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3000字(最新6篇)

时间:2023-10-24 12:17:33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这里的6篇生命科学导论论文3000字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生命科学导论论文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篇一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团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94-02

21世纪生命科学将在人类科技、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和进步中起到巨大作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因此为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物学方面的课程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我校一贯重视并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思路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尝试,提出文、理、工、艺术等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也必须学习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并将《生命科学导论》课定位为全校本科生的素质教育课。因此,围绕《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部分体会总结如下,供同行指正。

一、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新体系

为适应生命科学对社会经济、生活和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加的势态,世界一流大学,如,MIT等从20世纪80年代后叶起陆续为全校大学生开设了生物类课程。我国几所重点院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也相继开设出类似的全校性课程。在这个前提下,2000年,我院组织在科研和教学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首次面向全校非生物学类专业本科生开出了《生命科学导论》公共基础课程,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受到热烈欢迎。经过近十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本课程组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实际,制定了课程培养目标,构建了独特的课程教学体系。

1.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在对国内外《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与研究的调研基础上,探讨非生物类专业理论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和结构。利用我院生命科学教学的基础和特色,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建立了茅以升班、理工科类、文科类等几个不同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从学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的选用和老师的配备几个方面保障教学质量。结合学生所修专业背景和不同专业的特点,分层次确定了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构建了适合的专业平台,同时面向全校开设必修、限选和公选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在教学体系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贯穿生命科学的先进技术和手段,紧跟世界科技前沿,为我校通识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命科学导论》讲授的内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讲授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教学过程中,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整体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时数和教学条件,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紧扣当前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如,干细胞研究、转基因等,牢牢抓住学生关注点;选取生命科学发展历程中的经典研究,引导他们去提出问题、去分析问题、去研究、去创新,取得启迪悟性、挖掘潜能的效果,实现本课程教学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交叉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3.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基础和前沿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中以“人与生物圈”为主题整合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强调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突出了生物科学知识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体现生命科学“重基础、重交叉、重人文、重实践”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积极推进探索性或研究性、启发式教学。教师们结合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同时围绕媒体关注的有关生命科学研究中涉及的热点话题,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学发现、技术创新过程、科学家的故事等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以启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培养科学素养。

2.将声、形、言、情等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灵活运用于教学。通过语言的轻重缓急突出重点、难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实例、直观的图表及深入浅出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学生记忆;用激情讲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通过教师的手势、表情、动作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认识。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使得单位教学时间内的信息量大、网上资源丰富并使知识的获得和更新速度加快,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图文并茂和动画演示,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教与学的互动。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分小班查阅本专业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制作成多媒体后,请小班代表在课堂上演讲,开阔其思路,以对学生跨学科的联想、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认识生命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我们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小型研究课题、知识拓展讲座和教材评论等,并随时注意调节教学进度,留给学生充分吸收消化的时间,达到师生互动学习的目的。

4.多环节考查模式。考试改变了传统的期末一次卷面考试定成绩的方式,实行多元成绩评定办法,采取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讲演成绩和考勤成绩等多个考核环节评定学生的总成绩,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评价,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好习惯,克服少数学生临时报佛脚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踏实的学风。

5.设置研究生教学助理,加强沟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组配备有研究生教学助理,教学中加强例题示范、习题讲解、答疑及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并经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如,在2006年下发收集学生对该课程意见和建议问卷达5000余份。学生同老师的联系也延伸到了email、BBS、ftp及短消息等系统上。

