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4篇】

时间:2023-12-22 14:10:40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这里的4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百分数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百分数》教学设计 篇一

一、单元教学的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三、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单元课时:11课时

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第 1 课时(总第 14 课时)

学材分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重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课时(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关键:对问题的理解。

学情分析

对于这一类题目,学生在上一学期已有接触,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学。重点可以让学生第二种方法上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口答。

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5是4的百分之几?

2.基础训练。

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一个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3)某实验田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是每公顷5.6吨,采用杂交技术后,水稻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7吨,杂交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几?普通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杂交水稻的百分之几?

3.引入新课。

投影演示:将基础训练第(3)题的两个问题改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减少百分之几?同学们是否会做?引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二)教学新课

1.问题: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

(1)让学生读题后

(2)指导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

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板书:增产的数量÷普通水稻的产量

(7-5.6)÷5.6=1.4÷5.6=0.25=25%

或7÷5.6=1.25=125% 125%-100%

2.问题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

提问:谁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l”的量相比?怎样计算?

板书:少的数量÷普通水稻

3.提问:这道例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师生共同讨论。

让学生说说算理。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题,每小题均回答三个问题:

a.谁是单位“1”的量?

b.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

(1)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

(2)今年每公亩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3)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百分之几?

(4)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少百分之几?

2.4比5少百分之几? 5比4多百分之几?

3.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注意单位“1”)

4.列式计算课本第24页“练一练”。

(四)教学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又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它的结构特征如何?如何求相差数的百分率?

口答

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

学生说说算理。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能掌握这一类应用题,对于一些联系实际的变式应用题,学生还有一定的难度。应加强练习。

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练习课第 2 课时( 总第 15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分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是在教学了求一个数是课时(比)另一个数的课时(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课时(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明确本节练习课的内容和目的

进一步理解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谁是单位“1”的量。

(二)基本练习

1.口答。

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5比4多百分之几?4比5少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①张师傅一家去年人均收入6500元,今年人均收入增加了500元,增加了百分之几?去年人均收入是今年的百分之几?500÷6500 6500÷(6500+500)

②张师傅一家今年人均收入7000元,比去年增加了500元,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今年人均收入是去年的百分之几?500÷(7000—500)

7000÷(7000—500)

学生列式后,师生进一步讨论:这两题分别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

(三)变式练习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①松树棵数是柳树棵数的百分之几?

②汽车速度比自行车速度快百分之几?

③降价了百分之几?

④增产了百分之几?

⑤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几?

2.判断。(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或“×”)

①因为5比4多25%,所以4比5少25%。( )

②100克水中加10克盐,盐占盐水的10%。( )

③玲玲已做对了45道口算题,还有5道没做对,那么正确率是90%。( )

3.选择正确算式。(用手势表示)

(1)小明有故事书5本,小兰有故事书8本,小兰比小明多百分之几?( )

(2)购买同一刑号的电脑,今年售价0.8万元,去年售价1.2万元,今年售价比去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1; 1- ;

(四)发展练习

1.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式。

第一组:

(1)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2)甲数是50,乙数是4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第二组:

(1)某厂原计划生产200台机床,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0台,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2)某厂原计划生产200台机床,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0台,实际生产的台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2.根据算式补充问题。

六(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3人, ?

(1)23÷25, ?

(2)23÷(23十25), ?

(3)25÷(23-+-25), ?

(4)(25—23)÷25, ?

(5)(25—23)÷23, ?

(五)教学小结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课时(六)作业

口答

变式练习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的解题技巧,熟练程度都有提高,但学生对已知相差数要先求小数或先求大数类型掌握不理想。

课题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 第 3课时(总第16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分析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是在教学了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加深对 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口答:

1、一个数的15%是80,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24%是900,这个数是多少?

