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优秀5篇】

时间:2024-03-05 13:53:17

职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职业规划没有做好。下面是山草香美丽的编辑帮大家分享的职业规划论文【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职业规划论文 篇一

关键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大学教育业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同时,大学毕业生劳动就业体制也由“统一分配”转向“自主择业”。这使得过去“天之骄子”们的从容和优越逐渐被严峻的就业现实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所取代。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消费观念也在逐渐由“人才高消费”向合理化转变,更使得大学毕业生求职难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对于社会未来的发展而言,或许是一种进步。但是,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则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从根本上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这已经成为每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不仅局限于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并使他们有能力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谋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而当前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却影响着这一目的的实现。

1.就业指导理念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目标上。多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停留在把毕业生送出校门,为学生安置工作,强调一次性就业率的状态,缺乏对就业指导和就业主体的深层思考。如此简单的目标和导向,自然把学生引人思路闭塞的怪圈:只要找到一份工作就算大功告成,至于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是否适合自我的个性特质、是否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不甚了解,造成了就业的盲目性,致使跳槽现象屡见不鲜,扰乱了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

2.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全程化服务意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更高的就业能力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一人校就在学校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职业目标的确立,并根据这一目标安排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培养相应的素质、技能,进而在毕业时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如何选择职业,如何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如何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大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应密切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可是当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仍停留在“阶段式”的就业指导层面,还属于“临阵磨枪”型,只是到大学四年级临毕业的时候踢出临门一脚,把教育对象仅仅锁定为应届毕业生,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毕业生的择业指导上,距离“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目前多数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局限在解答毕业生有关就业合同的签订和就业政策的咨询上,即使开设就业指导课,其内容仅是就业形势的分析介绍、就业信息的通报,以及如何撰写求职报告,如何填写个人的求职简历,如何应对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等方面,信息量小,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而对如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等带有根本性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力度。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仅停留在协议发放、回收、签字、盖章和罚款等行政任务的完成上,根本就谈不上就业指导。

4.就业指导专业队伍人员不足,人才匾乏。根据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与就业指导的专职队伍的人数比为500,1,但目前多数高校在安排就业指导专职工作人员方面尚无法达到这个比例。一方面,很多高校专业的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严重匾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应急,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一些行政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就业指导的效果难免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即使是专职工作人员也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在质量上也不能完全适应在新的就业环境里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的要求。

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现实惫义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历程。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明确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对每个个体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所进行的设计和规划。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需要对个人的特质、职业环境进行探索,以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在面对各种选择时,针对各种机会进行生涯评估,以形成生涯决定;进而投身到职业生涯当中,最终获得自我实现。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还能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筹划未来,定下事业大计,确定一生的发展方向。

应用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从自我认知开始,准确定位自我,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以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理性面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具体而言,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实现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对接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和进人职业角色,激发学生进人职业角色的渴望,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探索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以职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学业与大学生活。从而实现大学生活“职业化”,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人职匹配”。

2.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就是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地明确职业方向,而不盲目化。大学四年是职业生涯的重要准备阶段,因此从适应社会用人要求的角度出发,大学生要培养一些必备的个性品质,只有了解这些,在大学期间才能按社会所规范的人才要求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这是大学时期必修的人生课程。对自己认识越多,对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品质认识越深,大学生的自我塑造计划就越具有前瞻性。给自己定一个塑造个性的计划是让自己保持适度自尊、合理进行生涯设计的必要步骤。

