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精选10篇】

时间:2024-04-15 15:19:29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10篇小学美术教学案例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 篇一

MBA教育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从本质上来看,MBA教育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对现代管理人才的需求,确定MBA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配备理论功底扎实、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的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培养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的活动。

从1991年到2013年,中国自主举办的MBA教育经过了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MBA招生院校从9所扩大到230多所,招生人数从不足100人扩展到3.6万余人次。MBA教育已成为我国培养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企业界急需大量懂得现代管理知识,熟谙企业管理之道的中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由此形成了对MBA教育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MBA教育发展至今,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总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MBA教育要想赶上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MBA教育,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以“本土化”取代“国际化”,应坚持博采众长、洋为中用,走国际化的道路,从“MBA教育大国”走向“MBA教育强国”。

在开放经济时代,企业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眼光,能够适应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工作,国际化目前已成为MBA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明显趋势。MBA教育的国际化,具体包括生源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教学方法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培养模式的国际化等。清华经管学院教授赵纯钧认为,清华办MBA培训的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大力推进国际化,与国际上一流的商学院进行合作。

二、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的具体路径

与清华大学等名校相比,国内众多一般高校的MBA教育在迈向国际化的征途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十分严重和突出,当然其中的缘由也不一而足。鉴于此,就很有必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结合对当下国内MBA教育的观察,我们认为,可从以下五个维度来推进MBA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一)生源结构:提高国际生源的比例和质量

生源质量令人担忧已成为目前我国MBA教育的突出问题。尽管少数几所国内知名商学院生源充足,但对于一些中西部院校的商学院,上线生源非常有限,在面试阶段基本没有选择余地,难以招到优质生源。如何丰富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是中国MBA院校急需考虑的问题。随着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已成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新方式。国际留学生在充实生源和提高质量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美国的各大商学院里,国际留学生所占的比重通常是比较大的,据有关资料统计,2007年美国MBA课程国际留学生的比率超过50%的商学院有31所,其中比率最高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国际留学生比率高达91.4%,哈佛商学院的国际留学生比率为32.9%。近几年来,美国商学院国际留学生的比率还在提高,生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仅为美国的高校提供了充足的教育经费,增加了各商学院的创新活力,也为进一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像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这样的一流商学院,每年都有大量海外学员提出申请,使得它们能够通过优胜劣汰从中选拔出最优秀的生源,保证了生源质量。

国内除了清华经管、北大光华等几所国内最好的商学院之外,多数商学院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据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道,“2010年,清华MBA有超过45%的外籍学生。这在中国MBA学院中,比例最高”。吸引国际生源,需要改变我国当前的MBA管理体制。与国际知名商学院相比,我们的管理体制存在致命的缺陷和差距,如计划调控和行政管制色彩浓厚,内部运作机制缺乏市场化,中介机构不足,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不力,使中国MBA教育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不仅难以吸引优秀的国际生源,还给国内的MBA招生带来很大冲击。完善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增加中国大学商学院的独立性和办学自,积极推动MBA教育的产业化,建立商业化运作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培养MBA;另一方面商学院内部要增强营销意识,大力推进组织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通过积极有效的营销战略“争夺”优秀国际生源。

(二)优化师资:吸引国际一流师资

国外商学院之所以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与他们具有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有着直接关系。能为 MBA授课的老师,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以外,大部分还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MBA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多元化,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也为提高 MBA 案例教学水平提供了基础。国际著名商学院的师资力量均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色彩,例如欧洲工商学院143名师资来自33个国家,均是企业界、管理界顶尖的学术研究人员。其中全职老师96人,来自20个国家。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57名教师来自19个国家。这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担任各行业中一些重要公司的顾问,这些都确保他们能牢固地掌握管理实践领域的最新发展。

在中国传统大学的商学院里,MBA教师中拥有海外背景和学历的比例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所占的比例也不高,聘请和直接招聘的海外教授更是少之又少。MBA的授课教师大多数从普通研究生师资队伍中抽调出来,他们采用普通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注重课堂理论讲授,缺乏实战经验分享,使MBA教育偏离实用型的专业学位教育轨道,更像一种纯粹的学术教育。其次,在中国的MBA教育体系中,存在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商学院的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本校毕业后留校的老师,十分不利于学生多元化思想和开拓型视野的培养。而在国外,这种现象十分少见。再次,国内商学院即使有少部分国际师资,这些师资的来源也过于单一化,主要集中于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造成中国商学院师资国际化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发展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要把国际上的优秀MBA师资吸引到中国来,首先,要建立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并增强商学院引进国际师资的自主性,减少行政审批,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聘任机制;其次,实行特殊的MBA教师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增加对MBA教育的经费支持,用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国际上一流的师资到国内商学院任教;再次,还必须加强国内本土师资队伍的建设,因为整个MBA师资队伍是一个团队,任何人都愿意和优秀的“伙伴”合作共事。

