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最新7篇

时间:2023-02-14 13:11:04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7篇小学音乐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小学音乐教案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小学音乐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3、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体验歌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并即兴表演,体验随意做动作的感受。

2、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并进行表演,再次感受劳动的快乐。

3、通过轻松愉快的音乐形象,表现出小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时的喜悦心情,让学生懂得劳动就要不怕脏,不怕累的道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2/4拍,F大调,一段体结构。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劳动技术的同时,表现了小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一方面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创编表演。

体验、听唱、探究、聆听。

VCD,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呼吸、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X X X X

X X

X ┃

X X X X

┃ X — ┃

二、新课学习:

(一)、欣赏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初听,启发、引导学生边听边辨别歌曲中所唱的内容,想到什么?

2、说一说:手能做什么?

3、复听,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

(二)学唱歌曲。

1、谈话导入。

2、听赏歌曲,感受节拍、情绪、内容。(看VCD)

3、说一说:

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小都做了些什么?

表现了什么精神?

4、复听歌曲范唱,再次感受劳动的快乐。

5、看手位模唱曲谱。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学唱歌词。

8、跟音乐有表情地唱歌。

9、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10、综合表演。

三、小结。

小学音乐教案 篇二

教师都能按照要求提前备一周的课,课时量充足。能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二次备课,逐步完善预设的过程。如王校长《识字》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请你向外国友人介绍一处景点”的活动,让学生将词串表现的情境用语言描述出来,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夏金侠老师《识字》教学预设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设计了“我做你猜”的游戏和“看图说句话转转盘”的预设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陆璐老师设计《朱德的扁担》一课时通过具体语境和插图理解“山高路陡”,显得扎实有效。

多数教师教学目标明确,能运用新理念设计教学过程,重难点突出。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能注重关注学生个体,注重情境创设和兴趣培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内化,注重实践性与拓展性。如:丁礼秀石德芬老师在备课中进行了很好的体现。

教师们能重视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使板书真正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张灵宁老师让学生画一画秋姑娘写的信的样子,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王越越老师设计“秋姑娘的'信还会写给谁?”鼓励孩子想象写话,捕捉了文本中生成点;毕言琳老师设计让学生编课本剧演一演,注重了语文的实践性。陈晓飞老师的《梅兰芳学艺》板书设计抓住“勤学苦练”突出从“没有神儿”到“有神儿”的变化,理清了文脉。

教师们对教学的反思态度,比以前更认真了。很多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总结得失,撰写课后反思,写得实在,具体,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进一步改进。如杨霞兰老师能从指导朗读方面反思了《我叫神舟号》的成功做法;刘暄老师在《江南》一课反思时不仅反思了自己的教法还反思学生的学法;周寰寅老师反思《识字》时围绕“图文结合识字”深入展开,针对性强;潘成越朱小力老师的课后反思详实丰富,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一读。

手写备课的教师态度认真,页面整洁清楚美观。老师们备课态度认真,工作扎实。母案中圈圈点点,并且对现成的内容进行了针对性地增删改批,留下了老师辛勤耕耘的串串足迹。如王越越老师陆璐老师的备课笔记看着真是一种享受。

方余顺周寰寅和满斌三位教师的工作态度更是值得学习,他们不仅要备好自己主学科的课程内容,在兼职学科的备课上也毫不马虎,教案备得非常认真。

重难点突出,教法选择灵活恰当,教学过程设计较详,并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有创意,知识联络图文结合。

设计教学过程简单化,设计的教案大部分是直线型的,一问一答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大。

教学反思力度不够,思想也不够深刻,不能更好地反思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指导思想。教学后记要认真思考后再总结,既要指出本课的成功与不足,又要分析并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打算。

部分课教学目标的确立还缺少与学生实际的结合,针对性不强,德育渗透比较生硬。教学过程中重点如何突出,难点怎样突破没有体现,个别教师可能在备课时就没去考虑哪些是重点部分以及应要花的工夫等这些问题。

特色教案少。

手写备课的老师课时要超前,必须有一周的提前量,复备应有针对性,课后能及时记录课堂教学的得与失,这样有利用服务改进教学。

电子备课的老师二次修改应及时,并针对学生及上课后的反思去修改,建议修改要有一定的幅度。

电子备课的老师教学反思要及时上传到OA平台,做到教后及时反思,并及时上传,以备检查

撰写教案普遍比较认真。

教案规范详细,教学目的明确,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目标,还有德育目标。

教案检查与评价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案改革势在必行,以适应课改的要求。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对于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适应改革,引领教师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作图非常规范,非常漂亮,还有课后小结。

