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青年教师计划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优秀5篇)

时间:2024-03-29 12:40:17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山草香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优秀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培养出思想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所以,作为办事处语文教研组长,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是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和一线教师联系紧密,培养青年教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计划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进行系统培养。

二、培养人员

学校语文学科青年教师:董万德、王金凤等。

三、培养目标

1、使青年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2、增强青年教师的科研和课改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教材、教法研究,深入进行课改实验。

3、能使青年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于教学实践。

4、争取更多青年教师成为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部分青年教师成为市、区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5、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市、区、校的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重点

1、青年教师的课改理论。

2、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

五、培养措施

1、对青年教师进行分层次培养

在实际工作中,我根据青年教师的实际,把他们分为两种类型,根据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第一种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他们的特点是刚经过几年的`、系统的师范教育,知识功底较厚,朝气蓬勃,但是,由于刚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容易产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脱节,加上大多数新教师担任班**工作,工作负担较重,一下由学生变为老师,对角色转换一时很难适应。在教学工作上,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把握缺乏深度和广度,在课堂教学中,很难灵活地驾驭课堂、驾驭教材。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指导新教师时,要注意培养的阶段性,不能操之过急。听课交换时,以鼓励为主,不要求过高,更不要求全责备。把重点放在指导新教师领会大纲、把握教材上。然后逐步进行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指导。

第二种是有一定教龄和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已经参加工作几年,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有了一定的教学水*,但是距离骨干教师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教学上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对这些青年教师要注意帮助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武装他们,同时在教学技能的培养上要精益求精,使他们早日成为教学骨干。

2、对青年教师进行多形式培养

(1)利用教材辅导,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充分利用教材辅导,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集中指导,采取专题交流、观摩示范课、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2)利用教改实验,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项指导

充分利用教改实验,选择一批素质较好的青年教师作实验教师,这样可以分学科、分专题、有重点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3)利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

当前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不仅要重视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活动的过程,利用教学活动,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训,从中带出一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三、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把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放在工作的首位。

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即使具有再高的业务能力,也是不能教育好下一代的。尤其是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以,在培养青年教师时,不仅要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步提高,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2.在和青年教师交流上,注意**、*等。和青年诚恳、*等地探讨教学问题,对他们的成绩要充分肯定,对存在的不足要有理有据地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真正成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3.培养青年教师,要重视培训内容的系统性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系统地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对新教师要有计划地、分步骤、由浅入深地对他们进行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逐步胜任教学工作。特别是在教材辅导和专题讲座中,更要注意培训内容的系统性。

在职期间,我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方式,科学、系统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新世纪*教育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篇二

近几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着我校的前途,学校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和指导老师,深感肩负责任重大。

一、青年教师现状分析

本组的xxx老师知识水准起点较高,思想观念较新,思维定势较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无论是备课、教学都很积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教学经验不足,驾驭教材和大纲的能力亟待提高;备课时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准;课堂调控上,不敢放开,放开后又收不回来;在课后反思环节上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xxx老师的业务水*高,在软件应用方面有独到之处,但在教学中缺乏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以上现象,我制定了以下措施,使青年教师更明确自己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需要修正。

二、青年教师培训措施

1、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计划,坚持每周听xxx老师和xxx教师一节课,并认真分析,与他们讨论,共同提高。

2、对他们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3、**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共同学习教学工作理论和经验材料,探讨信息技术课的教改方案。

4、每两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或体会。通过教学反思,思考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

5、开展研讨课、竞赛课活动,正确导向,相互学习,在竞争中提高。

三、青年教师培养目标

1、使xxx老师迅速成长为信息技术教学骨干教师,能在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中获奖。

2、使xxx老师利用自己的优点,在指导学生作品及课件制作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四、青年教师培养效果

