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优秀9篇)

时间:2023-08-20 09:14:1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页~77页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三角形面积,山草香整理分享了9篇《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小学数学评课稿 篇一

三角形的面积小学数学评课稿

《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教材下册28、29、30页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之后学习的。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经历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通过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 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六张三角形(相同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两张)纸片

学习重点: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在设计时是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外拓展三部分构想的。

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时,发给他们预习导引卡,让他们根据预习导引卡进行自学本节课的内容。预习导引卡中的“迁移猜想、操作转化、观察讨论、得出结论”环节给学生一个探究这节课的重难点的扶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就可以完成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三道试做题,让他们对自己的预习进行自我检测,利用预习导引卡奏响课堂学习的前奏曲。

课堂学习分为五个环节进行的。首先是专项训练——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练习;二是确定知识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三是交流汇报,突破重难点,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四是自主总结、质疑释疑,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总结,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遗留困惑,或者说说自己不同的想法;五是自主练习,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中第三个环节: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这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智慧的双手能创造智慧的头脑。”让学生的小手动起来,让学生的大脑转起来。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首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反馈汇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底、高、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逐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也可以得到发展。

课外拓展是让学生试着去求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感受数学学习是丝丝相连、环环相扣的,利用转化的思想继续数学研究。由此,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探究。为什么把求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作为课外拓展呢,就是因为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之后,有学生好奇的问我,怎样求圆形的面积?我看到了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我也看到了他们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喜悦,他们对于新知识不再是无动于衷,而是一种主动地态度要求去探索、去深究。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想,由于我的教学经验不足,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我感觉本节课还存在不少问题。在此,真心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谢谢大家!

附:

六度:教学目标的适切度

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学习方式的自主度

小组合作的有效度

练习设计的层级度

拓展延伸的合适度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篇二

活动三:老师还会一种推导方法,叫折叠法,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用这种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教师介绍。

教师讲解,并用三角形的纸给学生演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2)(三角形高的÷2)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这对有余力的学生是一种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3、教师小结:我们用拼图法、剪拼法、折叠法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那么,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你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三、巩固应用

公式运用

1、出示例题: 红领巾的底是100㎝,高是33㎝,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

( 学生尝试完成) 交流做法和结果 S=ah÷2

=100×33÷2

=3300÷2

=1650㎝2

2、你会计算这个三角形标志牌的面积

3、对比练习,分别计算,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

4、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你认识吗?算一算2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做这样的两块标志牌 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5、火眼金睛

四、巩固拓展

图中有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你能找出几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都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篇三

[设计意图]学生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基础上,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动手操作,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操作、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除了刚才我们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外,请同学们再用剪拼的方法进行推导。

(1)小组讨论:怎样剪拼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交流汇报(请学生展示剪拼过程)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底)(三角形高的一半)

小学三角形面积课件 篇四

小学三角形面积课件

教学准备:

剪刀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www.shancaoxiang.com》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教学反思:学生在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

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感悟,效果比较好。

6、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

1、第28页第1题。

2、猜三角形。

3、画三角形。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2)画一个钝角三角形;

(3)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5)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

(6)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

(7)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篇五

《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推导方法太单一,都是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在一起,我是在想老师应不应该点拨其他方法,老师点拨就会导致讲的太多,不讲呢有的学生不好理解。还有就是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多,这是本课中的缺憾。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并没有直接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两个问题。所以在后面练习的时候有的学生和问出为什么“除以2”。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引导学生探讨这个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这节课总这个地方处理的不好。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补充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总的来说这节课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点,我做得非常大胆,体现了新课程中关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但我发现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牵着学生鼻子走”,如学生合作和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讲的过多,提示(暗示)得过多;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形式比较少等。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推导过程中遇到困难——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如何剪拼成学过的长方形,开始相当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推导受阻,浪费了一定的时间,使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处理好这个环节,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还要重点解决“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篇六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册75~7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通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规律。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重难点突破: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及教师多媒体演示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概括、归纳出面积计算公式,从而掌握计算公式。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发挥想象任意拼摆。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提出任务,能否拼出平行四边形。 学生动手拼摆,与同桌交流。 2.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经验。 引导学生发现并板书: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用课件演示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3.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讨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提示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引导。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   右边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5厘米,高是6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5.出示:       右边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4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右边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5厘米,试求三角形的面积。     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集体评价。 6.小组讨论,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并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7.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公式。教师板书。 8.多媒体出示问题: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00cm,高是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要求学生用公式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集体订正并强调解题的完整过程。 三、反思总结,质疑问难。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判断。(1)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比三角形面积大。  (  ) (4)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是三角形的2倍。 (  ) 2.相信你能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方法:学生合作探索

教具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昨天下年,老师接到一个任务,想请咱们班的同学帮我一起解决,你们愿意吗?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学校少先队要吸收100名同学入队,需要做100条红领巾(电脑出示:红领巾),需要买多少布料?(电脑出示问题:需要买多少布料)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

生:必须知道一条红领巾的大小。

师:也就是要知道一条红领巾的面积。你们看看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接触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引入,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新授。

1、复习:

师:回忆一下,平形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的?

