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9篇】

时间:2023-11-14 06:02:42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草香整理分享了9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倾听的重要性;

2、让学生从小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懂得倾听;

3、对学生进行倾听训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从实践中锻炼倾听能力。

教学难点:

锻炼倾听能力,提高倾听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请大家听故事,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出示故事,学生倾听并发言。

师:故事里的小朋友不但自己不能学到知识,还影响了老师和同学,是对老师、同学的不尊重,是没有素养的表现,长久下去会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不利于自己的成长。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板书课题:学会倾听

二、合作交流:懂得怎样倾听

1、师:认真地“听”别人说话,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得到,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呢?请小朋友们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看哪组想得最周全,随时作好笔记。

2、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归纳为倾听的方法,即“四心”

诚心:抱着谦虚态度听;

专心:仔细地听,不要三心二意,上课时听到重要的地方可作笔记;

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应心:给予适当的回应,鼓励对方说下去。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想大家一定都掌握了倾听的技巧,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三、活动:践行倾听之道

1、活动一:玲玲在倾听时犯了哪些错误?

教师出示材料:

时间:早上地点:上学的路上人物:玲玲和妈妈

“玲玲,小孩子要讲礼貌,不能骂人,要尊敬老师,团结小朋友……”

“妈,我知道了!还用你来讲!”玲玲打断了妈妈的话。

“你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

“妈,我知道了!知道了!你还要讲!

”玲玲极不耐烦地说道。

“玲玲,你怎么能这样跟妈妈说话呀?”

“我不说了!”于是,一溜烟地跑了,只剩下妈妈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

学生讨论、交流玲玲在倾听时犯了哪些错误,并发言。

师:和长辈交谈要有礼貌,要虚心接受长辈的意见和建议,自己才能更快的成长。

2、活动二:播放各种声音,测测学生倾听能力。

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心情,听老师播放一些声音,看看谁的倾听能力,听的时候可适当作好记录。 学生认真倾听,发言。

师:同学们的倾听能力可真强,说出了这么多,可见同学生们都在用心地倾听。

四、自我剖析环节

师:请大家回想一下,近段时间,面对父母的唠叨,你倾听了吗?面对老师的教诲,你倾听了吗?面对同学的苦恼,你倾听了吗?把你做得好的地方及不足之处写下来。 生活动,交流。

五、总结提高

师:的确,倾听自然,倾听生活,倾听他人,你将会有一种美好的享受,一份意外的收获。倾听父母的唠叨,爱意满满;倾听老师的教诲,知识多多;倾听同学的苦恼,友情浓浓……同学们,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吧!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本文语言“京味儿”十足,生动而又浅显易懂。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的3个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

3、学习作者真实而又具体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了解先贬后褒的情感表达方式。

2、在品读、交流中引导学生品味本文语言的生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2、联系实际,感受母爱,学会感恩母亲。

重难点分析:

l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l了解作者先贬后褒的情感表达方式。学习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十足的语言特点。

l理解“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所表达出的作者的真实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母鸡为话题,引入文本。

(一)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学生大致进行交流后,以“母鸡”展开交流。出示:你了解母鸡吗?说一说母鸡留给你的印象。

(二)教师导语:老舍先生善于观察生活,一只母鸡在他的笔下也变得生动十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母鸡》中去感受。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音,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一)学生默读课文,关注生字新词。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在学生交流中,会很轻松地说出先前的态度是“讨厌”。后来的态度用词一定要准确,不能是“喜欢”,而是“不敢再讨厌”或“尊敬”、“崇敬”。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准确用词。出示:讨厌——不敢再讨厌(崇敬)。

(三)浏览课文,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崇敬母鸡的?

第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作者崇敬母鸡。

三、默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一)轻声读第1-3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讨厌这只母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笔画出来。

(二)反馈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

第1-3自然段处处都能体会到作者对母鸡的讨厌。重点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的无病呻吟。“乘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恨不能”体会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母鸡的拼命炫耀自己。

(三)指导朗读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练读,感受老舍幽默、轻松、俏皮而又不失智慧的语言特色,读出对母鸡的讨厌。

2、学生展示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的崇敬。

(一)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

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一画,作者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

出示第9自然段读,板书出示: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二)读第4-8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反馈交流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

