这么多兵力兵器,这么多现代化装备的技术群等,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狭小地域,并且要同时展开,其难度可

想而知。

如何消除大家的顾虑?如何在协同作战中形成强大的合力?前指三军首长做了大量工作。

最后,形成的作战指导思想是:渡海作战,最后解决战斗的是步兵。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陆军的登陆作战任务来进行。张爱萍多次强调:“各军兵种都要树立以步兵的需要为需要。以步兵的胜利为胜利的整体思想。”

突击一江山岛

1955年1月17日,我接到前指作战命令:二十师于1月18日上午8时准时向一江山岛发起攻击。具体作战任务是:出动3个轰炸机大队,在地面部队实施登陆之前,连续两次对一江山岛实施航空火力突击。彻底摧毁岛上敌守军的核心工事及通信、指挥系统。同时,派两个中队对大陈岛上的敌榴弹炮阵地进行压制,阻止其对一江山岛守敌的火力支援。前指要求:空军部队在登陆作战中,要密切配合陆、海军部队的战斗,一切以陆、海军的需要为需要,以陆军的胜利为胜利。

1月18日。我起得很早。先到作战值班室向值班参谋了解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又仔细地研究了一遍作战计划的细节,然后就到机场检查各个部门的战前准备工作。这时地勤人员正在紧张地做飞行前准备,机械师和机械员在检查飞机和给飞机加油,军械师和军械员正忙着给飞机加挂炸弹。一切工作都紧张有序。

可是,最让我担心的就是天气。这时,天渐渐地亮了,南方的冬天潮湿阴冷,很容易形成大雾。果不其然,18日又是一个大雾天,在跑道的这头看不到跑道那头,能见度极差。由于天气寒冷,温差比较大,杜一2飞机的挡风玻璃都结了一层霜,这种老式轰炸机既不密封,也没有加温设备和除霜设备。飞机前面和左右的挡风玻璃都结了霜,从座舱里根本就看不到外面,按常规这样的天气飞机是不能出动的。可是,这是陆、海、空三军协同打的第一仗,我们空军又是首战的先锋,如果我们不出动,势必会影响到整个战役的大局。因此,我考虑再三,坚决不动摇,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一定要按时起飞。

起飞命令下达后,7时4分,轰炸机编队依次起飞。我在地面塔台指挥,张伟良副师长担任空中总领队和-指挥员。为了保密,在飞机到达目标之前,整个机群都实行无线电静默。我就在塔台上看着飞机一架接一架起飞,因为要起飞两个团的飞机,先起飞轰炸机,然后拉11战斗机再跟在后面起飞。在此之前,我根据飞行员的技术状况对机组进行了搭配,有的飞行员强,领航员稍差一些;有的领航员强,飞行员吃劲一点儿。通信和射击的关系不大,不必要再作调整。这样配合可以让每个机组都能很好地发挥其作战效能。实际上,在训练时就作了这种调整组合,在实战中证明这样做是对的。

当时的雾很大,能见度很差,只能看到一半跑道,开始飞机起飞还比较顺利,可是才起飞了十几架的时候,突然看到有一架飞机摇摇晃晃的,没有保持好方向,在起飞滑行中跑偏了,偏了就起飞不了,再往前冲就要冲出跑道了。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叫曲明孝。他处理得比较好,一看飞机偏了就把舵一蹬,让飞机直接滑出跑道,这样就不至于影响到后面等待起飞的飞机。如果他把跑道占着那还得了,那后面的飞机就起飞不了,那样可就要误大事了。他处置得也比较果断,一蹬舵把飞机转向草地上去了,如果在草地上滑出去或者陷下去也是不得了的,因为飞机上不仅油量满载,而且还挂着2000公斤的炸弹,一旦受到剧烈的震动或摩擦,很容易-发生爆炸。我的心里一紧,就担心飞机发生意外爆炸。好在领航员反应很快,他眼疾手快,飞机一滑向草地,他刷地一下就把起落架收了起来,飞机在草地上滑行了一段就停下来了,安然无恙。我这才放下心来,这样跑道上的飞机就可以照常起飞了。

任何时候打仗都要有一种灵性。当时我们还有3架备份飞机,中队长是王树槐、石俊光、许本福。他们是作为预备机的,原计划是如果有飞机出现故障设起来的话,他们就跟在拉11飞机后面起飞补充上去。许本福-是预备机中队的右僚机,当他看到前面有一架飞机没起来,反应很快,他立即把自己的飞机滑过去一转弯就上了跑道,当拉一11飞机起飞后,他就跟在拉11后面起飞了。起飞后,他也不知道哪个编队缺飞机,飞上1000多米就出了云雾了,飞机转弯后编队通场时,一架飞机也不少。实际上是许本福飞上去后,看到哪个地方缺飞机就主动补上去了。由于实行无线电静默,不能说话,长机也不知道他的僚机没有起飞。许本福也不知道长机是谁,就跟着编队飞向了战区。

我们的飞机实施第一波次轰炸,接着是拉一11攻击,对攻击哪些目标事先都作了明确分工。我们第一波次的轰炸任务是,对一江山岛敌纵深核心工事、炮兵阵地、指挥中心等重要目标实施航空火力突击。

下午,我师又奉命在登陆部队开始航渡时对敌实施第二波次空中火力突击。张伟良又率3个大队于13时开始陆续起飞,再次对一江山岛发起突击。但在我登陆舰艇部队向一江山岛开进时,突然遭到大陈岛敌军的炮火拦截。这时,我们的轰炸机编队已飞近临海上空,空军前指命令我第二大队临时改变任务,直飞大陈岛压制敌人地面炮火,以保证登陆舰艇按时登陆。可是,二大队领队未听清命令,仍继续飞往一江山岛。空军前指发现后,立即命令三大队第三中队转往大陈岛压制敌人火力。

这样一来,我在战前准备时经常改变作战目标的训练派上了大用场。三大队三中队长机宋宗周接到命令后,立即改变航向飞向大陈岛。可是,快要飞到大陈岛上空时,空军前指又令其立即折返一江山岛,继续实施火力突击。宋宗周打仗比较灵活,他返回到一江山岛时,发现原来预定的轰炸目标已经被前面到达的飞机摧毁了。可是他已经进入到轰炸航线,依然冒着敌人的炮火威胁,沉稳驾机通过。然后,掉转机头对4号和8号目标敌人的火炮阵地进行突击轰炸,一举将其摧毁。

另外,副团长齐忠清、中队长陈子华率两个轰炸机中队,摧毁了军一江山岛司令部的全部营房和通信设施,使岛上敌人的指挥系统陷于瘫痪,为登陆部队扫除了障碍。

下午3时22分,我师空中编队全部凯旋。我们轰炸完了之后。接着就是炮兵用海岸炮开始轰击。第二波轰炸后。海军舰艇载着陆军开始渡海登陆,登上一江山岛时,部队伤亡并不大。因为的部队从来没有受到我们这样强的火力打击,飞机轰炸、强击机攻击、各种海岸炮和火炮轰击时,敌人就躲在地下掩体藏起来了。等我地面部队登陆以后,我们的飞机接着就去轰炸上、下大陈岛。这时火力转移了,岛上的军也清醒了。他们就利用暗堡向我登陆部队扫射,但很快被全部歼灭。

后据了解,从我军开始实施登陆作战,到最后全歼驻岛军。仅用了3个小时,俘虏军567人,击毙519人,军守岛司令王生明也被击毙。

然而,整个战役并未结束。1月19日,根据前指的命令,我师又派两个大队18架杜一2轰炸机,继续由副师长张伟良带队。对大陈岛敌军指挥所、雷达站、敌炮兵阵地等重点目标进行轰炸,为解放上、下大陈岛做准备。那天天气很差,大陈岛被一大片云雾笼罩着,按预定高度根本就看不见目标。张伟良果断下令,飞机编队由2000米高度下降到云下实施突击轰炸,将预定目标全部摧毁。与此同时,轰炸机编队还向敌占岛屿空投宣传单,分化瓦解敌军。

在历时三个月的战斗中,我师先后炸沉了军“中权”号坦克登陆舰、重创“大和”号护航驱逐舰,对夺取制海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后续的战斗中,还取得了摧毁敌炮兵阵地18个、军需和弹药库9处、雷达站1个、营房30幢、地堡15座以及其他掩体工事多处的战果,有力地支援了整个战役行动。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二

海商崛起

明朝有这样一种说法:“海者,闽人之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习俗,决定了闽商的文化基因,而从航路网络、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海神信仰,到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福建的航海和贸易历史,则证明了闽商顽强的生存能力。

A

破门而出 闽风尚贾,自古而然。“闽”字有虫蛇出没之地的意思,意指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不适宜农耕。靠海吃海,出海从商成了闽南人的必然选择。

拼死的飘族

福建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生存环境恶劣,使闽人尤其是沿海而居的人们不得不一再迁徙,寻求生路。

福建人这样解释“闽”――在家是虫,在外是龙。所以,福建人注定四海为家,不惜一切要“破门而出飞天,冲门而出翔海”。他们的先辈先“浪迹”东南亚,再飘洋过海遍布世界各地,哪里好谋生,就飘泊到哪里,“走江湖”地域之广,影响之大,非常罕见。

“飘一族”的福建人以客家人为众。从中原南迁的汉人,到福建后,被称为“客家人”。宁化是客家人新飘泊的起点,“客”人们从此再向南,直到海外。

每一次去台湾或“下南洋”都是一次拿性命相赌的凶险旅程。古代航海条件下,移民台湾的闺人,都要经过澎湖列岛的“黑水沟”,这条湍急的海流,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福建因此流传下来“六死三留一回头”的谚语。一半以上的移民葬身鱼腹,真正成功的不足三成,这就是福建沿海拼死的飘族!

由华安、南靖、永定“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的“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宜楼 位于福建漳州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我国圆土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如果说二宜楼内书法、楹联、国画、雕刻等传统艺术的荟萃,是华夏文化在民间的体现,那么当年出现在楼内的洋壁画,则透露出闽南乡民已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开展对外交流。二宜楼内现居住20多户,家家户户都有海外侨亲,家里的书法、楹联、壁画等比比皆是。86岁的蒋火炉居住的第十单元内,洋妞、洋钟、洋报壁画,更是独一无二,让很多研究土楼的专家、学者众说纷纭。

据仙都大地村的《蒋氏族谱》有关资料记载,清中晚期,二宜楼创建者蒋士熊后代将茶叶出口到海外,直至西欧,广受欢迎。之后创建了二宜楼泽春名茶品牌,获得巨大利润,为建造二宜楼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成为号称“神州第一楼”的二宜楼创建史上的一段佳话。

二宜楼3楼有一个采光通风用的门,门楣上方写着“号松风”,下面画着一幅南洋人造型半裸美女像。这幅“眼睛像马来西亚人”的美女,拿一朵黄色的放在胸前。研究认为,对情有独钟的国家应在南洋,马来西亚的可能性较大。

“号松风”、“居之安”、“资之深”西洋钟下面都有外文字母,读过英文的人都能够一目了然,为土楼增添别样的文化内涵。

秦楼月壁画上的西洋钟可以说是典型的英国钟。西洋钟下面的字母,写着“大笨钟……有限公司”字样,不知何故,顺序却是颠倒的。

钱多数福建

学者王鲁湘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不是有数千年农耕文明和内陆文明作羁绊、拖后腿,而任由福建人那种崇拜海洋、勇于飘洋过海打拼的创业精神充分发挥的话,今天的中国绝对是海洋强国!”

福建最有影响的是闽南商帮、福州商帮、兴化商帮等。不同区域人的不同性格,决定着他们从商成就的大小。其中,晋江、石狮一带商人,推崇“少年不打拼,老来无名声”,“输人不输阵,输阵番薯面”,“争气不争财”,“三分本事七分胆”,不仅敢冒险,还善于经营,有敏锐的商业头脑,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气派大,目光远。赚了钱后,不是存起来,而是马上扩大经营规模。

近代有一口头禅:“官大看北京,钱多数福建。”多少表达出了福建人在国人眼中的印象,那就是有钱。其实,福建人有钱的账应算到福建华侨的身上。福建无疑是中国第一大侨乡,不包括台湾,全世界说闽方言的华人华侨就达1800万之多,占华人华侨总数的60%以上。而这1800万华人华侨所创造的财富,也占全世界华人华侨所创造财富的85%以上。所以,每当提起福建人,就想到了“钱”字。

B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 唐至宋元,泉州海外通商贸易繁盛长达四百多年。从保存完好的古迹来看,泉州整个城市就是一个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开放港口

唐“天宝之乱”令时局动荡,内陆商埠逐渐衰落,陆上丝绸之路被黄沙枯草湮没。

此时,南方沿海港口广州、泉州、明州(宁波)、扬州等相继崛起,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当时,一艘载重二百吨的海船,就能运走一支七百头骆驼的运输队所驮运的货物,船舶航运远胜“沙漠之舟”,应运而生的“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亚非各国进行通商贸易的主要通道。

刺桐城

今天,有很多欧洲人或许不知道泉州,却知道中国东南沿海有一个“刺桐城”。早在公元6世纪的南朝,泉州就与东南亚各国有贸易往来。到了唐代,泉州开始兴起。远道而来的外国人上岸便看到满城开满了刺桐花,“刺桐城”因此得名并延用至今。

古刺桐城东临大海,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三湾即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十二港包括后渚港、洛阳港、安海港、深沪港、永宁港,石井港等。大大小小的海港间,商船出入方便,舟来舶往频繁。

唐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使大海船通行更为便利。公元六世纪,已有大船通航南洋。更为重要的是,朝廷保护海上通商贸易。公元834年,唐文宗下令保护到广东,福建、扬州经商的外国商人,并委派节度观察使经常加以过问,“不得加重税率”,保护中外通商自由。当时有许多外国商人、水手、使节和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泉州经商,旅游或从事宗教文化交流活动,刺桐古城顿时成为“市井十洲人”,“还珠入贡频”的繁华都会。热闹非凡的刺桐港,一时聚集着来自域外异邦的云橹风樯,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

东方第一港

宋末元初,泉州海外贸易的市舶收入与贸易规模已经与广州相当。南宋关于海外贸易与海外地理的名著《诸蕃志》中,凡载中国与海外各国的航线,距离、日程、方位等,多以泉州为基准。到元代,与泉州通商的海外国家与地区达90多个,至此,泉州海贸规模一跃成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

这个“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南名城,“大船百艘,小船无数”的繁华景象,曾令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和伊本・巴图泰叹为观止,他们笔下,曾如实描述过古刺桐港“市井十洲人”、“缠头赤足半蕃商”

的盛况。

宋代古船 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艘躯体巨硕的宋代古船了。这艘宋船的载重量约为200吨左右。

船内珍贵文物也形象地反映了宋代泉州与亚非,阿拉伯和南洋诸国海上通商贸易、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其中有4700余斤香料木(包括降真香、檀香、沉香等)以及贵重药物,500多枚唐宋铜铁钱,50多件宋代陶瓷器,90多件木牌木签,2000多个暖海贝壳,还有许多椰子壳和桃、李、橄榄、荔枝等果核及船上水手娱乐用的象棋子。

伊斯兰教圣墓 位于泉州灵山南麓,是伊斯兰墩穆斯林贤人的墓地。当时还没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礼拜。后来穆斯林教徒不断增多,到宋朝有了阿拉伯人出资建造的清净寺。

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还有郑和下西洋一行香碑。

回廊正中一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一批阿拉伯穆斯林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为圣贤修墓的过程。

蕃商列居

许多外国商人、水手,使节和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使泉州成了“古代神学文化的宝库”,至今犹存婆罗门教,基督教、天主教、摩尼教等各种外来宗教的遗迹文物,形成多种宗教共生并存的奇特现象,其中尤以伊斯兰教最引人瞩目。

唐朝时很多阿拉伯商人定居泉州,并与当地人通婚。北宋年间,主导泉州对外贸易的也是蕃商,即阿拉伯商人或回回商人,他们成千上万定居泉州城南,形成蕃人巷,最具代表性的是丁姓回族居民聚居于晋江陈棣,号称“万人丁”。这些列居的蕃商,有的是应朝廷招徕,有的是自行前来贸易,久住成定居。直到南宋,蕃商及其后裔仍是闽南海贸巨擘,如蒲罗辛,罗智力、施那帏、蒲亚里,蒲寿庚等。泉州现在的蒲、郭,丁、白,铁、金等姓多是其后裔。

清净寺 初建于公元1009年的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大寺,是极为珍贵的伊斯兰史迹奇观。相传泉州历史上曾有过7座清净寺,惟独这座犹存,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史迹之一。寺内明代《敕谕》石刻上有明成祖于明永乐五年颁发保护清净寺伊斯兰教的圣旨,令“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得漫侮欺凌”。

此地古称佛国

远自印度传入的佛教在泉州根基深广。早在公元558年,印度僧人拘那罗陀前来丰州九日山翻译《金刚经》,后由泉州乘船往棱伽修国,随着风浪飘至越南。公元565年再度由泉州更换大船返国。唐玄宗天宝年间,泉州超功寺和尚昙净随同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足见中外宗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开元寺 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以荟萃各种不同宗教文化为主要特色而著称于世。经过历代修茸,依然香火鼎盛。

泉州石雕名扬四海,开元寺就是最好的例证之一。石雕柱子才是真正的宝贝。一处是百柱殿的柱子、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棱柱、蟠龙柱等。另一处是立在山门的梭柱,呈梭子状,据考证为唐朝的风格。最引人瞩目的是殿后廊檐下那对16棱石柱:两根十六棱柱似方似圆,柱石方处有两段,各面都有一幅雕像,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线条简朴,构图大胆,充满异域风情,这种俗称“欢喜佛”的形象是印度教“性力”崇拜的证明。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对联,是古城泉州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真实写照。

开元寺正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都是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既是中世纪泉州繁荣的象征,也是这座名城特有的标志。东塔于1997年入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西塔略低于东塔,有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即使没有到过泉州的人也常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

闽中桥梁甲天下

为了物流需要,刺桐人架起了一座座跨海石桥。仅宋代,泉州地区就兴建石桥215座。从当时建桥的布局以及桥梁特殊的构式,可知造桥热潮和外贸发展的密切关系:绝大多数桥梁都是近海、靠海,或伸入海湾、或连接岛屿,尽量用桥梁把各个港区、码头和泉州市区连接起来,以来往便捷,素称“闽中桥梁甲天下”。最负盛名的当推“跨海长虹”洛阳桥和长达五里的“安平桥”,此外还有顺济桥、石笋桥、凤屿盘光桥、海岸长桥、永春东关桥等。

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洛阳桥

被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福建桥梁状元”的洛阳桥,采用“筏型基础”、“悬机浮运”和“种蛎固基”等具有开拓性的工程技术,成为世界海湾建桥史上的创举。此后泉州一带建造的桥梁,大多效仿洛阳桥。

中国古代最长的跨海石桥一安平桥

晋江安平桥,长810丈,为当时全国最长的桥梁。桥心亭石柱镌刻一笔力雄劲的联句曰:“天下无桥长此桥”。概括了它的最大特点。全桥用坚厚的长条花岗石垒砌而成,每块巨石重达数吨,其工程量之浩大,令人叹绝。

一部泉州海外交通史,也是一部泉州古城兴衰变迁史。由于明清之际,实行“禁海”,“迁界”的禁锢政策,使得“风樯鳞集”的“东南巨镇”刺桐港渐趋萧条。

洛阳桥 位于泉州城东13功利,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唐朝初年,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他们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也取名为洛阳,此桥因此得名。

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官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于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泉州天后宫初建时,以宋徽宗赐额“顺济”为庙名,即“济以顺风”之意。官府常在此为出海商船举行祭海大典。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今加里曼丹岛文莱一带),从泉州浯江启航,“实仗神庥”,归奏于朝鼎新之,改宫号为“天妃宫”。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施琅征海,师次于此,“神涌潮济师”、“有助顺功”。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后易宫名为“天后宫”。天后宫历代有重修,现在建筑群还保存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为我国现存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妈祖庙。

天后正殿,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门窗弯枋雀替,雕花精致细密,纹饰丰富多彩。托木部位有凤凰戏牡丹,寿梁中作如意访心,表现女性神庙。

正脊是天后殿至高点,两端五彩瓷型

双龙戏珠,造型精美,光泽鲜艳,表现整个大脊龙的至高题材,四岔脊头组合凤凰图案,对应大脊成龙凤呈祥,背面作人物故事,配以龙凤,麒麟、玄武、双虎,体现了吉祥如意。庆贺长寿,为闽南建筑艺术一绝。

月港

明朝中后期,泉州港开始没落,通商口岸的重心开始向漳州月港转移,月港逐步发展成为福建最大的民间海外贸易港。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月港进入全盛发展时期,拥有7条往西洋,3条往东洋的直接航线,基本上覆盖了马六甲海峡以东的传统东亚贸易网络,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外交通贸易中心,也是当时从中国经马尼拉(吕宋)至美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启航港。每年进出月港的大海船多达200多艘,贸易商品多达114种,征收船舶税占福建省税银的大半,月港因此享有“闽南一大都会”、“亚洲一个重要商港”的美誉。

清初,月港开始急剧衰落。清康熙中期以后(17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被厦门港取代。

漳州平和县克拉克瓷

在中国外销瓷中,克拉克瓷无疑是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品种之一。

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截获了一艘装有近10万件中国青花瓷器的葡萄牙商船。荷兰人称这艘葡萄牙商船为“克拉克”,意思是“葡萄牙战船”。船上的瓷器因产地不明而被称为“克拉克瓷”。这些瓷器第二年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拍卖,引起轰动。

目前,已考证生产克拉克瓷的窑口有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漳州平和五寨南胜窑等100多个窑址。近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得知,烧制五彩瓷器的窑址有漳州平和南胜镇的花仔楼窑址、五寨乡的狗头窑址、通坑内窑址,尤以田坑窑址发现的五彩瓷器标本最多。

400多年前,从华安、平和、漳平甚至江西境内,无数的贷物顺着九龙江支流聚集月港,等待出洋。其中,最供不应求的,莫过于平和县的克拉克瓷了。

克拉克瓷画风率意,了无拘谨,绘者心态从容闲适。纹饰繁简得当,满而不乱,疏可走马,继承了明末民窑瓷器中大写意的画风。这种画风曾被世界写意大师毕加索称为“抽象画派的先行者”。

C

闽商图腾/湄州 尽管闽商也受儒家思想影响,但其海洋文明特质中,还是秉信着妈祖文明这一精神支柱。妈祖文化在中国沿海地区、内地商埠和海外华人社区的信仰范围不断扩大,印证了闽南商人的海外商业范围及商业思维的不断扩张。

湄洲岛,就是妈祖的故乡,被誉为“东方麦加”。

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相比,向大海讨生活要艰难得多。气候、潮汐、洋流、岛礁变幻莫测,样样攸关生死。拯救海难、解人危厄的妈祖,应祈求平安的需要而产生。

宋代,阴阳学说流行,认为“天属阳,地属阴,水在地上也属阴”、“男属阳,女属阴,水神应为女性才合适”,富有传奇色彩,以拯救海难为怀的妈祖正中其选。

天后天妃天上圣母妈祖真名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也都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称她为“神女”、“龙女”。

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湄洲妈祖庙。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莆田湄洲岛上的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澳门的妈祖阁,台湾北港的朝天宫和鹿港妈祖庙为我国天后宫有名的大庙。

妈祖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国家祀典就达36次,其最长封号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

传说中妈祖登天处。妈祖眼望的正前方就是台湾。在台湾鹿港朝天宫也有一尊模样相同的妈祖石雕像与之隔海相望,共同祈求台湾海峡海不扬波、和平安宁。

妈祖祖庙

海内外2亿多妈祖信众向往的妈祖圣地――湄洲妈祖祖届,位于被誉为“海上明珠”的湄州岛的北端,经屡次扩建修茸,到清代后期,已有99间斋房,号称“海上龙宫”。如今已建成集朝庙、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妈祖文化景观。

自大牌坊起到山门、圣旨门、观钟鼓楼、奔正殿、进寝殿、跨朝天阁、入升天楼、望佛殿、观音殿等等,可朝圣或观光的大小建筑36处之多。平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纷至沓来,寻根谒祖,焚香朝拜,每逢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妈祖节庆,更是人山人海,香烟萦绕。

三清宝殿 位于南山天妃行宫的左侧。明宣德六年(1431年)春,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在长乐驻港伺风时,施财将建天妃行宫的剩余材料建造了这座三清宝殿。三清宝殿遗址中现有郑和史迹陈列馆。在建造三清宝殿的同时,郑和、王景弘等人,为三清宝殿铸造了一口铜钟。铜钟原件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礼佛重道

郑和本姓马,出生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父亲还是一位朝觐过麦加的“哈只”。郑和起初服侍明太祖,因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很得太祖器重,称他“三保太监”。后来他在太祖儿子朱棣手下做事。朱棣造反篡夺王位时,郑和也在军中。因为有功,成祖朱棣在永乐二年(1404)元旦,亲自写了一个“郑”字,赐予他做姓,他才改名“郑和”。

郑和是一位穆斯林,却既礼佛又重道,尤其崇敬妈祖神。每次从长乐“开洋”,必举行祭祀妈祖仪式,若从太仓、南京启航,亦同样如仪。足迹所及,无不或布施或奉祀或修建诸神祗宫庙祠宇,并且对非主祀妈祖者,但凡可能,则予配祀。驻节长乐期间,“奏建”天妃行宫,“每就修葺”南山塔寺,“施财鼎建”三清宝殿,修建文石天妃庙,重修云门寺、龙峰书院并朱子祠,此外还修葺南山塔,铸造铜钟等。

据说当年新皇帝朱棣环顾众官员,问:到底该派谁下西洋以宣天威?