生1:将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一条高裁下一部分,平移到另一边,变成一个长方形。

师: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生2: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师:大家对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掌握得不错(电脑出示:(1)转化成已学过的求面积计算的图形。(2)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

师:我们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会的计算面积的图形长方形,然后找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能不能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试着找到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呢?

生:能。

[设计意图: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铺垫。]

2.操作实践:

(1)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或剪拼。

屏幕出示讨论提纲: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学生实验,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的智慧充分得到施展。]

(3)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组1:我们用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我这有两个直角三角形,可是拼不成,你用的是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教师操作)

生:我们用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师:你怎么知道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生:把两 个三角形重合,就可以知道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 形。

师:你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怎么拼得这么快?

生:我们找到了两条相等的边,而且两个三角形的方向相反。

师:看来呀,要想很快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首先要找到对应相等的边,然后把两个三角形反方向对齐。(教师操作)还有没有其他结果?

组2:我们还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

师:你们是怎么拼的?

生:把两个三角形重合,找到相等的边,再把两个三角形反方向对齐,就可以拼出平行四边形。

师:三角形有几条边?

生:三条边。

师:所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中任意两条对应相等的边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没别的结果?

组3: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

师:非常好。

3.第二次操作实践。

师:大家来看,你们已经把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那么,怎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方法呢?下面我们进行第二次小组合作,根据你们本组转化的图形,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开始。

(学生实验,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进行指导。)

师:同学们计论得非常认真,找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吗?

生:找到了。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找到的?

生: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 再除以2就可以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板书:底*高 2)

师:是不是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我们一定要拼成平行四边形以后现算?

生:不用,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三角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再除以2。(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 2)

师:你们的发现太棒了,同学们,看看你们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底和底相等,高和高相等这种关系?

生:是。

师: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但面积有关系,它们底和高也不关系,三角形的底等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这种相等的关系叫做等底,三角形的高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的高,这种相等的关系叫做等高,那么三角形的底乘以高求出的是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1: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是三角形面积的二倍。

生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评价、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感知,弄清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它们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师:因为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如果用s表示三 角 形 面 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 角 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s=ah÷2[板书:s=ah÷2]

4.看书质疑。

指名讲述课本中是怎样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

师:我们刚才是从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关系中得出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的。你们还能用别的方法去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1演示:(沿两腰中点裁开,将上部绕一端旋转180度)师生共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高÷2

生2演示:(沿等腰三角形的高裁开,拼成长方形)师生共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底×高÷2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那么多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用这个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指板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反扣公式,加深理解)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有了公式,下面我们可以帮学校解决问题了。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师: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

生1:÷2

生2:×100

师:是呀,同学们做题一定要仔细,相好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才能避免出错。

[设计意图:这是公式的运用环节,同时回应引入的问题]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课本31页的练习第5题。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

2、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

(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5)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做课本33页第11题(然后汇报、评讲。)

[设计意图:设计分层练习,巩固、理解并提高了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认识。]

五、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师:这节课探究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

师:是怎样探究的呢?

生: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师:对!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可以用折叠、割补)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获取知识的思路和过程,归纳提炼学习方法]

教学后记: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就教学效果上来看,我比较满意。

一是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做红领巾,帮学校计算要用多少布”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想知道怎样去求三角形面积的欲望,从而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二是有效地利用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使学生很容易就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旧知识成为新知识的铺垫,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求它的面积呢。

三是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再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同学们更具体、清晰地弄清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它们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是通过分三个层次设计练习,第一层基本练习,使学生巩固、理解并提高了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认识。

但我深知,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如版块有点小,其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的设计是为了体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了平行四边形,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的学生思考的空间变小了。再是我的课堂语言仍不够简洁,这些都需要努力改进。

《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红领巾实物。学具:剪刀、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索

1、出示红领巾,问:会计算它的面积吗?

2、学生交流 (课件演示)揭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请看大屏幕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不同的三角形 {学生口述)

2、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活动一: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三角形, 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试着拼一拼,摆一摆,看能不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动手前,注意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

你选择两个怎样的三角形拼图?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屏幕出示)

(1)学生分小组进行操作实践活动

(2)汇报交流操作结果(请学生将自己的拼图贴于黑板上,对照拼图进行汇报交流,不完整的地方,小组内其他同学补充。

拼法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另一条直角边(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两倍,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拼法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拼法三: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拼法四: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拼法五: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

教师概括:通过动手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推出: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做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

(屏幕出示红领巾图)

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实物,以及帮学校计算要用多少布这样的事例,激起了学生想知道怎样去求三角形面积的欲望,从而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寻找思路:(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1)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

师: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剪多问,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与平行四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觉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诱发了心理动机]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提供许多思路,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评价鼓励。)

师: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这9篇《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三角形面积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新范文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优秀10篇08-20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最新6篇】08-20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最新9篇】08-20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优秀7篇】08-20

《画杨桃》教学设计(优秀5篇)08-19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6篇)08-19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学设计(优秀7篇)08-19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优秀8篇08-19

体育课教学设计案例10篇08-18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2篇08-18

52 3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