(三)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

国际MBA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哈佛模式”,侧重于实践经验的传授,主要采用所谓的“案例教学法”;二是“芝加哥模式”,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学术知识与管理学理论的传授,课堂讲授占据相对显著的地位。但这些国际一流商学院的MBA 教学总体上采用的是一种比较折中的教学方法,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都非常强调实践性课程,都非常重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美国工商管理教育领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美国各大商学院的课程教学都强调应以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指导学生直接到实际商业活动中去搜集、整理案例。哈佛大学的MBA学员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要分析800到1 000个案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处理2到3个来自真实企业的案例。在国内的MBA教育中,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教学依然是环节薄弱,以学术为主的评价导向还未根本改变,以中国企业为对象的优秀案例还较少。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亲验式”的教学方法,其全面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国际公认,按照“干中学”的经验积累路径,这种教学方式能将学员置身于一个模拟实战的商业运营环境中,使之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去学习、体会经营管理之道,实现学生知识结构实用化和能力结构实践化,提高MBA教育的整体水平。

中国MBA教育应借鉴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成功经验,对“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把案例分析作为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案例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一方面,投入精力开发融合西方先进管理理论与中国经营实践的案例,加快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做到每门核心课程都有基于实地调研的自编案例,在设施上配备足够数量的较高标准案例讨论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和内容贴近实际,注重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要提高MBA教师的综合素质。“成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实际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和促进者的多种角色”,这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归纳点评能力。因此,要积极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人才来作案例课教师,鼓励他们深入企业考察实情,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四)课程设置:接轨国际主流课程体系

国外MBA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课程设置的基本宗旨是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不仅注重管理知识传授和管理技能训练,而且教学内容也体现出国际化、信息化导向,逐渐形成了科学合理的MBA课程体系。既注重核心课程,也突出专业特色,开设内容广泛的选修课程,并根据现实商业和市场需求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及时做出调整。在重视商业基础课程和强调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国际化、信息化导向,开设国际经济学、社会型企业、国际政策分析、全球经济等课程,使各商学院培养的学生能够从容应对不断加快的国际化步伐的挑战。此外,各商学院积极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增加“IT应用系列课程”和《商业伦理》、《创业》、《跨文化沟通》等“人文系列课程”,形成管理技能系列、IT应用系列和人文系列“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设计。

与国际MBA课程体系相比,中国的商学院还是比较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和职能管理课程的设置,而对培训MBA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所需的“软”课程及整合性课程,如模拟经营实战、造就团队精神、培养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则开发不够。国内商学院现行的课程设置也不能适应当前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使MBA毕业生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再次,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培养目标不甚明确。许多院校 MBA 课程仍由基础课、专业课、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 这是典型的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案, 而不是国际通行的 MBA 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

中国MBA的课程设置要借鉴国际上主流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再造,一是要转变培养理念,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国际视野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增设有利于提高MBA学员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的“软”课程。二是要根据时展要求,增加有利于提高国际事务处理能力方面的课程设置,探索创新MBA 知识体系, 增强信息技术与管理、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途径、经营伦理学等方面课程的设置。

(五)培养模式:以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为本

MBA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实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我国MBA教育从试点阶段就开始引进国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鼓励各学校探索特色化的学位教育之路。但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摆脱学术型培养的模式框架,招生指标的确定、学位论文的答辩、教学过程的组织无一不遵循学术型学位培养的模式。

MBA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国外商学院大量从公司聘请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商界人士和高层主管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并且鼓励全职教师在不影响授课的情况下开办公司或到公司里担任管理顾问,以增加管理实践经验。而在国内的商学院,MBA培养模式尚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诸多问题,如传授知识多,启发智慧少;课堂教学多,课外环节少;研究学术多,分享经验少;理论分析多,联系实际少;继承引进多,开拓创新少;关注教育多,提供服务少 。“多”的方面未必都不好,但“少”的方面确实是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打破单纯注重知识传导、知识灌输的培养模式,打破单纯注重理论、注重学术的学术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任何一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制定,都要忠于它的培养目标。MBA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而进行的,在教育市场化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回归MBA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是中国商学院的重要使命。国内的商学院要加强与世界顶尖的商学院取得合作,建立联合培养模式。过去总是国内一流的商学院与国际二、三流的商学院合作,虽然中国MBA教育的发展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想办法和优秀的“伙伴”合作,总是能够成长得更快,减小走弯路的风险。另外,现在是开放经济时代,企业的跨国经营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因此中国MBA教育“企学共建”的“企”不能仅限于国内公司,还要着眼于跨国公司。中国的MBA学员可以作为交换生到国外学习,到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实习,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的管理理念和企业运作模式。

三、结语和展望

未来的MBA教育将会面临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环境,也肩负着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重大使命,中国的MBA教育应该按照市场需求,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和充实自身实力,吸引国际优秀生源和师资;通过加大投入、转变理念、增强合作,改善现有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将国际雄厚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全面提升中国MBA教育的质量。坚定国际化的步伐,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引进、吸收、再创造,我们有望培养出更多掌握经济规律、精通市场规则、熟悉企业实情、恪守职业道德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万霞、赵伟。MBA课程国际化与本土化现状及问题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106.

