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今宵教案 音乐教学教案【10篇】

时间:2023-11-06 05:03:0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这里山草香为大家分享了10篇音乐教学教案,希望在难忘今宵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难忘今宵作文 篇一

当《难忘今宵》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也许有很多人也像我一样正在家里过着温馨祥和的新年,可今年这恐怖的冻雨冰雪灾害也把许多人回家的路给堵住了,使他们不能和家人团聚。新一年即将来临,大家曾经经受的绊脚石在新的一年中就要搬走了!

随着《难忘今宵》的歌声,我又长大了一岁。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烟火鞭炮声“嘭啪!嘭啪!”地响彻天空,天空中刹那间亮堂了起来,许许多多的烟火争先恐后地串向天空。每一个烟火都栩栩如生,这时的天空就好像是一块大画布,上面画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它们色彩鲜艳,熠熠生辉。快看,那烟火多么像流星雨啊!好多“流星”一样的火焰从天空中飞向阳台,好像一不小心就能把人给吞没了似的,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犹如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前呼后拥地从天空中跑出来玩游戏呢!它们有的是金黄色的,就像骑上了一条黄袍;有的是红蓝相间的,就像一朵盛开的富有生机的喇叭花,向大家宣告:新一年到来啦……烟火实在是美不胜收,让我陶醉其中。

最有特点的是〝瀑布〞烟火,在一瞬间,白色的烟火顺着架子燃烧着,就像真的瀑布一样向下流淌着,美极了!

今年的除夕夜我过得十分开心,随着鞭炮声渐渐稀疏与《难忘今宵》歌声的结束,我不禁打了一个哈欠,做着新年甜美的梦……

音乐教学教案 篇二

授课内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述

一、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目的

三、 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特点

四、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

五、 谈谈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

教学目的:

使同学们在开始学习具体的中国音乐史内容之前,对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发展状况有所了解。为今后的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章知识点:(略)

教学过程:

一、 乐史和音乐史学

1、 什么是音乐史

(1) 音乐史是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从理论上说他包括

人类创造音乐的一切物化形态的历史。

(2) 如何看待音乐是研究音乐史的基本出发点,不同的音乐

历史观将产生不同的音乐史学理论。

2、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是一部客观的音乐史,而音乐家写

的音乐史著作则是一部主观的音乐史。前者是音乐史,后者是音乐史学,后者是前者在音乐史家头脑中的反映。

3、 音乐史学的研究目的

一是把历史上的优秀作品搜集整理起来,介绍给每一代人。 二是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研究,总结音乐艺术的规律,给今天的创作以资借鉴。

三是把历史上优秀音乐文化的各个方面(音乐的表观手法、音乐的体裁、乐器的形制、音乐创作思想、社会的音乐制度、音乐教育体制及其思想等,介绍给今天的人,使之发扬光大。

4、 音乐史学的学科性质

所以说,音乐史学是一门包括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同时又涉及音乐历史方面的学术研究,它是一门人文科学性质很强的艺术史学学科。

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目的

研究范围: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音乐,其时间上限要追溯到中国音乐的起源,下限时至中国古代史的结束,即清王朝的灭亡。

研究对象:具体地说,这门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有这样几方面:乐器及其音乐的产生和演变乐;律学的形成及其发展;作品及其演变的分析与研究;乐谱的解读与研究;器乐、戏曲,说唱、歌舞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少数民族的音乐及其研究;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音乐史的发展规律的分析与探时。

目的:一般地讲,是为了继承丰富的历史遗产。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今天的音乐事业。文化是通过历史积累下来的,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

三、 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特点

1、 历史方面

2、 文化方面

3、 社会性质方面

四、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 技术性方法

(1) 音乐史料的搜集

(2) 音乐史料的分析

2、 导向性方法

(1) 音乐发展与各方面的联系

(2) 音乐自身发展的传承性

(3) 逆向考察

(二)研究步骤

1、 确定题目

2、 收集有关该题目的基本材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3、 综合材料与分析问题

4、 撰写论文或音乐史著作

五、 谈谈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

(一)努力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分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国传统音乐两方面。

1、 中国古代历史方面

(1) 语言文字

(2) 目录版本学

(3) 考古学常识

(4) 民族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常识

2、 中国传统音乐方面

(1) 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的常识和审美修养

(2) 掌握传统音乐的基本乐理和分析方法

(二)投身社会音乐实践,增强洞察音乐史的能力

(三)在研究实践中,培养音乐史学工作者的高尚品德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思考题:

1、 学好中国古代音乐史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2、 怎样学好中国古代音乐史?

