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案例及反思

时间:2024-01-23 07:13:02

如下是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案例及反思,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

课文《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北京喜讯到边寨》一文通过艺术活动,使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所表达的情感,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

2.体会音乐色彩、速度、力度变化。

3.体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境。

教学难点:

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了解并评价其音乐表现作用。

教学准备:

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视频资料,边寨风光图片。

教学活动:

1.走进边寨

(1)导入:今天我们将欣赏具有边寨地域风格的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我们先来欣赏一些边寨风光图片,里面有载歌载舞的节日场面。(让学生了解祖国边寨――云南独特的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把自己通过多渠道收集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各地人们欢庆节日的方式)

(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为基础改编的曲子。(学生观看完视频资料后即兴发表感想,随后教师进行总结:乐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粉碎“”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2.聆听喜讯

学生通过欣赏活动,感受具有鲜明舞曲特征主题(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的节奏、旋律、情绪特点以及重复手法的表现意义。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全身心地同全体学生一起体会乐曲的情绪变化。(以下为欣赏视频过程中与学生简单交流的内容)

引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教师表演吹号动作,倾听号的回音,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参与,教师还可以示意学生注意铜管乐器圆号,稍有交响乐欣赏基础的学生,教师是能够在不影响音乐欣赏的同时短时间内与学生交流许多信息的。)

第一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热闹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教师同大家一起表演律动,为了能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再现,这个动作应相对固定并与第一主题同时再现。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用哪一段曲调作为结束的,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第二段:姑娘们纵情地跳着轻盈、欢快的舞蹈,脚踝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女性化的动作,轻盈柔美,教师用眼神示意对话般的音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景。)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 旋律,这是第三主题。(教师提示注意在弦乐中响起的打击乐器,师生伴以舒展的动作。)

第四段:音乐简短过渡之后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快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与木管音乐相适应的起伏更大而优雅的动作,轻盈柔美,更深情,对话般的音乐展示不同的舞姿)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矫健、雄姿英发的动作与第四乐段形成对比)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欢快,对话般的舞蹈场面)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表演长号滑奏的动作,再现主题,更加热烈、奔放)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激动情绪推向高潮。(学指挥彭家鹏的动作,把音乐推向高潮)

3.总结音乐特点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听这首歌曲的感受。教师简短归纳作品的审美特征: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在以后的艺术活动中,我们将会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

课后反思: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打开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因此,笔者利用了网络资源,采用将听、看、自由舞蹈、即兴交流艺术感受等艺术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体验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随着第四段音乐中明显进入优美、安详的意境,学生凭敏锐的艺术感受力随舞蹈作柔和舒展,恰当地再现了从万众欢腾共舞场面到独舞再到激昂欢腾的场面的情景。

在整堂课中,学生热情高涨。对听觉有强烈冲击力的欢乐旋律把学生一下子带进热烈的场面:号角划破了寂静,随即鼓乐齐鸣,山寨欢腾了,小伙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看着彭家鹏指挥动作的对比,还读出姑娘们柔曼的舞姿,双簧管柔美女性般的音调与乐队齐奏的对话,把村民欢乐的特写和整个山寨弥漫的喜悦带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音乐欣赏给学生带来的振奋与作品的内涵与表现形式高度统一分不开。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 说:“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标题明确指出了“北京”、“喜讯”、“边寨”等概念。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对象,作为“道”的工具――“文”:音乐的几种手法,首先使用了快的速度、快的发音、强的力度、丰富的配器、强烈的舞蹈性节奏及低紧张度的音响来实现“道”:一种快乐、欢腾的情绪氛围与舞蹈性的场面,使人由“喜讯到来”引起的场景产生联想。“边寨”音乐采用少数民族的特色音调,来使人从中领悟到当前的欢腾场景是发生在与“边寨”有着同样音乐风格的地方。随后的多次欣赏中,学生禁不住随音乐欢乐起舞、笑逐颜开。孩子们正是在“文”与“道”高度统一的艺术作品中,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作品无限的精神内涵而畅快淋漓的。

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音乐欣赏中学生们敞开心扉,独立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敢于创新,敢于展现自我,表现出了新世纪人才具备的素质。虽然舞姿不一定优美专业,但艺术审美所带来的艺术才能与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在教学中正是本着这样的价值取向,鼓励、评价、挖掘学生的闪光处,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走向真善美的世界。♪

(该论文是笔者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GLA102042)――《农村艺术教师成长型模式研究》的论文之一。)

最新范文

幼儿园教学反思范例大全【新版【精选4篇01-23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7篇)01-23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5则【优秀9篇】01-23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优秀6篇01-23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优秀6篇)01-22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优秀9篇01-22

与象共舞教学反思优秀5篇01-22

比的意义的教学反思【优秀3篇】01-22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最新8篇】01-22

《半截蜡烛》教学反思10篇01-22

53 6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