[2]杜沔。我国MBA教育问题探讨[J].高教研究。2006,(2):82.

[3]闫庆友,李 真。MBA教育的国际比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78.

[4][8][10]王晶晶,兰玉杰,杜晶晶。全球著名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10,(2):87-90.

[5]文昌。MBA的中国之旅[J].新经济导刊。2011,(9):54.

[6]王柏玲。美国MBA教育改革的借鉴与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8,(3):16.

[7]邱祝军。浅谈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8):68.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篇二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情感渗透;教育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则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发达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路径

1.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例如,学习基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

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

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切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

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鲁雅婕。人教版与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篇三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应结合学生知识水平。教师应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制定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水平需要的的教案,有效的促进教学与学生求知,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案不单纯是教师教学的方案,而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出发,其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目的是要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把课堂的主导交给学生,教师起到的是启发、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美术教案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融进整个教案,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编写教案时,遇到较抽象的理论课时,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就会考虑是否有必要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又极易理解的课题。”小学美术教案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也要考虑学生具备的理解能力、学习特点等,以避免把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过低,在教具学具的准备方面也应根据学生的经济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用具。有利于编写出优质的教学案例,这样,“在设计案例时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学生,不仅有利于编写出优质的美术教案,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能够融洽相处,愉快学习。小学美术教案设计应符合学生素质培养需要。”现在美术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与美术欣赏能力,运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使学生达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二、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关系

传统美术教学的教学设计往往取决于教师个人经验,优秀教师的成果大多建立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艺术,这虽然十分重要,但毕竟因缺乏理性的指导和理论的归纳而难以推广。当代的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手段,应依据学生情况,尽可能把课程教学转化成学生较易理解又普遍喜爱的内容形式,确定课业类型,应根据课程类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变,是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小组合作是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减轻学生压力,增强自信;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革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为进一步合作学习创造条件。构建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形成与小组合作学习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美术课程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指标及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效果,此外还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

三、小学美术教案设计的要素

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编写优质教案,要求我们应尽量使自己编写的教案符合新课改中对小学生美育的各项要求。同时还要多研读一些优秀的小学美术教案,注意其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思路的阐述、教学活动的组织。其次,重视美术课程的整体设计。确定课业类型,根据课的类型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如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具有怎样的能力、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学习爱好等特点,通过分析,找到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过程。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即让学生懂得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技能、完成什么作业。过程与方法目标,即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和先后顺序,如何使教学更有效。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即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要清楚地了解,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三维目标全面实现,所以,又应根据实际情况,宁缺毋滥,不必求全。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指教学知识的要点和要害所在,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确立最重要的教学重点,再依据学生的特点确立教学难点,第三,列出教具和学具。美术教学用具要针对性强、可操作,范画、板画、板书及现代媒体等设计布局要合理。教学反思,即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

四、小学美术教案设计的优化

第一,延伸教材与工具材料。小学生爱好美术,不仅因为可从习作中获取成就感,得到成功的体验,而且还因为能从工具和材料的运用中获得审美愉悦。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小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差,并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和情绪性,如果提供的知识是单一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改变与拓新教学内容与工具材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当代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整合现代的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它具有形象化、生动性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特点,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创造力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前我们可以利用PPT、FLASH等软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制作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友好的人机对话环境中,在图文并茂、声影一体的呈现过程中,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试之积极的设想、主动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扩宽他们的认知空间。”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网络资源丰富多彩,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大宝库,而且具有资源共享的优势。美术学习的各个领域,如绘画、工艺、摄影、设计、雕塑、建筑等的相关资料可以在世界各地的美术网站中找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使我们尽可能多的接触到各类艺术形式,感受到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网络中还有许多专业性的美术学 习网站可供老师学习。我们可以登录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下载小学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扩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美术教学内容,突破书本知识的限制,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能开阔思路。在丰富资源环境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案例 篇四

〔关键词〕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成长;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3-0004-04

当前,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校心理学的专业力量还比较薄弱,尤其是我国高校学校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学科建设与职前培训体系尚在建立过程中,存在明显短板。这一现状与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需求日益增多形成突出矛盾。如何促进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索本土化的有效培养路径,是一项紧迫而有意义的工作。这些年我比较关注一线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倾心投入到骨干心理辅导教师的带教培养工作,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对优秀心理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个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要着力提升三种能力,一是专业发展的胜任力,二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三是专业发展的境界。基于专业标准的专业发展的胜任力是优秀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基础,专业发展的动力是优秀心理辅导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专业发展的境界是优秀心理辅导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坚持专业标准,提升专业发展胜任力

我在《学校心理辅导实用规划》一书中列出了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专业标准供大家参考。

1989 年,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公布研究报告――《教师应该知道和能够做到的》(What Teacher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确定3~8 岁儿童教育的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是五项“核心建议”:教师应该对学生及学生的学习负责;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的科目有深入的了解并懂得怎样传授学科知识;教师应该负责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系统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教师应当是学习化社会的成员。2002 年,NBPTS 以五项“核心建议”为依据,公布《学校心理咨询标准》(School Counseling Standards,以下简称《标准》),规定了学校心理学家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

