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业生涯规划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优秀7篇)

时间:2023-12-21 14:54:21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银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内容,山草香精心整理了7篇银行职业生涯规划,欢迎查阅与参考。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一

摘 要:本文就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做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通过强化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来改变员工离职倾向的方法。

关键词 :职业生涯管理 离职倾向 关系

前言:

职业生涯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员工的流失问题。职业生涯管理指的是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的薪资待遇,职业规划等一系列关于员工职业晋升和发展的计划。主要体现为员工对企业工作环境以及薪资待遇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离职意向也被称为离职意愿,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人力资源流失,是企业员工为寻求其他工作机会,而放弃现有工作的倾向程度。离职倾向与人力资源流失之间的差别在于,离职倾向是企业员工的心理状态,并未进行实施的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凸显出来,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的作用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企业的有形资产能够为企业创造出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指的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是企业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然而,任何企业要想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队伍,通过经济手段拉拢人才成为时下最为流行的招揽人才的方式,但事实上,真正能够吸引人才的是一个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员工是否能够为企业贡献自身力量,愿意为企业服务。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企业员工流动逐渐频繁,而在企业员工流失的过程中,内部制度和管理模式都是可以通过人为因素来进行整合的,而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才是影响企业员工流失的最重要因素。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妥善地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切实地为员工制定职业规划方案,从而留住人才,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邮政储蓄银行××支行的100名员工作为调查对象,被调查的人员中,男性55人,占调查总数的55%,女性45人,占调查总数的45%。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10 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91%;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其中调查问卷来自职业认同调查量表以及离职倾向调查量表。量表内容包括对调查对象的职业期望,职业动力,职业价值观,职业承诺以及自我决定感五个方面进行考量。采用七点积分法,分数越高,说明离职倾向越低。其中离职倾向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

(三)研究结果。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得分。通过调查,显示出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得分如表1所示。

1.调查对象的离职倾向得分。通过调查,显示出调查对象的离职倾向得分如表2所示。

通过对邮政储蓄银行××支行的100名员工的调查,可知: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与离职倾向呈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员工对于工作环境以及薪资等待遇的认同感越强,其离职倾向性也就越低。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决定员工离职倾向的关键因素。

三、讨论与建议

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与离职倾向之间呈现出反比例关系,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拓展员工职业发展平台。作为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为员工制定出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员工能够清晰地看到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晋升的机会和路线,给员工创造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要具体到个人,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特点和实际的工作职位,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蓝图,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多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形成专业化的职业技能体系,在提高员工职业素养的同时,激发出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员工对企业和职位的认同感,降低离职倾向的出现和蔓延,为企业留住人才。

(二)营销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离职倾向的出现。企业工作环境的营造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指的就是办公环境中的配套设施,从办公环境的整体考虑,整体布置和装修风格要符合大部分员工的审美需求,其他办公设备也要尽量满足员工的需要。第二,要加强企业内部软件的建设。也就是真正的工作氛围,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使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变得密切起来,这样能够使部门领导及时地掌握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中的需要。另外,还要注意员工内部之间的正常工作关系的处理,将工作与生活区分开。工作氛围的营造还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保障,企业要制定出以人为本的工作制度,有以保证企业日常工作的开展。

(三)适当调整员工的薪资待遇。现代企业中,薪资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员工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通过调查,员工选择离职的原因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企业薪资待遇过低,无法满足员工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要加强对员工薪资待遇的管理,以物质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也是避免员工出现离职想法的有效手段之一。

另外,企业还要设置一定的薪资奖励标准,对工作完成质量较高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并按照企业的经济效益,适当地调整员工整体的薪资水平,使员工的生活条件能够得到保证,让员工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结论:

目前,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使得部分企业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避免员工流失的现象出现,就必须加强员工工作环境的营造,职业规划的制定以及薪资待遇的调整,这些都能够有力地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降低员工离职倾向出现的概率,为企业留住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二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93-02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初中毕业就读职校,并不知道什么是职业教育,而且很多学生因为考不上高中,有不同程度的中考创伤——挫败感和自卑感。学生表现出来的是无心向学,生事捣乱的状态。学生们的生存哲学是“随随便便又一年,六十分毕业刚刚好”。这就是大多数中职生的学习现状。倘若学生不能转变思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必将虚度三年光阴,更不要说成长为社会所认同和接纳的职业人了。学生将荒废的是自己人生最宝贵的青春,而社会将失去的是一大批有可为的优秀职业人。

