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 15月亮上的足迹(精选7篇)

时间:2023-12-08 21:13:52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为了让您对于月亮上的足迹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7篇15月亮上的足迹,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15月亮上的足迹① 篇一

.《月亮上的足迹》多媒体教学设计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9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8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7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6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5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4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3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2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刘美华《月亮上的足迹》课堂教学实录

.《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

.《月亮上的足迹》习题精选

月亮上的足迹·综合能力测试题

.《月亮上的足迹》评估测试

.《月亮上的足迹》检测题

朱长超《月亮上的足迹》rm音频课文朗读  

《月亮上的足迹》ppt课件  

《月亮上的足迹》ppt课件(2)  

《月亮上的足迹》ppt课件(1)  

15月亮上的足迹① 篇二

张志峰

教学目标

1、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概括登月各阶段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创举。

3、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概括登月各阶段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创举。

教学难点

文章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先看一段登月的录象。

2、能在太空遨游,能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二、速读课文,概括大意

注意文中的人名、时间和术语。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文中表达精确的时间,并概括出相应的事件。

2、整个登月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提出疑问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可以总结评点: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4、出示有关图片,增强感性认识。

四、理解文章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

五、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人类探索太空的勇气令人钦佩,但这个过程也充满艰辛,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四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六、延伸练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

准 备

月亮上的足迹 升 空 伟大的壮举

登 月 人类的智慧

返 航

15月亮上的足迹① 篇三

朱长超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它却

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

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③。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

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

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

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

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它将推动

“阿波罗 11号”飞船进入太空。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

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

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

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

了宇航服。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

球的征程。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道别。这将是人类

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

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

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自

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

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此时,他

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

量力。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

续上升。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

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

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

轨道。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

速度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

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

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于是,第三级

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

道,向着月球奔去。

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

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

干扰他们的好梦。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

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它飞过了月亮

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

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

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

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

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

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

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

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可以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

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

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

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

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月亮的轨道上飞行,而登月舱

则开始降落,不断地在椭圆形轨道上逐步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

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

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

成功。

21日上午 11点 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 51

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

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

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

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

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

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

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

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

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

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 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

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

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

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①测定装置,用来

检测宇宙射线①;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

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

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

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

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

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

小时的氧气。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 ,从月球

返回登月舱内。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

服,换上船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

八个小时。

1969年7月22日0点15分,休斯敦地面中心唤醒

了飞船上的科林斯和登月舱上的两名宇航员,命令登月舱

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登

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入了

预定轨道。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在空中等候的“阿

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

了,他们激动地在狭窄的指令舱中紧紧地握手。登月舱已

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于

是,它被甩向太空。

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 25日凌晨 1点 35分 8

秒,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下降到4000米高

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 11号”

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

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

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

登月归来后不久,即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

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畅谈登

月的感受。

阿姆斯特朗谈到了登月的意义。他评论他们离开登月

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

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15月亮上的足迹① 篇四

贺祖清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记实报道。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吧叹。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学用一课时。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课重点进行讨论(包括课文最后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关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特别是要以美对伊的战争为教育契机,教育学生要和平运用科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 激趣,引入课题。

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想请大家看一看(将课件换至帧2)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拍摄的是什么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探索外星球的图片。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

二。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速读课文①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②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速读时要注意速读的要求。(用课件帧3演示速读要求)

1.教师:这是一篇记实报道,是记叙文的一种,请找出文章中所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引导学生回答。

2.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

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

3.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将课件切至帧4)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示完后切换至帧5)

3.提问:从登月准备、飞向月球、成功登月到返回地面,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三。组织讨论:

1.我这里有一组数字,它们是从本文中节选出来的,请大家看一看,有关于时间的,有关于速度的,也有关于高度的。(边展示帧6解说)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这么多数字,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切换课件至帧7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而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

2.文章最后写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3.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多年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想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哪就请搜集了相关材料的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介绍,边介绍边将课件切换至帧8)

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不仅成功地登上了月球,拜访了火星,而且在金星、土星等行星上,也留有人类进驻的足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只沉睡多年的东方雄狮,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听介绍(学生介绍,)

4.,先介绍帧8最后一幅图片,然后再说:“人类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听完这些介绍,你有些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谈感受,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5.大家说得很好。众所周知,当前美英联军运用高科技对伊拉克实行的军事打击,向我们提出一个更具时代性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而且要和平利用科研成果,不能让伊拉克灾难在历史上重演,不要让高新技术,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危害人类,甚至毁灭地球。

四。小结:

《月亮上的足迹》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奏响歌曲《我的中国心》)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立志成为明天学科学,爱科学,并和平利用科学的新型建设者。