有官员力荐郑和,称其面部粗如橘皮表明他身经沧桑;印堂太窄显示其精力专注;剑眉虎额反映他具有军事统领能力;口阔如海表示口若悬河;眼光烁如激流显示其精力充沛。这些足以证明郑和可胜此任。

慧眼识长乐

郑和七次下西洋,每一次都要先到福建长乐太平港,“累驻于斯,伺风开洋”。由此可见,如果说南京是决策地、策划地,太仓是始发港、起锚地,那么,长乐就是驻泊基地和开洋起点。

由于地理、历史原因,当时的长乐早已是一座以水路谋生为主的城镇,太平港水深港阔,潮汐涨落稳定,地处福建最大河流闽江入海口的南岸,是全国少有的淡水港湾,几乎“无湾不造船”。同时,福建闽北盛产造船的赤白杉木等木材,可以沿闽江顺流直至福州长乐。其

宽阔的水域,不但便于数百艘海船停泊,更有取之不尽的饮用淡水。太平港背靠大陆,又面对数个小岛屿,如天然屏障减弱台风对船队的袭扰。尤为上乘的是,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多刮东北大风,大大便于船队扬帆出洋。

郑和宝船

拥有二百余艘船只的郑和船队无疑是六百年前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舰队。但是,郑和的宝船究竟有多大,这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争议。神秘的宝船,民间传说长44丈,是比故宫太和殿还要大三倍的“海上巨无霸”。

据说,成祖曾问郑和:“我国的宝船,究竟有多大?”郑和答说:“单单一个舵,大概有三四丈高。”成祖听了,有些似信非信。因此郑和又奏说:“明天我带领船夫,把一只船的舵,拆下来放在空地上供皇上御览。”这个船舵直到明朝亡国以后,还留在清宫中。《中国航海史》有这个大船舵的图画,画着一个人站在舵的底下,舵有五六个人之高。可想而知,每一艘船载士卒七百人至一千人,是很平常的事。

郑和并 郑和舟师将士近三万人,大大超过了当时长乐县城的居民人数。当时,长乐县城内只有两口井(杨井、衙里井),无法供应郑和舟师众多将士的用水。为了不与民争水,郑和亲率将士在南山下掘了一口井,即天妃宫大井(俗称郑和井)。

三峰塔/三峰塔寺 三峰塔是当年郑和登塔俯瞰其停泊太平港庞大船队的望塔,也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此塔是为宋徽宗祝寿而建,原名圣寿宝塔。郑和认为宋徽宗是个昏君,所以,郑和题改塔名为“三峰塔”。

云门寺 位于洋屿乡云门山,背山面海,旁有朱子祠、文昌阁。宋绍兴初,大慧宗呆禅师居山乐道处。嘉定间始建寺。郑和在率舟师驻泊长乐时,重建此寺。现存云门寺建筑保留了明代风格,大殿为单檐悬顶,木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前有庭院,左右钟鼓楼均为攒尖顶。

“卡洋成市状元来”

随着郑和下西洋,福州港也日益繁荣,福州水部门外,华夷相处,盛极一时。据《长乐县志》记载,当年在县城南,街如十字,所以名十洋街。永乐年间,郑和统帅的舟师驻扎于此后,人来车往,开市交易,空前繁荣。许多国家的国王、使臣等纷纷随船队来华朝贡,从福州或泉州上岸,再走驿道进京。为此,福建地方官员在福州修建了宽阔壮观的进贡厂(即仓库)和柔远驿(即宾馆)专门接待外国宾客。

经济发展使各地读书风气日渐浓厚。福州成立了许多书院,东溪精舍就是其中最著名的。长乐还专门修建了供学子进京考试的登文大道及登文码头。《闽都记》中提到,郑和在长乐造舟,使贸易如云,未几马绎,李骐大魁天下。这连科两状元,为福建学子在京城赢得了殊荣。“十洋成市状元来”流传至今。

从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通向南洋各国以及中亚乃至东非的航向已经开通,并给闽商带来一次又一次海外移民高潮。

海上帝国

闽商最辉煌的时期是郑成功和他父亲郑芝龙率领海商集团纵横东南沿海的明清岁月,他们军商合一,被欧洲人称为“海上王国的统治者”。他们驰骋海洋的冒险精神,以及开放兼容的国际视野,正是闽商海洋文化的集中投射。

海上发迹

地理大发现之后,海洋开始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空前重要的地位,郑芝龙是在十六、十七世纪欧洲人东来初期,投入中西海上贸易的一位先驱者。也是在海禁年代,开创闽南海上贸易疆域的豪杰。

温睿临在《南疆逸史・郑芝龙传》中这样形容郑芝龙,“长躯伟貌,倜傥善权变”,“性情荡逸,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是颇有几分豪侠气概的人。

郑芝龙,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小名一官,十七岁时,因家庭生计艰难,偕其弟芝虎、芝豹赴广东香山澳(澳门)投奔舅父黄程。黄是著名的对外贸易商人,郑芝龙跟随他学做对外贸易,掌握了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后来接受天主教洗礼,取教名尼古拉,外国人称他尼古拉・一官。其后他前往日本,到平户后,与平户侯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婚,后生长子郑成功。

到日本后,郑芝龙追随当时有名的大贸易商李旦。李旦资本雄厚,拥有一支船队,专门从事海外贸易,是当地华侨的首领。李旦觉得郑芝龙能干可靠,“抚为义子”,交给一部分资产和船只让他到越南做生意,获大利。不数年,郑一官成为巨贾,常往来中日间。李旦去世后,他取代了李旦的儿子成为继承者。船队规模扩大至千艘以上,在对日本和荷兰的贸易中获得了惊人的利润。

经数十年苦心经营,郑芝龙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庞大海上商业集团的领袖。

泉州南安 南安市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三国东吴置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南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一度是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人口148万,海外侨胞300多万人,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郑氏父子的故乡。

南安襟山带海,风光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气势宏伟的郑成功陵园、“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五里桥(安平桥)、海交史珍贵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闽南建筑大观园的蔡氏吉民居建筑群四个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诸多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典雅多姿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等艺术奇葩和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

红顶商人

明朝开始奉行海禁政策,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和海上贸易。为反抗朝廷海禁政策,郑芝龙的海上武装经常与清军发生冲突。1628年9月,郑芝龙接受“招安”,后来官至福建总兵。他受朝廷之托,先后消灭李魁奇、杨六、杨七、钟斌、刘香等海商集团,独掌华商海外贸易权,在海上向商船征税收饷,富可敌国,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很长一段时间内郑氏家族成为福建近海的主人,所谓“海上从此太平,往来各国皆飞黄旗号,沧海大洋如内地矣。”“海舶不得郑氏令旗不能往来,每舶税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从此海氛颇息,通贩洋货,内客外商,皆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贵,浸以大显。”

他以强大的武装力量和雄厚的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同荷兰、日本、南洋各国商贸公司竞争角逐,是官商结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代表人物。至南明唐王政权,也以郑氏海上力量为支柱,正如郑芝龙所说“三关饷取之臣,臣取之海,无海即无家。”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夏,郑芝龙22艘商船由晋江县安平港直抵日本长崎,占当年开往日本的中国商船总数的22.68%。郑芝龙还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建立起贸易关系。在短短几年内,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商业贸易的最强竞争对手。

明末,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相继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营造军、商两用船,年造三五艘,修数十艘。

晋江东石寨子 晋江东石北面,一山隆起,俯瞰大海,面对金门岛上群峰,左与围头卓望山遥相呼应,右与大小磴互为犄角,控制石井江之出海口,地势险要;故自古以来,设戍于此,名日东石寨,又名畲家寨。

郑成功之故乡石井,即东石以南不远的石井江出海口西侧。东石寨之

设,直接防卫了其故居的安全。郑成功曾屯兵于此,留有“丹心”石刻。

争霸海上

闽商生存能力极强,胆识过人,不论多艰难的环境,都能立足现实勇猛精进。

15-18世纪,是世界海运和海上兵权大发展时期。郑氏海商集团成为企图建立远东贸易霸权的荷兰人最主要对手。

当时东印度公司史料中说:如果公司想存在下去,必须将“一官”这根刺从公司脚下拔除。1628年,郑芝龙的船队在厦门附近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发生了一场海战。郑芝龙使用火船战术,战胜了荷军。1639年又在湄洲外洋大败荷军,荷兰人从此退出福建沿海。

郑芝龙与荷兰人的冲突,其实正是东亚海上贸易主导权之争。

针对荷兰人刁难、截捕郑氏商船,加紧对在巴城及台湾的中国商人的迫害打击,欺压台湾民众,郑成功于1656年颁布了对荷兰殖民者实行贸易制裁的法令,严禁中国商船前往巴城、台湾以及马尼拉进行交易。东印度公司驻台湾长官派人到厦门“送外国宝物来求通商,愿年输饷银五千两,箭桴十万枝,硫黄一千担”,并以不再妨碍郑成功派遣商船前往暹罗、占卑、彭亨、马六甲及巴林邦等地通商为条件,要求郑成功解除禁航令,郑成功才“遂许通商”,答应恢复与荷兰人的通商关系。

南安市郑成功纪念馆 始建于1962年2月,与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同时创立。初设为郑成功祠。1982年,旅港同胞吕振万先生发起并捐资开始兴建新馆于石井镇鳌峰山上。新馆(廖承志题写馆名)是三进宫殿式建筑,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新馆依山傍海,恢弘雄伟,左侧还建有郑成功碑林。

南安石井大佰岛是当年郑成功挥师东渡前的驻扎地,岛上有众多郑成功史迹。

郑成功在鼓浪屿屯兵扎营和指挥水师操练的地方,至今存有水操台、寨门等遗址和大量名人题刻。

悲情结局

凭借经济上的强大实力,又因有拥立之功,郑芝龙及其家族地位在南明弘光朝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弘光帝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四弟芝凤封靖西伯,五弟芝豹授太子太师澄济伯,族兄郑联封定远伯。到隆武政权时,“芝龙位益尊,权益重,全闽兵马线粮皆领于芝龙兄弟,是芝龙以虚名奉君,而君以全闽予芝龙也”。

然而这样的位尊权重并不能满足郑芝龙的野心。也许是迷惑于上一次降明的成功,郑芝龙又一次选择了归顺清朝,但清廷慑于其势力,将其招至北京,实际将其软禁起来,仅在顺治五年才被授予一等精奇尼哈番的空衔。

数年之后,为了招抚坚持抗清的郑成功,郑芝龙的处境有了暂时好转,当清郑和谈失败,郑芝龙最终失去了利用价值。1661年,康熙帝即位,十月初三,郑芝龙与子等十一人被斩首于菜市口,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郑氏海商集团也在三代之后湮没无闻。

厦门郑成功纪念馆 踞山面海,周围树林蓊郁,花木呈秀。古老的梧桐,芬芳的玉兰,卓然而立的棕榈,衬托出郑成功纪念馆令人崇敬肃穆气氛。全馆分为七个部分,展出各种文物、资料、照片、雕塑、模型三百余件,比较系统地展示了郑成功生平事迹。

侨商经济

除了漂洋过海,闽商有着天然的向外生长的基因与动能。海归闽商,其辉煌的顶端也并非在福建本地实现。

18世纪中期始,闽商在东南亚各国就形成了实力强大的福建帮。如今,“全球500强华人企业中,福建占了近200家。菲律宾华人企业前十名中,就有6家是闽商,印尼500富也有6成属于福建商人。”

华侨阶层

从19世纪末至今100多年间,较突出的海外闽商代表就有“锡矿大王”胡国廉、“橡胶大王”陈嘉庚、“木材大王”李清泉、“糖业大王”黄仲涵、“砂捞越王”黄庆昌、“万金油大王”和“报业巨子”胡文虎、“汽车大王”谢建隆、“地皮大王”黄廷芳、“橡胶与黄梨大王”李光前、“食用油大王”和“纸业大王”黄奕聪、集“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于一身的林绍良、集“银行大王”“烟草大王”“啤酒大王”和“航空大王”于一身的陈永栽等等。

有人这样形容闽籍商人:“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人。”据统计,福建现有海外华侨11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闽籍华人资产存量估计超过3000亿美元。

从清末到二十世纪初,华侨开始在故居地重建家园。他们在厦门等地大兴土木,别墅、祠堂、学校、银行、百货公司、市场拔地而起。这些中西合璧、风格鲜明的建筑,构成了闽南城市独特的风情与景观。

鼓浪屿老房子

鼓浪屿虽小,但如果要逛遍它所有的小路,一天下来还是很辛苦的。包括外国商人所建的及上世纪20-30年代,南洋华侨回乡创业所建,15年建造了1000多幢建筑。清泉别墅、林家住宅与黄家花园、菽庄、“鬼屋”、八卦楼、海天堂构、黄荣远堂、天主堂、昆礁路44号钢琴博物馆等,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黄奕住/黄家花园

这栋荷载沉重历史的别墅,曾号称“中国第一别墅”,是“印尼糖王”黄亦住亲手建造的。

1885年春,黄奕住身藏父母卖掉祖田换来的36块银元来到新加坡,剃头为生。后来他由行商到坐贾,再到开商行,直至做国际贸易,成为印尼爪哇四大糖王之一。到1919年,“剃头住”已成为跨商业、银行、保险、房地产、种植等多行业的商界巨子和华侨领袖。

1919年,黄奕住回到厦门,定居鼓浪屿。历时三年建成黄家花园,他投资房地产,在鼓浪屿建房160座。此外,还投资铁路,开采矿产,是厦门自来水和电话业的奠基人。他遵照母训,捐款建设厦门、鼓浪屿的小学、中学、大学、医院,还捐助复旦、暨南及北大、南开与岭南等大学。

林鹤寿/八卦楼

林鹤寿为鼓浪屿留下了一座最富标志性的别墅建筑,留下了他和八卦楼耐人寻味的故事遭遇。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割让给日本,光绪皇帝严令驻台官员回大陆,时任台湾垦抚大臣、团防大臣的林维源率领家族回到了厦门,定居鼓浪屿。看到鼓浪屿上大多是领事馆、洋行、教会建的别墅洋楼,立志要在鼓浪屿盖一大别墅,超过洋人盖的所有别墅,而且要求站在自家大别墅的天台上,能看到厦门市区和整个鼓浪屿。

1907年春工程动工兴建,消耗了大量财力,工程时续时辍。林鹤寿为维护面子,以自己的钱庄担保,变卖部分家产,艰难支撑。1920年,钱庄宣告破产,林本人避居海外,终生未回鼓浪屿。此后几经战乱变迁,1983年,八卦楼拨做博物馆。

林菽庄/八角楼

林菽庄的祖先于清乾隆年间到台湾以垦殖致富,成为望族。中日甲午战争后,举族内迁,原住厦门,后到鼓浪屿。1915年,林菽庄在大小楼之间建一别墅,叫“八角楼”,并增

设联廊把大小楼连接成S形裙楼,通称“林氏府”,现编鹿礁路11-19号。八角楼为15号,5层,砖木结构。

“大楼”已历100多年风云,拱券长廊、百叶门窗、柳条天花板以及那口大井,均历历在目。两棵香樟已长成参天大树,飘来的攀枝花也长得高大挺拔。

李清泉/榕谷

李清泉是福建晋江人。1901年,到菲律宾学习木材商业经营。后成为菲律宾的“木材大王”。回国后他到厦门创立“李岷兴置业公司”,投资300万银元,兴建厦门新路头到沙坡尾的海堤。在厦门建了近20幢大楼和别墅,在鼓浪屿建了“李家庄”和榕谷别墅。

榕谷别墅坐落于鼓浪屿升旗山麓,是李清泉众多别墅中最漂亮豪华的一座,现编旗山路7号。因为大门口几株古榕,把入口处掩映得为山谷一样,故名。由于主人是经营木材的,内部装饰全部使用进口高级木材,赤楠的地板、楼梯和门窗,至今仍完好如初。

陈嘉庚

有时候,一座城,什么都有了,就是少了点什么,来了一两个人,就什么都活了。这种城,我们把它叫做富有的城;这种人,我们称他城市的灵魂。陈嘉庚,就是集美的灵魂。

“橡胶大王”

]874年,陈嘉庚出生于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不久,父亲破产,陈嘉庚替父偿还全部债务,集资7000多元叻币(英殖民统治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发行的货币)创设“新利川”菠萝罐头厂。不久,又接管了同样经营菠萝罐头的日新公司。三个月内,两个厂获利共4万元。

当时,橡胶第一次从巴西移植到马来,陈嘉庚用2000元购了种子,播种在菠萝园中。1925年,他已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鼎盛时期开办30多家工厂,100多间商店,营业范围远及五大洲,雇佣职工达3万余人,资产达1200万元叻币,约值黄金百万两。

陈嘉庚是近代华侨在家乡捐资办学中的先驱人物。1913年起,陈嘉庚以其个人资财,在集美陆续创办了各级各类学校。1921年,陈嘉庚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全国惟一的华侨独资创办的大学。

1923年夏,粤军与闽军分别屯集在集美和厦门岛高崎,隔海对峙,开枪互击。集美学生李文华在乘船往厦门的途中中弹身亡,国内外哗然。陈嘉庚与林义顺从新加坡联名通电,要求确保集美学校的安宁。慑于陈嘉庚的声望和影响,南北各路军阀纷纷同意订立集美和平学村公约,特别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由此而来。

集美学村 集美原先只是一个地处同安小半岛、浔江西岸的偏僻小渔村,坊间一直把它叫做“尽尾”,“浔尾”。集美得以名噪天下,完全是陈嘉庚筚路蓝缕之功。

集美学村建筑熔中西风格于一炉,成为集美的一个象征,每年接待中外游客上百万。尤其是集美中学的道南楼、集美侨校的南薰楼、航海学院的教学大楼,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飞,很富个性。

延安轶事

1941年6月,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从新加坡回国慰劳抗日将士。在重庆逗留期间,受到中共驻渝办事处热烈欢迎。茶会上,陈嘉庚询问:“若往延安,交通是否方便,行程如何?”一一奉告。两天后,邀他前往延安会晤。

到延安后,留陈嘉庚吃饭,用自己种的豆角、西红柿招待陈嘉庚,只是特地上了一味鸡汤。说:“我没有钱买鸡,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知道我有远客,送给我的。这顿饭只花了1.5元。”陈嘉庚非常感慨。

出于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敬仰和爱戴,陈嘉庚将两辆美国“福特”牌轿车送给中共中央,这是当时延安仅有的两辆轿车,一辆配给了,另一辆则给年岁较大的林伯渠、谢觉哉、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等“五老”使用。

“一代完人”

“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这是陈嘉庚对金钱的见解。至1934年,陈嘉庚经商30年获利1900万元,仅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就花去800万元。

但这位手握巨资的富翁却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据其亲属回忆,在新加坡时,他平时身上的现款不超过5元,从不在外头乱花一分钱,连怡和轩附近的菜馆、咖啡馆也从未光顾过。他一生只看过一部电影,那是一部为筹赈会义演的片子。

陈嘉庚不仅自己生活简朴,而且要求家人也过同样的生活,夫人给儿子买了一条领带,被他看见了,斥为浪费,不许用。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也只能一起吃家常便饭,不许大摆筵席。

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回国定居。一次,去看望他,当时,他的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是抗战时买的,已发黄,打了好些补丁。办公桌上放着一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一那是他自制的烛台。

1961年6月23日,陈嘉庚在北京去世,各界人士3000多人前往吊唁,送了花圈,并誉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公祭结束后,,领先执绋,护送灵柩上车,专列运至厦门,安葬于鳌园。

1961年9月10日,新加坡举行有万人参加的追悼陈嘉庚大会。灵堂两旁悬挂一对挽联。右联是“前半生兴学,后半生纾难”;左联是“是一代正气,亦一代完人”。一个人能获得海内外炎黄子孙如此敬重,实属罕见。

鼓浪屿之波教案 篇三

在南海诸岛的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方,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公里,是不久前设立的海南省三沙市的驻地。这片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露出海面的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靠东的宣德群岛和靠西的永乐群岛中。

作为我国的传统渔场,西沙海域海产十分丰富,珍稀品种较多,每年都要吸引大批渔民来此进行捕捞作业。此外,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这里的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是多种海洋动植物栖息的天堂。

走遍中国,一直是我的梦想。祖国大陆的最东、最北、最西都曾涉足,只有走到最南端,才算是完美的结局。但南沙群岛太过遥远,于是我先从西沙入手。由于西沙旅游尚未正式开通,在通过多方联系、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我有幸搭上了一艘前往西沙海域作业的渔船。同船的除了渔民,还有摄影师阿宽和海钓高手老刘,我们一起开始了这段为期7天的西沙之旅。

1 钓鱼是船上最普遍的娱乐活动。不到一小时,我们就钓上了几十条稀奇古怪的鱼,在甲板上直接加工,生鱼片敞开供应,美味得像嫩牛肉,入口即化。

初春的海南已经湿热无比,傍晚,琼海的码头吹着微微的海风,即将搭上前往西沙的渔船,兴奋、开心、好奇、纠结、忐忑一并袭来。等到涨潮时分,船只出发了。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将在20多个小时后抵达西沙海域。

按计划,从码头出发后,将往东南方向航行300多公里,路过北礁,穿过银屿门,进入一片环礁海域,择机登陆或临近银屿岛、鸭公岛、甘泉岛、晋卿岛及华光礁等。

在所有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中,大海几乎都是唯美和浪漫的代名词。然而,随着渔船驶出港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渐渐拉开。船长说我们这次比较幸运,海况还算不错,寒流刚结束,台风季节还没到,没有大风浪。尽管如此,半夜时海浪还是达到了1米多高。

夜深了,呼啸的海风夹杂在孤单的马达轰鸣声里,听起来格外恐怖。海浪一声声拍打着甲板、船身,偶尔还夹杂着雨点,机房飘来的刺鼻柴油味,严重刺激着神经,让我在支离破碎的梦境中晃悠到天明,晕船得厉害!船长告诉我,即使在海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船员也会晕船,吃完东西,吐了,那就再吃……

船上的生活很枯燥,大海中接收不到信号,无法上网,手机也只能用来看时间,因此钓鱼成了船上最普遍的娱乐活动。船工打开船头的照明灯,大家拿着各种钓具开始行动:有用杆的,有用卷筒的,甚至还直接用鱼线的。不到一小时,我们就钓上了几十条稀奇古怪的鱼,在甲板上直接加工,生鱼片敞开供应,美味得像嫩牛肉,入口即化。

在轰鸣的马达声和颠簸中,又度过整个白天,我已晕乎乎地躺在甲板上度过了17个小时。天色再次暗下来,远处海平线上隐约露出了一座灯塔,那就是北礁!我激动得差点泪流满面——因为过了北礁,到西沙就不到5小时了!

从大陆前往南海,第一站就是北礁灯塔,这个灯塔作用十分重大,它高达23米,顶灯射程能达到15海里,过往船只都要通过它来核对航海参数。有过远航体验的人都能理解,在黑夜中的大海上,远方的灯塔就像家一样温暖。

从日出到日落,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悄悄逝去。在白天的航行中,偶遇了3只海豚,它们远远地露出灰色的背鳍,突然跃出海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水后便消失了。

南海上的日落之美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绚丽的色彩用任何镜头都难以表达。黑夜又将来临,从出发到现在,过了23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西沙海域!由于天黑退潮,附近的岛屿四周布满暗礁,渔船无法靠近,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涨潮后再登岛。

2 在这些与世隔绝的海岛上,渔民们白天与大海作伴,夜晚与星月相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简单、枯燥而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太阳再次升起,美丽的西沙映入眼帘,海面深邃、幽蓝,顷刻间,金色的阳光遍满海面,海水变成了碧绿色。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很多近海渔场环境恶化、过度捕捞,早已无鱼可捞,海南也不例外,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于是把大海当做粮仓的渔民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海域——西沙就是其中之一。

西沙的很多岛屿上,都有常年驻守的渔民,每个岛上多则数十人,少则三、四人。他们每次出海驻岛作业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一年半载,甚至更久。岛上没有任何淡水资源,多靠补给船定期运送,即使是路过的渔船,也都会适时停靠,送给他们一些淡水和食品,这已经成为渔民们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岛上还有很多用来存放雨水的大塑料桶,但雨水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洗衣和洗澡——在岛上,每一滴淡水都弥足珍贵。

在这些与世隔绝的海岛上,渔民们白天与大海作伴,夜晚与星月相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简单、枯燥、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天早上涨潮时,驻岛的渔民出海,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海域进行作业,分工也不同,渔获也各不相同。在海底捡螺既危险又辛苦,需要穿上厚厚的潜水服和脚蹼,带上简易的潜水镜和呼吸管,腰间系着一个篮筐,戴上胶皮手套,拿着小铁耙,一口气潜到海底,在礁石的缝隙间寻找海螺。水下作业时间不能太长,水性好的渔民可以在海底连续作业几分钟,但身体长期遭受海水的压力和浸泡,是常人无法想象和忍受的。

捕捞上来的螺、鱼、贝等,进行分类后存放在塑料框里,泡在海水中养殖,不时会有大型渔船前来收购。

渔船主要通过灯光、拖网和钩捕捕鱼。拖网又分为“对拖”和“单拖”,“对拖”是两艘船各拉一个网头,在大海中齐头并进,等落入网中的鱼有了一定数量后,两艘船就开始慢慢合围,将鱼群完全兜在网中。“单拖”则是在船尾放一个大拖网,为了让网口张开,还要放上两个大网板,在水流的作用下,网板把网口撑开,形成一个张开口的大口袋,将鱼群纳入其中。

而所谓钩捕,就是用鱼钩挂上小鱼作为诱饵,再通过细小的渔线把鱼钩绑在较粗的主线上——总长约2000米的主线上,有多达1200枚鱼钩。我们搭乘的渔船上有一些钩捕工具,在未到目的海域之前,我们就和船工一起把诱饵挂在鱼钩上,并整齐地堆在一只篮子里。

在探鱼器广泛使用之前,渔民们捕鱼主要靠经验,一些老渔民练就了“火眼金睛”,双眼就像雷达,为了方便寻找鱼群的位置,每条渔船的桅杆顶端都设有一个座位,供观察者时刻关注周围水面的变化,如果水面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波纹,观察者便会根据经验判断鱼群的位置,然后将渔船驶向鱼群所在的水域,每次下网,都能满载而归。

“放钩!”船长突然下令作业。一个船工立马从甲板上站起来,弓着腰把一根浮竿抛到海面,随后双手麻利地往海里放线。就这样,主线被绑在上面的20个铅块带入大海,等待各种鱼儿上钩。

半个小时后,鱼群完成了咬钩。很快,一条成人手掌大小的剥皮鱼弹着尾巴露出海面。船工放慢拉拽主线的速度,把这条不断挣扎的鱼轻松地解下来,扔进水舱。随后,船工拽拉主线的速度越来越快,等到他把浮竿收上来时,收获了12条鱼:6条小石斑鱼,还有6条其他不怎么值钱的鱼,成了船上的夜宵。

3 银屿岛:从渔民手中买来一筐石斑鱼、两条刺鼓鱼、两只大龙虾、大半筐红口螺,渔民免费加工:海鱼和海螺清炖,龙虾蒸熟后浇上热油,还烤了一些鱿鱼干,大快朵颐。

银屿岛,是我们抵达西沙后见到的第一个岛屿,远远看上去,它就像一根美丽的金黄色线条。这个礁石岛面积仅为0.01平方公里,海拔不足两米,涨潮后面积更小,有几位渔民常年驻守在这里进行捕捞作业。

但这些珊瑚岛四周的水域很浅,大型渔船根本无法靠近,只能停泊在深海区域,依靠随船上携带的小艇登岛。靠近岛岸,我们从小艇上直接跳进海里,海水暖暖的,双脚浸入其中,心都快化了。面对这样的大海,端着相机的双手在颤抖,处处都是美景啊!