(1)制定学校心理咨询规划(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学校心理学家撰写并提交一份不断完善的、并且能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综合学校心理咨询规划。

(2)发展学生学业、职业和个性/ 社会性能力:(School Counseling and Student Competencies):学校心理学家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学业、职业和个人/ 社会性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3)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Hum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学校心理学家具备渊博而深厚的关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综合性、专业性知识,通过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来促进学生学习,增进学生福祉。

(4)精通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Counseling Theo-ries and Techniques):优秀学校心理学家会表现出对新旧心理咨询理论的综合理解,全面理解心理咨询技巧和咨询过程,能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

(5)推动公平、公正与多元化(Equity,Fairness,and Diversity):优秀学校心理学家通过尊重和重视社会上的所有成员来塑造和推行可以适用于全球不同社会中的行为。他们给每个学生示范公平、平等和关注,并且提倡公平的教育计划和教育行动。

(6)改善学校环境(School Climate):优秀学校心理学家致力于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建立和营造一种学校氛围,使他们在情感、社交、身体等方面感到安全和适宜。

(7)与家庭和社会紧密合作(Collaboration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优秀学校心理学家与家庭和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通力合作。他们熟知社会和社会拥有的资源,同时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学生的需要。

(8)擅长运用信息资源和技术(Informational Res-ources and Technology):优秀学校心理学家善于选择和使用信息资源和技术,并且利用它们推动学校心理咨询项目的实施,满足学生的需求。

(9)对学生进行评估(Student Assessment):优秀学校心理学家理解评估、收集和使用数据的原则和宗旨,定期监测学生的进步,与若干不同的受众就评估的目的、设计、结果进行讨论。

(10)发挥领导、支持作用,推动专业认同进程(Leadership,Advocacy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优秀学校心理学家在推动学生学习和成功方面是领导者和支持者。他们遵守职业伦理规范,积极投身于专业成长与发展。

(11)进行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优秀学校心理学家将其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融会贯通,以有效地应对新的或意外的危机事件和情景,时刻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以检测和优化自己的工作[1]。

上述11条标准涵盖了学校心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心理辅导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将难以胜任这些工作。因此一名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应该以此为标杆,努力向其靠拢。

二、学以致用,提升专业发展动力

学校心理教师所做的是临床实务工作,与教师和医生一样,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优秀的学校心理教师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目前,心理专业培训市场内容非常丰富,各种流派、技术的培训令人眼花缭乱。光学不用等于白学,要有选择地学,同时学以致用,加之专业督导,才能对所学习的东西有所体会、有所感觉。那么面对种种流派,身处一线的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我觉得先要把四个基本流派的理论技术脉络了解清楚,即人本治疗理论、行为治疗理论、认知治疗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前三个流派要掌握到技术层面,要专精一门,现在一般把行为治疗理论与认知治疗理论合二为一,称为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简 www.paomian.net 称CBT),CBT理论与技术的结构性、程序性、实操性强,便于训练和督导,CBT的疗效得到许多循证研究的支持,在国外比较流行,对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尤其适合。我希望青年心理教师把CBT原理和技术的掌握作为一门基本功。当然人本治疗的咨询理念和原则对于咨访关系的建立很有帮助,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J同。若有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学习精神分析的基本思想、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这对个案内心的深度分析与理解有帮助,但要掌握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难度很大。国内也有精神分析方面的专家,但就整体培训体系来说,与欧美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多年来举办的中德精神分析班之所以受到国内专业工作者的欢迎,是因为有一批训练有素的德国精神分析师进行教学与督导。此外,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叙事治疗、家庭治疗和游戏治疗等等都需要心理工作者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深入学习。

如何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表明,在目前国内缺乏系统的职前培训体系的情况下,成长小组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做法。自2013年起,我带了上海市级骨干心理教师认知行为治疗(CBT)成长小组整整两年,其基本活动形式是:中美资深专家担纲CBT高端课程(注重操作)、专家主持团体督导和开展个人成长专题探讨等。通过活动,成长小组14位心理教师颇有收获。以下是我们CBT成长小组的几点心得。

(一)学习型团队逐步形成

两年的成长小组活动,使小组成员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小组微信群成了大家交流、分享学习体会和成果的平台,也成了大家相互鼓励的心灵港湾。两年的CBT高端培训共有24次,每次都是周四晚上6∶00开始,8∶30结束。小组成员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从全市的各个地方赶到位于中山公园的华东政法大学校区,最远的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这种积极性不仅是出于对学习的热情,还在于这里能够感受到小组成员相聚的温暖和支持。此外,小组的同伴督导、讨论分享虽然是利用周六下午休息日的时间,但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出勤率很高。这样,一个学习型成长小组就逐渐形成了。

(二)咨询理论与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尽管小组成员对于CBT理论与技术都有接触,但是真正规范地运用于辅导实践之中的不多。相比高校心理教师,中小学心理教师处理个案咨询的机会并不多,规范、系统的辅导设置就更少。通过近两年的培训、观摩、督导,小组成员对CBT理论和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有了很大提高。以下节选几位学员的体会。

