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7篇)

时间:2024-04-10 13:17:28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页是山草香敬业的小编首席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7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一

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时,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基础上进行教学,下面让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作一简单的说明:

1、创设情境,通过老师讲生活小故事的方式引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情景引入和猜测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这一情境是我在参考“猴王分饼”的基础上,刚好昨天真的是我小侄子过生日而引用过来的。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分析等式含有的规律.但在具体操作时我的引导不够到位,指向不够明确,学生显得有些拘谨,没放开。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将例题“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作分母或指定分子作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进行整装,通过“希希想要吃到5块蛋糕,婷婷想要吃到6块蛋糕,我将龙龙的蛋糕平均分成了48块时,该怎么分才公平?”这一情境来进行教学。

课堂中出现的不足也有很多,如:我按照课前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对于预想之外的问题引导的不够到位;在最后环节“分数接力赛”中,预设不足,没有考虑到课堂纪律以及比赛的公平性和反馈的方式等;整堂课中老师还是有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多提宝贵意见,给我一个改正与提高的机会。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二

几周之前,教导处通知4月2日将安排专家听我的数学课,一阵兴奋和一份紧张随之而来,今天终于迎来了专家,可那份紧张竟悄然而去。

早上一到校,和同事开了个玩笑:“怎么现在都不紧张了?”同事说:“不紧张很正常,因为麻木了。”回想起来,确实如此,我是昨天才开始准备这节课的,要是在以前,有这样的活动,我可能一周之前就着手准备了。今年是我从教的第七个年头,也许真的麻木了。

我上的是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是一堂概念课,是孩子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等知识的基础,我知道它的。重要性。

课上完后,听完专家和同事的评课,现做如下反思:

一、概念课的语言一定要到位,重点一定要突出。比如这节课,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上,我的表述过于罗嗦,对于后半句“分数的大小不变”,突出的不够,、;为什么是“0除外”,没有让更多的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可能造成孩子对“0除外”理解不够深刻。再比如,在让孩子用正方形纸折出1/2后,我让孩子通过折找出与1/2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由于表述地不够清楚,孩子用等式表示时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

二、备课不够充分。对于教案,我不熟;对于课上发生的种种问题,备课时并没有作深刻的思考,导致课上面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不能因势利导,作出有利于孩子掌握知识的合理指导。对教材不能很好把握,吃不透教材的用意。

尽管课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孩子作业情况来看,似乎还行,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老师的课上的算不上优课,孩子却能掌握好知识?我觉得这与我让孩子长期坚持提前预习、并尝试练习有关。

课已上完,收获这些,也算不错,以后教学,再接再厉吧!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三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以后学习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我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创设情境与创新精神”的结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再通过拓展外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一环节重点在掌握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基础上,强调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自己挖掘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规律,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通过小组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发挥了讨论交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有目的'的基本练习、巩固练习、综合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强化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技能技巧。

教学一开始,我以唐僧给三个徒弟分饼而引出谁分得多与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解决生成单上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生成单,生成单的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而设置的。通过预习对于第五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总结出来。而中间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独立做后我让学生分成大的小组去探讨、去交流生成单的重点三个问题。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展示的时候教师在中间加以重点强调,来凸显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以学生的主体行为实践了整个学习活动。从师生交流活动中体现了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在认识,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获得了大丰收。通过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本节课所设计的三单比较全面能突破教学重难点,具有阶梯性,教学过程及环节符合一案三单的教学,尤其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出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还有,课堂中对小组评价及个人评价形式新颖,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充分保证小组学习的积极、高效和彰显学生的个性。

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题太笼统,没有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没有对学生重点强调。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吃透教材。还有,数学强调的是学练结合,在本节课对学生没有进行练习。当然,以上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实验中努力改进,我相信有同志的帮助,和领导的支持,我的教学会更加出色。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四

“找规律”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这部分资料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这节课用“猜想——验证——反思”的方式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大问题背景下的一种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对学生提出了挑战,而且对老师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强解决问题的现实性。采用学生自己亲自观察、操作,再分析怎样做的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资料,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好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透过观察,合作探究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本节资料是为以后学习约分和通分打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结合,“创设情境与创新精神”的结合,教学中,教师用生动搞笑的故事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很有兴趣,不枯燥无味。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情感,再透过拓展外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一环节重点在掌握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基础上,强调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自己挖掘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产生的内在规律,激发起学生用心思维的动机。透过小组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促进了学生相互帮忙,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发挥了讨论交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潜力。透过有目的的基本练习、巩固练习、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强化了学生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使学生构成了必须的技能技巧。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五

本节课,我根据分数基本性质的规律性,认为在这节课学生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并且,学生经过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自我经历的、真正属于他自我的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供给充分的学生空间,让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这远比做很多习题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更侧重于对过程性目标的落实。其次,练习设计形式多样,有梯度。并且采用学生喜(www.shancaoxiang.com)欢的游戏环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又利用不一样层次的练习及时巩固新的知识,完善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一样程度的学生都得到训练,以灵活、开放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还存在不足:由于课堂上侧重了学生探究的过程,另外,在引导学生完整汇报所发现的规律上,花了较多的时间,所以,造成还有一关扩展的`习题不能进行。还有,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的沟通联系时,只是对照两句性质进行,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如果能有把这两个规律之间的转化采用举例、填空的形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胜过用语言的描述。在最终动脑筋出教室环节,场面有点乱。应当让学生分开进行就好了。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六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是在学习商不变规律以及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奠定基础。

成功之处:

1.重视知识的衔接,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在新知教学之前,我通过出示两道除法商不变规律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由此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这样设计学生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就会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样通过类比,由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规律在语言叙述上具有很多的相似性,这样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加强直观操作,经历新知的探究过程。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折纸、涂色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知,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1/22/44/8的涂色部分的大小相同,也就是这几个分数具有相等的关系,由此让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在这个相等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也就是从左往右看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分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看,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进而让学生举例进行加以验证,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整个过程中,既渗透了不完全归纳的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在练习中在数轴上表示相同的分数时,个别学生会出现没有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导致出现错误。

改进措施:

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篇七

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

首先,在验证、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好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普遍是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其次,验证的方法也不多。学生们只应用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子与分母的倍数关系,最直观最重要的用线段与实物来验证的同学很少。由于是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在这方面有过多的停留,显然,验证得还不够透彻,部分同学还有疑虑。以后如果再上这节课,我想在这个环节上作一些处理。就是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准备的纸上画一画、折一折、或剪一剪,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巩固练习环节上,学生们练习的密度还不够,毕竟回答问题的同学在少数。

最新范文

春夏秋冬教学反思8篇04-10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反思优秀504-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优秀5篇)04-10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优秀4篇)04-10

如何上好一堂复习课(优秀5篇)04-10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精选8篇)04-10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最新10篇】04-10

《墨梅》的教学反思优秀13篇04-10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优秀11篇】04-10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14篇】04-10

53 7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