二、准备题

先说出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李大伯家去年养猪头数比前年增加20%,去年的头数是前年的( )

2、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4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

三、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

2、尝试解题

3、汇报交流解题思路:方法一先求增加的多少万公顷,再求2001年总共有多少万公顷。方法二先求2001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是2000年的百分之几,再求2001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4、小结

四、巩固练习。

1、试一试:可以先求购买这套票能多少元,可以先求实际花了多少钱,再用30元减去花的钱数,就是节省了多少元;或者先求节省的钱数所占的百分率再和30相乘,,这里还要弄清八折指的是现价是原价的80%。

2、练一练1——5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五、总结。

六、作业

尝试解题

汇报交流解题思路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掌握的还可以。

课题“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练习课第 4 课时( 总第 17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分析“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是在教学了“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基础练习

先说出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回答问题。

(1) 一批钢材运走80%,还剩下百分之几?

(2) 甲车速度比乙车快,甲车速度是乙车的几分之几?

二、 练习

1、(1)兴业公司今年计划创利450万元,上半年已完成了。上半年创利多少万元?

(2)兴业公司今年计划创利450万元,上半年已完成了。下半年创利多少万元就能完成计划?

2、(1)一种彩色电视机原价每台2400台,现在每台售价比原价提价10%,每台提价多少元?

(2)一种彩色电视机原价每台2400台,现在每台售价比原价提价10%,现在每台售价多少元?

3、食堂六月份用粮2500千克,七月份用粮比六月份减少,七月份用粮多少千克?

4、汽车销售市场上月原计划销售汽车850辆,实际比原计划多销售26%,多销售多少辆?

三、文字题

1、比24千克多50%是多少千克?

2、比24千克少50%是多少千克?

3、比4米多是多少米?

4、比4米少是多少米?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基础练习

专项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掌握的较好。

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三)第 5 课时( 总第 18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分析“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用方程解比较简便。

学习目标

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二、教学新课。

1、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师提问:1、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2、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在逐年减少,而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在逐年增多,可见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3、如果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

(1)列式计算:210÷(65%-35%)或 65%x-35%x=210

(2)说说解题思路。

(3)你能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吗?

三、强化练习。

第27页试一试第28页练一练1—5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讨论: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2、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说说解题思路。

(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掌握。

课题“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练习课第 6 课时( 总第 19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分析“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是在教学了“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础练习

先说说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回答问题。

(1)一种羊毛衫现在的单价比原来降低了。现在单价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2)小云的邮票张数比小军少20%。小云的邮票张数是小军的百分之几?

二、列式计算

1、多少吨的是3.5吨?

2、多少千米的50%是24千米?3、多少米的是米?4、多少千克的18%是6千克?

三、1、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好24千米,占全长的40%,这条路长多少千米?

2、甲村修一条水渠,已经修好80%,还剩下160米没有修。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3、东东看一本科幻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两天共看了8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4、玩具厂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儿童玩具2500件,多生产了20%。玩具厂四月份生产玩具多少件?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基础练习

列式计算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掌握。

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四)第 7 课时( 总第 20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利息和税款的计算

难点:对所涉时关键:懂得利率、保险费率和税率的意义

间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实际应用作好准备。

学习目标

1、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样支配的?

(如果学生没有提到银行,则由教师引导揭题)

二、探究新知

1、利息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银行,解决银行中与我们有联系的数学问题。

师:你了解银行的一些什么知识?

师:如果陈杰存入银行1000元钱,银行的年利率是0.65%,存一年有多少利息?二年呢?五年呢?

师根据生口答进行板书

师:我们该怎样计算利息?你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吗?(师板书)

2、利息税

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20%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

算一算陈杰1年、2年、5年各应缴多少利息税?

3、自学例题

4、巩固练习。

(1)小调查:先让学生做调查,然后思考存两年有多少种存法?估计一下哪种存法的利息多,再实际计算。最后全班交流。

(2)练一练1——3

5、总结:你这节课有何收获?

6、作业

学生做调查后算一算那种方法更合理。

教学反思

学生对什么时候求利息、利息税、求税后利息区分有困难。

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四)的练习课第 8 课时(总第21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利息和税款的计算

难点:对所涉时间的理解

关键:巩固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常用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实际应用作好准备。

学习目标

1、提高分析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

2、增强学生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二、基本练习

1、复习:说说什么叫做利息、本金、利息税?