三、教材、扩充性资料的使用与建设

教材的选择使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生命科学发展迅猛,很难通过一本教科书把至今人类对生命的了解全部反映出来。课程组针对工科、理科和文科学生的不同生物学知识背景及课程属性,准备了不同的教材。采用上海交通大学张惟杰教授主编的《生命科学导论》[1]作为限选课和选修课的主修教材。针对茅班开设的必修课,在选用恰当的《生命科学导论》教材方面,教师们多次组织研究讨论,查阅了大量的图书,最后确定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吴庆余教授主编的《基础生命科学》[2],该教材为国内第一本生命科学类的全彩色教材,图文并茂的彩色图片更能真实高效地反映生命的特征和规律,用现代的观点重新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教学内容,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阐述生命现象。经过3~4年的使用,又更新其新版。此外,还提供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辅材料和相关教学网站,如,高崇明主编《生命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沈显生主编《生命科学概论》(文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裘娟萍、钱海丰主编《生命科学概论》(工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Neil A.Campbell,Jane B.Reece著《Essential Biology》(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Higher Education Press Pearson Education出版集团,2003)、曹阳、林志新主编《生物科学实验导论》(附光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等。同时,拟构建《生命科学导论》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教学平台[3]。在学校学院的支持下,依托生物信息实验教学平台,初步构建了“生命科学导论”网上教育资源框架,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和课件、电子教材、习题与解答、实验指导、知识扩展、学术讲座、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测练、网上提交作业和报告等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完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网站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自身知识的提高和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生命科学发展迅猛,为了更新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我们采用引入和走出相结合的模式,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座和授课,并派出数名老师到清华、浙大、上海交大、北大、武大等学校观摩、交流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及有关《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改革研讨会。

2.树立团队教学理念。按照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改变“单兵作战”的育人模式,由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多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以系列课程建设为教学团队的最终目标,形成综合实力,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有效地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和质量。课程组经常开展互学活动,通过相互之间的定期交流,使各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得到交叉、融合,教学更加生动、深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通过科研带动教学。课程组教师所从事的学科专业有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生态学等,几乎涵盖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所有领域。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是各自所从事学科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吸收青年教师到自己的课题中担任一定的科研工作,使青年教师将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信息及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生命科学导论》作为面向非生物学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为了充分体现和实现本课程的“素质教育”宗旨,应该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实际,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学科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了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迁移,进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将如何影响人类和人类社会,增强学生的健康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最终达到“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终级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徐鹏,关学锋。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材料力学教学改革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94-95.

生命科学导论 篇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的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体现在中国近代史提供的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上。第一,改造旧中国的任务必须走革命的道路。在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顽固,又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的特殊地位,它们都不愿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进行自下而上的革命,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面貌,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第二,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在中国近代史的政治舞台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都曾先后登上前台,演绎一段他们从西方学来的理论,但最终都归于了失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所有的这些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由代表新兴生产力并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第三,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来了各种观念和理论,农民阶级从西方学来了拜上帝教,资产阶级的改良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阶级在它们所学得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国社会的浪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是这些理论武器的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由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理论武器作指导,这个理论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的原因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需要实现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在中国的具体化,从而被中国人民所掌握。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本来提供的就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所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国家要想发挥其指导作用,必须结合着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将其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按照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其中国化。第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由提出,但是这并不是说,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是突然冒出来的。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范畴, 在党的两次大会文件中出现过。一次是中共七大,一次是中共十七大。中共十七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候,明确地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最早是同志在认真总结我国革命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并进行深入的哲学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提出来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以我们党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经历的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初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出现的右倾错误为借鉴,深刻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中每一次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①在这里,同志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强调这是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共十七大肯定了同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了巨大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后来常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去灵魂而失败。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地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民族化、具体化、大众化。对于中国革命和改革和建设而言,它必须中国化。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一)思想的的内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0 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萌芽于共产党成立时期和大革命时期,形成和成熟于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于1945年的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继续发展于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时间上可以看出思想形成和成熟于20世纪上半叶,而上半叶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它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的分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思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开始和发展起来的。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国总结长期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它的提出标志了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三)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89年,邓小平对和新的中央其他领导作出了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政治交代”。②面对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经过长期思考,2000年,出席广东省高州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③在同年的5月的一次讲话中,他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④2001 年,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使“三个代表”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建党纲领。贯彻党的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 2004 年又写进了宪法。

(四)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确立为党的指导方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这些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演进是个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回顾马克思主义研究演进的社会历史背景,继续在新时期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国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比较[J].探索,2007, (2)

[2]姜喜咏。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学习论坛, 2009, 25(8)

[3]何建东,吴盛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的历史背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4(12)

[4]邢玉柱。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研究[J].理论观察,2010, (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在学习《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6-8-16