笔者在中职学校从事十几年的财经专业教学,从学生的职业生涯成长的角度发现,我们目前的教育更多着重于知识性的教授和讲解,忽视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导致学生在校三年没有实现学生到准职业人身份的认同和转换,没有目标明确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始,主要内容是面试技巧教育,礼仪教育,推荐表的制作方法等等。笔者近几年跟踪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中发现,这种临阵磨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我们的中职学生是不够的。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从职校生一进校就开始,形成长达三年的教育体系。下面笔者以本校财经专业学生为例,谈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一)认识自我,认识专业

目前社会上对中等职业教育依然存在偏见,普遍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考后半段考分的考生成为职校生的主流。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构成成分,相当部分的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诸多不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厌学,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品行不良。以致中职校被人戏称为“垃圾回收站”。我校进校生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并排挤,嘲笑那些爱学习、想上进的学生,不良的学习风气在校蔓延。

因此在中职的第一个阶段,我们主要进行“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教育活动。(1)联合驻校社工,心理老师通过开展“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今后该走怎样的人生道路”、“我行,我能,我突破”等一系列的专题心理讲座和心理实践活动。唤起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2)班主任开展《成长的翅膀》、《形象与礼仪》、《沟通的艺术》、《时间与我同行》、《团队合作》系列的职业素养主题班会。(3)由各专业老师在各班进行专业特色介绍。(4)个人职业潜能发展评估。协同职业测评机构对新生进行、情绪、责任表现、效率特质、合作协调等相关心理能力检测,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使学生对自身潜力有明确的认识,自我规划能力有所提高,对情绪的管理与压力的解决有明显的改善。(5)开展“以社会需要什么财经人才“为题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在通过看招聘广告,访谈等方式调查社会工作单位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什么要求,要达到社会所需的专业要求,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哪些努力。调查结束要形成调查报告。(6)开展“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的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指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兴趣、特长等,了解客观环境对自身实现职业目标提供的机会,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出自己初步的、有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7)举办财经专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大赛和实践让学生寻找自己的短板,为下一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指明方向。

通过系列活动能让学生明确三年的奋斗方向,努力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人有了目标就有了希望,有了方法就有了实施的动力。

(二)深化规划,逐步实施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三

生涯规划 职业选择 个案咨询

一、案例背景

王同学,上海人,即将研究生毕业,本科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为上海某高校金融学专业,目前在上海某政券公司实习。最近,他收到了三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书,要求他一周后去签约。可王同学很焦虑,拿不定主意是否该去签哪家单位,他突然想到了职业咨询……

二、咨询思路规划

第一次见面:三个OFFER让他陷入焦虑

一天,王同学带着凝重的表情来到咨询室,想请我帮忙。我请他填写了《生涯咨询面谈表》,了解到他的情况:男,23岁,上海人,上海某高校研究生二年级,应届毕业生,金融学专业,研究生会主席;本科会计学专业,曾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获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奖学金等。主要职业困惑:他收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审计员、中国银行对公客户经理、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财务管理培训生,三家用人单位录用通知书,单位要求他签约时,他不知应该选择哪一个工作?根据他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与他协商共同制定三个咨询目标:(1)更深入了解自我,进行更科学的定位;(2)根据来访者特点、自身优势分析三份工作的优劣,做到人职匹配;(3)建立科学的生涯规划和决策。目标确定后,面谈中采用来访者中心,倾听等技巧,确定如下规划思路:

(1)职业兴趣、性格和能力探索。运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中“六岛环游游戏”、MBTI职业性格测试、“职业能力评估单”等测评工具了解来访者职业兴趣、性格、能力,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身优势,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决策行动”中的“知己”。

(2)职业探索。通过“人物访谈”了解三份工作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和自己“将要去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帮助来访者锁定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知彼”。

(3)职业选择。运用“生涯平衡单”启发来访者对三份工作进行比较,探寻每一份工作的优势与劣势,运用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帮助来访者对未来职业做出选择。

第一次交流结束时,我请他回去思考几个问题:本科读会计,为什么研究生选择金融专业?平时喜欢读什么报刊、杂志?浏览哪些网站?布置给他三项任务回去完成:“六岛环游游戏”、MBTI职业性格测试和“职业能力评估单”。

