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3篇】

时间:2023-11-13 20:16:45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的写作思路。

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学生能认识 12个汉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五个汉字能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背诵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并且喜欢学习古诗。

教材简析:

本课包括一首古诗和一幅插图及 12个生字。通过学习古诗,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并且喜欢学习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能认识 12个汉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 5个汉字并能背诵古诗。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数字朋友,有 10个老朋友想考考大家还能不能认出他们,有信心吗?(出示 1到 10数字卡片)这些老朋友真高兴,同学们都记住他们了。

二、学习生字

1 、还有 10位新朋友也急着跟大家见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这些新朋友是 1到 10的汉字写法,让我们赶快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2 、打乱顺序你还能认出他们吗?(学生读)看来大家已经和这些新朋友成了好伙伴,说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如:八和入的区分,十和七,四和十、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3 、游戏:找朋友 .“师:我的朋友在哪里?生:你的朋友在这里。”一起读。

三、学习古诗

古代一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巧妙地用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出示古诗读)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 请小朋友们在书上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圈出来,仔细观察读音有什么变化。

(出示带拼音的十个字,练习拼读)

2 、其实还有两个生字宝宝特别着急跟大家见面,出示“去和里”拼读,组词,说反义词。

3 .师范读:这么美的诗,老师也想都,能给我个机会吗?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4 .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

5 、引读 : 一去——烟村——亭台——八九——

6 、展示读。

(二)了解诗意

1 .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现烟村、亭台、花图片)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子?

2 .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3 .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4.关于这首小诗你还有什么问题?

(三)背诵全诗

( 1)根据图片试背诵。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

( 2)配乐背诵:让我们跟随音乐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再次走进这个美丽、安静的小山村。

四、写字

1 、认识田字格

2 、指导写字

五、学唱数字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的朋友在哪里?

在教室,在操场,

我的朋友在这里。

教学反思:

“三” 和“山”

今天的同研一节课轮到我这个“新手”上路了。同研的内容是古诗《一去二三里》。昨天我认真地做了准备,整理了一下自己讲课的思路,修改了丛老师用的课件,还制作了 10张生字卡片,感觉一切准备就绪了,昨天晚上我睡得很香。

很快到了第二节课,孩子们显得很有精神,他们可能也非常想得到别的老师的夸奖和赞扬,特别是在我说完“让别的班的老师来看咱们班是不是表现最棒的”这句话后,坐得更直了。

听课的老师们都来了,我和孩子们马上开始了新课的学习。首先学习一到十十个汉字的认读,齐读、男女对读都非常好,热闹的小火车开起来了,本以为会非常顺利,没想到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

火车开到了崔一诺,他读“三”这个字,因为是开火车,所以他读得很快,声音也不是太大,当他读完后后面的同学马上就接着读,我没有听仔细。这时我听见个别同学很小声地在重复崔一诺的读音“山” ,小火车马上停了下来。

“崔一诺,请再读一遍这个字。”我指着“三”字说。

“山。”果然读错了。

“把舌头放平,不要卷起来,跟老师读:三 .”我耐心的教他,帮他纠正。

“山。”怎么还是不对。

“三 .”呵呵,我真是“不厌其烦”啊。

“山。”简直太“顽固”了,我只好请同学们帮忙:“大家一起来教崔一诺读吧。”

“三 .”大家的声音很响亮,有的同学还特意把自己的脸朝向他,以便能让他看清自己的口型。

崔一诺尽力的想把舌头伸平,用心地看着别人读的样子,努力地发出了一个音:“山 …..”哎,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怎么办?在这个字上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再继续下去后面的内容就可能进行不完,得赶快想个法子。我突然想到数学上的“ 3”他肯定会说,对,就这么办。

我伸出三个手指头,问:“能告诉老师这是几吗?”

“三个。”他回答得很干脆。

“对。这个字也读三,三个的三。”我赶紧抓住这个突破口。“再读一遍。”

“三。”我的老天,终于读对了。他高兴得笑了,我也如释重负,赶快接着进行下面的内容。

欢快的小火车又开动了 ……

这个小小的插曲,在带给我紧张的同时也让我深切体会到一个道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就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突破口,如果我们能及时地找准它,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山草香 shancaoxiang.com…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二

佚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很小的时候就读过这首诗,现在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将它选为一年级小朋友的开蒙读物,为什么呢?细细读来,真的看出了一些门道。