2、求利息和利息税怎么求?

3、练习试一试: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的实际题目,先课前引导学生调查银行最近的利率。提问:两年有多少种存法,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哪种存法的利息多,最后实际计算。

三、综合练习

1、第30页练习1---3

生独立解答,反馈。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分析数量关系。校对

2、编题

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一道类似的应用题。

生独立编写应用题,并进行交流,评价。

并根据所编的应用题进行解答。

四、总结

这节课有何收获?

五、作业设计

已练习为主。

教学反思

学生掌握求利息、利息税、求税后利息的方法,但计算准确性不够

课题百分数的应用的练习课第 9 课时( 总第 22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应用。

难点:分析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关键:巩固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求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分析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础练习

1、解方程第31页第2题:学生先独立解题,校对。

2、第31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对于计算学生总是比较怕,所以教学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情况稍作指导。

二、应用题练习

第31页第3——11题

学生先独立解题,然后校对。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三、思考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先算出在两个超市用掉的钱,再来比较在哪个超市买比较划算。

四、总结:在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应用题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有点怕解决实际问题,求单位1的量学生比较容易出错。

课题单元练习、评析第 10、11 课时(总第 23 课时)

学材分析

求单位1的量的应用题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

学情分析

单位1的判断,以及对应量和对应分率比较难找。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测试

2、 评析

3、总结

考试

听老师讲解。

教学反思

本单元测试成绩不理想两率偏低,培养学生仔细审题以及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方面要加强。

百分数 篇二

学习内容:课本第15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页

课堂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与练习,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与练习理解和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问: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百分数的数学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小组讨论:

1.你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1)先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

(3)学生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可以先求出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再求多(少)几的数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也可以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4)教师指出:在解决这一类实际问题时还要根据具体题目分析解题方法,因为有时题中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已知数量;有时单位“1”的量未知,要先求。所以我们解决问题时还是要认真读题和仔细审题。

补充以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学校合唱队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及时统计学生正确率,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完成第2题。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出油千克数÷原料千克数=出油率(板书)。

(3)学生填表计算,然后指名交流解题方法。

3.完成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解题思路,重点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总结:当单位“1”的   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4.完成第6题。

(1)学生读题后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与同桌进行交流。

(2)学生独立解答,稍后指名学生板演。

(3)讲评时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了解其他学生解答情况。

5.补充以下题目:

(1)为纪念“嫦娥一号”卫星飞月成功,六(1)班同学开展了自制纸火箭创意大赛,一共制作了纸火箭72个。其中女生制作的数量是男生的60%,男、女生各制作了多少个?

学生独立练习后教师及时总结解题策略和解题思路。

(2)春节期间,一台彩电的促销价为2090元,比原价降低了110元。这台电视机是打几折出售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3)爷爷上周取出一年前存入银行的2000元钱,扣除利息税,爷爷连本带息一共拿到2073.53元,这家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多少?(利息税率是5%)

鼓励学生列方程解决,然后及时交流。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与练习,你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学得较好?哪些地方还要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教材第15-16页的第3、4、5、6题。

课前思考:

这单元共6个例题,其中例题1、5、6是上学期分数应用题的拓展,变为两步计算应用题,例题2、3、4是百分数问题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中的特殊情况。所以我觉得单元整理两课时可以按这样两课进行整理。第一课时完成第1~9题,第二课时完成第10、11题以及后面探索与实践以及思考题、评价与反思。

分析第1~9题,可以分成这样几类,第1、2题重要研究与百分率有关的问题。第3、4、5、7、8题是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第6、9题是两种量在进行比较,研究比较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时可以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

课前思考:

整理与练习我也想用2课时完成,再适当补充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完成。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几个问题,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练习中的第5、6题两题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用乘法,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列方程解或者除法。让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在这里可以让学生比较列方程和解和用除法算式解答的实际问题的各自特点。