李霞老师:“帮助来访者收集、检验和矫正功能失调的自动想法和核心信念是认知心理治疗的核心部分。在学习认知治疗期间,我接手的来访案例主要有抑郁情绪、人际恐惧、考试焦虑、离家出走等。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我尝试运用结构化的认知治疗对来访案例进行辅导,其中,在人际恐惧、考试焦虑、离家出走的几个案例中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认知行为治疗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通过对功能失调的自动想法的识别、收集、检验和矫正,改变其负性核心信念。”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成熟,如何将CBT技术运用于小学生心理辅导中,成长小组的两位小学心理教师也有尝试探索的心得。

蔡素文老师说:“小学生的问题往往没有那么严重,困扰他们的大多数是一些生活事件和生活问题。咨询老师通过CBT技术,鼓励他们自己去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洞察力、表述能力都还有所欠缺,这个时候咨询师需要借助媒介这样的外在的载体去帮助小学生发现问题、厘清问题,便于后续更好地探讨、分享、成长。”

蔡老师将“结绳记事”游戏和“饼图”游戏与CBT技术结合,使个案辅导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蒋翌韵老师:“尽管运用认知行为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治疗方案与成人焦虑症的治疗方案相似,但我也发现,在运用中必须注意这几个重要因素,它们是儿童治疗中独有的。

第一,儿童的治疗应着重发展性,因此,会更多采用促进学习的活动和游戏。

第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邀请父母参与治疗进程。有时候治疗大多数是对儿童实施的,只有个别的让父母参与,也有时候是联合父母和儿童进行。

第三,应急管理和奖励是儿童CBT治疗的重要环节。儿童需要很多鼓励去进行练习,因此许多治疗方案教父母奖励孩子的勇敢行为,而不是强化孩子的回避行为。无论怎样的方案,如果对功能失调的自动想法进行了合理替代,也就是做好了与治疗相关的认知重建,就会使得治疗成功,但是如果相反,替代不成功,就会导致治疗失败。”

(三)促进了骨干心理教师的个人成长

心理教师的个人成长是其专业化过程的重要议题。一个优秀的心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和技能,还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自我觉察、开放的心态,更要有亲和力和感召力,这些个性品质的修炼就是个人成长。其实,心理咨询辅导过程也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成长的过程。

以下是几位心理教师对于个人成长的体会。常梅老师说:“又一轮的CBT督导活动结束了,和我们组的小伙伴每周四晚上的相聚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在聆听陈福国教授的个案督导和关键点分析过程中,我巩固并拓宽了认知疗法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记录下一个个有所感悟的片段,反思颇多,受益匪浅,这些都将成为我今后心理咨询道路上的法宝,让我更轻松地助人自助。”

汪清华老师说:“两年的观摩、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把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做了再次梳理,脑中的思路愈加清晰。听课过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老师如何在他们的咨询与治疗中运用CBT的策略和技术,我恨不能把老师在实践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细细品味。这些对我来说太用了!一开始,自己的认识非常肤浅,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以及自己坚持不懈、按部就班的实际操作,现在我不仅对负性自动想法、病例概念化、箭头向下的技术等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也知道了如何去支持来访者、如何去跟来访者共同工作,以帮助他们获得领悟、动摇他们功能不良的自动想法,如何挖掘他们积极的力量以巩固合理的核心信念,从而更好地帮到他们,也更加明晰了CBT在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偷窃癖等不同精神障碍中的具体操作。”

三、道术并举,提升专业发展境界

当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急功近利的浮躁病,具体表现就是不少新入行的心理辅导专业人员轻道重术。我多年在各地培训讲学,老师们最关心的是怎么用技术解决问题,一般不太关心咨询的理论背景及发展脉络,也不太关心对人性的哲学思考,觉得这些东西太虚幻,难以捉摸。心理辅导与咨询就是做人的精神层面的助人工作,理解人性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台湾心理咨询专家吴熙K在她的《熙K叙语》一书中写道:“当咨询师内在对个案的信念、思维、精神、态度能持续不断通过个案工作的实践、落实与反思,来厘清与联结时,此时咨询师对自己做个案的思维和哲学观念可以有所整合,总结出自己的核心想法和体悟,那么做咨询就进入另一个境界了……所以咨询师如何陪伴自己去整理属于自己的哲学观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努力的事情。”

