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教学设计 《珍珠泉》教学设计【优秀5篇】

时间:2023-05-26 09:59:18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珍珠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珍珠泉教学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珍珠泉》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泉水图片,出示“泉”字,观察字形特点。

你见过泉水吗?教师播放几幅我国著名泉水(如趵突泉、月牙泉)或有特色的泉水(如羊八井热泉、喷鱼泉、水火泉)的幻灯片,学生阅读“资料袋”了解几个神奇的泉。

谈话:刚才我们看到的泉都非常奇特,可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泉水并没有这么奇特,却选进了我们的课本里,你想知道这是一眼什么样的泉水吗?

2、板书课题“珍珠泉”。

二、自学课文

1、引导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山草香·www.shancaoxiang.com》、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三、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检查纠正较为难读的字词读音

2、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根据主要内容把课文分三部分:

一(1):珍珠泉所处的位置;

二(2-4):珍珠泉的美丽;

三(5-6):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

四、学习课文,提炼写作方法:

(1)珍珠泉在哪?为什么要写小山包、石板路、泉水周围的景物,这样是不是太啰嗦了?

总结:写景物应该先介绍它所处的位置,还可以写与之相关的环境、周围的景物等,不是只写一点本身。

(2)珍珠泉最有趣的是什么?怎么有趣?朗读想象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的样子,用一段动画帮助理解。现在你明白这个泉为什么叫珍珠泉了吗?

总结: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最突出的特点

(3)作者对珍珠泉怀着怎样的感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作者把珍珠泉写得很美,如:“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语气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绿得……”“清得……”三个“那样”表达了赞叹的感情。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

总结:写景物要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把景物写得很美,写得像人一样,其实就表达了你对它的感情。

(4)出示课文: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你有没有觉得这段话像一个结尾?一般来说我们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结束了吗?他还写了什么?

学生朗读课文第五、六段,这是作者的——想象。

总结:写景物除了写自己看到的以外,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五、总结拓展:本文写的是家乡的一处景物,景物并不算大,但因为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让读到的人也非常喜欢。我们的家乡也有迷人的风景,你能学学作者的写法,介绍给大家,让没去过的人也能感受到你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吗?

教后记:

《珍珠泉》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其细腻的观察、对景物特点的描写、感情的表达、丰富的想象,都对学生接下来的单元习作“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有着非常好的示范意义,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不是仅仅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更多地从写作层面入手,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学习写作方法,每一种方法都以课文中的具体语句为例,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加以剖析,从稍后的学生习作中可以看出,这样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写景的习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本来就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种题材,学生不善于观察,也不善于描写,本课的教学,对于写作方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然要真正写好这方面的作文,还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细心地观察,用心地积累素材,这也是今后的作文指导中应关注的方向。

《珍珠泉》教案 篇二

《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设计理念】

《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课题组把它归属于语言积累型。教学略读课文,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一课一得”的理念指导下,教学本课的重点设定在紧扣“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留心观察景物”这一单元主题,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讨论、积累,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欣赏、积累语言,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特点,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泉”的资料、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资料导入,揭示课题

1。用“资料袋”导入新课:请阅读“资料袋”中的材料,看看我国有些什么神奇的泉。(1分钟)2。在我国的崇山峻岭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温泉,这是我国的一大旅游资源。比如:昆明市安宁的温泉富含矿物质,有调理身心,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被誉为“天下第一汤”;坐落在宁海县城西北20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的宁海温泉,被天台山和四明山环抱,风景绝佳,如同“世外桃源”。在腾冲县的火山群中,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热气升腾的泉水,其中最大的。泉水被称为“热海”。不少地方还有一些被誉为“珍珠泉”的泉水。比如,昆明市黑龙潭的“珍珠泉”,安宁市曹溪寺的“珍珠泉”……(出示图片,学生欣赏)(1分钟)

3。在课文中,“我”的家乡的山林中也有一眼“珍珠泉”。想知道这是一眼什么样的泉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它的美丽身影吧!(板书课题:珍珠泉)

【设计旨意】:通过阅读资料,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泉,增加感性认识,拉近与课文的距离,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二、一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照拼音读准“镶嵌、青苔、蕨草、青褐色、缘故、一嘟噜、绽放、扑哧、干涸”等词语,并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5分钟)2。四人小组成员轮读课文,通过各组员的声情并茂的朗读,相互正音,相互学习,同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钟)

3。四人小组交流:

(1)说说读了课文后,家乡的珍珠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一段,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4分钟)

【设计旨意】通过读、听、议,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大意,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珍珠泉》教学设计 篇三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春天,草长莺飞,百花盛开,正是踏青的好季节。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珍珠泉(同时板书)。看到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假设:我想知道它为什么叫珍珠泉?