经过一年的培养和指导,xxx老师在课堂教学、备课和授课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在x省电教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所写的论文发表在中小学电脑报上。xxx老师在**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优秀多**网络课件集锦》光盘中,承担了其中的课件制作任务,撰写的论文《谈FLASH在物理课件制作中的应用》在x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撰写的论文《用FlashMX制作激光和电演示光的折射》在x省中学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作为指导教师我要认真负责,通过教研组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使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再上一个新台阶。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能适应我校新课程**需要的教师队伍,提高全体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我们将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作为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努力使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提出的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总体目标及要求,教龄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均为培养对象。一是引导刚进入教师行列的青年教师做好角色的转换,由学生转为教师,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以及**能力的培训。二是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三是实行师徒结对,我们对每位新教师配备1—2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班**工作、少先队工作中进行传、帮、带。四是建立学校考核**,考核项目有: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心得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写一份全面的工作总结。通过努力,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具体要求一年常规入门,二年上课过关,三年业务达标,五年成为具有良好师德、较高学识水*和业务能力的校级以上教学能手。

三、培养措施:

1、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利用各种形式,**他们学习相关文件、提高认识,以先进教师的事迹,教育激励他们,使他们真正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2、继续实施“青蓝工程”,让新教师与中青年骨干教师“师徒结对”,使青年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每一位新上岗的青年教师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担任师傅的教师则要切实搞好“传、帮、带”,督促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成熟。

3、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科研,树立“教学即教研,问题即专题”的意识,积极投身新课程教学研讨,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得失,努力培养教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办法。**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学习外地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有关**、专家来校讲学,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教学信息。

5、抓教学基本功和教育常规,通过**三字一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教学心得)竞赛,以赛促练,掀起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同时,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定期抓好几项工作:

(1)开展四查:查对《新课程标准》的熟知程度,查备课,查作业批改,查辅导学生。

(2)抓业务培训:抓教学“六认真”工作,抓达标课及创优课。

(3)抓好四赛:钢笔字比赛,粉笔字比赛,创优课比赛,说课比赛。

五、主要活动安排:

制订工作计划。

教师上岗前培训(新教材培训、新教师培训)。

拜师活动(师徒结对)。

随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走出去,请进来活动。

青年教师课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培养工作总结。

指导青年教师计划范文 篇四

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中青年教师比例不断加大,大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或将成为各高校教育和科研的骨干。目前,高校新入职中青年教师普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知识快。但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就是:新入职中青年教师在经济收入、生活、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压力,不可避免会影响中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使中青年教师能较快成长,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同时,2012年1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将加强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打造高校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空间作为重要工作之一。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各高校在中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中青年教师特点,积极制定相应策略,从各方面予以倾斜。

高校中青年教师的特点

(一)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

刚刚参加工作的中青年教师,经济收入不高,面临住房、成家立业、养儿育女等方面压力,生活负担较重。从工作上来说,中青年教师承担课程较多,备课量较高,尤其是在教学能力上还没有太多经验的教师,会倍感压力。另外,角色转变也需要时间,中青年教师通常都是从学生转变到教师不久,初期会存在学生和教师双重身份,导致中青年教师自我认同需要一个转化过程。

(二)中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相对不够

目前,中青年教师大都具备高学历、高智商的特点,但在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素养方面显得不够。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工作者,需要具备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教育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这些都需要一定时间去培养和训练。

(三)中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的困惑

高校教师具备三个责任,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方面责任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内容。教育教学能力就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依据相关学科理论、教育心理、教学技能等的能力。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培训才能胜任。科学研究需要教师长期积淀,不断思考、淡泊名利、静心研究,但是,中青年教师在职称评聘、课题申报等压力下,思考能力和深度都在减弱,在学术研究中急功近利,缺乏长期坚守的科学精神。

综合以上特点,高校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中青年教师发展的特点和困惑,制定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符合中青年教师发展的政策体系。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探讨高校中青年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如何构建。

学校中青年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

从全校情况看,学校目前有专任教师1,599人,其中45周岁有1,103人,约占总数的69%,40周岁以下有814人,约占总数的51%。这些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针对其发展,学校设计和实施了一套完整的培养和资助支持政策与工作实施体系。

