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 报告会主持词【优秀4篇】

时间:2024-02-03 10:36:16

在当下社会,我们使用上发言稿的情况与日俱增,发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怎么写发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报告会主持词【优秀4篇】,欢迎阅读。

报告会发言稿 篇一

我是其美多吉的小儿子,也是他的同事。这辈子,我最佩服的英雄就是阿爸。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德格县,阿爸在邮电局开车,一出车就是半个多月不回家,家里就阿妈带着我和哥哥。

那时,看到别的孩子做什么都有爸爸陪着,我特别羡慕。有的小伙伴会问我,你阿爸是做什么的?怎么老不在家?我总是很自豪地说:“我阿爸很了不起,他是开邮车的!”

后来,阿爸工作调动了,我们家也从德格县搬到了甘孜县。阿爸开的邮车更大了,但跑的邮路也更远了。每次看到阿爸开着绿色的大邮车像风一样来来去去,觉得他很威风,但不知道他的辛苦。

高一那年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回德格过年,阿爸正好到德格出班,二叔开着自家的货车载着我们和他一路同行。下午4点多,过了雀儿山四道班,邮车就抛锚了。那天雪下得特别大,车还没修好,轮胎就被大雪掩埋起来了。

阿爸怕我和堂弟冻着,让我们呆在车里,他和二叔在外面,一个用铁锹铲雪,一个直接用手刨,好不容易把车修好,前前后后干了10多个小时。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多,我们的两辆车才从雪堆里爬了出来,阿爸和二叔也成了两个“雪人”。

那天夜里,有一辆客车也在不远处抛锚了,车里的乘客没东西吃,阿爸把我们带的年货分给了他们。就这样,在零下30多摄氏度、海拔5000多米的雀儿山上,我们所有人都过了一个特别的除夕。

直到那时,我才体会到,原来对雪线邮路驾驶员来说,这样的艰难是家常便饭,而这些经历,阿爸从来不跟我们讲。

20xx年之前,我们家特别幸福。阿爸奔波在邮路上,在阿爸的影响下,哥哥白玛翁加也进了甘孜县邮政公司上班。然而,没想到,一个天大的不幸会在那年夏天到来。

20xx年7月17日,哥哥突发心肌梗死去世了,那年他26岁。当时,哥哥正准备结婚,家里已经开始给他布置婚房,但他突然就走了,留给全家人巨大的悲痛。

哥哥走的那天,阿爸正出班到石渠县,接到消息后,他连夜赶了300多公里,来到医院。看到平躺在病床上哥哥的遗体,阿爸失控地扑了上去,紧紧抱住已经冰凉的哥哥,哭着说:“让我再抱抱他,再亲一下他。”那段时间,阿爸一下老了很多。

哥哥走后不久,阿爸又开着邮车上路了。时间慢慢过去,但伤痛并没有消减,每当想起哥哥,阿爸还是会大哭一场。哭过之后,他又去上班了。我知道,只有跑在邮路上,阿爸才会暂时忘掉悲痛。

哥哥去世刚过去1年,不幸再次降临我们家。20xx年9月,有几天,我在学校一直没接到阿爸的电话,觉得很奇怪,就给他打电话,结果是阿妈接的,这种情况很反常。可不管我如何追问,阿妈都没有告诉怎么回事。那天,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我阿爸怎么样了。我才知道,阿爸在邮路上被砍伤,我却毫不知情。我马上请假,赶去成都的医院,看到阿妈正在重症监护室门口求医生,让她进去看一眼。

透过重症监护室的玻璃,我看到阿爸整个头都缠着纱布,嘴里插着管子,昏迷着。当时,我心里充满了仇恨,一心想找到砍伤阿爸的人报仇。

阿爸的情况稍微好了一点以后,我和老家赶来的亲戚们都说要为阿爸报仇,可阿爸阿妈跟我们说:“不要去报仇,要相信国家,相信法律”。

1年后,阿爸回到工作岗位。很多人都觉得,阿爸能活下来都是奇迹,能重返邮路,更是不可思议。只有我知道,阿爸承受了多少痛苦,阿妈流了多少眼泪。

从小阿爸就告诉我和哥哥,藏区邮政上有许多一代一代接班的邮政家庭,他也希望我们有人能接他的班。记得哥哥进邮政局工作后,阿爸特别高兴,哥哥走了以后,我对阿爸说,我也要当一名邮政职工,将来接阿爸的班。20xx年10月,我如愿到甘孜县邮政公司上班了,成了阿爸的同事。

这些年,看着阿爸一天天变老,两鬓也开始斑白,身体远不如前,我多希望时间能走得慢一点。每当晚上回到家,阿爸受过伤的肩和背,就会特别痛。在他睡前,我会给他揉揉肩,用手掌把他的背搓得发热,他睡得才会好一点。

其实,作为儿子,我真希望阿爸能歇一歇,可是他说,只要自己还跑得动,就会一直在邮路上跑下去。

报告会发言稿 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里,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闫老师,我想很多的家长在电话里已经知道我了,今天我代表黄冈中学网校周口分校的全体员工向到会的同学及家长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参加我校亲子教育活动的全体家长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您们对我校工作的支持!

