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改革 高校教学改革最新8篇

时间:2023-12-15 15:30:52

山草香分享了8篇高校教学改革,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大学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校教学改革 篇一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学改革声乐教材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与实践媒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建设是一项宏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涉及教育外部,又要涉及教育内部;既涉及各个学科问题,又涉及教学心理领域;既有科学求真问题,又有技术革新与美学意义;既有理论探索问题,又有实践问题;既有教与学的问题,又有管理的问题;既包括教材的自身建设问题,又包括教材的教学工作;既有教材的研制问题,又有教材的出版发行问题。那么,如何加强高师的教材建设,编写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教学和社会需要,突出高等师范教育特点的教材,这是高师院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132.

高校教学改革 篇二

摘 要:教学方法作为影响高校足球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与教学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容小觑。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足球教学实效性的大幅度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以及学生自身都应当对目前影响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对于传统高校足球教学方法的审视,总结出符合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足球教学方法,进而促进高校足球教学方法得到长足的进步,这样才能使我国高校足球教学适应现代高校足球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校;足球教学;教学;改革

一、目前高校足球教学的突出问题

(1)教学缺乏目标性。在目前我国高校足球课堂之中呈现出来的最大缺陷,笔者认为是教学缺乏目标性。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以高校足球教育教学课堂为基础,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提升,并在此过程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个性,促成其在学校之中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同时,使其能够树立体育终身教育理念,为体育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足球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首先,高校体育教师要努力完成学校对体育课堂的基本任务要求;其次,体育课堂自身需要大学生进行一定的体力消耗,许多学生则更期望能够上得轻松一些;最后,部分高校与体育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时,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就课论课”,缺乏全局化思考。种种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高校教学目标的实践性缺失。

(2)教学方法一元性。目前,在我国的高校足球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仍然多采取教师为主的班级授课制。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高校足球课堂教学之中,依然是体育教师进行直接的耳提面命的传授,对于足球的历史、足球的基本动作、各种技巧进行直接阐释,而缺乏让学生亲身感受的“试误性”训练。许多高校体育教师虽然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进行了较为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常常缺乏必要的硬件等辅助配套设施的支持,这直接导致高校体育教师的改革积极性严重受挫,进而直接影响了高校足球教学法的多元化发展。

(3)评价与考核标准缺乏实践的合理性。我国高校足球教学活评评价与考核标准之中,对于学生的考核往往是结合学生日常体育课出勤情况登记表、学生的课堂表现、印象分再加之通过选择一两项足球技术进行考试。依据学生对于这一两项足球技术的掌握进行综合评分。虽然评价与考核方法相对科学,但是,当笔者看到足球课堂成绩统计表时,则大部分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调查其原因,在于对于评价与考核标准缺乏客观、实事求是的实践。

二、关于高校足球改革的思考

(1)树立正确的足球教学目标,并将其客观地贯彻于具体的足球教学活动之中。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足球教师,应当加强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相应研究成果在具体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方面的运用。同时,应当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相结合,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之中,要有全局理念,要能够系统地传授与个性化培养目标相结合。对于足球教学活动而言,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但是,没有严格目标指导的足球课堂教学很难培养出真正的足球人才。

(2)对目前足球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传统的、相对单一的足球教学方法转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仅是方法的转变,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思维的转变。高校足球教师要能够在加强普遍意义上的足球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要充分地重视个体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足球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不同基础学生的发展需要。

(3)促成高校足球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标准的实践合理性。无论是对于高校足球教师的考核,亦或学生所习得的足球技能的考核,应当实事求是,而不应当片面受到其他过多因素的影响。将相对科学的评价方法运用于具体的高校足球教学实践过程之中时,切记实事求是。否则,再科学的评价方法与考核标准均无济于事。

高校教学改革 篇三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

引言

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确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托,虽然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但这并不能成为阻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已然得到了一部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认可,还有一部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确也应该成为推动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那么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才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也将在文章的以下内容中重点分析“互联网+”对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诸多影响。

