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 最新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时间:2024-01-03 15:07:49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扁鹊治病相关内容,山草香精心整理了5篇最新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一等奖,欢迎查阅与参考。

《扁鹊治病》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扁鹊、蔡桓公、理睬、肠胃、敷烫、几剂、汤药“等词语。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从扁鹊的言行中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从蔡桓公的态度表现中体会人物心理。3、理解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查找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和他们的小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和他们的故事,有哪位同学能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医分别是谁呢?扁鹊(战国),华佗(东汉末年),李时珍(明朝),张仲景(东汉末年)扁鹊是中国最早的名医,他的医术非常高明,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扁鹊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请同学们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把句子读顺。(学生自由朗读)引出生字词。a、读准音(一人读一字)(平舌音:蔡、睬    后鼻音:肠、烫、汤)形:肠、烫、汤     是形近字,注意区分。b、齐读生字词。2、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开火车接力读方式)      老师给予正音。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扁鹊见了几次蔡桓公,每次说了些什么?蔡桓公的态度是怎样的?2、四人小组讨论填表学生汇报板书:

次数 病情 蔡桓公的态度 1 皮肤小病 不相信 2 皮肉之间 不高兴 3 肠胃 非常不高兴 4 骨髓 奇怪

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要正视问题,改正错误。要接受批评帮助和忠告。 3、同学们真聪明,老师都没讲,你们就把蔡桓公的病情和态度都读懂了,那么课文的哪个句子告诉我们扁鹊的医术很高明呢?出示句子:句一: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句二: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句三: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就死了。      扁鹊真不愧是一代名医,在中医理论上,为病人诊断要经过望、闻、问、切四个环节,现在扁鹊只凭“望”,就知道蔡桓公病在哪里,应该怎么治都一清二楚,我们真为他坚起大拇指,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4、同学们,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蔡桓公病死了?病开始时,用可以治好;十来天后,病发展在;再过十来天,病发展在;再过十来天,病发展在,不能医治。五、创设情景,拓展想像。读过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有许多感受,也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让我们畅所欲言,尽情地说一说、写一写吧!六、板书:                  扁鹊治病

次数 病情 蔡桓公的态度 1 皮肤小病 不相信 2 皮肉之间 不高兴 3 肠胃 非常不高兴 4 骨髓 奇怪

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要正视问题,改正错误。要接受批评帮助和忠告。

扁鹊治病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纪昌学射

一、导入:

1、记得《惊弓之鸟》的故事吗?还记得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吗?(更赢),是啊,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2、我们先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从这几句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3、是啊,你们说得很对,那么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呢?飞卫告诉他什么秘诀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纪昌学射》

二、学习课文。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思考:

(1)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自悟。

(二)全班交流。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自学要求,流利地朗读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相机纠正读音。

2)小组分段朗读。

2、在熟悉课文之后,谁能准确而又简练地告诉大家,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再飞卫的指导下勤练眼力,最终成为白发百中的神射手。)

3、对于这则寓言你们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进行交流。

4、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大家已经把自己受到的启发写出来了。那么经过刚才的质疑答疑,你们又闪现出什么新的灵感了吗?你现在的想法是不是开始的时候更加全面了呢?

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修改自己写下的启发。然后我们再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谈自己所受的启发。(允许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想,比如做事情要先打好基础,学习是需要毅力的,必须坚持不懈;学习必须找对方法……)

5、重点抓住“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一点进行阐发。

是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打好基础,你们能举例说一说吗?(出示课件:)

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

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

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

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

要想掌握……,就要……。)

三、学习写字。

出示生字。提醒学生注意“昌” 是上小下大,“刺 ”的左面尤其要注意。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展示学生习字,讲评。

板书

纪昌学射

有决心

练眼力-----有毅力----百发百中

有恒心

第二课时:扁鹊治病

一、导入新课

上一次我们认识了一位神射手,这一次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名医,看看这位名医的故事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揭题,齐读。

二、了解扁鹊其人。

扁鹊到底是什么人呢?谁来介绍介绍?

