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优秀10篇】

时间:2023-08-25 06:56:2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相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而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得更普遍。这里的10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一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完第一课时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紧紧围绕分数的意义展开教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1、在“知识回顾”环节,要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上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的意义,这是我们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个课时的关键与基础。所以,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2、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不要停留在学生学习的自然状态。

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应把教学内容提高到更高一层次,让学生从自然状态,进入到有序、有规律、有数学思维的状态。如:在学生讨论并研究完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与前面知识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任务。

通过观察与讨论是学生明确异分母分数加法在计算中遇到的了问题怎样解决。

异分母化成同分母——使得分数单位相同,这是计算的基础。

公分母(分母最小公倍数)——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过这样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与方法,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减法的教学时就比较自然了。因此,在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分数的意义展开全面的教学。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二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而在此之后即将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计算。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反思如下:

1、在复习导入环节,口算题出的较少,有多数同学没有实际参与口算计算,这样会导致部分学生先溜号。异分母分数比大小应该由学生口述过程,而不是老师代劳。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加入求最小公倍数的练习。这部分内容在前面学习时也遇到过困难,而且也是这节课的关键。如果在课前复习时,复习一下最小公倍数的三种求法,或许在实际计算时会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2、在学生探究环节,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不够高,我只是注意到了大多数善于表达或能够表达清楚的同学,以便于促使他们能够总结出方法。其次,我也注意到了程度偏后的同学,在他们身边巡视并听取结果。这样下来,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学困生身上,对于个别学困生,我给他们安排了优等生老师,就是为了能够带动他们。所以,我忽视了个别同学。

3、当堂训练环节,我采用的是学生板演措施。在此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了学困生身上,找了多个学困生进行板演,其中也有中等生。可实际效果却不好,中等生能够做上来,但形式不规范。学困生抓耳挠腮,不得其解。优等生百般无聊,无所事事。时间就这样浪费了,结果导致,优等生没吃饱,学困生没进步。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分析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让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通分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三、说学法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

(一)导入

1、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及其运算规则

2、课题的引入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2、巩固和复习

3、课堂总结

(三)练习

1、做一做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及其运算规则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2/95/9=1/83/8=5/6–3/6=4/5–3/5=)其中还有复习了约分的知识,检验同学们课后的学习。

2、课题的引入

根据课本的知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学生的惯性思维让他们自己提出“1/43/10=”式子,这就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内容不同,让他们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让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通分化为同分母”这个关键点,然后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

2、巩固和复习

首先我在其中穿插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然后再巩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其实都贯彻着“只有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

3、课堂总结

让同学自我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首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然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三)练习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做一做

让同学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

2、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巩固正确的解题方法。题中的错()误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通达改正练习,引以为戒。学生指出错误后,可要求完整地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以形成正确的概念

五、教学效果分析

回顾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本次对课堂评价实效性的探索还是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体现了评价的服务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等功能。

复习引入环节中,在收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阶段,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渴求赞扬和鼓励的心理特点,给予合理的,积极的,肯定的课堂即时评价。教师主要应用准确、巧妙、富有感染力、充满真情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热情地给予褒奖。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四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小数的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

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基本方法,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计算能力。

难点:运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整节课学上完后,本人感到自己教学能力还远远不够。有很多不足,却不能用语言整理出来。以下两点只是很多不足中的两点。值得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一、计算要讲清算理,学会算法。通过整节课的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迁移能力特别强,所以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老师的首要问题是让学生明确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的原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比较简单:分母不变,只要将分子相加减。这可以借助分数的意义或分数单位来理解。那么,异分母分数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加减呢?本节课中,我虽然认真备课,画了图,但是上课过程对算理的强调还是不够,因此使很多学生对“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不是很理解。可在学生练习中,再次用图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分数中的分母表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不一样的时候是不能相加减的,比如3斤苹果加4斤西瓜等于什么呢?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后,其他的,学生自己能思考出来。

二、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面:就拿本节课说,我设计本节课是围绕教学重难点来展开的,在复习引入部分,以通分和找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来引入,虽然这样有几个好处,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仅可以复习分数单位这个必要知识的铺垫,而且还可以在学习 1/4+3/10 时,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去研究把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

另外,在图形结合教学时,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不过,在这个从图中找计算方法步骤中,教学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不能很好的通过图让学生理解通分。我可以问“图1/4+图3/10等于是一个怎样的图?”这样一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碰撞出火花。然后经过学生的回答和教师运用图形的讲解,使学生对这个为什么要通分的过程更加清晰的掌握和理解。