在心理咨询专业领域,何谓道?我的理解,一是对各个理论流派的思想渊源、来龙去脉要有基本的认识。如,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什么强调童年的创伤经验?为什么强调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为什么潜意识在精神分析学说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发问和思考,就会对技术有更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能够经常从哲学层面对人性有深入的思考。杰出的心理治疗大师都有深厚的哲学思想,对人性有深刻的思考与理解。当然,理论流派不同,思想观点也不同,需要读者自己去选择与吸取。如,弗洛伊德的人性观基本上是决定论,即我们的行为是由人的无意识动机、非理性力量以及生物和本能的驱力所决定,而这些都是在人出生后六年的性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发展起来的[2]。三是心理教师自身品性的修炼和个人成长,心理教师是人不是神,凡人都有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要面对生活的各种境遇(包括困境)。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要有效地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各种心理困扰,首先就要学会处理好自己的困扰。美国家庭治疗专家Froma Walsh认为,咨询师如果只做个案,学技巧,没机会去面对自己生命的议题,那么那些未面对的东西一定会干扰他们的咨询工作,而且他们会毫无觉察。吴熙K也说,面对自我困境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可以让自己开拓更多的资源来面对原本让自己困惑的议题[3]。

我做了近三十年的学校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时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的心灵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我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服务于学校第一线,为广大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而规范的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芳,孟万金。 美国优秀学校心理学家专业标准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4-7.

[2]Gerald Corey 著,谭晨译。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八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吴熙K.熙K叙语[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既紧张,又忙碌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学年和五学年的美术教学工作。今天借此机会,把一学期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

一、学无止境 勤能补拙

二、享受做艺术教师的幸运

1、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和设备,实施全新的美术课堂教学。

改革美术课堂学习及美术作业形式,打造美术高效课堂,使每个孩子融入其中,乐在其中,全面提高整体美术素质。在教学中准备适合学生学习的PPT 课件,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美术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修改导学方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具有美术潜力的学生。导学案在设计上就要更加适合学生的心理,因在本学期对导学案重新进行了修改和设计,对学习的流程及评价方式做了改动。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榜样为媒,提升学习欲望

在学校参演的各种演出节目中,出于一则为了学校集体的荣誉,二则是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的目的,我设计制作了活动的大树和演出的服装等等。这些就是要学生在感叹节目的精彩的同时,也为在节目中必不可少的的演出道具的逼真赞叹。让学生在崇敬的心情中对美术学科有努力学习的冲动和激情。

三、反思

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明显的感觉到没有了以往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了,在工作中有了懈怠的情绪,做什么都不是那么的积极和主动,总是找一些借口来搪塞不想做的工作。所以今后要积极锻炼身体,用饱满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各种工作的挑战。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1、对于低年段的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教、演、导的手段让学生能在技能上有所提高,技能提高了作业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2、仔细研读20xx版新课标,把握好美术教学的脉络,把导学案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做深入的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美术素养,带领孩子们在美术的艺术海洋里遨游。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的述职,不足还请各位同仁给予指正和帮助。谢谢!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篇六

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基地根据在职教师职后教育的特点,坚持以现代培训理念为指导,突出先进性、实践性与实效性,着眼于科技教育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教师设计分层递进的培训方案:有的着眼于高端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培养和打造基础教育的领军人才,带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有的旨在培养坚持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有效促进基层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有的针对在校大学生,为科技教育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依托天津师大教师教育中心实验室与中小学、青少年宫、科技场馆等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在培训中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强调问题情景下的深入学习,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师生研讨、调查研究、参观学习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培训环境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坐落在天津师范大学新校区,依托天津师范大学教学资源,环境优越、功能现代,有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网络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培训案例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培训

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发设计并实施的科普实践活动。

基于实验与实践基地的培训。

培训主要课程

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概述

课程说明:本课程主要介绍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模式、类型和方法,使科普志愿者(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后备力量)具有从理论高度把握科学普及教育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教学。

优秀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案例评析

课程说明:本课程以我国科学普及教育改革中优秀的活动实例为案例,以“解读”的形式回答学生关注的问题,如什么是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设计原则,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的一般格式等。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优秀案例成功的经验,达到使学生初步了解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方案基本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法:本课程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师生研讨等方式。

利用科技场馆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科技场馆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培训学员通过参观、研讨,学习如何利用科技场馆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方法。

教学方法:听取天津科技馆专家讲座,小组到天津科技馆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研讨如何利用科技场馆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普及教育。

天津中学科技教育理念、活动设计与实施

中小学是实施青少年科学普及教育的主阵地,本讲座对天津中学的科普教育先进经验进行了梳理,希望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从中汲取营养,能够站在较高的视角审视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

讲座主要内容:

四个基本理念:“向生活学习”、“自主学习和发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活动体验中成长”。

目标系统:建立了以有责任感、会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会交往等12个基本目标为核心的目标系统。

内容体系:设计了“主题―专题―问题―课题”四题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

学习策略:形成了情境中学、体验中学、探索中学、交往中学、反思中学,五个学习策略。

基本做法:形成了“深度交谈、个别化指导”、“成果交流展示”、“出版研究成果集”、“高年级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小导师”等彰显课程育人价值的六种基本做法。

评价方式:建立了“即时评价”、“成果作品评价”、“综合表现评价”课程学习的三种基本评价方式。

科技活动指导方案设计

在一线教师的指导下,从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的实际教育环境中选取活动主题,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分小组研究制订科技教育方案。

实践教学

参与培训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收获

本次科普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师,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能力都有待提高……同时也要深深地思考对于科学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

