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古诗 关于中秋节嫦娥的古诗【优秀11篇】

时间:2023-10-12 15:25:42

嫦娥,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人物。《山海经》中古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娥[2],[3]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也有称其姓纯狐,名娥。神话中因服用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古代诗人望月抒情,那么有哪些关于月亮和嫦娥的诗词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嫦娥古诗相关内容,山草香精心整理了11篇关于中秋节嫦娥的古诗,欢迎查阅与参考。

嫦娥的古诗 篇一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古诗《嫦娥》 篇二

嫦娥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2,长河渐落晓星沉3。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4。

全部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

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

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

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

描写嫦娥的古诗 篇三

描写嫦娥的古诗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侍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诗

刘孝威

鹊飞空绕树。 月轮殊未圆。

嫦娥望不出。 桂枝犹隐残。

落照移楼影。 浮光动堑澜。

枥马悲笳吹。 城乌啼塞寒。

传闻机杼妾。 愁余衣服单。

当秋络已脆。 衔啼织复难。

敛眉虽不乐。 舞剑强为欢。

请谢函关吏。 行当封一丸。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之二十赐烛)

梅尧臣

天子赐烛昏夜时, 嫦娥闭月栽桂枝。

称量高下唯妍辞, 相与尽心无附离。

求安去病如上池, 照耀不容毫发私。

品藻一定何可移, 光焰夺昼资尔为。

宣王徒美庭燎诗, 魏帝自彻月殿披。

我朝好士万古垂, 搜索贤俊登蒿藜。

孰不力吐肝胆脾, 枉用晏饮生脤脂。

云龙将见升騤騤, 燃此必欲无所遗。

收残喜气蒸炊, 蜜蜂◇愧空多知。

永叔石月屏图

苏舜钦

日月行上天, 下照万物根。

向之生荣背则死, 故为万物生死门。

东西两交征, 昼夜不蹔停。

胡为虢山石, 留此皎月痕常存。

桂树散◇阴, 有若图画成。

永叔得之不能晓, 作歌使我穷其原。

或疑月入此石中, 分此二曜三处明。

或云蟾兔好溪山, 逃遁出月不可关。

浮波穴石恣所乐, 嫦娥孤坐初不觉。

和冯中允仙娥峰

王禹偁

熊耳如当出槛熊, 仙姿孤秀压诸◇。

采芝逋客怜贞质, 化石佳人◇丽容。

身上霓衣慵整顿, 天边华盖会裁缝。

嫦娥月里休相笑, 万古应无窃药踪。

古诗乞巧嫦娥 篇四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起头课文。《乞巧》和《嫦娥》中的故事常常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乞巧》

朝代:唐代

作者: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嫦娥》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前两句描绘主人公的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而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时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

在寂寥的长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至于这位寂处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谁,诗中并无明确交待。诗人在《送宫人入道》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又以“窃药”喻指女子学道求仙。因此,说这首诗是代困守宫观的女冠抒写凄清寂寞之情,也许不是无稽之谈。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为风气,入道后方体验到宗教清规对正常爱情生活的束缚而产生精神苦闷,三、四两句,正是对她们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嫦娥》古诗鉴赏 篇五

《嫦娥》古诗鉴赏

嫦娥

唐代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中秋的诗句 篇六

1、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2、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5、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6、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8、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9、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10、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2、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4、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5、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6、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8、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9、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20、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1、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22、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3、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4、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5、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26、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2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8、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9、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0、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1、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2、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3、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4、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5、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6、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7、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8、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9、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40、天应有意故遮阑。——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1、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2、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3、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4、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45、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6、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47、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8、莫遣素娥明白,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9、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50、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1、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2、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53、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5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5、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6、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7、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8、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59、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6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61、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62、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63、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6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65、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66、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7、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68、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69、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0、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2、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73、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4、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75、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6、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仅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77、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78、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9、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80、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嫦娥的古诗 篇七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李商隐《嫦娥》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自古嫦娥爱少年——《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刘安 撰《嫦娥奔月 /嫦娥飞天》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赵秉文《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白居易《东城桂三首》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边贡《嫦娥》

