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优秀4篇】

时间:2024-01-13 21:39:15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山草香勤劳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优秀教案【优秀4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基础上,从标有刻度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点表示数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形来理解有理数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特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理解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将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有理数,理解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点表示

3.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方法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点对应关系(数与形结合)是本节课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正负数,对正负数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学习以及学科知识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图形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正负数,对正负数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获得充足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带刻度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5表示。

(2)零下15°C用-15表示。

(3)0°C用0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心情进入了本节课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教师亲切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B、C三个图形从数轴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错误,给学生足够观察、思考时间然后展开充分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例1,利用黑板上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点表示数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1、2

2、课本23页3题(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点P与表示有理数3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有理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点所表示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 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数学思考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的意识,渗透转化的思想、方程的思想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解决问题 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及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探究性学习,抓住问题的关键,揭示它的规律性,展示解题的简洁性的数学美。

教学难点审题,从文字语言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知识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和经济方面的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问题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师生共同回忆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2)设未知数;

(3)列方程;(4)求解;

(5)检验; (6)答。

问题二:矩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问题三:如图,某小区内有一块长、宽比为1:2的矩形空地,计划在该空地上修筑两条宽均为2m的互相垂直的小路,余下的四块小矩形空地铺成草坪,如果四块草坪的面积之和为312m2,请求出原来大矩形空地的长和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题,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语句。

学生活动:在关键语句中找到反映相等关系的语句,探究解决办法。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分析,解题方法。

做一做

如图,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硬纸片,在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用剩余部分做成一个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求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课堂练习:将一个长方形的长缩短5cm,宽增长3cm,正好得到一个正方形。已知原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问题四:某商场销售一种服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服装降价1元,平均每天能多售出2件。在国庆节期间,商场决定采取降价促销的措施,以达到减少库存、扩大销售量的目的。如果销售这种服装每天赢利1200元,那么每件服装应降价多少元?

学生活动:在众多的文字中,找到关键语句,分析相等关系。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分析试题。提示学生检验解的合理性。

课堂练习:1.经销商以每双21元的价格从厂家购进一批运动鞋,如果每双鞋售价为a元,那么可以卖出这种运动鞋(350-10a)双。物价局限定每双鞋的售价不得超过进价的120%.如果商店要赚400元,每双鞋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需要卖出多少双鞋?

2.某商店从厂家以每件18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店可以自行定价.据市场调查,该商品的售价与销售量的关系是:若每件售价a元,则可卖出(320-10a)件,但物价部门限定每件商品加价不能超过进货价25 %的.如果商店计划要获利400元,则每件商品的售价应定为多少元?需要卖出这种商品多少件?(每件商品的利润=售价进货价)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本题为后面解决有关面积、体积方面问题做铺垫。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会解决有关面积的问题。

解决体积问题的问题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强调对方程的解进行双重检验。

小结与作业

课堂

小结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通过实际要求检验根的合理性,要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

本课

作业 课本第43页 习题2

课后随笔(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3.进一步训练利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通过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方案,来培养其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而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教学重点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解决,即如何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二张

第一张:练习(记作投影片2.2.3A)

第二张:实际问题(记作投影片2.2.3B)

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两节课的研究,我们会用配方法来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复习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出示投影片2.2.3A)

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2+6x+8=0;

(2)x2-8x+15=0;

(3)x2-3x-7=0;

(4)3x2-8x+4=0;

(5)6x2-11x-10=0;

(6)2x2+21x-11=0.

[师]我们分组来做,第一、三、五组的同学做方程(1)、(3)、(5),第二、四、六组的同学做方程(2)、

(4)、(6).

[师]各组做完了没有?

[生齐声]做完了。

[师]好,我们来交叉改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批改得仔细,哪位同学的方程解得全对。

[生甲]我改的是××同学的,他做的是方程(1)、(3)、(5),方程(1)解对了,答案是x1=-2,x2=-4.解方程(3)时,在配方的时候,他配错了,即

x-3x=7,

x2-3x+32=7+32应为(-23

2)2.

[师]很好,这里一次项-3x的系数-3是奇数,所以应在方程两边各加上(-3)的一半的平方,那方程(3)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呢?

[生乙]方程(3)的解为x1=

[师]好,继续。3?237,x2?3?237.

[生丙]方程(5)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所以首先应把方程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形式,然后再应用配方进行求解。××同学解的对,其解为x1=52,x2=-32.

[生丁]××同学做的是方程(2)、(4)、(6).他解的完全正确,即

方程(2)的解:x1=5,x2=3,

方程(4)的解:x1=2,x2=

方程(6)的解:xl=32,12,x2=-11.

[师]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

①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首先应把它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形式,这是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的前提。

②配方法中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的前提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

另外,大家在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时,要有一定的技能。这就需要大家不仅要多练,而且还要动脑。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Ⅱ.讲授新课

[师]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2.2.3B)在一块长16m,宽12m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你能给出设计方案吗?

[师]大家仔细看题,弄清题意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具体方案,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甲]我们组

的设计方案如右图

所示,其中花园四

周是小路,它们的

宽度都相等。

这样设计既美观又大方,通过列方程、解方程,可以得到小路的宽度为2m或12m.

[师]噢,同学们来想一想,甲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如果符合,请说明是如何列方程,又如何求解方程的;如果不符合,请说明理由。

[生乙]甲组的设计符合要求。

我们可以假设小路的宽度为xm,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6-2x)(12-2x)=1

2×16×12,

也就是x2-14x-24=0.

然后利用配方法来求解这个方程,即

x-14x=-24,

x2-14x+72=-24+72,

(x-7)=25,

x-7=±5,

即x-7=5,x-7=-5.