(一)宏观层面――围绕学校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发展战略

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非常重视学校人才工作,围绕“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于2010年、2012年分别召开了两次人才工作大会,尤其是第二次人才工作大会明确提出,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在“十二五”规划中,学校提出要自主培养100名具有创新意识、素质精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明确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明确学校和学院在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科研工作上的责权利,配套考核措施、办法。制定学院在学科建设、本科生教学、竞争性教科研经费取得、教科研项目得奖以及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可以量化的考核目标。为了体现对中青年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的政策倾斜,学校2010年开通“博士通道”,对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单独投放“副高”指标,从效果上看,通过“博士通道”评上副教授的教师,与一般途径评上副教授的教师相比,数比平均数多3篇,其中第一作者多3篇、核心期刊多两篇。

(二)中观层面――重视人才建设工作,实施人才强校计划

学校制定“十二五”时期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计划实施方案。人才强校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引智计划实施方案》《人才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优秀团队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其中,针对学校中青年教师占有较大比例的特点,专门制定了《人才(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支持体系。

1.建立完善的新进校中青年教师培育体系

第一,规范教育培训。以教师培训学校为主体,采取校院两级培训的形式,从适应应用型办学和国际化办学的要求入手,进一步规范统一全校新教师培训的内容、方式和要求,增加培训内容,9月~10月集中统一完成。

第二,实施助教制。中青年教师入校第一年实施助教制,主要任务是选准发展方向、拟订见习计划和实施方案、跟随主讲教师听课、参与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备课等。坚持试讲制,每名新教师新开课前要进行试讲,实行教研室、系(部)二级试讲过关,规范教学行为、强化育人意识;坚持听课制,以教研室为主体,开展中青年教师观摩课活动;坚持督导制,教学督导委员会要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跟踪调查,加强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提高执教能力。

第三,深化导师制。指定具有丰富教学及科研经验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做导师,用两年的时间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发展教学技能、培养科研能力。第一年主要侧重于教学方面的指导,协助导师参与课程的教学,承担课程的辅导、批改作业、课堂讨论的组织等工作。第二年通过科研立项资助的形式(设立苗圃工程)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新教师提高科研能力。

第四,加强社会实践。要求专业教师入校两年内完成为期半年的社会(企业、行业)实践。通过实践熟悉社会各种活动及生产、经营、开发和管理等环节,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实际应用能力。

2.建立完善的中青年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体系

第一,加强师德教育。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师德培养,倡导教书育人、严谨求实的良好师德师风。结合中青年教师的特点,利用中青年教师喜欢的载体和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定期举办中青年教师师德论坛、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实践等。

第二,设立专项资助项目。针对学校中青年教师的实际,在35周岁以下,中级及以下职称、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中设立专项资助项目,采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滚动淘汰的管理办法,用于中青年教师的科研立项、发表高水平论文、社会实践、进修培训等,为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新的平台,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树立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进而带动中青年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三,设立突出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优秀青年人才库,制定相关规定,从严遴选,每个市级以上重点学科(专业)选拔2名~3名35周岁以下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进入青年突出人才培养工程,三年一批,结合市“人才强教”“三年行动”等项目,以校级教学研究立项的形式进行资助。

第四,设立出国培训项目。学校积极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建立师资交流制度。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拓宽中青年教师的国际视野。“十二五”期间选派了100名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大学进行三个月以上进修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吸收和消化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促进教学、研究与国际接轨。同时多渠道地聘请外籍教师来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学和学术交流。

3.建立完善的保障措施和服务支持体系

为了保障人才强校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

第一,领导重视,全员重视。形成各级领导重视,校院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关心和各部门、各单位通力协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为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为中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第二,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项目经费的支出,学校设立中青年教师培养专项经费,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有关经费的资助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式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传、帮、带”相结合。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教学科研团队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中青年教师思想政治、业务进修、教学科研的指导和帮助,从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对中青年教师全面指导和多方帮助,为中青年教师的培育提供大力支持和有力保证。

第四,指导中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服务支持层面,助力中青年教师成长。中心以“提升效能,规划发展;崇尚师德,成就卓越”为宗旨,打造了新教师研习营、专题培训班、教师发展论坛、职业发展导航等系列品牌活动,建立了中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平台和机制,发挥教学名师和教授对中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中青年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三)微观层面――制定培养资助意见,助力中青年教师成长