母鸡的负责:通过“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来体会。

母鸡的慈爱:“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等处来体会。

母鸡的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在这里,教师可随机提出问题:这与第2自然段中的“他永远不反抗公鸡”是否相矛盾。让学生体会到母鸡作为一名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与辛苦。为尽母亲职责,变得异常勇敢、坚强。

母鸡的辛苦:通过“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膀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来体会。

(三)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二、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一)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读第9自然段,体会作者发出的感慨。

2、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

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是在赞美普天下的母亲们。

(二)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

1、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不敢再讨厌”,而不是“不再讨厌”。

2、在学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认识:是母鸡作为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震撼了作者,使作者对母鸡产生崇敬之情,因此用“不敢再讨厌”。

三、感受语言特色,拓展延伸。

(一)介绍老舍作品的特点:老舍先生在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采用或诙谐、或幽默、或轻松、或亲切的笔触表达出来。

(二)学生结合《母鸡》《济南的冬天》中的相关语句谈对老舍这一写作特点的感受。

(三)拓展阅读。

课下阅读老舍先生更多的作品,体会老舍先生的写作特点。

四、生字练习。

学生按生字的结构自主进行练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一、背诵课外选的歇后语。

二、阅读练习。

三、作文。

教学重点:

学习缩写。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背诵谚语和歇后语。

1、教师点拨,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歇后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歇后语背诵者。

二、理解背诵歇后语。

1、听教师讲解,学生开始自由造句。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歇后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

5、检查。

三、课后背诵有关歇后语。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善良为话题讨论神话故事。

1、你知道民间流传哪些神话故事?

2、为什么会流传民间故事?讲解。

3、民单故事的特点。

二、阅读短文《七颗钻石》。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水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说说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些变化?

3、学生自由讨论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第三课时

一、介绍《小抄写员》的主要内容。

二、读题明确作文要求。

三、分析题意。

1、看题。说出主要意思。

2、析题。说出缩写的要求。

A.内容要完整,重点要突出;B.语言要简练。

3、回忆文中哪些是可写可不写的?哪些是非写不可的?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结果会怎样?

四、学生拟题纲(段落式提纲)。

五、构思五分钟后开始写作,教师巡视。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从中心的表达、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达三个方面重点分析。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四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体会概括叙述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乐园

教学重点:了解一词多义,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组读词,读熟练,将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先和同桌讨论。

2、检查朗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3、以“走”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早义。

4、学生分组讲座理解多义词词义的方法。

师小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平时不断积累多义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掌握联系语境中推断具体含义的方法。

二、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读

2、分组讨论:加点词语的作用。

3、介绍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

4、小结:阅读时抓住概括性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就能很快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时使用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就能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句子。

2、讨论句子的意思。

四、读一读

1、自主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过什么例子具体说明的?

2、怎样阅读才有自己的见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独到见解的`是思维深刻的表现。

作文 花与生活

教学目标:通过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引发话题。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引导我们感受花的风姿,体会花的风情,品味花的风情花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也激发了我们观察,研究花的兴趣。今天我们来谈谈你们是怎么研究这个主题的。

二、分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先小组内交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想研究这个问题?小组是怎样研究的?有什么研究结果?要求学生说清楚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全班交流,相互借鉴。

引导学生关注,是否说清楚了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的结论是否合情合理。

四、复习研究报告写的方法

1、帮助学生明确写研究报告的意义。

写研究报告可以提高自己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记录自己参与实践的过程和体验。

2、出示范文,复习研究报告的结构。

五、鼓励学生动笔成文。

第三课时

一、学生动笔成文

二、整体评文,总结闪光之处

三、展评习作,赏读优秀作品

1、选取几篇优秀习作,师生共评议:

哪些同学的研究过程写得表楚,结论科学合理,结构完整等。

2、选取更多的学生的精彩部分组织点评,进一步瓴悟如何突出研究报告的主体。

四、精心修改

学生通过自评自改,互读互评互改。

五、抄写。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一课时就能解决的阅读课文,内容浅显。通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目标

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能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并在自主读书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的收获,能与同桌交流、汇报。同过对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自主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书籍来充实自己,培养质疑的习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构想:

先请学生说说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然后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再读课文质疑,培养“阅读批判”能力,最后读感知写作特色,进行迁移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读书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唤起生活积累,激发“阅读期待”(请学生说说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

在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都学过或读过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课文吧,想一想,都有哪些?