珍珠泉里有珍珠吗?

……

师:珍珠给人的感觉是晶莹剔透的,历来被人们所喜爱。作者家乡的这一眼清泉为什么叫珍珠泉呢?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好奇一起走近珍珠泉。

2、板书第4课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好自然段。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自由读,齐读,开火车读。

3、读学习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学习的时候借助课文的学习提示,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很大的帮助。读一读,想一想:学习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那就根据学习提示的要求来读一读课文吧!(默读课文,并在书上画出相关的语句,还可以稍作批注。)

4、说说课文怎样来写珍珠泉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指导:这是一个拟人句,把水泡当作人来写,从“扑哧一笑”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这些小水泡就像一群活泼可爱有孩子,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调皮。

我看到有些同学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觉到了,这是一些快乐的小水泡。

连接语: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水泡聚积在一块是如此的壮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是一个比喻句,太阳的金光照在水面和潭底,晶莹的水泡闪动着七彩的珍珠。这便是珍珠泉得名的原因吧!

你们的眼睛就像水泡一样,“闪亮闪亮”的,“红的光,黄的光,紫的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绚丽的色彩随着水泡在流动着,闪烁着,欢腾着,是那样的美!此时你想到了什么?

3、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这一句作者用三个那样写出了水的“绿”“深”“清”的特点。

师生引读。

男女生读。

根据提示语背诵。

4、欣赏视频,感受珍珠泉的美。

面对着如此的美景,作者不由得自豪地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孩子们,家乡有着这么美的珍珠泉,不用谦虚,再骄傲一些!

在这句话里,在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珍珠泉带给我们无比的快乐,感受到的是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

珍珠泉一行之所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作者抓住了珍珠泉的特点。读一读资料袋中的资料,边读边想,这些泉水又有哪些特点?

四、延伸拓展。

1、资料袋。

2、拓展阅读:《歌溪》

歌  溪

这是一条爱唱歌的溪流,村里的人们叫它"歌溪"。

歌溪的水多么清,多么凉啊!它从很远的山涧里流出来,它的两岸,是浓密的树林。

有一段,它的水是银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一蓬一蓬亮晶晶的水花。它在那里积了很深的水潭。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调皮的、不懂事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粗野。

顺着一条光滑的石板,潭里的水急速地向下流淌。石板上披覆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又像姐姐的长发。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活泼的孩子,它的歌充满了欢乐。

慢慢地,歌溪变得文静起来。它静静地流着,流着。啊!它的水变得绿盈盈的了,是那掩映着歌溪的团团绿树化的吧?歌溪的歌声变得非常美妙。那一路的绿树林里,有无数的鸟儿在合唱。金翅鸟、杜鹃鸟、画眉鸟,这些有名的鸟中歌手,自然是最活跃的。无数的鸟的叫声在鸣啭,这里"咕咕",那里"喳喳",一片喜歌! 就是嗓音很粗的大山雀、白头翁,也少不了要表演一番低音独唱,把"咕嘟噜,咕嘟噜"的叫声,拖得老长老长的。找工雀、布谷鸟的歌声,有时会盖过许多鸟儿的合唱。不过,谁也不会说它们骄傲。

更快乐的日子,是在夏天。歌溪这时涨水了,可还是那么清!它打着旋,在水面上泛起一圈一圈浮雕一般的花纹。脱光衣服,大声笑着,叫着,我们跳进水里去了, 水花溅得老高!本来就活蹦乱跳的歌溪,响起一片打水声,笑声,喷鼻子声,以及故意的乱喊乱叫声,整个歌溪越发欢腾了。

我们比赛着游到对面,爬到一片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板上,平躺着,翻扑着身子,让太阳猛晒!晒够了,或一个跟着一个,或争先恐后地直向水里跳。扑通,扑通,歌溪里立即出现许多黑黑的小脑袋。我们一任自己高兴,在水里翻筋斗,侧身游,仰面游,高声叫,欢声笑,虽然被水呛得咳嗽,却还是撒欢地打水仗,水花在阳光下闪耀!

有时候,我喜欢一个人仰面朝天,躺在水上,任凭歌溪载着,随意漂流。我穿过浓密的树荫,柔软的柳条拂着我的脸,无比的凉爽使我有些害怕。稍稍闭一下眼睛, 穿过树荫,我看着湛蓝的天空,一团一团的云朵,白得耀眼,在慢慢地移动。两岸闪着太阳的金光,鸟儿唱着,知了叫着,同伴们欢笑着。我不由得一个翻身,想一把抱住歌溪……

歌溪啊,你给了我们多少欢乐!