2013年,学校通过了《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和资助工作意见》,并根据该意见制定了《中青年教师专业培养和资助细则》《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培养和资助细则》《对博士后出站人员资助细则》和《中青年教师配备导师细则》等四项具体实施细则,采取的途径和措施主要有:

1.学校设立博士津贴,纳入政策性补贴范围。年龄在40周岁(含)以下具有博士学位,且专业技术职务在中级及以下(行政职务在副处级以下,不含副处级)的专职教师,可享有博士津贴。

2.建立中青年教师该级别项目配套支持制度。对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获批的省部级青年项目,若确需配套经费支持,在申报时可以明确提出,可选取奖励或由所在学院从科研业务经费中予以配套支持。

3.完善中青年教师学历进修资助制度。对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资助,鼓励其进修博士学位(已具有博士学位的可去国内外进修或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对其攻读博士学位(或到国外进修)期间的绩效工资和待遇将给予适当保留。

4.完善中青年教师企业或国外“游学”制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进入企业、科研院所实践或任职,担任行业社团(或组织)的领导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采取自费的方式到国外进行留学、短期学术交流或访问学者;对以上事项有关学院(教学单位)要积极支持,并核算为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学校也给予一定经费资助。

5.加强中青年教师配导师的组织、落实和检查监督工作。每学年各学院(教学单位)要将本单位配备导师的情况报校人事处备案,且对导师要制定具体的指导任务和目标要求以及每月、每学期听所指导中青年教师授课的次数;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配备企业(行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对指导的中青年教师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或争取到相关级别教学科研项目(且经费到账)的导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资金)奖励。

高校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中青年教师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中青年教师特点制定完备的发展支持体系和政策支持,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最大限度实现中青年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双赢”。

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计划 篇五

关键词:创新性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大学生

作者简介:龙春光(1965-),男,湖南溆浦人,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艾楚君(1976-),男,湖南平江人,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专项(湘财教指[2011]93号)、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j11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81-02

建立创新型国家,首要的是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而本科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多次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等;在高等教育部分,更是明确提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1]为了顺应这一形势需要,近年来高校除了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外,还采取了如开放性实验、大学生创新计划、大学课外科研计划、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效果。[2]然而上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各有千秋,如何最大限度扩大其应用效能,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开放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将现有国家、省、校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进行遴选,将部分项目以开放性实验形式开出,每年再根据需要进行更新,最终建立起具有滚动性质的开放性试验项目库,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开放性实验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不足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开放性实验室教学模式,它是指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其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获得实验技能、知识,达到实验目的的一种实验形式。[3]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一本招生、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的交通、电力、水利特色等行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的多科性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作为16个院(部)之一,现有5个工科类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88人。学院自2005年开始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学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弥补“指导性实验”教学的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4]但在该模式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参与人数不稳定(有时人多,有时人少)、实验经费紧张(耗材投入少)、教师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欠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或者宣传途径单一,有些同学不知道开放性实验;二是重复验证性实验多,创新性实验少,实验项目和指导书多年来重复使用,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学生缺乏兴趣;三是没有给予指导教师相应待遇。开放性实验需要学生提前预约,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专门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实验指导老师大多为义务教学,只能象征性给予一点工作量;四是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有些正常实验的开设尚且勉强,开放性实验更是无法保证,事实上学校没有专项拨款,学院更没有用于开放性实验的专项经费;五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鉴于上述原因,开放性实验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不足