你觉得在我们已掌握的这些好的读书方法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小结,揭题板书:读书要有选择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最想了解什么?

归纳:为什么读书要有选择?可以选择哪些?怎样选择?

二、自主阅读感悟,开展“阅读反思”

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你行吗?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欣赏你的读书情况。

2、指读:安排学汇报自己读书的情况,并随机正音和理解重点词语,如“无可厚非”“日新月异”等。

3、了解: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品读:开展阅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随时记下你的收获。可以是关键词,重点词等等。也可与同桌小声地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收获。

5、评读:交流自己在读书时的感受,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6、小结。

三、再读课文质疑,培养“阅读批判”能力

1、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惑?请你们再快速地浏览一下,记下你的疑惑,可先与同桌进行交流。

2、交流:我觉得书中对“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说的不够全面,我认为我们小学生可选择的读物还可以再拓宽些。如一些儿童漫画、反映生活的漫画我们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读物;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怎样选择展开补充和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再读感知写作特色,进行迁移练习

同学们在读2~5小节的时候,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交流(条理清楚,分类说明等)

依据这样的写作特色,开展迁移性练习。

如:抓住“读书为什么要有选择”这个话题展开叙述,可分类进行;如抓住“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应该怎样选择?”等话题展开,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以前选书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方法,要注意什么等,通过这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应该怎样选择等。

作业设计:

做《同步》,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写明原因。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七

教材内容: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为我的朋友约翰生日无人过问担忧,而“我”的妈妈出乎意料地买来蛋糕为约翰庆祝生日这件事,赞扬了“我”和妈妈真诚对待朋友,热诚关爱朋友的品质。

设计理念:

1、构建简明的教学主线。

课堂上的时间是一个此长彼短的定量。要落实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学的主线必须简明,教师须从一篇课文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出最本质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串成一条简明的教学主线,本课的教学,我确定了我与约翰的熟识过程,由相见排斥——相知接纳——相好牵挂。了解我对约翰的态度发生变化,从而体会人物内心和妈妈的美好品质,受到爱的教育和感染。

2、填补文中字里行间留下的空白。

辞藻的华丽,文笔的流畅是有限,想像则是无限的,因此作者在创作时为了文章的精炼,为了留给读者更多遐想,往往会在字里行间留下许多空白,或描述到某一境界就不再做细细铺展,或叙述到精彩之处,便戛然而止。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恰当地把空白填补,就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充实、深切的体验,领悟人物特点。

3、以读为本

抓住人物情感变化的句子,采用不同的形式充分地读。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的理解“窃窃私语、窘迫、寒酸、轻蔑”等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对约翰的态度变化的原因。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品质方法,并从中体会出“我”和妈妈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受到爱的教育与感染。

教学难点:

1、“我”对约翰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教学策略:

1、 以读为主,抓住情感变化,整体把握内容,理清思路。

2、 抓住人物描写,探究变化原因,体会人物特点。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 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师述)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个温馨的时刻“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在轻轻生日歌的`祝福中,一位年轻的妈妈出现在一间教室的门口,手里端着一个托盘,上面盛着许多杯形蛋糕,蛋糕上面还插着漂亮的小蜡烛。她的胳膊下面夹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上面打着红色的蝴蝶结。她来到一位头发蓬乱,身上穿着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衣服的 黑人小男孩面前,对他说:“生日快乐,约翰”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说说你看到的画面,感受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初读,了解学生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正音,强调“窃”“聊”写法

2、指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层次。板书:相见——相知——相好

4、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内容。

5、 质疑。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约翰第一次到我们班,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同学们有怎样的反应,“我”的态度又如何?

2、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书体会。

3、全班交流,课件相机出示相关句子,引导体会:

①出示:“他头发蓬乱,身上穿着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衣服,脚上的鞋破旧不堪,已经张了口。”

“他们很穷,在穷人中也是最穷的,微薄的收入几乎不够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引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通过“读——品——读”体会约翰“可怜”“窘迫寒酸。”

②同学们又有怎样的反应呢?