注解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篇三

关键词:科学革命;科学共同体;科学革命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63-01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到常规科学往往压制重大的革新,因此要打破它的一些基本成规。这种使专业的成规发生变革的非常事件,就是本文所说的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只有西方才有科学家――哲学家一匠人的联合,社会和科学的联合促进了科学在西方的繁荣,是文艺复兴的勇士们对中世纪整个生活方式的强烈反对,尽可能的创造与古典生活时代生活方式相类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摒弃了穆斯林和经院哲学的旧方式,而是近距离的和古希腊的先贤们对话。另一个层面的因素源于西欧对于匠人和学者间有利于社会环境的缩小,恰恰是匠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已不再受到歧视的现实状况,自由民在地位上的提升使匠人和学者间的距离关系加强,最终一个爆发性的联合――初期的科学革命破壳而出。

较早提出科学革命的是孔德。在论述科学的发展时,孔德经常采用科学中革命的概念,以及16和17世纪科学中的普遍革命的思想。孔德把科学的发展看作是一种革命的连续。认为近代科学的确立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孔德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革命的行动第一次依赖于一种有次序地否定一切有秩序的政权的完整学说。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尽管对于“科学革命”的定义、描述和论证都言人人殊,但在关于科学发展历史的理论研究方面,“革命说”成为主流。但是科学史上到底有没有“革命”呢?这个结论可以从库恩的《科学中的革命》中推论出来。

在近代科学迈向现代科学的历史进程中,西方的思想家们亦曾致力发展一个被我们称为“科学进步论”的学说,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必然导致社会进步”的理论在西方社会已获得广泛认同。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曾经沉迷于“科学进步”论的欧洲知识分子,开始全面反思文明和进步问题。人们不再盲目地相信科学进步必然导致社会进步。形形的后现代思潮开始浮现,后现代思潮在发展中国家的出现,易于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幻觉:科学导致社会进步的观点已经彻底破产了。如果说过去将社会进步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技术革新是有疑问的,那么,后现代主义者们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结果归罪于科学,无疑是另一种更加片面的看法。第一次科学革命始于牛顿,第二次始于爱因斯坦,第三次还没有到来,但已经在酝酿之中。前两次科学革命,科学的总体方向是研究人如何描述外在自然。每一次科学革命,都是人类时空观的革命。从外在自然的时空观研究中,要进一步突破爱因斯坦的框架,虽非不可能,但进展缓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功的地方在于其时空观的大突破;但其毛病,也在于此,许多研究者认为相对论也有其逻辑问题,毛病也正在于时空观。因此,很有可能爱因斯坦时空观的突破。将是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开始。这一次科学的大突破,方向会有一次转向。将会是由外而内,内外结合开始的。也就是,对人类思维、意识的研究将成为重点与突破口;人类的思维与意识的结构的研究,将会带来新的时空观革命。这将是一种真正的生命科学,而不仅仅是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目前所谓的“认知科学”。这一次,东方社会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深厚的心性研究与实证经验,也许会找到新的科学结合点。东方的神秘主义将会逐步解“神秘”化。

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提出了科学阶段革命的发展观,这招致了来自多方面的反驳与批评。事实上,库恩的科学革命观是相当有张力的。,“不可通约性”不排除继承与累积,革命观包含着科学的累积观,它包含有科学的进化与退化,本质上它和科学进化观是一致的。科学革命是从一个范式向另一个范式的过渡。这个过程可以用科学共同体经历了一个世界观的转变来说明。这种从一个图像到另一个图形的转变是作为整体实现的,这种转变叫“格式塔转换”。科学革命前后,科学家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了,新的范式作为了一种“格式塔”。整个世界形象的转变。是科学范式的改变引起的知觉转换。可见,新的范式能够使人们发现以往看不到的东西。科学革命,一个范式被另一个范式所代替,解决难题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这就意味着科学进步是通过科学革命来实现的。

在21世纪新一轮的科学革命需要新的思想进路、新的概念框架和新的科学方法。现代科学革命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物质面貌,而且也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实现了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转换。