参考文目:

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冯文慈:《当前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和史学方法问题》(载《冯文慈音乐文集》第200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第二、三周

授课内容:

第一章 远古、夏、商时期(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

第三节 原始乐舞和古歌谣

一、古文献中的记载

1、《朱襄氏之乐》2、《葛天氏之乐》3、《伊耆氏之乐》

4、《弹歌》5、《箫韶》6、《涂山女之歌》

二、远古时期的大型乐舞

第四节 考古发现的乐器(鼓、磬、钟等)

第五节 关于音阶形成的历史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掌握古代乐舞、乐器的产生、发展以及远古时期音阶的形成。 重要知识点:

贾湖骨笛、骨哨、葛天氏之乐、弹歌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概述

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可考历史有8000年。实例:1986-1987年先后在河南贾湖县发现骨笛。 我国早期音乐文化的体现者还有骨哨和舞蹈纹彩陶盆。

第二节 文献中关于音乐起源的观念

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

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

难忘今宵 篇三

突然从梦中惊醒,泪水早已湿透了枕巾。黑暗中费力的打开灯,光明瞬间便笼罩了宿舍,竟那般耀眼!

想起身却没了力气,就这样静静的躺着,心从来没有像此刻这么平静过,闭上眼睛任泪水滑落!任悲伤在空气中弥漫

窗外还在下着雨,淅淅沥沥的声响在这寂静的深夜别样的清晰。是谁在这寒冷的深夜敲击出忧伤的旋律?又是谁在这下雨的冬天不息的吟唱?

这雨。好缠绵!这夜。好凄惨!

第一次用心去倾听雨的声音,第一次感受到雨的柔情这雨使我想起了杜甫的凄凉;李煜的悲壮,这夜使我想起了项羽的惆怅;李白的孤独。他们可以用手中的笔写出心中的忧,他们可以用杯中的酒浇出心中的愁!他们是伟大而不朽的,而我只能深深的压在心底,在这漆黑的夜晚,用泪水来宣泄心中的伤痛。

如梭的时光带走我儿时的梦想,无情的岁月带给我无尽的忧伤,活得好累!好想停下来让今生定格在这个本该飘雪的季节,可是

时间不会为我而停留!

我想,今生我将孤独走过!

谁能了解?

难忘今宵作文 篇四

三十夜,除夕,我和几位哥哥在老家屋顶平台上欣赏星空,乡村夜晚的星空格外美丽,繁星点点,各个星座清晰可辨,这是在城市的夜晚不曾见的。时不时从村子上空移过的飞机,给静谧安详的乡村带来些许遐想。

突然,村上的寂静被一声长啸划破,烟花如流星般冲天而起,在高空绽放出缤纷和灿烂,夜空在璀璨烟火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喜庆、美丽。

屋里正逢我家请客,屯里每户一人来参加除夕团员会。四个长桌摆成一字长蛇阵,桌子上每一种菜都不一样,看得人眼花缭乱、直流口水。其中酸菜鱼象征年年有余,饺子形似元宝,具有招财进宝之意。我们这些未成年人还是最注意那些老人家都看不上一眼的香肠了,你一口我一口,吃得很香。屯里的老少爷们一年到头难得一聚,大家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倾心畅谈、互诉衷肠,其乐融融。这也是在城市里不曾见过的场景。我们举杯欢庆,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语。时间一点一点地溜走了,宴会结束,大家互相道别。

春晚时间到了,我们一家子围在桌边,看着春晚节目,相声小品,真让我们笑了个够,最后又给我们说足了大道理,使我们懂得了许多。

看着家中热闹欢庆的场景,我们由衷地笑了。扭头看着那漫天烟火与星空交织在一起,将夜晚照得如同白昼,使人分外愉快。

在这短暂而长久的除夕夜里,不但能给人烟火的美丽,还能感受到美食的味道,真好!