初次登岛,大家都没有经验,均以沙滩裤、沙滩鞋或赤膊上阵,结果强烈的紫外线让我们尝尽了苦头:不到半天,的四肢便被晒得通红,两条大腿似乎被套上了性感的红丝袜。

正午的温度超过40℃,我和海钓高手老刘躲在木棚下乘凉聊天,同行的摄影师阿宽端着相机,晃晃悠悠地挪进木棚,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脑袋也耷拉下去,满面赤红,原来他中暑了。我们连忙扶着他躺下,老刘取下太阳帽,不停给他扇风、降温,我从包里掏出一支藿香正气水,给他灌了下去。十多分钟后,阿宽渐渐恢复了体力,又能和我们插科打诨了。

傍晚,海水退潮速度很快,原本要潜水才能看到的海底逐渐露出海平面,变成了成片的礁盘,夕阳映射在礁盘上,散发出眩目的金光。岛屿的一侧,海平面上渐渐露出了一片金黄色的小岛,那是一个暗礁岛,覆盖着夹杂有珊瑚贝壳的碎砂,让人仿佛置身海市蜃楼的幻境中。

退潮后,海水似乎也平静了许多,浪花拍打礁石的节奏也变得轻柔,海风平静得恍如催眠曲。四周的色彩从泛黄、金黄、火红、亮紫、暗红慢慢过渡,夕阳悄悄躲进海平线以后,夜空亦非平时的那种点点繁星,却呈现出大小不等、交织相连、层次分明的星云,恰似一幅立体的抽象三维图案悬挂在天际。

出海捕鱼的渔民回来了,他们收成不错,二十多斤的大红鱼、成堆的海螺,还有很多貌不惊人的石斑鱼。石斑鱼在大陆市场上动辄几百元一斤,但在西沙,从渔民手中购买,价格自然低廉。

与老刘他们一商量,从渔民手中买来一筐石斑鱼、两条刺鼓鱼、两只大龙虾、大半筐红口螺,渔民免费加工:海鱼和海螺清炖,龙虾蒸熟后浇上热油,还烤了一些鱿鱼干,大快朵颐。吃肉必喝酒,56度的二锅头,是我从北京千里迢迢背过来的。没有酒杯,大伙就轮流拎着酒瓶,就着海鲜,仰脖喝上一大口。坐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下吃肉、喝酒,恐怕人生中也难得有几回啊!我们还特意留下一些石斑鱼养在海里,用作第二天早晨熬粥,石斑鱼粥,口福啊!这场海鲜大宴,后来一均摊,我们3人平均才付出40多元,不过是平时一个汉堡套餐的价格!

夜幕降临,四周一片寂静,躺在帐篷里数星星,满天繁星看到晕,天上不时还划过几颗流星。

4 鸭公岛:红珊瑚举世罕见,但在西沙海域有一些,我绕着小岛转悠了两圈,终于捡到了七八枚红珊瑚石,其造型和普通珊瑚石相差无几,但颜色鲜红。

一大早,我们就前往另一个岛屿——鸭公岛。鸭公岛由礁块构成,是一个面积只有0.01平方公里的小岛,这种礁体在泻湖中各自孤立生长,四周即为深水区。所有礁块上堆满了珊瑚石,异常难行。岛上常驻有40多位渔民,他们搭建的小屋彼此相连,屋顶上压着大块的珊瑚和十几斤重的贝壳,据说是为了防止台风把屋顶刮跑;房前屋后还种上了椰子树。

上岛前,我们涂满了防晒霜,还戴上软檐太阳帽、深色墨镜,用魔术头巾把整个面部及耳朵遮住,浑身上下包裹得很严实。整个岛屿暴晒在烈日下,珊瑚石泛着刺眼的白光,那白晃晃的一片让眼睛生疼。但是,这里有最漂亮的岛中小湖,可以浮潜,岛周边的珊瑚也让人惊叹。

正午太热,不适合下海游泳,当晚又不住在岛上,于是只能在岛上四处寻找红珊瑚石。红珊瑚举世罕见,在中国主要集中在台湾海域,西沙海域也有一些,无法在海底一睹芳容,只求能在岸边拾得一两枚珊瑚石。

我沿着小岛开始慢慢绕圈,死死盯着脚下的珊瑚石,生怕有“漏网之鱼”,但入眼之处都是细白的珊瑚石,便不时抬头远眺碧蓝的海面,舒缓疲惫的眼睛。绕着小岛转悠了两圈,终于捡到了七、八枚红珊瑚石,其造型和普通珊瑚石相差无几,但颜色鲜红。

驻岛的渔民用柴油机自行发电,每天上午10点之前和晚上6点以后各供电3小时。供电期间可以看电视,很多渔民带着大量的碟片,其中不乏AV女优片,请不要笑话他们,长期驻守海岛的日子,他们只能靠臆想去打发寂寞难耐的时光。

没出过海的人常常这样想象海上生活:吃海鲜、吹海风、晒日光浴,天天像在夏威夷度假,而真实的生活常态却是:缺乏淡水、食物,台风还经常光顾。

在岛上逗留几小时后,我们就乘坐舢板回到渔船上。渔船开足马力前往作业区,途中将我们放在晋卿岛,两天后再来接我们。

5 晋卿岛:周边的海水透明度深达几十米,岛屿周边有浅滩,海滩延伸出去50多米,水域大多齐腰或齐胸深,是绝佳的浮潜天堂。

晋卿岛是西沙群岛东北面弧形礁盘上最南的一个岛,岛呈椭圆形,长950多米,最宽处达到了420米,是西沙海域中面积较大的岛屿。全岛披着葱茏的绿色外衣,生长着茂密的羊角树,不过岛上的土质主要由鸟粪构成,因此步行很困难。

岛上据说还有一口水井,解决了洗澡的问题。居然还有猫——以前渔船不慎将老鼠带到了岛上,于是渔民又引进了猫,结果猫幸福极了,但都不服管教,成了野猫。听渔民说,现在的猫每天都吃海鲜,都懒得抓老鼠了。

晋卿岛周边的海水透明度深达几十米,岛屿周边有浅滩,海滩延伸出去50多米,水域大多齐腰或齐胸深,是绝佳的浮潜天堂。一个人静静地浮潜,有大海、鱼儿、珊瑚作伴,时间和思维都停止了,趴在水面上发呆,爽极了!

如果一个猛子扎下海去,各种海洋生物会立刻将你拥抱,斑斓的热带鱼偶尔会调皮地“戏弄”你一下,长达1米的不知名的海鱼也会冷不丁窜出来,从你身边缓缓游过,擦肩而过时还斜眼看着你。

除了海螺、贝壳、珊瑚之类,还有更多诱惑——鲍鱼、八爪鱼、海胆、海参、石斑鱼等,知名和不知名的,曾经见过或初次谋面的,数不胜数,都等着你去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比如遍布海底的活珊瑚,你一个猛子扎到海底,就能轻轻捏起一块,那软软的触角还在蠕动,亲密接触一番之后,再将它们缓缓送回海底。

没有酒水、饮料,没有零食、小吃,坐在珊瑚礁上,泡在海水中,就这样悠闲地度过了一个下午的时光!

在晋卿岛住了两天,生活简单得出奇,除了早晚拍摄日出日落以及浮潜外,白天炙热的阳光和超过40℃的高温让人只能坐在木棚下唠嗑、发呆。等到傍晚退潮时分,才能在岛上四处溜达,走进浅滩寻找漂亮的海螺,或在岛上探寻碑。西沙海域中,每一座露出海面的岛屿上均设有我国竖立的碑,由于日晒雨淋,很多岛上的碑文涂料都已褪色,仔细看上半天,才能辨出碑上的文字。

晚上,等着出海的渔民归来,一顿丰盛的海鲜夜宵会让平时远离大海的内陆人终身难忘。沉浸在夕阳中,看着大海,吃着海鲜,喝着酒,胡吹乱侃,美丽的西沙,就要和你说再见了……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四

关键词:台湾;妈祖信仰;大天后宫;佛教

中图分类号:B949;K291/297(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6-0071-07

收稿日期:2012-07-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闽台区域佛教与族群认同”(06BZJ004)

作者简介:王荣国,男,福建福清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汪文娟,女,浙江临海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

妈祖信仰普遍存在于清代台湾社会,其中不乏奉祀妈祖的庙宇与佛教关连。台南大天后宫是由官员改建、官方祭祀并于设立之始就延请僧人住持的庙宇,本文试图以此为个案,以清代台湾地方志与相关的碑、牌记为主要资料,结合第一作者2007年夏实地考察所得,探讨大天后官与佛教的关系,分析因延请佛教僧人居住并住持,妈祖信仰如何被“佛教化”,亦即被赋予佛教的内涵与色彩,并对台湾学界相关观点展开讨论,进而揭示台湾妈祖信仰“佛教化”现象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可远溯至宋代南方。

一、大天后宫与佛教关系考察

天后宫,原名“天妃宫”,俗称“大天后宫”、“大妈祖庙”,位于清台湾府城中的“赤嵌城(红毛楼)”之南。施琅将军率军渡海时,因海神妈祖“有效顺功”,康熙二十三年(1684),施琅与诸同僚“各捐俸”,在明“宁靖王故宅”基础上改建为宫庙,奉祀天妃(妈祖),奏请御赐“辉煌海滥”匾悬于内,并由官方祭祀。天后宫栋宇壮丽,后部建“禅室”,“付住持僧奉祀”。为使天后富有常年经费,时任诸罗县令的季麒光在安定里置香灯园二十一甲,年得租粟一百二十五石,“交庙僧掌收”。雍正四年(1726),御赐“神昭海表”匾。乾隆五年(1740)十一月,镇标游击石良臣在后殿建左右厅,以右厅庙祀总镇张玉麒。乾隆三十年(1765),台湾府知府蒋允煮重修,在庙前另置一座官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府蒋元枢重修。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府孙景燧复修。嘉庆元年(1796),住持僧超如同绅士沈清泽、林有德、黄世绶等再募资修葺。

嘉庆二十三年(1818)三月,遭遇火灾,中殿及后殿俱烬,仅存大门,神像、三代牌位荡然无存,“住持僧所蓄银钱俱镕化”。道光十年(1830),郊商金永顺、苏万利、李胜兴等捐资重兴。咸丰六年(1856),台澎总镇府邵连科、盐运使司衔府正堂孔昭慈、台防厅兼理番分府洪毓琛、钦加道衔前淡防厅丁健以及郊商苏万利、金永顺、李胜兴三郊,北港厦郊金正顺、泉郊金合顺、糖郊金兴顺等捐资续修。咸丰八年(1858),住持僧达源偕董事郑川泽募缘重造大钟。

由上可知,大天后宫从改建之时就构“禅室”,延僧居住并住持,掌管香灯园收入。嘉庆元年住持僧超如参与庙宇的修建,清末咸丰朝仍有住僧达源参与募款重铸大钟。大天后宫由僧人住持无疑延续至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为止,甚至日据时代。

二、对大天后宫碑、牌记资料“佛教化”分析

大天后宫后部构“禅室”且长期住僧,显然其佛教属禅宗。清后,先设立台湾府,光绪元年增设台北府,台岛及周边岛屿一直隶属福建省。与此相应,台湾佛教属福建佛教的构成部分。清代,福建佛教乃至江南佛教压倒优势的是禅宗,台湾佛教与此相同,因此大天后宫内住僧为“禅僧”。大天后宫保留乾隆朝《重修天后宫碑记》与咸丰朝《天后宫铸钟缘起牌记》,其文字不同程度包含佛教的内容与色彩。以下拟从佛教的角度对此二碑、牌记展开分析。

乾隆朝,蒋元枢的《重修天后宫碑记》说:

“环瀛而处者,莫不述天后灵迹。所在构璇宫、设宝幄、熟梅檀、奏弦匏、洁粢、泣牲、结幢、酾醴、而奉者相望也。盖灵越百神,莫之与京矣。此邦启疆内附,及乎奋威殄逆,天戈所指,灵潮应焉。是用蔚为华区,措之磐石者百年。然则神慈之覆育斯郡,不更厚且远哉?《记》有之:“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郡载神之功德既重,则其享丰祀于兹土也,固宜。

郡城西定坊有天后宫,盖即著之祀典者也,凡春秋致祭暨航海往来,祈报无虚日。过其前者,恒萧容屏气,若勿敢稍亵。口口余既兴役于郡中各祠庙,顾瞻斯宫,尤关宏巨,则修葺曷容少缓?爰乃诹吉起工,庙貌以新……或言神姓氏列于《十国春秋》,行迹颇近于仙;或又言神为普门化身,亦疑为佛。余皆不敢定。因公役告成,记其大端如此。”

上碑记是时任台湾府知府蒋元枢于乾隆四十三年在大天后宫修葺竣工时所撰的。引文“《记》”即《礼记》。据引文“《记》有之……即著之祀典者也,凡春秋致祭暨航海往来,祈报无虚日”可知,蒋是基于中国传统礼制撰此“碑记”的,不过,对大天后宫奉祀的天后(妈祖)属“仙道”抑或“佛教”也有所涉及,但究竟为何?其态度是“余皆不敢定”。兹分析如下:

其一,“或言神姓氏列于《十国春秋》,行迹颇近于仙”。其中“《十国春秋》”是清吴任臣所撰的传记体史书,其中《闽十·列传·林愿女》记载“林愿女(林然娘)”的行迹。引文意即:有人说,神灵天后(妈祖)于《十国春秋》有“林愿女”列传,其行迹接近“仙道”。实则不尽然。兹引该列传相关文字如下:“林愿女,闽人也。愿事王氏,官统军兵马使,女始生而地色变紫,屡著灵异,幼通秘法,长能乘席渡海,云游岛屿,人呼为神女,又曰龙女……”众所周知,吴任臣是据前代的杂史、野史、地方志、笔记等资料写成《十国春秋》,上引“林愿女”的记载有杂糅痕迹。引文中“神女”,首见于宋廖鹏飞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庙记称“我湄洲神女”、“世传通天神女”。此为流传至今最早的有关林默娘(妈祖)的记载。宋林俊甫的《莆阳比事》亦称“湄洲神女林氏”,《元史》称其为“泉州神女”。这表明在宋元时期较普遍称林默娘为“神女”。引文中“龙女”称呼首见于宋丁伯桂的《顺济圣妃庙记》,此为流传至今最早的称林默娘为“龙女”的记载。我们认为呼“林愿女(妈祖)”为“龙女”是将其“佛教化”,因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花经》中即有“龙女”向佛陀献宝珠之说。此经简称《法华经》,至今流传,且“龙女献宝珠”之说流传甚广,且为道教吸收。引文中“乘席渡海”,既可说是道教色彩亦可说是佛教色彩,因佛教史籍多载类似“神通”,况且还有“乘木杯度水”(“杯渡”)之说。引文“生而地色变紫”,当源于南宋李丑父《灵惠妃庙记》。其庙记说:“生于莆之海上湄洲,洲之土皆紫色。”此为最早的也是至今仅见有关林默娘出生“地色变紫”的记载。道教尚“紫色”,佛教在唐代也尚“紫色”。林默娘出生于佛教开始崇尚“紫色”以后的年代,要判定其出生“地色变紫”属道教抑或佛教,只能据《灵惠妃庙记》本身,其庙记文末说:“壬子岁,正殿庙门西偏集福堂落成,守僧与祀飨者皆有所止。”显然,灵惠妃庙由僧人居住并管理,因此,“生而地色变紫”解释为“佛教色彩”比“道教色彩”更合理。引文中“屡著灵异,幼通秘法”难辨佛、道教色彩。基于上述,我们认为“林愿女”列传杂糅佛、道二教成分,与其说“行迹颇近于仙”,不如说“行迹近于佛”。

其二,“或又言神为普门化身,亦疑为佛。”其中“普门化身”亦称“普门示现”。在佛教中,佛、菩萨依种种因缘,示现其种种形相,用以救度众生,称为“普门示现”。引文意即:又有人说“妈祖是佛或菩萨为救度众生而示现的‘化身”’,疑心“林默娘(妈祖)”属于佛教。

以上分析可知,碑文透露了当时台湾已有佛教徒对妈祖信仰进行“佛教化”的解释。咸丰朝,姚鸿的《天后宫铸钟缘起牌记》与蒋碑的倾向有所不同,“牌记”说:

吾闽之有天后,自宋迄今,庙食遍天下。赫濯所昭,代有显应;而于海疆岛屿之间,灵感尤著。是以有报、有祈,岁时罔间。盖祈者所以弭害,而报者所以昭功也。然神之凭依,惟庙是享;庙之所设,制备宜精。此巍峨殿阁,壮观瞻也;庄严佛像,肃礼拜也;荧煌灯炬,发光明也;而其悚听闻,觉梦幻,醒痴迷,以及除邪驱恶之所需,振聩警聋之所赖者,则尤以钟为最。故内典云:鬼闻钟则拜佛家,即以钟声净一切魔障。此百八蒲牢与法鼓之音不可废于晨暮,良有以也。

我郡之大天后宫,固官民商贾祈报之所也。宫中佛像、殿阁暨灯煌之需,尚觉依然无恙;惟钟若虚悬者,久矣!盖其原铸之时已非良匠,且历年又远,未免消磨,以致物虽备而空悬,音虽击而不振;欲求听闻能悚、梦幻能觉、痴迷能醒、邪恶之能驱除、聋聩之能振警,窃恐不可得矣。于是集议同人,共襄盛举,用溯其始。敬告众艘,宏发虔心,使能集腋。行见洪炉陶冶,航海而来:重经大匠经营,元音可作。则恬波静浪,乘风适我乐郊;锦缆牙樯,巨舰飞来海峤矣。勿嫌饶舌,请署芳名!琴川姚鸿盥手谨序。……董事郑川泽、住持僧达源仝募缘重造。大清咸丰八年岁次戊午蒲月毂旦,霞漳乡进士习轩曾省盥手敬书。

据引文可知,宫内的“大钟”原非“良匠”所铸,质量不佳,且经长年撞击“消磨”,致使“音虽击而不振”,“物虽备而空悬”。大天后宫曾毁于嘉庆末火灾,道光十年忙于重兴庙宇,咸丰六年续修。至咸丰八年“钟若虚悬者,久矣!”住持僧达源与董事郑川泽发起重铸,姚鸿撰此“牌记”。从上引“吾闽之有天后……惟庙是享”判断,作为台湾县知县的姚鸿虽也从礼制定位了“大天后官”,但主要从佛教的角度进行解释:“巍峨殿阁”以“壮观瞻”,“庄严佛像”以“肃礼拜”,“(大天后)宫中佛像、殿阁暨灯煌之需,尚觉依然无恙”。通览“牌记”,其所谓“佛像”包括“天后(妈祖)像”。姚鸿着重对“钟”的功用作解释。《牌记》说“百八蒲牢(按:“蒲牢”指“大钟”)与法鼓之音不可废于晨暮”,意即一百〇八声的晨钟与暮鼓不可偏废。因佛家内典中说:“鬼闻钟则拜佛家”,“即以钟声净一切魔障”。若不重铸“大钟”,欲听闻能悚、梦幻能觉、痴迷能醒,“恐不可得”。显然,姚鸿虽不离礼制,从“大钟”入手,作出更符合宫内住僧并住持事实的解释。

上文对蒋元枢的“碑记”与姚鸿的“牌记”分析揭示:大天后宫妈祖信仰出现了明显的“佛教化”现象。这与清代台湾地方志有关林默娘(妈祖)生平的叙述相应。乾隆《重修台湾县志》说:“默娘,八岁就塾读书,辄解奥义,喜焚香礼佛。十三岁时,有老道士元通者往来其家,谓曰:若具佛性,应得度人正果,遂授以要典秘法。十六岁,观井得符,能布席海上济人。”引文“喜焚香礼佛”、“具佛性”属佛教;“老道士”、“符”属道教;而“度人正果”、“要典秘法”以及“布席海上”难分佛、道教。这与上述乾隆朝蒋元枢碑记中佛、道并存是一致的。

嘉庆《续修台湾县志》说:“默娘,八岁就塾读书,辄解奥义,喜焚香礼佛。十三岁,得道典秘法。年十六,观井得符,能布席海上济人。”引文“道典秘法”难分佛、道教,“符”则属道教。与前述《重修台湾县志》最大不同是,不再有“老道士”。道光《彰化县志》说:“默娘,八岁就垫读书,辄解奥义,喜焚香礼佛。十三岁,得道典秘法。年十六,观井得符,能布席海上济人。”可见,其记载承袭上述《续修台湾县志》。那么,如何理解上述诸志“观井得符”的记载?诚然,“符”是道教的元素!但产生于多神信仰民俗文化土壤中古印度的佛教是难以“免俗”的,我国古代佛教史籍中天竺僧懂得占候术数之类的不乏其人,且佛教传人中国后,也吸收了巫术以及道教的成分。将“林默娘(妈祖)”定义为自幼“喜焚香礼佛”成长后“观井得符”的佛教徒,并没有完全偏离佛教。

上述从乾隆志到嘉庆志、道光志对林默娘(妈祖)生平记载中佛、道二教成分的变化表明,乾隆朝以后台湾妈祖信仰中道教成分极大地削弱,“佛教化”的解释基本趋于稳定。这与咸丰朝姚鸿的“牌记”所载基本一致。

显然,蒋元枢的“碑记”保存当时台湾社会有关妈祖宗教归属的两种说法:其一视其行迹近“仙道”,实则杂糅佛道以佛为多。其二将其视为佛菩萨的“化身”,表明当时台湾已有佛教徒对妈祖信仰作“佛教化”的解释;姚鸿的“牌记”则直接从佛教角度解释大天后宫“佛像”(含“妈祖像”)尤其是“大钟”的佛教功用。二者角度不同客观上构成互补,尤其是姚鸿的解释将大天后宫施设与宗教活动赋予佛教色彩,更能起到凝聚官僚、妈祖信众与佛教信徒的作用。

三、结语

清代台湾妈祖庙住僧并非仅台南大天后宫,鹿耳门妈祖庙、淡水天后宫、北港朝天宫、台南的银同祖庙以及鹿港天后宫等都有居僧。台湾学者陈哲三也探讨了台湾竹山妈祖宫自清乾隆朝至日据时代有僧人主持庙务。然而,其文提出:“妈祖宫有僧人当住持,这似乎奇怪。因为妈祖宫拜妈祖,是道教或民间信仰。僧人即和尚,属佛教。为什么道教庙宇却由佛教僧人当住持?这是竹山妈祖宫的个别特殊现象?或是当时台湾的普遍现象?又可以因为和尚当住持就证明妈祖宫是佛教寺庙吗?”这段文字除了有逻辑错误外,还有诸多可商榷之处,兹讨论如下。

其一,“妈祖宫拜妈祖,是道教或民间信仰。”此处有逻辑错误,因“道教”与“民间信仰”属不同概念,且“民间信仰”概念有缺陷,我们以“民间诸神信仰”替代。先讨论“妈祖信仰”。“妈祖信仰”原属“民间诸神信仰”,其中承袭了“华夏族——汉族”传统的信仰价值观。因妈祖信仰的影响大,是重要的宗教资源,中国传统的“礼制——礼教”基于“礼制”的标准对其确认,进而纳入封建国家祀典。妈祖信仰文化资源也可为佛、道教等宗教吸纳,在道教宫观或佛教寺院中奉祀妈祖像。佛、道二教都会对民间神的妈祖(林然娘)进行重新解释。道教从教理方面对妈祖信仰作出符合道教的解释,将妈祖说成道教的,使妈祖信仰“道教化”;同样,佛教从教理方面对妈祖信仰作出符合佛教的解释,将妈祖说成佛教的,使妈祖信仰“佛教化”。准此,陈哲三上述看法的错误不言而喻。

其二,“妈祖宫拜妈祖,是道教或民间信仰。僧人即和尚,属佛教。为什么道教庙宇却由佛教僧人当住持?……又可以因为和尚当住持就证明妈祖宫是佛教寺庙吗?”剥离逻辑错误后可知,陈哲三说的是:妈祖宫原是“道教庙宇”与佛教无涉。基于上文论述,妈祖信仰被“道教”吸收,纳人道教系统,妈祖庙(宫)才成为“道教庙宇”;妈祖信仰被“佛教”吸收,纳入佛教系统,妈祖庙(宫)也就成了“佛教庙宇”。不为佛、道教等纳入的仍属于民间神庙。准此,陈哲三上述看法的错误显而易见。台湾的林道衡在《台湾寺庙的过去与现在》中也说:“往往会发现一些很滑稽的错误。例如:把道教的神,天上圣母……误认做是佛教的神……”我们至今尚未见到清代台湾妈祖庙由道士掌管的资料。将妈祖庙视为“道教庙宇”,应与台湾光复后许多妈祖庙纳入“道教会”有关。

其三,“僧人即和尚,属佛教。为什么道教庙宇却由佛教僧人当住持?这是竹山妈祖宫的个别特殊现象?或是当时台湾的普遍现象?”陈哲三还结合台湾其他学者的研究指出,“台南大天后宫、北港朝天宫、慈裕宫、鹿耳门妈祖宫、基隆庆安宫、北投关渡宫、淡水福佑官、新港奉天宫都有和尚当住持,可能可以确定为当时台湾普遍的现象。”显然,僧人住持妈祖宫“可能可以确定为当时台湾普遍的现象”,是相对福建乃至祖国大陆而言的。这是我们与陈文见解的主要分歧所在。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五