1、科研方法的转变:经验到理性

整个科学的历史是在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现代科学明显地呈露出理性主导、经验趋淡的大趋势。理性的宽容在一定程度或维度上和希腊的科学精神异曲同工。由于作为理论的基础和推演的前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无法从经验中直接归纳出来,只能靠直觉去领悟,因此思辨、猜测、想像乃至幻想都是科学家的理性所容许的。

2、旧真理的“失真”和新理论的“唯真”

科学家在现代科学革命爆发前夕、尤其是在发生后才切切实实地感到科学理论的暂定性和科学真理的相对性。马赫申明,所有的知识和理论都是可错的、暂定的、不完备的,其发展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彭加勒表示,科学定律只不过是近似的、概然的和暂时的而已;科学理论给我们的仅仅是粗糙的图像,是暂定的和易崩溃的。

3、科学共同体必须吸纳更多的个体

按照库恩的科学共同体的内涵看,未免显得范围过于狭窄,科学不仅没有国界,而且它还应该是没有无知,在一般人看来,科学是深奥的,事实上,在科学史的历程看,真正的科学的发展虽说离不开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的努力,但是,也不能否认,科学的进步更大意义上是全民的参与的结果,在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时代,科学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固然离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的奋斗,而更不能忽视了全民的参与,只有这个集体的壮大,才能在整个社会爆发一场更凶猛更强悍的第三次科学革命。

因此说,科学革命破坏了一幅旧的世界图景,科学革命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图景。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到来不会久远了。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3

生物科学专业导论论文 篇四

关键词: 湖南省高校 生物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改进建议

为了促进高等学校加强教学管理,重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提高教学质量,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2010年底组织了对全省普通高校201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查工作,抽查对象包括来自湖南省19所高校(含二级学院)的普通全日制生物工程专业。我作为评审专家之一,参加了这次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查工作。从各高校提交的1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原件和反映教师对论文写作的指导及评阅、评分等情况的相关材料,以及学校关于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相关规定等各方面总体来看,各高校对学生的毕业环节工作非常重视,对毕业论文(设计)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工作手册或规范要求,毕业生文档材料齐全,成绩评定基本合理;部分学校还有详细的指导老师指导记录;有的学校除毕业论文正式稿以外,还留有教师批改痕迹的修改稿;有的学校还备有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光盘电子稿;中南大学的送检材料中甚至有英文撰写的毕业论文,等等。但是,通过抽查也发现了一些在今后工作中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对此我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并且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供同行参考。

1?郾湖南省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方面

生物工程专业隶属工科办学专业,属于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安排一定比例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然而,在检查中我们发现19所学校中仅有中南大学等3所提交的材料中显示有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同时,生物工程专业在办学的学科定位上,应该既有别于生物科学专业,又不同于生物技术专业。然而,在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我们发现部分地方院校存在对上述3个专业定位认识不清的现象,论文选题除了存在过于简单的一般性问题以外,甚至存在脱离生物工程专业培养要求的原则性问题,例如某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竟然是教学实验室保存的蛙类标本的比较研究,又如某校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是关于该校学生膳食结构的问卷调查分析,等等。

1.2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方面

上述毕业论文选题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指导老师的素质及工作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指导老师应当在学生开展毕业环节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一些地方院校教师由于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少,科研和教学经费不足,再加上招生规模大,未能做到一人一题,某高校甚至出现了同一名教师指导的三名学生同题的现象,更为恶劣的是三名学生论文中仅有的一张凝胶电泳实验结果图也是相同的。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不仅仅体现在选题方面,还体现在对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程监控方面。尽管有些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毕业环节的质量监控,专门绘制了教师指导学生的记录表格,要求教师对于每次的指导情况进行包括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的详细记录,但是,从材料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少数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和中期对学生无指导、在毕业答辩前突击多次指导的现象,实际上没有实现对学生毕业环节全程指导和监控。

1.3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方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本次抽查的重点之一。学生是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对待毕业环节的态度是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各高校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及规范都有具体要求,但是在抽查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学校规范的地方,除了前面提到的论文选题不恰当以外,还有论文中研究背景介绍(即综述部分)篇幅大而正文部分篇幅小、内容空洞、存在东拼西凑的现象、论文字数未能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设计图纸绘制及标注不规范等问题。