难忘今宵,今宵难忘!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电子空间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内容以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丝绸之路》、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以及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为主,让学生对电声乐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音乐材料、音响,初步认识常见的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与鉴赏电子琴、电声乐队所演奏的乐曲,扩大艺术视野。

3.体验歌曲《橄榄树》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乐曲: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致爱丽丝》。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2.介绍电子音乐的发展。

师:现在是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那么,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电子设备制作电子音乐的?电子音乐又是如何发展的?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说查找的结果。

生1:大约在70年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音乐创作。

生2:法国人皮埃尔利用磁带录音机通过改变磁带速度、颠倒方向、随机剪辑、多轨录音等方法制作一种合成的音乐——具体音乐。

生3:德国人艾默尔特利用电子合成器制作电子音乐。

生4: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人们又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音乐。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电子音乐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创作电子音乐的电声乐器。

二、介绍电声乐器。

多媒体显示各种乐器的图像和声音并做相应的介绍。

电子琴:电子乐器。用电子元件来发声,能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带有多种自动功能。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琴也能与电脑连接,将音乐和乐谱合二为一,既能打印出乐谱,也能自动演奏音乐。

电声吉他: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拨弦乐器。

电声贝司:电子乐器。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低音拨弦乐器。

爵士鼓:爵士鼓不是电声乐器,但它是电声乐队中起重要作用的打击乐器。加世纪初,由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黑人爵士音乐中用的鼓演变而来。

电子鼓:电子乐器。用电子技术来模仿各种鼓声的打击乐器。

这一层次通过多媒体介绍电声乐器,让学生对平时接触较少的电声吉他、电声贝司、电子鼓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三、欣赏电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

师:在这些电声乐器中,电子琴以它的丰富音色、变化多端的自动伴奏系统列居首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多媒体显示:

①斗牛是哪一个国家独特的民俗活动?

②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斗牛场面?

③有几种节奏型(伴奏音型)?

④音色以弦乐还是管乐为主?

师生一起完整欣赏电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听的时候暗示学生边听边拍节奏。

四、欣赏《丝绸之路》。

1.让学生说说所了解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看老师描述的是一条什么路——这条路是从我国陕西渭河流域开始,向西绵延数千里,联结着欧、亚、非三大洲,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友谊和文化交流的桥粱。

生:丝绸之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学生回答略。)

这一层次通过学生讲述张骞、玄奘等人的故事,将文学、艺术相结合,让学生从学科渗透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

2.观看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

师:我们来看一组丝绸之路的风光图片。

教师播放丝绸之路的地理风貌片,有图像,没声音。

师:看完这一组丝绸之路的风光后,假如你是一个作曲家,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它?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用平时学到的知识为画面配乐;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生1:用朴实无华的旋律来表现它。

生2:用带有浓厚中国情调的旋律来表现它。

生3:用舒缓柔美的旋律来表现它。

师:我们课本里面也有一段表现丝绸之路风光的主题音乐。请把课本翻到第44页。大家先在下面小声视唱一下。(教师巡回指导。)

3.视唱《丝绸之路:》主题曲。

师:现在老师完整弹一遍,同学们小声地跟唱。

这里安排视唱是为了检验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让学生的视唱能力得到提高。

4.让学生选择音色、节奏、速度。

师:电子琴有很多种音色,老师试荦几种,大家选择一下,哪几种最能体现《丝绸之路》的意境。学生回答略。 师:那你们准备用什么样的速度来表现它?(学生回答略。)

