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优秀6篇】

时间:2023-12-15 13:12:13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这6篇《笋芽儿》教学设计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笋芽儿教学设计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笋芽儿》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雷春凤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幼小的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不断努力,终于成长为健壮的竹子。课文语言生动,插图有趣,是一篇让品读的好课文。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本课设计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平台,让学生“读中感悟,说中体验,演中升华。”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21个注音生字。2、对话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读、悟、演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读准读顺课文,品读重点句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以画创境,以说入境。 1、板画,引导学生感悟春景之美。2、督促、纠正字音。 1、自由说在春天里能看到的景色。2、和笋芽儿打招呼,读准课题

二以读悟情,以文拓本。

(一)说写生字,写对写好。 引导学生在写字时注意写字姿势、笔顺、结构及位置 自由说怎样才能把“笋芽”写好――书写生字――实物投影,全班互评。

(二)寓识于读,读准读通 1、语言创境,激起读文热情。2、组织游戏,指导读准生字3、组织比赛指导读通课文 1、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2、 参与游戏,读通生字3、 生字回文,赛读课文

(三)多元品读,拓宽文本。 1、比读文本――“巧”与学生对比读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朗读感悟文本。2、延读文本――“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及时引导学生用粗重的嗓音延读文本。 在延读文中与春雨姑娘形成比较3、悟读文本――“浓”在倾听中指导读好撒娇,在对话中引导个性品读4、演读文本――“活”发现演读亮点,引导评价,参与演读,师生一体演悟文本 1、比读文本――“巧”角色转换,当回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师生比读,比中悟出雨姑娘的温柔。――指名读――齐读2、延读文本――“妙”角色转换,想象雷公公会对笋芽说什么――用雷公公的语气读想象的话――评价3、悟读文本――“浓”联系实际说如何撒娇――试读――评价――齐读――不同理解,不同语气读文4、演读文本――“活”试读句子――想象动作――加动作读――评价――再读――齐表演读

三以读回文,以听长情 总结――配乐范读课文 倾听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作者邮箱: LDHONG67

[《笋芽儿》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故事,能从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难点识字写字,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下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笋芽儿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认识“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那么,知道什么是“笋芽儿”吗?

3、老师把“笋芽儿”介绍给大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读准课文。

学习生字,说说哪些字你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

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剩下的字?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班级交流识字办法。

4、出示词语:

笋芽儿呼唤揉眼睛漆黑轰隆隆扭动钻出来

唠叨长辫子爱抚滋润山冈上自豪

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谁能用这些词语说说句子?

5、再读课文,画出笋芽儿身边还有什么人?

按顺序把他们排排坐。

6、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几段话,再读一读。

7、小组互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8、小组比比谁读得好!

三、学习生字:冈、轰、喊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说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教师范写“喊”,学生练习。

4、班级评议。

5、给生字朋友们找找新朋友。

四、作业

找出描写春光美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小组合作:读一读,想想笋芽儿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来。

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画画下来?

3、班级交流: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4、学习第一段,指名读。

谁喜欢这段话中的句子?

你觉得描写春雨的句子说得好吗,好在哪里?

你能美美地把它读一读吗?谁还想读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低声”)

5、读第二段,老师当春雨姑娘,你们当笋芽儿。

动作表示“揉、伸”,朗读表现撒娇。

你能用撒娇说个句子吗?

什么是“漆黑”?你从这里知道了什么?

小组表演

6、学习三、四段

同桌互读,边表演。

指名表演。

小采访;你是谁,你想怎样表演?

评评谁表演得好,为什么?

7、朗读第五段,妈妈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来吗?

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什么是“唠叨”?

8、朗读第八段

笋芽儿看到了什么?它喜欢吗,你怎么知道的?

那这些句子你该怎么读/

如果你是笋芽儿,你可能还会看到什么?

笋芽儿这么高兴,我们一起来当当高兴的它。(朗读本段)

9、听老师读第九段,边听边想:笋芽儿的衣服哪儿去了?

它为什么这么做?

说说什么是“自豪”?你能用自豪说个句子吗?

二、小结

1、你能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吗?(师边板画)

2、齐读课文,说说你认识的笋芽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找出课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

读一读,写一写。

笋芽儿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笋等14个生字;会写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题

1、师板画笋芽儿,问:这是什么?

2、生自由发言,师引出课题:笋芽儿

3、师:笋芽儿是竹子的宝宝,那笋芽儿是怎么长成竹子的,让我们到春天的竹林中去瞧一瞧吧!

