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卖木雕少年》教学设计【优秀13篇】

时间:2023-09-20 08:34:31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13篇三年级语文《卖木雕少年》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的写作思路。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巩固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卖木雕的少年》。今天,老师找到了许多非洲木雕的图片,让我们伴随着非洲击鼓乐的节奏,我们一起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击鼓乐和木雕的图片,感受非洲人民的淳朴和智慧,在情境中走进文本,唤起学习愿望。】

2.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由此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一个情景?

(看木雕)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3.读词语,回顾课文中的故事情景。一组一组读,一组一组体会。

4.根据“看木雕”“选木雕”“卖木雕”“送木雕”等画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词语是有生命的。通过看图片,想词语,看词语,想情景,使学生在文字和画面之间建立起联系,让抽象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画面联系起来,继而复习了词语,积累了词语,又理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研读第一次见面,体会遗憾

1.自由读全文:哪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和少年都感到遗憾?

生:第九自然段

2.出示第九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生读。读出遗憾的语气。

3.默读课文1-8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感到遗憾?少年又为什么感到遗憾呢?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两个遗憾,凸显全文的主要矛盾。从而通过理解为什么遗憾,如何弥补遗憾,辐射全篇。】

4.学生汇报:

(1)作者的遗憾:

①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a.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想到朋友的叮嘱,__________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b.带着喜悦读一读。

c.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句子的训练,帮助学生读懂这个自然段的三个意思,体会到三个意思的并列关系,以及和“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读懂了这个自然段的结构,体会到了作者买不回去木雕的遗憾。】

②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A.大象的鼻子像(),

耳朵像(),

身子像(),

四条腿像(),

象背上驮着()。

B.所以说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C.指导读。

D.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真实的大象的样子,训练学生说比喻句,从而使眼前出现了大象的画面,使学生懂得这样的木雕真是“栩栩如生”“构思新奇”啊!在语境中理解了词语,积累了词语。】

③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A.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到作者对象墩子的喜爱?

B.还能说我怎么着象墩?

预设:拿、提、抱、举、端……

C.用哪个好呢?

生:“捧”好,更加体会出作者的喜爱。

D.指导朗读。

E.不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读一读,换一换,比一比等词语教学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研读重点词语,读懂了句子的意思。】

④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A.比较: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B.指导朗读。

C.不买遗憾。

【设计意图:通过改一改、比一比等方法,训练学生读懂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体会到作者遗憾的心情。】

(2)少年的遗憾:

①出示:“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②体会少年的内心。

③师生读对话。

④质疑:为什么少年因为作者是中国人而感到遗憾呢?

【设计意图:通过少年的前两次对话,读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木雕能够卖出去的心情。通过作者的语无伦次,体会到作者的矛盾和遗憾。最后通过质疑,使学生突然明白:少年的遗憾,主要来自于作者是个中国人。】

(3)背景介绍。

A.周总理曾三次赴非洲十国;

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

帮助修建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多达16万人。在这项工程中,中方有64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B.图片: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

中国物资运到非洲;

中国医疗队给非洲人民看病;

中国科学家教非洲人民如何种植蔬菜;

坦赞铁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背景资料的补充,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

(4)拓展练习,动笔书写:

A.此时此刻,少年的内心无法平静,

他忘不了作者()时的喜悦,

忘不了作者()时的犹豫,

更忘不了作者带着()离去的身影。

他想:一定要(),因为()。

于是,他()。

【设计意图:这段的练笔有三个目的。一是对作者、少年两个人遗憾的回顾,二是对少年内心世界的揣摩,三是对小木雕由来的补白练笔。通过这样一石三鸟的活动,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

B.汇报:

预设:

生1:于是,他飞奔回家,做了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木雕。

师:我现在你的妈妈。孩子,你不去卖木雕,在这里做什么呢?

生:一个中国阿姨喜欢木雕,我给她做一个。

师:你从我们家的木雕里给她选一个吧。

生:她是我们的朋友,不能随便选的。阿姨喜欢小象墩,但是太大了,带不回去,我做一个小的送给她。

师:妈妈支持你,我去卖木雕,你做吧。

生2:于是,他飞奔回家,取出了自己心爱的、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

师:我是你的妈妈。孩子,你不去卖木雕,回来取这个木雕做什么?