一、现如今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

(一)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教育观念比较传统

现如今我国的高等院校之中在开设会计专业之时必定会配备专业的会计专业教师,然而现如今阻碍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却也是来自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依然难以转变教学观念,大部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依然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毫不动摇”,虽然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也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确是“毛病”颇多,现如今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如果依然固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那么不但会严重影响到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自然而然也会成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阻碍之一。也有一部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愿意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推广与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阻碍与问题的出现严重打击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改进自身教育教学理念的积极性,许许多多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只能被“扼杀”在“摇篮”里。也有许许多多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多年来都是那“老一套”教学理念,在教学理念改进方面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甚至还有一部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根本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这种“随遇而安”的想法的确不可取。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主要是以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在开展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具体教学活动之时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想法,而仅仅是照本宣科地讲一遍知识,甚至是完全照着会计专业的课本“念一遍”,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们的接收能力与理解能力。

(二)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与相关市场需求并不接轨

高等院校的学生们在学习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之后的确也需要考虑到未来的择业问题以及就业问题,会计专业的实践性也比较强,与此同时会计专业也要求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化的技术操作能力,但是应该如何提高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化的技术操作能力也应该成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开设会计专业的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对学生们理论知识的讲授,并没有意识到学生们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化技术操作能力方面的发展情况,许许多多的学生们把书本上面的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一到了实践的时候却是满脸“迷茫”,许许多多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也并不懂得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们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化技术操作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也有一部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依然采取手工做账的方式帮助学生们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但是手工做账的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如互联网信息技术做账方式。这也就意味着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与相关市场需求并不接轨。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等院校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一)注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相关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

兴趣的确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最好的“老师”,但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所要做到的则是如何让兴趣成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最好的“老师”。这也就意味着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一定要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入手,重点分析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途径。会计专业的知识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们而言的确存在着理解方面的困难,一部分高等院校学生在刚刚接触到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之时的确会感到“无所适从”,并且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理论性,许许多多的理论知识的确是晦涩难懂,尤其是一部分会计专业的计算类知识,更是使得不少的学生们感到“头疼”。也正因如此,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则需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们充分的提高学习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相关知识对兴趣,并以此为基础不断鼓励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能够将最饱满对学习热情投入到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学习之中。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时分析技术,先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收集与整理,随后将学生们的学科成绩或者是考试成绩录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之中,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分析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其次,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们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屏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些教学视频或者是教学课件,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在为学生们播放教学视频或者是教学课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播放的时间,切记不要一节课全部都通过播放教学视频或者是教学课件来促使学生们学习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避免学生们对教学视频或者是教学课件产生严重的依赖。比如在学习《对外投资》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播放一些著名企业家对外投资的典型事例视频,或者是为学生们讲述一些优秀企业家对外投资之时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随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分析这些优秀企业家对外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优秀企业家们计算所得者收益、收入、费用、成本等方面的具体过程,通过播放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对外投资》一课的重点知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法”,通过搜集学生们的学习问题然后将全部的学科问题录入互联网信息处理系统之中,从而分析出学生们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随后利用互联网信息处理系统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学科问题导向图,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们一点一点地解决自己的学科问题,学生们在解决自身学科问题的过程中也会收获成就感与自豪感,从而提高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参与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针对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方面的改革而言,也需要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首先,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于现如今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方法和一系列教学理念进行细致的分析,随后查找到自身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方面的问题。其次,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提供网络学习的途径,促使学生们通过互联网预习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或者是在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钻研会计专业的重点知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也可以利用各式各样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软件,比如学习通、粉笔会计、中国大学MOOC、学小易、U校园等互联网学习软件帮助学生们理解会计专业的相关学习知识。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进一步校企合作

针对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化技术操作能力而言,高等院校这一方面可以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高等院校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订立合作协议,由高等院校负责提供会计专业的学生,然而由相关的企业负责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习场所与实习实践机会。高等院校也可以选择与一部分企业订立长期合作协议,与企业之间形成“对口合作”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然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校企合作中的有效利用也应该成为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查找合适的合作企业,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一部分值得合作的企业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选择出最适合校企合作模式的企业。然而企业方面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收集技术,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们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随后选择更加适合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方式与实习方式。

三、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确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但是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注意到的则是“互联网+”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方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越性的确也应该得到更加深入的开发。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调查之后也探索出了更为高效、更加科学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兰。试论“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8):164+163.

