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精选5篇)

时间:2024-04-02 15:18:07

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教师的课堂教学(精选5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的课堂教学 篇一

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4―0025―01

小学生对教师有崇敬感和楷模感,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感染着学生,如果说教师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动,无形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需悉心琢磨自己的语言,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那么,如何使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语言负载丰富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教师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词语的情感色彩,要让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愉快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在“严厉”面前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情绪,使得“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语言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二、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的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有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各门功课要学有所成,非好之、非以此为乐不可。教师的语言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妙趣横生的语言才能叩开学生闭锁的心扉,才能让知识的甘泉不停地注入学生的心田。教师不应该板着面孔上课,如果这样,学生就会如芒刺在背,教师要善于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开导学生,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才会融洽,课堂气氛才会和谐、愉悦。

三、优美传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优美的语言诉之于听觉,应该音量适度,语速恰当,语调和谐,应该谴词造句比较讲究,文学气息浓一点。

语言不是无情物,教师的语言应该饱含深情。情是教育的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语言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心中弹奏,就要善于传情,善于注情。语言失去了情,就成为干枯的符号,挤走了血肉,只剩下几条筋,对学生无说服力,无感染力。教师应该和自己的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娓娓而谈,用商量、探讨的口吻谈认识,谈体会,以求得心灵上的感应。教师只有带着感情教,满怀深情地说,所教的课、所讲的道理才能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从而使师生心心相印。

范例教学法 篇二

一、范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原则和组织程序

“范例”就是“有代表性的例子”“普遍性的例子”。范例教学法就是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掌握一般知识的教学方法。

1.基本思想

(1)有限时间学习。教学的着眼点是正视学生在学校中的有限的学习时间,组织他们进行“有效率的学习”。 所谓有限时间学习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始终处在一种不断受教育与被培训的状态中,即获得连续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2)自觉主动学习。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主张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应用学习。把数学视为正在形成中或已经形成的知识,把数学知识解析为生活的状态,变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遵循的三个原则

(1)基本原则。以最基本的要素原则,以最简洁的语言原则,以最核心的范例原则,传递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

(2)思维原则。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要有联系点,共同的思维结构和共同的逻辑次序,共同打造思维的连续性、延伸性、渐进性,使学生听课的效率提高。

(3)范例原则。所选范例要满足客观教学规律和学生的主观学习动力,要满足教材编写的核心意义和思想品德积极向上的目标。

二、范例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是范例教学可以简化繁琐教学过程,以明了的数学语言符号传递数学思想和数学逻辑。二是范例教学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范例教学法强调范例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掌握了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激情,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和拓展,增强人文关怀。三是范例教学可以灵活地与任务驱动法、半成品加工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等教法学法有机结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四是范例教学让教学更活泼,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相关的内容做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世界的欲望。

三、实施范例教学法后的启示

1.数学范例教学应适合当时的情境

既能M足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又能让学生感到教师为之付出的意义。知识的无穷尽使教师教学精选教学内容的难度加大,但又不能使教学顾此失彼,这使得教师必须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足够的时间充分备课。这就要求教师精选范例,尽可能做到学一知十、精讲到位。

2.范例设计要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与数学的发展趋势

数学的发展是不断更新的,范例设计也要符合数学的发展要求,适应生活的实际需要,适应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不能闭门造车、故步自封。

3.范例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

学生正处在青春活跃期,对新鲜事物、对网络、对科技的应用耳濡目染。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超前的领悟新事物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引领学生在科技时代应用科技,从而服务学生,服务学习。教师在新的网络时代的范例设计要给学生快速、新鲜、奇妙的学习体验。

4.范例设计要依据学生的认知

学生以往所受教育的环境不同,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亦有不同,家庭教育更是参差不齐,还有课外学习时间是否足够,这些都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为了使学生融入所在班级一起学习,必须要有共同的、低要求的范例,避免教学的无效学习、遗漏学习,给学生后期的学习带来跨度大、台阶高、无法跨越的苦楚感。所以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来设计范例。

范例教学法 篇三

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化学教学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开展化学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成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范例教学的含义和特点,指出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关键词】

范例教学;初中化学;含义;特点;策略

化学教学是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许多初中化学教师一味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单一的教学模式,讲解和传授化学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未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1]。所以,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化学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1.范例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1.1范例教学的含义

范例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合适的范例,讲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2范例教学的特点

基本性是范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因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基础知识、化学概念和相关的规律等教学内容,合理引入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化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2]。同时,范例教学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在运用范例时,初中化学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运用范例,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另外,范例性是范例教学的重要特点,因为化学教材是化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在教学活动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科学筛选范例,帮助消火栓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以取得最佳化的教学效果。