我们有过争论、有过困惑……活动结束我依然在反思,在这次活动中,我是否太过强势,是否应该让组员们发挥更多?是否限制了组内同学个性、优势的发挥?我们认识到在活动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是必要的。如果有下一次活动,我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作为指导者的我们,更是感受到了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制作的乐趣,遇到一个个小问题,一起讨论解决,一起收获辛劳的成果。之前紧张的情绪也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消失,尤其是当他们亲切地叫我们“老师”时,心里更是觉得暖暖的。

我们作为未来的科学老师应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并且我们有责任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小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的新一代的青年。

2012年培训计划

“天文科学课程”培训班时间:2012年4月18-20日

培训对象:中小学科技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00人(其中全国各地区科技辅导员50名、天津市科技辅导员50名)。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培训班

时间:2012年10月下旬,计划5天。

培训对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150人。

培训团队

杨宝忠: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初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

石增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原教学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水彩专业委员会会长。

杨书远: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原科学教育系主任。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工程”基地实践领衔专家;天津市“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小学科学课题指导专家。

张兆瑞:天津市和平区青少年宫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天津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副主任,全国校外教育书画名师,天津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会特聘专家,天津市和平区首席美术教师。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篇七

1、调研工作

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总结推广经验。本学期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于3、4、5月期间开展1次集中调研活动,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以及高中课改样本校。适时开展对课改教研工作的调研。本学期继续选择部分区县与市教研室联合进行教学、教研指导活动。使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小学将于3月、4月进行两次调研活动,初中3月将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高中将于4月下旬进行一次课改调研活动。 调研紧紧围绕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和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全力推动高中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初中教学评价研究,继续小学课程改革专题研究、总结、推广工作。协助本室与北辰区教研室共同指导普育小学的美术教学指导工作。

2、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做好本市小学、初中、高中的暑假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本着把培训工作融入教研工作中的思路将举办一些培训研讨会,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大力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

3、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经验推动高中模块开设工作

认真总结小学、初中课改的经验,结合本市高中学段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情况,重点解决教学评价和实际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将举办一次小学“一节好课的标准”研究的讨论活动;举办一次初中课改课堂评价的研究活动;将于2012年5月下旬在区县举办一次高中课改模块教学研讨活动。协助大港区搞好本学期4月份举办的“大港区小学六年课改总结活动”。本学期计划举办两场市级小学美术学科高效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并做好总结工作。本学期计划举办一次市级小学美术学科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并做好推广工作。

4、加强学科德育的研究与指导

学习研制美术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学科德育。

5、研制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积极进行小学、初中学段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研制工作。修订高中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适时下发。

二、课改专题的研究工作

6、作好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专题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两次全市课程资源开发专题研讨交流活动。

7、做好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天津子课题的总结推广工作。

8、作好区县小学、初中学科专题及综合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

9、作好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与阶段性总结工作和结题准备活动。

三、做好美术学科教研、服务、指导工作

11、继续学习贯彻《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法规》,推进各区县的学习和贯彻。全面落实我市《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教学改革的意见》中的各项具体目标和要求,并将其列入学科日常教研工作。

13、认真研究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校本教研形式,带动美术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形成在一定文化基础上的校本教研模式。

四、做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与指导工作

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坚持作好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工作。结合小学、初中、高中课程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开展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创新研究活动。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的教学案例,以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努力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2012年4月编写完成高中美术教学案例集。

五、中小学双优课评比工作

认真作好中小学双优课的评比准备工作,作好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内容。

六、研信息化建设

14、加强学科主页的建设,不断完善调整学科主页的内容。充分发挥OA网在学科教研工作计划中的作用。

15、不断发挥学科信息技术研究小组的带头作用,深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环境的专题性工作。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篇八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美术理论;课程;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美术教学论课程包括美术教学的前提、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育评价、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原理的认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教学论时会对定义、原理等抽象概念感到枯涩、乏味,由此学习兴趣缺失。引入案例教学,在感性切入的基础上原理更简明清晰,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实例一体化,具象与抽象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使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教育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景况。通过教学录像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中外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中外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重点放在绘画部分。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中外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美术史以及从事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中外美术史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唐代人物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唐代人物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唐代人物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唐代人物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唐代人物画进行临摹,对唐代人物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唐代人物画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唐代人物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人物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人物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人物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唐代人物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本案例通过系统的对唐代人物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重点对历史政治画与绮罗仕女画进行探究,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汉画像石艺术赏析主要讲述中国汉画像石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汉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分析汉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汉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汉画艺术奠定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民族和I徐州地区的艺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发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徐州地区的文化特色,汉画像石做赏析式讲解,教学内容应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汉代画像石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国内画像石博物馆等。例如学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汉墓、徐州汉画艺术馆经典藏品、徐州白集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和观念信仰和徐州茅村画像石墓考察与研究;学习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古为今用,从袁运生的油画作品看汉画像石在中央美院教学的具体应用为案例,探讨汉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产业化开发。充分利用徐州本地区丰富的楚汉文化艺术资源,在实地考察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对案例教学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而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人内评价相互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与校外评价共同进行,从而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成长,教师持续反思提高教学技能与智慧,促进优质课程的生成。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篇九