[2]何雨谦。“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智慧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141-142.

[3]李贺,汝涛。“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经界,2020(19):145-146.

高校教学改革 篇四

经济活动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加入WTO后,我国将允许国外高校到中国来办学或合作办学,国内的大学将面临和国外大学展开竞争的局面。人才竞争的国际化,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即便是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可能面向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主,但仍然要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因为他们将要就业的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化,所有商务活动都正在走向国际化,他们面临的将是国际化的经营环境和国际化的商务活动,必须具有熟练处理和应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科技的迅猛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包括专业设置、教材、教学内容,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还给高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撑。

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国际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我们培养不出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管理等各类人才,国家就要落后。要占领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增强综合国力,就必须重视教育。

高等教育自身在面临深刻的变革。高等教育正朝着与经济活动更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正在引导高等教育的革命。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得到强化,科研结合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网络教育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它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变化。这些都改变了和正在影响着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本科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教学改革既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是:①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紧密。由于办学体制的多样化,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学校经费来源增多,高校将更加重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科技成果为经济发展服务,高校将和区域经济结为更加紧密的联盟;②技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合化。这种趋势突出地表现为理工教育强化人文,人文教育强化科学和技术。将文化融入科技,向社会传播先进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科学与文化的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然,因为创新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个性化。高校都越来越注重扩大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从以强调选读课程为中心的学籍管理,转变为更加重视检查学生学习的最后成效;④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传统专业需要改造,教师资源也将国际化。

2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特点,为提高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质量,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显得尤其重要。

2.1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1)加强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的教学条件之一。尤其是本科院校,要以发展新技术类学科专业和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积极设置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还应积极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教学实践。(2)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师资队伍建设应以增加、补充教师队伍数量为基础,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稳定骨干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立一支数量够、素质高,结构合理、业务优良、治学严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同时,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向教师倾斜的分配制度和管理机制,这是确保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3)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

开展优质课程建设是推动课程建设的有效形式。严格地讲,所有专业的主干课程都要建立教学梯队,严格主讲教师岗位资格,教授、副教授都要承担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要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权制。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教材建设,教育部鼓励各高校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重要目的是为了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结合专业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要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4)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充实基础课实验室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积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探索实验教学与科研课程相结合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多开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同时,要重视和鼓励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极各类竞赛等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与成果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教师、学生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灵活机制,积极完善多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形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注重个性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动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同时要积极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活动,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推广和应用优秀教学成果,使之在教学和教学改革中产生效益。

2.3加强学风建设

校风是高等学校形象和精神的体现,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优化教学工作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教风建设是建设良好校风的基础。高校的教师应当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学生树立典范。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考风考纪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考风建设,采取得力措施,严格考试纪律,杜绝考试舞弊现象。

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高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学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就业、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学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外语水平。学生运用外语的阅读能力、听说交流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等等,都是衡量一所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二是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学校是否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学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看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科技论文很有帮助,也为大学生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国家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当然,评价学生质量的标准要素还要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体育成绩等综合素质。

要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领导真正重视,把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强化质量意识,围绕中心工作,实现根本任务。要增加教学投入,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学校学费收入的20%以上要投入到日常教学经费中来的标准。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法制、诚信、社会素质感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教学改革 篇五