三、咨询步骤及过程

第二次见面:抉择前先探索自己

首先,他拿出“六岛环游游戏”结果:他选显赫富庶岛、温暖友善岛、现代井然岛。

咨询师:“这三座岛屿在霍兰德类型理论中对应的职业兴趣是:企业型、社会型、常规型。这对应霍兰德职业索引为ESC:E型人为企业型,这类人喜欢竞争和冒险,善于从事组织策划和领导型工作,如企业家、经理人等;S型人喜欢与人合作,愿意帮助他人,适合教师;C型喜欢固定有秩序的工作,这类型人适合从事财务等工作。ESC型人适合从事的工作为财务管理员、商业经理等。从你的职业兴趣的选择结果与目前拿到联合利华财务管理培训生的岗位具有内在联系和一致性,这也基本反映了你的求职诉求和职业兴趣。”

其次,他给我看MBTI性格测试结果,他的类型是INTJ型。我帮他分析:“这类型人内向、思维、直觉和判断;INTJ类型的人对于感兴趣的问题,是优秀、具有远见和独到见解的组织者,能逻辑、分析地做出决定。金融、财务领域都要求高度发展的分析能力,这正是许多INTJ型人所具有的。”从他这两份测评和找工作的过程、结果来看,三份工作所属的领域具有相关性,财务和金融,他的三个OFFER结合了这两方面优势和体现他职业性格。

最后,我们一起看他的“职业能力评估单”,联合利华34分最高,说明他具有胜任这份工作的职业能力,他对以上测试结果和我的分析表示认同。为了帮助来访者进一步认清自身优势与三份工作岗位中的哪一份更匹配,我请他回去自己找时间采访从事这三份工作的“先辈”,通过“人物访谈”等形式具体了解一下,他们目前的工作现状和曾经的一些想法!再结合自己曾在证券公司和事务所实习的体验、感受,做出生涯决策。

第三次见面:哪个是平衡的支点

第三次会面,他一来,我就明显感觉他比之前自信多了,因为他不像前两次被动听我说,这次是他滔滔不绝主动告诉我,进行“人物访谈”的感受和想法。(以下为咨询谈话节选)

来访者:“老师,通过自己的实习经历和采访校友,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来跟您说说。我平时比较喜欢关注财经、金融方面的信息,从知识和能力锻炼来看,“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岗位与本科专业对口,但校友告诉我,这份工作经常出差和加班,现在“四大”从事审计工作的人普遍很年轻,竞争非常激烈,成长和上升空间不大。而且我女朋友在上海国企工作,她不希望我经常出差,父母也考虑我的身体,他们也不希望我经常加班,我不是怕出差、加班和吃苦,但我想我还是要考虑家人感受和他们对家庭幸福的渴求。”

咨询师:“我很欣赏你的坦诚,你是懂事的孩子,在你的职业价值观上有了明确的追求。那你现在对中国银行和联合利华的OFFER如何考虑?”

来访者:“研究生学金融专业,与中国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岗位比较合适。在实习之前我一直想去银行和证券公司,梦想成为客户经理和券商。读研、实习与“前辈”交流,我发现从事券商和银行客户经理的工作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营销,需要经常陪客户吃饭、聊天,进行沟通维护,业绩也要靠运气和关系网的建立。这些工作状态和我以前想象的不太一样,现在仔细想想,我没有这方面资源和优势,现在很多银行的人才都在储备着,没有空位置,年轻的我缺少核心竞争力。本科毕业时,我想成为未来商界CFO,我有两个专业背景,我相信我有信心、有能力成为联合利华管培优秀生。通过联合利华三天压力面试,让我找到了做学生会主席的自信和用武之地,我喜欢这家与宝洁齐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企业文化让我感受到我的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大。老师,经过这一周,您用专业方法帮我做测评、分析和我自己与长辈、校友沟通、思考,我已有自己的考虑和选择了。”听着他这么兴奋地讲完,我不忍心打断他,来访中心理论就是要倾听,启发来访者自己寻找答案。

咨询师:“听你这样分析已经很具体,我很为你高兴,但光说是不是还有点儿乱,我们用平衡单的方法将它写下来,具体化,再看看和你想的是否 一致,你就会更清楚作决定了。”说明:以下各项,根据对你的重要程度,在权重栏目下按1~5打分,重要程度越高分值越高。

小王填完表格,开心地笑了,结果帮他印证了他心中的想法和我的判断。“谢谢老师指导,通过与您交流,我想我现在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了解职场,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了,回去后我根据您的提醒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重要的方面增加进去,统一权衡再做最终决定。”

通过个案咨询,帮助来访者分析,认识自己的人格特质、看清兴趣、哪些东西是来访者生命中不能缺少,他自己最看重?哪些技能是来访者与众不同、赖以为生的本领?职业规划师就是要帮助来访者理清思路,帮他进行职业价值取向的分析,他就知道如何选择了!