第一是它简约。短短20个字,寥寥几笔,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是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所以,诗的用词也到了简略得不能再简约的程度。你就拿这首诗来说吧,诗中的一个“去”字便有了行动,有了动感;一个“里”字便有了距离,一个“烟村”和“四五家”便有了村落的生气和小村庄的摸样,一个楼台和花,便有了小小村庄的幽雅和静谧,甚至让人联想到淑女摇扇婀娜和书生捧书吟咏的情境。所以我们说,简略的奥妙就是要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揣度的空间,遐想的天地。再加上诗的二、四两句的句尾“家”和“花”同为“a”韵,所以一路读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

第二是它有趣味。据查,这首诗乃北宋理学家邵雍所写。这首诗之所以十分逗趣,那是因为此诗活用了数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诗逗趣就“逗”在数字上。你看,一首短短20个字小诗中,竟然用了10个依次排列的数字,而且一点也不生硬。可以说,这首诗既是儿童学习一到十这几个数字,熟悉它们的排列顺序,练习书写汉字基本笔画的好课文。这同时可以证明:只要用得好,数字进入文学作品就会增添其特殊的魅力。

第三是它有意境。意境何来?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此诗使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所谓“列锦”,就是将几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起来构成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谭永祥先生在《修辞新格》中说:“古典诗歌作品里面,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列锦’。”你看!在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诗句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了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说到这里,我更加明白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者为什么要将这首诗放在专门的识字教材和词串识字组合成组的初衷和原委了。著名的“系统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也就是说,当这首诗进入了词串识字这一系统的时候,它所拥有的功能就会大大的优于自身原有的功能。

◆[2005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篇三

一、识字写字

本课是以童谣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表示数字的汉字,建议把识字和看图、朗读童谣结合起来,和数学课中数的认识结合起来。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理解。

1、识字:

⑴ 生字的呈现可以通过听、读童谣,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童谣中有一至十表示数字的汉字)。十个汉字可以逐步呈现,也可以在看插图二练习说话时一起呈现。再让学生从生字条中找出另外两个要认的字“去、里”,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说说这两个字念什么,教师随机呈现生字。

⑵ 生字的识记,可以按以下几步进行:

① 引导学生看拼音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② 利用插图二,借助小朋友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认读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

③ 用生字卡片认读。本课生字中,“四”和“三”的声母是平舌音,“十”的声母是翘舌音。教学重点是读准“四”和“十”。

④ 在认读生字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采用形象、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如,“八”和“入”字形相似,可让学生想想它们的不同点(“入”字分开就是“八”)。

⑤ 认读“去、里”,用组词、说话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字义。

⑶ 识字的巩固方法要有趣味性,以下方法供参考:

① 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② 同学之间相互认读卡片,做摆词语游戏(同桌用以前认过的字卡和本课的生字卡片摆词语)。

③ 利用插图二做“找朋友”的游戏。让十个学生戴着头饰或手拿数字卡片站在台上,先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座位上持有相应汉字卡片的同学应答着跑上台:“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一起跟读。

④ 看图填空。出示简笔画,让学生选择生字卡片填空。如,画四条鱼、五朵花……,让学生挑选相应的汉字(四、五……)贴在图画旁边。

2、写字:

这是学生首次学写汉字。写字前要让学生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帮助把字写端正,写匀称。要让学生认识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和各小格。可以用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写字教学要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动笔前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不同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本课要学写的三个字只含基本笔画“横”,要让学生认识这个笔画并学会书写。

“一”只有一笔。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二”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字要居中。

“三”有三横,第三横长。要从上到下书写,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结合书写“二”、“三”两个字,让学生了解“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二、朗读感悟

本课这首童谣,琅琅上口,充满儿童情趣。朗读指导中要重视情趣的培养。

1、在初读课文时,允许学生以较慢的速度读,以认读汉字为主。但在认识生字后,教师应强调词语连读。读熟后,可用课件出示图画的不同部分,请学生读相应的语句。

2、本课出现了“里、去、亭台、烟村”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画,请学生在插图中找找“亭台、烟村”。解释“里”可举例,让学生大概知道一里有多远。

3、这首童谣排列整齐,具有韵律美。朗读时,句中适当停顿,句末稍稍延长,数词可读得略重些,突出山村虽小,景色却很美。

三、实践活动

1、在我们周围找找本课的生字。如,教室内的课程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门牌、报纸,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2、读儿歌:(练时注音)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五、资料袋

咏雪诗

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总不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上这3篇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是来自于山草香的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最新范文

幼儿园教师节教案(优秀3篇)11-13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9篇】11-13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优秀3篇11-13

《我的一天》大班社会教案【最新3篇】11-13

送东阳马生序语文教案优秀8篇11-13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通用6篇11-13

小学法制课教育教案【通用5篇】11-13

大班教案健康公开课牙齿上的洞洞(优秀3篇)11-13

心理健康简报【优秀3篇】11-13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教案(优秀9篇)11-13

51 4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