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完颜亮《鹊桥仙·待月》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龚自珍《夜坐二首》

刘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阎选《浣溪沙·寂寞流苏冷绣茵》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张耒《七夕歌》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韦庄《谒金门·空相忆》

关于中秋节嫦娥的古诗 篇八

1.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2.忆内(傅若金)

湘皋烟草碧纷纷,

泪洒东风忆细君。

浪说嫦娥能入月,

虚传神女解为云。

花阴昼坐闲金剪,

竹里春游冷翠裙。

留得旧时残锦在,

伤心不忍读回文。

3.甘州歌(符载)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4.柳枝(和凝)

鹊桥初就咽银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树,

岂能月里索嫦娥。

5.宫中行乐词其一(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昭阳桃李月,罗绮自相亲。

今日明光里,还须结伴游。春风开紫殿,天乐下朱楼。

艳舞全知巧,娇歌半欲羞。更怜花月夜,宫女笑藏钩。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6.贺新郎(吴潜)

汲水驱炎热。晚些儿、披衣露坐,待他凉月。俄顷银盘从海际,推上璇霄璧阙。尽散作、满怀冰雪。万里河潢收卷去,掩长庚、弧矢光都灭。一大片,琉璃揭。玉ょ擣药何时歇。几千年、阴晴隐现,团圆亏缺。月缺还圆人但老,重换朱颜无诀。想旧日、嫦娥心别。且吸琼浆斟北斗,尽今来、古往俱休说。香茉莉,正清绝。

7.满江红(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簪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古诗嫦娥教学设计 篇九

学习目标

1、会认“烛”“晓”两个生字,会写“屏”“烛”“晓”“偷”四个字。

2、能背诵《嫦娥》,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习重难点

能背诵《嫦娥》,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先来看一幅图画。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的故事你能讲讲吗?(多媒体出示嫦娥图)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2.故事中的嫦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温柔善良美丽)

3.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

二新授

(一)导学

1.学一首古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会读会写会背会意思悟情感知诗人)

2.是的,知人论诗。让我们先走近诗人李商隐。大屏幕出示李商隐简介: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伤感忧郁的性格。李商隐考取进士后,与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婚后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久夫人死了,他非常感伤。政治上的冲突,情感上的失落,使他的诗呈现忧愁悲伤的情调,其诗意境朦胧,情感忧郁感伤。我们在学《嫦娥》诗时会有所感受。

(二)粗读古诗读正确

1.师范读全诗

2.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抽生读生字鞋子。

4.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本诗一、二、四句押韵,押韵的字是“深”“沉”“心”,这几个字儿都是前鼻音,注意读准确。

(三)细读古诗会诗意

1.自读《嫦娥》,借助注释,边读边想像,和同桌交流:你仿佛从诗中看到些什么?景象或诗中人物的样子?

2.师生共同归纳诗的大意室内:云母屏风上印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广寒宫: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3.交流:嫦娥在月宫里,过着好不好?你是从哪一个诗句体会到的?

4.引导想像,练习说话(选择一句,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①除夕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而嫦娥却。

②中秋节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而嫦娥却。

(四)品读古诗悟诗情

1.回读诗文:人间的生活多么快乐,多么自由啊!而嫦娥为什么会失去这些曾经拥有过的美好生活呢?再读读诗句,诗中的哪些词让你体会到嫦娥此时的心情?(板书:悔夜夜心)

①理解“悔”:“悔”什么意思?嫦娥“悔”什么?(以前生活的幸福,现在生活的痛苦对不起心爱的丈夫)生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②想像: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灵药,嫦娥会怎么做呢?

③理解“夜夜心”:可是时光是不会倒流的,所以,每一个夜晚,嫦娥都孤独寂寞地看着这碧海青天难以入眠,正所谓“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们来想象一下,嫦娥有一颗怎样的心?(思念悔恨哀怨痛苦寂寞)

2.漫漫长夜,寂寞难耐,思念亲人,思念人间,怎奈已吃药成仙。嫦娥再也无法回到充满温暖、充满爱的人间了,她怎能不“碧海青天夜夜心”啊!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这一首诗呢?在诗中,有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心呢?

