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模板 大学说课稿模板格式范文 大学优秀说课模板5分钟最新12篇

时间:2023-06-16 04:10:10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这里的12篇大学说课稿模板格式范文 大学优秀说课模板5分钟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说课稿模板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说课稿模板 篇一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我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下面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认识:

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来谈(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框题:

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本框在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民族精神。因此本框是对前面教材的进一步延伸。只有对民族精神产生更多的认可感和归属感,才会自觉地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本框的学习也为学习下一个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起到了铺垫作用。由此可见,这两个单元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本节课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两目组成,主要讲述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以及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建设的今天,就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课的教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谈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突出显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因此我把这个目标放在第一位,然后是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我们先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来看。

能力目标:

1、能体会出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2、具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最后是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2、知道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依据:

民族精神是比较抽象的,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好理解。如果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上不自觉地忽视中华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只有在真正理解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教学难点:

民族精神我传承

依据: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经济利益至上使许多不良的思想卷土重来,学生的思想严重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主义的影响,爱国主义已成为口头的摆设,要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难上加难。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所在,化知为行,以知导行,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要靠他们传承,自觉用行动来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我关于对教材的认识。

为了使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上谈谈。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因此,我从教法和学法这两个方面来谈教学方法。我先来谈教法:

(一)教法

当前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强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为落实新课改精神,同时结合本课内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演示法

民族精神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它又寓于形象、生动的历史材料之中。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对中国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等教学资源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情境法

教师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

3、活动法:本节课中设计了三个活动,设计的宗旨分别是:

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以及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谈完了教法的运用,我再来谈一谈与之相应的学法的引导:

(二)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我采取多样的方法:

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评法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其运用过程中要凭借一定的媒介和材料。那么,我来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具。

三、教具

多媒体

在呈现图片和播放视频的时候需要用到多媒体,便于学生理解民族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抛砖引玉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积极探究掌握新知,30分钟、情感共鸣升华新知、3分钟、布置作业拓展转化,2分钟。

那么,我们先来看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

抛砖引玉,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能量北京》flash,短片展现的是北京奥运会运动图标,看完后让学生谈自己想到了什么。

导课设计的依据:

学生可能会说想到了奥运会,想到了奥运健儿,奥运精神,进尔过渡到民族精神。从学生熟悉的、引以为傲的奥运会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使其对学习本课感兴趣。这是思想品德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学生对民族精神感兴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

积极探究掌握新知。帮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更多的认识。

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活动。

首先是活动一:

点击中国——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有五个福娃,每个福娃背后都有两张图片,请你根据图片判断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并以简单的词汇概括这些人和事所体现的精神。我们先来点击贝贝,是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点击京京,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戚继光抗倭,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然后依次点击欢欢,迎迎和妮妮。分别展现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昭君出塞的故事、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和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依次看到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由于他们对祖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才会有这些流芳千古的事迹。

依据: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总结出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同学对民族精神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设计了第二个活动:

扫描中国——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

活动的任务:

填写三个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活动的要求:

(1)按座位分成三组,两分钟准备时间。

(2)各组以接力的形式回答,可以自由选择时期作答。不仅要说该时期的民族精神,并且要说出其突出人物和主要事迹。各组间接力间隔时间不得超过5秒,内容不得重复,每位同学只有一次回答机会。

(3)找一名同学作为记录人,记录接力赛结果。

活动设计的依据:

采用竞赛的形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同学们的回答互为补充,使每位同学都能更多地领略我们中华民族英雄的风采。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会从人物的外在表现逐渐认识到人物的内在价值,从而感悟到人的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自然而然地与自身进行对比,自悟自评,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学生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并且,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会增强对这些杰出人物的崇敬热爱之情,立志也做一位民族英雄,可是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九年级学生,应该如何做呢?