∴x1=12.x2=2.

因此,小路的宽度为2m或12m.

由以上所述知:甲组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生丙]不对,因为荒地的宽度是12m,所以小路的宽度绝对不能为12m.因此甲组设计的方案不太准确,应更正为:花园四周的小路的宽度只能是2m.

[师]大家来作判断,谁说的合乎实际?

[生齐声]丙同学说得有理。

[师]好,一般地来说: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只要题目、方程及解法正确,那么得出的根便是所列方程的根,一般也就是所解应用题的解,而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这些根虽然满足所列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未必符合实际问题。因此,解完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按题意来检验这些根是不是实际问题的解。这一点,丙同学做得很好,大家要学习他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其他组设计的方案。

[生丁]我们组

的设计方案如右图。

我们是以矩形

的四个顶点为圆心,以约5.5m长为半径画了四个相同的扇形,则矩形除四个相同的扇形以外的地方就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因为四个相同的扇形拼凑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圆,即四个相同扇形的面积之和恰为一个圆的面积,假设其半径为xm,根据题意,可得

πx2=22

1

2×12×16.

解得x=±96

?≈±5.5.

因为半径为正数,所以x=-5.5应舍去。因此,由以上所述可知,我们组设计的方案符合要求。

[生戊]由丁同

学组的启发,我又

设计了一个方案,

如右图。

以矩形的对角

线的交点为圆心,以5.5m长为半径在矩形中间画一个圆,这个圆也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生己]老师,我也设计了一个方案,图形与戊同学的一样,他是把圆作为花园的场地,而我是把圆以外的荒地作为花园的场地,圆内以备盖房子。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并能触类旁通,真棒。其他组怎么样?

[生庚]我们组

设计的方案如右图。

顺次连结矩形

各边的中点,所

得到的四边形即

是作为花园的场

地。

因为矩形的四个顶点处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4m2(即1

2×6×8),所以四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96m2,则剩下的面积也正好是96m2,即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因此这个设计方案也符合要求。

[生辛]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下图。

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作为建花园的场所。

因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6m,正好是矩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设计也符合要求。

[生丑]我们组

设计的方案如右图。

图中的阴影部

分可作为建花园的

场地。

经计算,它符合要求。

[生癸]我们组的设计方案如下图。

2

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作为建花园的场地。

[师]噢,同学们能帮癸组求出图中的x吗?

[生]能,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2×1

2(16-x)(12-x)

=1

2

2×16×12,即x-28x+96=0,

x2-28x=-96,

x2-28x+142=-96+142,

(x-14)2=100,

x-14=±10.

∴x1=24,x2=4.

因为矩形的长为16m,所以x1=24不符合题意。因此图中的x只能为4m.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设计了这么多在矩形荒地上建花园的方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设计方案。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55随堂练习1

1.小颖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你能帮助她求出图中的x吗?

解:根据题意,得(16-x)(12-x)=

212×16×12,即x-28x+96=0.

解这个方程,得

x1=4,x2=24(舍去).

所以x=4.

(二)看课本P53~P54,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并且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另外,还应注意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55习题2.51、2

(二)1.预习内容:P56~P57

2.预习提纲

如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够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和推测,能与 同学进行交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根据有关问题查找资料或调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能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从而对总体有个体有个合理的估计和推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问题:20xx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请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该年的30天,记录并统计这30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求出这30天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据此估计北京20xx年全年的平均空气 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请同学们查询中国环境保护网。

二、新课

师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如下表中的30天,通过上网得知北京在这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及质量级别,如下表所示:

这30个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为107,据此估计该城市20xx年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107, 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

讨论:同学们之 间互相交流,算一算自己选取的样本的污染指数为多少?根据样本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估计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

2、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下面是老师抽取的样本的空气 质量级别、所占天数及比例的统计图和该城市20xx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两张统计图,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经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从样本获得的数据与总体的不完全一致,但这样的误差 还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较好的估计。

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抽取的。样本绘制统计图,并 和20xx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进行比较,想一想用你所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合理?

显然,由于各位同学所抽取的样本的不同,样本的污染指数不同。但是,正如我们前面已经看到的,随着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的增加,由样本得出的平均数往往会更接近总体的平均数,数学家已经证明随机抽样方法是科学而可靠的 . 对于估计总体特性这类问 题,数学上的一般做法是给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一个估计值的范围,将来同学们会学习到有关的数学知识。

3、加权平均数的求法

问题1:在计算20个男同学平均身高时,小华先将所有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表所示:

然后,他这样计算这20个学生的平均身高:

小华这样计算平均数可以吗?为什么?

问题2:假设你们年级共有四个班级,各班的男同学人数和平均身高如下表所示。

小强这样计算全年级男同学的平均身高:

小强这样计算平均数可以吗?为什么?

练习:在一个班的40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求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 龄。

三、小结

用样本估计总体 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相应地,搜集、整理、计算数据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随机抽样是经过数学证明了的可靠的方法,它对于 估计总体特征是很有帮助的。

四、作业

习题4.2 1

最新范文

高中物理教案【最新8篇】01-13

苏教版第五册18《小稻秧脱险记》优秀4篇01-13

《巨人的花园》教学案例【优秀6篇】01-13

小学六年级教案数学教案最新3篇01-13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最新5篇01-13

《济南的冬天》学案(优秀9篇)01-13

行为习惯主题班会教案(优秀9篇)01-13

杨修之死【优秀10篇】01-13

《年的故事》教案【优秀4篇】01-13

幼儿园小班手工教案(优秀5篇)01-13

51 58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