孩子是我们人类的希望和未来,更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寄托。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才,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 任。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呢?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可能成才 呢?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迈向成功大门的金钥 匙!可见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呢?我认为为人师表,要用爱心和耐心来教育感化孩子们健康成长,用成功教育的思想和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孩子,引导孩子形成好的习惯。家长们要多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经常跟老师交换意见,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时检查纠正。每一位同学要加强自我管理,例如,自己经常提醒自己要按照学生规范和守则中的规定去做(哪些应该做,哪些不能去做),逐步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共同参与就一定会有显著效果的!同学们,努力吧,自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定会受益一辈子的!

这里我还想给家长提些建议: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要多用些心,舍得在孩子身上花精力,不要用“我没文化”来给自己找借口。举个例子:河北有个偏僻的山村里一位农村妇女把她的五个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博士生。而北京有一对教授夫妇却被自己的儿子杀害了,他的孩子后来说:“其实我的父母很可怜的,他们到死也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这些事实说明教育孩子是否成功,跟自己的文化程度并不成正比!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南京周宏把自己的聋女儿培养成为博士生,到处讲学,写书。老师对孩子有耐心,家长们更要有耐心才行。教育孩子要多鼓励,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多发现孩子优点。(象我们教小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情一样)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包办代替,该孩子做的事必须让孩子做。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尽管我校正处于建设之中,硬件条件还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学校有一支踏实肯干的老师队伍,又有一批认真负责积极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朋友们,我相信,我们携起手来一定会使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社会有用人才的!

报告会发言稿 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六个月,我都是在电视台专题部进行实习,一方面是因为同时去实习的同学有很多,调换起来很麻烦,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想让自己固定下来,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学一些东西。我去的时候,市里一年一度的“感动庆阳十佳人物”评选工作刚好结束,宣传部要求对十佳人物进行重点宣传。因为十佳人物是从各县区推选的,加之后面做的一些节目,六个月时间,我跟随部里的老师们走遍了庆阳市的七县一区,从节目策划,到拍摄,采访,写稿以及后期制作几个方面,跟多位老师进行了详细的学习和实践。

专题部自办栏目叫《社会大视角》,在当地收视率还可以,挺受人们欢迎的,也是台里的中坚栏目,节目一周一期,在庆阳电视台2套播出。最初去的时候,和所有的实习生一样,无非跟在老师后面跑,在提个三脚架,拿个话筒线什么的,学徒待遇,纯属打杂。没过几天正好赶上部里忙,出去的机会比较多,每次出去,打杂的同时,我还带个本子和笔。一方面,众所周知当记者爱丢笔,老师们丢了,我就赶快供着,整个实习下来,我这半个记者也丢了有五六只笔。另一方面,还得用本子不失时机的记下一些工作过程中的小技巧,有些小技巧是老师们习惯性使用却没有意识到的,所以他们不会特别对你说。还有的时候是因为,老师们工作起来都很高速,提问会打断他们连贯的思路,所以只好自己观察,自己琢磨。就在这个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我还总结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小技巧,现在给大家说说,学弟学妹们明年在电视台实习也用的着。比如说,在提问采访对象所在单位和团体时,用“咱们”来指代,自然而然的拉近和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采访也变得亲切友好起来,就像这样提问“龙校长你好,针对最近不断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咱们学校采取了那些措施来保证咱们学生的安全呢?”还有,话筒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只要45度角对准被采访人的嘴巴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高、太近。还有握话筒的手势,画面从左边切入就用右手握话筒,相反就用左手。还有采访地点的选择、记者和被采访者站立的方位,抄同期时准确的筛选,以及上素材时如何节约空间而又不丢掉有价值的素材,等等,这些听起来很琐碎很微不足道,老师们也不会把他们当做技巧告诉我们,但对于工作经验“一穷二白”的我们,却真的很有用,一个小小的不到位,做出来就会很别扭,有时甚至让你浪费大量的时间,绕好多弯子,所以去实习,还是从细微处学起,重要的不是问,而是观察。

实习期间,跟着老师们做了很多期节目,因为是专题栏目,每次都会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涉及的人物做很详细的了解。就我而言,算是经历了很多事,虽然我只是个旁观者。很多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响。看见过平凡的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看见过真正豁达的人们笑谈名利,也看见过歌功颂德,鲜花掌声背后之后有人委屈而无助的眼泪,看见过劳民伤财的形式工程,看见过小学生被当做道具来体现老师的伟大,看见过面对激愤不平的人群,手握话筒的记者却只能偷偷从后门溜走。曾经一度对以“铁肩担道义”自居的记者产生了怀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产生过绝望。但就在实习的最后两个月里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报告会发言稿 篇四