注意用不同的色彩强调语句中的重点,一目了然。

教案非常详细,结合时政,有大量的文字叙述。

教案格式规范,一笔一划书写很认真,很漂亮。

老师们备课态度认真,工作扎实。母案中圈圈点点,并且对现成的内容进行了针对性地增删改批,能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设计之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如王静校长能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备课的再调整,再充实,只有课前精心的预设,课堂才会有效的生成。如夏铜强书记尹宇和祝军主任虽然平时学校工作十分繁忙,但是在备课上他们都能认真对待,很好地完成备课任务,体现了对备课工作的重视。

教案结构的完整,可操作性也得到了较好地体现,教法学法指导及学情研究渗透教案。尤其是品生品社学科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一年级的备课有时效性,第六课《秋游的回忆》,由于是孩子们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还不了解小学秋游的情况,教师能够将此课放在秋游后再上,让学生有话可说。

老师们的教学后记真实地记录教学点滴,写得很实在,但的的确确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行为,起到了有效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如王平老师能从教学目标和重点入手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周海华老师从教学流程与想法入手进行课堂教学的简要描述,在进行自己的教学思考,有想法有针对性;邹静老师记录自己教学中的片段并对其进行反思,语言干练。

教师们重视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使板书真正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夏金侠老师能贴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口头作业,符合五严的要求;方晓老师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有选择的空间;谢慧老师注重了实践性作业,如在《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搜集发明家的故事,开展小型的故事会;石莉主任的作业设计新颖,如在《普罗米修斯盗火》作业设计中让学生写一封信去打动宙斯,让他放了普罗米修斯;孙善林主任的板书设计紧扣文本,突出主线,层次分明。

手写教案的教师书写认真工整。如王越越老师的备课笔记看着真是一种享受,教学环节重点突出,二次备课思考深入,符合学情。曹萍老师初备非常认真,二备反思写得也很认真;陆璐老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联系组内研讨课的课例综合分析,寻求更好地教学策略,针对性强,反思深刻;徐文婷老师坚持用英语写反思,非常好。

部分教师的教案不能做到一贯的认真组织设计,个别课时设计的不理想,还有少数教师备课缺少课时计划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环节。

拓展阅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要求我们用新的评价理念、方法、途径开展音乐教学。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并以学论教。因此,音乐教学评价的对激活课堂教学的作用便突显出来。《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新的评价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那么,在小学低中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运用评价的手段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时,发现有效的评价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师生课堂教学中配合默契,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有些评价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特别是如何在低龄学生音乐教学中巧妙的运用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在低龄小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巧妙的运用评价,激活课堂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小学音乐教案 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

(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

(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

(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

教学板书:

春天来了强弱记号

教学反思:

渐强记号渐弱记号

第2课风铃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和声音的表现》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风在不同的力度上的声音。能用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音响。

2、通过学习《风铃》这首歌,使学生感受音乐的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节奏xxxxxxx。

3、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3两个音的音名。

教学用具:风铃,旗,

难点重点:

1、掌握3、5两个音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强弱规律

2、能够区分八分,四十六的节奏规律,并且能够准确的演奏出来

教学方法:听唱法,学唱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拿一串风铃给大家看,让学生说一说,风铃的声音是怎样的。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风铃的声音。

2、用电风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速下风铃的声音在音色、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a)在微风的时候

b)在中等风速下的时候

c)在强风下的时候

3、老师总结归纳三种情况下的节奏特点

a)微风的时候xx

b)中风的时候xxxx

c)强风的时候xxxxxxxx

3、让学生熟悉这三种节奏型。

1)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同样节奏模仿出来。

2)自己创编几种这三种节奏型的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三种节奏

4、用风铃的声音来读这三种节奏型。直接进入课题

二、学习歌曲《风铃》

1、然学生聆听歌曲一遍

2、让学生读朗读歌词,用感情来朗读。感受风铃的特征是轻盈、清脆的

3、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适一高一低的,正好与本课要学习的两个音53符合

4、帮助学生建立35的音高,建立我们的小音库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出入自己的大脑的小音库中。

5、唱准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的35两个音。

1)练习misol两个音的唱名和手号位置,让学生感受这两个音的手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手号的位置上区分两个音的音高差别。