3.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胜、目的性

学分制使学生进人大学后选择课程更为自由,但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很难明确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大学期习目标存在盲目性,必然导致学习缺乏动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弱化。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人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意义的帮助。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策略,建立学习的兴趣和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毕业生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4.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持续科学发展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成才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适合自己职业潜能、性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决定其能否成才的关键。对事业的持恒热情、执著投人和高效工作是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保证,而其背后的主观决定性因素是能力、性向以及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意义的认知及与该职业要求的适配性。当今择业者和从业者大概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确实知道自己适合和愿意做什么而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好像知道自己适合什么而选择了什么;说不上适合和感兴趣做什么,只是在机会或条件的作用下被迫选择了某种职业或工作。在后两种情况下,成才的可能性低于第一种情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持续科学发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新途径、新方法,它贯穿大学生整个职业学习的全过程。高校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科学性。高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普及和推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美国从小学生就开始进行生涯教育,而我国是在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之后,才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当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如何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成了各高校应该关注的问题。首先,学校自身应该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且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再次,做好信息和经验交流工作,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应经常沟通,互相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人的理论,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相关工作,这是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必由之路。高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进行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一年级处于大学适应期,这一阶段可引导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作初步了解。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处于对职业生涯目标的探索期,这一阶段应着重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个性的优化、职业价值观的确立,从而帮助他们寻找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三年级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明晰,可助其为实现职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优化心理素质。四年级就业的严峻形势就在眼前,要为求职准备好一切软件和硬件,为即将从事的工作积极搜集信息和材料,寻找所有可能的机会,参加面试,进行求职前的培训以及转变角色,适应社会。

3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保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的知识,指导人员应逐步专业化、专家化,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规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一方面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外部职业世界,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目标;另一方面要通过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同时结合职业世界不断变化的各种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中讲座辅导,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需要。

4.引进与开发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

职业测评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个性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高校应该充分认识职业测评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一方面挑选、引进合适的科学的职业测评体系,另一方面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测评产品,增加测评的信度和效度,努力让所有大学生都能接受职业测评,真正地了解自己,正确地认识自我。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测评,才能树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念。学生把握了测量结果,就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消除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迷茫,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个较为科学、客观的参考。超级秘书网:

职业规划论文 篇二

做好职业规划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决择与行动。

知己:是全面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与需求,以及提高内心最深处的到底要的是什么,能做什么?

知彼:是全面了解外界,指了解各种职业的特性,变业渠道、职业能力、工作内容及发展前景。

知彼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知己告诉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两者密不可分。

决择与行动:是指对制定目标,执行目标与修订目标。

对于上述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用下面一个真实的例子进行分析:

Steven ,某外资通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业务发展总监

如何做下一步的职业规划,经过反复的考虑与验证,确立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理想职业目标 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在40岁前做世界500强的大部部门经理或国外中小企业的在华总裁。

分析目标差距:

自身条件:

年龄:31岁

学历:清华大学硕士

工作经历:5年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主要从事项目管理、销售、市场推广及团队管理。

擅长:团队与人员的管理。

优点:敬业。

缺点:冒险精神不足。

… … … …

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资历必须具备条件:

1、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

2、优秀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3、敬业精神。

4、良好的工作背景与业绩。

… …

现实与理想职业的差距:

缺乏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

缺乏全面管理的实践。

… …

分阶段实现长远职业目标

第一阶段:

实施步骤

1999-2009年 职业规划重点: 弥补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包括财务知识的理论知识。

实施策略:难以自学,而且在工作中边做边学的机会亦很少,通过攻读MBA解决。

决策考虑

1.全职攻读:蒸蒸日上的事业,不愿放弃

2.业余攻读:EMBA形式可以接受

选择EMBA的条件:

第一、必须能够授予美国或欧洲学位,因为主要在欧美公司工作,他们对于国内的EMBA学位并不感兴趣;

第二、学校在会计、财务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等课程上要有特长,这样才能弥补的自己的知识欠缺;

第三、上课时间能够配合经常出差的要求,如每月最好集中几天上课,这样其他时间可以安排出差。

目标评估

*山草香 www.shancaoxiang.com*目标实现-> 2009年EMBA毕业

第二阶段:

2003-2006全面管理能力的锻炼与实践。

决策考虑: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EMBA的管理提升,跳槽或晋升到负责全面管理的岗位。

目标评估

职业规划论文 篇三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三个认识误区

1。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规划。其实不然,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规划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它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职业规划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2。就业教育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在大学生四年级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大四学习的重点内容,且认为大四的就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个静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到规划者自身兴趣、素质和自身以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调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

