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

时间:2023-02-09 16:50:04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这5篇八年级物理教案是来自于山草香的八年级物理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⑴知道弹力是怎样产生的;⑵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力三要素;⑶知道胡克定律及实际运用所适用的条件,物理教案-弹 力。

[课 时]1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钢尺、弹簧、重物(钩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其方向如何?

2、复习初中内容:形变;弹性形变。

二、新课教学

由复习过渡到新课,并演示说明(板书)

(一)形变

(1)形变

(2)弹性形变

演示图示1中的实验,请同学们注意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重物受哪些力?(重力、支持力。这二力平衡。)

②支持力是谁加给重物的?(钢尺)

③钢尺为什麽能对重物产生支持力?(钢尺发生了弹性形变)

由此引出:

(二)弹力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叫弹力。

就上述实验继续提问:④由此可见,支持力是一种什麽样的力?

⑤重物放在钢尺上,钢尺就弯曲,为什麽?(重物在重力作用下与钢尺直接接触,从而发生微小形变,对钢尺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压力,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弹 力》。)

可见,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并进一步分析得出:

(2)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

提问:课本放在桌子上。书给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属什麽样性质的力?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什麽?方向如何?

与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①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压物体)。

②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与支持面而指向受力物体(被支持物体)。

提问:电灯对电线产生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产生的拉力属什麽样性质的力?

其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各是什麽?方向如何?

分析讨论,总结。

③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三)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有关,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 形变的关系为: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式中k叫弹簧的倔强系数,单位:N/m。它由弹簧本身所决定。不同弹簧的倔强系数一般不相同。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伸长或压缩形变。

三、小结

四、学生练习:阅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1)(3)(5)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业本上写(2)(4)。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的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二)教具

量筒,硫酸铜溶液,烧杯,细长玻璃管等。

(三)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动力论的基本内容

难点: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全章导言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热现象:物体温度的变化,物质状态的变化,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等。这些热现象的解释,都涉及到热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也是人类长期探索的问题,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由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棗分子动理论。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棗内能。用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这一章我们就学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初步知识。

2.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此后经过近20xx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梍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分子运动论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凉油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随意将它们对在一起,这时两铅块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实验似乎得到分子间没有引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我们的猜想,应再进一步分析原因。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钉,(边讲边演示)但把铁钉远离磁铁,这时磁铁不能吸起铁钉(演示),这是为什么?(距离太远)。刚才两铅块没有表现出吸引力,是不是也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不够近呢?那么我们想法让两铅块靠的更近些。(再做实验时,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挤压在一起)

实验结果两铅块能吸引在一起,并能负重达500克以上。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分子靠得很近时,才能表现出来。一般分子距离要小于10-9米时才能表现出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早就利用分子间有吸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液体分子之间也存在吸引力。课本图2梍18的小实验就说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

实验证实了我们关于分子引力的猜想。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又会发现新的矛盾: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这两者是矛盾的,分子想互吸引最终应该相互靠紧,而不应该有间隙。既然分子间有间隙,物体应该很容易压缩,但事实却是固体、液体极难压缩。我们只有根据事实,深化我们的认识,事实表明我们对分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没认识到的方面。

原来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会不会两种力总是相互抵消呢?当然不会,只有在特定的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不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隙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当分子距离小于r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有了对分子间存在斥力的认识,前面所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3.小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

板书设计:

分子动力论的初步知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生展示

1、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在物理学中,能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2、物体由于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___。

3、物体由于被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关。对于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的势能越______;对于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的势能越______。

4、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5、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称势能。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机械能。

6、课本上“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和“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两个实验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7、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探究动能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应该选质量_______的小球,从斜面上________位置滚下去推动水平面上的木块,观察木块被推出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

8、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应该让同一重锤从_______高度落下,打击小桌,观察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

9、一个木箱重100N,某人用20N的水平推力推动它前进了5m,则此人所做的功是多少?若把这个木箱搬到5m高的楼上,则此人做功又是多少?

