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优秀4篇

时间:2023-12-25 15:53:58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为了让您对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山草香给大家分享了4篇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体会课文所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掌握信息的查询搜集方法,并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思考、搜集、处理、探究的学习方法。拓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网络多媒体,学生自主搜求信息资料,加深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与奇特,体会作者是怎样使用说明方法体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的。

难点:课文语言准确、富有特色,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教学具准备:教师建立本课学习网站,学生搜集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并制作成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让学生打开网页,展现网页上的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点击鼠标,出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全景)今天就让我们借助网络的翅膀,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去游览一翻。

二、初读课文,感受大峡谷的壮丽

1、指导学习方法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我们要怎么学习它呢?(借助课文前的阅读提示)那就请同学们点击网页上的阅读提示,读一读。

2、那好,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向大家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你会怎么说?(学生阅读网页上的课文内容)。

3、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色奇异壮观,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峡谷。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呢?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

4、在小组内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阅读相关段落,边读边思考。

三、研读课文,交流感受

(对于这部分的讨论,学生不一定按课文的顺序说,只要能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出来就可以了。)

(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巨大

1、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 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二)雅鲁藏布大峡谷多样的地形特征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三)雅鲁藏布大峡谷丰富的生物资源

被称为“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四、利用网络,拓深文本

教师叙述:

刚才,我们通过文字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与奇特,那么,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你还想了解些什么?现在,我们就到网络世界中再去继续了解它,欣赏它,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网站,明确学习要求

(1)(切换到教师机,给学生演示:一会儿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双击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内输入黑板上这个网址,在教学内容中找到雅鲁藏布大峡谷,这样就可以打开学习网站了。现在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看谁能最快找到咱们的学习网站。)

(2)这个学习网站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课文中提到的大峡谷的巨大、多样的地形特征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三部分内容,看,就是这,一会儿你就可以进去了,同学们可以先到那里去浏览,然后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多看几遍,你可以出声音读一读,也可以默读,遇到特别有意思的还可以跟小伙伴说一说,也可以用笔记一记,一会咱们交流交流好吗?

2、交流

教师重点指导:

a、雅鲁藏布大峡谷与科罗拉多峡谷和科尔卡峡谷相比较,用三个峡谷的全景图形象的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大,是其他峡谷不能与之想媲美的。

b、大峡谷的山、水,都有着变化多端的姿态,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态各异的地形特征的图片)

c、在峡谷内的九个自然带内,每一个自然带内都有着不同的景观。

(学生点击网页就可以浏览到九个自然带内不同的自然景观,并有介绍其间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相关介绍,以及动物在森林中活动的视频资料)

五、利用网络,拓宽知识

1、谈话:同学们你们已经会利用网络来学习了,其实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知识还有很多呢?你们还想再多了解了解吗?

(切换到教师机)一会咱们来一起打开相关链接,那里有雅鲁藏布大峡谷马蹄形拐弯的传说故事、我国科学家爱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其他一些景观等相关信息,到那里去看看,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同学们自己操作吧!

好,谁来说说你的新收获。

(1)、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一讲雅鲁藏布大峡谷马蹄形拐弯的传说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景观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向大家介绍一下。

(3)从我国科学家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科学研究,你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展示自己制作的幻灯片。

在课前,有些同学也搜集了一些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并制作成了幻灯片,现在就请这些同学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六、总结引导学生在论坛中继续交流感受

同学们,今天我们能学到这么多知识,真多亏了网络和信息技术啊,看来啊,你们已经和网络成为了朋友。在课下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到互联网上去自由的冲浪,继续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我会在我们的论坛中等待着你们,我们在那里继续交流好吗?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略读课文,同时又是一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作者从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等几部分进行描述。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运用了“从……到……”的句式,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学情分析】

课前调查学生都没有去过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块神秘的境地,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读懂课文,发动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查找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积累“神秘莫测、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人迹罕至、云遮雾涌”等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阅读课文,通过批注、研读,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了解课文内容,并能学习用课文的语言生动、具体地介绍一处景观的特点。

3、初步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西藏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青藏高原》歌曲: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西藏、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

2、引入:

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六页,认真地读一遍课文,提出初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划出重点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巡视、辅导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生字、词,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

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关注学生的语言,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用总分结构说。

(建议由中下学生回答。)

4、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总体感受吗?

(提示学生再次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快速找出词语,如:壮丽景观、堪称世界第一、神秘莫测、神来之笔等。相机板书词语。)

三、再次读课文,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

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3、交流汇报。

4、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5、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⑴ 教师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① 读一读:

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② 读一读:

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③ 读一读:

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⑵ 学生按自学要求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⑶ 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一、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峡谷的“壮丽”:

高峰和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堪称世界第一

(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促进文本的感悟。)

它全长504千米、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⑷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⑸ 如此壮丽的美景,真令人叹服。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所在!