参考文献:

[1] 方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1).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四

既然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银行的员工们总会提前去考虑自身的职业计划,有些人会在刚入职场就规划好了十年乃至二十以后的职业人生,有些人可能只会规划最近一到三年的职业计划,有些人。无论如何规划自己的银行职业生涯,行员们(尤其是身处柜台的柜员们)都需要清楚地掌握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什么时候才是做出改变的最佳时刻?

职业角色转换的决定在职业生涯中随时都可以做出,有时候也必须做出。而且这个决定越快,越实际、越正确,职业生涯发展就越顺利。当改变职业角色的机会来临的时候,或者说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了职业角色转换之门的时候,作为底层行员(或柜员)的你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才是最能考验一个优秀员工能力的事情。

因此,每一个职业生涯的决定都需要行员们慎重考虑,积极对待。只不过,若有可能的话,做出职业转换的决定之前最好能够仔细地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未来发展的目标做一次详细的评估。具体来说,在做职业决定前要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性、有效性、战略和战术方案等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论证和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总体安排上合理、方法上合适、经济上合算的优化方案,选择在发展过程中进、缓、退的有利时机,确保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然,职业生涯的决定不是即兴而为,而应该是在看透自己、看清环境、看准机会之后做出的,任何盲目的决定都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决定是个连续的过程,要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分析总结后分段决定,根据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职业阶段、不同发展需要渐次推进。

案例对比:让自己掌握主动,对职业发展更有利

某行有一位老员工,一开始进入银行的时候,担任的是柜员的工作,勤劳辛苦,工作始终如一,十几年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丝毫没有了工作热情。对于这个柜员来说,她并不是业务不精,也不是不想离开柜台,而是因为领导一直没有让她从柜面的岗位上出来,因而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全听命于领导,领导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工作,没有主动和积极寻求通往另一扇门的机会,也缺乏工作的热情。因此,领导并没有给她更多的机会,而她也未争取换岗和晋升的机会,就这样一直在柜员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了,未来她的职业生涯还可能会一直处在柜台的工作。

另外一位银行的新员工则不同,从一加入该银行以后,便积极努力表现,发挥自己喜爱与人沟通交流的优势,和新老同事的关系处理的非常融洽,尤其是在柜员的岗位上工作非常卖力,而且为人处世和营销服务都很有技巧,很受领导和同事的喜爱。两年工作之后,该员工和领导都有意向希望能转岗理财经理,于是,不久之后从柜台出来,走向理财岗位,专注服务和营销客户,并经常带领新员工营销,经营团队;三年之后,通过她自己的努力晋升成为网点副经理,此后的职业之路越来越好。

在上面两个案例中,老员工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没有找到及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没有看清楚银行岗位的竞争环境,更加没有把握住改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机会,所以才会出现与另一位新员工迥然不同的职业发展之路。因此,她们的案例值得每一个从柜员岗位开始工作的银行职员们反思,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受到重视,如何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之路。

通过反思,银行基层柜员们在实际工作中务必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认清自己的能力,更加要学会善于看准机遇,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突破。做好了这些,柜员们的职涯之路才会更加清晰。

看透自己

基层行员(包括柜员)在做出职业生涯决定时首先要看透自己,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来确定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自己看得越透,越容易确定自己向哪儿走,越容易知道自己能走多远。看透自己才能更好地凭借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银行职场上拼争,才能不遗余力,又不做非分之想,实现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与个人生涯的平衡,享受自己为职业生涯发展付出的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

同时,看透自己的目标是要自己做自己的主宰。很多柜面人员都认为,通常一个基层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是由组织和领导决定的,工作岗位、职务责任等都是领导给的,表现出个人在职场中无能为力的情绪,从而对自己缺乏信心,这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是不可取的。一个人一旦看透了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多大的潜力,能发挥到什么程度,自己就能主宰自己的未来,自己就能给自己的一生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因,组织、领导等环境条件只是外因。所以只有自己本身过得硬,组织和领导就能给你创造适宜于个人发展的环境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自己就是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主宰。

