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小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简短(通用7篇)

时间:2024-04-23 11:10:09

故事是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编辑为家人们找到的7篇科学家的故事简短,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篇一

生物学家童第周怒斥皮诺

着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能够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我争了那口气,也为祖国争了光。

科学家小故事演讲稿1100字 篇二

哥白尼是一位伟大天文学家,他在1506~1520xx年间已经写成“太阳中心学说”的提纲——《试论天体运行的假设》。 早在哥白尼旅居意大利的时候,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就重新颂布“圣谕”,禁止印行未经教会审查的书籍,可疑的书籍一律焚毁。 1520xx年哥白尼从意大利归国时,就亲眼看到宗教裁判官对胡斯分子的血腥镇压,许多密谋聚会的人都被抓起来活活烧死。在哥白尼的一生里,波兰国境内至少进行过300次以上的宗教裁判活动。哥白尼也经常受到威胁和迫害,在他担任弗隆堡大教堂修士的瓦尔米亚教区,他舅父务卡施大主教死后,几个继任的大主教都三令五申地“查禁邪教”并对修士们严加监视。他们认为哥白尼是个“叛教者”,直到他临终时,身边还有上司所布置的密探和奸细。

主使迫害哥白尼的是斯古尔捷特,斯古尔捷特虽是个修士,却信奉无神论,自己不做圣功,别人做圣功他还嘲笑。他对哥白尼十分钦佩,两人很快就成为知己。这就引起霍兹乌施和新任主教扬·丹提谢克的猜忌。丹提谢克是个很阴险的家伙,他看出如果《运行》出版,他所维护的神学殿堂就会土崩瓦解。于是,丹提谢克开始向哥白尼步步进逼。他首先要哥白尼和斯古尔捷特断绝往来遭到哥白尼的严词拒绝。斯古尔捷特后来遭到罗马教廷拘捕。 不久,丹提谢克又根据弗隆堡教长的告密,强迫哥白尼和安娜脱离关系,安娜被驱逐出境。 这一期间,罗马教廷对哥白尼的学说也很感惊慌。1533年,安娜皇克雷蒙七世曾叫人阐述“太阳中心学说”的基本原理。哥白尼学说的革命内容使教皇大为震惊,他决定想办法把哥白尼的手稿控制起来。1536年,一个红衣主教写信向哥白尼索取手稿,哥白尼拒绝了。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我一想起我们的教师哥白尼的命运,就感到心惊胆颤。”但是,教会的迫害并不能阻止《运行》的出版,哥白尼的斗争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1543年5月24日,当这部巨著印好并送到弗隆堡时,久病的哥白尼已危在旦夕。御医梭尔法把书放到被子上,并把哥白尼的手放到书上,哥白尼用他的无力的手痉挛地抓住书本。哥白尼已到弥留的时刻,一小时以后他就与世长辞了。 《运行》带着遍体鳞伤,在人世间流传了300多年。直到19世纪中叶,《运行》的原稿才在布拉格一家私人图书馆里被发现。1873年,出版了增补哥白尼原序的《天体运行》,但有关原子说的章节仍未补入。1953年,《天体运行》出第四版时,才全部补足原有的章节。这时哥白尼已经逝世了420xx年。

这是真是一位令人记念的天文学家。

科学家小故事演讲稿700字 篇三

邓稼先,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的名字。他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经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经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仅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祖国要求他制造原子弹时,他义无返顾地同意;当苏联单方面撕毁和约,撤除相关人员时,他自我带头攻关,并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之后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当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时,他并没有因成功而放弃工作,而是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方案,最终最终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5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的李鹏同志专程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中国“两弹”之父。当他生病时,他还一向想着工作,正因为祖国有他这样的好儿子,我们国家科技武装技术才能如此的先进。他的精神一向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篇四

牛顿1642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篇五

道尔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被认为是近代化学基础理论的奠基者,这是由于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尔顿原子论”。

由于家里很穷,道尔顿十三岁就辍学了。不过少年道尔顿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找同学借来课本,在家里自学。由于道尔顿善于动脑筋,他的`学习进度比同学还快。他有一位亲戚爱好自然科学,道尔顿就向他学习数学、物理知识。后来,道尔顿自己开设了一所学校。他不仅负责学生的功课,还带领孩子们做游戏。一到晚上,道尔顿就刻苦读书。

1781年,道尔顿到一所学校当老师,这是一所很简陋的学校,但是图书馆里却堆满了书。道尔顿看到书架上有这样多书,兴奋极了。知识才是他追求的财富!从此,天天坚持不懈地读书,攻读数学知识,努力培养自己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在这段时间,他还学习天文,观测天气。

道尔顿兴趣广博,阅读了大量书籍,却能够学为己用。他的读书方法很有独到之处。

第一个特点是书本知识和实验相结合,这使他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个特点是他视野开阔,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广泛阅读,对哲学著作尤其倾心,这给他的思想方法带来很大益处,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就。道尔顿还是第一个研究色盲的人,英国人为了纪念他这一贡献,将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在回答“你是如何取得这样成就的”这一问题时,道尔顿说:“某些人之所以超过他人,与其说他是个天才,不如说是因为他能够专心志致地学习,而且具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

世界上不存在天才,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英国哲学家卡莱尔也说过:“天才是一种长久刻苦努力的能力。”与其说一个人是天才,还不如说是因为他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而且具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