二、 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师:说说你对这篇课文的初步印象。

3、生自由发言。(预测:趣、美)

4、师:这么有意思的文章,我们可要好好学懂它。

三、 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学生四人小组自学。

2、指名读:

笋芽 呼唤 揉了揉 漆黑 轰隆隆 扭动 钻出

唠叨 辫子 爱抚 滋润 山冈 自豪

动作演示:揉了揉 扭动 爱抚

说一句话:呼唤 唠叨(念叨)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自由读课文。

四、 指导书写冈、轰、喊

第二课时

一、 课前复习

1、开火车读词语。

2、用呼唤说一句话。

二、 围绕趣、美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划出来读好它。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预设句子:

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2、生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划出来读好它。

生自由发言,展开比赛读。

预设句子:

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3、笋芽儿钻出地面,还会看到什么呢?谁能学学课文,用一句优美的话说。

生自由发言。

三、 生感情朗读整篇课文。

四、 说说笋芽儿是怎么长大的?(引导学生说说笋芽儿钻出地面会碰到的困难,钻出地面后需要自己和他人怎样的努力。)

五、 指导书写世界、笋芽、呼唤

六:作业设计

A、 背诵全文

B、 抄写课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并背诵。

C、 会认要求认的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D、 观察竹笋的形状,写一篇关于竹笋的小作文。

笋芽儿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通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草绿了,花开了,就连笋芽儿也忍不住要探出头来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了。(出示笋芽儿的图片,认识笋芽儿)

2.出示课题,认识“笋”字,为什么是竹字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同桌两人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3.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这么多的生字?(出示“我会认”的生字新词。)

(1)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唤、唠、揉、抚、扭、滋、润。

(2)联系生活积累识字:漆黑、轰隆隆、自豪。

(3)动作演示识记:揉一揉、扭动、向上钻。

(4)借助图画:山岗

(5)实物识字:辫子。

三、师范读,学生思考:笋芽儿是怎样生长的?

春雨呼唤笋芽儿,笋芽儿醒了;雷公公呼唤笋芽儿,笋芽儿使劲往上钻;妈妈给笋芽儿穿上一件件衣服,笋芽儿钻出了地面。笋芽儿在大家的关怀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四、学习书写生字“世界”、“轰”、“笋芽”。

1.师在田字格中书写“世界、轰、笋芽”这几个字。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今天我们要写的这几个字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出现了词语。)

师:书写时,我们一定要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书写,不能写成AABB式。

3.你认为怎样才能把这几个字写漂亮?学生讨论

(1)“世”和“笋”中间的长横都要写在横中线上。

(2)“界”、“笋芽”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所以都要写得上窄下宽。

(3)“界”中的“人”,撇和捺要舒展开,像小姑娘的裙子一样。

(4)“轰”下面有两个“又”,左边的“又”捺画变点,是为了给右面的“又”让位置。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小组长观察组员坐姿和写字姿势,在本子上做出评价)

5.讲评。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笋芽儿》,春雨是怎样唤醒沉睡的笋芽儿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

二、学习二至三节自然段。

雷公公怎样呼唤笋芽儿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柔和的语气,第三自然段读出急促的语气。)

三、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笋芽儿最终钻出地面没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六至七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儿长成竹子的欣喜。)

四、你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五、学习书写生字“喊”、“呼唤”、“冈”。

1.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喊、呼唤、冈”这几个字。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在临写词语时,要注意什么?(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今天学习的前三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左右结构,口字旁。)这三个字怎样才能写得漂亮、美观?学生讨论,交流。(“口”字位置要偏上,写在左上格,不宜写得太大。)

4.因为“唤”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字,它在写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口字旁要写得小而高外,右边的部件还要注意些什么?(右边的“奂”上窄下宽,中间的'撇要一笔写成,不能写成竖、撇。)

5.独体字“冈”怎样写好?(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提醒写字姿势。(写字小组长观察组员坐姿和握笔姿势,在本子上做出评价)

7.同桌互评并在全班展示。

六、板书设计:

笋芽儿

太阳公公 温暖

妈妈 疼爱

雷公公 呼唤

春雨姑娘 爱抚、滋润

附教学反思:

《笋芽儿》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拟人童话散文。课文形象得不到,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牟笋芽儿的束缚力以有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的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教学这课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突出识字写字教学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较多,读音难点也多。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教学。利用直观性的课件,观察认识“笋”字。利用形声的规律识记“唤、唠、揉、抚、扭、滋、润”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调动生活积累识记,如“漆黑、轰隆隆、自豪”等词。动作演示识记。如“揉一揉、扭动、向上钻”等。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如“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写字重点指导口字旁的字。通过直观性强课件演示,让孩子在愉悦中识字写字。

二、注意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而《笋芽儿》这一课内容丰富有趣,贴近儿童生活,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情感基调较易定位,是我们训练学生朗读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教学这一课时,我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接龙读、教师范读、齐读),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中鼓励他们边读边想,抓住一个词或一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同时,在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和个别同学发言时,我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对同伴的朗读做出正确的评价,指导他们说完整的话,教给他们说话的技巧。(如评价别人的朗读时,先说优点、再说不足,最后再提点建议……)这其实是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包括说话的能力、听话的能力、对别人评价的能力)。