面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我设计了第三个活动:

感受中国——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让学生观看三幅不同主题的图片。第一幅展现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五讲四美的美德。这些美德是民族精神在生活中的细节化、具体化;

第二幅展现的学生在北京奥运会这个国际体育盛会中所折射的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

第三幅展现的是中华儿女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彰显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设计的依据:

让学生感觉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就能体现和传播民族精神。

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对民族精神这一优秀品质有更深刻的情绪体验,我特别设计了

第三个环节:

情感共鸣,升华新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flash短片。第一遍,让学生观看,其庄重的展现了我国的主要开国元勋们的形象。第二遍,师生共唱,其展现的是在解放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画面。

活动设计的依据:

通过触动心灵的歌曲,振奋人心的画面,达到情景交融,使师生产生共鸣,使同学们从内心再次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升华,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但是,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不是一节课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了

第四个环节:

布置作业,拓展转化

这是一封以“弘扬民族精神,做合格中学生”为题目的倡议书。让学生思考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归纳总结出三条,填到空白处。经过筛选后,下节课我们来进行一个宣誓,并且把它挂在我们的教室。

依据:

这样做,可以时刻督促学生: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注入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接下来,是我说课的最后一个内容:

五、板书设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二、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

三、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我采用要点式板书,这样设计比较直观、系统,还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整堂课的设计,我本着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采用→www.shancaoxiang.com←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培养学生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专家、评委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模板 篇二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四十二中的范映雪,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音乐综合课《船歌》。

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湖南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欧洲音乐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是一首属于船歌体裁的声乐作品。本课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扩展介绍《桑塔露琪亚》所属体裁的内容和发展。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诱发情趣,展示船歌的起源。在不同船歌的比较欣赏中引导学生用文字、诗歌、绘画、图谱、律动的形式参与体验音乐情绪,分析船歌节拍,总结船歌风格,感知音乐要素。其次是通过“欣赏辨别”反馈学习信息。在船歌《桑塔露琪亚》的演唱中,深化情趣体验,并能对歌曲的情绪与风格进行简单评述。

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充分挖掘他们的艺术潜能。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从欣赏中总结出船歌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分辨。

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涉及了语文、美术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诱发情趣,为学生展示船歌的起源。让学生们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两段属于同一体裁的其他两首作品,然后自己总结归纳出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

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散文、诗歌、绘画、图谱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充分挖掘他们的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更宽广的领域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

《音乐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所以在这节课介绍完船歌起源后,我让学生完整聆听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和中国的《乌苏里船歌》。让学生对同一体裁的几首作品有了初步体验后,老师带领学生在以音乐审美为基础上,从作品的音乐基础知识入手分析和总结船歌的音乐特点。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由情景导入、听赏与表现、复习歌曲三部分组成。其中情景导入包括多媒体展示、游戏环节组成,听赏与表现由船歌欣赏、船歌辨别组成。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完成参与——体验——创造的欣赏教学模式。

首先我将采用模拟导游的方式导入课题。“大家好,欢迎参加意大利民间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旅游第一站的导游,希望我们共同去领略那里优美的民间音乐和风俗民情。“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被集中到了教学内容上。接着是一个游戏抢答环节,老师会提问意大利的哪个城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并以“水城”著称,同时它也是音乐中“船歌”这种体裁的发源地?在ABC三个选项中同学们用排除法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威尼斯。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正课程序,此外也可以利用这一选择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接下来进入听赏与表现的正课环节,老师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意大利威尼斯的秀丽风光和独特的交通工具贡多纳小船。在威尼斯风光做背景的衬托下,在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的熟悉旋律中,老师将介绍这首歌曲是属于船歌体裁的声乐作品,从而引出船歌的起源。老师说出旁白:“请大家注意这种两头尖尖,船身狭长的‘贡多纳’小船,正是因为威尼斯河道狭窄,纵横交错而产生的。船歌就是起源于船工们所唱的歌。”老师引导大家听赏中外另两首船歌: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和中国的《乌苏里船歌》。要求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用你们喜欢的文字、诗歌、图谱、绘画的方式表达你们对音乐的感受。在欣赏中还要关注音乐要素,听辩乐曲拍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选一人执笔。