钢琴教学作为高校教育教学进行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现今高校教学目标创新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高的情景下,钢琴教学有必要在现实教学基础分析的前提下结合改革教学的目标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那么,在这整个实践的过程中高校钢琴教学改革思路的分析对于保证钢琴教学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相关的工作起着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钢琴教学;改革思路;创新策略;注意问题

面对现今高校教育教学不断创新改革进行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进行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进行贯彻实施的过程中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学重要的基础的课程学习,其对于非钢琴专业的学生学习来讲,能够通过对基础钢琴曲目的欣赏等俩姐其中蕴含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及其所反射的价值观和教育意义等。总体上而言,现今高校进行钢琴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能够积极的应对教学和形式的变化不断改进创新改进钢琴教学促使其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分析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改革目标

高校进行钢琴教学改革的创新进行最为基础性且最为重要的则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保证其教育教学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且对于保证改革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基于这一方面而言,现今高校在钢琴教学改革目标确立的过程中应重点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改革中主题位置的恢复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强化与学生多渠道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以及基础钢琴素养或音乐素养,这样能够在把握所教授对象基础需求和基础情况的前提下,将钢琴教学改革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的进行实施。具体而言,在实际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实际的贯彻中要将其细化为具体的目标。那么,一方面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目标的确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建立学生对钢琴最为基本的理性认识,为后期的教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能够注重培养学生钢琴基础上音乐素养的形成,这就包括培养学生钢琴演奏和欣赏的技巧,同时最为主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学习,主动的地质落后的作品。此外,钢琴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是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改革创新教学内容

如果说确定高校钢琴教学目标是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那么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则是保证钢琴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物质保障”。基于这一方面而言,现今高校在创新改革钢琴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额吸收与时展相契合的优秀的钢琴作品,并且能够合理的掌握时代性的钢琴作品与经典作品之间的平衡,能够在两者之间协调平衡,通过时代性强又不缺乏经典的钢琴教学内容提高高校非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层次。此外,在创新改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高校还应注重学生实际演奏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学习,坚决摒弃以往过度注重学生演奏,而忽略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后期的创新出现了“无根基、虚化”的现象。

(三)创新完善教学模式

在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创新完善教学模式是保障钢琴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实施路径。在现今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使用,灵活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实际教学开展的趣味性,对于总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可以积极的采用一对一教学、大班教学以及小组教学等教学模式,这样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在学生自身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主动的与学生交流沟通,从而在学生“亲力亲为”中提高学生参与钢琴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此外,在创新完善教学模式中能够促使教师创新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积极的使用网络、多媒体等展开教学,通过声、色、彩丰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应注重掌握改革创新的平衡度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进行尤其是面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实际进行改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能够面对专业的学生和非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采取和学习方法的应用中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坚决避免部分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而出现的面对非音乐专业学生所采用的内容难度比较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明显不足,这样则失去了最初改革的意义。

(二)注重教师现代化教学观念和意识的更新

在整个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改革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或是教学模式的采用,从根本上其依靠的是教师现代化教学观念和教学意识的确定,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师主观思想为客观实践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教学团队能够积极的针对钢琴教师做好实际培训工作和交流学习,做好评价和改进工作。

(三)注重钢琴教学改革中经典与时代的结合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注重到教学内容的创新能够积极的汲取时代性强的优秀的钢琴作品,但是要注重对经典的传承。教师要能够时刻认识到经典是时展的基础和前提,注重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能够从根本上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而如何在经典与时代之间掌握一个平衡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教学管理团队能够做好指导,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进行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进行改革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综合灵活使用等方面,并且能够在注重经典与时代结合、掌握改革创新平衡度以及更新教师现代化教学观念和教学意识等方面全面的促进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吴一帆。高校钢琴教育方法改革分析探讨[J].教育,2016,12:106.