生:妈妈,一个中国阿姨喜欢这样的木雕,我送给她。

师:这是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的礼物,你怎么能随便送给陌生人呢?

生:妈妈,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们对我们非洲人那么好,我应该把更好的东西送给她。

师:你做得对,真是我的好孩子。

生3:于是,他来到其他卖木雕的摊点,买了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

师:我现在是卖木雕的人。孩子,你家里不是有很多木雕吗?

生:是的。但是,我想买一个小小的象墩木雕。

师:为什么偏偏买这样的呢?

生:刚才,一个中国阿姨到我这里买象墩木雕,因为我家的太大了,所以没有买。我要买个小的送给她。

师:为什么要送呢?你和她认识?

生:不认识,但是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不应该要钱的。

师:对,他们对我们非洲人这么好,你这样做得对。给,拿去,你也不用给我钱。

生:谢谢您!

生4:……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转换,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使教师和学生在自然的对话中,真实地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所思所感。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想象和体验都是个性化的`:想象小木雕的来历是多角度的,在不同的环境中遇到的人物角色是不同的。然而,在他们的对话中,少年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共性的,都是建立在少年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基础上的。这一环节的教学,升华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初步体会了对于朋友的理解。】

三、研读第二次见面,体会朋友

1.研读对话

(1)师生对读少年和作者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准确。

【设计意图:初读对话,借助提示语读准确,把握语调语气的合理性。】

(2)去掉课文中的提示语,生生对读。根据标点,读出对话的语气。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去掉提示语读对话,更有人物之间交流的真实感。通过指导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初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第二次生生对读,体会两个人的想法。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预设:“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①这回您就不用遗憾了;②这就是您最喜欢的样子了,小小的,多好看;③带回中国,会有更多的人喜欢……)

“太好了!”……(①这回我不遗憾了!②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③这个孩子真热情!……)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①中国援助非洲,给我们多少无私的帮助啊!②管朋友要钱,那就不是朋友了。③她从那么远的国家来,我作为朋友送个小礼物,也是应该的!……)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①是的,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②我们相互帮助,是最好的朋友。③对啊,我们虽然不相识,但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友谊却是深厚的!……)

【设计意图:在每一个人物语言描写后边,加上一个省略号,给学生提供补白的空间。通过给对话补充合理的内心独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两个更加具体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善良热情的少年,一个是激动惊喜的作者。】

(4)生生对读,说出心底的话。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在上一次品读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将省略号放进了引号里边,引导学生把体会到的人物心里的话说出来,将揣摩到的人物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了情感体验和语言训练的和谐发展。】

(5)师生对读,回归文本。

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太好了!”

“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

【设计意图:这一次读对话,虽然文字又回归到了文本中的简简单单,但是,由于前两次补白的心灵体验,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人物的内心相通,通过朗读,自然而然地将对人物的理解读出来,丰满了人物形象。】

2.透过少年的微笑,体会少年的内心

(1)出示: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2)这是怎样的笑容?

预设:幸福善良愉快满足安慰……

【设计意图:这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通过体会少年笑容的含义,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而且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

四、升华文本

1.出示:我们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2.复沓读

在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

因为——我们是朋友!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

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愿我们能够永远珍惜彼此关爱的点点滴滴,

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复沓读,总结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将情感表达推向高潮。】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有感情地朗读。

⑵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三

一、回顾引入

1、出示卡片,认读词语,并给词语归类。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描写瀑布)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雕)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   (人物)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品质?  ( 板书:热情   真诚   善良   友好 ……)

这节课我们看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描写少年的?

二、品读感悟少年的心灵

(一)、感悟少年的遗憾

1、同学们,课文里介绍的木雕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的确让人爱不释手,但买木雕的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怎样走进少年的心灵,去品位这份感动呢?我们还得细读课文,在文字深处去感受,请同学们静思默想或轻声读文,画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体会体会。

2、谁想站起来读读你画的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

3、课文里描写少年的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确实很多,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写少年眼神的句子大家读出来。“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读着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

(为什么感到遗憾呢? 他会怎样想?……)

4、这些问题就是引导我们深入阅读的向导。我们先看看少年的遗憾是怎样产生的?