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小组议论进行分组展示和发言。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在听辨、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船歌的特点。通过这一部分的安排,在教学内容上,就把语言、律动、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学生有了自己体会到的感受,也为后面听辨音乐环节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参与进来做个音乐游戏:听一听下面三首乐曲中哪首是船歌?在教学方法上,我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让他们自己大胆去判断和发言。老师对他们的发言都耐心聆听并且发出会心的微笑。在同学们对本课知识有了一定认知后,老师指挥、引导学生深情并茂的演唱歌曲上节课学习内容《桑塔露琪亚》。歌曲前半段用身体配以轻微摇摆。再次唱出这熟悉、优美的旋律,学生感情自然又加深很多。学生们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肯定、愉悦。最后,我采用引导激励法的语言作为结束语:今天我们对船歌进行了欣赏分析。同学们用各种方法参与了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船歌有很多种类,它和人们的生活、情感密切相关,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不同风格的船歌,下次我们再进一步欣赏交流。在老师充满期望的眼神中,让同学们感受到音乐的博大精深,增强探究的欲望。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说课稿模板 篇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您们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八)年级第 章第 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和地图、区域地理或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这为学习本节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促于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为学好(区域地理)高中地理知识,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识:掌握地球与地图的知识,能初步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相关知识。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和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利用文字、图像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观测、实验、调查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知地理事物,积累地理表象;初步学会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形成自己的见解或成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交流表达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好奇心,提高兴趣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全球意识,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课的重点: 。

本课的难点: 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 (注意活动)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我们知道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激励竞争教学法(2)问题探究法(3)合作讨论法(4)趣味教学法

三、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到“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我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读图分析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展示法 归纳总结法

四、下面我重点说的是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内容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激情导入2.讲授新课3.课堂小结4.板书设计5.布置作业

各位评委,本节课,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做到了教师有意沉下去,学生激情浮上来,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模板 篇四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离骚》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习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

【学情分析】

v 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

v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 】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 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3.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释义】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一个好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方法拟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综合应用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等学习方法。

说课稿 篇五

教材分析

《吆喝》一文是已故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老先生所著作品《北京城杂忆》中的一篇。正像《教师教学用书》中说的这样:“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用来评价萧乾老师的《吆喝》一文再恰当不过了。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商贩的吆喝声,这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尤其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切都深深烙进心灵深处成为一种美好回忆的时候。”课文用散文的笔法,通过对老北京街头不同商贩吆喝声的描绘,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在本单元中,本文前承第16课《云南的歌会》、第17课《端午的鸭蛋》,后领第19课《春酒》、第20课《俗世奇人》,这几篇课文或叙写各地节日风俗、或讲述民间艺人轶事,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学情分析

作为90后的青少年,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一些学生缺少正确的精神追求。他们要么对港台影视歌星顶礼膜拜,要么对当前非主流的坊间传闻津津乐道,要么对国外的什么愚人节呀、万圣节呀、圣诞节呀追捧有加。而对我们中华民族内涵丰富、厚重积淀、质朴永恒的传统文化,这些人却兴趣索然,对民风民俗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学习本篇课文,除让学生掌握一篇文艺作品应有的知识内容外,还要通过鞭辟入里的睿智分析,方法得当的教学设置,异彩纷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思想上有所触动,眼光中有所发现,知识上有所收获。

说教学目标

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关键。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特点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预习课上我指导学生完成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感知并概括课文内容;识记并积累疑难字词;品味形象描写的语句,感受吆喝之美;形成待探究问题等预习任务。本节课为展示加反馈课,具体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特点,品味本文幽默生动的语言。

2、学习领悟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及写作思路。

3、体会作者对旧时北京城吆喝的种类、内容、特点等不同方面的描述。

能力目标

以课文吆喝的类别及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体现这些特点的吆喝声。

情感目标

感受北京城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说教学过程

一、说导语

以传统相声《卖布头》的录音片段创设情景后,师满怀激情地引入导入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以学生感兴趣的艺术形式及饱满的热情导入课文,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说问题的设置

在本节课合作交流环节,共对上节课所形成的如下六个问题进行探究并进行展示作答:

1、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哪两类吆喝?并分别形象地用音乐知识中的哪两个概念来形容?