现在都讲定位,只有看透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有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尽如人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自己能干的事没有去干,自己干不了的事却勉强从事,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进程。

看透自己才容易实现个人素质能力与岗位任务的匹配,适应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容易高估自己,导致自己的素质能力与自己的发展任务不匹配,最后还可能埋怨组织和领导对自己不重视。看透自己,就是真正确认自己的素质能力与职业责任是否相互匹配,真心实意地去弥补自己素质能力上的不足,靠自己的内在素质去推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五

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业的跳槽路线非常简单:从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从股份制银行到更小的股份制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很多人跳槽的目的很简单,为了一份更高的薪水或更高的职位。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据我了解,很多人跳槽后,并没有因为财富的增长而变得快乐,反而因为对新组织的不适应、新制度的不了解、新关系的处理不当,而变得痛苦不堪。这里面也就凸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跳槽究竟是职业需要,还是逃避现实的一个路径?

那么身处如此芜杂纷繁世界的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其实,关于职业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直到我看到《做最好的银行职员》一书,并与两位作者做了沟通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方法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银行从业者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书籍,在国内琳琅满目的职业规划书籍中,独树一帜的细分了银行业,并利用大量实际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职业发展视野。

个人与企业发展找交集

问:《做最好的银行职员》一书是我了解到的目前市场上唯一一本细分银行从业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书,两位作者应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课题,做这样的探索是基于怎样的想法,或者说触动您写这样一本书的源点是什么?

答:关于这个课题,我们研究了很长的时间,之前也出版过包括《人生导航图》、《职业发展与自我经营》、《银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书籍。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银行的新员工越来越多,他们多数都是80后,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和培训与我们四十岁以上的人是很不一样的,强行套用原来的制度对他们进行管理是完全不行的。

现在的年轻人比较讲究自我,我们不能抹杀或者忽视这个特性,相反,如果你把他自我和内在的东西开发出来,他们会自觉根据组织、机构提供的平台设定目标,而且目标设定之后,他们会去寻找达成目标的方法。他们会主动的思考:如果我想发展,那么我必须要有能力、要有想法、要有业绩、要有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这样组织的目标也就变成了个人的目标,而同时组织也就解决了从外部管理向内部管理的转移。 显然,这是一种创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换,也就是从制度、行政、外部转为内部的、自发的管理了。

另一个,我们研究发现很多员工不愿意学习,学习很费劲。实际上,这就代表大家没有目标和规划,学习也就找不到方向。通过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学习,让他们自我设定目标和人生战略等等,让他们能了解要干好这个工作需要准备什么技能。比如,如果我想做优秀的理财顾问,需要哪些技能、技巧、技术,自己就可以去学习和充电。这样就由外在培训变为内在培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有个感觉,真正优秀的人才不是靠公司培训出来。外在培训是靠行政压力,现在年轻人是不接受的。另外一种原因很可能是你培训的东西是他不需要的,或者是他意识不到培训的内容对他是有用的。你想通过培训把一个不合格的人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这个可能性很小。只有他从内心真正的认同,你给他说的,他才能听的懂。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单位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那么个人的成长与公司的成长怎么结合在一起呢?这就需要职业生涯管理。公司需要将职业发展通道、选人机制等制度做好设计,个人根据自身情况拟定发展目标,形成统一,自己发展。这样一来,个人好了,团队好了,组织整体就好了。把公司的愿望变成个人愿望,不是通过公司去管理你,而是自己管理自己。从而实现从外部引导你成长,内在自己想成长的格局。

我们希望职业生涯管理变成新的职业发展方式,能够让个人与企业在发展中找到交集,从而实现更加和谐的发展方式!

境由心生,职业亚健康

问:我个人非常认同您所说的银行职员目前普遍有一定的职业“亚健康”状态,您认为这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银行业,行业运转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的程度越来越强,管理的密度也越来越高,员工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所有的从业人员如同上紧了弦,一直处在超负荷的运转状态中,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审视自己,分析环境,思考未来,只是习惯性地低头拉车,没工夫抬头看路。活没少干、班没少加,累没少受,可是离优秀却越来越远,以至于在自己离开岗位的时候,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这就是岗位的亚健康现象。

职业的“亚健康”和身体的亚健康一样,只不过将腰酸背痛转移到了职业上,具体表现为:被动接受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应付差事,缺少工作热情,难以创造良好的工作业绩……长期以往发展下去,必然会对银行和个人都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组织没有做好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没有明确员工的发展目标和要求,配套的相关措施不到位,导致员工方向感不明确,有力无处使等等。当然,从我们的观点来看,职业的“亚健康”还是需要个人去解决,据我们观察,当你有了一种心态,就会产生一种与之相对的行为,你有了这样的行为,就会得出与之相对应的结果,这些结果又反作用于心态,按照相应的惯性循环下去。因此,职业“亚健康”,正是由心病所造成的。

我心我行

问:书中提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我心我行”,能详细谈谈吗?

