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教学实录(通用2篇)

时间:2024-01-27 11:05:17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漂亮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教学实录(通用2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谁动了我的奶酪 篇一

书名:《谁动了我的奶酪》

推荐人:谭立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03级)

推荐理由:我推荐这本书,因为它像一位智者,用一个小小的寓言打开人们的心扉,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给人带来一种内在的勇气和启迪。

推荐指数:

精彩摘录:

从那以后,这四个家伙,小老鼠和小矮人,每天早上穿上他们的跑步装备后便毫不犹豫地直奔奶酪C站。不久,他们都建立了熟悉的路线,并形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惯。

嗅嗅和匆匆仍旧每天都起得很早,然后沿着相同的路线跑进迷宫中。

当老鼠们到达目的地后,他们脱下自己的跑鞋,有条不紊地将两只鞋系在一起,挂在脖子上――以便需要的时候能够很快穿上。然后,他们才开始尽情地享用奶酪。

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哼哼和唧唧也是如此行事,每天早晨赶到奶酪C站,按部就班地把鞋子挂在脖子上,享用在那里等着他们的美味佳肴。

然而,不久以后,小矮人们改变了他们的常规。

哼哼和唧唧每天起得比老鼠们晚一些,懒懒地穿好运动服,然后信步走到奶酪C站。不管怎样,反正已经找到了奶酪。

他们从没想过,奶酪是从哪里来的,是谁把它们放在那里的。他们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奶酷总是会在那里的。

每天,哼哼和唧唧到达奶酪C站以后,就像回到了自己家一样,舒适地呆在那里。他们脱下身上的运动衣,把它们挂起来,甩掉脚上的鞋子,换上拖鞋。他们找到了奶酪,感觉实在是太惬意了。 “真是太好了!”哼哼说:“这里这么多的奶酪,足够我们享用一子了。”小矮人们充满了幸福和成的感觉,觉得从此可以无忧无虑

不久,哼哼和唧唧更理所当然认定,他们在奶酪C站发现的奶酪是“他们自己的”奶酪了。这里的酪库存是如此的丰富,于是他们定把家搬到更靠近奶酪C站的地,还在周围一带开展了他们的社活动。

为了使这里有更像家的感觉,哼和唧唧把墙壁装饰了一通,还在墙上写了一些格言,并且精心地画上了一些非常可口的奶酪的图案。他们看着这些图画和格言,会心地笑了。其中一幅图画的内容是:

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

有时,他们会带朋友来参观他们在奶酪C站里成堆的奶酪,自豪地指着这些奶酪说:“多么美妙可口的奶酪呀,不是吗?”有时,他们还会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些奶酪,而有时则单独享用。

“我们应该拥有这些奶酪,”哼哼说,“为了找到它们,我们可是付出了长期而艰苦的努力的,我们当然有资格拥有它们。”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鲜美的奶酪放进嘴里,享用起来,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光彩。

然后,就像往常一样,哼哼享受完奶酪便睡着了,梦中还露出满足而惬意的笑容。

每天晚上,小矮人们在美美地饱餐了奶酪后,就摇摇摆摆地走回家,第二天早上他们又会信心十足地走进奶酪C站,去享用更多奶酪。

责编/邝平

《谁“动”了我的奶酪》教学实录 篇二

一、快乐尝试,习作前指导

师:(出示一盒奶酪神秘地说)同学们,瞧,我带来了什么?

生:饼干。

生:牛奶。

师:是吗?谁再来猜猜!

生:糖果?

师:(摇头并板书:奶酪?)我手里的是一盒奶酪。

师:现在,我们就用它来做个游戏。小小的的一盒奶酪,谁能吹倒它?(板书:谁“动”了我的)

生:(齐读)谁动了我的奶酪?

师:注意时间三十秒,方法:吹!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

师:这样吧,我们推荐一个,力气最大,最会吹的――学生推荐班上最壮实的男孩子。

师:众望所归,就是你!到台上来吧,把你的名字写在问号下,又快又好!

学生板书自己的名字

师:(看着台上的孩子,其他同学非常期待)看得出,大家都在心里预测结果呢!

师:(台上准备吹的孩子)小唐同学,多幸运啊,有上台的机会。现在,你的心情怎样?