本节课,设计的重点太多了,很难落实。难点也没有很好的突破。经过这堂课的备课、上课,让我深深地觉得:老师的教学理念很重要,把自己平时所听到的和感悟到的渗透到课堂中去,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算理。另外,要想上好一节课,备的教案固然重要,还必须有严谨地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引人入胜得教学情景和扎实的教学技巧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和创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五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倍数与因数、分数的再认识、约分、通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下面谈谈自己对本节课教法与学法的思考。本课教材创设了折纸的情境,利用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得出算式1/2+1/4,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但是,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以上思考,我确定这样的教学整体思路,另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会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质疑、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理解算理,获取新知。并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以达成下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知识迁移,结合数形分析,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操作、观察、对比、分析、联系、归纳、推理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数形分析,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教具和学具:同桌两人一组,一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纸片或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或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但部分优秀的学生什么都没有,目的在于促进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思维的无限可能。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本课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整个教学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回顾旧知,揭示课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将教材中折纸的情境改为了五(1)班学生参加运动会的情况。因为我认为这样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不能利用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从而得到不同分数相加的算式,利用以前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分子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既从旧知识中引出新问题,凸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亲历活动,探求新知。这一层次,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一是思考判断,大胆猜测。以1/4+1/8为例,通过预设同学们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根据以前的认知判断计算结果对不对,从而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并大胆地猜想计算结果,阐述自己的理由。二是实验操作,探究验证。让学生利用学具或者画图的方式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感知面、体、线在操作中的实际应用,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分母互质、分子都为1的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三是利用知识迁移,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独立计算1/4—1/8,找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共同点,归纳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巩固应用,强化技能。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他们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利用练习强化巩固对新知的掌握。

4、自主阅读,交流体验。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再一次巩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数学经验,从而再让学生经历一次再发现、再创造、再体验的过程。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力求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理念,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进行初步的应用。谢谢大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

教材80页例1,练习十四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会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出示口算题:

2/4+1/47/9-5/94/8+3/88/10-7/10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指名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为什么?

这道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计算有什么不同呢?

揭示课题

2、探索计算方法

谈话:我们可以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试验田,折一折、涂一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出它的1/2、1/4

学生操作,教师适当指导。

交流:根据你的操作,说说1/2+1/4的得数是多少?

你是怎样看出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成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

想一想,如果不看图,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

提问: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我们应用了什么知识?这个过程也叫什么?想一想,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为什么要先通分?

完成书上的填空。

3、把例1的问题改成:黄瓜的面积比番茄多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尝试解答

评讲。

重点提问:计算时,要先做什么?

三、教学“试一试”

1、指名读题。提问:除了计算之外,题目还有哪些要求?

2、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

3、讲评。

提问:5/6-1/3的得数是多少?作为得数,3/6和1/2哪个更简洁?

指出: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1-4/9的?为什么要把1转化成9/9?

你是怎么进行验算的?

4、总结方法: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验算。

四、完成“练一练”

学生计算,并选择一题进行验算。

交流。

五、诊断练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帮助改正。

2/5+1/4=3/9=1/3

1/6-1/24=4/24-1/24=3/24

3/5+3/10=6/10+3/10=9/10

1/6+1/8=1/14

六、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

学生各自涂色,并写出得数。

同桌互相检查。

2、做练习十四3、4

指名读题后,学生独立解答。

其中第4题提醒学

生根据要求的问题正确选择条件。

集体交流。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八、作业

练习十四2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已学知识的迁移,为学生探究方法提供可能,课堂中有效渗透转化的思想。

习题的练习既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3)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云梦森林公园参观。

用多媒体出示表格,问: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选择“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这一问题。

(1)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2)小组派代表汇报算法:

(3)教师问: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算前面两个,再算最终结果;也可以先一次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运算法则计算结果,比较简便。

2.课件出示下表: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

地控类别蓄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其他

森林7/201/42/5

裸露地面?11/202/5

师:从表中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展示学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师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你能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三、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1.由小组派代表评比。

出示教材第118页“做一做”。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列式计算:

(1)从6/7里减去1/2和1/7的和,差是多少?

(2)4/5加上3/5减去1/3的差,和是多少?

3.小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3,第二天看了3/5,还剩下多少没有看?