2.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策略

2.1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择范例

教学目标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选择范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达到教学目标[3]。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明确范例所包含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讲解范例,促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酸和碱》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把钠放入水中,稍后在水中加入苯酚,然后提问学生“在水中加入钠时,水发生了什么现象?”?“加入苯酚后,为何水会变成粉色?”让学生根据观察,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2.2合理运用范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情绪,会阻碍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效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化学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情绪,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范例,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www.shancaoxiang.com情,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4]。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以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原子”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结合案例,分析事物的构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的化学概念,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典型的范例,讲解化学反应原理,以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酸的性质》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利用稀硫酸、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等实验药品,进行实验,来验证酸的性质,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2.3根据范例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所使用的范例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科学选择范例和教学方法,积极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例如,在教学《差量法》时,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用氢气还原10g的氧化铜,在化学反应结束之后,得到8.5g的固体,那么反应中产生了多少单质铜?,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进行解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范例教学是帮助学生突破就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运用范例教学,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者:牛建玲 单位:海原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德凤。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24.

[2]夏灵敏。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点[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3]刘蕾。范例教学用于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9).

范例教学 篇四

关键词:范例教学;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259-01

在教学内容中,很多重点知识内容的讲解往往会列举出一个或多个范例进行具体详细的描述。教学内容中的范例将教学内容系统的串联起来,相互直接发挥着直接连带的关系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合理利用这些范例,对教学内容不断深化、促使学生思维模式得到拓展,深度挖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应用范例教学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基础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在不断的开展过程中,寻找学生们的兴趣所在,进而投其所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学生们的年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考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实现高效性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基础性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们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又如,在学习“纯碱”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结合生动有趣的化学小故事引导教学,使得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内容。

2、尊重学生兴趣的原则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想要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想尽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体现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本原则。为此,范例的选择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选择那些容易理解、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范例内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资格,使得学生的参与程度逐渐提高。例如,在学习催化剂内容时,为了要学生们了解催化剂的实际作用,教师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中介行为作为形象的比喻进行引导,学生们很快就了解到了催化剂在化学实验中扮演的角色,掌握了基本的知识脉络,对进一步的学习相对来说就简单不少。

二、在初中化学中如何应用范例教学

1、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

教学任务开展的目标无非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范例教学的应用,不仅要求教师明确所要解决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要明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围绕着一定的教学任务目标开展教学,并且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原理以及技能等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在范例教学中按照传达的知识内容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会以钠为例,进行实验操作,探索酸碱的化学性质。将钠粒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则是发出耀眼的白光、钠迅速熔成白球,上下窜动,并伴有嗤嗤的响声。然后,教师在烧杯汇总滴入苯酚,水马上变成了粉色。对于这样的现象,学生们往往会引起极大的兴趣爱好,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时,教师就应该顺应学生的思路,提出为什么会出现粉色的问题。这使得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接下来教师就理所应当的引出本节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验现象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

2、注重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内容,是关于自然的科学,也是关乎人类的科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化学所学内容大部分涉及到的是认识生命的过程,探索人类不断进化繁衍的历史。同时,化学所学内容中也包含人类未来发展生存的手段以及获取自由的方式。也有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等等,通过不断的探索、探究,寻找到具有价值的资源。这些所谓的研究并不是没有任何作用,可以通过研究出来的规律或者实验手段对自然过程或者物质进行模拟或者人工合成,在任何其他的领域中可能会应用得到。所以说,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建立了一种紧密的联系,无法脱轨。例如,在学习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实验中,生活中可以常见到这种反应实验的应用作用,就是除铁锈的原理。又如二氧化碳的灭火作用,一般灭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的不可燃以及不助燃的化学性质以及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3、注重教学反思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来了解学生们对教学课堂中的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在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参与问答形式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了解。如果课堂时间有限,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之间一对一交流,争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不断促使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不仅要虚心接受学生们的题意,也要与其他教师交换经验教训,相互借鉴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优化化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范例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范例教学,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不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开展中不断创新、探索,促使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模块教学 篇五

词块模因词块教学一、词块与语言模因

模因(meme)这个术语,最早是在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kw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是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并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何自然教授认为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种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由于任何字、词、短语、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因此,语言模因论告诉我们,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也寓于模因之中。人只要一说话,就在传播模因,所以语言的功能就在于传播模因。

词块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介乎传统的词汇与语法之间的语言构块,通常由多个词构成,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Lewis (1993)认为,这些词汇块构成了语言交际的主体,也应该是语言教学的中心。他把这些词汇块分成四类:(1)词(book,pen),短语(by the way,upside down);(2)搭配词(community service, absolutely convinced);(3)惯用语(I’ll get it; We’ll see; That’ll do; If I were you);(4)句子框架和引语(as you think; The fact/suggestion/problem/danger was…)甚至是篇章框架( in the paper we explore….Firstly…; Secondly…; Finally…)

基于Lewis词块理论的词块教学是现代的语言学和教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比较新的教学途径(approach),也是现代英语教学的一个热点。Nattinger (1980)认为词块教学把教学重心放在具有一定生成性的词块上,使学习者熟悉并掌握大量的词块,在运用中通过一定的加工、组合,形成符合语境的恰当表达,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以词块为单位教学,学习者在使用时就不必对其结构做事先分析和组合,节省了语言输出的时间,同时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更大的语言单位和交际内容上,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的流利性。