生:有点紧张。

师:没关系,大胆地试试!

师:同学们,他在台上吹,我们干什么?

生:(齐声)看!

师:对!看!定睛的看!后面的同学还可以站起来看!

师:准备好!开始计时!

师:(学生吹得不急不忙,奶酪一动不动)这样也能吹倒?同学们,给他加油!

(学生纷纷加油)

师:(拿出相机抓拍台下学生加油的场面)只有十五秒了!快!

师:(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吹奶酪)不错,挺有办法的!

师:时间到。

师:(奶酪没有倒下)想动奶酪??动不了吧!小唐吹得满头大汗,辛苦了,我们感谢他。

(学生掌声感谢,小唐有些遗憾地下台。)

师:同学们看得很投入,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想一想,说一说。(举手示意)

生:唐同学刚才用力地吹奶酪盒,可是奶酪盒纹丝不动。

师:你看得很认真。

生:我看到了我班的小唐同学尽管十分卖力地吹,奶酪盒依然立在他的面前,没有倒下。

师:真不错,还用上了“尽管”“依然”这些词语。

生:我们班的小唐同学在奋力地吹,鼓起了腮帮子,但是,三十秒过后,奶酪盒还是纹丝不动。

师:你观察到了他吹的动作,真细心啊!

师:同学们,刚才我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大家看屏幕。(随机打出:小唐同学使劲地吹奶酪盒,可奶酪盒一动也不动。)

师:同学们,这句话对不对?

生:句子是正确的。

师:好不好?

生:(摇头)

师:是的,还不够好。怎样让它变得更好?

生:小唐当时的动作和神态应该要写得细致些。

师:说得好,你能加一加吗?

生:小唐自信满满地走上台……

师:好,咱们别急,一句一句地来。(根据学生的补充,用不同字体颜色打字在屏幕上)

生:小唐自信满满地走上台,奋力地吹着奶酪,可是,在他的努力下,奶酪盒还是纹丝不动地立在桌子上。

师:还可以加吗?

生:我认为还要加上时间的流逝,可以体现当时小唐同学没有吹到奶酪的紧张。

师:哦,他的紧张也被你观察到了。你能具体地说说哪些地方让你看出他的紧张了?

生:他的神态,以及他比之前更加卖力地吹。

师:(打字:更加卖力地吹)还可以加吗?

生:我看见他鼓起了腮帮子,吸足了气。

师:(示范吸气、吹气)这个顺序是不是要换一换?谁来改一改。

生:小唐自信满满地走上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子,奋力地吹着奶酪,可是,奶酪盒还是纹丝不动地立在桌子上,他更加卖力地吹奶酪。(打字)

师:有动作,又有神态,小唐就是这样吹奶酪的。他吹奶酪的样子又浮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小唐自信满满的走上台,他会怎么想?

生:这盒奶酪对于我来说,那是小菜一碟。

生:我的气量那么大,怎么会吹不动这小小的奶酪盒呢?

生:我的气量那么大,而奶酪盒那么小,还怕吹不倒它吗?

师:意思是一样,表达的方式却不同。(打字)

师:我们再来看看大屏幕,小声地读一读,发现句子有变化了,有什么变化?

生:我觉得,这段话比之前的一小句话,内容充实了很多,能把当时环境的紧张和小唐的自信体现出来。

师:说得好。

生:我认为这句话加上了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把小唐吹奶酪的过程写得更细致了。

师:咱们五(5)班的孩子真会观察,还会点评。是的,我们看,短句变长了,内容加具体了。(板书:具体)

师:刚才,你们观察的重点是台上的一个同学(板书:点),我还观察到了台下的你们!

师:(边叙述边打字)小唐自信满满地走上台,心想,这么小的奶酪,我还吹不倒吗?同学们屏息凝视,关注着小唐的表现,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接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帮子,奋力地吹着奶酪,可是,奶酪盒还是纹丝不动地立在桌子上,他更加卖力地吹奶酪。)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只有最后五秒了,大家……(出示先前抓拍的照片)

师:(指大屏幕)只有最后五秒了,你说?

生:我们显得十分激动。

生:同学们都很紧张,在这个关键的一刻,我们都紧紧地关注着小唐的一举一动。

生:大家都希望他能吹到奶酪!