① 学生认真默读第3、4小节,勾画内容。

② 交流:

(随机板书。)

a、我读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感到“神奇”,读到“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感到“千姿百态”的美,犹如“神来之笔。

第四自然段抓住“植物类型博物馆”学习。学习积累比喻句。理解积累“凌空展开、人迹罕至、攀援穿梭、美誉”等词。

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资料袋进行学习。

b、语例比较:

出示: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树,从雪山冰川到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犹如神来之笔。

a、诵读比较异同;

b、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实践

有条件的教师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配加导游

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神奇壮丽。

顾课文:

⑴ 出示文中有关词语;

⑵ 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2、提示用“先……然后……再……最后……”句式,有选择地运用黑板上的词语来介绍。

二、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学习运用课文的描写方法、构段方式及有关词语,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写,写出景物的特点。

2、学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3、班级交流:《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三、教师总结

四、作业练习

1、朗读课文:

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抄写生字:

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

3、选作:

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特的大拐弯

神奇壮观 世界峡谷之最

植物类型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2.学写课文提纲。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

学写课文提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西藏)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

2.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谈话导入轻松自然,既能了解学生课前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情况,又能直入主题,突出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初感其“奇”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圈画文中重点词语。

2.能谈谈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初步印象吗?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

3.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总体感受吗?

(提示学生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快速找出词语,如: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相机板书词语。)

〔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课文的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让学生体会其神奇壮丽。

三、精读细品,深感其“奇”

1.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处所在!

认真默读课文,想想:读到我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

〔默读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用“读到我感到”模式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自己阅读所得,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规范。〕

2.学生认真默读,勾画内容。

3.组织小组内交流。

4.班上交流。(随机板书)

(1)我读到“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你愿意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学生朗读)

(2)我读到“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也感到“惊叹不已”。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说说你对“鬼斧神工”的理解。

C读出你的感受好吗?

(3)我读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比号称世界最长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长46。3千米,比号称世界最深的秘鲁科尔多峡谷深2082米……”感到它是世界峡谷之最,“无与伦比”,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4)我读到第四段神奇美丽的自然博物馆时,感到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达到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惊叹与自豪。〕

5.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惊叹”、“折服”、“骄傲”、“自豪”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展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壮丽的景观吧!

四、理清脉络,学写提纲

1.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提示:“先……然后……再……最后……”)

2.出示“金钥匙”,认识课文提纲。

〔随文学习提纲,能更直接更形象的理解提纲的写法和作用,同时也落实课文安排的“金钥匙”。〕

五、作业练习

1.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抄写生字(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

3.试写课文提纲。(在学过的课文中任选一篇)

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山草香★www.shancaoxiang.com)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略读课文,同时又是一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作者从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等几部分进行描述。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运用了“从……到……”的句式,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学情分析】课前调查学生都没有去过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块神秘的境地,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读懂课文,发动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查找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积累“神秘莫测、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人迹罕至、云遮雾涌”等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阅读课文,通过批注、研读,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了解课文内容,并能学习用课文的语言生动、具体地介绍一处景观的特点。

3、初步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西藏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青藏高原》歌曲: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西藏、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雅鲁藏布江……)

2、引入:

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六页,认真地读一遍课文,提出初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划出重点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巡视、辅导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生字、词,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

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关注学生的语言,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用总分结构说。

(建议由中下学生回答。)

4、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总体感受吗?

(提示学生再次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快速找出词语,如:壮丽景观、堪称世界第一、神秘莫测、神来之笔等。相机板书词语。)

三、再次读课文,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读一读,想一想:

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3、交流汇报。

4、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5、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⑴ 教师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① 读一读:

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② 读一读:

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③ 读一读:

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⑵ 学生按自学要求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⑶ 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一、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峡谷的“壮丽”:

高峰和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堪称世界第一

(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促进文本的感悟。)

它全长504千米、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⑷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⑸ 如此壮丽的美景,真令人叹服。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所在!

① 学生认真默读第3、4小节,勾画内容。

② 交流:

(随机板书。)

a、我读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感到“神奇”,读到“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感到“千姿百态”的美,犹如“神来之笔。

第四自然段抓住“植物类型博物馆”学习。学习积累比喻句。理解积累“凌空展开、人迹罕至、攀援穿梭、美誉”等词。

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资料袋进行学习。

b、语例比较:

出示: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树,从雪山冰川到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犹如神来之笔。

a、诵读比较异同;

b、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实践

有条件的教师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配加导游

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神奇壮丽。

顾课文:

⑴ 出示文中有关词语;

⑵ 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2、提示用“先……然后……再……最后……”句式,有选择地运用黑板上的词语来介绍。

二、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学习运用课文的描写方法、构段方式及有关词语,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写,写出景物的特点。

2、学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3、班级交流:

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的特点。

三、教师总结

四、作业练习

1、朗读课文:

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抄写生字:

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

3、选作:

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特的大拐弯

神奇壮观  世界峡谷之最

植物类型博物馆

关注热点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上面这4篇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新范文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优秀3篇)12-25

王崧舟教学实录——《只有一个地球》优秀12-25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4篇】12-25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12-25

中班音乐小手拍拍教案【优秀8篇】12-25

《核舟记》语文教案(优秀9篇)12-25

春天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最新2篇)12-25

小青蛙教案(最新6篇)12-25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优秀3篇)12-25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活动教案(优秀4篇)12-25

51 5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