2、请找出连接两类吆喝的语句,并指出这些语句在结构上具有怎样的作用?

3、课文主要表现的是哪一类吆喝?表现另一类吆喝的内容删去,不是更重点突出了吗?但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4、作者通过叙写一类吆喝来表现另一类吆喝,是哪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你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还遇到过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内容吗?请举出几例。

5、表现不同吆喝声的内容涉及3——末段,作者是如何分不同方面有序表现这些内容的?

6、课文6——末段共表现了多少种不同的吆喝声?作者在第13段中把其中的两种吆喝声形象地概括为“合辙押韵”,请依此分别概括其余吆喝声的特点?

之所以设计这6个问题,是因为它们体现了如下12个特点:

1、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问题设置有的放矢。

2、紧扣文本,立足学科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问题数目与班级学习小组数目一致,便于展示作答时各小组抽签分配作答题目。

4、问题形成基于老师预设与学生发现相结合,贴近实际,尊重学生学习感受。

5、六个问题体现由对课文的整体分析到局部品评、由一般性语文知识的考查到体现题目的“吆喝”这一重点内容的研读。

6、六个问题自然衔接,并为下一环节的问题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

7、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体现大语文的思想。如第1题让学生联系音乐学科中“器乐”、“声乐”两个概念认识不同种类的吆喝声。

8、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善于抓住表达内容侧重的能力。如第2题。

9、注重甄别与发现能力的培养,注重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如第3题。

10、注重前后知识的连贯,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如第4题。

11、培养学生能够提纲挈领,结合课文内容梳理要点的方法。如第5题。

12、培养学生触类旁通、把握特点,锻炼语文素养的能力。如第6题。

三、说对小组合作交流环节及展示环节的方法指导

学习本课,采用语文课堂学习三步曲的方法。即1、问题驱动式研读课文;2、承包合作式探讨问题;3、随机抽签式展示作答。在上一环节带着问题深入研读课文的前提下,指导各小组在合作交流环节按“32字方针”的流程进行学习。这一操作流程可概括为:明确问题,分配承包——独立思考,交流请教——逐题探讨,共同提高——合作共赢,全部知晓。具体理解是这样的:1、明确问题,分配承包。小组学科长把老师预设的问题首先明确,这便于小组各个成员对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能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对题目做初步的选择。然后,小组长参考要完成的问题数量与小组人数,结合小组成员的学习程度,合理灵活地把问题分配承包给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提高效率。2、独立思考,交流请教。每位小组成员分到题目后,先用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作答,由于存在各成员间的程度差异或分配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个别小组成员分配的任务不一定能全部独立完成,可在自己有初步的见解之后,向先作答完自己分配任务的同学请教交流,最终完成自己的分配任务。3、逐题探讨,共同提高。小组长按题目的顺序逐题让每一位承包题目的同学说出自己的理解,各成员聆听思考,若有异议则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最终确定各个问题的作答方法,并记录在各自的笔记本上,作为所在小组对预设问题的共同理解。4、合作共赢,共同知晓。曾经聆听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这样形象地说过:竞争学习可用损人利己来形容,独立思考是利己但不损人,既利人又利己的学习形式是合作探究,因此,最终在合作探讨的前提下,优化每道问题的答案,达到所有预设问题的作答内容所有小组成员全部知晓。

各小组是否对所有问题都做了彻底探讨,是否每位小组成员对每一道题目的作答都有充分的了解,第三步的随机抽签式检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检测采用落实到组,具体到人的策略,先用标有题目序号的卡片抽取各小组要展示的题目,再随机抽取各小组成员的组内序号,确定作答该问题的同学。也可随机抽取一个数字,各小组成员组内序号为该数字的,均为本节课问题展示的作答同学,然后结合待展示同学所在的小组序号随机抽取题目序号,作为各小组作答同学要完成的问题(较之前者,这种方法更为公平)。展示作答同学作答后,允许由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作答,并最终由老师优化并明确正确的作答方法,比照各小组的作答质量,给予恰当的积分量化。