1.4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方面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是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各院校均制定了一套评定标准,并且大多数院校都实行指导老师评阅、评阅老师审阅和论文(设计)答辩三重打分评定,一般采用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成绩要求呈正态分布,优秀比例一般控制在10%―15%。但是,在抽查中我们发现各高校评分普遍存在偏高的现象。另外,在评语撰写方面,许多学校的评语均采用通用性语句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过程、论文撰写质量及答辩效果等方面进行描述,如该生实验工作积极主动、论文书写规范、答辩中回答问题思路清晰等,缺乏对学生具体工作的个性化评价。

2?郾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建议

2.1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工作

选题是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原则上,选题应避免过大或过小、过易或过难。学生进入毕业环节前,各院校应根据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实验室规模及师资队伍情况,确定分别开展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学生人数,公开征集专业教师甚至学生自己的论文(设计)题目并进行认真审查和可行性分析。然后将获得批准的题目及相关指导老师情况向学生公布,让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选择要做的题目及相关指导老师,并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微调。这样既可以避免选题不符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情况发生,又可以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志向,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加强指导老师队伍的建设

指导老师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选题和拟定毕业设计任务书、对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进行修改及成绩评定等,因此,对指导老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影响存在主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部分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工程方面知识背景的教师,造成无法开展毕业设计,只能开展毕业论文工作。主观因素则是有些指导老师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认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学生做不出什么成果,不愿意花费精力对本科生进行认真指导。因此,各院校一方面应当根据自身师资队伍结构现状,适当引进能够指导毕业设计的工程技术人才,适应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应当强化制度管理,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杜绝毕业环节教学事故的发生,同时制定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2.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安排在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不仅时间较短,而且往往受到学生考研复试、求职应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抽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以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待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或不太负责任。指导老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意识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能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走上工作岗位前最后一项标志性作业,也是对自己四年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提高的一次难得机会。另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到生物工程相关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通过真题真做,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同时也为学生开辟就业的绿色通道。

2.4完善成绩评定机制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应当做到全面、客观、公开和公正,一般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即指导老师从学生开展毕业工作中的表现等方面给予的考核成绩,论文(设计)评阅教师从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的撰写质量方面给予的书面材料成绩,以及答辩委员会教师对学生毕业现场答辩表现给予的打分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从众多毕业论文(设计)中评定出真正优秀的代表作品,在使应届毕业生心悦诚服的同时,对于下一届毕业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环节也有辐射示范作用。另外,教师在撰写评审意见时应当注意:既然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人一题,毕业答辩时回答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对学生的评语当然应该具有针对性,切忌使用过多俗话、套话等没有实质性内容的通用性语句,这也是对学生历经数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一种尊重与肯定。

3?郾结语

湖南省许多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属于新办专业,都处于积累办学经验的起步阶段,正因如此,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作为2010年的重点抽查对象,对毕业论文(设计)开展了抽查工作。虽然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已由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反馈给了各高校,但我觉得毕业环节当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可能具有普遍性,因此将参加抽查工作的心得体会撰写成文,供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同行参考,希望共同促进我国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新时期的生物工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潘勋,周海梦。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现状与建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27-29.

[2]杨宇,柳建设,周洪波等。生物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7,14:8-9.

[3]惠明。高校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147-149.

生命科学导论 篇五

关键词:毕业设计;分类指导;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邓方(1981-),男,四川南充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陈杰(1965-),男,福建福清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理工大学第十批教育教学改革预立项项目(项目编号:04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69-03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生课程体系中与科学研究结合最为紧密,提高学生研究能力最为直接的课程,是本科生培养体系中,学生可将所学知识直接用于实践,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阶段。本科毕业设计应该为各类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方面,目前的培养体系中,毕业设计无疑是对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践训练的良好载体。教育部于2010年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贯彻“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高素质人才。该计划强调了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同时更强调了将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毕业设计分类指导的成功案例,也说明现有的毕业设计体系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马上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培养需要。另一方面,应该从本科阶段就对创新拔尖人才进行专门培养,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周彬就是其导师段广仁教授从本科阶段开始连贯培养至博士毕业。许多在博士学习阶段取得多项重大成果的学生,多是从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就跟着同一个导师完成学习。因此,以本科毕业设计为起点做好拔尖人才培养尤为必要。