2)辨别两个音,听到其中的一个音就用手号打出来,练习手号的反应程度

3)做游戏,当听到sol就站起来,听到mi就坐下。训练学生的反应程度。

4)因为两个音组成的音程是和谐音程,所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每一个组唱一个音做个简单的和声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6、学唱歌曲

1)演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注意演唱时的状态,如:演唱时气息、嘴型、脸部表情等。

2)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演唱,因为三段歌词的内容不一样,根据风的大小强度改变演唱时的情绪。

3)课堂评价,学习演唱的感受

7、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remi》,识记dore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教学难点:认识和演唱音符doremi。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re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re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难点: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2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收获。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多来咪》,并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重点:听赏歌曲《多来咪》

教学难点: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re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室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lasi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

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音乐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学唱中国本土民歌,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二、学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小白菜》、《对鲜花》,能比较和发现各地方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领悟民歌音乐中不同的情感表现。

三、能与他人合作演唱《对鲜花》,并能根据歌曲特点自编歌词进行演唱。

四、在歌曲的学习中掌握“连音线、波音”的演唱方法;能听辨出音乐的节奏型、乐句、音乐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并随音乐的变化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

教材分析:(略)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小白菜》、《对鲜花》。

二、活动与练习:听觉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和发现各地方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领悟民歌音乐中不同的情感表现。

课时安排:3课时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小白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授课:

1、复习引入:先播放前两册已经学习过的歌曲《鄂伦春小唱》、《捕鱼歌》、《凤阳花鼓》、《草原就是我的家》等歌曲片断,让学生回答它们是哪里的民歌?曲名是什么?你们能把它唱出来吗?导入新课——走进“多彩的乡音”。

2、完整聆听。播放课件,请学生完整聆听听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和《小白菜》,设问:大家注意到两首歌曲的风格、情绪有何不同呢?听后的心情又怎么样?师生共同讨论……

3、了解地域、风土人情:

1)看课件、看地图,说民俗,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素材、音乐特点,这样就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歌体系。

2)简介两首民歌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所要表达的内容。

4、复听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在纸上画旋律线条,进一步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太阳出来喜洋洋》为级进发展成的上下小起伏的旋律特点,《小白菜》的旋律特点为连续的级进下行。

5、分别学唱。

学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1)老师演唱时学生配合吆喝声唱衬词不达意“罗儿”“郎郎扯光扯”。简单而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再把学生分成两组来合作演唱,“衬词组”演唱时手拍节奏,“歌词组”边唱边根据内容自编动作来表现。

3)歌曲中的装饰音是本课的难点,引入音乐知识“波音”和“连音线”的练习,采用先感受后理解其含义的方法,解决难点。

学唱《小白菜》:

1)让学生合着音乐用手画旋律线,设问:你感受到的旋律线是以上行为主还是以下行为主?并说说为什么?然后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能背唱歌曲。

2)通过六段歌词的学习,让学生对比着说一说旧社会农村那没有娘的孩子的苦,讲一讲今天过着幸福生活孩子们的甜,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3)让学生设计几种演唱形式,充满感情地歌唱全曲。

6、分析比较:学会两首歌曲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比较发现他们的异同点。

歌名拍号节奏旋律调式情绪风格特点速度力度

《太阳出来喜洋洋》连续八分节奏显得很急促上下小起伏五声商调式乐观衬词和波音的运用中速强

《小白菜》平稳连续下行六声徵调式凄凉节奏先短后长、旋律级进下行,“呀”安的拖腔形成哭调慢弱

7、巩固复习。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歌声中融进体验到的情感,演唱才会更出色。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对鲜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授:

1、谜语导入:一开始始老师用有节奏的谜面:我说一个一,你对一个一,什么尼开花儿在水里?直接进入教学活动。

2、积极思维,展开想象。老师接着说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谜面,由学生自由应对。对学生奇异的答案、丰富的想像老师应给予肯定。

3、变换形式学习:

1)将歌词一一对应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尽情地、问答式地对答起来。

2)由歌词对答转为歌词对唱,增加了学习难度。

3)变换多种形式对唱:如:师生对唱、男女对唱、一人问众人答或众人问一人答等。

4、发扬民主,激励创新。

1)引导不认识这些花的学生,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花,

2)请学生自由讨论歌词中出现的四种花,有资料的同学可以互相展示,共同认识。

3)请学生进一步继续往下创编歌词“你说一个五,我说一个五……”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听觉训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活动与练习:

1、听音乐说歌曲名。

老师先将本单元的三首民歌片段逐一播放,让学生抢答似地说出歌名和地名,以此复习引入新课教学。

2、听音乐找节奏。初听《大路歌》,听完设问:你能找出课本中哪一处是在《大路歌》中出现过的?大家一起来拍一拍。

3、听音乐辨别乐句。

1)听出有几个乐句?