课前思考: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明确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可以先求出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再求多(少)几的数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也可以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再求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根据前几节课的情况,解题时还是要强调单位“1”的数量已知或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课后反思:

关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学生掌握得不错,基本没问题。让学生完成练习第4题时,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理解“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和25%”的意思,所以解答时有困难,理解能力还是有待提高。

在做第6题时,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一再强调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用乘法,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用列方程解答。可是像这题的第二小题不少学生连单位“1”的量都没有找对,没有认真审题。

昨天的练习与测试中有这样一题“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0%。一块体积是2.2立方米的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学生错的较多,关键是没有理解理解题意:体积增加10%是指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10%。

课后反思:

单元练习课既由练习又有复习功能,作为教师,我根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在今天的教学中做了适当的调整。我在今天这一课时里重点复习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先借助教材提供的第2题复习简单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本题是有关出油率的,学生理解了出油率的含义后就能正确解答。接着再练习第3、4题,这两题也是基本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一道是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另一道是求单位“1”的量。因为考虑到学生解题的不良习惯,课上我强调了读题后先找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式,最后再列式。教材上第5、6题是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我组织学生练习时仍然强调要寻找单位“1”,根据单位“1”的数量是否已知再做不同的处理。尽管教师一再强调,解题方法只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才会发挥最大效益。

课后反思: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今天的课我侧重对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根据提供的练习题,加强对数量关系分析的指导和训练。先使学生明确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寻找题中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式,并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解答。但在解题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学困生不能正确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下节课中还得加强训练。

百分数 篇三

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多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然后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改变题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看到题里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 理解和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补充(点评)

第一课时

活动(一)铺垫复习。

1、说出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并列出数量关系式。

(1)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连环画本数的百分之几?

(3)实际产量是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

(4)水稻播种的公顷数是小麦的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1)140吨是60吨的百分之几?

(2)260吨是40吨的百分之几?

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活动(二)相互合作,探究问题:

1、根据复习题第3题的题意,除了可以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还可以提什么问题?出示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讨论:

(1)这道题与上面的复习题相比较,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2)根据线段图,这道题应该怎样思考、解答?

列式解答:

(14-12)÷12=2÷12≈0.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3、学生阅读课本,对照例3的解答,质疑问难。

4、想一想,例3还有其他解法吗?

可能出现14÷12-100%≈116.7%-100%=16.7%

5、思考:如果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后,单位“1”的量发生变化。改编后的应用题应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14公顷)看做单位“1”的量,要比较的量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

解答过程:

(14-12)÷14 或者:1-12÷14

= 2÷14 ≈ 1-0.857

≈ 0.143 = 1-85.7%

= 14.3% = 14.3%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4.3%。

活动(三)、巩固练习

1、分析下列问题,指出所求问题是什么量与什么量比,把哪一个量看做单位“1”。

(1)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2)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商品,降价了百分之几?

(4)客车速度比货车慢百分之几?

(5)货车速度比客车快百分之几?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客车每秒行的路程比货车多1.2米,那么,货车每秒行的路程比客车少1.2米。 ( )

(2)客车每秒行的路程比货车多10%,那么,货车每秒行的路程比客车少10%。 ( )

板书:

《百分数》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掌握百分数的特征,明确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3、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孕含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渗透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师:同学们,前一阶段在韩国釜山举行了什么?(生:第十四届亚运会)师:对,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博,取得了令对手望尘莫及的金牌数(150枚),为国赢得了荣誉。(注:第十四届亚运会结束20xx年10月14日。)师:亚运会结束后,通常要对各国获得金牌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张图。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 20xx年10月师:像这样的图,同学们见过吗?图中的数叫做百分数,你们见过百分数吗?在哪里见过?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4、 导入: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揭示特征

(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1、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上第104页的例题。思考:(出示)(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通常用百分数进行比较的?(2)用百分数比较有什么好处?(3)什么叫百分数?让学生自学课本后,同座同学议论思考题。