因此,本科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历来受到重视,但目前的毕业设计存在课时短,命题相对简单,选题仓促,设计与研究不够深入,创新性成果少,研究能力培养不足,各类学生一锅烩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本科生中的优秀学生,现有的毕业设计不能对他们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先期培养。

一、现状分析

为更好的对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对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近年来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了全学院1243个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情况。如图1、图2、图3所示,分别对毕业设计的命题来源、题目性质和指导教师情况进行了统计。从命题情况来看,大部分题目来自科研实践,结合生产实际的题目很少;在题目性质方面,工程设计占了总课题的53%。经分析发现,多数题目是为了完成工程中的部分简单工作,没有深入到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不能体现创新性,而体现基础研究的理论研究则只有4%,说明本科生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太多作为,多是以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毕业设计为主。而指导教师的组成中,年轻教师接近半数,这使得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经验不足,命题、指导以及学生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连贯性培养中存在问题。

国家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而毕业设计从时间安排、命题选题、指导方法、分类指导等多个方面与当前的教育形势和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本科毕业设计为切入点,对现有的毕业设计选题内容、指导教师、时间安排、指导方式、考核方式等主要要素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结合实际的实践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毕业设计命题针对性不强,命题质量不高

毕业设计课程的命题与选题都是由指导教师决定。由于大部分本科生能力所限,加之毕业设计时间较短,所以多数毕业设计只能完成相对比较简单的命题,指导教师在命题时常常是为命题而命题,人为降低难度,很难真正与自己的科研结合起来。表1、表2、表3是近年来自动化学院两个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命题情况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结合生产实际的题目最少;而在题目类型方面,工程设计最多,理论研究最少;在重复性方面,重复题目为18.9%。

2.现有的毕业设计时间过短,完成研究和创新的时间不够

现有毕业设计课程基本都是安排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部分学校还在该学期安排毕业实习,加上毕业、考研、找工作等各类事情,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总时长平均也就不到四个月。而要在这四个月的时间中完成开题、设计、制作、实验、论文写作、答辩等一系列工作,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对某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以往经验和统计,30%的学生甚至不能完全完成毕业设计课题中要求的全部内容,只有10%的学生可以很好的在四个月的时间中做出较好的结果,而这类学生多数是提前参加到了课题中或是有很好的基础,而60%的学生只能基本完成命题内容。

3.现有的毕业设计指导情况单一,不能很好的因材施教

表4是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统计情况。从指导教师的组成结构上看,人数占三分之一的年轻教师所指导的毕业设计数量是总数的一半,而博士生导师所指导的毕业设计数量少于其人数的百分比。说明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主力仍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

4.毕业设计考核方式不利于创新性成果的出现

现有毕业设计的考核主要以答辩为主,需要打破原有毕业设计以毕业论文和答辩为主的考核模式,将原有的考核按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三个阶段进行分别考核,并制定各阶段的阶段性指标,将原有的以论文为主的考核模式向以实物、程序、科技论文、专利、竞赛结果为主的综合考核模式转变,从而将原有的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为主的毕业设计模式向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毕业设计模式转变。

5.现有的管理机制不能完全适应毕业分类指导的需要

目前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以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定,灵活性不足,不能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创造力,也不能很好地提高落后学生的能力,对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体现不足。

三、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1.毕业设计时间上的改革

考虑到以往的现实情况,特别是考虑到为将来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基础,有必要在毕业设计课程时间上进行调整。按照分类思想,将不同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加长优秀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时间,从而将部分优秀学生从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联合培养。

一是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成绩排名年级前5%),从大三第二学期初开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在大三第二学期末进行开题,大四一年时间完成具体设计和论文撰写,总毕业设计时长为三个学期。其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研究生用于研究的时间。二是针对成绩在前30%左右的学生,则在大四第一学期选题、开题,总毕业设计时长为两个学期。三是针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选题时间为大四第一学期初,开题时间为大四第一学期末,总时长为两个学期。四是针对动手能力特别强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可在大三第一学期完成选题,开题并将其毕业设计与竞赛结合,总时长为四个学期。五是针对部分成绩特别差的学生,毕业设计可在大四第二学期完成,总时长为一个学期。