2007年6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5]之后,各省、市、区及各高校相继启动了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2]例如,湖南省近3年间,立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333项,覆盖省内所有普通本专科高校,累计资助经费1274.4万元。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近三年以来,共获得部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1项、省级6项、校级22项,加上学校配套经费总额达42.4万元,对本科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有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5,6]然而,学院近三年共39个项目,就参与人员而言,大多项目组成员为3~4人,有些项目为2~3人,加上少部分同学同时参与2个项目,总计参与人数不足150人,仅为全院在读学生的8.9%,因此参与人数少,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其次,由于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是以学生为主,项目经费全由学生使用,指导老师只有签字权。通常情况下在学生产生某种想法后找到指导老师,老师将从项目撰写、实验设计与实施、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结题等进行全过程指导,而学校或学院并没有给予合理的工作量,因此指导教师积极性不够,常常会出现学生找不到合适指导教师的现象;再次,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没有统一的结题标准和要求,只是按照起初的项目申报书和中标后计划书中的预期成果来进行验收。如果项目难度较大而老师指导不力,学生会因为知识与能力的限制而心灰意冷,结果要么因为方案设计的失误,要么因为具体实施过程的盲目性,导致项目经费不必要的浪费,而完成结果却大打折扣。经不完全统计,学院现已结题的项目中有20%左右属于这种情况。也就是说,资助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想效果。

三、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化的有益效果

鉴于上述原因,学院成立了由教学主管、学生工作主管、实验室主管、青年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在全面总结近年来学院现有国家、省、校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充分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将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和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好地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即将现有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根据其难易程度和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后,确定部分项目以开放性实验形式开出,建立具有滚动性质的各专业开放性实验项目库,从而提高开放性实验项目的创新性,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指导老师的参与积极性,缓解实验经费的不足。

1.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从前文分析可知,最初学院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平均参与率仅8.9%,项目数较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参与率也只有14.2%。其后在该专业中进行了试点,在全部9个项目中选择了3个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项目以开放实验的形式开出。之后,项目组同学在班上将项目情况进行介绍,与此同时,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广泛宣传。结果2007级56名学生中,只有2名同学因病没有参加,参与率达96.4%,实施效果良好。三年来,本专业学生共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取得部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省级节能减排奖1项,7篇。

2.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其驱使下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同时,青年学生争强好胜,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是项目组同学的兴趣使然,在同学中容易引起共鸣;其次,如果谁的项目被选中以开放性实验开出,项目组同学极具成就感。如果经过努力取得成果,更加引以自豪。材料成型2007级2位学生因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申报专利、而倍受用人单位青睐,这在同学中引起巨大反响。

3.有利于“开放性实验”项目创新性的提升和项目库的更新

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要通过层层筛选与评估,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必须具有一定创新性并在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内能够完成才能胜出。因此,将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以开放性实验项目开出,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滚动更新就改变了过去开放性实验的指定性和不变性,从源头上确保了项目的创新性和更新性。

4.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经费,缓解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部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经费分别为2万、1万和4000,学校部级项目和省级项目还进行了1:1的配套,因此,这是一笔较大的经费。学院3年经费达40余万,材料成型专业共12.2万。通过加强管理,尤其是在材料成型专业进行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化以后,全部实验耗材和部分维修经费得到解决,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缓解了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5.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申报中,中青年占指导教师主体,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思维活跃,容易和学生引起共鸣。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部分项目甚至选自青年教师的科研探索类课题,他们有了一定想法后召集有兴趣的同学共同参与,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弥补青年教师科研经费的不足;即使是学生的思想火花,如果引起青年教师的兴趣,也会对他未来的科研方向产生影响;如果将项目开放实验化,通过学生共同的努力去实施项目,无异于利用大家的智慧去进行探索,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这引起青年教师的极大兴趣。学院现在已经出现了争做指导教师的现状。

四、结论

创新是灵魂,创新是生命,大学要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本文在分析开放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计划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将经过遴选的部分项目以开放性实验形式开出,通过试点取得良好效果,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这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乔连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3):81-88.

[2]周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综述之二,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4):4-5.

[3]周文真。大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8,

(36):124-125.

[4]张志芹。开放式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17-119.

最新范文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精选4篇03-29

教师学习制度(优秀5篇)03-29

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精选4篇)03-29

幼儿园老师辞职信5篇03-29

我的好老师作文(优秀7篇)03-29

小学校长(优秀7篇)03-29

写老师作文【优秀5篇】03-29

教师培训感言与收获(优秀4篇)03-29

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事迹【最新7篇】03-29

我们的老师作文3篇03-29

61 72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