四、说穿插巩固环节的设置

学生的思维是有限的,通过这一环节,让每个学生的思想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主要管理好学生,让课堂有实效,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五、说反馈检测环节题目的设置及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各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对以下两个问题的作答:

1、依文中不同吆喝声的特点,举出生活中体现相应特点的吆喝声。

2、课文第10段开头写道,“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现在郏县文化局拟在文化路上开发“民俗文化一条街”作为旅游发展项目。请你为此设计一句广告词来进行宣传。

第一个问题意在体现“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学习语文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理念,设计第2个问题用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说反馈检测环节任务完成的方法指导

《教师教学用书》之“教学建议”之“三、开展活动”项指出:本文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本文之后,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学生对吆喝的认识和兴趣。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编写“剧本”,把各种吆喝融入到剧情当中;可以要求学生仿写相声,直接模仿各种“吆喝”,使学生在欢笑声中深切体会到吆喝的韵味;还可以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吆喝”的种类,研究“吆喝”的规律、特点及其价值,探讨“吆喝”声中所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毕竟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教师可在预习课上展示自己搜集的相关素材,以老师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供学生参考,启发激励学生的创作,或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激情。

幼儿园说课稿通用模板 篇六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1)《老爷爷的帽子》这则童话以“老爷爷关心小鸟、小鸟关心老爷爷”这一主题,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温馨、充满爱的世界。

(2)结合现代家庭实际情况,考虑独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会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帮助别人。

(3)未来的社会需要幼儿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关心,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

2、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2)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获得被关心,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受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3、活动重点: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4、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童话故事、《老爷爷的帽子》

(2)物质准备:课件设计,自制爱心奖章。

(3)环境准备:“谁在关心我们”挂图资料。

二、说教法

1、情境导入法: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全体幼儿倾听童话故事《老爷爷的帽子》。(通过欣赏童话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提问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问题(此环节我运用了提问法,来发展幼儿口语表他能力)。

3、直观形象法:课件欣赏,帮助幼儿理解童话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老爷爷和小的一段对话,让幼儿知道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教师循环播放课件,让幼儿理解故事含义。)

4、情景表演法:让幼儿通过一段情景表演,体会到互爱的情感。

三、说学法

1、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会故事内容,表达情感。

2、体验法:通过互相讨论及表达情感,让幼儿体验被关心的快乐,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3、鼓励法:以奖励的形式,肯定幼儿的互爱行为。

四、说教学程序

激发兴趣:听故事导入(时间大约2分钟)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的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他是推动幼儿探索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幼儿产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让幼儿听童话故事《爷爷的帽子》。(教师操作课件,幼儿能看到生动的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说课稿 篇七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xx锦簇》

一、教材分析:

《xx锦簇》是新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花”为题,制作纸花——包装纸花——送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学习主要定位于制作纸花部分,手工制作纸花的方法很多,本课采用的是卷压叠贴的方法。其特点是所表现的花朵形象变化丰富,造型逼真,装饰性较强,制作难度比较适宜。

二、教学目标:

由于这一册是新课标试验教材,根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主张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我为《xx锦簇》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花朵造型,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抓住花型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朵,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花朵的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还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纸花制作的步骤和方法;难点是制作不同形状的花朵。

四、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本堂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课前准备——情景创设——欣赏探究——合作表现——欣赏交流——拓展延伸六步教学法。为课堂创设出轻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快乐中体验和探索,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充分、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学法: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启学生智能的金钥匙,也是学习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本节课里,学生在美的好奇感知——美的乐中体验——美的观察探究——美的大胆创新学习过程中,都是通过自我观察、欣赏、探索、体验而最后完成作品的。这样的过程是孩子一次快乐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的工具材料有:各种颜色的皱纹纸、树叶、铁丝、茅草杆、剪刀、透明胶、花瓶等。