2.毕业设计命题模式的探索

毕业设计的命题需要在题目命题来源、命题类型、命题质量方面下功夫,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毕业设计命题。采取命题评审制,指导教师的命题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评审的题目才能用以指导本科生。

一是面向以保研学生为主体的优秀本科生。将他们作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主力,命题主要结合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从项目中抽取部分值得研究的有一定深度和难度且带有前瞻性的课题,锻炼其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本科阶段开始其硕士甚至博士的培养过程,为将来培养优秀硕士和博士论准备。二是面向以工作为主的部分本科生。主要从项目中抽取部分动手和锻炼工作能力较强的题目,锻炼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面向考研学生。对科研中的典型问题和一些相对难度较小的题目进行研究,特别注重将来其主要研究方面,为将来进一步的深造打基础。四是面向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注重培养其英文能力,可采用英文论文的方式。

3.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改革

本项目根据指导教师的情况,对指导教师进行分类,从而保证命题的分类效果,保证对学生指导的连贯性,保证学生课题的延续性,从而保证能对优秀本科生从本科、硕士直到博士阶段的贯通培养。

一是实施优秀本科生导师制,并保证优秀本科生能在毕业设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基本师从一个导师,从而保证指导的连续性和前瞻性。本科生导师制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实施,这类学生毕业设计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二是指导教师在学生选题后自动成为其本科导师,并在学生专业课学习、保研与考研、出国和找工作中给予具体指导。如上研究生后在同一专业,其本科导师自动成为其研究生导师,博士阶段如其导师是博导则自动成为其博士生导师。期间学生有一次机会更换导师。三是主要由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要有一定的课题和经验,对于特别优秀学生应选拔博导或硕导担任其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对有条件的实验室,其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应进入实验室,按研究生进行管理。

4.毕业设计管理机制的改革

为适应毕业设计分类指导探索和改革的需要,必须在学校、学院和研究所层面对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学校层面。允许学生按分类选择毕业课题,并在大二结束时和大三每一学期结束时统计与学生成绩排名。调整教务管理系统,允许不同分类学生在不同时间段跨学期、跨学年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并进行全过程管理。对毕业设计中的优秀学生应优先保证其保研资格。评选毕业设计校级优秀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奖励。

(2)学院层面。由辅导员、教学干事一起完成对学生的按成绩、兴趣、未来发展的毕业设计分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将本科生导师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结合。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应优先考虑学生的本科生导师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成立毕业设计课程命题评审小组,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按实际时间相符的教学工作量考核。评选毕业设计院级优秀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奖励。

(3)团队或研究所层面。给进入研究所进行长期毕业设计的学生一定的办公和实验条件,并给予其一定的物质补贴。作好国防项目的保密分解工作。帮助指导教师做好命题工作。

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文 篇六

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自然地产生联想,打开思路。这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必然地要“过渡”到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抽象逻辑思维活动。因为是供材作文,必须符合材料的要求;又因为是写议论文,必须按议论文的要求去审题、选材、组材和表达。

实践证明:教学供材作文,指导学生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自己有所认识并且能够论证清楚的一个论点,是学生通过习作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议论表达能力的前提。怎样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有一个思维导向的问题。

按照提炼论点的思维方向分类,大体上有以下四种导向形式:

一、顺向思维

“原材料”是正面褒扬的实例,而且作文命题是正面判断句式或短语。这样的供材作文,学生阅读“原材料”后的思维特征,大部分是调动自己感觉、知觉的同类材料,去论证标题确定的论点:一般很难提炼出一个既切合题旨,又有新意的论点。在“导向”教学中,可以循着“原材料”的直接指向,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使学生自然地说出相似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他们这样说,不会感到困难。譬如写供材作文《愿做造桥人》,他们能读懂提供的材料:茅以升从小立志为祖国“造出长久不倒的坚固大桥”,经几十年奋斗,终成著名桥梁专家。他们也会从此例联想到茅以升成才后的事迹(如造南京长江大桥),联想到类似名人成才创业的事迹。教师针对学生“顺向思维”表达的看法,引导他们提炼出一个符合他们认识实际的论点,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有同学可在“顺向思维”的过程中,提炼出不同一般的见解:我愿人际和谐,做一个架设友谊之桥的人。“我学茅以升、更学上海造桥人。”大多能扣住“愿”、“做”两字进行论述,传输出较活泼的时代气息。