师:电子琴也有很多种节奏,你们听听哪种节奏比较合适?(学生回答略。)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到音乐配器方面来,难度较大。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亲自动手,也是考虑到学生对电子琴功能不熟悉,如果班级有学生学过电子琴,可以考虑让学生亲自动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都当了一回配器大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日本电子音乐大师喜多郎如何为它配乐的。

5.欣赏电子合成器演奏的《丝绸之路》音乐。(有图像,有声音。)

五、学唱歌曲《橄榄树》。

师:电声乐队既可独立演奏各种各样的乐曲,也常常为歌曲伴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

1.播放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有图像,有声音。

2.让学生结合歌词,说说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3.学生跟唱歌曲。

4.完整地演唱歌曲。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六、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懂得它能使音乐色彩更加独特,更加丰富。课后请同学们收集用电声乐器演奏或伴奏的录音资料。下节课带来和同学们交流。

用作业的形式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开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电子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学过的知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感受和鉴赏美为核心,从情感人手,介绍电声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将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电子空间站》这一课音乐材料比较新,所以我设置课前曲《致爱丽丝》,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的搜集、查阅资料、回答、实践等活动为主线,教师给予引导。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回答问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出乎意料,让我吃惊不小,也让我感动了好久。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本节课达到了让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电声乐器及感受和鉴赏音乐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一节课。

但这节课中同样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是农村中学,学生在小学的音乐教育相对较薄弱且音乐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学生视唱不太理想,节奏感偏差,音乐知识、技能有待提高。

音乐教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观察体验音乐的突出特征

2、能力目标:能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能用多种形式展现歌曲魅力。 教学重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上展现出影视资料(历届春节晚会中的轻歌曼舞)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情景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走进音乐。

二、新授歌曲,体验感情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 教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师:一起聆听李谷一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曲,结合大屏幕乐谱,思考: ⑴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⑵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

⑶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

生:(答略)

( 教师由其中的1、3、5、7、11、12 13小节旋律特点教唱,学生随唱,其中第三小节的跳进旋律,看屏幕跟老师用tita读,用低头唱低音、抬头唱高音。) 师: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师唱改编成的音乐) 生: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更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不能平静?

(课堂中的情境提问,引导启发是关键,学生从问题中尝试对歌曲最初的了解,掌握旋律特点便于歌唱。声势训练运用,解决了教学歌唱的疑难问题,排除了学生对较复杂又相似节奏的心理障碍。同时通过比较、讨论曲作者运用的大量十六分音符,理解歌曲的内涵。所以在新授歌曲中,从问题—聆听—体验—思考—回答的思维流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师:这首歌让你来唱,如何来处理它的情感力度变化昵? 生(甲):深情地演唱,从“共祝愿,祖国好”开始力度强? 生(乙):第一小节用内在的情感演唱,第六小节对比前面小节稍强,第七、八小节相对前一小节稍弱? 师:(补充归纳) 师:随琴有感情地演唱(师生)

三、拓展创造,师生互动

师:这首曲子是李谷一用民族唱法所演唱的,那如果我们把这首歌用 美声加通俗来演唱效果又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2001年“春节晚会”幺红、满文军等演唱的《难忘今宵》。

(屏幕播放2001年“春节晚会” 的《难忘今宵》)

师:《难忘今宵》这首歌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展现自我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小导演,你将?想一想你将如何表演这首曲子,让他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创意?(例如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多种形式)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给予肯定表扬,鼓励,进行赏识教育,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小组即兴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深入其中,参与并巡回指导,最后师生在“青春大舞台”环节中展现自我,在团结合作中,培养自信。

五、自评与互评

先请学生代表点评,互相评价优缺点,再由教师点评,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歌喉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搭档奖。

六、布置作业

请你回去搜集你喜欢的节日气氛浓厚的歌曲,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

附板书设计

难忘今宵

1=F

走进音乐 感受音乐 美妙歌喉 展现自我

难忘今宵教案 篇七

难忘今宵教案2

难忘今宵 【年级】七年级

【教学内容】歌曲《难忘今宵》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课改的动力是转变教师陈旧的一言堂观念,让原先的教学“死水”变得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使学生回味无穷,终生受益。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哑剧表演、音乐选择、音乐创造、师生互动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等水平,从中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 歌唱。

3、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组织能力。

4、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哑剧导入,实践体验

师:首先请4位同学上来边听音乐边进行哑剧表演---出操,请其他同学思考在这个哑剧中,共出现了几次音乐?这些音乐在何种场合出现?(播放音乐,屏幕同时显示问题)

生:共出现了4次音乐,分别是进场---升旗---做操---退场。

师:为什么这4位同学不把音乐与动作换一下?

