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梅花魂》优质教案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23-06-16 10:27:23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下面山草香为大家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梅花魂》优质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梅花魂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梅花魂》优质教案设计 篇一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撩”、“眷”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策略与方法:

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加强朗读训练;课后拓展延伸。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全班齐背古诗《梅花》。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知识。

师:“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扫出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

3、讨论、交流。

第一件事: 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 : 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 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 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 : 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四、小组合作、品读课文、交流评析

1、 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 如果你有感受,就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把感受传递给别人。

3、 谁愿意把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理解"清白""玷污"

b、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3)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

b、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C、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5)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6)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7)“小时候,外祖父常常叫我被唐诗宋词,每逢念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些诗句外祖父总会落下泪来。

体会:

a、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b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师小结: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五、感情朗读。

六、延伸拓展

教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①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飘泊、玷污”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从句子中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③从课文中感受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

①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②自学生字词。

③回忆已在古诗中品味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①(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② 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③ 揭题释题。(教师板书“魂”字)“梅花魂”

◆ 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 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带着“?”让我们走进课文,来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①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② 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教师重点指导“缕、葬、腮、甚、眷、飕、衰”的读音,指导“幽、衰、葬”的字形。

③ 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④ 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出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竟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① 讨论交流:比较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② 教师导语: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同学们,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③ 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④ 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读“三哭”,感悟真情

①读课文,找出并用”“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②学生听录音跟读第二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一哭”时的情感。

◆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猛,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 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叫“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 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③ 探究外祖父的“二哭”,体会他无法回归家乡的情感。

◆ 教师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学生交流。(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竟不顾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的外孙女面前“呜呜呜”地哭着,他哭得是那样伤心。)

◆ 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自己的儿孙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可 / 是因为自己年纪太大,无法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同时,因为年纪太大,自己将永远不可能回到家乡,心里当然十分悲切。)

过渡语: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

(A)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B)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话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 你发现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这梅花”?

◆ 联系我们已有的知识说说中华民族中涌现的有气节的人物。相机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 在外祖父的眼睛里,梅花代表着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④ 再探外祖父的第“三哭”,深入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 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蒙胧。)

◆ 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他借“我之手”把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祖国,让他也能“魂”归祖国。)

品语句,升华情感

① 教师导语: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 祖国的深深的眷恋。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读读外祖父的话和外祖父为我们送行的有关句子。

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③教师导语: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之情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归整体,理清层次

① 读到这儿,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② 尝试分段。

重积累,延伸拓展

① 从文中找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② 教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③ 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说说课文从那几件事情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重点

体会“梅花魂”的含义和华侨眷恋祖国的情怀。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 整体感知课文,弄清课文从那几件事情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写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来赞美花中君子。你知道我国花中四君子都有什么吗?(梅、兰、竹、菊)

2.(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播放一幅幅梅花图片。)

3.(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4.揭题,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这个“魂”在文中指什么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一些较拗口的地方提醒学生多读几遍。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5. 试着给每件事拟个小标题。( 吟诗词流泪 珍爱墨梅图 分别时痛哭 赠送墨梅图 送梅花手绢)

三、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文中的外祖父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例:外祖父思念故乡、珍爱梅花。

四、交流第一件事,体会思乡之情 1.首先,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你的心里是不是产生了很大的疑问呢?(为什么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会流泪?)

2.(出示)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⑴读诗

⑵了解诗意(深深的思念之情,深深的忧愁之情)

⑶想象,体会情感:每当读到这些句子,外祖父的思绪就飘啊飘,飘到了家乡的小院里,飘到了家乡的小学堂里,飘到了家乡的田野里,飘到了他记忆中的每一个地方,他想起了——(伤心 悲伤 难受等)

⑷朗读练习。

五、积累运用

1.抄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业指导 P11 1、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对梅花的深厚感情,对故乡,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结合诗句深入体会,体会情感的升华。

3.课外拓展,美读古诗文,丰富积累古诗文,增强情感。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进行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回顾感知

同学们,读了梅花魂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一位老华侨外祖父的故事,那么课文主要描写了外祖父的哪些事情呢?

(吟诗词流泪 珍爱墨梅图 分别时痛哭 赠送墨梅图 送梅花手绢)

二、精读感悟与梅花有关的事例 1.珍惜墨梅图

⑴默读第3自然段,你能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钟爱吗?