1。理念缺失。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

2。机构缺失。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旧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专业教师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要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党务、政务部门,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要他们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生只有在大四就业时,学校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大学期间”占15。9%,“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在小学和和初中阶段目前还是空白。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缺失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购买率低。据调查,社会上86%的人对职业规划有过了解,但仅有8%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购买率仅为9。79%。其次,高校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关注更多的是“进口”和办学质量,对“出口”的关注却并不够,投入得也少,领导的不重视,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及其工作开展的环境。最后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在我国,家庭教育以灌输为主,以“严”著称。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的兴趣和价值观都是父母和社会强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长的家庭环境里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环境。

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

在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下,要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于政策或法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而各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新事物,人们对其理念、内涵和外延并不理解,以致于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笔者认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就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观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教会大学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如何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级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小学和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铺垫,这就是说要成功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在中小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笔者以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职业理念,让他们对不同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职业理想、制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首先是成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以满足目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这些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存在:第一,可以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通过政府的资助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测评工具;第三,可以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其次是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

2。培养一批专业、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接受培训后,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2)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创新,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其次,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一个企业和企业职员的生涯规划经历、过程、经验和教训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好的内容。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创业开发课程,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也得到了训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知识在黑板上写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比如写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社会实践等。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①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②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中国教育报》

职业规划论文 篇四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27-01

校园文化是在教育发展和教学过程中营造出来的良好的环境氛围的体现,它凭借自身的开放性、内容的丰富性,对高职学生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高职学生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确定高职学生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的过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斗志,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将从卫校角度出发,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一、高职学生现状及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高职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1)高职学生现状。首先,不适应大学生活。近年来,随着升学率的不断提高,学生毕业后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成了学生进入校园后的第一大难题。大多数学生都普遍存在“高四现象”,实际上,大学和高中差距特别大。比如,课后自学更加严格,人际交往更加灵活等,这些都使高职学生感到不适应。其次,学生的特殊性。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群体,既有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又由于学习状况、思想水平、家庭背景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有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在考核过程中难以过关,失去原有斗志;有的自身有着优越感,表现欲强烈,认为在卫校学习是一种享受,却难以在学业上有更大的进步。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高职学生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以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间接地给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带来挑战。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教育等内容。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应该实施柔性化管理,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比如,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多,如果教师单纯地进行讲解,高职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刚接触医学的学生很难鼓起自己实践的勇气,通过学生自己实践,能够明白卫校教学的真正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及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是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和时代特点,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奋斗方向,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对学生和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总的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对高职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高职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以便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该规划对自身有着充分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自身所学习的专业,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进而增强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人际交往和各种能力的提高,提升综合素质。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能改善校园校风,帮助高职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职业规划演讲比赛、技能比赛等各种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通过培育各种社团,共同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充分借助校园文化的形式,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首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观念。要对高职学生分析当前的经济和社会情况,让学生有一种危机感,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其次,帮助高职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方案。高职院校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从旁进行指导,让高职学生制定相对合理的方案,以便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最后,帮助高职学生不断针对自身错误进行纠正。要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习与生活中,高职学生难免会有一些问题,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不但能够为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励高职学生拼搏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当然,上述所讲相关内容还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颖。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8).

[2]白英龙。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J].理论界,2011(08).

职业规划论文 篇五

关键词:顶岗实习;企业;文化理念;人才需求

导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强调了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继续办好职业学校与培训机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到,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我们应该要让学校成为培育优秀社会人才的根据地,让学生在毕业前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适应职业的需求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顶岗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老师,到公司顶岗实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了解企业文化及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深入的了解现代公司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择人标准、培养方式,以便学校指导学生学习与活动培养其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需要。下面笔者就在东莞统率公司顶岗实习过程中所了解到的企业文化理念对人才需求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微薄之见:

一、敬业诚信,企业永恒追求的职业道德

对于任何一家有规模有组织的企业而言,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员工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职业道德更是支撑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因此企业不仅在企业内部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更把职业道德作为招聘员工的先决条件和辞退员工的重要依据。

在统率,每一位员工都是早上七点就起床,跑步1500米,然后是吃早餐上班,早起跑步既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一种意志的磨砺,在每一次的跑步中其实就已经是一种与自己潜力的默默抗争了,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员工高精神状态的工作效率更是一种乐观向上的拼搏进取意识,而这将对员工的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