5、出示:

⑴当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⑵当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⑶当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

⑷当__时,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6、在我离开少年时,少年看到我遗憾的表情,远去的背影,会想些什么呢?

7、怎样读出少年遗憾的心情呢? 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感悟少年的真诚

1、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出售木雕的摊点,到了晚上,在宾馆外的小树林里却与那位少年相遇了。哪些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让你感动?你通过哪些重点词语或句子感受到的?

2、汇报。读出感动之情。

3、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同学们在此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他会说中国话?  为什么来送木雕还不要钱?  为什么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

4、同学们,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对中国人这么喜爱呢,想知道吗?(出示资料)请大家读读这段简单的资料,相信你会明白的。

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

①周恩来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

②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给非洲儿童治病。

③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坦赞铁路 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赞两国连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全长1860千米,全部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为了修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材料100多万吨,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条件恶劣,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3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中非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

5、同学们,现在你明白少年的心了吗?所以当少年知道我是中国人为买不成木雕而遗憾时,他想起昔日的朋友,是呀,他怎能忘记昔日的朋友帮他们做的一切,心中怎能不怀想那些充满感到的日子呢?于是他带着感恩之心,带着真诚,带着友谊找到了我,并送给我精致的木雕小象墩。

6、此时如果你就是那个卖木雕的少年,找到我之后,心情会怎么样?我的心情呢?少年和我的话都怎样读更能表达当时的情景?试一试。

7、分角色读对话。

8、读着读着,你明白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9、小结:多么善良的非洲少年啊!他因为我是中国人,因为我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木雕而特意跑来送我木雕小象墩,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他送我的仅仅是个小木雕吗?不,不是的,那是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真挚的心啊!

(三)、感悟写话

1、课文学到这,大家心中对黑人少年,对作者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吧?下面,老师给大家这个机会,老师这有三个情境供你选择:(出示)

请你任选一个情境来写话,表达真情实感。

①    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这个少年,请你们把自己当作其中一员,写几句话来夸夸这个少年。

②把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的话写下来,对作者吴晴想说的话写下来。

③这个黑人少年把木雕小象墩送给我后,走在回家的路上,到家后他会怎样  和家人讲这件事,心中的的感受是那么多,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在莫西奥图尼亚瀑布边……

2、交流点评。

三、诵读感受中非友谊

1、夜晚,在宾馆外的小树林里边,晚风徐徐地吹拂着脸颊,大瀑布的声音清晰可辨,一个黑人少年送给我一个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着它,心中感慨万千……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0—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播放音乐)

2、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木雕少年的美好心灵,愿这美好的情景永驻我们心间。

四、总结升华情感

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非洲少年的感情,我们已被黑人少年那种热情、真诚、善良、友好的品质深深打动了,被中非人民友好情谊深深感动着。现在,我们中国与非洲各国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充满理解,人类的明天会更美好!在学习本组其他几篇课文中,我们再细细品味,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积累“名不虚传、游人如织、五官端正、清晰可辨、掏钱、一模一样”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走近卖木雕的少年。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指名回答

品读第一部分

1、轻声的读一读1-9自然节,用横线画出描写作者“我”的语言和句子,想一想“我”当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指名回答

3、画出描写少年语言和动作的语句,用心去体会,看看又能体会出什么?

4、指名回答:

5、师生配合读文。

品读第二部分

1、自由的读一读课文剩下的部分,找到让你感动的部分体会“我”和少年当时的心情,在小组内说一说。

2、汇报。

3、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4、汇报读

三、总结

课文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时,很多是直接表现,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写,课文中还有很多词语,课后可以积累下来,相信对你的阅读和写作也会有所帮助。那么,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我们走进了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凉风轻拂的夜晚,黑人少年美丽的心灵,愿这份美好,这份友谊永在我们心间。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五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半学年的教材中的一课。全科书讲述“我”非洲之行与卖木雕少年令人感动的接触,热情地赞扬非洲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纯真的友谊。因为文章的篇幅较长,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疏远,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设计的:

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在集体备课时我们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段落结构,语言文字即中心思想多方面思考。记得郑板桥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阅读教学也要求我们教师大刀阔斧的勇敢的简化阅读的过程。

从这篇课文章的内容中,一下子从文章中扣住卖木雕少年在文中所说的五句话,将这作为这一节课干突破的线索。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从而在对话中抓住“卖”和“送”这两个迥然不同的环节,随后深入理解其中引发变化的关键,目的是直插文章的中非人们的友情。我在涉及学生的阅读文本时,也力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品词品句。在教学中我设计教师带领学生品味“遗憾”一词,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会产生不同的含义。

第二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阅读文版的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资料。课程资源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进行教学活动。什么是课程资源?教材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受到我们授课老师的极大关注,然而,教材之外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也是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的,现成的,具有更大说服力的资源。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外知识,一方面加大了课上学生阅读量,另外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实质上是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课本学习不仅仅限在课本之内,课外知识也是我们理解课内知识的重要途径,这同时培养了我们广泛阅读的兴趣。如果我们在课上挤出一点时间来扩大学生阅读,势必会带动我们的学生在课外更广泛的阅读,使读书成为学生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第三方面:将阅读与积累结合。

言学习关键是运用,没有运用就无从说掌握,在这节课中,教师在短短四十分钟内抢出时间,给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运用练习,而且形式活波,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方式,这也给学生带来了对于语文学习的极大兴趣。

我结合文章的特点设计在课上带领学生进行四字词语的学习和积累,目的是将我们的阅读教学与语言的积累紧密相结合。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在仅有的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挤出一点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能熟悉那些优美的词语的同时,背诵或诵读精彩的片段,是否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大量的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对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时候,能更加自如。

在进行词语积累训练时一定要注意:

1、形式要活泼多样,尽量更多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有梯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己学习能力的机会。

3、使学生之间有交流,加大生省之间的相互学习。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六

理解文中部分四字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简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少年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遥远的非洲看一看,一起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看老师写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卖”是我们今天要求书写的一个生字,这个字和哪个字相近?怎样区分?所以有十字头的就是“卖”,没有的就是“买”。书空,读课题。

二、检查词语,学习词语

1.课文已经预习了,你是怎样预习的?

2.学习词语。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1)课文中有个词挺难读的,谁能读好它?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指名读。听说过这个瀑布吗?(知道的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我们来欣赏一下。

(2)(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绵延90多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景色十分壮观。

(3)听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介绍,并从图片中见到了它的壮观,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名不虚传

出示一组词: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景色壮观

指名读

(4)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个词课文中都是用来形容瀑布的,谁能选个词来介绍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我们再来看一组词语

出示词语: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1)谁来读?注意读四字词语两两相连。

(2)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木雕的。)

(3)木雕是非洲古老的民间艺术,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摊点去欣赏一下。看到图片,看看你能说出词语吗?(依次出示图片,学生感受词语的意思)

(4)我们开动脑筋,把词语送到句子里。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刻得( )。

填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新奇的木雕作者喜欢吗?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的句子,放声读一读。

指名读,理解“爱不释手”,说话练习。

过度:作者这样喜爱木雕,为什么没有买呢?

三、品读课文,读好对话,,体会中非情谊

出示对话1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指名读

2.读人物的话时,注意看提示语和标点符号,它能帮助我们读好人物的话。

3.诚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4.再次指名读。齐读。

5.我们看,这个句子中连续出现了两个“遗憾”。谁遗憾了?“我为什么遗憾?”

指导读好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少年为什么遗憾呢?

预设:少年卖不出去象墩感到遗憾,还没有其他的原因。理解课文有个方法,那就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再读读他们的对话: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得知我是中国人,少年就感到遗憾呢?我们来看看下文,或许能找到原因:快速找到他们两第二次见面时的对话:

指名读:

出示: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的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少。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指名读,指导:还想着读人物对话的时候,要关注什么吗?对要关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老师和你们合作读,我读旁白,男同学读少年的话,女同学读作者的话,好吗?

2.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和白天一摸一样的小象墩是从哪里来的?也许是他白天刻了一天给我刻出来的,也许是请人刻出来的,这些都是为了“我”这个中国人。

3.什么是朋友?