生:我们握紧了拳头,恨不得上台帮他一把,把奶酪吹到!

师:多么紧张又热闹的场面啊!

师:刚才,我们由写一个同学到全班同学(板书:面),重点突出了这个同学,又概括写了整个场面。(板书:概括)点面结合,(板书:连线)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了。

二、巧设悬念,自主探究

师:(再次出示一盒奶酪)这是奶酪,不是不倒翁。描述场面有方法,吹倒这盒奶酪有秘诀,秘诀就在这里面。谁愿意来揭晓?

学生纷纷举手,一学生上台。

师:里面有什么?

生:一个信封。

师:信封能帮助你吗?

生:(迟疑)可能吧!

师:你不相信?

师:同学们,如何借助这个信封吹倒奶酪呢?小组内想办法,有了结果就举手示意。(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师下堂指导,用时两分钟)

师:许多小组有了讨论的结果,我们来听一听。

生:我们组的办法是把信封卷起来,变成一个桶状,使劲吹。

师:有可能。

生:我代表我们组发言,我们组探讨出来的方法是将信封套在奶酪盒上面,然后,吹信封的上部,让它把奶酪盒带倒。

师:不错。

生:我们组把奶酪压在信封的上面,对信封里面吹气,气会把信封鼓起来,奶酪盒会跟着倒下。

师:有意思,你愿意上来试一试吗?

三、创设情境,激情写作

师:把你的名字也写在黑板上,又快又好!

师:(面对全班)精彩的场面又要开始了,重点观察XX,全班也不要忘哦!

师:(学生台上吹到奶酪)奇迹真的发生了!你“动”了奶酪,你就是它的新主人!奶酪送给你!

生:谢谢!

师:(学生很高兴)不用谢,下课后,别忘了把成功的果实和同伴一起分享。(其他同学非常羡慕)

生:OH,YE.

师:(面对全班)你们也有很多的奇思妙想。课后,都可以自己去试一试。同学们,一个小小的信封竟然帮助瘦小的XX轻松地吹倒了连大力士都无可奈何的奶酪。如果能用文字留住这精彩的场面,让更多的人分享到我们活动的快乐,就太棒了!还等什么?看!片段练笔!

(课件出示)

练笔要求: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小黄同学吹到奶酪的场面。

师:(指名读习作要求后提示)注意时间8分钟。(教师下堂提醒个别同学注意书写格式和写字的姿势,好的词句用波浪线和五角星及时鼓励点评)

四、片段展示,互动交流

师:时间到!刚才,我在台下看了不少同学的作品,让我惊喜不断。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片段!

师:有请作者小刘同学上台。请你为我们读一读吧,我们一起欣赏。

生:(用展示台展示作品并朗读)

师:时间很短,能写出这样的片段,非常了不起。同学们,掌声鼓励他。同学们,她的作品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好,你很欣赏,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很欣赏文中运用的排比句。

师:你来读一读吧。

生:(读有关句子)

师:用排比的方法写出了活动中的“面”。

生:(读有关句子)

师:我也很欣赏他这种独特的表达。

生:我觉得他的心理描写很好,很具体。(读有关句子)

师:是啊,面的描写不止一处。你们评得都不错,让我也想来读读这个片段了。我们合作读,你读描写台上的句子,我读描写观众的句子。

师生配合读文

师: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妙趣横生啊!

师:同学们,左老师真高兴!从这个片段,从台下你们的的片段里,我看到了同学们新的收获。老师期待你们在这堂课后更大的收获。以《谁“动”了我的奶酪》为题,或者自拟题目,把吹不倒奶酪到巧用信封吹倒奶酪的整个过程写下来。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下课!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湘乡昆办中心小学)

最新范文

给小学生的教师评语大全【精选4篇】01-27

优秀小学班主任个人主要事迹材料优秀9篇01-27

班主任工作随笔优秀10篇01-27

老师,谢谢您【最新6篇】01-27

教师先进事迹(8篇)01-27

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00字10篇01-27

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优秀4篇01-27

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书【最新6篇】01-27

最新小学一年级期末班主任评语(优秀10篇)01-27

初中毕业班班主任的毕业寄语(优秀6篇)01-27

61 6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