从以上词块特点及分类上我们认为词块可以看做模因的一个表现层面,它可以是多元词语块、俗语、谚语、格言以及社交套语、内部结构允许有变动的短语架构语块、句子构建语块等固定或半固定结构。从模因论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词块教学法,可以增加对词块学习的多角度理解,为词块教学法的深入发展提供崭新的理论视角。

二、模因周期论与词块教学

Franscis Heylighen曾经指出,模因的传播有四个周期:同化(assimilation)、记忆(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传输(transmission)。一个成功的模因要得到“同化”,首先须引起宿主的充分“注意”,那么,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该模因要在宿主的认知系统中得到重新的呈现,这意味着宿主理解并重视该模因;最后,该模因“感染”宿主,并进入宿主的记忆中。模因复制的“记忆”阶段指的是模因在记忆中的保留时间,模因在记忆里停留的时间越久,通过感染宿主使自己得到传播的机会就越多。“表达”阶段指模因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传输”阶段则着重体现模因借助各种载体或媒介进行传播,是对表达阶段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模因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强大复制环路。而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过程即是输入,吸收和输出的过程,这与模因复制的4个阶段相吻合,从而给英语学习带来启发和帮助。因此,模因论指导下的词块教学也要遵循这四个阶段,使学习者更有效的习得词块,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因此,在词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词块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词块,分为哪些类型等。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尽可能多地标出课文和课后练习中的词块,从而加强识别词块的能力。这就是在为词块模因传播的第一个阶段“同化”阶段做准备。

其次,在讲解课文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明确词块,让学生对比自己查找的词块,明确差距。将重点词块作为学生课后的口语家庭作业,并让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在课外进行操练,下次课任课老师通过口语翻译和造句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可以帮助词块模因进入第二阶段“记忆”阶段。

最后,要让学生学会活用词块。也就是让词块模因进入“表达”和“传输”阶段。如要求学生根据布置的词块数量要求在课外进行自主英语写作。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演讲,辩论等各种方式扩大词块模因的传播,促进模因生命周期完成,让学生更好地习得词块。

三、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理论与词块教学

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方式。而词块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表现形式与模因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传播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

1.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基因型传播与词块教学

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其内容却始终同一。同一信息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以不同的形式传递。Blackmore(1976)指出,这类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可以比喻为基因型的模因。相同的信息以异型传递也是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尽管在复制过程中出现变异,但这些并不影响原始信息。如网络流行语“青蛙”和“俊男”的原始信息都是“丑男”,“e-mail”复制为汉语中的音译词“伊妹儿”,尽管名称越来越时尚,但实质没变。

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基因型传播给词块教学的启示是鼓励学生运用同义语块,或者是运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相同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创造性地用语块造句的能力,如讲解It is well known that...时,教师要给学生讲解这个语块的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鼓励学生造出“It is believed that/no one can deny that”句子。

2.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模因表现型传播与词块教学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Dawkins,1982;Blackmore,1999)可以将复制、传播模因过程的行为表现看作是模因的表现型。这种类型的模因采用同一的表现形式,但却表达不同的内容。这种传播方式以原型异意传播,旧的内容换新的内容。如语言信息“网虫”,人们在“网虫”的基础上,复制出与“E虫”同型的其他信息。比如“房虫”“票虫”“棚虫”等。(陈琳霞,何自然,2006)又如,“……族在网络上也特别流行,它作为强效模因被到处复制和传播,出现了“soho族”,“啃老族”,“啃椅族”,“月光族”等。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模因表现型传播给词块教学的启发是教导学生模仿已知的词块模因,表达不同的内容信息。比如英语中一个简单的惯用词块What about you?就可以作为一个表现型的语言词块模因,鼓励学生去引申这一词块模因的其他表现型用法。如What about going to the bookstore? What about these stuff?学生可以通过一个表现型词块模因去学习其他很多种表现型用法,学习的过程可以变得相对灵活和简单。

四、结论

模因周期论和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理论为词块教学法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从模因论的角度理解词块教学,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词块习得的过程,帮助学习英语的学生更好的习得词块。本文就模因论对词块教学的启示进行简要论述,对此方面的内容有待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Nattinger J.R & DeCarrico J.S.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5]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6]樊永仙。英语教学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最新范文

浅谈教师的爱与责任论文优秀5篇04-02

优秀班主任事迹7篇04-02

2024年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笔试3月9日04-02

体育教师求职信优秀5篇04-02

几种常见的语文教学模式【最新5篇】04-02

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计划(优秀10篇)04-02

适合朗诵的儿童诗歌8篇04-02

音乐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优秀5篇)04-02

送给老师的祝福语(精选10篇)04-02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最新6篇04-02

61 7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