4.知道少年为什么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吗?(图片展示)

周总理曾三次赴非洲慰问;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修建了全长860公里的坦赞铁路。期间,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也许,少年的母亲病了,是中国医疗队帮助治的病,或许,少年的村子里喝的干净的水,是中国人帮忙挖的井,也许少年上学的学校是中国人资助建的……

所以,少年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这种友好,更表达中非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板书)友谊

三、畅言学习之感想,练习写话。

1.这篇课文中用了很多的感叹号和四字词语,今天,我们也来试着用一用。

2.仿写:

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

啊!非洲的木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啊!卖木雕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

4.升华感情。

朋友就是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那个人;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倾诉的那个人,高兴的时候,可以分享的那个人……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七

【课业设计】

一、选择正确读音

栩(yǔ xǔ)  宾(bīn bīng)  甸(diān diàn)

二、组词

构(  ) 端(  ) 辨(  ) 堆(  ) 模(  ) 掏(  )

沟(  ) 喘(  ) 辫(  ) 推(  ) 摸(  ) 淘(  )

三、填空

名( )虚( )  ( )人( )织   琳琅( )( )

栩栩( )( )  ( )( )释手  ( )( )伦次

四、写出近义词

摊点里陈列(  )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  ),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  )地挑选。

【能力迁移】

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词语填空:

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十分(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挑战奥赛】

我要写几句话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八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2、让朗读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由地读,自由地说,在自读自悟、主动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本课力求初读读通,再读读透,品读读情的教学设计达到课堂上学生文本教师的情感共鸣。

3、渗透学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和体验。

教学内容:《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

学情与教材分析:

1、教材简说

课文讲述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作者旅行非洲南部,对非洲木雕爱不释手,却因木雕沉重只得放弃,为了不让作者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勾勒了非洲自然淳朴的美丽,更衬托了少年美好的心灵。本课15个自然段,叙述详略得当,对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一笔带过,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情节上。课文准确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适合学生积累和使用。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学情分析

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比较亲切。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与学生认知有一定距离;故事发生在非洲,是学生了解甚少的地方;所以相关背景的补充便显得尤为重要。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位非洲少年,与学生学习的心理与年龄特点相符。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默读能力,有一定的分角色朗读的基础。学生已初步学会了自读自悟,教师要透过课堂让学生了解中非友谊,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最了课文的故事背景。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在读与用中积累词语: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等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读懂本课内容,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少年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ppt,学生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

生:卖木雕的少年

师:先来复习上节课的几组词,请一组火车来读

生接龙读词: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夸一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或非洲木雕?

生: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生:少年的木雕果然名不虚传!

生:这里的木雕真是琳琅满目,雕得栩栩如生。

师:看来同学们也很喜欢非洲木雕,作者喜欢的是哪个木雕?

生:象墩木雕

师:(出示图片并板书:象墩)这象墩木雕长什么样的呢?(出示句子)

生: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木桩。

师:这样一个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象墩,作者买了吗?

生:没有。

师追问:为什么?

生:作者即将回国,所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

师:所以,作者为此感到很——

生:遗憾。

师:(板书遗憾)见到作者“我”喜欢木雕,又因不能带回国而遗憾,少年又有哪些表现呢?继续学习课文5-9自然段。

(设计意图:承接上节课所学内容,继续巩固四字词的积累与运用,以串讲形式复习课文,让学生一开始就唤起学习记忆,为以下教学做好学习准备。)

二、学习5-9自然段,感受少年的诚恳。

师:(出示5-9自然段)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态的句子。

生默读,师巡视

师:都有哪些句子呢?

生:第一句是“买一个吧!”,第二句是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接下来是“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最后是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师:(逐一点击,出示“买一个吧!”“夫人,您买一个吧!”)联系上下文,怎么来读这两句话?

生:“买一个吧!”“夫人,您买一个吧!”

师评议“你为什么第二句话语气比较重”?

生:因为少年说第二句时更诚恳。

师:(板书:诚恳)除了第二句读得比较重,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少年的“诚恳”?

生:走到我跟前。

师:请一个同学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师:全班一起读来感受少年的诚恳。

师:少年在说这两句话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呢?