雅典

美丽的爱琴海、古老的神话故事、残垣的神殿、哲学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摇篮,这些都组成了我们对雅典这个城市的印象。作为欧洲大陆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雅典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中,它也不曾毁掉那些光辉的历史沉淀。

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约有4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580年,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等。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

在卫城的西北侧的迪奥尼苏斯剧场设有18000个座位,在巨大的半圆形剧场的边缘,观众仍然可以和前排的观众一样清楚地听到演员轻微的叹息和撕开纸片的声音。这一直都让人觉得非常奇妙,古希腊建筑大师在运用声学原理于建筑方面的技巧令今天的工程师赞叹不已。

雅典市内交通发达,街头每天有约80万辆汽车行驶,地铁、港口繁忙有序。在市中心,希腊历史文物博物馆是不可错过的一个景点,这里陈列着从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大量文物、各种器具、精巧的金饰及人物雕像,是古希腊史的一个缩影。

雅典马拉松

世界上大概不会再有比“雅典马拉松”更著名的马拉松比赛了,因为这项伟大的全民赛事便是从这里起源的。如果不是公元前490年,那个叫菲迪皮茨的人从马拉松出发,一路奔跑只为了给家乡人民传递胜利的好消息,现在大概也不会有“马拉松”这项国际运动。

在这里“跑马”,你能体会最正宗的路线,它几乎拷贝了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线,只是为了满足国际田联对马拉松42.195公里的距离要求,在出发后不久增加了围绕马拉松墓(埋葬当年阵亡的192名将士的地方)跑一圈的距离。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也在这条经典线路上完成了一次马拉松比赛。

波士顿

就算你并不是很了解波士顿,但哈弗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应该听说过吧。这两所世界著名的大学就坐落在波士顿。波士顿被誉为“美国雅典”,因为这里有超过100所大学,教育业异常繁荣,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在美国的历史中,波士顿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波士顿倾茶事件、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都发生在这里,成为美国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来到波士顿,你能去的地方很多,哈弗、麻省理工、波士顿学院这些优美的校区自是不用说,想探寻宗教的魅力可以去三一教堂,想体味历史的沉淀可以去走走“自由之路”,想感受音乐的活力可以去Hatch Shell 露天表演台,想要静静漫步则不妨去看看波士顿公园街。据说在公园街南端一角的公园街教堂里,还有一个免费的英文补习班,很多刚来波士顿的外国留学生都会来参加这个补习班。时间充裕的话,假装一次留学生也未为不可,除了能和很多其他的人交流,也可以学习一下地道的圣经。

当然,来到波士顿,怎么能不吃著名的“波士顿龙虾”,虽然并不是真的只有波士顿才出产这种龙虾,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龙虾品质是数一数二的。吃龙虾理论上不需要过多的烹饪,清蒸或水煮后劈成两半,洒上柠檬汁或抹上奶油既可上桌,品味的正是龙虾天然的鲜甜Q弹嫩滑。

波士顿马拉松

去年的“波士顿爆炸案”大概让很多从不关心马拉松赛事的人也记住了“波士顿马拉松”这个名字。作为一项超过百年的马拉松赛事,以这样的方式被更多人铭记,实在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波士顿马拉松沿袭了其古老的传统,优美的原野、点对点的快速赛道、空前的现场观众,一切都体现着这个古老马拉松的魅力。它从波士顿正西方的Hopkinton出发,穿过7个小镇,最后在位于波士顿市中心的Copley广场结束。整个路线的起伏较大,因此就算是专业选手想要创造好的成绩也很难。

另一方面,波士顿马拉松由于太热门并且有很严格的限制,每年都很难报上名,因此这里也成为了很多业余跑马选手的训练目标和向往之地。

柏林

曾经的德国东西分隔,就像一道抹不去的伤痕深深刻在德国人的心中。1990年10月,柏林墙倒塌,德国迎来了新的时代,也是从这一刻起,柏林作为两德统一后的首都,既古老而又年轻。

漫步于柏林街头,感受最深的便是它多姿多彩,蔚为壮观的各色建筑。既有巴洛克风格的灿烂绚丽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申克尔剧院,既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有蜚声世界的现代建筑流派作品。在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和巍然挺立的连云高楼中,展现的是柏林的古典与现代、浪漫与严谨、沧桑与活力。

当然,无论你转到哪个街角,都很有可能和“柏林熊”们偶遇,它们不仅憨态可掬,色彩艳丽,永远张开的双手似乎在说着:欢迎你来到柏林。

在柏林你也可以体会到单纯的休闲和放松。这里有蒂尔加滕公园、夏洛藤堡王宫花园,还有全德国最大的城市森林,约有29,000 公顷,城区还有360公里的河岸散步道,沿着13个湖泊和5条河流徐徐前行,带领你进入一个远离大都市喧嚣的宁静世界。蜿蜒的兰克湖、宽广的哈弗尔河、柏林最大的湖泊米格尔湖(Müggelsee)及其周边绿地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天堂。

柏林马拉松

柏林马拉松和波士顿马拉松一样,是世界上参赛水平很高的马拉松赛事,但是它的整段赛道要平坦宽阔的多,所以每年这里都能跑出不少的好成绩。

它以国会大厦广场作为起点,以象征胜利和统一的勃兰登堡门作为终点,一路上,你会跑过雄伟壮丽的历史建筑,前东柏林严肃整齐的大厦,以及西柏林现代、高科技、充满商业色彩的楼宇,充分体会着它的古老和年轻,再加上路边大量的观众,热闹与喧哗自是不言而喻,只要你不是一心想着冲过终点拿到冠军,柏林马拉松绝对会让你在慢跑中得到享受。

这里也堪称是真正的群众性马拉松,不但有男女老少,还有很多残疾人参加。

斯德哥尔摩

如果斯德哥摩尔这座城市有性别,那它一定是一位风姿绰约的美女。这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北欧城市,由14个岛屿组成,被众多湖泊环绕,同时整个城市傲视波罗的海。

老城(Gamla Stan)是斯德哥尔摩的“心脏”,1252年,这座城市从这里开始建都,狭窄蜿蜒的鹅卵石街道,色彩纷繁绚丽的楼房,这里代表着老城区的典雅、古香古色和金碧辉煌,每一座建筑都带着岁月的沉淀,堪称活的博物馆。瑞典皇室的王宫也在这里,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王宫,参观完再观看一下每天中午皇家卫兵的换岗仪式,恍惚间,还真有点像是走进了童话故事里。

现代的繁华和喧嚣则更多的集中在新城区,也就是斯德哥尔摩的东部和北部――高楼林立,街道整齐,苍翠的树木与粼粼的波光交相映衬,一派大都市风光。而南部的索德玛尔姆街则是艺术家和年轻人聚集之处。

市中心西南国王岛东端是市政厅所在,由著名建筑师让纳・厄斯特贝利设计,以800万块红砖建造,在高低错落、虚实相谐中保持着北欧传统古典建筑的诗情画意。在它附近有间“北海草堂”,是我国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在失败后流亡国外时构筑的,和我们可谓颇有渊源。

斯德哥尔摩马拉松

斯德哥尔摩马拉松之所以让人兴奋,除了路线充分展现了波罗的海的美丽风景和犹如被童话世界环抱的美好幻想外,更因为这里是最接近极光的北欧之地。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六

请不要小看鼓励,因为鼓励可以开启学生心理情感大门的钥匙,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你知道有哪些小学生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的句子,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积累语录1.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姑娘悄悄地来啦,她给大地施了魔法,让它变得更美。

2.娇美可爱的月季花仰着粉红的小脸羞涩的微笑。

3.冬天的寒风令人害怕,有时候寸步难行。

听,呼-呼-呼,吓得我只往妈妈怀里跑,瞧,松树伯伯兀立在那里,使这个冷落,无趣的冬天有了生机,呼-呼-呼,又是一阵风,风姐姐似乎不愿意让我回家,使劲拽着我,让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4.我们做事不应该空眼其大而不屑其小,它会使我们变的好高务远,不切实际;

也不应该念其粗而忘其细;而应该脚踏实地,粗中有细,完成任务。

5.如果你的童年不游乐,少年不好学,青年不立志,中年不创业,那么,你的生命就将随着年老而逝去。

6.远处的小树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响绿叶,像是唱着一支动听的歌。

7.凛冽的寒风把可怕的冬天请来了,小草的身躯被寒风吹萎缩了,但是,它的根部却像一条条蚯蚓似的,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8.秋姑娘一手拿着篮子,一手在挥撒那金黄的落叶,秋叶漫天飞舞,好似一个淘气的孩子,在不停耍着杂技。

9.下雨了,雨点像一粒粒晶莹的银白珍珠,滴到地上,渐渐地汇成了一条条小溪。

10.幽幽的深谷显的骇人的清静和阴冷。

11.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12.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13.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14.老头儿满头花白头发,黄褐色的脸皮像浸胖了似的,眼睛成了一条线,似乎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睁开。

15.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16.只是我不懂雨的念想,更不懂落花的彷徨,我只懂哀是酝酿,伤要释放,悲愁在徘徊,凄美吟吟轻唱。

我满心的悲苍,一如雨的念想,花的彷徨。

17.书就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书就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就是的伴侣,伴我们度过美好的人生。

18.山麓的地势低洼之处,上面长满密密丛丛的草绿的苔藓,很像一层松软的海面垫。

19.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0.谦虚的蜗牛之所以会胜利,是因为他很执着,永不放弃。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对手,都敢接受挑战,勇于亮剑。这不正是每个怯懦所需要学习的地方!

小学生积累短句1.夜深了,遥远的天空仿佛像一件华丽的披风,点缀着一颗颗或远或近钻石般明亮的小星星!看着看着,朦胧的我飘然来到了一片鸟语花香阳光明媚好多美丽精灵和充满神奇魔力的地方!

2.那边一团毛茸茸的小球是什么呀?它慢慢的将它的“头”转了过来,两双水灵的大眼睛像极了浸在水里的黑珠子,水汪汪的。

粉嫩的小鼻子一嗅一嗅的,胡须也跟着节奏舞动了起来。

3.当我们还在流连刚才的西湖风光,导游已经带着我们穿过一个圆门,来到了曲院风荷的荷花池畔。

一阵淡雅的花香扑鼻而来,我们穿过荷花池中央的赏荷小径,一边欣赏,一边慢慢地离开了美丽的西子湖。

4.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5.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6.淘气的小星星在蓝幽幽的夜空划出一道金色的弧光,像织女抛出一道锦线。

7.春天,是活力四射的季节。

冰雪在春光中悄然消融,溪流在春日淙淙流淌。天空像重新清洗过一样,湛蓝得令人心怡。云彩不再是一片弥漫,而是一朵一朵地点缀在碧空上。

8.天气有渐渐变凉,我伏在窗口看着一片片落叶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飘落下来,落在我的脚边,我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一件往事。

9.娟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声音脆生生,很是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迷,偷偷地从窗口钻进了教室,落在她的书上,久久不愿离开。

10.站在花枝前,闭上眼睛。

屏息静听花瓣丝丝绽开的声音。花开,是一种语言,诠释着大自然的旋律。聆听花开的声音,聆听大自然的天籁,聆听一种美好,聆听那纸弦音,让自己的心情去放飞。

11.邻家的公鸡逃走了,我家的公鸡却带着胜利者的姿态,看起来活像一个凯旋的将军,在院子里不断地兜圈子,显威风。

12.书籍就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13.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

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气和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

14.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15.我感觉小鸟很不自由,笼子不是它的家,大自然才是小鸟的家。

16.印入眼帘,两只石龟面对面,头看天,长鸣一声,像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呢!这景点就叫“双龟迎宾”。

可这还是刚刚开始哩!这让我对后面的风景充满了期待。

17.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18.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19.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

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丛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20.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小学生积累句子1.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2.三月慵懒的午后,一个人一辆单车,漫无目的地穿过繁华的街道,慢悠悠的走过垂柳依依宁静的湖畔,三月醉人的清风一路随行。

3.万里晴空,阳光灿烂。

春姑娘晒得都眯缝起眼睛来了。

4.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5.新疆里有吐鲁番,吐鲁番里有条葡萄沟,葡萄沟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沟中绿荫蔽日,满沟层层叠叠的葡萄架。

那里的葡萄有白的,红的,绿的,暗绿的,淡红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6.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7.话语激扬笑声荡漾的时候,那竹椅竹凳便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犹如古朴的琴弦抚晚歌一曲,余音绕梁。

8.什么都可以丢,但不能丢脸;

什么都可以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什么都可以抛去,唯有信仰不能抛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屈辱不能接受。

9.远远的观望,静静的守候,也是一种美丽。

深深的牵挂,默默的祝福,也是一种美好的心境。

10.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

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11.高高挂起的太阳光芒四射,温暖人心。

春天的景色,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象她的衣衫。

12.仙人掌是黄沙中的碧玉,是枯海中的岛屿,是荒漠上的英雄;

它们给炽热如焚的沙漠,带来了生机,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神秘的希望的色彩。

1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4.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15.有时候坚持是一种锥心的疼痛,没有支持,没有鼓励,只有一个人独自前行的孤单和畏惧,甚至是来自于他人无谓的嘲讽,也许渐渐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愚蠢,是否真的执迷不悟,但我们还是鼓起勇气,拼了命的也想要一直走下去,因为我们相信未来是成功的开始,是一片坎坷后的光明。

16.有人说,春天是一个最美的绿色季节,万物复苏,好像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所以,我一直都希望每天每个季节都是春天,因为,我想让我死去的心,在活一次。

17.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18.四位游客来到葡萄沟,看到葡萄藤蔓顺着葡萄架盘缠着,一片片绿叶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深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9.拿起一本喜爱的书籍,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

20.进入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那一簇簇红杜鹃竞相开放,峭崖上松林间,有的像娇弱的仙女在林间飞舞,有的像一群红衣少女在轻歌曼舞。

小学生积累文案1.孔雀飞起来就如同一朵绮丽的绿色彩云,从山顶上飘过。

2.师傅提醒我从左边上,马太高大了,我抓着缰绳纵了两下还上不去,师傅走过来推了我一把,我就稳稳当当的坐在马背上了。

看看其他同伴也都已经准备好了,出发啰。

3.牵引一股波涛行走的,可能是它身边的一段岸;

牵引千条江万条河,后浪推着前浪向着同一个既定方向前行的,则只能是那众望所归的大海。

4.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5.小蜜瓜激动得心脏扑腾扑腾乱跳,他冲到台上,像捧宝贝一样把那盒糖果捧在怀里,然后他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一直走到家里。

6.她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7.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8.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9.金黄的落叶飘进水里,小鱼游过去,把落叶当伞。

10.今年春节我最喜欢玩的要数爸爸给我买的“搜狗摩托车”了。

这辆摩托车和其它的摩托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体形非常小,只有大拇指一般大。

11.我望着外面的雨,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在梦里,有爱我的爸爸跟妈妈,还有疼我的哥哥,也许只有在梦里,我才能开心的笑一次,真希望自己一直都在做梦,不想醒来。

12.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13.金翅雀唱着跳跃着,有时也扑打着,像一群不知疲倦的孩子,给这幽静的山庄更增添了情趣。

14.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15.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16.四位游客来到葡萄沟,看到葡萄藤蔓顺着葡萄架盘缠着,一片片绿叶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深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7.春天,大地从冬寒里苏醒复活过来,被人们砍割过陈旧了的草木茬上,又野性茁壮地抽出了嫩芽。

不用人工修培,它们就在风吹雨浇和阳光的抚照下,生长起来。

18.那片繁衍生长的老榕树,挂下一蓬蓬茂密的胡须,像是几个龙钟老人,懒洋洋地挤在一起打盹儿。

19.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鼓浪屿之波教案 篇七

学科;风筝冲浪

学期;七天

学生;李彬 北极

班级留言簿

李彬:到国外去参加培训课程对于我已经不算太陌生了,而且这个培训课程的内容也是有关于一项全新的极限运动,那就更增加了很多吸引力。在出发前我就已经非常期待了!回顾整个学习的过程,非常有意思,也非常辛苦,比我原来预想的要严格得多,艰苦得多一当然收获也非常多,完全对得起近一万块钱人民币的学费。

北极:获得专业教练资格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学习过程艰苦,但是也很有趣,一直是痛并快乐着。

漫步学习时光里

学习风筝冲浪需要理由吗?

这就如同问一千个人为什么要滑雪,为什么要骑马,为什么要帆板一样,可能会有一万个以上不同的答案,但是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好玩!

学习风筝冲浪需要理由吗?我真的感觉不需要理由!想一想在夏日海滩上,一个五彩斑斓的巨大充气骨架风筝一飞冲天,一个古铜色皮肤身材健硕的小伙子(我想应该是我)拉着风筝,做了一个漂亮的腾空之后,在一群比基尼美女的惊呼中乘风破浪而去。时而飞速在浪尖间穿梭,时而在蔚蓝的大海上一跃而起,空中抓板,转身360度,漫长的滞空时间,甚至还来得及向岸上的观众挤一挤眼,然后稳稳降落在海面,继续向前冲。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刺激,更加炫目的夏日运动吗?

学习风筝冲浪教练需要理由吗?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种美好的感觉传递给每一个爱好者,让每一个年轻人或者永远25岁的人很容易很安全地参与其中。这种工作够伟大吧!解放全人类我们干不了,拯救地球的活儿也让超人去忙活吧,但是解放和拯救个把被现代生活压力桎梏的小心灵我们还是很在行的!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很幸运,我们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达到了这个目的。

在学习的一周时间里,我这个来自于中国的“海的女儿”天天都享受着每走一步都痛彻心肺的煎熬。

第一天我们到了长滩岛,绕过了密密麻麻的当地民居和度假村,穿过一排高大的椰树,突然眼前一亮,眼前的场景太让我们震惊了!就如同电影院里无聊的广告片嘎然而止,好莱坞大片毫无预兆地开演了,还是科幻大片!在并不算大的海湾里,无数巨大的五彩风筝上下翻飞,风筝下面踩着冲浪板的男男女女往来穿梭,在蔚蓝的海面上犁出一道道白浪。时不时有人腾空而起十来米,漂亮的抓板转身。我们脚边的沙地上摆满了各色等待起飞的风筝,在热带暖洋洋的五级风里得意洋洋,摇头晃脑,等待着主人的召唤。我耳边仿佛响起了《星球大战前传》雄壮的序曲!

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种地方!作为狂热的风筝冲浪爱好者,怎么能够对这种景象免疫呢?我和同伴北极马上扔下行囊,开始准备器材下水冲浪!我们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其中,但是忽略了一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几乎每个人脚上都穿着胶皮下水鞋。就是这个失误可着实害苦了我们,等我们感觉出不对时已经晚了,水里面的海胆们狠狠地给我们上了实习教练第一课,几乎每个人脚上都密密地扎了好几十个海胆刺儿!到晚上收摊时我们脚上都是黑点,每走一步都是剧痛!

这次风筝>中浪专业教练课程的教官是个帅气的丹麦小伙子。他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前后共教过一百五十多个学员,同时他也是一位资深的风筝冲浪和风筝滑雪玩家。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长期的实践和教学经历给了他很大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已经渗透到了他在课程教授的每一分钟里。他在整个课程中一直保持着非常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其次是互动,不时停下来询问学员们的反馈和意见。最重要的是直言不讳,他认为有问题的地方马上就给予纠正,毫不含糊。但在纠正之前一定要先鼓励一下,让你接受起来心里非常舒服。

我们这些参与者年纪都不算小,既有相对长时间的风筝冲浪经验,又或多或少有一些教学经验和热情。谦虚一点儿说,经验丰富,心理成熟,人格稳定。作为首次参加风筝冲浪教练培训的中国人,我们也在整个过程中努力做出最佳表现,并尽量向国际上通行的统一标准靠近。相信我们肯定也给其他学员包括教练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愿正面的远远多过负面的。

学习和考核突出三个原则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还是安全第一!

安全被放在了教学甚至是这项运动的最前面,这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虽然我们自己在以前已经有的自我练习和教学中已经比较注意这个问题了,可是比起IKO的要求来还是差得很远!为了安全可以停止教学,甚而停止整个活动。所有欧美的同学对于这点非常认同,没有人提出过异议。而我们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不要说严格执行,就是接受起来还有一定困难。顾客是上帝,为什么有危险性存在就连上得罪呢?

仔细想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产产品质量总是上不去的原因,要求打折扣,标准不严格,一段一段的妥协和凑合造成了总体情况一塌糊涂。杯子质量不好还可以将就喝水,电器有问题就要伤人了,对于风筝冲浪这项极具观赏性和刺激性有一定危险的极限运动,马马虎虎的做事原则极有可能出现性命攸关的大问题,应该说安全意识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之一。

但是为什么东西方观念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在学习期间我和美,英两位同学的聊天里找到了答案。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在历史上是习惯出海远征的海洋国家,试想如果一个船队在海上漂泊数月,任何一丁点儿小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全军覆没,一去不回头。如果没有铁一般严格的标准和秩序,不是丢三落四就是马马虎虎,估计没出外海就已经给海龙王当女婿去了。而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一贯奉行中庸之道,大家都习惯当老好人,得过且过,得饶人处且饶人,人情味十足,等真出了事情全傻了眼。

链接:IKO与长滩岛

国际风筝冲浪协会(InternationalKitesurfing Organization):英文简称IKO,是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国际专项运动联盟。IKO最初是由两个法国的资深玩家成立的,目前分支机构已经遍布全球。IKO是国际上广受认可的最具权威的风筝冲浪联盟,同时也进行风筝运动的推广和培训。学习专业教练培训课程ITC(Instructor Training Course)的学校隶属于国际风筝冲浪协会IKO,但是教学地点并不固定,而是根据自然环境和风浪季节在全球移动。由于这个课程是专门培训职业教练的,所以每年的举办次数并不多,举办的地点都是在国际风筝冲浪协会认证的运动中心IKO OENTRE。

长滩岛(Boracay Island):一个狭长的岛屿,一直以来都是旅游度假胜地。即便在菲律宾多如繁星的七千一百多个岛屿中,也非常突出。这是一个东西长度七公里,南北宽只 有一公里左右非常有意思的岛屿。在每年从10月到次年3月的风季里,强劲的季风从北而来,在岛的北面基本每天都会有四至五级风,而那里有一个平均水深一至两米的海湾,在海湾外面一道珊瑚礁形成的天然防波堤挡住了外海的巨浪,这一切都是风筝冲浪所需要的绝佳条件。

长滩岛的南面永远是风平浪静,水清沙白。在这里绝对想不到岛的另外一侧是另一个世界,有无数的勇敢者正在战天斗海、乘风破浪。还真有很多国内的旅游者在岛上跟着导游的小旗子转了好几天都不知道这里原来还是风筝冲浪者的天堂!

风筝冲浪专业教练培训班(ITC)每年只有几次,除了菲律宾还有不少地方可以选择,远到中南美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巴西,欧洲的法国、挪威,近到东南亚的越南,都有IKO中心不定期提供此类课程。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菲律宾学习,一来是因为这个班的开课时间比较合适,正好在2008年中国农历年长假,二来菲律宾的长滩岛地处热带,是世界级的风筝冲浪胜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如何获得风筝冲浪教练资格?

专业教练课程ITG采用小班教学,每班不超过八个人。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风筝,中浪理论。第二部分教练自我水平测试和评估;最后是实际教学操作。针对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笔试或者现场考核,总评分数通过才能拿到教练证书。

鼓浪屿之波教案 篇八

提名:陈嘉庚、连岳、PX散步市民、舒婷、易中天

代言物:鼓浪屿

提名:鼓浪屿、海西区、光合作用书房、国际马拉松赛、厦大

专家点评

张颐武:它与青岛一南一北,有海,有鼓浪屿,景物、景致非常好。它是开朗、疏朗的。我经常去厦门。厦门的闽南文化,趣味很浓,和台湾连为一体。台湾与厦门来往日益增多,生活风格和台湾接近,台湾文化也对厦门有影响,厦门和台湾调子很像了。

早在2008年年底中国大陆方面确定首先向台湾开放的五个直飞航点城市的时候,厦门就因其特殊的地缘便利第一次和京沪穗这样的一线城市并列在了一起。而到了2009年,厦门更是春风得意――厦金“小三通”之后,厦门已经成为台湾人来大陆旅游的首选目的地;海西战略的提出让厦门站在了“区域龙头大哥”的位置。

其实园地缘便利,1843年便开埠的厦门便已经站在了时代前头。走在前头的长处之一,便是早在80年前,厦门就能出现陈嘉庚这样“为兴学教育竭尽全力”的商人。即使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单单因为出了个陈嘉庚,就足以说明这个小城的不凡气度。厦门大学今日能成为国内极少数在非省会或中心城市而能办出如此水准的著名学府,并兼具“最美丽高校”之名,和这位厦门集美出生的商人分不开。

和其他几座具有大致相同知名度的美丽的海滨城市比起来,厦门这座城市应该算得上有很多名人的,但最有名的,还是和这座城市气质契合的文人,以及由此而散发出来的人文气质。比如本地的舒婷、外来的易中天、引进的谢泳以及回归的连岳。诗人舒婷大半辈子生活在鼓浪屿,早已和这座小岛融为一体。易中天早在十多年前就说过:“厦门是中国最温馨的城市,就像一个家。”这几年他在外面搞得中国的文化圈风生水起,自己却躲在温馨家园里享受宁静,而同样在这个城市享受到了安静的是以研究20世纪知识分子命运以及西南联大而闻名的谢泳,他低调的行事作风与谦和、儒雅的学者气质与厦门城市魅力的确很合拍。至于连岳,厦门人熟悉的不仅仅是这个人,还有一条与他名字相仿的路――莲岳里。

与多年来人们对于这个城市所形成的温馨印象和小资想象多少有些变化的是厦门人的市民观念。这十年,厦门绕不开的两个事件是远华案和Px事件。这两者打破了人们对厦门的固有印象。十年前远华案发时,举世震惊,有人担心厦门因赖昌星和红楼而蒙羞,更有人怀疑厦门经济的成长性,不少人预测厦门GDP会倒退10年。不料,十年之后,厦门还是福建第一,人均GDP6.4万。

如果说,已经被人渐渐淡忘的远华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个城市长期以来所固有的自得甚至自恋的话,那么PX事件则使得厦门人前所未有地表现出了捍卫常识的勇气和智慧――这一出乎人们想象的行为被解释为“对温馨家园的维护”。易中天评价厦门人的性格“不紧不慢”,在PX事件中此点得到了正解:厦门人的“不紧”表现为温润表达,“不慢”表现为持续争取。PX事件让人发觉厦门可能拥有全中国最有常识的市民。所谓常识,厦门人自己的观点是:即使真的是好的东西,你愿意给,我也有不接受的理由。

和很多城市不同,厦门从来不会因为某场体育赛事而大兴土木,所以最初无心插柳的马拉松赛事反倒成了厦门的经典品牌。原因无它,中国哪个城市拥有如此优美的环岛路和良好的空气?