二、反向思维

供材作文的“原材料”如果是反面事例,或者是对所供材料以问句形式命题的,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顺向”的,往往是追究“反例”的根源,或者一味地对“原材料”质疑,而容易因阅历和认识的局限性,可能作出片面的偏激的结论。那么,一般的同学就会提出一个带片面性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论点。这类供材作文,教师应首先做好提炼论点的导向工作。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对论题作正确的分析,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结合“原材料”进行“逆向思维”的指导。去年在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时,同时也披露了一些忽视科技工作的现象。《解放日报》曾登过一则消息:某乡镇企业由于产品不对路,没有经费研制新产品,科技人员不得不改行。最后提出一个问题:“靠科技振兴经济难道只是一句空话?”老师就以这一问句作题,出了一个供材作文题目,在指导教学中,首先抓住题中“科技振兴经济”这个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政治经济学常识,联系中外有关的实例,分析“科技”与“经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进一步认识科技对发展经济的关键作用。然后,用这些认识去分析“原材料”,就把学生“追根”和“质疑”,从反面“逆向”地引导到“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上,对文题中“只是一句空话吗?”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答。经过“逆向思维”,学生大多能提炼出较正确较切实的论点,如“发展科技要有长远目标,振兴经济才不是一句空话”、“靠科技振兴经济,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科技人才对路,经济发展才能对路”等。

三、双向思维

供材作文中,有很多含蓄显示论点的客观性命题,如《谈谈“择善而从”》、《议“东施第二次仿效西施”》、《学然后知不足》、《徐洪刚的生命价值》这是倾向于褒扬的;《说“生日热”》、《漫话“自卑没有出路”》、《东坡错改诗》是倾向于批评的;《“我要学”与“要我学”》、《从课内到课外》、《“爱”的利弊》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在指导他们阅读、分析“原材料”时,注重从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起点进行“双向”思维的导向教学,对他们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帮助。同时为他们提炼出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论点创造了条件。对此类供材作文的“双向”思维导向,既要达到帮助学生由“原材料”提炼出正确论点的目的,又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有利于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打开思路。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对“原材料”的分析,要以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依据,以便做到“思维导向”的有的放矢:(二)由正而反或由反而正,从一方面到另一方面的“双向思维”引导,必须以原作文命题的倾向为重点,即使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命题,也不可平均用力,而须有侧重点:(三)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双向思维”过程中,提炼出反映论题的新颖论点,但对其因个人体会局限而表述片面的文句,必须作引导,再加提炼,直至表述的论点理正句顺为止。抓住这三点,通过一两个学生的典型指导,对其他学生依据“原材料”,结合本人实际,提炼出切合题意的论点。

四、多向思维

所谓“多向思维”,实质上是指使思考中信息朝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引出更多的新信息的发散性思维。不过,在供材作文的指导中,由于受到“原材料”和作文命题的限制,是不可能“任其自然”的。进行“多向思维”导向的供材作文指导,也要针对“原材料”与“命题”的特点来选定。这类供材作文,多数在“材”和“题”上就不拘泥于一个指向,不局限于一个既定的理解,给学生留有可作出切题的多种解答,可作求异创新论述的余地。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就只提供一幅漫画(见下图),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漫画、理解画中寓意,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根据个人认识,写出一个看法(论点)并具体地写出理由(论据),自拟作文题,写300字左右即可。”

死里逃生

(附图{图})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以上6篇生命科学导论论文3000字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生命科学导论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最新范文

设计概论论文【优秀7篇】10-24

经济学毕业论文(最新3篇)10-24

期刊论文精选9篇10-24

环境法论文精选6篇10-24

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优秀3篇10-24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最新9篇】10-24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10-24

设计模式论文优秀6篇10-24

金融危机论文优秀7篇10-24

转基因技术论文5篇10-24

122 2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