笋芽儿教学设计 篇五

《笋芽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指导写字

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 通,不能写成竖、撇。

五、课外拓展

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

《笋芽儿》课文阅读推荐: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草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着这儿,开展看着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热爱着她。太阳公公照着她,温暖着她。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衣服,长城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笋芽儿》教学设计 篇六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体会笋芽儿思想感情的变化,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好第2题中的句子。能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3.使学生知道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康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朗读时注意语句的轻重、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

教学难点:    体会笋芽儿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教学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课文的精读。

师:笋芽儿经过重重困难终于长成了一棵强壮的竹子,她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最后一句,齐读。)她为什么要自豪地喊呢?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师:笋芽儿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春雨、雷公公、小草、太阳)让我们先来看看她首先听到了谁的呼唤?(春雨姑娘)

(二)、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课件出示春雨下)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读第一段,想想春雨姑娘、笋芽儿、竹妈妈的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2)指名读春雨姑娘的话,并说说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

(温柔、关心、声音要稍低些)然后齐读。

(3)笋芽儿听了春雨姑娘的呼唤,是怎么说的?(笋芽儿撒娇地说:“谁叫我呀?我还没睡醒呢!”)(课件出示笋芽儿的话)

师: “谁是咱们班最会撒娇的同学?”生说人名

师:“那读这句话肯定是你的拿手好戏了,请你来撒撒娇看。”(一生读)

师:“撒娇是咱们女孩子的特长,让咱们的女孩子一起来撒撒娇!”女生读。师:“撒娇是一种幸福的、美好的感受,因为知道自己有人疼、有人爱,其实咱们这里的同学都是家里的心肝宝贝,都会撒娇的,让我们一起读读。

(撒娇、畏缩、声音要尖嫩些)指导齐读。

谁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笋芽儿的心情。(急切)于是她就……(央求妈妈)(理解“央求”。

想象表演:谁能来扮演笋芽儿,“央求”竹妈妈让她到地面上去?

(4)、笋芽儿的心情有没有发生变化。(由急切到害怕)

师:竹妈妈说了什么话,让他感到害怕了呢?读读竹妈妈的话

(担心、害怕、声音要粗些、快些)指导齐读。

(5)、师:从哪儿看出他很害怕,找到课文读读说说。(课件出示)

(从“吓住了”、“缩着”、“低头”,还有省略号中看出他很害怕。)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有表情地读课文读读这一句)

(6)齐读第一段,并选好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对话部分站起来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笋芽儿听了谁的呼唤?(雷公公)(板书“雷公公”)(课件出示:

雷声阵阵)

(2)听后,她怎样向竹妈妈表示?(课件出示笋芽儿的话)

“沉不住气”什么意思?(不能保持镇定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笋芽儿坚决(音稍高、有力)。理解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多次反复的省略)

(3)指导朗读。

(4)自愿扮演笋芽儿和竹妈妈,朗读他们所说的话

师:第二段笋芽儿心情怎样的,这是为什么?(勇敢、急切、坚决);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 课件演示(春天美好的景色)

师: 课文里写笋芽儿到地面上时为什么用“钻”出地面,用“露”或“长”好不好?  为什么? (简笔画,板书“钻”)

学生展开讨论

总结:“钻”突出了笋芽儿生长的艰难,要冲破泥土的阻力,反映了笋芽儿不怕困难,努力向上的精神。

师: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的心情如何?(笋芽儿勇敢坚决地向上钻,终于钻出了地面,他多么高兴。 成功后的喜悦、激动)

这时笋芽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笋芽儿的话,指导朗读)体会句中的带点词语,“暖烘烘”,读读小草的话,体会小草身上的坚强、不屈不挠。

(2)、 笋芽儿真是幸运,有那么多的朋友帮她,他们还怎么帮她,找到句子读读。(课件演示)

理解“爱抚、滋润”的意思,读出温柔的语气。

理解“和煦”的意思,读出“暖和”的感觉。

笋芽儿经过阳光照耀,雨露滋润,终于长成竹子,心里十分自豪。 所以她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现在我们也来做做自豪的小竹子,来喊喊。(齐读)

(3)师:现在你知道笋芽儿为什么要自豪地喊了吗?你从笋芽儿的身上想到了什么?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自由发言

(4)、指导背诵。(借助课件背诵)

自由背诵

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背诵

(五)、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做这棵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朗读一下课文。(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课件配乐。)

附板书:

3   笋芽儿

春雨姑娘     雷公公    小草弟弟    太阳公公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6篇《笋芽儿》教学设计就到这里了,希望在笋芽儿教学设计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最新范文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优秀5篇】12-15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12-15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学设计(最新12-15

减少垃圾及重新使用教学设计(精选6篇)12-15

夜书所见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12-15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优秀9篇】12-15

最新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4篇】12-15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优秀8篇)12-15

最新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大全(优秀7篇12-15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6篇】12-15

52 5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