出示“大家虽然还不太确定……有人窃窃私语,嘲笑他的窘迫寒酸了”

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并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同学们的不懂事,缺乏同情心。

——再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这一句。

③同学们会怎样嘲笑他呢?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引导学生读出同学们不懂事,无同情心,幼稚的特点。语气中带有故意、嘲弄的语气。

④“我”对约翰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我屏住呼吸……我特意避开了他的目光……”

——抓住“屏住呼吸”“特意避开”体会我当时的紧张,对约翰的排斥、 冷淡。相机板书“排斥”。

4、引导学生简洁概括同学们和“我”第一次见到约翰的态度以及为什么这样对待约翰的原因。

5、 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面对寒酸的约翰,“我”和同学们对约翰冷淡与排斥,后来我对约翰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至四部分,学习抓住人物描写的语句,了解我对约翰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体会人物内心和妈妈的美好品质,受到爱的教育和感染。

2、学习人物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二、讲读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7—10自然段,思考:“我”对约翰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读后交流,了解“相知”过程

①读7—8自然段,了解我对约翰的关注,对约翰态度悄然的变化。

②品读第9自然段抓住“看看四周”“低声”体会“我”当时内心情感活动,引导学生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又是怎样想的?

③自由读第10自然段,小组交流:“我”为什么决定跟约翰交朋友的语句,体会“我”对约翰的情感变化。

相机板书“接纳”

三、品读第三部分

1、师:不知不觉中,我对约翰的感情悄然发生了变化。约翰再也不会没有朋友了,我要做他的朋友。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15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我”已经把约翰当作好朋友了?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①出示“为什么别人总是欺侮约翰呢?”——体会“欺侮”,“我”对约翰同情,抱不平。指导学生读好

②“妈妈,明天是约翰生日,我担心他什么也得不到……谁也不会关心他是不是过生日。”——体会到“我”对约翰真诚关心,希望约翰快乐。

③“他的生日会无声无息地悄然溜过。”引导想象:如果你的生日悄然溜走,没人祝福,没人关心,你会怎样呢?——来体会“我”对约翰无法过生日的那种伤感,惋惜,痛苦,担忧,牵挂。

——引导学生用师生对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品读这些句子,体会出我对约翰的真诚的关心,由衷的牵挂。相机板书“牵挂”

4、师小结

简单朴实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那颗虽幼稚但充满同情,充满关心,充满真诚的爱心,读书的时候,要抓住这些语言、心理的描写,它会带我们走进人物的真实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真情实感。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带着“我”对约翰真切的关心,由衷的牵挂,再来读一读这部分吧!

5、当“我”担心无人给约翰过生日时,妈妈只是吻着我说:“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一切真的如妈妈说的那样会好起来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21自然段,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

6、学生读后交流。

这是一幅多么温馨多么感人的场面呀!妈妈到学校给约翰过生日来了。听,妈妈唱着生日祝福歌轻轻地走过来了,杯形蛋糕多诱人啊!漂亮的小蜡烛仿佛正摇曳着妈妈对约翰的祝福呢!同学们,你感受到什么了吗?

7、把最打动的地方读給同学们听一听吧!

8、看到这一切,约翰有什么反应呢?

——出示“在同学们的目光中,……惊慌不知所措。”

①理解“不知所措”,体会约翰为什么会惊慌不知所措。

②指导朗读约翰的惊讶、惊喜、激动。

③此时此刻,意想不到地听到了生日祝福歌,看到了精美的生日蛋糕,约翰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④此时的“我”,也和约翰一样,是多么开心,多么高兴啊!妈妈对我“眨眨眼睛”在对我说什么呢?

——回扣“别担心,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9、师:一位多么有爱心的妈妈呀!孩子的朋友就是妈妈的朋友,虽然,文中对妈妈的描写不多,但一字一句浸透着她对约翰来自内心的关爱,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她对约翰的真情。

四、讲读第四部分

师:每当我听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就会想起妈妈那温柔的歌声,想起约翰眼里闪耀的光彩,想起生日蛋糕的味道,那是最美味可口的蛋糕。

1、 默读第2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认为妈妈送给约翰的生日蛋糕是最美味可口的?