4.水果店运来5/8吨水果,其中梨占1/4,苹果占1/5,其他水果占这批水果的几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你身边的数学问题。

五、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联系

1、谈话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名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及计算法则。

2、先找出下列算式中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再口答结果。

1/5-1/84/15+2/57/8-3/45/6+1/3

1/4+3/102/5-1/62/7+1/32/3-1/2

(1)先指名学生口答。

(2)完成后点拨:你是怎样找出这些分母的公分母的?(找原来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二、练习引入,巩固法则

1、先计算,同桌交流并要求验算并评改。

4/5-1/31/6+5/9

2、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有错请口头改正。

(1)7/20+1/5=7/20+4/20=11/20..................()

(2)7/30+11/12=7/60+11/60=18/60=3/10.........()

(3)2/7-1/35=2/35-1/35=1/35.....................()

(4)1/2-5/14=14/48-10/48=4/48=1/7............()

3、进一步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与同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进行比较。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由于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可直接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由于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两种类型分数加减法对计算结果的处理要求则是相同的。

4、练习。

先填空再说说方法,并注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同分的几种情况。

1/9()3/16()

1/4+5/9=()3/5-1/8=()

1/3()5/8()

三、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15=13/20;5/12+()=11/24;7/9-()=1/6;

()-7/12=5/18;()-2/5=3/8;15/25-()=5/14

(1)学生自练,同桌说说思考过程。

(2)反馈。(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反馈)

2、列式计算。

(1)已知甲乙两数的和是5/12,甲数3/20,乙数是多少?

(2)比5/7米多2/21米是多少?

(学生自练,注意抓好反馈)

3、根据算式编写应用题。

1/2+2/3

(1)学生尝试编题。

(2)反馈:注意事情是否合理,题意是否合理,题意是否正确。

特别注意:把分母1/2和2/3看作两个数量还是看作表示关系的两个数来编。

四、课堂小结

1、学生同桌互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反馈,师生共同小结。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通过练习看出,大部分学生已养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正确思维过程:“通分――相加减――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篇九

教者在备课时,充分意识到 “吃透两头”,才能让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收放自如。根据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在计算上几乎完全与前一知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相似,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已经不是在异分母分数的计算这一环节了,而是在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一)联系学生,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呈现形式:

“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灵活处理教材。”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者重组教材内容、改变它的呈现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如:由学生说出一些分数后,让学生自己选题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在练习中即可以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碰到问题时,在合作交流、互相讨论、相互提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的探索,这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

(二)素材来源于学生,体现一个“亲”字:

学习材料提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教材提供,也可以有教师提供,还可以由学生来提供。但就学生个体而言,自己提供的材料尤其是自己的创造的材料总是最亲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初步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学生学习的材料都来源于学生自己,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感知,唤起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在回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提高,激发起再创造的欲望。第一是导入阶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一些你认为印象比较深刻的分数,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可操作的材料。第二是展开阶段:分二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由学生自己自由选择刚才列举出来的分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通过教师选取典型的练习进行反馈,来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二个层次也是在自由练习的基础上,通过反馈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以及计算方法;三是巩固练习阶段:采用互相出题,同桌互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在本节课中,本着所用到的学习材料完全“来源于学生,取自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三)充分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的欲望:

开放性的教学对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正真成曾学习的主人并获得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节课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试图开放师生关系。以开放性的内容作引导,开启学生的思维。如:本节课采用学生自己说出一些分数,然后在这些分数上找自己会做的分数加、减法,在互相交流、争论、合作的基础上探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突破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的算理;在知识的巩固上采用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互相批改等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开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以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发展,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篇十

一、说教材: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下三个教学层次: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旧知引入新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打基础。

2、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课堂中安排学生同桌或前后进行交流和操作,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3、巩固内化,拓展创新:让学生通过填空、改错、竞赛等一系列练习,进一步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三、说教法过程

下面我重点阐述一下我的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并让学生说出处理算理,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第一层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特别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1、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

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揭示并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①异分母分数加法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

②你觉得自己可以算出来吗?可以就试试,还要为你这样算找到道理。

2、学生交流汇报。学生边说课件演示。

3、归纳小结: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进行计算。

4、练一练:(口答形式)进一步强化训练通分的过程。提出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5、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6、总结计算方法

【第二层次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较容易想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让学生从中自己找出计算的算理,体验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借助媒体演示,让学生看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牢固地掌握算理。】

第三层次: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完成教科书112页做一做。

【第三层次设计意图:编排层次分明的练习,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既落实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长智慧。】

四、说教学反思

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在“知识回顾”环节,让学生明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在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让学生从自然状态,进入到有序、有规律、有数学思维的状态。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学习任务,让课堂高效。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10篇《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最新范文

幼儿园早教课程课件【精选10篇】08-25

高中化学说课稿优秀9篇08-24

小学英语说课稿优秀10篇08-24

最新高中语文说课稿万能【优秀10篇】08-23

部编教材《田忌赛马》说课稿(优秀13篇)08-23

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5篇】08-23

信息技术说课稿【13篇】08-22

儿童诗说课稿【优秀10篇】08-22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6篇】08-22

语文说课稿(精选14篇)08-21

59 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