作者邮箱:

15月亮上的足迹 篇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把握叙事顺序,理清文章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把握叙事顺序,理清文章思路。【教学难点】1、理解阿姆斯特朗关于“一小步”的评论。【教学准备】1、查找1969登月图片资料。2、录制XX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情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我国古代的飞天梦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2、播放XX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情境。3、展示登月图片。老师讲述:飞天,这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在今天的课堂上,让我们再来感受那成功的喜悦。(展示课题)二、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在文中标出来。明确: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②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④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受。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并在文中勾画出标志性的词句。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4、作者所介绍的时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明确:介绍的时间很精确。这说明科学探究的精度要求高,同时也说明了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真实性。三、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关于“一小步”的评论?明确:“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2、阅读本文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明确: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到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并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充满信心。四、小结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随着我国神州六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我国的“嫦娥一号”正在向月球而去。(再次播放XX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情境)让我们祝福她的成功吧。【板书设计】

小小一步

地球              月球

巨大飞跃

15月亮上的足迹① 篇六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 段

七上

学科

语文

章节

第四单元

课题名

月亮上的足迹

课时

1课时

执教教师单位

教 师姓名

教学

目标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3.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4.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5.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1.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具多媒体

时间

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整体感知 (18分钟) ——研讨课文(6分钟)——资料(5分钟)——拓展延伸( 6分钟)——布置作业

课后

小结本课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和科学的精神。再把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结合相关的课外资料,把文本各部分的内容串联起来做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备注一、导入新课:导入一组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图片,让学生猜想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并展示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过程的视频。二、整体感知 1.速度课文,圈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填好表格。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19日晚9点32分20日上午7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两位 宇航员换乘登月舱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3-4)准备升空 (5-9)飞向月球(10-13)成功登月 ( 14-15)返回地球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②采集月壤和月岩。③树立登月纪念碑。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三、研讨课文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 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般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 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四、资料1、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XX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模拟发射时,乘员舱起火,3名宇航员因此丧生;    2、同年4月,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完成太空航行任 务返回地球时,因减速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而坠毁,1名宇航员丧生;     1971年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 24天后,飞船密封舱漏气,3名宇航员窒息而死;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72秒后,在数百万电视观众和宇航员家属的眼前凌空爆炸。牺 牲的7名宇航员中有一名中学女教师。    XX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前1 6 分钟时,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3. 探索太空   造福人类没有对太空的探索,我们生活中将没有手机,没有微波炉、石英表、不粘锅、条形码、网球鞋、墨镜……  航天技术为我们带来了1300多项新技术以及3万多件实用 物品,其中许多被用于医疗、计算机、通讯、甚至服装等领域。五、拓展延伸 1.“阿波罗”号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未停止过,你可知道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的情况?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收获?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下去查找相关资料或上网查找与人类航天事业的成就相关的事例。  2.查找与月有关的诗词

15月亮上的足迹① 篇七

牛德源

[教学目的]

1.快速阅读课文,较快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用归纳文意要点的方法,概括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3.学习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认识现代科技对人类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受到鼓舞。

4.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

[教学重点]

1.课文的结构方式“概说——评说”。

2.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

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手段]

cai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图片)导语 激趣,引入课题。

2.疏通了解。

(1)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平实的语言”和“概括各部分的要点”。

(2)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3)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阅字典,弄清读音和意义。

3.再次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点拨:

(1)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升空前的准备(3、4段)升空前的气氛、登机。

○2飞向月球(5——9段)检查、点火、升空、飞行。(播放火箭升空一、二级火箭脱落的录象)

○3登月成功(10——15段)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4返回地球(16——20段)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播放宇航员登陆月球后的录象、图片)

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时间)

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喜悦、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4.精读课文,依时间顺序列一事件进程表。

时间事件进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11点51分20秒阿姆斯特郎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

5.小结。

这篇记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6.布置作业 。

根据第二部分第1、2阶段的内容,画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图。

[课堂练习]

1.课后习题。  2、画图。

[板书设计 ]

月亮上的足迹

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起飞

评说登月全过程。     进军

登月

返航

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作者邮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7篇15月亮上的足迹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月亮上的足迹。

最新范文

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5篇)12-08

沙漠之舟(优秀6篇)12-08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质教案优秀3篇12-08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最新8篇】12-08

《短歌行》教案最新7篇12-08

《金色的草地》教案5篇12-08

等比数列教案【优秀3篇】12-08

备课教案(优秀5篇)12-08

安全的教案(优秀7篇)12-08

高中语文《离骚》教学教案(最新5篇)12-08

51 5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