厦门人没有其他城市那么强烈的渴望改变的野心,它也因此少了些浮躁,鼓浪屿这些年的变化引起一些厦门人不安――每天有太多的游客涌向这里,以至于小岛上的原住民都要被外来的商贩们撵走了。“那些五颜六色的‘特色’旅馆咖啡屋,还是鼓浪屿吗?”好在,鼓浪屿在变,但是岛上的钢琴声依旧没变。这座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岛拥有600多架钢琴,虽然钢琴多并不算什么,但骨子里透出来的对一些高雅东西的迷恋却是这个城市始终不曾改变的东西。

城市B面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九

关键词:东盟;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20世纪70年代,东盟国家旅游业进入大发展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东盟国家的旅游业更是以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发展。从1980年到1990年,东盟国家接待的国际旅客从680万增至2100多万,旅游收入从31.8亿增加到140多亿美元。东盟国家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并将会走上持续的快速发展道路。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糜全世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生态旅游年,以鼓励世界各国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来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发起的这项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唤醒世人对生态旅游的了解和重视,并与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共同探索有效的生态旅游规划机制,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大背景下东盟各国纷纷推出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ector 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在文献中首次使用。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生态旅游的兴起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地球上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回归大自然、保护环境绿色浪潮的兴起,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以及修身养性的需要密切相关。生态旅游的形式有:文化型、科普型、生活型、自然保护型等。

一、东盟国家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因

下面以泰国为例说明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因。泰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泰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瓶颈”现象。旅游业一直是泰国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1984年到1996年泰国旅游业收入平均约占GDP的4.25%,是国内发展迅速并获得外汇收入最多的产业。泰国注重以开发更多的景点和修建更多的设施来推动旅游业的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泰国旅游业由于旅游景点的老化,新景点成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游客数量增长速度下降,旅游收入增长幅度减小,旅游开发已经到了一定限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使得泰国旅游业的主要客源——东南亚邻国的游客量锐减,开发新兴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已势在必行。

(二)旅游业发展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例如被誉为泰国“黄金海岸”的帕塔亚自1950年以来,因其环境优美,吸引了不少游客,当地的旅游业得以飞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游客的大量涌入,当地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污水、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和抛弃使得当地的海洋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泰国国家环境委员会(ONEB)提供的水质报告,自1976年以来帕塔亚的海水水质就不断恶化,至1986年,当地海水已不适于游泳。另外,娱乐设施的兴建使海滩遭到永久性的破坏,珊瑚礁受损情况也相当严重。当地政府及旅游业者并未对环境所受到的污染破坏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经济几乎全部依赖于旅游业,而且75%的当地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旅游业,因此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波及方方面面。最终阻碍了帕塔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旅游观念的形成,以往的休闲旅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生态旅游作为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的新兴旅游项目,它的市场发展潜力相当大。

(四)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各国重视。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全球峰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动议——21号议案,议案着重关注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政府、非官方组织、私营团体一起群策群力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泰国政府也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泰国国家社会发展委员会的威提博士指出,发展“生态旅游”是泰国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和满足旅游者多种需要的必要选择。

二、东盟国家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与分析

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活动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东盟是世界三大热带地区之一,复杂多变的地貌和气候造成了东盟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东盟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新加坡的圣淘沙海滩,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海滩,波德早海滩,泰国的帕塔雅海滩,印尼的吉达海滩,沙努尔海滩,越南的海防等都是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东盟有星罗棋布的海岛。印尼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新加坡的圣淘沙岛,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岛,菲律宾的科雷吉多岛都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东盟有众多的火山、溶洞、瀑布。印尼的覆舟火山、巴都火山,马来西亚穆鲁山国家公园是世界最大的洞穴群,菲律宾的马火山、巴克山寒飞瀑,这些都吸引着观光揽胜的游客。犀牛、大象、巨蟒、鳄鱼、孔雀、热带兰花是东盟国家的宝贵资源。泰国政府在全国建立了500多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尤其是玉佛寺、云石寺、卧佛寺等一批主要佛教寺庙得到修缮,与帕塔亚、普吉岛、泰国缩影公园、曼谷北揽鳄鱼潭、“金三角”、曼谷野生动物园等一起成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新加坡的裕廊飞禽公园、海底世界驰名中外。东盟国家总体上处于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泰国的清迈、

菲律宾的碧瑶、印尼的茂物,马来西亚的云顶高原和金马仑化高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东盟国家拥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如印尼的婆罗浮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之一。印尼的“爪哇猿人”遗址与北京猿人遗址齐名。泰国的班清,农诺他遗址,越南的和平文化、东山文化遗址,以及分布于东盟国家的巨石文化遗址对旅游者都有很大的吸引力。菲律宾的伊富高人创造的巴纳韦高山梯田所用石方超过埃及古代金字塔,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享有“佛塔之国”的缅甸,寺庙遍及村镇,佛塔林立城乡。多姿多彩的古代佛教建筑,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塑,展现了独特的建筑艺术,构成了缅甸风光的一大特色;而且大多数旅游胜地又都以当地的古代王朝建造的佛塔而出名,每座佛塔、佛寺、庙宇都有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或动人的故事。每天清晨,和尚赤脚列队走街串巷的化缘活动,形成了缅甸一个独特景观。茂盛的棕榈树,高大的菩提树,秀挺的槟榔树,高耸入云的椰子树,风景如画的海滩,构成了缅甸旖旎秀丽的热带风光。引人入胜的佛教文化,绚丽迷人的热带风情,加上令人眩目的珠宝玉石和奇特怪异的民族习俗,使她显得愈发神秘又朦胧,更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越南广宁省的省会下龙,地处越南东北部海岸,是1995年设立的一座年轻的城市,为了进一步提高下龙湾的知名度,在原省会鸿基市的基础上扩建并将其市名定为下龙市。下龙市旅游业以及城市的发展程度都比较年轻,是一座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城市。下龙湾位于越南北部,距离越南首都很近,交通方便。1994年越南下龙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属于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在下龙湾烟波浩淼的大海上矗立着一座座千姿百态的石峰,规模庞大,一望无际,这些石峰与桂林的山一样,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海上桂林”之称。目前,下龙市根据距离海岸远近、游船通达的方便程度和景点的质量高低的不同,先开发了斗鸡山及其附近海域的小片资源,加上在海岸上修建的具有越南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园,整个游程大约需要四五个小时,大范围的开发正在逐步推进。按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不能随意在景区内修建新的建筑物、改造和修建工程或砍伐森林,要尽可能保持其原貌。因此,下龙市在开发过程中强调以保护为主,进行有限度的开发利用,没有在下龙湾广大海域内和各个岛屿上随意兴建人工设施,比较好地保持了下龙湾喀斯特地貌的原始景观。目前下龙湾海上资源的游览面积只占整个下龙湾的一小部分,主要围绕着海上石峰(也称岛屿)进行,缺乏对溶洞等其它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类型的挖掘。下龙湾隐藏着很多溶洞,可开展溶洞探险项目。还可以开展如探访独具魅力的小渔村,了解下龙湾岛屿渔民生活习俗等活动。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在下龙湾沿岸几个岛屿上发现了原始人的遗址),开辟访古文化旅游项目等,以丰富产品的种类和提高产品的层次。

此外,越南的大叻市、巴维山、沙坝等都是越南的著名避暑胜地。大叻市是越南林同省的省会,地处越南南部的林同红土高原上,海拔1500米,是越南的旅游及避暑胜地。著名的景点有春香湖、叹息湖、泉林湖、爱情谷、普伦瀑布、古加瀑布、莲康瀑布、邦古瀑布、金溪、甘璃溪和钟爱林等。巴维山(又译三位山)位于越南北部河西省巴维县境内,是婆婆山、公公山和岬山的统称。巴维山茂密的森林中生长着许多珍贵的树木和奇花异草,栖息着多种珍禽怪兽。由于这里山高雾大林密,所以气候凉爽宜人,即使最热的7月,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30℃,巴维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凉爽宜人的气候,每年夏天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到这里游览度假。沙坝是越南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老街省境内的一个小镇,位于越南最高的山——黄莲山的半山腰,距省会老街市38公里。沙坝终年气候凉爽潮湿,夏天,当越南北部平原酷热难耐的时候,沙坝却像中秋一样凉爽,就是最炎热的7月,这里的平均气温也不过17.5℃。由于气候凉爽宜人,早在法国统治时期,沙坝就成了法国殖民主义者盛夏避暑之地,今天,这里的法式建筑仍随处可见。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南部,是东南亚的旅游大国。泰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泰国一向被誉为“亚洲最具热带风情的国家”,旅游业比较发达,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其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泰国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强调节约能源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尽量维护和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平衡。泰国首都曼谷位于美丽的昭披耶河三角洲。因其周围有纵横交错如网的大小河流,昔日许多居民的住房都靠岸建筑,有的甚至建在水上或以船为家,故有“东方威尼斯”之称。今天的曼谷,流经市区的昭披耶河的两岸景色依旧迷人,掩映于茂密翠绿丛中的大皇宫、佛塔、佛寺更加辉煌,靠泛舟进行交易的“水上市场”异常热闹。与往昔不同的是,美丽的风景、众多的名胜、鲜明的民族格调和浓烈的佛教文化艺术,全被先进的旅游配套设施、繁荣的商业、发达的交通和周到的服务武装了起来。距曼谷154公里的帕提亚,原只是春武里府辖区内的一个普通的海滨避暑胜地,经过不断的开发与建设,现以成为世界著名的海滨旅游城,享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全世界有许许多多个海滨城,帕提亚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除了泰国政策方面的特殊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把泰国风情与现代娱乐巧妙地培植于这片美丽的海滨。凡是去帕提亚旅游的游客,都会被那里的大象表演、泰人婚礼表演、泰拳表演、斗鸡表演、泰国古典音乐舞蹈和泰国按摩等所吸引,都会被海水、沙滩、阳光、椰风所陶醉。此外,泰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大趋势下,充分利用其北部山地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既提高了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又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泰国是一个拥有30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近20个少数民族都居住在北部山区,其中较典型的有克伦族、赫孟族(又称苗族)、阿卡族、瑶族、傈僳族、拉祜族等。这些民族大部分还保留着各自传统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风情各异的民族村落。再加上泰国北部山区群山起伏,丛林密布,河流贯穿其间,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泰国发展民族生态旅游得天

独厚的条件。泰国北部山地的民族生态旅游大约始于80年代,那时候还被称为“山地部落旅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泰国北部的民族生态旅游已形成了气候,以清迈和夜丰颂为据点,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民族生态旅游村。清迈是泰国第二大城市,是泰国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和疗养、旅游胜地。夜丰颂是泰北毗邻缅甸的一个府,因此地全年夏、秋、冬三季皆为云雾缭绕,故有“云雾之都”的雅称,是一个充满缅甸文化气氛的山间小镇。塔山苗族村是一个苗族聚居区,在这里可以领略苗家的风俗。在因他农山可以观看大象在山间活动,以及苗族和克伦族村落的生活情景。帕东民族村是有名的“长颈村”,当地女子以“颈长”为美,在村中特别挑出来的女子的脖子上套上一排重约9公斤的黄铜环。美斯乐山下的美斯乐村是泰北最大的华人村,保留着汉民族的生活习俗,而且美斯乐“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终年云雾环绕,山岭起伏,绿树成荫,芳草遍地,山区环境宁静和谐,使人心旷神怡”。

举办旅游年活动,辅之以丰富多彩的旅游节目是东盟旅游业近几年的一大特色。1987年泰国利用国王的60诞辰举办了“泰国旅游年”活动。1988年举办了“泰国工艺年”活动。抓住1992年泰国王后60诞辰的时机举办“92泰国妇女观光年”。此外泰国还利用各地民族风俗,每年都推出许多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如水果节、荔枝节、龙眼节、农产品展销会、国王耕耘仪式、禽类集会、赛龙舟、赛象会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节目,吸引了大批观光旅游者。

受泰国旅游年活动的影响,马来西亚政府举办了“1990年马来西亚观光年”,文化部为观光年安排了127项活动项目。结果当年的游客达到创纪录的747.7万,创汇16.62亿元美元。马来西亚政府从1990年观光年活动中尝到了甜头,于是1991年举办旅游年活动。主题是“旅游天然美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此同时,马来西亚政府在文化和艺术方面举办了“浮罗交怡节”、“丁加奴海滨节”、“古晋书”、“马来西亚沙龙摄影展”等。

1991年,印尼举办了“旅游年”活动,口号是“让我们到群岛去!”。菲律宾政府1988年也举办过旅游年活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盟各国为纪念东盟成立25周年,在1992年举办了“东盟观光年”。新加坡虽没有举行过旅游年活动,但在其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动物园里别出心裁地饲养一批动物,推出游客与猩猩同桌吃香蕉、喝牛奶等节目。新加坡善于利用其多元文化发展旅游业、导游常带领游客参观新加坡各个宗教、种族的文化财富,提供荟萃世界各地精华的饮食,以吸引游客。

东盟国家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迅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质的旅游资源与设施、科学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增加和鼓励对旅游业的投资、不断推出新的旅游项目、得力的宣传促销、多层次的合作。

随着东盟经济的发展,东盟自身也成为重要客源国。国民出游,必然消耗大笔外汇。从旅客出游心理看,第一次出国旅行大都选择在本地区内进行,所以东盟不断加强本区域内旅游。此外,东盟看到了印支三国和缅甸的旅游潜力。因此东盟在这几个国家大规模投资,以期将东南亚旅游市场连成一片,充分利用东盟的交通、通讯优势,将前往印支和缅甸的游客也吸引到东盟来。据统计,新加坡在越南的3.1464亿美元投资中,旅游业占1.7232亿美元。1993年新加坡在缅甸旅游业投资5200万美元,1994年达到2亿美元。印尼和缅甸签订了合作协议,帮助缅甸培训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泰国准备在泰国、老挝边境修建第二座友谊桥,积极促进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以促进经贸和旅游业的发展。

东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既与多年来东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其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相关,更是东盟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旅游业发展策略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Ceballos L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1987,(1): 13~14.

[2] 胡平。东盟国家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J].亚太经济, 1997,(3):10-14.

[3] 李晨阳。东盟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策略[J].东南亚, 1995,(1): 13-18.

[4] 陈莹。泰国发展生态旅游对我国的启示[J].东南亚, 2002,(2): 22-25.

[5] 邓永进。中国云南与泰国旅游资源特色比较[J].思想战线 1996,(3): 41-44.

[6] 杨羡莲。关于广州拓展缅甸旅游市场的思路[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55-58.

[7] 李雪花。越南下龙湾旅游资源开发初步研究——并与我国桂林市的比较[J].东南亚纵横, 2003,(3): 50-53.

基金项目:百色学院一般科研项目(2010KB17)

鼓浪屿之波教案 篇十

一、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存在的问题探讨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招生生源特点

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素质越来越差,学生入校根本无门槛,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也不尽人意。

2.课程学时少

从目前国内各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情况看,由于学制所限,三年制的学前教育只有两年的在校学习时间。而在这两年的学习中,学前教育专业所学课程繁多,二年级开设即兴伴奏课,一年级开设钢琴和乐理视唱练耳课。而乐理视唱练耳课被合并成一周两节课,一年内完成。结合学生入校零基础的实际情况,老师一年内只能完成乐理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本开不了和声理论课,和声知识最多也只能在教学中一带而过,学生在学习即兴伴奏课程时有很大的困难。

3.学生的个体层次差异大

钢琴本身是一门专业技术性极强的艺术学科,学生入校多是零基础,经过一年的钢琴教学,弹奏能力由于自身条件和努力的不同,学生的钢琴实际弹奏能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层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钢琴即兴伴奏课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就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跟不上的实际情况。

4.毕业生的实践教学表现差

在对实习基地的实习生的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毕业生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即兴伴奏能力不够理想,伴奏类型单一,和声选择错误,调式调性不熟等问题。钢琴伴琴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繁多,对于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刚开始可以同步,但几个月下来就开始跟不上,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和反复的实践,这样又满足不了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层次的方式,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同步教学,以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采取分层次教学对策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对策,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根据学生的入校生源特点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分层

教师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分成三组即简易组、提高组、升华组。钢琴弹奏能力弱,乐理和声基础差的同学为简易组,这部分同学只要求具备简单儿歌的伴奏能力,掌握基本的伴奏织体、和声编配即可。对这部分同学如果要求高了,会使其丧失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弹奏能力和乐理和声基础相对好的同学为提高组,这部分同学不但要求具备简单儿歌的伴奏能力,还要求伴奏织体、和声编配丰富些,并能弹奏稍复杂的儿歌和少儿歌曲。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为升华组。这部分同学学习认真,思维敏捷,识谱快。因此这部分同学能弹奏各种类型和风格的歌曲,还要求伴奏织体、和声编配丰富和多样化。

2.针对即兴伴奏课程设置问题,在教学实践上进行分层

为解决中职即兴伴奏课程学时设置少的问题,教师在讲解时先从简易版入手,逐步加入新的音乐元素进行难度升华。对于学习能力弱,基础差的同学先练好简易版的,再逐步晋级到提高版,没有练好的继续练习简易版,而基础相对好的同学也可先选择简易版,弹好了晋级为提高版。提高版练好的同学可再晋级为升华版的学习,也可直接从提高版进行练习。而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直接进入升华版的学习,也可从提高版练习再晋级到升华版。在这种分层教学实践中,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来说,可能刚开始只能听懂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学习内容,但经过不断的实践练习和老师、同学的鼓励和帮助,就会提升到高一层次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根据学生个体层次差异问题,在教学测评上进行分层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层次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学生在自己能力水平内完成好歌曲的伴奏,也能获得高分,而不是以从前单纯的从水平能力的高低,歌曲的难易程度来获取分数,这样就会更大程度上激发基础薄弱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她们感受到只要努力也能获得理想的成绩。经过一定阶段的分层教学实践后,教师可根据技能项目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重新评价评估,重构新一轮的层次教学。

4.根据毕业实习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低,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分层

在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每首歌曲从伴奏织体、和声编配及右手单音、双音、和弦等方面从简单到复杂分成三种难易不同的版本:简易版、提高版、升华版。如简易版只要弹奏右手旋律,左手加入简单的伴奏织体与正三和弦的和声编配就可以。而提高版会用到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伴奏织体,和声编配也会加入一些副属和弦以及右手双音旋律。升华版在伴奏织体上会更复杂,音乐表现力相对也更丰富,右手旋律加入双音、和弦,左手旋律加入比较复杂快速的长琶音弹奏以及无旋律伴奏等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难易版本进行练习。

三、钢琴即兴伴奏课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案例

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实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优化整合,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的《鼓浪屿之波》的教学实例,阐述在教学中分层次教学的实际运用策略:

首先,简单介绍歌曲的内容,老师示范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浪屿之波》是一首四拍子的弱起小节的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抒发了海峡两岸人民之间的思念之情。弹奏速度不宜快。

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同学们才学了一年的乐理知识,对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老师只能在乐曲中再深入分析。《鼓浪屿之波》是一首G大调式的二段式乐曲。二段体(4=4)AB形式。第一乐段(四乐句组成),结构方整,音区较低,旋律微微高低起伏,自然、朴实而流畅。第二乐段(四乐句组成)旋律上扬,表现了一种激动急切的心情,然后又回落。通过增加一些乐理和声知识的讲解,一些同学已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的分析歌曲,但一部分同学还需老师反复巩固和讲解,通过一年这样反复练习,能让90%以上的同学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好,从而能顺利地适应未来幼儿教师音乐教学工作的需要。

第三个环节是编配和声:在这一环节上, 第一次分层教学:先分两个层次要求,对于乐理和声知识薄弱的同学,让他们只编配正三(I、IV、V级)级和弦的连接。如《鼓浪屿之波》:

而让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加入副三和弦以及重属、K46等和弦的连接,使和弦的编配更丰富些。

《鼓浪屿之波》

老师再对同学们的编配进行讲解和指正对错,并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能力好的同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能力不够的同学通过老师的讲解,慢慢地从一知半解到逐渐清晰明了。

第四个环节是右手旋律的分层教学:在右手的弹奏上,由于弹奏能力的差异,笔者也分三次进行示范讲解,先让能力弱的同学配上指法,并进行弹奏,老师指正。接着老师示范在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处加上十六分音符的快速音阶推上高潮,并在第二段前部分高潮处加上双音或和弦增加和声效果,让同学们从各种弹奏方法和知识点来学习歌曲的弹奏以及不同的音乐魅力,引导同学从简到难进行歌曲的即兴伴奏,这样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了各种能力差异的学生的学习,又有利差生学习提高。

第五个环节是左手的伴奏音型的分层教学:在左手的伴奏音型上,分三次进行示范讲解,根据学生弹奏能力的差异,先讲解最简单的柱式和弦,然后半分解和弦、和全分解和弦,最后是长琶音式的全分解的弹奏,学生根据不同难度层次的示范和讲解可自行选择难易程度的版本进行练习,也可以从简到繁逐步进行练习。着意去充分发挥每种伴奏手法的内涵表现力量。

第六个环节是调式的分层教学,最后让学生位从C调转到G、F、D、bB 、bE、bA 、A 、bD各个调上进行练习。简易组的同学先练习C调、再加入G、F两个调式。提高组的同学加入需掌握C、G、F三个调式,可再加入D、bB两个调式的练习。而能力强的同学除熟练了C、G、F三个调式,还要在D、bB、A、E、B、bE、bA 、bD各调进行练习,让升华组的同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常用调式都能熟练运用。

老师在这样的钢琴即兴伴奏课堂教学活动实践中,通过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次探索性教学,各层次学生都能有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同时兼顾了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最优发展。

鼓浪屿之波教案 篇十一

情侣国庆好去处厦门鼓浪屿

推荐理由: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5分钟可达。岛上的人民都很悠闲,开了许多浪漫格调的小店。岛上的钢琴博物馆特别美,教堂和别墅都不错。里面的巷子很深,富有古典的气息,有一种浪漫的氛围。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

小贴士:每年7、8、9月份台风季节,海边船只会全部停开。到海边礁石上玩,要注意潮水涨落。

海南三亚市

推荐理由:三亚,是个被上帝宠坏了的地方。上帝把最宜人的气候、最清新的空气、最和煦的阳光、最湛蓝的海水、最柔和的沙滩、最美味的海鲜…都赐予了这座海南岛最南端的海滨旅游城市。在这里,你会被大海所感染,和风熙日,走在细腻柔和的沙滩,嬉戏在清爽透肤的海水中;在这里,你能体会到“海枯石烂”的分量,情人桥上眺望海天相接的绝美,天涯海角旁许下最真的誓言,相伴相依、牵手一生。

小贴士:携带防晒指数在40以上、防水性好的防晒霜,准备预防中暑、肠胃疾病的药品、蚊不叮等防蚊虫叮咬的药水。吃海鲜时不宜喝啤酒,吃海鲜后一小时内不要食用冷饮、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马上去游泳。

云南丽江古城

推荐理由:这里是爱情的天堂,空气里都微微散发着香甜的暧昧气。在小旅馆的露台上相拥着看雪山环抱;牵手漫步四方街享受夏日午后慵懒的阳光;依窗聆听纳西族的悠悠古乐,时光在不经意间柔软而逝,所谓神仙眷侣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小贴士: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很大。丽江日照强,紫外线强,最好随身携带太阳帽、防晒品。丽江属高海拔地区(2400米),不宜剧烈运动,不宜饮酒。

国庆节情侣旅行的小众景点NO.1 黔东南、桂北侗寨苗寨的秋收梯田

秋天是梯田最迷人的季节,田野渐渐镀上金色,美丽的苗族侗族姑娘挑着篮子,轻盈地穿越梯田,分外妖娆,甚至连那里的风,也是金黄色的。

NO.2 广西桂林海洋银杏林

许多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却不一定知道在这秀美如画的山水间还有一片金色的“海洋”,一个“天下银杏第一乡”。

NO.3 坝上地区

初晨的草原就像童话世界,静谧而安详。信马由缰,坝上的美景皆可入画。塞罕坝,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广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和清代历史遗迹遍地可寻。

NO.4 新疆禾木村

说起新疆北部,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的地方是喀纳斯,却不知道山顶上的喀纳斯在后山山脚下有个同样美轮美奂的“中国第一村”禾木村。

国庆情侣之间旅游的注意事项谈定符合彼此“经济利益”的预算

不过在规划出符合彼此共同“度假利益”的行程之前,大家还是先讨论出符合彼此“经济利益”的预算比较好,毕竟刷卡刷得很开心是一回事,回来还卡债还到勒裤带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在规划前,先了解彼此的预算和经济能力,如果两人还没有好到你的钱就是她的钱,她的钱就是你的钱,建议还是五五分账比较好。

当然,这不是说连几块钱的停车费门票费都要五五对分,那可会搞到每天记账记到头昏脑胀,按计算器按到手指发麻,至少住宿费、机票费这模拟较大的费用可以各付各的,至于餐费、纪念品费这些比较小的费用,可以先谈好彼此的预算范围,然后轮流付钱。

保留点弹性

有道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在规划行程时,最好保留点弹性,多准备个备案,以防天公不作美,没办法外出爬山涉水时,还有室内活动可以打发时间,在外奔波一整天走到腿酸懒得外出用餐时,还有食物可以果腹。

保持开朗心情

是的,航班可能会delay,行李可以会弄丢,旅馆可能会漏订,餐厅美食可能会不如预期可口,但就是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遇上不如人意的变化时,还是要保持开朗的心情,能用钱解决的麻烦就用钱解决吧,能一笑带过的问题就轻轻效过吧,别让这些事后看来都可能变得微不足道“变化”,破坏了整个旅游的心情情绪。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十二