二、目标定向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山草香★www.shancaoxiang.com)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三、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知道什么是能量以及能量的单位是什么。

物体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简称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二、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动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性势能。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势能;__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势能。

针对练习

1、下列物体中具有重力势能的是_______________;具有弹性势能的是____________

A、因挤压而变形的气球

B、在水平路面上飞驰的小轿车

C、正在下坠的桩锤

D、停在空中不动的直升机

E、钟表中卷紧的发条

F、高山上的石头

G、三峡水库中的水

H、被推开的弹簧门的弹簧

I、跑百米的运动员

2、“黄河远上白云间”说明黄河水具有____________能。

3、“滚滚长江东逝水”说明黄河水具有____________能。

查看课本小资料中表一的内容,分组讨论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吗?

2、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吗?

3、你认为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课堂作业

1、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速度和质量都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动能是运动物体本身的性质,与质量、速度无关

2、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

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C、只要物体能够做功,说明物体具有能

D、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

3、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地越远,

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数据。

物体质量m(kg)速度v(m/s)动能E(J)

牛约600约0、5约75

中学生约50约6约900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1、物体所具有的能的判断

例1、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请写在空白处。

(1)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__________(2)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________

(3)静止在空中的气球_______________(4)从空中降落的雨点_________ _

(5)被压缩了的弹簧_________________(6)飞流之下的瀑布______________ _

2、动能、势能、变化的判断

例2、直升飞机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B、重力势能和动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和重力势能减小

四、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

1、认真阅读课本上的实验,然后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回答以下问题:

①实验中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反映小球的动能的大小的?

②实验中是怎样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

③实验中是怎样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的?

④这个实验是用什么方法探究的?

⑤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把结论填到课本上。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

2、阅读课本的探究实验,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的?

(2)实验中怎样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之间的关系的?

(3)实验中怎样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的?

(4)这个实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什么?

(5)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把课本上的结论填写完整。

五、答疑解惑

1、如图,小明在做哪些因素与物体的动能有关的几次实验中,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丙

六、反馈评价

1、有一辆汽车和一列火车,若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_______具有的动能大;处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飞行的子弹和炮弹相比较,_______的重力势能大。

2、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路面上洒水,则在此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逐渐______。

3、跳水运动员从最高点向水面下落的过程中,他的速度逐渐_______,所以动能逐渐_______,重力势能逐渐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它的动能逐渐_______,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

5、下列物体中重力势能最大的是()

A、放在一楼窗台上的质量是4kg的石块

B、放在三楼窗台上的质量是4kg的陶罐

C、放在五楼窗台上质量是4kg的一盆花

D、晾晒在五楼窗台上的质量是1、5kg的球鞋

6、下列物体既具有动能又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A、在轨道上行驶的火车

B、从坡顶向坡下跑的运动员

C、江河中的流水

D、空中静止的飞机

7、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投物资,在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七、知识整合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4、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②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八、课外作业

1、练习册每天1练。

2、教材课后经典习题。

中考宝典

1、打木桩的重锤自由下落时,关于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四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天平的使用

难点:天平的使用

教具、学具: 教师演示用具: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

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塑料瓶,剪刀,白糖,水,小烧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质量

(1)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符号:m)

(二)质量的单位

(1)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质量国际单位:千克( kg)

质量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读出“大头针的质量、新生儿的质量、鲸的质量”。

(三)质量的测量——天平

(1)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10.2—2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调一步,学生跟着调一步。

教师指出: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10页天平的使用方法。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

(板书:天平的使用)

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①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②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③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④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4、学生活动:完成课本11页想想做做

教师小结:(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五.布置作业:完成对应同步练习

六.教学后记: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

1、 掌握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

2、 知道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4生活中有哪些光的折射现象?

进行新课:

1、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现象

实验: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

2、光谱中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不偏折程度最大

3、物体的颜色:

(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 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 不透明物体: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5篇八年级物理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八年级物理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最新范文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15篇】02-09

思想品德教学教案(9篇)02-09

初中语文教案(优秀9篇)02-09

小班音乐教案小麻雀【优秀13篇】02-09

教案高中数学【优秀6篇】02-09

优秀员工评语(优秀5篇)02-09

大班美术教案【优秀11篇】02-09

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02-09

开学第一课主题教案优秀4篇02-09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案优秀3篇02-09

51 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