指名介绍,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总结。

三、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四、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出示生词,指名以学生领读,全班跟读。

2、指名读课文。

3、谁能讲一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4、你还有什么疑问不能解决?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5、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 可结合语文作业本中的阅读联系提问: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他心里会怎么想?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6、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可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比如:不能像蔡桓公一样讳疾忌医;要学习扁鹊坚持真理的精神等等,只要与课文的题意有关,都可以给予肯定。

五、作业设计:小练笔

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板书

扁鹊治病

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

《扁鹊治病》 篇三

教师要对教师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在思考,总结得出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就是教学反思。下面是关于《扁鹊治病》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一

真可谓 “ 一石击起千层浪 ” ,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当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时候,教师就成了课堂生成的发现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 …… 。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扁鹊到底该不该跑呢?他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将扁鹊与现在的医生治病救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学生地的确确地思考了,探究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体现了语文教学开放式的特点。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独特感受,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不同角度的欣赏。

二、 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的表述中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与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扁鹊治病》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在注意上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多种表达。

扁鹊该不该逃走,他应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当课堂上出现精彩的一幕,我们应该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日记收上来之后,由于经过了课堂的整理与交流,课后的反复思考,比说的更加有力有据。崔泽宇的日记是这样写的:“扁鹊,虽然你是一代名医,曾经创下了‘起死回生’的神话,当然你也很负责,一次次拜见蔡桓公,希望他可以接受你的治疗。人总是有很多的缺点,况且蔡桓公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你在哪里?是啊!保命要紧,可你怎么不能去减轻蔡桓公的痛苦呢?也许病是好不了了,但是他也许仍然会感激你,在死之前不带着遗憾。试想如果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千年后的今天,医院里到处是患有绝症的病人,难道你也扭头就走吗?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许多大夫在极力减轻将死之人的痛苦……我欣赏你的才华,但你的做法我实在不能认同……”这孩子以小到大,以古喻今,给这课留下了精彩的回味。

《扁鹊治病》教学反思二

本次教研主题是围绕导学案,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我执教的《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导学案,并围绕导学案进行教学。在这堂课上,我真切地感受到导学案的一些作用,也感受到课堂上的一些优缺点。

一、导学案的作用

1、指导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或预习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学习。本课的导学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查阅资料 初识人物

(2) 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

(3) 再读课文 了解内容

(4) 品读课文 走进人物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扁鹊医学高明?面对扁鹊的劝告,蔡桓公又是什么态度呢?让学生在课文中读读、找找、写写。

(5) 感悟寓意 拓展练笔

2、调整课堂教学

在上课前,我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适当调整教案。比如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到的难读的词——“蔡桓公”、“骨髓”,容易写错的字——“蔡”、“睬”,不懂的词——“敷烫”、“几剂汤药”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课堂反思

1、亮点——突出“蔡桓公”

(1)依托说话练习

我认为,蔡桓公是本篇课文的主人公,也是寓意得出所在,所以,我着力于这个人物的教学,但是课文描写蔡桓公的只有两句语言,以及两处态度。因此我就拓展了说话练习。

(1)第一处,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想象一下,当扁鹊第一次告诉蔡桓公,他皮肤上得了病。蔡桓公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啊?

蔡桓公( )地说:“我的身体……”。

(2)扁鹊看到蔡桓公这样的态度,不得不连忙退了出来。

他走后,蔡桓公又会用怎么样的态度,对左右的人说些什么呢?

(3)写话练习

五六天之后,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得知此消息后, 说:“ 。”又会怎么说?说些什么呢?

(2)词语拓展积累

怎么说好话,加入蔡桓公的态度,可能话会说得好。因此我在导学案“词语链接“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表示不当回事的成语、表示非常生气的成语以及表示非常后悔的成语,提升说话、写话能力,人物的态度变化显现出来了,寓意也自然而然地出来了,正是因为蔡桓公对自己的病不以为然、不听劝告、自以为是,才导致小病变大病,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的道理。

2、缺点——指导故事内容还欠到位

本课是寓言,作为寓言教学,首先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清楚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说经过的时候,显得冗长,教师应该点明可以用扁鹊“三番五次”来劝告,蔡桓公都不听,突出“三番五次”,或一次又一次。要指导到位。

词语的拓展是一个亮点,但是拓展过多,学生是否能接受。因此我反思应该让学生在导学案中抄写,达到积累的真正目的。

三、困惑迷茫

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的确让学生自主学习,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发展空间,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特别是30%的学困生,一节课下来,看他们完成的导学案,不是答案不规范就是压根没有,课堂上更是见不到他们主动发言的身影,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既发展了好学生,又使后进生有所进步,一直以来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一等奖 篇四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寓言内容,体会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结合重点词句领会人物特点,感悟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组织学生观看《起死回生》动画片