答:叔本华曾经说过:“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正如工作中的“亚健康”是由心病造成一样,优秀的工作者也都是有强烈的自我职业塑造意识。我们知道在这个行业里,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改变的,特别是一些刚刚进入金融业的新人,会觉得银行的条条框框太多了,看不到发展在哪里?我想说的是,优秀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你对自己认识清楚,心里想到了,你才会自觉的去做,快乐的去做,自觉的将组织发展与自身目标相结合在一起,并获得最终的成功。这就是我说的“我心我行”。每个优秀的银行职员都是用不懈的奋斗编织着自己的未来,用勤奋的学习完善着自己的人生,用忘我的工作充实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并不是没有困惑和痛苦,但是他们也善于用自己的智慧,或承受或享受地去化解工作的不如意,让自己日渐成熟、优秀起来。有的人,甚至也有一身的伤痕,几乎沉沦于失败的边缘,但是他们最终挺了过来,因而更加优秀。

统一和持续的规划

问:银行就像围城,从外面看光芒四射、从里面看迷茫失落、对于广大年轻的银行从业者,您可否给一些建议?

答:改变你可以改变的、接受你可以接受的、利用你可以利用的,这就是社会现实。我们要谋求的,无非就是能够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如果你能够明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那么即便再苦再累,你也会觉得值得。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六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一个月里,我们从校园走入商行的企业氛围,开始了自己的职场社会生活。在培训部这些日子,我们主要接受了五个方面的职前培训,受益颇深,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开端和基础。

培训的五个方面包括法纪培训、业务培训、理念培训、拓展训练以及前景培训。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多样,包括面对面讲座,观看视频录像,实践实战等等内容和形式。

一、法纪培训

法治和纪委的意思在金融企业的表现是很明了的,所以我们首先接受的就是有关商行法纪方面的培训。其中有人力资源部相关领导的讲座,纪委书记关于金融纪委的讲座以及一次法律知识的讲解。

人力资源部的领导主要介绍了我行的工资制度,福利待遇,奖惩措施等,明确大家在薪酬等方面的疑问;纪委书记主要向大家通报了有关金融业犯罪的相关信息,讲了刚入职场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尤其强调了银行工作人员易犯罪的预防;法律知识讲座是关于银行业所用法律知识的浓缩和提炼,其中让大家对于民法及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极为重视一下,另外还针对信贷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所有法律知识以案例方式向大家重点介绍。

法纪方面的培训是我步入商行接受的第一项内容,用预防针还形容非常的贴切和形象。法纪培训让我明白了在金融待业从事工作的基本注意事项,对于以后的工作及个人前途都十分有意义。

二、业务培训

作为刚走出校门的我来说,银行业务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盲点和欠缺,而业务培训对于提高我的业务素质是很有帮助的。业务培训主要包括储蓄员工业务,会计业务和基本技能训练几项内容。

储蓄对于银行的发展很重要,储蓄业务自然也是我们培训的第一项业务内容,主要讲了储蓄的规章制度,业务基本知识,岗位设置及工作流程等,还包括一些操作技巧和流程,内容很细很杂;其次是会计业务的讲授,重点关于储蓄存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贷款贴现业务、现金出纳业务、联行清算业务及所有者权益各方面的会计核算,讲的比较概括,具体的操作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最后是关于三大技能的练习,点钞、汉字录入以及传票录入,单一的工作非常容易烦,但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刻苦练习才能提高。

业务培训是我们以后工作的钥匙,是干好其它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这项培训还必须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充实,才能跟得上商行的业务需求。

三、理念培训

理念培训主要是针对我们自身以后生涯发展的培训,基本是要大家建立一种成功的理念。这其中包括职场生涯设计,成功一讲求方法以及服务礼仪理念三大部分讲座,主要通过视频录像来学习。