——引导体会妈妈对约翰的关爱,才是最美的。

2、深情诵读排比句,“但每当……就会想起……想起……想起……想起。”

五、拓展延伸

1、 回顾全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课堂练习(选作一题)

1)从文中选择一个人物,与他谈谈你的感受: 我想对你说 “

2)当你听到《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时,你想到了什么,仿照课文最后一段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9、祝你生日快乐

相见 → 相知 → 相好

↓ ↓ ↓

排斥 接纳 牵挂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八

单元分析

《墨竹图题诗》是本册课文八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岁寒三友,它选编了六篇课文介绍“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名家名篇。其中前三首古诗《墨竹图题诗》,《苍松怪石图题诗》,《墨梅图题诗》为主体课文,而《梅香正浓》《竹颂》《黄山松》为拓展阅读课文。他们同为写松,竹,梅,但体裁各异,笔法不拘一格。在教学时以前三首古诗为重点学习。这三首古诗都是诗配画,可以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深远,相得益彰。松,竹,梅之所以成为岁寒三友,不仅因为三者不惧寒冷,更是因为他们能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而《墨竹图题诗》是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看到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他整日为民奔波,白天劳顿,夜不思眠。本诗记载的是又一个不眠的夜晚,作者听着冷雨拍打窗子,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竟错觉为百姓发出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诗。

单元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写诗作画的背景及目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2,了解诗歌的音韵美,结构美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了解诗歌借物喻人的写法,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蕴。

3,读出诗的韵味,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及所作的画的鉴赏与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诗人品格的学习与敬佩之情。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一)交流材料(上这课之前我布置预习作业查阅资料)

1,请学生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2,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单用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

(二)读通诗歌

1,读准字音:如文中的

衙(yá) 斋(zhāi) 燮(xiè) 号(háo)寒 放赈(zhèn) 救济(jì) 遂(suì)

2.理解词语:如诗画欣赏文中的词语

(三)读出韵律。反复朗读古诗,可采用抽读,小组读,男生女生读,齐读,老师范读等方式进行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理解古诗大意:合作学习

(一)自读自悟:学生依据资料和文后译文进行自学。

(二)学习小组交流;通过与同学互相补充,解疑,使学生明白诗文大意。

(三)全班交流:

1 ,请学生说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指导朗读:读出韵味,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你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

四,合作探究学习

1,本诗作者是怎样开想象的

2,我们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

3,引导观画:

五,回顾全文

1,竹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2,交流写竹的诗文。如郑板桥的诗《竹石》

六,拓展训练

1,请同学们在课后收集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

郑板桥《墨竹图》:

衙斋卧听潇潇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板书设计

墨竹图题诗

郑燮

竹 人

干:细中有强 特立独行

叶:青翠欲滴 爱民如子

傲然挺立 高标挺立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读书时间充分,形式多样化。首先是读通诗歌,初步感知诗文。然后是读出韵律,体会诗的含义,最后是读出韵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你自己对诗歌的感悟。整节课都是书声琅琅,通过朗读,培育了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以生为本,以学为教,采用了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怎么想就怎么说来达到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人的品格和对诗人的敬佩之情。

3,这首诗是一首图题诗,在引导学生观画时,还可展示其它的画,如梅花,松,国画等图,让学生欣赏,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对画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10个生字,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格式。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充满激情的演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并说说自己将为3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陈述了哪些内容,体会陈述词为申奥成功所表达出的真切情意和为北京而骄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新的局面”、“新的高度”的含义,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激取,导入新课。

1、奥运会是竞技体育。奥运精神,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是勇于奉献,甘于寂寞;是更快更高更强,自信自强自尊!参加奥运,取胜奥运,是多少人的梦想,我们都一一实现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总数高达112枚!“中国”这个响亮的名字响彻了全世界!东方的巨龙正在腾飞!

举办奥运会,更是我们多年的努力、期盼与渴望,这一天终于来到了!2001年7月1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今天,让我们走近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聆听申奥代表团的代表杨澜的申奥陈述吧!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认真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没有读好的地方可以反复多练练。

2、自学生字新词。

3、看看课文陈述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吗?(中国拥有自己的体育传统;北京有许多精彩纷呈的事情和友善的人民;我们的文化计划。)

小结:看来,整个陈述词是条理清楚,有详有略地按总分总的顺序陈述,我们读起来感到很清晰。

4、理清文章脉络。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全文的总起,告诉2008年来北京的客人,一定会在北京度过愉快的时光。