岁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课。我对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班的美术教研工作,以国家教委颁发的《课程计划》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科教学新大纲、新教材为基础;以教科研为先导,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用心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用探索的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1、我的理论与专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这学期中,我们班的同学美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画画水平得到我很大的提高。得到我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2、学习新大纲,把握教改动向。我认真学习《课程计划》和修订后的《教学大纲》,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向,明确小学美术学科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资料

二、抓好学科教学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我在本学期初便定好学期工作计划,排出教具、学具及使用日期,平时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学生带好学具。

2、课后,我用心组织开展美术兴趣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潜力、创作潜力、欣赏潜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3、这学期二年级使用岭南版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我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论。透过学习,促使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并帮忙学生建立贴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感悟美的渠道。

三、建立新的课程理念

1、新的课程理念推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摈弃那种无视学生兴趣,一味追求认知的做法。我在教学中把情意与认知相结合,以简单活泼多样的方式呈现新课程资料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2、我在教学中认识到,美术课程资料应与学生的生活持续着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努力追求生活艺术化。

3、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多种原材料制作作品,并透过探究与发展,逐步认识各种材料和工具的特点和性能,再综合各种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们的审美观、艺术潜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美术教学01-19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篇十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绘画乐园中去,那里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现在就去看看是谁来 了?

课件演示:夏天的一个早晨,瓢虫爸爸带领着他的一家来到了绘画乐园中,他的孩子们在绘 画乐园中自由自在的玩耍着,高兴极了。这时瓢虫爸爸说:“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 吗?”?

生:你是瓢虫。?

瓢虫爸:真聪明!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走进瓢虫的世界,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好吗?

生:好?

瓢虫妈:一会儿,到我家去做客,一定要来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以上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

给学生播放一段瓢虫动画片,使学生 置身其中, 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观察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场景。这样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 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又为上好绘画课做好了素材的收集和准备工作。) ?……?

(下面是同学们对瓢虫进行的大胆想象)?

师:刚才的两名同学画的很好。大家想象一下瓢虫还能做什么呢?

生:运动场上,小瓢虫们在激烈地进行踢球比赛。?

生:我想小瓢虫们能在舞台上跳舞、歌唱。?

生:小瓢虫们在太空中飞行。?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生:老师我最喜欢漂亮的衣服,我想给小瓢虫穿上漂亮衣服。?

师:那你想给它们穿上带有什么图案的衣服呢?

生:我想给它衣服上画数字,因为我会写数字了。?

生:我想给它们背上画漂亮的花朵。?

生:我想在它们的背上写英语。?

师:你为什么要用英语的图案呢?

生:因为我喜欢英语,在咱班我的英语最好。?

(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注重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精神。)?

师:小朋友们想象的太好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画。?

师:(课件演示)看看小朋友的想象力多丰富啊!?

……?

师:(课件演示)这是老师的画,谁来说说老师为什么给瓢虫穿上了带叶子图案的花衣服呢? ?

生:因为瓢虫喜欢在叶子上爬行。?

师:接着往下看,看看老师的这只瓢虫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他像人一样,在荡秋千呢!?

师:你说的真好,下面看谁能画出有创意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扮演瓢虫妈妈?

师:谁认为自己的画画得很满意,谁就把自己的画送给瓢虫妈妈吧!?

师(瓢虫妈妈):我收到这么多礼物,你们画的太漂亮了。?

将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如果你是小瓢虫,你会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

生自由说,有的学生还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叙述,如:自己的想法,运用什么工具、材料 完成的等等。教师鼓励……?

【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创设和设计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做出了很大的突破。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转变,是在 教师的挖掘、引导下毫无顾忌的讲出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打破了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 中一味的临摹范本或对技法与写字强调过多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造性培养和个性化的 东西。儿童的作品没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这种美术教学压制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使他 们只会墨守陈规,毫无创新意识。因此,这一案例的展示,更多是学生发挥天真浪漫的畅想 去编织自己的故事,把瓢虫想成人,有打球的、跳舞的、唱歌的;有的还给瓢虫穿上了漂亮 的花衣服。这一点成为本案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亮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很好地发 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更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 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本案例中,用电脑动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瓢虫爸爸的 话,更激起学生想探究瓢虫的欲望。?

运用电脑动画,展示学生、教师的作品时,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学生在观看过程中, 其思维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开始自由驰聘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并进入创作的忘我境界。其作 品结果显示,学生创作大胆果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魅力。?

最新范文

情景教学法案例【优秀10篇】04-17

化学实验教学案例(通用15篇)04-15

初中体育教学案例【优秀7篇】04-14

语文课教学案例14篇04-13

初中物理优秀教学案例(最新10篇)04-12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优秀12篇04-11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优秀8篇】04-11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案例【优秀12篇】04-09

教育教学案例3000范文(必备最新5篇04-09

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分析【精选12篇】04-08

56 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