职场生涯设计内容很多,要点包括自身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规划,如何规划及企业对于职工发展的规划等;成功一定有方法的讲座对于我们遇到的困境,如何应对困境,摆脱困境作了分析,重点讲述了树立成功有方法的理念,杜绝蛮干的方式等等;服务礼仪为两次,一次是金融业服务礼仪,主要对于银行人员的服务礼仪操作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第二次是关于商务礼仪,老师风趣幽默,用很多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商务礼仪的规则。

成功的理念在培训中被分化为设计,方法和操作三个方面来进行,对于渐进的树立职场成功理念以及个人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设计是我们首先要做好的,方法和机会应当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领悟和把握,而操作是我们必须人微言轻要求自己行动的尺寸,这样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成功理念。

四、拓展训练

应该说,拓展训练是我们培训的附赠品,但对于我们却是重要的。拓展训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拓展训练本身,另一个就是实践参观。

拓展训练是异地举行的,进行了一天半时间,通过各种培训项目,使我们总结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大家挑战自我,团结一致,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实践参观就是具体参观了凌云支行,上海路支行和城建支行的工作,看看别人是如何工作和发展的,以便应用到自己以后的实践工作当中去。

拓展训练实际是是对于我们自身的一项完善和发展,实践参观也对我们的感性认识有所提升,这是一个实践的培训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五、前景培训

前景培训不单单是对个人职业前景的规划,更主要的是银行业的发展前景,锦州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的认知。讲座的主角是总行的行长,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发展的蓝图。

讲座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当前银行业的发展,主要通过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国银行的分析,使我们对于当前银行业的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其次讲了商行当前遇到的困境,从资本金、发展窨和与国内外银行竞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最后针对以展的总是讲了如何发展商业银行的方法,提出上市、跨地区发展的一些战略目标。

行长的分析虽然很宏观,但去与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密不可分,商行的发展是我们发展的前提,商行有好的发展,大的发展,那我们的发展前景才会更好,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

培训工作这周就完了,培训的所有内容都已经归为我们以后工作的储备了。当然,培训完了,但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还要接受再培训,接受实践的培训。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 篇七

作为CIO,江玮的职业生涯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丰富多彩。

1998年,江玮进入法国外贸银行上海分行,在这家目前法国规模最大的银行开始了他的IT经理人生涯。4年过后,他成为外贸银行上海分行的IT部门总监。2004年,他又转投贝塔斯曼,成为这家业务模式极具特点的图书和日用品直销连锁企业的中国区IT总监。2006年,他又加入了毕博上海全球开发中心,担任开发中心的IT经理,当起了IT专家们的CIO。

从甲方到乙方

从贝塔斯曼到毕博上海全球开发中心,不仅仅是老板发生了变化,江玮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记者:您当时怎么会想到去毕博这样一家IT服务类的企业做CIO呢?

江玮:当我要离开贝塔斯曼的时候,我想,我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价值,或者更大的平台。其实那个时候我有好几个选择,毕博不是工资最高的那一个,但是对我来说,是最有挑战性的。毕博上海全球开发中心是毕博全球最大的开发中心,我直接对毕博全球开发中心的领导负责,而且在毕博,不仅仅是作为开发中心的CIO,我同时也是公司好几个对外IT项目的负责人。

记者:在毕博,做CIO的工作内容与您之前的工作内容一样吗?

江玮:之前我一直在甲方,也就是在用户企业做CIO,到毕博以后,最大的不同就是工作内容少了一块。以前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贝塔斯曼,都会有很多的系统、流程要去管理或者建设,但是在上海全球开发中心,没有这类的系统要管理,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是统一到全球层面去管理的。我的工作就是要管理全球开发中心在上海的庞大的服务器群,这些服务器群有70%为外部的用户服务,让他们在我们中心提供的环境里运行、开发、测试各种应用系统,诸如SAP,Oracle等。

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那就是一般CIO都是会考虑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架构、选择什么样的硬件与软件、上什么系统,而我则不去这样考虑。我不仅要保证服务器集群的正常运行,还要保证我们所提供的平台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并且是透明的,确保在上面跑任何应用都可以。当然,我还有一项其他企业CIO没有的任务,就是我还会负责对外IT项目,为我的同行提供IT咨询服务。

从请咨询到做咨询

在甲方作CIO的时候,江玮请过一些咨询公司给企业做咨询,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现在,到了咨询公司作IT经理的他,自己开始给别人做起了咨询。

记者:您刚才提到您也是好几个项目的负责人,在来到毕博之前,您曾经请过IT咨询公司来为企业做咨询吗?