(同情怜惜惋惜哀叹)

3.回想诗人的一生,二十多岁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理想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的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致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感伤忧郁的性格。他与心爱的妻子结婚,本来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妻子英年早逝,留下孤独寂寞的。他,他为嫦娥而哀叹,也为自己而感伤。所以,在这首诗里,诗人和嫦娥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谓“心心相通,同病相怜”,让我们带着对嫦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再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生深情诵读。

4.感受了嫦娥的心,诗人的心,现在你想想你自己的心,读着这首诗,你跳动着一颗怎样的心?(对嫦娥的同情之心对诗人的钦佩之心)

5.读一首诗,我们既要感悟诗人所描绘的主人公的情感,也要感受诗人的情感,还要体会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情感才会不断丰富起来,做一个有情、有心的人。

(五)深读古诗领悟哲理

1.古诗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嫦娥》这首诗不只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还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呢。现在我们来讨论讨论,嫦娥该不该偷吃灵药?

(不该为什么?)

(失去了幸福生活,得到的是痛苦。虽然长生不老了,但一个人生活在没有人间温暖的月宫中,又有什么意思呢?)

2.是啊,嫦娥为了长生不老,一念之差,偷吃了灵药,飞奔入月。从此,她与丈夫凡仙相隔,永不相见。每日每夜,她孤独寂寞的生活在广寒宫上,没有了亲人的爱,没有了人间的温暖,她感到心酸,心痛,心寒。在碧海青天的月宫里,她遥望人间,有叹不完的气,有流不尽的泪,有说不出的爱,有道不尽的悔。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要像嫦娥那样,因为一己私念,一念之差,悔恨终生。

(六)积累古诗抄写背诵(课后:认真抄写古诗边抄边读边抄边记抄后诵读直至背诵)

三拓展延伸

1.这位才情横溢、多愁善感的诗人曾写下了无数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诗篇。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首。《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的祖国也是一个诗的国度。自从有了文明,诗就诞生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孩子们,作为文明古国的子孙,我们真应该多读诗,多背诗,在诗中去丰富我们的情感,洗涤我们的心灵,在诗中去追寻古老的文明,去感悟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孩子们,让我们以经典为友,以诗书相伴,走向美好人生。

教学反思

这是在一节公开课上上的,课后老师之间进行了探讨,我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思考。第一点,在教学中,读得环节不够,放手让学生学习的一些地方,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第二点,我是根据课标,把本诗主人公的心情定为因为偷吃灵药飞天,然后饱受孤独的心情,然学生去感受嫦娥的心境,别的老师也提出了别的情景来分享,比如嫦娥是为了救后羿才吃灵药上天,是一个牺牲的角色,还有一些别的说法。第三点,在结尾拓展时,用了一首比较复杂的诗,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前让生在课前收集他们喜欢的诗,这样积累的效果会更好。

李商隐嫦娥古诗赏析 篇十

李商隐嫦娥古诗带拼音版

cháng é

嫦娥

táng dài:lǐ shāng yǐn

唐代:李商隐

yún mǔ píng fēng zhú yǐng shēn , cháng hé jiàn luò xiǎo xīng chén 。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cháng é yīng huǐ tōu líng yào , bì hǎi qīng tiān yè yè xīn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的古诗 第十一篇

嫦娥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香菱咏月·其三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11篇关于中秋节嫦娥的古诗,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嫦娥古诗的相关认知。

最新范文

母亲节心情说说【优秀12篇】10-12

拟人的句子(8篇)10-12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基础知识点梳理【10-12

禅语语录最新6篇10-12

八宝景天的功效与药用价值(3篇)10-12

食品安全承诺书最新10篇10-12

大暑节气小知识【最新15篇】10-12

辩论赛规则及注意事项【最新6篇】10-12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优秀3篇10-12

学生会招新经典宣传语【10篇】10-12

129 2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