教具准备有:示范的鲜花作品、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颜色形态各异的鲜花,并同时欣赏用多种材料包装的礼品鲜花,以祝福祖国、亲手给祖国赠送生日礼物以及“母亲节”送给母亲什么为主题通过谈话法揭示课题,xx锦簇。

(二)、欣赏探究

1、出示鲜花、观察鲜花的花瓣尝试说出。展示用皱纹纸剪制的花瓣,然后分小组研究讨论,尝试剪制自己喜欢的花朵的、花瓣。教师作出总结:展示学生剪制好的花瓣

2、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3、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展示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之后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然后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4、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三)、合作表现

主要是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并提出安全卫生要求。

(四)、欣赏交流:

1、师生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形象逼真花形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传授经验。

3、各组之间相互观摩和交流,体验制作成功的愉悦。

(五)、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学会了美丽的纸花制作,下课后可以送给同学、老师或是长辈。除了用皱纹纸可以制作纸花、还可以用丝袜和铁线进行拉伸制作丝袜花。

(六)教师总结全课,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升华其情感需求。在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中结束本课。

幼儿园说课稿通用模板 篇八

一、说教材

《采茶》是大班下学期的韵律活动,这4曲子分为四个乐句,讲述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兴兴走到茶园,忙着采茶的欢快场面。音乐节奏欢快,每一句都以长音结尾,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乐句。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茶香飘逸的时期,苏州有名的茶“碧螺春”已家喻户晓。前两天还组织了幼儿到东山茶庄去亲自尝试了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为了能进一步深化这次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表达幼儿的内心体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让幼儿将生活化的动作向着细腻化的表达。

二、说目标

《纲要》明确地强调,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班有部分幼儿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所以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2、启发幼儿创编不同节奏、方位及幅度的采茶动作,根据图谱组成一只完整的舞蹈。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幼儿园说课稿通用模板 篇九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的综合活动《我学小动物》,此活动选自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小班的主题活动《我喜爱的小动物》。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喜爱动物又是孩子们的天性。此活动故事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2)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幼儿通过本主题活动,产生对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能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动物,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动物是人类朋友。

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还有距离,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本次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培养幼儿大胆地用自然音说话、正确发音并能够表演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模仿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渗透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语言领域中的故事为主,主要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模仿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与动作;难点在于理解故事中的词汇:轻、响、快、慢,并能用自然音说话、唱歌。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让幼儿自己来通过模仿叫声、创编动作加深对动物的印象;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注重练习与游戏的多次重复性,使幼儿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从而理解词的意义,明白道理。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以直观法、谈话法、表演游戏法三个方法为主。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因此在活动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1、直观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范法。

通过操作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故事、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正确的示范则是教幼儿掌握语音的基本途径。通过示范,不仅要求幼儿能正确地感知语音的微小差别,而且还能让他们掌握发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养幼儿正确发音又是小班语言教学的重点任务。

2、谈话法: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3、表演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而表演游戏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内容。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练习法、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

1、课前请家长利用休假日带幼儿到动物园、动物市场观察、认识各种小动物。

2、搜集各种有关动物的故事、图书、图片、影碟资料,充实到各区域角。

活动中的准备:

1、故事《唱歌比赛》课件;小动物声音课件。

2、故事角色中小动物头饰。

3、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坐。

(三)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表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根据纲要中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使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在开始部分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有什么声音"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欣赏故事中借助于想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配乐解说,以及我声情并茂的重复,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模仿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游戏体验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游戏中,幼儿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四)说活动过程:

1、听辨声音,模仿动作。在开始的部分播放声音课件,让孩子们倾听辨别:“你都听到了谁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各种声音,有意识地让幼儿模仿所听到的小动物的动作,给幼儿一个创造性地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用耳朵、用脑、用手、脚、用身体来体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为突破重点做了铺垫。