2)你所听到的几个乐句,用下列的哪个图式表示正确?

▲●▲●

▲▲▲▲

▲▲●▲

4、听音乐辨明速度。听同一段旋律演奏了三次,设问:哪一次速度有变化?哪一次力度有变化?哪一次两者都没有变化?

(第一次速度变、第二次力度变、第三次都没变)

5、听音乐填空视唱。老师有节奏地慢速弹钢琴,学生看谱听辨,将漏掉的音填在括号里,大家再唱一唱,检查自己听对了几个音。启发学生听唱后自己发现第二句就是歌曲《牧女》的一个乐句,只是句尾稍有变化。

6、听音乐走走停停。

引导学生音乐停人就停,音乐走人就走而且要走出音乐的快慢、强弱、渐强渐弱、渐快渐慢……总之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变化。

三、小结。

教学后记:

小学音乐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2、能用歌唱、律动、乐器等多种形式表演《桔梗谣》,生动地表现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学习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桔梗谣》,感受歌曲的美。

学习难点:

学生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旋律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大长今》主题歌(同时CAI出示长今图片)。

2、导入

提问:

1)听到这首熟悉的歌曲,谁来说说它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大长今》

2)小结:老师也是《大长今》的忠实观众,始终被长今聪明、勤劳、坚强不息的个性深深吸引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鲜,看看长今是生活在怎样一个民族里!

3、介绍朝鲜(CAI出示朝鲜风光组图)

⑴、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东部的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风光秀丽的的地方,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朝鲜人民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朝鲜族妇女善于在头上顶着东西走路,如盛满水的瓦瓮、装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头顶着,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能走得很快。

⑵、介绍朝鲜服饰: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不论男女老幼皆喜欢穿素净的衣衫,显示出清静朴素的特征。

二、感受音乐《桔梗谣》

1、导入:朝鲜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小朋友想听么?

2、初听,用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教师用脚步动作提醒学生。讨论: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3、讨论:学生用不同的节奏拍手来表现三拍子的强弱,教师选择相应节奏板书,进行两声部合作。

4、再听,熟悉音乐。

A师:音乐中用乐器来表现三拍子,细听:伴奏乐器有哪两种?(长鼓)

B讨论后随即介绍“朝鲜长鼓”。

C再听音乐为歌曲伴奏,指名两生分别用“鼓和铃鼓”带领大家伴奏。

D老师神秘地提要求:"你们能用吸气和呼气来表现三拍子吗?"(组织学生练习:第一拍为强"吸",略带耸肩动作,后两拍为弱"呼",肩略放。)

E在《桔梗谣》伴奏音乐声中,师生进行"吸呼"律动。

5、学习朝语"道拉基",并和着《桔梗谣》旋律哼唱和律动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朝鲜民歌,曲名叫《桔梗谣》。桔梗,它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每年春天,朝鲜妇女都会结伴上山挖桔梗。(出示“桔梗”图片)桔梗,用朝鲜语说叫“道拉基”。

6、难点解决

师:"快看,我找到了一棵多好的桔梗呀!"(教师范唱难点句)3 3 3︱3 3 2 3| 5 5 6 5| 1||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3 3 3-3| 2 3 2 1 6 5 | 6 1 6 | 5-- ||白白的道拉基道拉基。

(教师引导学生用高兴的情绪演唱这一句,纠导错误的唱法"白白的"。)

7、完整地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并再次律动。

三、新歌教学

1、聆听范唱

"又是一年春来到,勤劳善良的朝鲜姑娘们准备上山挖桔梗啦!让我们也跟着瞧瞧去……"

2、了解歌词内容

"你看到今年山上是怎样的情形?"