一.回顾短片,揭示课题,

二、了解扁鹊,初识名医

1、生交流关于扁鹊的资料2、齐读形容医术高明,医德很高尚的成语

三、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3、回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什么?(题眼扩展法、串联法等)生汇报

四、研读词句,揣摩人物特点

(一)体会扁鹊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1、默读课文,找出能证明扁鹊是一位名医的句子。

2、生汇报谈理由感受

3师指导朗读,揣摩人物语气

4、填写扁鹊专用诊笺,观察这份诊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病情、治疗方式以及拜见时间三方面来谈)

5、交流:明知蔡桓公不信,扁鹊为什么三番五次去提醒?

6、教师引读扁鹊拜见蔡桓公说的话

(二)体会蔡桓公的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1、交流问题:扁鹊是名医,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他?2、指导朗读

3、扁鹊第三次拜见,蔡桓公非常不高兴,等扁鹊走后他又会对左右的人说什么呢?

4、想象一下,临终之际,蔡桓公会说些什么?小组内交流后回答。

5、学了这个故事,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能否用上一句俗语来说说

五、理解寓意,拓展延伸

1、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举例说说生活中,你的身边有没有像蔡桓公类似的人类似的事呢?

七、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郑人买履》《老马识途》《买椟还珠》。

2、请你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题写一写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他会如何回应?

扁鹊蔡桓公

医术高明固执己见

医德高尚讳疾忌医防微杜渐

《扁鹊治病》 篇五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学生读故事,学生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了解扁鹊并质疑课题。

(1)齐读课题《扁鹊治病》

(2)质疑:扁鹊给谁治病?怎么治病的?治好了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吧!听朗读读音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自己受到的启示写下来,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品读课文

1、说扁鹊是名医,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说明扁鹊是名医的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找到“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确实是名医。老师相机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3、扁鹊既然是名医,可蔡桓公为什么却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扁鹊所说的那段话。(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4、想一想蔡桓公的病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四个阶段)哪四个阶段?(师引导读四个分句)

5、在扁鹊看来,蔡桓公最初只是病在(皮肤——板书),皮肤上的这点小病可以怎样医治?也就是说蔡桓公此时的病只用最简单的方法——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为了使板书简洁清楚,我写成“能治”,(板书“能治”。)

6、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公却是怎么对待的呢?

7、蔡桓公不但不相信自己有病,还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所以他拒绝医治。可扁鹊说了,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通过我们前边的学习,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正如扁鹊的推断,在不断地向体内发展,那到底发展到过身体哪些部位?是否能够医治?蔡桓公分别是怎么对待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个句子结合三、四自然段仔细读一读,想一想,勾一勾有关词句。

8、蔡桓公的病发展到过身体的哪些部位?(请学生板书——皮肉、肠胃、脊髓)他们分别处于什么阶段?(生板书——可治、还能治、等死)当病在皮肉间时,蔡桓公怎么对待的?生板书——假装没听见,你猜他这时在想什么?当扁鹊告诉蔡桓公病在肠胃而且仍可治时,蔡桓公却——生板书:满脸不高兴,

9、扁鹊最后一次见到蔡桓公时,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脊髓,只能等死,课文哪里讲了这部分内容?齐读五自然段的前两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10、生质疑解难:扁鹊为什么看到蔡桓公就跑?蔡桓公为什么觉得奇怪?

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蔡桓公本来患的只是皮肤上的小病,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抱病死了呢?(使学生体会到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道理。)

2、同学们把这个故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想,你还会明白什么?(要防微杜渐)

四、结束语:

一个短短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么多的道理,我想这就是寓言故事能经久不衰,深受大家喜爱的真正原因吧!同学们课后有时间一定多读读寓言故事,其中的深刻道理会助我们健康成长的。

几点反思:

教完本课,总觉得不尽人意,反思课堂教学,有几点体会:

一、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不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 …… 。

二、要体现开放式教学思想。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本课教学就是要体现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最新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扁鹊治病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最新范文

《鲸》教学设计优秀6篇01-03

音乐课教学设计优秀3篇01-03

《约客》教学设计(优秀8篇)01-03

《猫》教学设计优秀5篇01-03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优秀5篇)01-03

教学设计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优秀9篇01-03

小学课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优秀7篇)01-03

语文高中教学设计【优秀10篇】01-03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01-03

《可能性》教学设计【通用7篇】01-03

52 5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