2、欣赏故事,了解内容。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强化“小鸡唱得太轻了,小鸭唱得太响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儿对难点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我的提问指向明确,幼儿易于表现,如:“小鸡唱得怎么样?他是怎样轻轻唱歌的?怎样唱才好听?”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复习巩固。《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小班幼儿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戏为主,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在表演时,我也加入到游戏中,既担任着“兔子裁判员”的职责,又能够适时指导幼儿表演。在游戏中,我不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的帮助,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快乐。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总结评价,适时教育。在总结的过程中,我对每个(组)幼儿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时肯定、表扬其表现,并且教育幼儿懂得:说话、唱歌声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听的声音。

此活动内容体现了根基性、直接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倾听声音(静)——模仿声音动作(动)——欣赏故事(静)——表演游戏(动),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五)课件制作:

根据故事内容及幼儿年龄特点,我用Flash软件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其画面色彩鲜艳,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充满童趣,配乐明快、解说清晰,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说课稿 篇十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四课《观察、描述矿物(一)》。在这一课里,学生们将要学习几种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新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学习需要依托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我就围绕“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这一主题来说说这一课。

一、说教材与学情

《岩石和矿物》单元分2个学习专题——岩石专题和矿物专题,《观察、描述矿物(一)》一课属于矿物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岩石专题以后,知道了“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知识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矿物专题的起始课。在本节课中要学习的几种观察方法,是学生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

《观察、描述矿物(一)》一课教材安排了两部分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是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比较简单,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充分的观察经验,对于矿物颜色的观察和描述应该已经驾轻就熟。所以,这部分活动的重点应落在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条痕上。对学生来说,“条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是一个容易混的概念。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不是指矿物的纹理。教材中是这样说的:“把矿物放在白色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瓷板上留下的痕迹指的就是矿物留在瓷板上的粉末,而不是瓷板上的划痕,这一点在教学中也需要强调。同样,条痕的观察方法也是新的,需要在瓷板上摩擦后,再观察粉末的颜色。学习这种观察矿物的新方法,需要依托学生观察颜色的已有经验。

第二部分是观察矿物的软硬。

观察矿物的软硬,教材介绍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几种矿物之间的相互刻画,比较几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这种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比较材料硬度时已经学过,是学生的原有经验。第二种方法,是用指甲、铜钥匙和小刀刻画矿物,看矿物是否留下划痕,来判断矿物的绝对硬度。科学家将矿物的硬度分为10个等级,而教材安排时,考虑到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10个等级简化为4个,即“软、较软、较硬、硬”。两种方法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同点是都通过刻画矿物的表面来比较判断矿物的软硬;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矿物间的比较,获得的是相对的硬度,第二种方法是与硬度标准的比较,获得的是硬度等级。从“相互刻画”到“测试硬度等级”,使把测试的方法从学生的经验入手,然后引导到科学方法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一种方法是学习第二种方法的基础,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拓展和提升。因此,学习和运用第二种方法是第二部分内容的重点。

二、说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概念目标

颜色、条痕、软硬是矿物的重要特点,也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

2.过程与方法

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

尝试用新的方法来判断矿物的条痕和软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掌握好的方法,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加准确可靠。

在这些教学目标中,“依托原有经验,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条痕及软硬的新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颜色更可靠。”以及明确“测试硬度等级”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的研究问题

由复习“岩石的组成”,引出矿物。进而通过教师质疑:“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和描述呢?”引起学生对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进行讨论。

教师随机概括:可以从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透明度、光泽及形状这几方面来观察和描述。我们将在这节课里学习几种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二)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教师出示铁黑色的赤铁矿,让学生观察颜色;再在瓷板上摩擦,观察条痕颜色。教师讲解什么是条痕。

在学生理解条痕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观察3种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通过分析观察记录,总结出颜色和条痕的颜色有的矿物相同有的矿物不同。再比较研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进而提出:遇到矿物颜色和条痕不同色时,哪个更可信?为什么?