高校教学改革 篇六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工作者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促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在高校体育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1.1 体育教学重视度不够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体育教学具有其个性化的特点。传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知识内容的传授,学生进行接受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也在不断的变化,对学生的个体和社会认知产生影响。体育教学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忽视,学生需要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需要取得成绩和高分,体育课程被放弃,学生缺少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并且对体育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缺少认识,失去其本质的意义。因此,高校应当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提高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

1.2 体育教学缺乏创新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单调不够丰富,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方式比较落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枯燥,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体育课程教学过于表面,缺少深层次的探索。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方法单一,体育教学出现瓶颈。同时体育教学侧重于竞技,不少学生选择体育的出发点是借助体育特长进入大学,体育教学成为追逐利益的手段。

1.3 缺乏体育教学资源

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材内容的编写往往是参考一些教材内容进行的,或者对相关的教材进行相应的删减,教学内容存在雷同、缺少创新。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高校的体育设备比较匮乏,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同时体育设施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给学生的体育活动带来不便,同时存在较大的运动风险。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促进高校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激发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在毕业之后进行体育活动的更少。因此,高校体育应当进行有效的改革,促使学生文化、体育和自主学习有效的发挥,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多数采取的是西方式的体育教学方式,忽略了自身本土文化的精华。民族体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育方式,受到人们的喜欢。我国有着优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体育也有着长久的发展底蕴,我国的民族体育运动有太极拳、毽子、武术、拔河以及空竹等等,受到人们的喜欢,并且在世界上受到人们热衷。因此,促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教师可以促使民族体育内容和体育课程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趣味性。学生在球类运动累的时候,可以进行踢毽子活动,缓解压力和疲劳,同时能够摆脱烦恼。对于不喜欢球类运动的学生,可以选择太极拳或者武?g,在学习中去不断的聆听和感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供给。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促使民族体育内容和现代化体育教学的融合,促使相互之间进行碰撞和融合,促使体育教学更加多元化,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给学生带来体育学习的乐趣和动力,促使大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身心愉悦和发展。

2.2 深入认识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促使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的认识。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当怀有敬畏之心,尊重生命,每个人对体育有自身的喜好,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也因人而异。因此,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喜好和选择,对自身和他人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正确的看待,不妄加评判他人,同时不用刻意在意自身的缺点,忽略了体育教育中蕴含的生命意义。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学生个体,树立民主的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身作则,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够一味地进行批判和惩罚。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促进自身体质的锻炼,但同时也能对自身的安全产生损害,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需要对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同时促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同时对体育活动的精神进行体现。在对体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认知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教师知识内容的讲解,同时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共鸣,给学生以启发,促使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入的了解,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2.3 促使体育教学突出其特色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体育特色。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不再是单纯考核学生对动作和技术的掌握,而是促使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并且进行自主包装之后进行表演,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考核评价进行综合,对学生进行整体性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熟练程度进行掌握,并且激发学生在课后进行积极性训练,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进行深入的感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普遍的普及,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开展交互性教学,促使教师的教学和和学习的学习进行有效的交流,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体育课程的选择和学习,有效的结语实践,促进体育文化和内涵的传播,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

2.4 有效的增加高校体育教学的投入

在高校体育改革的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体育教学的投入主要从资金和制度两个方面考虑。资金方面来讲,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地区的经济水平以及高校自身的情况进行资金的投入,增加相应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如羽毛球、排球等,能够满足学生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的需求。同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针对损坏严重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换,保证设施的安全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制度方面来说,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不符合体育教学改革要求的学校给予一定的惩罚,做好体育教学的工作,调动学校的积极性,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教学改革 篇七

关键字: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我们国家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管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也比较重视,但还是有很多原因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高校的艺术教育也就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近年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崛起,高等教育当然也从以往只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单一模式扩展到了全面育人,大学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重任,与此同时还肩负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使命,扮演着艺术教育的“公共角色”,而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音乐教育成为全面落实美育教育的重要一环。

二、高校非专业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学科,音乐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就是对人进行音乐方面的教育,帮助人们学习音乐。“所谓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指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音乐作为一门学科,跟任何一门学科一样都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框架,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更是离不开技艺性的部分,但是纵观我国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1)教学硬件的不足