符号的意义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符号形式(能指)和符号内容(所指)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但意义表现的过程并没有到此结束。一定条件下,已经形成的符号整体可作为符号形式与新的符号内容相对应,在更高一级层次上产生意指作用。钢琴对于鼓浪屿即具有这样的符号特征。因为活动普遍化,钢琴就成了一个指代性的符号,成了鼓浪屿的名片。

人们说到鼓浪屿,就会想到钢琴,甚至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类型化到“钢琴”这个符号上。其实,当鼓浪屿被称为“钢琴之岛”,鼓浪屿钢琴文化就已展开其符号化历程。因此“,符号化”不仅指钢琴成了鼓浪屿的文化标示,成为一个地方的形象特征,一张广告世界的“名片”,也是鼓浪屿钢琴文化从形式到内容的沿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蕴含并交织于鼓浪屿民众百年生活方式的变化之中,彰显在与钢琴相关的文化事象始末。1949年后,鼓浪屿行政上属于厦门管辖。厦门市早在1956年编制规划时明确提出:“鼓浪屿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户口可出不可进,岛上不要办工厂,不准采石头,也不要搬进与鼓浪屿风景旅游无关的单位”。

鼓浪屿在“纯旅游”概念性规划的定位下,经历着数十年来最迅速的变迁:工厂外迁、医院外迁、学校缩减,房屋结构陈旧、公共设施不足、卫生设施不齐全,鼓浪屿人的居住环境已不再是优势。“钢琴码头”是进入鼓浪屿的第一景观,其张开的三角钢琴造型,被人们认为是琴岛的象征。

在设计“半拱顶”形码头方案时,工程师林金益并没有明确其为钢琴造型,而是现代抽象派的小品设计。因为它在海边,从第一印象就可以说它像一粒贝壳、一卷海浪、一块礁石。按照林金益工程师当时的想法,码头建筑物首先应该与大海浑然一体,所以把屋顶、百叶、挑檐均设计为白蓝色,使它很容易融入海天景色,成为进入鼓浪屿的第一景物。原想设计成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那种薄壳结构的与音乐有关系的建筑,使进入鼓浪屿的游人,首先感觉到鼓浪屿是音乐之岛。码头建成后,厦门的文人说它像钢琴,而且是张开的三角钢琴,是琴岛的象征。

这一说法很快得到全市人民的认同,也符合设计师的初衷。①如果说“钢琴码头”代表着当地人对鼓浪屿钢琴文化的认同,中国和奥地利联合发行的邮票《古琴与钢琴》则象征了国人乃至世界对鼓浪屿钢琴文化的认同。2006年9月26日,为纪念钢琴家莫扎特诞生250周年和中奥建交35周年,一套由中国和奥地利联合发行的邮票《古琴与钢琴》在厦门鼓浪屿码头举行了首发仪式。此套邮票共2枚,邮票面值均为80分,图案分别是中国的古琴与奥地利的三角钢琴。

本文将以鼓浪屿上的各类演出以及博物馆、钢琴学校为研究对象,力图揭示当钢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后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一、符号化的鼓浪屿钢琴文化

文化的变化是随着时代更迭、起伏的必然现象,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义的。鼓浪屿上钢琴文化一百多年的传承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20世纪末,在举国旅游热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鼓浪屿未能免俗。改革开放以后,搞这个名牌,鼓浪屿区政府、厦门市政府想把这个品牌做大,包括后来的管委会,围绕钢琴搞很多节庆活动。1988年我们开始搞旅游节,每年都有。②

为了加强旅游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来鼓浪屿进行商业、文化消费,提升鼓浪屿的知名度,当地有关部门认为钢琴文化是鼓浪屿打得响的金字招牌,值得大肆宣传与开发利用。旅游区管委会以鼓浪屿音乐厅为中心,举办了种类繁多的音乐活动,大力突出钢琴文化的品牌效应。钢琴被当作鼓浪屿旅游的文化符号隆重地推到了前台。1999年的“音乐旅游年”中推出的所有举措,基本上固定为鼓浪屿的常态文化旅游措施。

(一)天天演

为了配合鼓浪屿作为“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旅游,厦门市政府于2006年5月1日在鼓浪屿音乐厅推出“天天演”旅游音乐专场,旨在将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将鼓浪屿音乐厅打造成鼓浪屿的一个新景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丰富鼓浪屿的旅游文化内涵,凸显鼓浪屿的旅游特色。“天天演”“将向景区游客免费开放,计划每天16:00演出一场,每场演出时长在四十分钟左右。演出形式将以钢琴、声乐及其他器乐演奏为主,其他舞台艺术表演形式为辅;演出曲目选择方面则更加注重雅俗共赏,老百姓耳熟能详、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中外名曲将是演出的重点曲目。”③而从2007年4月15日起,为吸引更多游客夜晚上鼓浪屿游玩,鼓浪屿管委会推行了轮渡票价分时段减免优惠办法。与之相配合,鼓浪屿音乐厅“音乐天天演”也将表演时间由原来的每天16:00开始调为19:30,并在每天19:30~20:30免费向游客开放。据鼓浪屿音乐厅负责人介绍,“音乐天天演”活动不仅在时间上有改动,演出内容也更加丰富。音乐厅特别邀请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的学生参加演出,除了有原来的钢琴、古筝等乐器表演外,还有舞蹈、小合唱、配乐诗朗诵、戏剧小品等。④演员大多为厦门本地音乐人或者在厦门本地活动的音乐人,而其实在此之外,外来的参演人员也不少。尽管演出频繁,而上座率却常常没有想象中那么轰轰烈烈。对于“天天演”的上座率较低的情况,《厦门晚报》有过较长篇幅的调查讨论。如2007年7月20日的《厦门晚报》提出应该调整演出时间,从下午调到晚上。(这点已于2007年4月15日实现。)其二,报纸通过分析认为,岛上居民和散客是主要观众———“据了解,岛上的一部分居民已经成了‘天天演’的固定观众群。偶尔也有从厦门本岛过来看演出的,但人数很少。游客也是‘天天演’的主要观众。厦门演艺学院副院长韦柰介绍说,一般情况下,音乐厅的上座率与游客数量成正比。⑤笔者参与观察了两周多的演出,从现场可以看出,鼓浪屿音乐厅的演出基本上维持在一百多人的观演规模上,对于一个小小的鼓浪屿来说,不管观众更多的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在传媒如是发达的今天,这个规模的长期维持都是了不起的一个现象,它部分地说明了鼓浪屿音乐文化的魅力。虽然钢琴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是作为此地文化的代表,如果把它放在那么多的音乐种类中来看,它的比重依然不可小视。

(二)音乐周

鼓浪屿上还有音乐周。音乐周以音乐会和大师班讲座为主。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一周。自2008年起,鼓浪屿开始举办春、夏、秋、冬四季音乐周。比之大众的“天天演”,音乐周的活动从形式到内容完全专业化,参演者多是很有声望的大师级人物,而且钢琴毋庸置疑地成为音乐周的主角。一方面,当地政府出于“更好地丰富鼓浪屿音乐内涵,打造鼓浪屿这座‘音乐之岛’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艺术活动”⑥而举办这类活动;另一方面,从这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表明了鼓浪屿钢琴文化已经被世人所普遍接受。换言之,钢琴文化已经成为鼓浪屿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符号,甚至是鼓浪屿的符号,厦门的符号。

(三)钢琴节

前文曾述,鼓浪屿当地政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推行的旅游文化宣传中,有意识地突出鼓浪屿的音乐特色。随着旅游热的进一步升温,鼓浪屿钢琴文化成为鼓浪屿旅游品牌,鼓浪屿有钢琴节就是应有之义了。2002年,首届鼓浪屿钢琴节成功举办,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五届。随着活动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钢琴节已成为鼓浪屿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品牌。钢琴节上,参赛的和评比的都不再仅仅局限于鼓浪屿人或者是和鼓浪屿有着这样那样渊源关系的人。世界各地的钢琴选手云集鼓浪屿这块弹丸之地,充分说明了鼓浪屿钢琴文化作为符号的世界性意义。与之相关,钢琴博物馆的建设、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的设立、厦门爱乐乐团驻岛成立,都是鼓浪屿钢琴文化的符号效应。

(四)钢琴博物馆

本文一开始就提到,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一馆于2000年1月落成,华侨胡友义先生将自己收藏多年的钢琴运送回国,与原鼓浪屿区政府合作创建。馆址选在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它也是我国第一座钢琴博物。此馆占地四百五十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博物馆里陈列了胡先生收藏的四十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于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2001年4月,胡友义先生再次献出三十台不同年代的世界名琴,与当时鼓浪屿园林管理所签订了钢琴博物馆二期合同。菽庄花园把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的“蛇岭花苑”与“听涛轩”连接起来,使展馆面积扩大到一千平方米。加上后来依靠菽庄花园后墙的一段院廊而建起的钢琴长廊,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共包括两个展馆一个长廊,收藏有分别产自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精美典雅、造型各异的钢琴一百三十多台。⑦

(五)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2005年1月28日晚,受人瞩目的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落成后首次向市民开放,并举行了一场管风琴音乐会。风琴博物馆的第一台大型管风琴———诺蔓•比尔“初试啼声”正式向游客和市民“亮相”。一百五十多名市民获得第一批观赏百年古风琴、聆听其美妙琴声的机会,来自澳大利亚的管风琴演奏家瑞思•博克(男)和瑞尔克•莫里夫妇给鹭岛市民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享受。”⑧不知喜爱音乐的人们,看到这样的报道是不是会对鼓浪屿又升起一些向往呢?鼓浪屿风琴博物馆位于厦门鼓浪屿八卦楼。与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一样,风琴博物馆里所有的风琴都是胡友义先生捐献的。风琴博物馆的藏品来自美国、印度、加拿大、英国等七八个国家,目前有三十多架簧片风琴、手风琴、口风琴及三架大型管风琴。每架风琴风格各异,用途不同。既有大如6米高的诺曼•比尔管风琴,也有小到只有39个键,大约只有0.8米长,0.3米高,仅一只手提箱那么大的手提风琴。目前,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属于边修建边展览的状态。除了这三十多件珍贵藏品外,胡先生计划把一批电子风琴、数字琴和电影院管风琴等古风琴珍品运抵八卦楼,充实博物馆的藏品量。按照胡友义先生的计划,鼓浪屿风琴博物馆的藏品量在5年内将达到四百多台。胡友义先生希望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种类多样的古风琴珍品,看到管风琴的外形与内部结构,还能定期欣赏到管风琴庄严圣洁的演奏。⑨

(六)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

如果说钢琴博物馆和风琴博物馆都还只是一个比较静态的历史印迹,那么中央音乐学院迄今为止第一所在外地开设的钢琴学校则活力十足。据钢琴学校校长、同时是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的杨鸣介绍,在过去几年内,厦门多次与中央音乐学院探讨合作办校,鼓浪屿的钢琴传统是促使合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这所厦门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艺术类中专学校以办成“未来钢琴家的摇篮”为目标,专门培养小学四年级到高中年级的学生,面向全国招生,北京、上海和厦门都设立了考点。这里多少包含了人们对鼓浪屿钢琴文化传统回归的期待。鼓浪屿的钢琴传统已经完全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南北合作的大手笔的确让人有“跨时代的决定”这样的印象,而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年的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在该校成立典礼上所说:“当今天拍摄的照片成为老照片时,大家会觉得这所学校的成立意义深远。”⑩7月中旬成立的鼓浪屿钢琴学校,8月份便首次引进中国的世界级音乐赛事———美国音乐公开赛。赛事中,选拔赛福建赛区初赛和复赛于8月25日、26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举行。创建于1992年2月的美国音乐公开赛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音乐赛事之一,不少国际高等音乐学府通过它选拔了大批音乐新秀。鼓浪屿钢琴学校承办的第16届美国音乐公开赛是首次在中国设立赛区。此次选拔出的中国音乐新秀除将获得高额奖金外,还将获得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参加美国音乐公开赛总决赛的资格。同年10月,享誉世界的钢琴大师弗拉迪米尔•克莱涅夫来到鼓浪屿,于8日至14日在该校举办钢琴大师班。因为克莱涅夫将担任于10月15日在厦门开赛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大赛的评委,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借机特邀他举办大师班,为厦门的钢琴学子提供一次近距离感受大师魅力和耳提面授的机会。克莱涅夫是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评委会主席,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他以惊人的技艺表现力、丰富的乐感、细致的演奏闻名于世。潘世建所说的深远意义已经在这些大手笔的勾勒中现出了端倪:鼓浪屿的钢琴文化符号是那样耀眼和不容置疑,中央音乐学院相信它,世界钢琴大师看好它,曾经的钢琴大师的摇篮未来还应该是钢琴大师的摇篮。这些,不应该被质疑,也几乎没有人质疑。所不同的是,鼓浪屿钢琴学校不再仅仅局限于鼓浪屿,它的呼吸有了世界频率,教师是五湖四海精心选择的,学生是五湖四海精心选拔的,他们也要从此走向五湖四海。从这个意义上说,鼓浪屿钢琴学校进一步扩大了鼓浪屿钢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二、符号化之意义辨析

(一)批评的声音

世界总是复杂地纠结着,所有的美好中总有一点或者很多不如意的、不和谐的东西,鼓浪屿没有例外。鼓浪屿人大举外迁,从20世纪70年代的四万户籍人口减少到现在的一点七万多,同时,鼓浪屿的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大量人才离开鼓浪屿外出求学工作,音乐群体减少,固守在鼓浪屿的人们虽然还保留一定的音乐传统,但音乐氛围转淡却是不争的事实。鼓浪屿的社会现状引起了在鼓浪屿生活学习过的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一片争议声。2006年6月19日,厦门电视台播出了《我们需要怎样的一个鼓浪屿》的节目。在节目中思明区政协委员许一心,原鼓浪屿区政协副主席、原厦门音乐学校副校长殷承典,市政协委员、厦门市博物馆(原设在鼓浪屿)原副馆长何丙仲,厦门外国语学校名誉校长、鼓浪屿原会长陈碧玉等老鼓浪屿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当然,也有对未来的建议与期盼。

在看了这期节目后,厦门市槟榔中学学生郭馨和陈颖深入鼓浪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他们在鼓浪屿分两次共发放了六百八十四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五百六十六份,回收率82%。在老师陈锋、郑志生的指导下,他们查阅了鼓浪屿的概念性规划,及近年来政府部门主导的鼓浪屿纯旅游定位下人口结构变迁,从教育、音乐环境的变化及人口变迁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开发鼓浪屿的同时,要对人口政策进行重新考量,人文与风景并举,繁荣人文社区。

他们认为,人口的素质结构直接影响着鼓浪屿的文化品位。旅游开发以来的人口搬迁(主动的,被动的)都在影响着钢琴之岛的文化底蕴。而与此同时,人口迁出的同时,这里又充实进一些人口,如:2001年,政府为十个民间艺人颁发上岗证,他们在轮渡、马约翰广场、港仔后浴场、鼓声洞各据一个地盘,或弹吉他、或吹口琴、或拉二胡、或弹电子琴……或独立进行,或短暂配合弹唱流行歌曲进行街头艺术活动。

此外,由于鼓浪屿租屋价格便宜,大量民工从安徽涌入,形成不小的群体,大约有五六千人。街头艺人的演出是纯粹的文化现象摆拍,可以比方为一个人饿了,我们不给他饭吃,而是直接分析他需要的营养元素,给他打点滴,把维生素ABCD直接注入他的身体。而民工的大量进入,虽然雷同于历史上鼓浪屿常常成为战争中的避难所,却没有战后就会退潮的可能———安居此地,不断发展才是农民工们来此地的主要目的。如此,则怪不得学生们会在论文中如是说:长期以来,历史街区居住环境改善得不到重视,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原有居民中经济条件较好以及大部分渴望更好生活环境的年轻人都搬离街区,大量“原住民”的离开不仅使日益衰败的街区更加没有活力和生机,势必造成原有生活方式的断层,由此而使独特的民俗民风得不到延续。文化传载是需要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群,只有人去欣赏,去发现,才有生存的空间。

有的人认为,鼓浪屿上搞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了必然和合理存在,现在讨论它是否需要旅游已经没有意义了。钢琴之岛的钢琴符号已经在充分发掘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被充分地意识到了,也被充分地考虑了,有关部门甚至也以为自己是充分利用了这个符号资源。而实际上,文化的符号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方式的浸润,而非仅仅是某种实体或者活动的展示而已。

一旦对于钢琴文化的理解被曲解为某种类似招牌和幌子的境界,鼓浪屿的钢琴文化就已经到了名存实亡的边缘,再热闹的演出,如果离开了文脉潜流的衬托,只不过是一时热闹。我们没有办法躲过岁月的飞刀,总有一些东西要老去,也总有新事物被催生,但我们可以选择催生怎样的事物,因此,我们也可以选择我们想要怎样的鼓浪屿。当我们从前人手中接过一个光芒四射的文化之岛时,我们预备着将怎样的鼓浪屿传递到后人手中呢?輰輥訛的确,我们可以选择。鼓浪屿的钢琴文化是枪炮带来的,是没有主动选择的被动选择,而屈辱已经过去,主动权只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鼓浪屿钢琴文化的走向只能决定于当代、现在的选择。

当然,在这里,我们也真的不必悲观,一方面,民工和街头音乐家毕竟不是主体;另一方面,或许他们也可以参加推动鼓浪屿钢琴文化的复兴与发展。鼓浪屿原本也只是一个小岛,一个只有渔民的贫寒小岛,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后来贵族一般的钢琴之岛。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波尔曼在论述维也纳多元音乐文化时,曾经如是云:理解维也纳音乐专注于边缘而非中心,即专注于维也纳吸引外来音乐家的倾向。出生于该城市或在那里接受音乐教育的作曲家,相对来说较少:莫扎特、海顿、贝多芬、勃拉姆斯和都是外来人,他们的传记表明,他们被维也纳接纳为自己人实属不易。显然,就其同这个城市的关系而言,现代街头音乐家同那些维也纳大师并无不同。

同理,如果有合适的环境,有足够的主客观理由———鼓浪屿上的农民工和街头音乐家不会永远停滞在目前的现状。布莱金曾深刻而不无幽默地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作曲家被作曲,而钢琴家被演奏。”意思是说,作曲家的创作方式、作曲技法并非完全出自他个人的创新,他在成长为作曲家之前已经被他所处的社会所建构,被这个社会中的音乐传统所模塑。

同样的道理,钢琴家纯熟的演奏技巧、优雅的演奏风格也是社会文化提前训练他的结果,也是音乐传统事先教会他的结果。也就是说,生活环境的文化模式建构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而生活在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同时又凭借这些模式不断建构着他所处的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鼓浪屿是否能在旅游大开发中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方设法延续百多年来的钢琴文化脉络,而不是仅仅保留一个形式十足的符号。

一百多年来,鼓浪屿的钢琴文化和钢琴人就是在互相建构中一路走来,渐渐模糊了因果的承续先后,变得渐为一体。可是,旅游大开发以突变的形式使得这个自然而然渐变的过程瞬间改变了许多,几乎使得百多年来的链条断裂于一瞬,于是才有那么多的担心、不解,甚至不满,于是才有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未雨绸缪,提出来种种方法,以期避免一百多年来琴声所裹携的钢琴文化步上夕阳之旅。思明区政协委员许一心认为:鼓浪屿从它的整个历史来看,它应该是洋溢着一种很浓厚的闽南气息跟现代文明结合的一种文化,而且它应该讲是我们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跟西方文化碰撞融合以后所产生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所以整个鼓浪屿的发展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其实鼓浪屿有很丰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如果片面地只是去强调旅游这一块,而把文化丢掉,你整个鼓浪屿搞不好。我们现在还能够在前人创造的音乐之岛这个花环底下,我们留给后人有什么东西?就几栋房子?还是外国来的几架古钢琴?再没有东西了?我想不应该是这样子。

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称这种旅游为“遗产旅游”。“遗产旅游”包括了对遗产价值的区隔和分裂的因素:(1)游客与东道主对遗产的认识和实践价值存在着差异。对游客而言,到遗产地旅游只是“客位性”的,而东道主则属于“主位性”的。(2)对于游客来说,到某一个遗产地旅游属于“观光”活动,而对于家园遗产的地方民众来说,遗产成为他们的“展示”活动。(3)由于遗产的所属权发生了转换,遗产地政府为了配合旅游,迎合游客的“时尚口味”而对遗产进行改造、装饰等,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创造遗产”的行为。对此,家园遗产的主人经常处于“失语”状态。(4)现代旅游是以资本作为交换的活动。但资本的“中介”兴致被突出和凸显,并成为现代社会的杠杆,遗产便很可能面临一场劫难。鼓浪屿的钢琴文化经历了一百多年,无疑已经是遗产,而这份活态遗产,在旅游大开发的时代,是否已经到了面临劫难的境地?根据游客的口味而进行的改造是否真的使鼓浪屿钢琴文化处于“失语”状态?鼓浪屿的天天演和音乐周、钢琴节,还有定点的街头艺人表演,让我们想起了另一个音乐生活的渊薮。

六月的一个傍晚,维也纳到处是音乐,它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音乐外表。大厦、纪念碑和塑像证实了昔日曾有过大师而今日则还有奢华的演出。街头音乐同音乐学院传出来的乐声交织在一起,墙上贴满音乐会的告示,音乐家匆匆赶去排练和演出。连餐馆和食品都标有作曲家和音乐家的名字。这就是处于欧洲中心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形象。通衢大道从市中心辐射出来,连接了它的周边国家及其文化,它们在半个世纪前还属于奥地利统治下的哈布斯堡帝国。帝国今已不复存在,但维也纳仍有之貌、之声,街头音乐家用匈牙利语演唱或演奏斯洛文尼亚民间乐器。维也纳不但欢迎音乐的多样性,也为各种不同音乐的展示提供了广阔天地。

人们汇聚到国家歌剧院来看夜场演出。看歌剧是件雅事,人们暂停其他活动,下午5:30开场前早早用餐,幕间去附近的莫扎特咖啡店小饮小吃。那天上演的理夏•斯特劳斯的《玫瑰骑士》,月底则上演热门的《费加罗的婚礼》。维也纳音乐历史的象征多在国家歌剧院附近的几个街区内,如历史性的“音乐之友社”的那条马路,今天那幢大楼里拥有好几个音乐表演厅、一个图书馆、档案室,甚至一间奥地利名琴室,展示Boe-sendorfer制造的钢琴,里面尽是锃亮的钢琴和奥地利大钢琴家(也有几位外国钢琴家)的巨幅画像,威严、吓人,给人的印象是只能看看,甚至崇拜,而绝不许触碰或在琴上弹奏。

沿着维亚纳商业中心Kaerntner大街通向St.Stephen大教堂的路上尽是街头音乐家,有各种类型的,曲目也五花八门。卖花人唱着叫卖来自乡下和意大利—西班牙的鲜花,声调平板,适合劳动歌的传统。有些音乐家则来自匈牙利,赚点小钱,够几个晚上的开销。他们的表演混合了几种风格,乡村民歌加上当代流行歌曲,但都有匈牙利语言的印记和匈牙利器乐风格意识。还有一个美国青年吵吵嚷嚷地唱着五六十年代民间音乐复兴时的一些老调子,吉他盒子放在地上向人们要钱。在St.Stephen大教堂周围广场的边上,人们在听来自南美安底斯山区的排箫合奏,用西班牙语表演政治抗议歌曲,这是观众最多的演出。不管能否听懂歌词,也不管他们来自秘鲁还是玻利维亚,观众给的钱最多。

走进大教堂,首先听到的就是巴赫管风琴曲辉煌的声音,在主要是天主教徒的维也纳的大教堂里听到的却是巴赫———一个北德新教教徒的音乐。大教堂里的人们似乎吃不准这一音乐是不是在为宗教仪式伴奏,但他们只是沉思,不大声说话,悄悄与邻座耳语,打听眼前发生的事。走出大教堂,有一家小酒馆,可以听到一种叫Schrammel的城市音乐,以19世纪两位音乐家Johann和JosefSchrammel命名,他们创造了这种类似民间音乐的风格,促进了这种传统的创作与表演。此外,据说在维也纳也能听到美国乡村———西部音乐。这是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波曼在与其老师内特尔编写的《世界音乐揽胜》一书中对于音乐之都维也纳音乐生活的描述。阳春白雪的音乐会与下里巴人的街头音乐混响,专供崇拜的名琴室与休闲惬意的小酒馆城市音乐交织———今日鼓浪屿上点点滴滴的设置,是不是有点模仿维也纳的意思?当然,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官方的文件明确说过要把鼓浪屿变成亚洲的维也纳。

仅仅是管理街头艺人,已经够有关部门忙活一阵子了。居民们已经习惯的优雅清净是否还能保持,像维也纳一样遍地音乐、无比繁荣的旅游景象是否可以实现,二者之间无疑地存在着巨大的期待差异。维也纳的繁荣是如何达成的,是像鼓浪屿这样依靠行政命令实现的吗?也许另一个例子会有所启发。现代的旅游业讲究五官“联觉”感受,即观看美景、听赏音乐、品尝美酒佳肴,甚至亲自拨弄乐器、载歌载舞。

如上述苏格兰民间音乐的“音乐会暨凯利舞会”,先由音乐家表演苏格兰民间舞曲、歌谣叙事曲、彭斯诗歌谱曲、苏格兰现代歌曲,观众围着圆桌品尝苏格兰小吃,之后,观众在这些音乐家的伴奏下,在舞蹈教练的带动下,跳起了苏格兰民间舞蹈(如horn-pipe,reel和strathspey)。这就是苏格兰古老的凯利(ceilidh)家庭舞会的形式。在今天强调专门技术和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很珍惜这一古老的人人参与的传统,因而这类活动在艺术节期间有较好的票房收入。同样,小酒馆里的自由奏乐,能为慕名而来品尝苏格兰威士忌的游客助兴,既为店堂增加了苏格兰传统氛围,也招徕更多的生意。