生: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呢?

师: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作者十分喜爱这象墩木雕,才会“爱不释手”。

师:(板书:喜爱)真会品词读句。

师: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来读,一个学生读“我”,一个读少年,同桌两人先练习。

生练习分角色读对话,师巡视指导。

请一组学生表演读后,全班分角色朗读。

师:一起来朗读5-9自然段。

师:我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而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此时他会想些什么?(板书:遗憾)

生:真可惜,客人不能买下这木雕。

生:夫人这么喜欢,却不能买,真让人难过。

生:这件精美的木雕,中国夫人不能带回国,真替她感到遗憾。

师:多么诚恳的少年啊,为了不让彼此都留下遗憾,少年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第10-15自然段。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读—找—品—悟—诵”的形式走进文本,走进少年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少年的诚恳。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有效地创设了朗读情境,抓住“遗憾”一词感受少年的内心,体会少年的诚恳,奠定情感认知,有助于更深层次的朗读。)

三、学习10-15自然段,感受少年的友好情谊

师:轻声地读一读10-15自然段,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想一想感动的理由。

生自由读,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交流令你们感动的句子。谁先来谈谈?

生: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师:(点红句子)能说说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吗?

生:他是专门在等候我的。

师:是啊,你抓住“专门”一词,体会到少年的——(师点红“专门”一词)

生:诚恳。

师:能用朗读,读出你的感动吗?

生:看样子,他是专门(重音)在这里等候我的。

师:读得真好,用重音强调了“专门”,谁也想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大家一起来感受这句,齐读——

师:谁也能学着这样子,抓住重点的一个词或几个词,来说说对句子的体会。

生:“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我被这句感动了,这个象墩不仅可以带上飞机,而且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少年解决了我的难处。

师:你体会到少年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还有谁也被这句感动了?

生:作者这时接受的不仅是拳头大小的象墩,还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

师:你真厉害,读懂了“沉甸甸”一词蕴藏的情感,请你也带着感动来读。

师:全班一起来动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生: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从开始的“卖木雕”到“不要钱”,还“连连摆手”,我被少年的诚恳感动了。

师:不仅读的好,说的更好!少年的诚恳全在一个“送”字。(板书:送小)谁还想说说自己的感动?

生:这里的“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我可以看出少年喜欢中国,所以他不想让我遗憾地回国,一定要送我木雕。

师:喜欢这样的朋友吗?

生:喜欢。

师:一起来读一读这段对话。(出示:“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不仅你们被少年感动了,作者“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

生:我们是朋友。

师:(板书:我们是朋友)所谓“礼轻情义重”,一个小小的象墩,一份浓浓的友好情谊!我提议用我们最富有感情的声音再次齐读这段对话。

生: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看到“我”如此高兴地接受他的心意,少年同样高兴。我再次被少年的诚恳感动了。

师:是啊,多么真诚、善良的一个孩子啊!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师:通过朗读体会,我们感受到少年的诚恳,和对中国人的友好情谊。一起来读这感人的对话,齐读课文11-15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读带讲,读中感悟。这既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表现,也是学生获得真知的过程。自己劳动所得,感受更深,记得更牢。朗读不仅要把课文的优美句段、重点句段读精彩,也要把词语品读的有滋有味。读是课堂教学的载体。要让学生读得起劲,学得快乐,此环节对读的形式与指导精心设计,沿着“帮——扶——放”教学思路,引导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

四、拓展材料,感悟中非友好关系。

师:为什么少年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你收集到哪些关于中国真诚帮助非洲的资料。小组间先交流交流。

生:早在明朝我们就开始和非洲的友好交往。

生:中国支持非洲的独立运动。

生:中国援助非洲的多项建设,比如坦赞铁路。

生:直到今天,我们都和非洲保持友好关系和合作关系。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则有关坦赞铁路的材料。(出示资料)加粗的学生读。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员工队伍多达1.6万人,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

师:中国如此真诚地援助非洲,非洲人民感受到了吗?少年也感受到了,他用行动告诉了我们“我们是朋友!”这里的“我们”已经不只是指少年和“我”,它还指——

生:中国和非洲。(板书:中非)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围绕板书)

师:我喜爱象墩木雕却不能带回国,少年因我的遗憾而遗憾,因为——

生:“我们是朋友!”