高校中教学硬件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当前的素质教育以及音乐教育在高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高校的相关领导还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教育中,我们现在还可以发现有些规模上万人的大学至今尚无一间上音乐课的专用教室。硬件教学条件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设备还没有普遍配备。

(2)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设置比较单一

普通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着公共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具有单一化的趋向,这也是没有得到高度重视的直接后果,当然也是缺少教学硬件所带来的后果。学校在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审美素质。有些学校长期以来只开设一门音乐选修课,且授课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同学们丰富的需求,另外作为体现课程重要性的学分,对音乐选修课也只有一个学分、一个课时,有时还要限制学生选修,这就导致了很多有这方面爱好的同学的需求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另外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内容上的不合理设置,也使得学生们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差,突出表现为实践能力较差,不能学有所用,不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在大学所学的抽象的理论和较难的技巧,在实际工作中派不上用场。

(3)学生的学习倾向没有被正确引导

当今的大学校园里,许多大学生只喜欢通俗的、不需要多思考的“快餐文化”,只喜欢片面追随所谓的“潮流、时尚”,而忽略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审美素质的培养,把音乐只是看成单纯的娱乐手段。这使得音乐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只作为一种娱乐工作而已,没有将其审美培养、素质提高等多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对于美的追求和喜好是每个人自然拥有的天性,但与审美能力密切相关的审美态度、审美理解、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评价却不是单靠天性可以获得的,这些都是在后天的教育以及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而且一旦形成会对个人发展形成重要影响。

三、高校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改革思路

(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明晰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

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定位不准对于音乐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受限这是有目共睹的。对此,建议把音乐公共课分为音乐基础理论、名作欣赏、器乐常识三大板块来开设课程,保证一定的课时,有条件的情况下不限制选课人数,并提供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设置为选修课的初衷,是考虑到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方面的爱好,音乐并非强制性教学,而是让具备这方面兴趣的同学有条件学好,而不是去浪费大量的教学资源对没兴趣的同学进行强制性教学。

公共艺术学科也要像专业艺术教育学科一样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估标准,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各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各高校要把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学机构当作大事来抓,巩固和提高公共音乐教育地位。加强对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建设,提高公共音乐教育教师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地位,各高校要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开足开齐公共音乐教育类必修课和选修课,提高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学分,力求课时、进度考核等稳定化、正规化。

(2)挖掘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契合点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自身又具有倾向于同其他种类的艺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性。因此,不仅要将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全面打通,还要将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还要将艺术思维与其他学科所造就的思维形式组合在一起,这对艺术教育及其他学科的教育都是十分有益的。音乐教育不单要把好课堂教育的第一关,同时也要把音乐教育铺陈到其他各个方面去进行,使之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形式。使我们的音乐教育能够进行的更深入,更厚实。公共选修课目的是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讲授中要重视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注意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

(3)教学方法的以人为本

艺术是抽象的,相对比较难理解。而人文精神又要求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情感、人的体验;尊重人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任课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应确切了解学生对这些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找出最薄弱的环节,对症下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的促进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抨击和比较,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憎恶音乐课的现象。要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创造教学条件,鼓励音乐教师开设较高质量的音乐选修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

(4)加强与艺术社团的互动

高校的音乐教育,在积极寻求自身良好发展方向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联合专业音乐团体共同参与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大力提倡让高水准的音乐艺术走进大学校园。大学可以与专业音乐团体合作,引进优秀的音乐节目来学校演出,邀请著名的音乐艺术家登台献艺,或是邀请著名的音乐学者来给学生开音乐讲座,也可以让音乐艺术家或学者来为本校的音乐教师作专业指导。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是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出发,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音乐具有陶冶情趣的重要功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井源涛。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特色音乐教育专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3期。