(三)测试矿物的软硬

首先复习三年级学过的比较材料硬度的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比较“石英、长石、云母”的软硬。

介绍“硬度等级”及测试方法,分小组让学生测试“石英、长石、云母”的硬度。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指出确定硬度标准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拓展,激起课外探究的兴趣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和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和硬度的方法。你知道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什么?最软的又是什么?你身边的矿物,他们的颜色、条痕和硬度又是怎样的呢?

四、说主题体现

我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引导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的主题。我认为,帮助学生依托原有经验学习新的观察方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新的观察方法的学习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上。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条痕的观察与颜色的观察紧密结合,两种硬度的比较方法前后联系。新方法的学习都是在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联系比较,建构新的观察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的新方法要及时进行操练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技术方法的学习决不是纸上谈兵可以实现的,及时操练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在本课中,每一种新方法学习后,我马上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观察实践。在分组实验中,既让学生熟练掌握观察矿物条痕和硬度的方法,又对新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及时的分组实验,使教学重点突出并且落实。

(三)要引导学生进行新、旧方法的比较。

新技术的掌握需要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方法间的反复、双向作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比较研究矿物颜色和条痕的方法的异同”,“比较两种测试硬度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使学生对新、旧观察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弄清了学习新的观察方法的意义,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补充说明:苏善根的说课在余姚市科学说课比赛获第一名。

说课稿万能 第十一篇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回忆他童年时候,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但耐人寻味。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可以归纳为三部分:期盼参加演出、饰老虎没成功、寻找失败根源。在讲述怎样演老虎时,故事中的老师与演“哥哥”的小朋友有不同意见。那个小朋友一直认为扮老虎要有“豁虎跳”,而老师却认为不一定要“豁虎跳”,二者的矛盾贯穿始终。演老虎的“我”一直按老师的指导排练、演出。正式演出时“砸”了。于是“我”寻求原因。有意思的是作者没有直接道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阅读的空间。

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句,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透过对语言的感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会什么本领?(板书题目:一只______的大老虎) (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

2、(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 结果演砸锅了 。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演技 撤换 砸锅 笨拙 逗乐 殷切 半晌 豁虎跳 撇嘴 头罩 羡慕 (易读错)

角色 四脚着地 直冲脑门 露脸 哄堂大笑 (多音字)

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 比划 将就 打瞌睡 (这组加点字变浅色)(轻声词)

接连不断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踱来踱去 通情达理 (成语)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和事情经过结果概括课文。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或是换一个意思相似的词,或是请同学帮助等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字词,时刻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 自信 紧张 不明白

3、再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完表格。

4、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设计意图:课文很长,情节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明显的“我想”做提示,孩子们可能看不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心理活动。所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再用几个词总结归纳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完成课后题的表格,学习有梯度,由易到难。】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 后悔 快乐 激动 兴奋 得意 美滋滋 垂头丧气 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的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 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 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 我…… 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事情发展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有感而发。】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引导学生说 :“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板书设计: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可爱 期待 上台

自信 排练

有趣 紧张 演出

不明白 哄堂大笑

说课稿 第十二篇

一、导语

二、单元教学原则

(一)单元教学理念

(二)单元教学思路

三、本篇课文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安排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标:

1、生命教育目标

2、能力培养目标

3、知识培养目标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目标

2、导入新课

3、教学第一模块:假如给我三天健康

4、教学第二模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教学第三模块:假如给史铁生三天健康

6、教学第四模块:假如让你失去三天光明

7、小结全文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12篇大学说课稿模板格式范文 大学优秀说课模板5分钟就到这里了,希望在说课稿模板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最新范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课件精选5篇06-16

自然之道说课稿优质课优秀12篇06-16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件(优秀8篇)06-16

美术说课稿【优秀8篇】06-15

老师评课稿【精选14篇】06-15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优秀6篇06-14

夜莺的歌声说课稿菁选【优秀13篇】06-12

《检阅》说课稿【优秀5篇】06-12

莫高窟的课件优秀8篇06-12

最新谈创造性思维的说课稿【优秀5篇】06-11

59 2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