《珍珠泉》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及冒不完的水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热爱的感情。

课文是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泉水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课文开始交待珍珠泉的位置。第二自然段描写泉水四周的景物,由石头镶嵌,青苔、绿草、野花环绕,就像一个大花环。泉水色绿且深,清可见底。第三自然段讲从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呈现一串串多彩的珍珠。第四、五自然段讲这就是自己家乡的珍珠泉,表达了家乡孩子对珍珠泉的喜爱之情。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同时对家乡的感情充溢其间,富于感染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读、做句子卡片等方法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同时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3.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调整

一、揭题导入:

师板书课题:珍珠泉

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可爱,

荷花的美好,知道了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作者用手中的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大自然的美好景物,那么珍珠泉又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好好地去领略一番吧,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生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不懂的字词)

2.梳通文脉

⑴整体感知课文的写作顺序

⑵重点了解课文写珍珠泉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2.3.4自然段)指说这3个自然段依次介绍的内容。(师随机板书)

三、咀嚼珍珠泉的水泡,感受水泡的特点

⑴师:读了课文,令你感受最深的是珍珠泉的什么呢?(指说)

(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珍珠泉水泡的可爱、活泼)

⑵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划出写水泡最有趣的。是句子。

⑶交流:

出示: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师:喜欢吗?你最喜欢它哪一点(引导学生抓住 “小、越升越高、越来越大”这几个词感受水泡的变化。)

师:原来水泡还是在变化的呢?真有趣!

⑷师顺势引导学生从”摇晃、绽开、扑哧一笑”这几个词语中感受水泡的可爱、有趣、调皮……

师:这些小水泡就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可爱,作者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了。小水泡多么活泼啊,你仿佛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呢?(指说)这么活泼、可爱的小水泡就要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作者可真有点舍不得啊,谁能通过朗读把可爱的小水泡留在我们的教室里呢?(指读)

齐读:可爱的小水泡们,一起读。

⑸作者不仅看到了水泡的样子,还听到了水泡的声音呢。课文中表示水泡声音的词是哪个?(一嘟噜一嘟噜)谁能把好听的声音带给大家?(指读 “一嘟噜一嘟噜”)现在你能把这个句子来读好吗?(指读)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

⑹师:小水泡的声音好听,样子好看,把这么可爱的小水泡送给你的同桌吧,把这两个句子读给同桌听。(同桌读)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⑺师:小水泡不但在变化,而且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呢。找到写水泡颜色的句子,读读。

出示: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珍珠泉》教学设计 篇五

之五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 感知课文大概脉络,研读课文2.3两小节。

2. 品读课文2.3两小节。

3. 在品读课文语言的同时,感受珍珠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从而体会作者爱家乡的情怀。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

1、请说说你印象中的泉水?(指名)板书:泉

2、课件出示:资料袋中的三大泉的图片(配乐)

3、教师引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珍珠泉走走!(补充课题:珍珠)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珍珠泉?(指名猜测,由此引水泡。)

2、课文的哪小节写了“水泡”?

(二)、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2、交流(指名畅谈)。随机出示讲解以下句子:

(1)出示“最有趣的…水泡了。”这个句子和图片。

①说说你认为这句话写的成功之处在哪?

②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状色泽动作声音

饱满晶亮冒一嘟噜

③课件随机演示声音,形状,色泽,动作的图片,让学生形象感受。

④拓展练习:你还想说这是怎样的水泡?填空:的水泡

⑤通过朗读表示可爱的,喜欢的语气。

(2)出示“有时候…多像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①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美感。

②指名朗读。评议。

③解“筛”(配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为什么用这个“筛”字。

(3)以上两句为这小节的的重点句,其他句子如果学生有提出重点为朗读。或者四人小组讨论。

3、朗读第三小节。

(三)、学习第二小节。

(1)引入:珍珠泉的水泡美(板画水泡)那水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读。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清深绿

(3)齐读描写珍珠泉的水的特点的句子(带图片)

(4)练习说话,出示句式:

水是那样清,清得。

水是那样绿,绿得。

水是那样深,深得。

任选其中一句说一说。

(四)、赞泉。

1、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珍珠泉。

2、根据学生问答思考:珍珠泉到底在哪?

3、现场进行GOOGLE进行搜索(根据作者名:吴然)

4、另外补充吴然的两件作品《一碗水》和《歌溪》。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这5篇《珍珠泉》教学设计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珍珠泉教学设计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新范文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最新14篇)05-26

《只拣儿童多处行》优秀教学设计【最新1305-26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12篇】05-26

《猎人海力布》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05-26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8篇】05-26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05-26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最新9篇05-26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方案【优秀9篇】05-25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经典教学设计(优秀905-25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9篇05-25

52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