2、集体反馈,揭示意义。(出示表格) (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要用百分数进行比较?(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2)在这里,比率这两个字怎样理解?(三好学生人数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3)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所占的比率是多少呢?是怎么得到的?五年级呢?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成下表: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学生人数 六年级17100 五年级30200 =(4)用百分数表示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母相同,便于比较。)哪个年级三好学生所占的比率大?(5)用百分数进行比较,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后,能约分的要不要约分?(揭示:百分数是分母是100的分数。)(6)表格中,两个百分数的上面一格应填写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三好学生人数占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7)什么叫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例题中应把什么人数看成一个数,什么人数看成另一个数?谁能说一说表格中的和表示的意义?(8)百分数的概念中提到了几个数?(两个数)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3、举例辨析,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出示:⑴中国十五预期将保持的经济增速。⑵七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同比增 。⑶根据人事部提供的数字,中国回国留学人员目前以年均的速度增长。 ⑷一根光缆长千米。师生讨论:(1)这四句话中哪些是百分数?为什么?(2)千米为什么不是百分数? (3)师:这四个数都是分数,而前三个才是百分数。谁能说出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回答后出示下表: 分数百分数 意义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得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后面通常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教学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1.为了区别于分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百分号%来表示。教师示范百分号的写法后,让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2.教师示范书写百分数,引导学生写黑板上和上例中的百分数。

3.教学读法。指出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而不读成一百分之几,齐读百分数。

(三)揭示百分数的特征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它特殊在哪里呢?引导学生说出百分数的特征:

1、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2、只表示倍数关系;

3、采用百分号%表示。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教师投影出示下图,(用百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教师先用红色画上8格,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出来,并说出8%的含义。然后用蓝色画出32格,让学生用百分数表示后提问:你还能看出一个百分数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40%;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60%)

2、选择练习。出示一组百分数。6%3.9%120%98%100%(1)提问;这一组百分数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两个最接近?(2)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1)课上,由于学生们认真听讲,学会同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2)大同小学学生每月的零花钱占学校买图书钱数的50%。开展节约活动后,只占()。(3.9%或6%)(3)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120%)(4)由于全班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个单元考试的及格率一定能达到()。(100%)

3、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5%。(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0%。(3)一本书已看了40%。(4)摩托车厂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60%。

提问:

(1)第一、二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我国用只占世界5%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0%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如果我国人口有所控制,如我国的人口只占世界的15%,甚至更少,那么,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怎样?(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会怎样?(更快)(2)一本书已看了40%,说明还剩百分之几没有看?(60%)已看了40%,是不是一定看了40页?如果是看了40页,这本书有多少页?如果这本书有200页,已看了多少页?如果有300页呢?如果有1000页呢?(3)摩托车厂上半年完成生产计划的60%,如果下半年也完成计划的60%,这样,全年的计划完成了吗?是正好完成,还是超额完成?超额了百分之几?(20%)你是怎么算出来的?(60%+60%-100%=20%)

5、再出示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让学生读出图中的百分数,并说出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游戏

请这节课学会的同学举手,(全班54人都举起了手)谁能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说明现在同学们举手的情况。(这节课学会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00%)假设四个组的人数同样多,其中一组同学举手,举手的人数可用什么百分数表示?(25%)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两组同学举手呢?三组呢?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百分数:25%,说:25%表示第一组要放下手的同学,多少人可放下手?让第一组的同学放下手。接着,又板书一个25%,提问:这个25%表示第二组要放下手的同学,多少人又可以放下手?又让第一组的同学放下手。还剩下两组同学,提问:老师再写一个什么百分数,大家都可以放下手?(50%)这个50%表示谁是谁的50%?学生回答后,宣布下课。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百分数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最新范文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教案(优秀12-22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12-22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精选3篇】12-22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优秀6篇)12-22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7篇)12-22

幼儿园小班《蜗牛》教案【3篇】12-22

《陀螺》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12-22

长亭送别教案【4篇】12-22

主题班会教案:认识自我【优秀10篇】12-22

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中班教案优秀3篇12-22

51 5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