3、讨论得出:歌曲讲的就是春天,桔梗开满山野的时候人们上山采挖的情景。

4、学唱歌词

A用说悄悄话状态有节奏地跟读歌词。

B听琴轻声跟唱。

C学生演唱,教师纠错。

D完整准确演唱。

E再听,唱出三拍子的强弱。

F再听范唱,体会一下挖桔梗时的心情。

G感情处理:用怎样的声音表现这种劳动的场面。

H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I指导学生试着用朝鲜语“道拉基”来演唱歌曲,加入伴奏乐器。

5、欣赏朝鲜语原版的演唱录音。

6、欣赏朝鲜舞蹈《桔梗谣》,并学跳几个简单动作。(机动)

四、课堂拓展,人文知识介绍

朝鲜不仅是“歌舞之乡”,还是一个“体育之乡”“美食之乡”,希望小朋友们长大以后能有机会到朝鲜去旅游。

小学音乐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用优美和欢快的情绪,热情赞颂我国城乡的四化建设。合唱时做到声部统一、和谐。

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两声部合唱部分的把握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综合训练

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

集体演唱《金扁担》

二、欣赏

1、导入:请学生回忆新年时的快乐情景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介绍:一种是作为歌剧或者舞剧的开场音乐,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另一种是带有标题的独立器乐曲。《春节序曲》属于后一种。

3、初听全曲,请学生说出总的气氛情绪。

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跟着哼一哼。

4、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那几段是重复的?

为乐曲分段。

5、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说出乐曲各部分的不同之处。

6、完整复听。

教学目的:1、针对现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爱好,进行正确的引导。

2、通过欣赏各民族的歌曲,体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风格。

3、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民风民俗,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体验、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各民族音乐风格。

教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绚丽多彩的各族民歌浩如烟海,民歌有如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耀目的光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中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等。民歌反映着人民生活中种种真实的感受,让劳动者得以吐露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愿望,因此一切欢乐和痛苦、无奈和愤怒、热烈和谐謔,种种这些情感都会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民歌中来,一首首歌向我们展示着人民的生活,引领着我们走向民族灵魂的深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走入教室

二、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白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满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朝鲜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维吾尔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西藏、内蒙等地,和他们交朋友。(出示课件)

三、新课

A、西藏:

1、今天我们首先要去的地方是西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教师播放《青藏高原》、《珠穆朗玛》。

2、请学生谈对西藏的了解(景象、民风民俗),教师总结,首先我们来看看西藏的服饰(课件展示)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 3 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 5%。

(1)、藏族的歌舞

(2)、藏族信仰佛教

(3)、巍峨的布达拉宫

(4)、大佛瞻仰节

(5)、神奇的葬礼

(6)、喇嘛圣路八角街

3、复听,请学生谈感受,自己所想

4、教师总结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酥油茶: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

5、你还听过哪些西藏民歌

6、教师总结

B、内蒙:

1、先我们启程去的是内蒙,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教师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

你们了解的内蒙是怎样的?(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

你们知道它的民风民俗吗?(比如平时的生活习惯、节日、活动之类)

2、教师总结(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首先我们来看看内蒙古的服饰。

(1)、洁白的蒙古包

(2)、马奶酒与手扒肉

(3)、草原“那达慕”

(4)、成吉思汗陵

3、复听,学生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

4、教师小结

蒙古民族是音乐的民族,千里草原是民歌的海洋,每一个蒙古包里,每一位蒙古族同胞的口耳之间,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上辈人传给他们的歌。蒙古民歌洋洋洒洒,浩如烟海,其品位之高,数量之巨,令世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音乐宝库蒙古人有三件宝,那就是:草原、骏马和蒙古长调

5、你还听过哪些内蒙的民歌?

C、实践与创作

1、听歌曲《牧歌》、《向往神鹰》,听完后谈感想,你认为它是那个民族的歌曲,为什么?

你听过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如:傣族、彝族、高山族等

2、学生自由发言

3、作业:学生课下在网上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与歌曲

四、组织下课

1、教师总结:

我们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我们更应该团结起来。

2、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小学音乐教案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音符的演唱。

三、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寓教于乐】(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2、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音符的运用。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创造表现】(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完美结课】

感谢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7篇小学音乐教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小学音乐教案。

最新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精选15篇】02-14

除法的意义数学教案【优秀7篇】02-14

小学二年级语文《画家乡》原文、教案及教02-14

幼儿园美术教案及反思(优秀15篇)02-14

初一英语教案设计【最新6篇】02-14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02-14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案【5篇】02-14

小学二年级语文《猴子种果树》原文及教案02-14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优秀7篇)02-14

四年级上册语文《九寨沟》课文【6篇】02-14

51 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