师:为了使我如愿以偿,少年诚恳地送我一个小象墩,也因为——

生:“我们是朋友!”

师:中非之间友谊长存,更因为——

生:“我们是朋友!”

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少年说的?

生:你真是一个善良的人,我愿意和你成为朋友。

生:我为中国有你这样的非洲朋友而高兴。

生:我一定会把你对中国的友好延续下去。

(设计意图: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与学生认知有一定距离;故事发生在非洲,是学生了解甚少的地方,所以相关背景的补充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资料的补充、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深入文本,升华主题。这是本节课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感受到了少年一颗诚恳的心灵,感受到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情谊。衷心祝愿世界到处充满爱,人间永远充满信任。

师:(出示:“我想对卖木雕的少年说……”)这节课的作业请把你想对卖木雕少年说的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将德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由文本达到自身,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做过的一些事形成较好的情感认知,同时引导学生表达出来,形成语言训练,并让课文在充满友好的情谊中走向结束。)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中非

“我”    我们是朋友       少年

喜爱          诚恳

遗憾     木雕       赠送

送小象墩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来设计板书,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明白。同时有利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设计 篇九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

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

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

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习,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

(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篇十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读中悟情,合作学习;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习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学习字词。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词义。

3、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4、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4,学生齐读词语。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习"买木雕"。

(3—4自然段)

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

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第十一篇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理解“象墩、爱不释手、栩栩如生、语无伦次、遗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我”和少年之间的对话以及少年在暮色中等“我”的片断。

3、通过默读,找到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人特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握课文情感

教学流程

一、小诗导入

小朋友们,在最近学的一些课文里,徐老师总觉得被一种情感深深打动着,于是写了几句诗与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颤抖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大地无情面对地震人人献出的那份爱

朋友他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谊真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去结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去看看他的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一模一样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论次

(1)开火车读

(2)模是多音字

三、看瀑布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词)

还有一个词,不好念,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顺溜。(学生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作者此行去非洲之前,朋友就叮嘱她: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要不我们也去欣赏一下。

(出示图并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全貌呈“之”字形,绵延97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彩虹之家”。

3、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理解:名不虚传什么意思?(换词:名副其实)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你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名不虚传?体会游人如织(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说明游客特别的多。)

4、朗读指导(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里非常有名,游客非常多?评:听出来了,这里真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识少年

1、就在这名不虚传的瀑布附近,作者结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他们仅仅只有两面之缘,却让作者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请默读课文3到9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看看第一次相遇,少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少年印象记)

2、第一次印象(3到9段)

找:孩子们,我和少年第一次相遇,你都找到了少年的哪些言行?

(1)“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4)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再读:那你能再读读课文,揣摩一下,当时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1)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___________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中国人吧?”

(4)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交流:

过渡:你能读明白少年那一丝遗憾的神情吗?(学生谈)细细来品味一下课文10到15段,看看他们第二次相遇。

3、第二次印象记,自由读,找找少年是如何弥补这一丝遗憾?还可以拿起笔在边上写写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句:“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作者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词?)

理解:沉甸甸(专程、专雕、两国友谊)

孩子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谊,才会专门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

4、这木雕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木雕吗?这里面饱涵了什么?

(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中国人民的那一份情谊。这样的木雕小象墩,怎能不让作者感到沉甸甸呢?)

5、这个可爱的非洲少年,话语不多,却默默地用行动传递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少年行为真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

细微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涯海角也若邻

你也能写几句话来夸夸黑人少年吗?

六、小结

作者的这趟非洲行,让她永生难忘。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卖木雕少年美丽的心灵,这一切都震憾着作者,也震憾着我们,愿中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延续下去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 第十二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并理清了课文写作顺序。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生答: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二、学习“放弃买木雕”,体会作者以及卖木雕少年的遗憾。

请同学们快速读第5——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放弃了买木雕,心情怎样?卖木雕的少年心情怎样?