苏格兰古老的“凯利”自娱形式也传到了苏格兰,如杜伦市有这样的“民间音乐会暨学习班”,下午是学习班(workshop)(也为白丁开设),教民间提琴、诺桑伯兰郡小风笛、约克郡重唱歌曲、爱尔兰踢踏舞、东北部的木鞋舞等。晚上是一场示范音乐会,观众也是围圆桌而坐,边品尝小吃,边欣赏节目。除提琴和风笛,还有手风琴、曼陀铃、吉他、口哨、笛子等的独奏与合奏,约克郡重唱、踢踏舞则由爱尔兰踢踏舞和纽卡斯尔木鞋舞舞蹈团表演。主办者既以此招徕观众,也普及了当地的民间音乐。

城市为个人提供了更大的自由活动的公共空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街头表演。这些表演的格局系由城市本身形成,而且有助于城市反映自己的时空—历史和现实。街头音乐及其观众都是流动性的,而且街头音乐日益进入商业区中心的商场、步行街、车站、地铁,这倒扩大了受众面。街头音乐家从这种流动性中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收益。輶輥訛从苏格兰的凯利传统中能看到鼓浪屿的传统吗?答案是肯定的。鼓浪屿上有着悠久的家庭音乐会和民间音乐沙龙的传统,虽然历史上不曾有过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刻意经营,但是正是这种无心插柳的形式营造了鼓浪屿钢琴文化的繁荣历史。今天的鼓浪屿打起经济牌的时候一度过多在外在形式上借鉴某种模式,却忽略了鼓浪屿钢琴文化的传统正是交流与互动。

据了解,鼓浪屿有关方面正在筹建一个乐器博物馆。在这个乐器博物馆里,游客可以在有引导的情况下,参与各种乐器的演奏乃至学习。这个形式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僵化的符号,而是有着特定内容的,由一个环境中的人共同参与、共同营造出来的。说不定这个小小的变化正是鼓浪屿钢琴文化在旅游开发大背景下的变革的开始———飓风起自青萍之末———我们期待着它开启崭新的未来。

(二)宏阔的眼光

笔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个现象,对于鼓浪屿钢琴文化有着深厚渊源与感情的老人们常常着眼鼓浪屿本岛来谈鼓浪屿钢琴文化。比如朱思明先生的忧患意识:殷承典担任厦门音乐学校的副校长时候,他说:这个学校要培养多少多少个殷承宗。有一次他介绍一个美国的记者来同我讲话,我同他讲现在鼓浪屿培养不出这个。他说为什么?我说因为没有教师,没有一个很广泛的交流的氛围。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的疆域逐渐宏阔,今天的社会已经没有什么文化可以局限于一时一地了。当文化的交流藉由现代手段而逐渐广泛、加速之后,只是局限于本土来考察某一个文化现象已经不可能了。即使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仅以福建音乐为例,人称“中原古音乐的活化石”的南音,而其今日之地域已经远离了发祥本土几千里———谁又能否认它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呢?前文提到的鼓浪屿英华中学是厦门当地抗战以前最有名的中学之一,据该校校友洪卜仁回忆,该校毕业生在厦门的发展途径相当有限,想要升学深造的人大多选择到邻近的上海或者更远的北京等地继续学业。厦门史上闻名的知识分子林语堂、林巧稚等,其事业发展基地均不在厦门。这种特殊的现象,反映出闽南知识分子的“流寓型”性格。

其实,这种流寓型人格,也可以称作闽南文化的流动性表现。鼓浪屿钢琴文化当然不能例外,流寓性或者说流动性是它曾经的性格(殖民文化的空降是西方到东方的流动,华侨的生活方式演变是它自主的一个改造),也是它至今仍然具备的品性。与广阔的内陆相比,小岛确实太小了,因为小而精致,因为精致而自我陶醉。能够进入这个美丽的小岛是愉快的,能够走出这个美丽的小岛也是心胸敞亮的。如果当年的殷承宗和许斐平不走出小岛,依然留下来的话,那么他们的钢琴还能弹到什么境界?他们肯定不会有今天的造诣。小岛是开放的,小岛的人一旦走出去,就能跨洋过海,走得很远很远。小岛的灵气正是来自这种无法封闭的四周,这种随时流动的人群。岛上的居民半数以上在海外有亲人,他们旅居世界二十九个国家和地区。因此,鼓浪屿不仅连着中国,也丝丝缕缕地连着世界。正如钢琴和宗教,不应属于某个国家和某个民族,而应该属于整个人类。

于是,鼓浪屿钢琴文化就有了今天的宏阔,我们在这里便不得不说说厦门爱乐乐团。也许有人以为厦门爱乐乐团已经离开了鼓浪屿钢琴文化要探讨的范畴,因为它成立之后没有多久驻地就离开了鼓浪屿。花落他家并不意味着遗失,相反是一种宏阔,何况今天的鼓浪屿钢琴文化并未完全退出本岛,只是岛外花更盛叶更繁,这些本土之外的派生,依然未曾离开鼓浪屿钢琴文化的范畴。厦门爱乐乐团成立于1998年,接受厦门市政府的扶持、福建电力和厦门电业局的赞助及厦门香港联谊总会和各界的捐赠,是当时我国唯一实行总监负责制的民办公助全职交响乐团。在我国著名指挥家、现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郑小瑛教授的领导下,1998年9月9日在美丽的鼓浪屿举行了首演。乐团现有演奏人员八十多人,汇集了国内各路精英。乐团成立以来,已公演几百场,推出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等中外优秀名曲一百多部(首)。

特别是在新千年到来时,乐团在新通车的海沧大桥上演奏了专为海沧大桥而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诗篇》和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等;在庆祝著名钢琴家殷承宗艺术生涯五十周年音乐会上,乐团也与殷承宗先生合作演出了多场难度很大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黄河》等名篇,均获得极大成功,轰动一时。厦门爱乐乐团始终秉持“阳春白雪,和者愈众”的宗旨,为普及交响乐知识不遗余力,经常面向社会举办音乐讲座,郑小瑛女士亲自上台指挥讲解,深受观众好评。目前乐团常年坚持在爱乐岛音乐厅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12时,下午13:30~15:30时进行五小时公开排练,每星期五晚上19:30举办专场交响音乐会,游客均可进场聆听欣赏,一睹乐团风采。

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对乐团的演出进行了转播,各种报纸杂志对厦门爱乐乐团在崭新体制下取得的骄人成绩,也有了上千次的评论和报道。厦门市领导和媒体已称厦门爱乐乐团为厦门的一张“烫金的城市名片”和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2006年,厦门爱乐乐团被厦门市民投票选为厦门市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八十多位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音乐家们,正齐心合力为将厦门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光明之岛—音乐之岛”。

鼓浪屿钢琴文化滥觞开来,已经从鼓浪屿扩展到厦门,更从厦门蔓延全国,甚至走向了世界。其实这个过程,颇有意味:当年钢琴从西方进入中国,集中到鼓浪屿,今日又从鼓浪屿渐次到厦门、中国、世界。文化中心是一文化区发明创造文化元素的地方。当文化元素创造出来后,会呈放射性状向其边缘区传播。由于传播需要时间,当传到边缘区时,时过境迁,文化中心很可能已抛弃此文化元素而创造出其他新的文化元素来。这时就会出现文化中心所创造出的一些旧有的文化元素保存于边缘区的现象,这类文化元素即为边缘遗存。

对于鼓浪屿而言,鼓浪屿一开始便是所谓的“创造文化元素的地方”,其文化元素又不断传向其边缘,厦门则首当其冲,并且出现了钢琴文化在厦门边缘遗存甚至更为兴盛的现象。至于鼓浪屿本身是否已经抛弃了此文化元素,回答应该是否定的。作为过程与发展的文化,鼓浪屿钢琴文化一方面辐射四周,一方面在本岛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发展势头的勃勃生气。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十三

关键词:禅创意视觉互动广告活动

“禅花园(zen Garden)”是一个可以从“威斯汀酒店和度假村(westin Hotels&Resorts)”

网站首页下载的互动游戏,为德国公司北美(North American agency Deutsch Ino.)在2006年所制作。这个网站有别于一般旅馆饭店的网站,它并不标榜房间的豪华舒适,地点的便利,和所提供的美食。而是强调待在饭店中的经验与感觉,研究“禅花园(zen Garden)”这个作品基于下列三个原因:一、探讨禅的美学观,特别是利用结合佛教的宇宙观与与禅花园哲学而形成的作品,是相当少见的。中国园林的精致优美,建筑与自然美景的融合,运用在文学、艺术都有杰出的表现。然而,日本的禅宗高度发挥禅的哲学并运用在地景上形成枯山水(Karesansui)艺术的极致表现,确实别具一格,我们可以进一步比较中国风水与日本禅花园确实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禅花园里的沙地一次又一次被耙出不同形状,被比较成宇宙永不停止的建构。禅的哲学强调宇宙的一切基础是和谐的,任何混乱必然有和谐蕴藏在内,而对这种混乱或受苦,会产生同情心,而和谐、因果和同情心,这三个要素形成佛教重要的基础,而禅花园也是利用这些象征要素,构成独特的美学观。。二、研究商业广告与禅哲学的结合,这个互动游戏是整个网站广告设计的一个部份,它的设计是强调顾客能够体验一种互动的原素来达成心情的放松与平静,但在操作这游戏之中,不可避免的,我们也会被它的广告商标和标语给影响。三、探讨主观与客观存在的问题,在操作这游戏之中,主观与客观形成和谐一体。这跟中国山水画的精神是一致的。由其是中国绘画的留白象征空境,物我合一。艺术家必须寻找一种和谐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而创造出不朽的作品。接下来深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作品的内涵:

一、从创意来解释

这个互动游戏,它的视觉和会图像化的形看起来就像一个画版一样,如图二所显示。使用者可以轻易的描绘出线条和形状,即使是使用鼠标或触摸板去操作。左边为图像化的元素(草、沙、岩石),点选之后可放在右侧画面任何地方,这样的选择方是也是多数绘图软件的操作接口方式,如Adobe Photoshop或Adobe illustrator,在操作时就会联想到其他相似接口的软件,可以让用户较直觉式的操作。取的是耙子,先用鼠标点选左边的元素(草、沙、岩石),再移动到右边绘图区,再利用耙子工具在沙地上画出线条或形状,这些形状可以代表使用者的心情,技术或观点。如果要描绘一些较完美的形状,还是要花一些时间练习,当耙子接近或碰到边界时,它会自动回到在右下侧原点。实际上,用耙子耙沙地,它的用意也就是集中专注力和获得内心平静,而这样的训练需要花费数年时间,而这个互动游戏非常简单。跟真实情况相比,它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似乎很快,对于这互动游戏的设计而言,禅的精神似乎无法藉由它而有深刻的体验。但作为一种饭店旅馆商业上的特性,它的目的似乎是达到了。

二、互动的设计与主体和客体的一致性

由于禅花园的使用接口和图像化与一些重要的软件是一致的,用户在操作时,并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除了教导操作的字幕,公司的商标和品牌的讯息则是固定在下方,没有特别变动。虽然这些石头,矮树和耙子在沙地画出的形式的组合是千变万化,但与其它的游戏相比,这个互动游戏是相对简单,它具备开放性和游戏般的功能,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产生一种平静和放松之感觉,在繁忙工作之余,能获得平静的休息,然而,如果要透过这个互动游戏,期望能获得较深刻的禅的体验,这似乎是不可能,除非是对禅原本已有体验或熟悉的人。

三、佛教宇宙观的象征意义

隐藏在这个互动游戏的背后意义是深远的,在这游戏的中央绘图区,我们用鼠标拖曳耙子在沙地或细石地上,根据禅花园的哲学,沙地上的图案被园丁设计或创造出来象征他或她对这个世界的破译或解释,岩石,小草和沙象征非有情的元素建构了这个世界或宇宙,中央绘图区包括,沙地,细石上划出的图案象征宇宙是我们内心的反射,对于树丛,小草在细石上排列则象征创作我们自己宇宙的方示式。佛教观察这个世界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也产生许多重要的结论,但这些理论多数偏向唯心论,特别一点就是,人凭借着自己的意识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宇宙观,这个世界并不是客体的或物质的,而是主体的和精神的,佛法形成宇宙实体,而宇宙实体反过来又引导所有生物朝向进化迈进。。而不管西方或东方的哲学或科学,都一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和极小的两者同时并存于同一时间,时间包括现在,过去,未来。空间包括上,下和四个方相(东,南,西,北),而佛教哲学把这一切区分为两类,一为有情世界,泛指所有生物,具有感情与思想,另一为器世界,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的等非生物特性。

根据佛教宇宙观哲学,我们的世界是由3000宇宙或银河组成,每个世界被称为三千大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有十亿个具有四大洲的小世界,一个世界在西方被类此成一个银河系,每个世界看似很大,有自己包含的相对系统,对于居住在其中的生物看似很大,但与整个宇宙相比,是非常渺小的。每个世界有十大山,中央最主要的山为须弥山(Sumeru),其他九座山围绕其周围,而其间被八个海隔开。在须弥山顶为因陀罗(Indra)皇宫,因陀罗为印度众神之王,须弥山山坡东南西北由四大天王驻扎保护。非常有趣的是佛教宇宙观被发现不只在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中,其他像是印度教和道教都有类似的描述,当代科学的微观(Microscopic)和宏观(Macroscopic)的发现和观察也常被用来与佛教宇宙观哲学比较。四大洲,十座山,海被运用和反应在禅花园中,小心选择石头代表四大洲和十座山,沙地或细石代表八个海。一个微形世界被创造出来不仅象征空间的概念,同时这也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在内,接下来将会更进一步探讨。

四、日本禅花园的实质意义

日本禅花园又名枯山水,它的历史可追朔到数百年前,是逐渐发展而形成一种高精密的形式和哲学,不像其它形式的园艺,枯山水花园要求时常维护和调整,所以,枯山水被认为似乎永远没有完成的一天。图三显示一个非常著名的枯山水庭园,位于大板的四天王寺本坊庭园(shiyenno-jiHonbo Temple),这个庭园是日本早期佛教庙宇四天王寺的一个部份,如同本文前面所提,水并不是常在枯山水庭园所使用,被取而代替的是沙地或细石地,而在沙地上耙出复杂的图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训练到熟练为止,这样的方式要求就是专注力,这也是禅宗常用的方

式,借由一些活动来训练专注力,如射箭,花艺等。

日本禅花园通常座落于寺庙内,面积相当小,必须发展出一独特的形式来表现禅的精神,不像传统的中国庭园,禅花园是不需要很大土地的面积或远景来提供启发。在禅花园里,砂或细石被铺到地上,岩石则被刻意的排列矗立在沙地或细石地上,这些岩石被小心置放来显示它们最令人满意的某个角度。灌木、小草被修剪,种植和雕塑成一些特性样式,与砂、岩构成一个和谐的、像画般的心灵空间。围绕这些岩石的细沙象征浪、波纹或其他形式的水波。以便提供造访者一个和谐和平静的氛围。日本禅花园可以被当成中国山水庭园进一步形式化的发展,在此,“山水”这两字是跟中国“山水绘画”的山水两字是同义的。在十五世纪中国文化里,中国山水绘画和园林艺术的元素,早已高度形式化,包括花、树、亭、台、塔、池、泉、小径和河等。不论是日本禅花园或中国园林,皆强调山与水,特别是山,被考虑成一个较神圣地方和被认为较接近上天,多数的这些元素被传输到日本禅花园的表现里,但逐渐的,在许多日本寺庙的庭园中利用花、树、亭、池、泉慢慢被移除,只剩下岩石和沙被保留,据说这两个元素岩石和沙最适合用来做冥想的用途,但其实,这些细沙在白天是太明亮而在晚上又太暗,严格来说是不合适做冥想的用途,只能看成禅的一些特定表现方式。破译禅花园的挑战是可以用佛教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话概括。就日本禅花园而言,这些岩石不仅仅只是象征须弥山和其他九座山,更象征日本的岛屿。现在,日本禅花园外在形式和内涵已被应用在许多场合,包括饭店,公共场所,或私人家中。在许多国家也可发现日本禅花园形式的艺术表现,所以日本禅花园也可以说是艺术的表现。如果能够结合中国山水庭园艺术和日本禅花园艺术,另外加上中国风水概念,将有可能产生极具特色的新环境艺术。接下来探讨它们的差别。

五、中国风水观念的对艺术影响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十四

从深宅大院到高楼广厦,百年老建筑透露出来的历史感与现代建筑流露的年轻调皮设计美,古老与时尚,修旧如旧与天马行空,闽南话语和洋文外语夹杂交流,在厦门这个地方交融,天衣无缝。

山经:民宿是山,是厦门的躯干。从没有一个地方像厦门这样,10年来,家庭旅馆遍地开花。鼓浪屿、百家村华新路、曾厝垵……几乎是三步一店,好不热闹。这其中,有第一批设计师上鼓浪屿翻新改建百年老建筑,有爱民居的人修旧如旧利用古厝。

海经:高端酒店是海,是厦门的脸面。30年间,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开业,第一家外资酒店落成,随后,国际酒店集团纷纷进入厦门。他们或早或晚,高楼大厦,矗立在厦门岛上。

美感鼓浪屿

现代人经常神不守舍,注意力总游离于肉身以外,经常3分钟热度过后,不知所措。鼓浪屿之美,无疑是可以身心一起在此驻足的场所。看,那些老别墅里,花格栏杆被照出长长的影子,露台上的猫正慵懒地卧躺,庭院中那株古榕渐渐融入夜色。鼓浪屿的美,美得清晰,美得朦胧。

那山,那海,那宅

那宅,真心不好找。鼓浪屿的路七拐八弯,穿过人流如鲫的龙头路来到安海路,一路走走停停才终究到了岛中央。安海路,一溜的老宅子,才看到那宅居然贴着路面,但又凭借那几级的石阶,远离视觉聚焦处。

拾级而上,那宅的轮廓逐渐清晰。花园小径,阳伞竹林,院子整洁舒适。更何况,有着那株腊梅老树,枝繁叶茂地生长着,让人好生一片悠然——这才是鼓浪屿的样子。主角是那幢白色的小洋楼,那就是钻石楼。那宅的前身是上世纪初颇具传奇色彩的缅甸米业大亨、侨商曾上苑(厦门早期三大旅社之大千旅社的创办人)的旧居。其实安海路上最著名的是番婆楼,不过盛名之下,乐于探寻的人儿更宁愿选择去探访那些触手可及的老宅子。

由缅甸米业大亨、侨商曾上苑旧宅改造而成的这个旅馆只有8个房间,应该算是岛上最少房间的旅馆。在鼓浪屿,每一栋洋楼都有其身家背景,不过钻石楼之所以倍受关注,更多是因为它的建筑立面所采用的钻石切面设计。这种多面体的构造跟周边多数南洋或欧陆建筑风格大异其趣,故在当时有“钻石楼”之称,加上它的通体纯白色,这在岛上一片沉闷的老石块中一下子明亮起来。

其实在时期,为了避免成为敌方轰炸的目标,白楼还被刷成了土灰色,之后数十年,白色的真身一直没有被还原,直到阙阙以及先生的出现,这幢重新修复的老建筑,才得以还原从来的面目。阙阙和先生都从事设计工作,他们也是鼓浪屿上第一批接手改建老宅子的“二房东”。改造的工程相当浩大,因为荒废多年,修复改建难度很大。幸而夫妻同心,一个注重外观修复,一个着力室内设计,把原来的框架结构变成现在的砖混结构,巩固了主体基础,又增加了空间布局的功能性。酒店的8个房间,间间不同,除了在硬件设备上的不遗余力,还最大可能地分配建筑各个部分的功能——不同的房间有着不同的观景,从番婆楼、八卦楼到三一堂、日光岩,标志物如同那宅的窗外风景画,如同那美院师生的作品一样,点缀在房间以及酒店公众区域。不少客人独爱那二楼的9号房间,因这里是眺望日光岩的最佳位置,加上那偌大的浴缸,简直就是岛上最奢华的观赏台。

窗外风景热闹,房间的色调则是极为静谧,黑白灰棕的过渡色,几乎都是最容易让人忘记的颜色。通往二楼的楼梯开了天窗,让自然光洒在地毯上,心情也变得轻松。这或许也是二房东最想要的效果,一切都舒适自然,客人也就乐意冲着这淡淡的记忆住在那宅。

福建路上的46 HOWTEL

从轮渡码头拐至福建路,爬上大坡,你很容易看到那棵巨榕。而在下面“好乘凉”的,便是那栋灰色洋楼,46HOWTEL的小楼。

这里有一个让人艳羡的院子,从小小的折返式玄关走进去,院子和洋楼以慢半拍的那种懒洋洋的态度呈现。阳光和树影投在洋楼的灰色墙面上格外好看,树荫下三五闲人散坐聊天喝茶,悠哉之极。扔下行李,还来不及check in,直接在院子里坐,这一呆就是一下午。其实最好的还是院子。在这里喝上几泡水果茶,看一两本散文随笔,见识无数拍照的匆匆过客,心里更踏实不少。如果你愿意,在院里上一次学堂也不错,在这片咖啡文化繁衍得枝繁叶茂的地方,学习一下品鉴咖啡香气。院子里的Kapok Café同市区里32How创意园的Cherry32 Café系出同门。

榕树掩映下的这栋建筑,圆拱落地窗上透着鼓浪屿才有的那种湛蓝和明亮。以单一别墅建筑改建而成的46HOWTEL,拥有17 个房间。它充分考量人与自然的沟通,与鼓浪屿多如牛毛的民宿氛围大相径庭,成为厦门首个精品酒店。三楼有阳台的房间,落地玻璃窗外,两株大大的芒果树长势茂盛,那芒果似触手可及。据说这是最抢手的房间。窗外景色好,室内设计也就顺势走清爽自然路线,白色的基础色之上,加上原木色,大量针对空间定制的木制家具,为房间带来了不同的住宿体验,完胜一切繁缛雕琢。

我住的是2楼,从房间西面的落地窗往外看,那是“我站在楼上看风景,楼下看风景的人在看我”。极爱这个设计,因为早上一睁眼就看见那百年老榕,挑高4 米的空间格局方正,给人一整天的神清气爽。木墙面床的那一面被巧用,设计成节省空间的衣橱和书桌,电视墙多出来的一块区域,又构思成双人吧台,我认为是最加分的地方。夜深人静的时候,记得翻开房间里的那份《在鼓浪屿上一定要做的46件事》,想着明天的行程然后酣然入睡。

乐感鼓浪屿

从前,提起厦门鼓浪屿,人们总是说:“那是音乐之岛!”岛上曾有钢琴600多架,即便在50年前,也有300多架,更不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那是家家必备的了。至于家庭音乐会、演奏会、独唱会,那是花晨月夜的最佳消遣。厦门作家协会主席陈慧瑛说过,“鼓浪屿人把学音乐当做人生必具的艺术修养。” 时至今天,这种家庭音乐会依旧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官方的,有黄荣远堂与海天堂构的大型音乐会;小的,有蘑菇这种家庭旅馆里的,自发的聚会。

蘑菇里的音乐之声

蘑菇度假旅馆开在所有上岛游客必经的龙头路头。选择这个名字确实是受到了台湾蘑菇风格的影响,而且蘑菇总能让人联想到食物,或者是童话里的房子,感觉比较温暖,不会传达出负面信息。后来看蘑菇装修出来的样子,也差不多延续了这个定位——质朴、自然、舒服,没有太多冰冷的东西,又有点本地化的风格。

“蘑菇”为人所熟知的是不定期举办的家庭音乐会,就在靠近龙头路上那片露台上。没有开幕式,没有节目单,没有贵宾席……往往一句即兴的、简单的召集,就组织起了一场家庭音乐会。一群人,在院子里说说笑笑吃着小点心,一曲终,老友们清清嗓子,就接下去唱了起来,这是他们多年前就已经熟悉的调子。

说了是不定期,那么全靠运气,遇见就是遇见,错过也就错过。就像我9月底的时候前往,本来说是有一场音乐会,后来说大家都忙着中秋“博饼”去了。(注: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因为博饼,音乐会也就取消了。在鼓浪屿人看来,“中秋大过年”,再好听的歌也比不过博饼的大快人心。这点倒是蛮随性的。更何况,现在音乐会的机会少了,因为大多数音乐会都挪到场地更加开阔的海天堂构。虽然少了一点人气活动,但蘑菇的整体评价依然很高,而且又有先天的地利优势,开业之后入住率一直很高,成绩斐然。

玉兰树下有红堂

鼓浪屿岛前沿最热闹的龙头路蘑菇旅馆和隐藏在连岛上居民都不知道的公平路红堂旅馆都属于一个70后主人——大潘。

如果说蘑菇是年轻跳跃的话,那么大潘倒腾出的第二家店更适合沉稳有阅历想要寻求都市放逐的旅人。

红堂是1930年的房子,前身是教会建筑,低调、不抢眼。大潘接手的时候,据说破破烂烂只剩下四面墙顶着一个晃晃悠悠的屋顶,然后这个工业产品设计出身的广告业从业人员将它恢复成如今的模样——沉静、低调。老榕就长在后院里,正对着讲道堂墙上的那个年代刷上的标语,有点斑驳但未抹去。坡前修了一座透明书屋,一整面书墙还等着填满,绕过书屋,绿木牵藤都往高处延伸着形成一片天然的庇荫。所有的这些,都是大潘希望能给住店的客人带来更多的延展体验,入门处的酒吧餐厅里居然还有一张美式台球桌。家庭旅馆,可以不仅仅只是提供一张床。

我一直不理解红堂名片上印着的“树兰花脚”,大潘说,以前红堂所在的公平路上有许多玉兰树,闽南语里玉兰叫做树兰花,“脚”指的就是在这个角落里,也就是说红堂开在一个玉兰盛放的角落里。我点点头,就好像海对岸第八菜市场里面的竹树脚教堂一样,那里在被小贩占据之前,也是一片竹林。其实大潘是个有执念的人。在合伙人撤资以后,他一直坚持独力将蘑菇与红堂持续经营下去。不通过中间商预订房间,至今仍然坚持通过自己的网站、电话、QQ等方式来预订,蘑菇和红堂就是这样的奇葩。

蘑菇温暖,令人喜爱,所以适合种在热闹的前庭;红堂沉静,令人皈依,所以沉淀之后,落根清净的后院。

历史名宿

日光岩是鼓浪屿的标志,然而一般人不会注意到,在这景点的后门隐藏着多么迷人的景致,那是鼓浪屿的风水宝地。鸡山路、晃岩路、鹿礁路,这里的寂静依旧无边无际。这里最适合发呆,这里本该出哲学家的,偏偏出的是大商人。你以为只有文人才会隐世,没想到在这里碰到商人老宅。故人已去,但沉淀下来的古朴与典雅,陶冶了匆匆的过客。

林氏府,1895年的陈酿

远远地就看到林氏府公馆酒店。“Since 1895”的字眼,连同这幢庞大的建筑,把我们带到那个年代。1895年,正是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后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时任驻台垦抚大臣的林维源携家眷离开台北板桥迁居厦门。登船这刻,他的身份还是台湾首富、最大的茶商和著名的红顶商人。

鹿礁路的开始还是很闹,一边是身穿各式华服拍摄婚照的新人和团队,一边是驻足听讲解的旅游队伍。林氏府守在鹿礁路的深处,如果从环岛路走,稍不留意,也许就错过这个鹿礁路口。

林家之于鼓浪屿,就如同故宫之于北京城。父亲林维源声名显赫,其子林尔嘉,也是民国时期厦门市政城建史中的大功臣。细看,林氏府邸更多地展现了林家人对建筑的追求:大楼、小楼和八角楼三部分,八角楼守在前庭,出自法国设计师之手,造型自然翩纤儒雅。有特质的是,房子在建筑设计上有着多棱形的楼体,更让人百看不厌。林维源在原有“大楼”基础上新添了“小楼”,并在后花园中砌出月牙池,池上辅以假山亭榭。在这小小庭院中,百年的月牙池依旧保留着旧时的两条石鱼,鱼嘴里喷出的水珠在半空交汇,如时光交错。

如今,八角楼仅作为前台以及会客厅使用,经过许可方能一探真容。在八角楼里坐看八方:日光岩、鹭江、老榕树、海角,移步换景。中厅是林家会客的地方,两侧为厢房,如同你所能看到的民国剧目,这里弥漫着安逸而温馨的气息。大楼和小楼其实也不逊色,外墙上的黛蓝色墙面,给建筑物披上沉静的面纱,拱窗上的白色卷草纹浮雕书写着老宅的妩媚。想来也是,林尔嘉有六房妻妾,怎能不圆滑处世?