生:这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动作只能配这样的动作……

师:确实,音乐能烘托气氛,音乐能表达人的情感,音乐更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弦外之音”,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心情,同样,什么样的画面,也应该配什么样的音乐。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观看一小段录象,根据画面请你选择一段合适的音乐。

(屏幕滚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无声片段,音乐播放:1《命运交响曲》2、《我心永恒》、3《难忘今宵》)

生:《命运交响曲》太激烈了,《我心永恒》很抒情,《难忘今宵》很符合其画面。

(撷取学生周围最熟悉的`活动场面,进行哑剧表演,并通过画面与音乐结合的实践体验,即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又为后面《难忘今宵》的出现打下了伏笔。)

-03-20 15:33回复

听谷一生 25位粉丝

铁杆会员

8

3楼

二、新授歌曲,体验感情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

教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师:一起聆听李谷一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曲,结合大屏幕乐谱,思考:

⑴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⑵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

⑶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

生:(答略)( 教师由其中的1、3、5、7、11、12 13小节旋律特点教唱,学生随 唱,其中第三小节的跳进旋律,看屏幕跟老师用tita读,用低头唱低音、抬头唱高音。)

师: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师唱改编成的音乐)

生: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更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不能平静……

(课堂中的情境提问,引导启发是关键,学生从问题中尝试对歌曲最初的了解,掌握旋律特点便于歌唱。声势训练运用,解决了教学歌唱的疑难问题,排除了学生对较复杂又相似节奏的心理障碍。同时通过比较、讨论曲作者运用的大量十六分音符,理解歌曲的内涵。所以在新授歌曲中,从问题―聆听―体验―思考―回答的思维流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师:这首歌让你来唱,如何来处理它的情感力度变化昵?

生(甲):深情地演唱,从“共祝愿,祖国好”开始力度强……

生(乙):第一小节用内在的情感演唱,第六小节对比前面小节稍强,

第七、八小节相对前一小节稍弱……

师:(补充归纳)

师:随琴有感情地演唱(师生)

三、拓展创造,师生互动

师:这首曲子是李谷一用民族唱法所演唱的,那如果我们把这首歌用

美声加通俗来演唱效果又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2001年“春节晚会”幺红、满文军等演唱的《难忘今宵》。

(屏幕播放2001年“春节晚会” 的《难忘今宵》)

2008-03-20 15:33回复

听谷一生 25位粉丝

铁杆会员

8

4楼

师:《难忘今宵》这首歌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且在许多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作为终曲而演出,借以突出晚会的主题思想。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或歌曲的主题。

生:分组进行策划、商讨、研究、表演

师:(总结评价)各小组表演的各具特色……今天老师真的很开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在下课之前,老师也跃跃欲试,创造了一段歌词,送给同学们。(师唱“难忘今朝,难忘今朝,**班级把课上,学生个个都很棒,祝愿你,身体好,心情好,学习好……”)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成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通过表演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回馈,从中也体现出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教师的参与,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德育渗透,情感升华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用歌声舞姿再次表达内心的诚挚之情: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祖**亲明天更美好……

五。小结: 播放多媒体课件影音图像《难忘今宵》下课

教学反思:

2008-03-20 15:34回复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篇八

一、课题阐述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下面就教材、 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五方面谈谈我的课堂教学构思:

二、 教材分析

《银屏之歌》所在的单元主要是影视音乐,把它纳入初一学生的音乐教材,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电视剧,学会分析影视音乐在影视剧中作用,并感受音乐魅力。 表述对主题音乐或背景音乐的认识,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由于电影、电视、多媒体的普及。 学生看过许许多多的影视作品。并对作品中的音乐非常熟悉,但对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很少去分析。因此,我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对本课中的音乐就乐曲风格、演唱方式等做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影视音乐的作用。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陶冶情操。

四、教学重点、难点

这其中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是我的教学重点;而引导学生对本课中的音乐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出影视音乐的作用应该是教学难点。

五、学法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顺利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准备引导学生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听唱感知,整体把握 音乐这一艺术类别主要是通过听、唱的手段来感受内涵、体味情感,又加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理解的前提是感知,而听唱是学生感知的一种基本手段。

2、对比分析,获得知识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探究现象,获得知识。

3、亲身体验,验证结论 将自己探究中得出的结论运用于实践,从而实现能力目标。

六、教法

同时,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得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我的教学方法是:

1、视觉图象法:

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配以电视剧照,给学生视听结合,这样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影视音乐。

2、体验法:

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教学中我准备创设情景,让学生以相同的剧情体验恰当和不恰当的音乐对表演的作用。

七、教学环节

在对教材具体分析、 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制定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导入环节

上课后,播放《好汉歌》 歌曲录音,同时播放《红楼梦》中的影视片段,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们窃窃私语,偷笑,说是不是老师放错了,提出画面与音乐的不协调, 为什么不协调?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去探究:

《好汉歌》 反应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红楼梦 》又应该用什么风格的音乐呢?

这种设制悬念、层层引入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亲生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的理念,也给予学生交流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音乐在影视中,对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 银屏之歌,标签:初中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二)感受体验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对剧情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我选取了歌曲《雪绒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两次出现的不同效果来让学生做对比分析。

教师先教唱电影插曲《雪绒花》,引导学生深情的演唱并用手势引导学生随旋律起伏作渐强减弱变化,使音乐更具感染力。接着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演唱,既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又以唱歌作切入点让学生感悟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情感作用,更为下一步欣赏歌曲《雪绒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两次出现的不同效果作好铺垫。

下一步欣赏《雪绒花》插曲一

上校和他的孩子们,还有家庭教师自已一场家庭派对上演唱《雪绒花》请大家欣赏并思考:在演唱速度,力度和音乐情绪上是怎样的?体现一种怎样的氛围,学生总结:优美。抒情很温馨的家庭氛围

然后欣赏《雪绒花》插曲二

在剧末,二次世界大战时,奥地利被德国占领,上校一家面对敌人枪口,在晚会上又唱起了这首《雪绒花》 在欣赏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合唱的情绪。

这段音乐,慷慨激昂,歌曲使人的心都沸腾了,全场一起高唱 令人震撼。歌曲激起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唤起奥地利人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通过对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场合,由于速度、力度的不同,它所表现的音乐情绪也不同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总结出影视音乐的第二功能:揭示主题是思想,抒发情怀。这一环节学生在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三)创作环节

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就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我从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创造的原则出发,分两步完成这一环节。

第一步:音乐与画面

听一段“日本鬼子进村”的音乐,请同学们想像场景

生:大战在即,魔兽争霸等等

提问:这段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什么的作用?

学生总结: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音乐在影视剧中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们也来为影视剧配音吧。

第二步:画面与音乐

观看一段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画面片段,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发挥想像,对其进行音乐风格,旋律 速度力度方面的创编。

这段画面开始猫在睡觉,老鼠悄悄地从猫身边走过,却不小心踩到了猫最后猫开始追逐老鼠的场面

教师给出三段音乐进行选择:一原配音乐 二《野蜂飞舞》片段

三《致爱丽丝》哪段更合适,说说为什么?