生浏览,回答。(都深感遗憾)

带着遗憾的心情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那么,作者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作批注。

学生读,作批注。

学生交流:

1、重点围绕以下句子展开交流,体会作者的遗憾。

a、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1)体会作者对象墩的喜爱之情。知道作者是通过“捧”、“观赏”等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2)理解“爱不释手”。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b、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1)体会少年是个诚恳的人,作者喜欢他的诚恳率直却不能买他的木雕,因而有些遗憾。

(2)诚恳地读句子。

c、“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1)什么是“语无伦次”?作者为什么这样?

(2)体会作者既因喜爱这个木雕而想买,又因路远、木雕重而不能带走深感遗憾,并因必须拒绝诚恳少年的好意而“语无伦次”。

(3)理解这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 www.paomian.net 4)试着读出作者内心的焦急与遗憾。

2、体会少年的遗憾。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到。

(1)少年心里会怎么想?

(2)知道少年主要是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我却不能带回木雕感到遗憾。

三、学习“赠送木雕”。

作者放弃了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们也为他深感遗憾。可是,事情出现了转机。请同学们朗读第10——15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觉得这位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生读,回答,(可爱、善良、纯朴等)

那么你是通过文中的哪些句子来体会到他的“可爱”呢?默读课文,做批注。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进行交流体会。

1、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体会少年的诚意与纯朴。

2、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1)课件出示中国医生为非洲人民治病。

课件出示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有64人为之牺牲。坦赞铁路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2)想象少年和作者的内心独白。

(3)生谈感受。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4)读出你的感动,读出中非两国人民这深厚的情谊。

四、小结。

课件出示句子,读:

“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是朋友!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五、作业设计:

写几句话,夸夸这位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 第十三篇

一、直入课题

1、直接揭题

2、教学生字“卖”。(范写,说明“卖”的古义。“卖”字上面一个“十”,传说古时候,商人们会在自己卖东西的货架上插根稻草,这“十”字多像那货架上的稻草呀!)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你了解到什么?

2、指名交流(大致了解人物、地点、事情、遗憾的心情等)。

3、随机引出: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4、交流(两种预设视具体情况调整)

预设一:学习第2自然段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1)读好瀑布名字。

(2)读好写瀑布的词句。

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大瀑布?(随机板贴词语,出示句子,读好词语)

(3)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

A、给“名不虚传”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B、“游人如织”是什么意思?“织”是什么意思?(提供词典中的解释,供学生选择。)

C、观赏图片,感受瀑布的壮观。

(4)感情练读

预设二:非洲或非洲南部

(1)初步了解非洲:大瀑布在哪里?

(2)初步了解非洲象与非洲人民(憨厚可爱,勤劳稳重。)

(3)现在谁能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把故事发生的地点说得具体些?

三、研读课文

过渡:文中的“我”来到南非,欣赏了壮观的大瀑布,认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会感到遗憾?

1、再读课文:我有什么好遗憾的?(板贴:遗憾)

2、指名交流:精美的木雕太重带不回。

3、聚焦“木雕”(出示3-4段)。

(1)“售”。这里有个词与题目里的“卖”是一个意思,你发现了吗?

(2)出售的是怎样的木雕?(交流,随机出示相关木雕词卡,读好词语)

(3)欣赏,感受木雕的“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4)聚焦“大耳象木雕”,认识“驮”,借助“驮”体会“构思新奇”。

(5)如此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现在就捧在你的手里,你会怎么去欣赏它呢?(爱不释手,理解“释”。)

(6)感情练读第4段。

4、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场景。

(1)同桌对话。

(2)指名练读

(读好少年的诚恳,读出“我”的犹豫。随机追问点拨评价,体会我的遗憾。)

(3)全体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

四、积累运用

1、我能用书上的四字词语来完成这个填空。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2、我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写一两句话。

3、用上今天学到的四字词语写写“我”的遗憾,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非洲真是太美了。我

五、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13篇三年级语文《卖木雕少年》教学设计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最新范文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评课稿(优秀14篇)09-20

《汉语拼音g k h》教学设计【12篇】09-20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12篇09-20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7篇09-20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6篇09-20

蹲踞式跳远教学设计7篇09-20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优秀11篇)09-20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5篇09-20

《草虫的村落》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4篇09-20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8篇】09-19

52 3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