第二部分(4自然段)追溯足球的起源,

第三部分(5自然段)介绍北京是历史文化的城市以及北京人的友善。

第四部分(6-10自然段)讲北京以教育和文化为重点的文化计划,“我们”将在全国弘扬奥运精神,以留下一笔精神和体育财富。

第五部分(11-12自然段)总结全文,向全世界人们发出邀请。

5、再浏览全文,你觉得哪一句话又最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呢?引导读最后一段“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抓住关键词:“神奇”,这块土地怎样神奇呢?我们得联系全文读书,还得联系大量的资料,真正读懂这个“神奇”。认真读文章吧。

6、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呢?请再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准备准备和大家交流感受。(完成课后第二题。)

(课文向国际奥委会陈述中国体育的悠久历史、北京市的各种齐全的设施和全市热情友好的人民,还有奥运文化活动的计划,特别陈述了奥运火炬的接力路线。)

三、学习第一、二部分。

1、指名读课文的1-4自然段。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

1、学生读文。

2、作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最理想的城市?

二、精读课文。

(一)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教学。

1、整体感知:读这一段话,看看全文写了哪些内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老师相信你一定有能力理得清清楚楚。(物和人两个层次:北京

有许多精彩纷呈的事情恭候客人。北京人热情友善。“除此以外”这个词使两层意思更清晰。)

2、再读这一段,看看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精彩纷呈”呢?

紫禁城、天坛、万里长城精彩纷呈;博物馆、戏院、舞厅、餐厅、购物场所精彩纷呈……(还可让学生补充。)相片出示美丽的北京城各种镜头,师优美的`语言旁白。

3、咱们班有同学去过北京吗?当时你看到这一切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可以让我们分享一下吗?……那么,我们想象一下,那些外国友人又会有什么样的惊奇和高兴呢?他们会说些什么?

4、我们来再现一下北京的气派与美丽,谁愿意为它解说?你准备带着什么样的情感解说呢?(其实就是有感情地朗读,注意相机评价。)

5、读描写北京人的句子,看看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眼前能够出现奥运会期间,北京人热情待客的各种镜头吗?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6、现在,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北京人吗?(热情、好客、友善、识大体,顾大局、善良……)那又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这段文字,向客人们介绍北京人呢?

(二)学习第四部分(第6——10自然段)

1、整体感知:读一读这一部分,请你找一找这一部分中有几个“将”字,把它圈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这几个“将”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1、扣住了“计划”,是打算做的事;2、理清了将要做的几件事,听起来清楚明了。)

2、大家再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句子。请7人读这7个“将”所带出的内容,把这一“文化计划”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3、当我们一遍一遍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哪些词句渐渐地跳了出来让你感到特别重要?当然,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机完成课后第三题:“新的局面”指的是此次火炬接力途经的地方与以往不同,是人类古老的文明发源地。“新的高度”是指奥运火炬将到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这也是以往不曾有的。同学之间还可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4、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和指导感情充沛的,多种形式地朗读)

5、再读读第10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主要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一种什么感情呢?

(扣住“实在是难以”“只不过”“而已”“仅仅是”“一部分”等词语,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遗憾,更是骄傲与自豪。)

6、如此短的时间实在是难以展现我们的北京,展现我们的文化计划呀!那么,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还能向各国友人介绍中国的,北京的哪些特点?介绍我们还有哪些做法呢?(想象拓展延伸)

(三)学习课文的最后部分。

1、读最后一段:“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开课时从这一句出发,又回到了这一句。相信现在,你一定如数家珍地总结这“神奇”了!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总结一下吗?

2、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北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社会事业以及城乡人民生活都焕然一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我们完全有力量举办一个具有新的局面和新的高度的奥运会!让我们满怀信心,骄傲而自豪地齐读这一段话——

3、2008年8月8日这个不同寻常的,令人激动的,神圣辉煌的日子即将来到了!我们都是光荣的东道主啊!你想为这一天的到来做些什么呢?把你的激动,你的心愿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拥有自己的体育传统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欢迎你神奇的土地到我们中间来吧

友善的北京人

文化计划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上面这9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新范文

《西门豹》教学设计【精选7篇】11-14

幼儿园活动课教案【优秀10篇】11-14

《三个儿子》教案优秀9篇11-14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7篇)11-14

班会课教案【优秀8篇】11-14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乘坐公共汽车【5篇】11-14

小班优秀公开课教案【8篇】11-14

《人生寓言》教案优秀10篇11-14

《热机》教案优秀3篇11-13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优秀10篇)11-13

51 4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