真正的一个优秀的企业从来不会刻意去追求职业道德,但却会在一系列的事物中体现高标准的职业道德与企业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与管理中,努力让学生适应各种社会角色,多方面考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从小事中增强责任心,在一行就爱一行,并在言行中体现诚信美德,打通人际关系网,如此,才能真正接受的起企业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坏苹果效应”、“水桶效应”中显示团队的协作理念

办公室“坏苹果效应”,也是此次在实习中,指导老师多次提到的一个企业用人观点:一个“坏苹果”式员工的不良行为会像病毒一样传播,最终会带坏同事或破坏一个好团队。而“水桶效应”则是实习中指导老师除了在德之外讲的另一个理念。在企业中,更多的是希望有一个共同进取、互相协作的团队,这样才能有效率保质量的完成项目。因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是一个公司和企业最看重的。

在这个讲究双赢的社会里没有人是孤立存在的,正如统率员工常说的一句笑话:“别忘了,你手旁边还有手!”在统率,我们看到了一种奇怪的企业活动,那就是员工们必须要完成在台上讲一百个故事的任务,这不仅加强员工自身素质的好方法,更是员工与员工促进交流,提高企业整体凝聚力的好机会。

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利用团队的力量征服一切障碍,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团队活动来体现团队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在团队中学习队友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共同进步,健康成长。

三、细节与衔接中凸现不凡的企业文化

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门槛效应”。之所以有这个感想,主要得于在统率公司中所看到的另一个现象:在公司中,每个小分局里的员工他们没有像其他公司一样有一个比较像样的食堂与火头师傅,而一切的伙食问题则由大家自己来完成,做饭只是生活上的一个细节,也许会有很多的人不以为然,但他们假若他们能在这个小事上、细节上建立新的平衡,并能愉快的完成,那么更能接受在工作中的出现的问题,“oneandone”的迎刃而解。从小事从细节做起,从古至今大家所提的一个点,也是许多人最为忽视的一个细节。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量案例反复证明,一家企业不论规模有多大,质量效益有多好,都有可能由于对某个环节、某个员工管理的疏漏而毁于一旦。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是一种长期的准备。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获得一些机遇,也就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当今大学生普遍自尊心较强,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更应该擦亮眼睛,在细节中发觉学生的独特闪光点,在激励中让学生快乐成才。同时大力教导学生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处处留心细节部分,做一个聪明人,更做一个“有心人”,做好别人都能做到的,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最大力度的完善自己,以迎接企业的高标准挑战。

四、“篮球架”原理,企业为员工设定长远发展目标

这次实习中更让我体会到了统率公司的另一个文化理念,也就是洛克定律,又可称做“篮球架”原理。篮球架有一个跳一跳就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而这次了解到统率一直是朝“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与高度的热情去追求,才会有如此的发展。因此,要想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应该设置有着这种“高度”的目标。

如果把立脚点放到我们的高职教育中来,我们大可在学校教育阶段就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自身发展方向,并在有限的大学时间里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朝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正确的找到奋斗方向,明白自己在大学里真正该学什么,该做什么,也让学生对以后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赏析教育”在督行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学生一步步进步中不断加大学生“追赶”度,让学生不仅乐意为之努力,更在追赶中不断的提升了自己。

总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与产业人才市场结合起来。以客户服务观指导教育教学行为,走产学“双赢”的办学之路。从企业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中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教育学的一项成功的创新体制,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改革为切入点,与企业合作,按企业需要,开展学校员工到企业参与职业培训,以企业标准引入教学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实施和运用;以企业需求为依据的开放式运作,促进彼此间沟通和理解,形成共同发展愿景,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教学管理机制,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走出一条成功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最新范文

金融行业职业生涯规划(优秀10篇)03-05

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优秀9篇)03-05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10篇03-05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书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大03-0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优秀10篇)03-0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优秀4篇03-04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精彩5篇)03-04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优秀7篇03-04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最新6篇)03-04

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优秀8篇03-03

64 9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