江玮:有,尤其是在贝塔斯曼的时候。有位业界资深的同仁曾经说过:“咨询公司经常的做法就是分析企业现状,然后出份报告,告诉企业日后将要建立的目标模型是怎么样的,这样工作就算完成了,企业也就掏钱了。其实这是不够的。”

的确,对于企业来说,对企业现状最了解的人是企业CIO,而不是咨询公司。对于企业的未来模型,只要IT顾问套取一下旧有知识和行业相关经验,就能很快定出来。真正难的是达到这一未来模型的方法论,让咨询公司帮助自己找到一条最好的适合其企业的线路。也就是,咨询公司不仅要说未来要做什么,还要向用户说清楚,到达未来的过程中要怎么做。

记者:那您觉得,由CIO来帮别的CIO做咨询,有优势吗?

江玮:我在企业做CIO的那时间,收获了很多经验。其实我之前所在的企业,比如法国外贸银行和贝塔斯曼,尤其是法国外贸银行,在IT系统建设方面是非常先进的。银行的IT系统本来就很复杂、很先进,法国外贸银行作为大型的外资银行,无论是管理还是系统规划都很出色,所以当我面对国内中资银行、国有大中型国企,还有一些外资制造企业时,会发现他们的CIO正在考虑和正在做的事情,我之前都做过,所以做项目的过程中我能给他们提供很多的建议。而且曾在甲方呆过、现在也在做CIO的人,做咨询的时候会更容易理解CIO的需求,还可以同时从他们的内部角度和咨询公司的外部角度考虑问题。

记者:那么按照之前您提到的,咨询公司应该要告诉企业方法论,您怎么做到呢?

江玮:在我还在甲方做CIO的时候,就有不少也是做CIO的朋友来找我商量,请我想办法或者出出主意,那时因为只是用户方的CIO的身份,因此这些也都是私下的帮忙。但正是因为那个时候这样的帮忙,我了解到很多公司的情况,这些经验对我来说,对于针对各种企业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给他们画一张未来的大饼的时候,我可以根据他们的情况,告诉他们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做到最后这张大饼能够吃到几成等。而毕博这样的咨询公司拥有非常完善的成熟的方法论,这就使得我可以更好地将我自身的经验融入其中,带给用户更体系化的适合本土的东西。

从CIO到……

从甲方CIO到乙方CIO,并且还兼着咨询项目负责人的任务,江玮的CIO职业生涯与众不同,而自称最能“忽悠”的他,对于CIO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

记者:您的职业生涯很有特点,您是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

江玮:我是学物理专业的,在自己考MCSE的证书之后才转行搞IT,最开始搞的也不是IT技术,而是市场销售。到了法国外贸银行,我才开始真正地成为IT部门的工作人员。

作为IT经理人,当我在外贸银行工作的时候,已经在思考下一步的发展问题。在外贸银行做到中国区的IT总监,下一步就很难再往前走,职业生涯很难再有突破,所以我才会到贝塔斯曼公司。在贝塔斯曼,IT经理有更多、更大的决策权。在贝塔斯曼,只要在IT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而到了毕博,我的负责区域从中国区向亚太区发展,也开始负责一部分的业务,这都是变化。

记者:那关于“CIO有职业生涯的天花板,CIO很难成为企业更高层面的负责人”这样的说法,您怎么看?

江玮:前段时间我们很多CIO聚在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们觉得有这么几种可能:首先是向着COO的方向发展。在企业做流程转型的过程当中,随着IT系统渗透到业务的各个领域,CIO成为最了解企业流程的人,这个时候,CIO就有可能胜任和接替COO的工作。但是,从IT到业务的转型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了解流程不能代表一切,无论是COO还是CMO,他们都是在自己的职位上锻炼了很多年,虽然CIO了解流程、了解IT,但是对于不确定、非线性的市场和业务,比不过业务出身的负责人。去业务部门了解工作,那也只能是了解,而不是拥有管理的能力,所以CIO要想成为COO,不仅要付出很多,而且真的很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7篇银行职业生涯规划,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银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认知。

最新范文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精选10篇12-21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精选9篇】12-21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4篇】12-21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优秀10篇12-21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优秀9篇】12-21

银行职业生涯规划(优秀3篇)12-21

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最新8篇)12-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精彩3篇】12-21

职业规划职业兴趣优秀4篇12-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精彩8篇】12-21

64 77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