(领会“古玩”——不甚在意;“墨梅图”——碰不得)

“古玩”(古董),所有的古董最大的特点是——(年代久远,价值很高等),可老人的态度是——“不甚在意”,换一个词也可以说(不太在乎,不是很在意等)(朗读练习)

⑵“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意思是——(请多名学生改成肯定句,朗读训斥的语气)

⑶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外祖父钟爱梅花?(动作描写;朗读练习)

2.外祖父为什么如此钟爱梅花呢?梅花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词句,写写你的感受。

⑴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⑵理解梅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朗读练习)

⑶理解梅花是有气节的中国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朗读练习)

在外祖父的眼中,梅花魂其实就是什么魂?(板书:中华魂)

⑷齐读13自然段。

⑸正是对梅花的钟爱,离别前外祖父郑重地把珍贵的墨梅图和梅花手绢送给了莺儿。其实莺儿哪里只是带走了这两样东西,更带走了什么?(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心。)

三、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学习第5课时,我们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景物,一次次感受到思乡爱国之情,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我们是怎样感受到的呢?(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外祖父爱梅、思乡、眷恋祖国的情感。)

四、想象练笔,升华情感。

今天,看着梅花图和绣有梅花的手绢,莺儿又打开了印有梅花图案的日记本,想着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亲爱的外祖父……(请你以莺儿的身份来写这几句话)

(思念外祖父之情,回忆外祖父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作者对这幅墨梅图今后会怎样保存着,以梅花精神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等。)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海外的华侨华人,无论离开祖国多远,思乡爱国之情都是绵绵不断的。请大家静静地听,耳边传来的是让每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为之震动的歌声。(播放课件:《我的中国心》)

《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四

魂牵梦绕梅花魂──《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6篇)

梅花魂(9篇教案及相关资料)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

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5件事:

⑴ 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⑵ 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 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

⑷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

⑸ 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

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⑵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⑶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⑷ “轻轻、慢慢”。

(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

⑸ 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

(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

⑹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⑺ 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中心)

【评析】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独立学习新课内容,熟读课文,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字词障碍。课堂上根据课后思考题,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在文中批注勾画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并从中领会“梅花魂”的含义。教学中注意抓词句深入体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语。

《梅花魂》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

2、配乐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梅花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齐读课文,想知道什么?

“魂”在本课指什么?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这是本节课要了解的内容。还要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放音乐,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

(自己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好。不行,可请工具书或同桌帮忙。还不行,请做上记号。)

检查、汇报。

(重点理解“颇负盛名”、“大抵”、“秉性”、“眷念”的意思)

三、自由快速读课文

看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珍爱梅花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四、再自由读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讨论、汇报:

1、读唐诗宋词,表达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外祖父有不少古玩,但最珍爱梅花图。为什么?

⑴ 找出课文有关内容再细读。

⑵ 结合插图说说为什么珍爱?

① 梅花本身的特点:

梅花不是春暖才开花,愈……愈……愈……愈……。她是最有……有……有……!

② 中华民族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

不管历尽……受到……从来……不肯……。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二。

③ 把梅花作为祖国的象征:

这梅花寄寓了他对祖国的思念、眷恋、热爱。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三。

(板书)

师:这正是梅花魂的内涵。魂指的是有……有……有……,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⑶ 配乐朗读这段。

3、外孙女回国时,外公竟像小孙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

(为什么?想念祖国却不能回,伤心、难过)

4、外祖父送墨梅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为什么?一是希望外孙女保持梅花这种秉性,这种气节。二是借此表达这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之情。)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五、再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段,发现什么?

1、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2、按“眼前──回忆──再回到眼前”的顺序分段。

六、放音乐,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总结,谈收获

1、“魂”指什么?

2、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统领全文的内容;紧扣读者的心灵;透示文章的情思。)

3、了解了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八、课外作业

画一幅梅花或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小学语文《梅花魂》优质教案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梅花魂教学设计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最新范文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优秀5篇06-16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8篇)06-16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13篇】06-16

小学英语教案优秀6篇06-16

《滑滑梯》幼儿园教案【优秀8篇】06-16

大班教案最新15篇06-16

汉语拼音教学教案【优秀10篇】06-16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11篇)06-16

大班教案橡皮泥教案最新10篇06-16

《相似三角形》数学教案【优秀7篇】06-16

51 2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