林氏府有着三种截然不同的住宿体验,公馆楼、水晶房和精品房,价格丰俭由人。公馆楼自然是传统修旧的风貌,中式复古家具摆设无限接近当年的原貌陈设;水晶房清澈明静,十足明星架势;若是喜欢简单设计,那北欧风格的精品房或许更贴合你。在这样的老宅子,总能让人思绪万千:林尔嘉能干,也并没有像百米开外的黄荣远堂那样有着千古奇闻,只在远洋渡轮上一刻钟的打赌,一位拿别墅做赌注,一位抛出船队,结果施光丛输了,别墅成了黄仲训黄家的家业。人活一辈子,守住家业,留名青史,或许也是鼓浪屿人的夙愿。

Miryam,一代糖王的风水宝地

鼓浪屿的制高点是日光岩,而鼓浪屿上的最佳观景台,一定是Miryam老别墅酒店。一代糖王郭春秧也许没想到,自己的家宅如今变成一座隐秘在半山上的旅馆。

精品酒店的定义,是指那些具有浓郁当地文化特色和独特历史记忆的酒店。Miryam所在的晃岩路70号,恰恰具有这样的特质,不过它的重点其实不在老建筑本身,而在建筑背后那段历史。郭春秧,从福建同安县桥头村辽东社走出直至创造出一段糖王传奇,香港北角的“春秧街”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当年他也曾选择在鼓浪屿修建别墅。他选择的地方坐山面海,风水奇佳,从别墅阳台望出去,恰好是九龙江出海,海中散落着几个小岛屿,担屿、浯屿和相邻的青屿以及最远的烈屿,视野的宽广度是其他别墅所不能及。

这栋建在著名景点日光岩山腰的房子严格说来是栋上个世纪90年代根据原样翻建的二次产物,郭春秧的后人在1980年代时将房子转手卖与一台湾商人,但1919年的原建筑实在是断壁残垣没有办法复修,于是原样重建了一座。

也或许是因为坐拥的这片海,老别墅的新主人将这个地方命名为“Miryam”,一则因为酒店合伙人之一Tomer Brian是犹太人,而在希伯来语中“Yam”是海的意思,二则据说老板娘的名字就是Miryam,这下酒店落了个两全其美。

整个酒店的改造都是顺其自然的。因为靠着日光岩,建筑的材料多取材于石头,仿佛是山的另一次生长。院中的古榕依然留着,将狭长的庭院衬托得古意盎然。院子很静,偶尔的动静来自鸟叫,还有那只成天趴在台阶上的法国斗牛犬,那也是Miryam的标识。老别墅实际上是栋对称建筑,只是受限于地势,门开在侧面。这是一座很有欧式风格的建筑,两侧都有露天石阶登上二楼,楼前留有门廊,门拱做出均匀的拱形,有点像安海路上的西欧小筑,只不过气势更恢弘,而外墙是质朴的灰与浅红砖。

一楼大堂的装饰混合着现代与传统,既有明快如万花筒的彩色玻璃吊顶灯,也有铜灯和马赛克。正面的楼梯在一二楼之间是一片巨大的落地窗,窗外就是日光岩,园林里的亭台楼阁成了楼梯装饰的一部分。酒店15间房,每一间都略有不同,有些房间是四柱大床,有些是白色雕花大床,但共同之处是,都有一个堪称巨大的盥洗室满满填着一个法式大浴缸。更别致的是二楼以上的房间,只要推开房间的阳台门,眼前都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大海。

顶楼的家庭房,总是最吸引那些对历史感兴趣的家庭游住客。主房的大床顶上是透明的,躺在床上便能仰望星空,浴室用马赛克铺就,有点土耳其浴室的味道,转出阳台,风光一览无余,左手边是菽庄花园,正前方便是大德记浴场,向右延伸都是老房子深深浅浅的屋顶,近海处朵朵摩托艇在荡漾的海浪间划出白色的前进线,这里岛与海相依偎,隐约还能听见山脚巷子里传来的游客说笑声。

和许多热闹的旅馆相比,Miryam略显冷清,院子里总是保持着一份清幽。和它厚重的历史感比起来,它绝对不是时下小清新们爱驻足的地方,这样也好,还历史和喜爱它的人一个清净地。

高端酒店

民宿与酒店,正如美酒加咖啡,民宿有田园清新味道,而酒店则是气派胸怀的体验。在厦门人心中,民居不常去,但酒店一定要去,无他,亲切的服务以及扎根闽南的特色,前有福建第一家的五星级酒店“悦华”,新有刚开业半年的海港英迪格酒店。那是两代人的集体记忆。

北纬24度的艺术殿堂

厦门艾美酒店的地址,霸气非常——冠军路一出,舍我其谁的潇洒就流露出来了。看,这条真正的冠军路,冠军一箩筐:每一年都有那么一阵,国家乒乓球队在这里封闭训练,吃饭时,你可以看到桌子一端坐着刘国梁,另一段坐着王励勤,边上说个不停的是蔡猛。

虽然名人荟萃,但这家深具欧洲传统的酒店一直秉持着低调奢华和法式优雅。和众多老牌欧洲酒店相比,艾美的历史不算长,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年光景,但却以创新和精致为人称道,不疾不徐细细打磨,而一直令艾美骄傲的艺术也是透过细节潜移默化。

这样的不动声色应该从何说起呢?上山的斜路隐没在绿荫里,连着山下的大路也没有什么特别标志,一不小心就直接开上仙岳山,或者驶进路尽头的货柜码头。只要走对路,上了山来就是豁然开朗,白方柱红片瓦的庄园建筑落在一片东南亚风格的园林中。

大门处立着几尊亮红色的雕像,是当地艺术家的作品,大笑的样子让人想起岳敏君的作品,大头小身的比例看起来憨态可掬,风趣又不失风雅。这雕像夺去了不少眼球,让人忽略其实自动门上片片花朵门贴也是艺术计划的一个伏笔,72朵花次第开放。大多数时候艾美的艺术设计并不强势凌厉,一盏红绸灯笼、一朵钢材质的筋斗云、一块波普风的大地毯,你看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静静地停留,就如同那据说拥有图书馆味道的LM01香氛,淡得几乎让人感觉不出,但一旦进入电梯或者小空间,那气味扑面而来。据说,这是书的味道。电梯里,耳朵里流过似是而非的音乐,制造了一种微妙的感性:是晨起的鸟叫,还是路上人们的攀谈,狭小的空间,反而让人思绪连篇,只想呆在电梯里听个明白。这种音乐制作也是前卫艺术的一种,为艾美创造此款体验的Henri Scars Struck合作过的包括麦当娜以及奢侈品牌圣罗兰。

拿着那房卡开门,曾经为了集齐一套几张变着法子入住不同地方的艾美酒店,这也是我认为它最具有艺术家特质的地方。Sam Samore用五官为设计灵感,一式五套,带着夸张的真实;Hisham Bharoocha的那一套只有三张,淡淡的素描搭配简单利落的色彩看起来很清新;Michael Lin的钥匙系列略显中庸,银灰老式钥匙搭配浅粉底色,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似樱花的衬底图案表白了这位艺术家复杂的生活背景,从东京到台北,从美国到上海;如果能拿到一张如日食般线性光晕的卡,那么我简直就像抽中头奖一般,颜磊在现代艺术领域极有造诣,而最关键的是能获艾美艺术家计划认可的中国艺术家目前为止只此一人。一个鲜少人知道的秘密是,这张房卡不仅仅只是开启了酒店的房门,还能开启一个当地所在艺术馆的门。厦门的选择是鼓浪屿之上的钢琴博物馆,因为和菽庄花园相连,凭卡进入还能顺便免费参观可能是全中国最小的观复博物馆。

除了玩味艺术细节,其实艾美对于自身的传统也颇为挂怀。法国人还是有些纳西瑟斯般的自我陶醉的,表现在一家法国航空创立的酒店上,就是将飞行习惯贯彻到酒店运营中来,比如用经纬度来命名大堂吧。厦门的纬度恰好在北纬24度,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Lattitude 24。

艺术源于生活,总归要吃饭吧,这里有道标志性的早餐饮品“Eye Opener”,每天早上在餐厅免费供应,以“樱桃柠檬黑胡椒”、“芒果辣椒柠檬”、“覆盆子菠萝柠檬”等天马行空的方式颠覆中庸的味觉观,当然放在寻常店里这就是令人气结的异端,但端出Jean Georges老爷子的米其林三星头衔这就是令人叫绝的创意了,好喝与否见仁见智,不过看那材料,一杯下肚,惺忪的眼睛都瞪大了。

鹭江边吹来闽南风

各种接地气的装饰和设计细节中,hotel indigo把厦门和闽南的人文风情完美展现。

它直面鹭江海峡,与厦门大学、中山路、鼓浪屿咫尺之遥。更何况,对岸就是鼓浪屿,只要你愿意,一整个鼓浪屿岛就这样24小时呈现眼前。

洲际酒店集团进入厦门的第一家店,便是旗下精品酒店品牌hotel indigo带进来,并且是,强势的——4楼酒廊“江畔”绝对是观赏鹭江和鼓浪屿的最佳场所。出电梯,那个偌大的Lounge用上百幅装帧好的老照片来道出厦门故事:鹭江边的船只、富家小姐的衣着打扮……再往前走,著名的福星旅社标记在这里被幻化成巨大的墙画。那艳丽的宝蓝色,与江畔餐厅中的蓝色茶壶遥相呼应,一下子就扎入眼帘。大厅一侧墙面上喷绘的五幅连画,则是对厦门历史风情的重现:特色的中山路骑楼、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的媳妇在码头送客、行驶在鹭江海峡上的渡轮、水仙宫旧影以及鼓浪屿上坐轿子回家的人们,这些大部分渐行渐远的场景,是那时厦门最真实日常的写照。而酒廊旁边的包房,墙身满是当时报章的内容摘要,看,孙文题词的《华声报》,还有会议召开、广告招贴,通通都在。及至酒廊中央,那生动的“讲古人”(说书者)雕像似乎更是故事的主角,那紧锁的眉头,张开的纸扇,伸长的手臂,正在绘声绘色地描述头顶壁画里的什么场景,是穆桂英挂帅,是黛玉葬花,还是关云长水淹七军?这一切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住了“讲古”也是厦门的一种消遣方式,而在英迪格酒店里,不定时还会举行“讲古”茶座。

面向鹭江,背靠中山路,侧卧福星旅社,不止,英迪格还紧靠卧岩滩、水仙宫等厦门的地标。在大堂接待台的背景墙,凹凸起伏的壁面上有着“水天一色”四字,取意来自卧岩滩的山形地貌。如果足够好奇,那请移步酒店外还保留完好的卧岩滩,答案便水落石出。房间里继续是对闽南文化的延伸体验,家具部分是中式传统式样,海景套房里的笔筒是闽南歌仔戏的人物造型,纸巾盒、茶托和茶罐上,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无处不在,笔筒里的铅笔来自“静芬·邦”店,茶壶来自福建著名窑口德化窑的白瓷,至于茶包,那统统都是来自“赵小姐的店”。 把所有的英迪格酒店都接上当地的特色,把“邻里关系”参透了,每家酒店也就显得与众不同。128个房间的厦门海港英迪格酒店也如是。

其实只要足够留心,你便能发现,从一进门开始,设计师把这种特色的闽南风情,点点滴滴地透露:那位面带沧桑的农妇眼睛,正在岸边,静静地望向大海,也许她在期盼南洋谋生的夫君回家,也许是目送夫君出远门。Indigo的所在地,其实正是100年前厦门的福星码头,当时很多去南洋打工的厦门人就是从这里出去的。农妇像的材质是轮船的零件以及拴船的桩子。你嗅不见海的味道,却能感受到这海的气息。

厦门的老名片

对于厦门人来说,悦华酒店就是豪华的代名词。多年来,“悦华”一直是厦门人的至爱,高星级酒店的象征。

近30年过去了,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到这里用餐、住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厦门唯一的五星级花园式豪华商务会议酒店,依山而建的前庭后院加掩映在花木树林里的低层别墅群,构成了悦华酒店的主体部分,也将酒店变成了一处都市绿洲。

这座如同花园一般的酒店,占地达20万平方米,处处鸟语花香,更拥有一个7万平方米的生态花园——馨悦园。坐着酒店的电瓶车绕酒店而行,穿过大草地,有时还会见到结群的大肥鹅沿着湿润的馨悦湖畔散步。养鹅除了成了园内一景,其实也可以用来驱赶蛇虫鼠蚁,一举两得。厦门人用自己的智慧,描绘一个酒店的特色。

最美的,是每年七八月份的芒果季。酒店主干道上种满了高大的本地芒果树,一到成熟季节,枝头挂满绿色的小芒果。芒果个头不大,却是绝对的原生态以及味美汁多。试试“打芒果”吧,住店的客人可以戴上头盔,扛起长竹竿,自己找棵树自给自足,反正树多,芒果任食。如果实在懒得很的,就找工作人员打几个尝尝鲜,花圃园丁们还会详细介绍它的品尝方法——最地道的,莫过于厦门特色的芒果蘸酱油了。

不仅如此,酒店还辟出了一条1690米的花园跑道,沿途所见,都是绿树花丛。都说厦门是个适合用双脚丈量的城市,那么在商务之余,还能换上慢跑鞋,穿越酒店来一次森林有氧运动,这何尝不是匆匆过客的美好回忆?

镇海路上笑看风云

20年过去了,这座1992年开业的酒店,已经“老”到让善忘的人们忘记它曾经是厦门第一家外资酒店的显赫出身。

这说得上是一座石头里蹦出来的酒店,当年开挖地基挪掉了一座小山包,镇海之石变成镇海之楼,现在酒店大堂吧面对的瀑布山景其实就是当年山体的一部分。尽管会有人觉得即便离最近的海滨也得步行数分钟,但这个酒店称为“海景”,其实恰如其分。最初建设这座酒店的时候,方圆数里也不过是低矮平房,22层的高度显得有些出挑,如果不是被砍掉了两层,高楼看起来还会更加鲜亮。

鼓浪屿之波教案范文 篇十五

2013年六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占舟山市的7%,占普陀全区的21.7%,人均GDP达99439元;实现工业产值169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902万吨;渔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050元。

一座海岛新城,乘着小城市培育的东风,正在东海之滨崛起!

发挥区位优势 培育跨越发展

六横岛,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受长三角内部杭州湾、甬温地区的经济辐射,居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附近,处于中国东、南海岸线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六横也占据了强有力的资源优势。平原腹地占全岛陆域面积的64%,全岛海岸线总长85公里,其中10米以上并且有一定腹地配套的岸线36公里,占整个舟山市可用深水岸线的22%。

水路是六横岛对外往来的主要交通方式。年水运客流量约180.1万人次,水运车辆流量约27.1万辆次。在水路货运交通方面,六横与全国及全球主要港口有货运交通联系,可通航水道11条,岛西北双屿水道、汀子港水道是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主航道;岛东北的虾峙门航道是宁波舟山港的主要国际航道。岛周拥有虾峙门锚地、峙头锚地、东浪咀锚地等国际锚地。

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为六横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六横的港口是一流的,水深12米,和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一样,港阔水深,天然条件非常优越。这使得六横位列宁波――舟山港区的重要地位,成为东海上的国际主要航线。

六横发挥深水岸线绵长,腹地广阔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船舶修造业为主的临港产业集群。2013年临港工业实现产值169亿元,增长9%。规模以上企业带动效果明显,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3.5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67.2%。船舶修造业在逆势中继续发展,六横岛北部地区沿海岸线分布着中远、鑫亚、龙山、东鹏等大型船舶修造企业,这些企业去年共完成产值84.7亿元,同比增长11.6%,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巨大助力。同时水产加工、金属制品业稳中有升,分别实现产值10.9亿元和7.9亿元。

此外,六横的新兴产业集群也日益壮大,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大型临港物流、海岛旅游业。六横港口物流业发展迅速,依托浙能煤电、武港码头、金润石油等项目的带动,全年吞吐量达4902万吨,增长25.6%;海洋休闲旅游业稳步发展,旅游接待人数13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7亿元。

新兴产业集群的壮大与发展,成为六横经济增长的另一巨大支撑点。

产业合理布局 经济高速发展

六横经济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毛润洲副局长介绍,六横镇承担着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副中心城镇的重要任务。六横依托新区经济功能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第一批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大平台,打响“海岛深水港口城市”名片,着力建设“临港产业基地、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宜居宜业海岛城市”,实现产城联动、港城联动发展。

六横镇政府将六横功能区定位为高端特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大宗商品加工和海洋新能源等临港产业发展的载体,并重点打造北部、东北部、南部、西南部(小郭巨区块)、佛渡五大发展区块。

北部发展区地域范围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0.7公里,可用土地约4.5平方公里。西北面临佛渡水道,可接虾峙门航道,便于大型船舶进出。规划建设中国(舟山)船舶工业城,为舟山修造船基地的核心区,建成大型船坞带,不断提升修船产业层次,逐步提高造船业的比重,进一步扩大船配产业规模,形成修造船产业集群。

东北部发展区地域岸线长约12公里,目前利用约6公里。区域紧靠条帚门、虾峙门等深水航道,岸线自然条件良好,岸线前沿平均水深达16米以上,陆域面积10平方公里。区内已建、在建的项目有武钢25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浙能”煤炭配送基地、15万吨级煤码头、六横电厂等。尚预留双塘9.3平方公里、5400米的岸线作为集装箱码头及物流区块。同时,探索利用六横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海水淡化产生的浓海水,发展工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舟山死海”综合水上娱乐项目。

南部发展区地域规划面积约29.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6.8公里。整合台门和周边悬山诸岛屿的资源,以海岛观光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主打,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和高档居住为重点的海岛旅游产业,成为甬舟旅游圈的重要节点。该区块重点集聚人气,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目前已布局有海岛世界旅游度假区、假日岛等项目。

西南部发展区域岸线长约15公里,已用岸线约1公里,主要集中在涨起港沿岸;其中小郭巨一期8平方公里围垦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围垦工程15.1平方公里;农村居民点用地0.76平方公里,其余为农田、池塘和山林。可建10―30万吨级泊位岸线为3.5公里,可建10万吨级以下泊位岸线约7公里。区域前沿水深条件较好,尤其是涨起港沿岸,深水槽距岸较近;小郭巨区域前沿水深条件相对较差,但滩涂资源丰富,经围垦可围垦形成约20平方公里左右的新增土地。区域毗邻梅山保税港区,目前以佛渡岛中转点,建设宁波穿山至六横疏港公路工程已基本明确,将对本区块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根据编制中的《六横岛产业发展规划》,该区域作为六横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空间,按照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四大”原则,初步考虑在该区域布局钢铁、临港大型装备制造(如海洋能装备制造)、战略物资储运等3至4个重特大临港产业项目,并引进与之相配套的关联企业,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同时,将服务设施与头城区对接,形成港城相及、产城联动的发展格局。

佛渡发展区为预留发展区块。佛渡岛是宁波与六横岛连岛工程的桥头堡地区,其东侧为双屿港佛渡水道,东北侧与虾峙岛间为待开发的条帚门航道,经虾峙门航道往东南接国际航道,大型船舶进出港十分方便。佛渡岛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深水岸线长约7.3公里。区块毗邻梅山保税港区,距宁波北仑港仅28海里,具有近距离接受宁波产业辐射,实现互动发展的有利条件。

六横政府不仅对产业格局进行合理布局,还对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截止2013年底,六横镇农业产值占GDP比重继续下降,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6.9∶66.9∶26.2。

2013年,六横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5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24.5%;工业投资41.5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5.3%;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8.9%;渔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050元,同比增长17%。镇域人口进一步集聚,城镇化率达到71.2%。

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了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六横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新的提升。

以人为本 加速城镇化进程

六横镇投资5000万元,完善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完成总长6300米的市政道路和51.1万平方米绿化项目。数字化城区建设成效显著,6.8平方公里建成区实现数字化管理覆盖100%,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城市道路31.1公里。环保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污水管网辐射面不断扩大,城区污水处理率达85%。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金港名庭、锦乐大酒店等高层建筑相继建成,城区8层以上小高层建筑数量达24幢,城市形象进一步美化。

为了加快试点小城市建设,六横镇实施用农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模式,促进偏远村岙整体搬迁,加快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使产业布局和城市布局同步优化。近年来,已相继有凉潭岛、西浪嘴村、蟑螂山村、棕榈湾村、对面山等多个村岙成为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城市面貌形象有了新的改善,城市发展保障也有了新的强化。六横镇加强“一环、两连、四纵”交通网络建设,2013年投资2.45亿元,涨起港至山西公路、台沙线至山西公路竣工通车,杜庄至台门公路、头至龙山公路等工程进展顺利。电网支撑不断强化,500KV六横电厂至宁波春晓输变电工程、220KV输变电工程有序推进,110KV变电所工程基本完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二期工程1号机组完成设备安装。围垦促淤项目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完成投资4.98亿元,完成小郭巨二期促淤堤和佛渡金竹山促淤堤工程,小郭巨二期围垦工程和小郭巨一期围垦区回填及软基处理工程均按计划推进,有效拓展六横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空间。

城区市政设施的日臻完善,城市人口集聚和商贸集聚进一步加快,城市形态魅力日益显现。六横镇商贸业态不断丰富,大型超市、餐饮店铺营业,商贸场所面积达26244平方米;品牌专卖、全国连锁加盟店在六横如雨后春笋;在头片区还开发了集行政、金融、商务、居住、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CBD核心商业区,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在六横,群众消费选择物品丰富,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六横镇政府在公共服务平台的打造上也不遗余力。在六横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中,通过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下放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等管理权限,破解发展瓶颈。六横“先行先试”成立了全市首个具有县级审批职能的镇级办证中心。2012年6月,六横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将136项与经济发展和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纳入集中办理,设立服务窗口27个。2013年,六横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就业保障服务中心、应急维稳中心等运转更加顺畅,为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窗口设置,新增“五小行业”、烟草、医保等3个办事窗口,可受理事项增加至210项,全年累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9636件,总办结率96.4%。

2013年3月在五小行业实行“一次告知、即时受理、全程、会商审批、一周办结”的审批模式,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少交一些钱、少跑一趟腿、少走一道程序、少跨一道门槛”。“六横审批”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

六横镇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全年综合执法立案467起,案件结办率95.7%。就业保障服务中心全年介绍就业1230人,举办大型招聘会2次;处理纠纷案件89起,为企业和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357.5万元。应急维稳中心切实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成功调处各类民事案件435起,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6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岛”。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态势,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起/万人,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12起,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在民生问题上,“为民、惠民”工作是六横镇党委、政府抓的重中之重。优先保障民生实事项目资金,2013年安排的10项民生实事工程基本完成。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面完成全岛教学设施改造,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成人教育扎实开展,全年培训各类人员1.5万人次。医疗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普陀第二人民医院工程全面完成,已经投入使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47557人,参保率达到98%,被评为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优秀示范点”。

说到六横镇的社会公共事业,典型的事例之一是六横镇的敬老院。六横镇敬老院是全国模范敬老院,由政府投资创办,现投入1500多万,占地面积大约12亩土地,目前总床位为140张,现已入住老人120名。

在这里敬老院为每位老人提供两人间宾馆标准房设施,还拥有室、聊天室、图书室、康健中心等配套设施,并配备管理人员19名。伙食上,政府拨款补贴每人每天10元,同时敬老院管理层还组织健康的老人,自愿进行自主劳动,敬老院定时向老人分发水果和零食,而且老人们每人每月还能领到50元的零用钱。在重大节日,敬老院还会举办演出,丰富老人的文化活动。

“住在敬老院,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政府关心,老年人在一起也不寂寞,晒晒太阳聊聊天,安享晚年”。这是住在六横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六横镇始终坚持“人的城镇化”,以全方位提升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为目标,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经济发展成果与当地百姓共享。

最新范文

因式分解教案【优秀9篇】04-25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设计(优秀8篇)04-25

精选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优秀5篇)04-25

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最新04-25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羿射九日教案(优04-25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04-25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学设计【6篇】04-25

《落花生》教案优秀5篇04-25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案【优秀8篇】04-25

小白船教案(精选7篇)04-25

51 77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