高校教学改革 篇八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的重要手段,并将为他们毕业后从事技术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个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所替代不了的。因此,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实验教学现状

当前高校的实验教学大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创新和主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临近,实验教学的弊端已逐渐显露出来。

1.实验教学目标。现有实验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验证理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训学生多种实验技能”,新的实验教学目标尤其要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确立好实验教学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搞好实验教学改革。

2.实验教学内容。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多数项目陈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过多。且多放在理论教学之后。这样的实验教学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再加上实验项目统得过死,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无法适应创新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并且实验教材起点低,内容和方法陈旧、落后,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少,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验教学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往往是教师讲,学生照做,得出实验结果,再加条件有限,学生很难独立思考,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少,因而很难谈得上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4.实验考核。实验教学缺乏一套完整和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实验课的成绩评定以学生实验报告为基础,只要到场做实验,交了报告就及格,这样会使学生轻视实验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实验能力与科研能力。

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2l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理顺教学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善于独立学习、工作和富于创造力的,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1.独立设置实验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常常没有独立的教学地位,而是依附于理论课。而且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学生没有对实验课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要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不仅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学生也必须在主观上重视实验课。这种观念的转变不但需要实验指导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而且也需要理论课教师将实验的重要性融入理论教学中。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平行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加强学生技术培养是必要的。

2.改革实验教学。

(1)改革实验内容。实验的目的在加深对某一原理的理解的同时要有利于培养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要改变实验中验证性实验的统治地位,就理论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有选择地做,这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基本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①认识实验:着重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设备的了解、使用能力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化;②基础性实验:为必要的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对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③提高性实验:主要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材方面,改变以往“抱着走”的类型。实验指导书可按指导性实验、引导性实验和设计性、半设计性实验等不同实验类型分别编写。要求自拟操作方法与步骤,以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

(2)改革实验方法。

①开放实验室。对学生实行目标管理,即绐学生规定好本学期的实验任务。学生在开放期间任何时间来做实验都可以。

②改革实验方式。教师提前讲解实验要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学生回去预习。报告实验时,教师不讲(下转90页)(上接88页)解,只回答学生实验中提出的问题。“一人一组”的实验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③实验室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作为第一课堂的基地。学生在课外遇到的实践性问题可以到实验室解决,使实验室成为对学生有强烈吸引力并确实离不开的一个重要活动基地。

(3)建立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为中心,充分挖掘实验室潜力,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开放包括仪器设备、时间概念上的开放以及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放”不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而是以新颖有趣、科技含量高的实验项目、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实际应用的课题、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激励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可到实验室预约安排时间进行实验。开放实验的教学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自由的学习、实验的空间和轻松的环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独立实验能力。

(4)建立一整套管理严密、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质量是教学质量的最终表现。在对学生的监控中,采取教考分离制度,抽测制度等等,要以提高学生主体的适应能力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以学生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学生平时的学习研究成果,应该计入课程的总成绩,坚持科学性与公正性相结合。只有按照严格、规范的评价程序去开展各项评价工作,才能避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掺入过多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准确、高效,以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必将进一步推动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境界。

参考文献:

[1]Robert Delisle.问题导向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高文。教学模式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宁宁,林善法,郑育华。 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4]秦惠洁,刘建民。 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建议[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5):11-14.

[5]于义遒。 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几十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7(4):1-5.

[6]稚云,崔爱芬。 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7(1):16-1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这8篇高校教学改革是来自于山草香的大学教育改革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最新范文

教师产假请假条优秀9篇12-15

教育教学随笔最新3篇12-15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策略精选2篇12-15

关于教师节的作文【优秀5篇】12-15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最新6篇】12-15

赠教师的锦旗标语优秀6篇12-15

幼儿园老师的温馨寄语样例优秀4篇12-15

幼儿园老师的温馨寄语精选集(优秀10篇)12-15

描写老师的简短句子大全(最新5篇)12-15

关于老师的句子大全优秀5篇12-15

61 5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