科学家小故事演讲稿700字 篇六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多么伟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是无数英雄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坚定而明确的理想。他们把理想作为自己人生的航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直达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实现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让中国人远离了饥饿。

读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业,必须先学做人。

只有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才能踏踏实实做事;只有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贪图名利,他可能早已是亿万富翁;如果袁隆平贪图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岁的高龄流连于稻田之间。他是真正想为人民做点实事,为农民增收,为国家分优。

读袁隆平,我知道机遇宠爱有准备的人。

从查得威克发现中子,到中国科学家合成人工胰岛素。他们遇到机遇,获得成功,哪一个不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一个不是经历了数千次的实验呢?有位名人说得好:“当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时,就可以考虑机遇了!”是啊,机遇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

读袁隆平,我知道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试想,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健康长寿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增添多少新的发明创造啊!每次听到有风华正茂的科学家去世,我都会为他们感到惋惜,为国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经常运动,使自己身体健康,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人类多作贡献。袁隆平七十六岁了,仍然能在实地实验,这与他平时经常运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直接的关系。

读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读袁隆平,使我的心灵得到美化;读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科学家励志小故事 篇七

海洋学家席薇亚·厄尔博士年幼时曾被波浪打翻,自那以后,她就迷上了海洋。她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海洋科学家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地理》的驻站探险家。在大部分时间里,她要么徜徉在浪头里,要么遨游在深海中。她致力于拯救海洋,她希望人们明白:吃金枪鱼三明治是“不厚道”的。当我们饕餮海鲜盛宴时,或者用杀虫剂消灭花园中的昆虫时,海洋都会受到影响。

你小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在哪里长大?

厄尔: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可不急着长大。我出生在新泽西南部一家小农场里。在我12岁时,父母搬到了佛罗里达,墨西哥湾成了我家的后院。

我与海洋的第一次邂逅发生在新泽西海岸,那年我3岁,海浪把我冲倒了。就这样,海洋俘获了我的全部注意力!那次经历并不恐怖,反而令我兴奋不已。

从此我满脑子都是海洋生活的念头,且从未消减过。新泽西海岸的沙滩有许多巨大、粗糙的马蹄蟹——我觉得它们非常奇妙,许多成年人害怕马蹄蟹,我觉得自己比大人们厉害多了。我并不觉得马蹄蟹可怕,反而觉得它们很美。它们从不攻击我或者其他人——它们过着自己的生活,与世无争。

你是如何成为一位科学家和探险家的?

厄尔:很简单。我是一个从未长大的孩子。最优秀的科学家和探险家都具有孩童的特质,他们勇于发问,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奇妙之处。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谁?什么?哪里?为什么?什么时候?怎样?他们总是在提问,我也总是在提问,像一个5岁的孩子。

你有哪些幻想?

厄尔:潜入水下,拯救海洋,变成一条鱼,或者想象自己是一条鳗鱼,没有胳膊和腿,只有滑溜的身躯,游来游去,然后钻进洞穴里只露出脸……我真想进入鱼的身体中,体验鱼的生活。鱼类拥有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官。它们从鳃至尾都有侧线来侦测水的流动,侧线可能还有更多的作用。或者想象自己是一头蓝鲸——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能够感知几百甚至几千公里外的声音,这种神奇的能力将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总是这样幻想。每个人都会做白日梦吧?

你有崇拜的英雄吗?

厄尔:我有很多崇拜的人。我的《国家地理》驻站探险家同事们各有独特之处,每个都是英雄。他们当中的每一个都是传奇人物。

小时候,父母是我的英雄,我的兄弟们也是;成长的路上,优秀的教师是我的英雄;还有亲戚们,尤其是姑姑与叔叔,他们乐于为大家带来快乐。我的家庭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富之家,但我的家人拥有精神财富,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知道无论我闯了什么祸,我的父母都会站在我这边。

你到过的地方最棒的是哪里?

厄尔:最棒的应该永远是下一个地方。我喜欢回到多年来我熟悉的地方,因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动机是尽我所能,将这些地方迅速发生的巨大变化告诉世人,使人们尽快认识到这些变化的结果。

从我的孩童时代至今,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已超出此前人类历史对地球影响的总和。首先,人口数量增加。我出生时,全球人口20亿,现在全球人口逾60亿,也就是说,人口翻了3番,而地球并未变大。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人类施加于土地、空气、水、野生动物上的压力剧增。

我有幸比寻常人有更多的机会深入海洋,目睹许多常人未曾见过的景象。人们需要了解这些事实。如果你不知情,你就不会关心,而许多人偏偏不知情。我自封的使命是:激励人们亲自去看,各施所能,为自己、为自然界带来改变。要知道,这一切彼此紧密相连。

最新范文

精选儿歌大全经典歌词(最新9篇)04-23

语文病句修改【优秀7篇】04-23

描写大自然的诗句(精选9篇)04-23

描写战争的古诗词【优秀7篇】04-23

工地安全标语【优秀13篇】04-23

母亲节短信祝福语【优秀5篇】04-23

新学期开学寄语小学【范例优秀5篇04-23

精选简单的七年级奥数应用题【通用7篇】04-23

褒义词二字词语有哪些(最新9篇)04-23

每天清晨早上好祝福语【优秀12篇】04-23

129 37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