自学生时代起,我就对青藏高原有着深深的好奇和向往。20xx年的夏天,我独自旅行踏上了“人间天路”川藏线,不巧误了班车,被困在了海拔4200米的高原小镇马尼干戈,是一位身材高大、肤色黑红,留着络腮胡,扎着马尾辫的藏族邮车师傅把我从马尼干戈捎到了德格。

那次翻越被誉为“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让我心惊胆战。而邮车师傅的镇定自若和爽朗笑容一路上温暖了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旅行记忆。

20xx年8月,我从背包客变成了记者,和同事一起再上川藏线,探访有着光荣历史的雪线邮路。20xx年后带着职业的责任和敏感,重走这条路,不仅仅是完成一次任务,更是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人们把海拔3500米称为“雪线”,从甘孜到德格有209公里,是甘孜州绵延3000多公里“雪线邮路”最危险的一段。这正是当年我搭邮车走过的路呀!我的心有些激动!

踏进甘孜县邮政分公司大门的时候,我惊叫起来,那个站在邮车旁的康巴汉子,不正是20xx年前的夏天载过我的邮车师傅吗?握着其美多吉的手,我脱口而出:“十年了!您还在这条路上开邮车呀!”他笑着说,离不开了,离不开了。此后的7天,我又一次坐到了他的身边,一路同行,对他所说的“离不开了”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邮车开动以后,多吉告诉我,雪线邮路走了快30年,最亏欠的是家人。这么多年的节假日几乎都是一个人在路上过的,就连两个儿子出生,他都没有在爱人身边。妻子虽然嘴上唠叨,却不停地为这个家忙活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邮车不停地向前奔驰,望着窗外不停变换的风景,这片土地上在20xx年里的巨变让人惊叹。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1个多小时后,邮车开始沿着碎石路翻越雀儿山。路面随着海拔的攀升不断收窄,车轮碾过的地方,尘土卷着碎石滚下悬崖。险要处,可以看见葬身山崖的汽车残骸。多吉把着方向盘,神情专注,表情轻松,载重12吨的庞然大物在他手里就像一条灵巧的水蛇。

随着海拔上升,身边的同事出现了高原反应,我也坐立不安。为了让我们放松,多吉唱起了《邮车驾驶员之歌》。他歌声悠扬,眉宇间有股明星般的潇洒。

他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紧握方向盘、踩离合、换档位、加油门的动作,既要盯紧前方的路,又不时地看着后视镜。从他的专注中,我发现,这条邮路才是他的舞台。

他说邮车司机最难过的是冬天,平时川流不息的运输车辆都“猫冬”了,游客空了,路旁的饭馆、商店锁上了大门,然而,“工作不能停,邮车必须走”,只有邮车驾驶员和道班养路工不能离开这条雪域之路。定时准点,邮车永远在路上,他们必须在苍茫的孤独中保持英勇。

路过雀儿山四道班的时候,多吉把带来的青菜和肉送到道班工人莫尚伟、黎兴玉夫妇手中。这对坚守雀儿山20xx年的夫妇动情地对我说,多吉是信使,更是亲人。每次路过,多吉都会以独特的节奏摁响喇叭,这是他与道班的默契。每次送来的报纸和家书,更是滋养精神世界的宝贵营养。

我知道,要在几天时间里听完一个人、一辆车、一条路30年的故事,远远不够。

跟车采访的日子里,我常常问多吉,这么枯燥乏味的岗位究竟有什么吸引力,他总是笑而不语。后来渐渐的,我从一位位邮政职工、道班工人、汽车司机、交通民警、运管人员的讲述中发现,他看似平凡的人生其实很精彩。

他以一颗朴实善良的好心、真心,换来了人们的交口称赞。遇到哪里出现了车辆故障,他就是义务修理工;遇到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就成了义务交通员;遇到哪里有了争执摩擦,他就成了人民调解员。

30年来,他常备在邮车里的氧气罐和药品,在危难关头,挽救过上百位陌生人的生命。

离开雪线邮路两年了,我常常想起多吉在海拔5050米雀儿山垭口对我说过的话:“无论道路多么艰险,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而我相信,只要雪线邮路在,邮车这抹流动的绿,就将一直奔向远方,永不停歇!

最新范文

搞笑主持词优秀4篇02-03

年会主持稿(优秀4篇)02-03

年会节目主持稿(10篇)02-03

揭牌仪式流程主持词(精选10篇)02-03

学校活动主持稿开场白优秀3篇02-03

元宵节晚会简短主持稿范文(4篇)02-03

让爱住我家主持词(最新10篇)02-02

会销会议主持开场白台词【最新7篇】02-02

六一节目串词(通用3篇)02-02

幼儿园年会主持词最新9篇02-02

105 31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