最后欣赏原作,进一步感受主题影视音乐与剧中人物形象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本环节活动中,激发了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影视音乐的第三功能: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四)提升环节

虽然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因年龄关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不够成熟,老师的提升是升华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音乐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

其次总结影视音乐的作用:

1、揭示主题思想,抒发情怀

2、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3、烘托渲染气氛,衬托场景

4、说明影片的时间和环境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 银屏之歌,标签:初中音乐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5、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体会,去运用。

模拟课堂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影视剧片段,请大家听一听我为它配的音乐好不好,听完之后,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播放《好汉歌》歌曲录音,画面却是《红楼梦》中的片段)

(学生们窃窃私语,偷笑)

生:画面与音乐不协调

师:《好汉歌》里唱的是《水浒传》里侠肝义胆的铮铮好汉,而我们看到的《红楼梦》片段表现的却是女性的柔美, 这二者匹配肯定是风马牛不相及。

师设问:你认为配什么样的音乐才能刻画《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意境呢?

生:婉转 优美、略带忧伤

生:柔情似水

师:听一听作曲家是如何为《红楼梦》编配音乐的

(欣赏《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难忘今宵 篇九

难忘今宵700字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一放学,我们就忙开了,有的化妆;有的换服装;有的在作最后一次的彩排……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时间到了!我们每个班级穿着五颜六色的演出服,拿着各色道具,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大操场。18:30,主持人宣布:“领巾齐飘扬,荣辱记心间,建青实验学校小学部庆祝‘六一’儿童节营火晚会正式开始!”霎时,队号齐鸣、队鼓声声,大家热烈鼓掌,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接下来,主持人为我们一一介绍各位来宾,然后我们的吴子健校长讲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将来做好接班人……

最令人兴奋的`时刻到了文艺演出开始了,每个班级都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轮到我们了,我们班第一个节目是《劳动最光荣》,举着拖把和挥舞着抹布的同学在舞台上尽情地唱着、舞着,表现出劳动的快乐和光荣。第二节目是《一生一世学做人》,六个身穿金黄色中装的男生,肩扛金色的大铅笔,唱着:“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我们三个女生身穿红色中装,手捧着蜡烛跳了出来,我们唱:“打开历史的书哇,点亮信念的灯……”表示从小要树立牢固的信念,长大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下面的节目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有的是老师和同学们一同献歌献舞,有的是家长和孩子同台演出。我们的吴子健校长高歌两曲:《把根留住》、《小草》,兴致勃勃地加入我们的演出……

晚会接近尾声:“跳集体舞啦!!!”同学们蜂拥至表演场地的中央,挥舞着荧光棒,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啊!连嘉宾老师们也一起轻快的在跳,大操场霎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今宵,真让我难忘!

难忘今宵 篇十

昨天晚上,我们全家和许F一家在漳州参加了“花开两岸,情系漳州全球通大型群星演唱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了会场,会场是由漳州医学护理职业学院体育场改造而成,会场有32个普通方阵,和8个VIP方阵组成,阵容庞大。是为了庆祝漳州最有名的花博会的举行而举办的。演唱会由19时30分至23时30分,前来助阵的有羽。泉、阿牛、郭丰、周华健、梁静茹、蔡琴等等。他们都一展歌喉为全场十几万观众大开眼界,高潮时的呼喊声,一阵接一阵,持续不断。令我最惊异的是国家的领导人侯宝玲也前来观看。还有福建省省长,副省长前来陪同观看,说明漳州搞这个活动全国人民支持着。这毕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演唱会,虽然有点紧张,但是想“出名”的愿望倒不小让摄像机照到,不管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是现场的观众都看得到。我觉得在现场就是不一样,音响效果太好了,震得我胸口怦怦乱跳,在电视里,最多是耳朵吵一点嘛。那个晚上,使我永生难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10篇音乐教学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难忘今宵教案。

最新范文

登泰山记教案(优秀4篇)11-06

初一地理教案【优秀8篇】11-06

小班安全课教案(最新9篇)11-06

小班社会教案《我们长大了》(优秀5篇)11-06

小学体育50米跑教案优秀9篇11-06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案【优秀3篇】11-06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3篇)11-06

《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优秀6篇)11-06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阅读原文【优11-06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最新10篇11-06

51 4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