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优秀3篇)

时间:2024-01-14 01:39:31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该页是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楞次定律教学反思(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教案 篇一

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教案

要点: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理解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合;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对楞次定律中的“阻碍”和“变化”的理解

考试要求:高考Ⅱ(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课堂设计: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从实验当中发现现象,总结出规律,这对理解愣次定律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先搞清楚从电流表中指针的偏转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以及螺线管的绕向就显得比较重要,实验之前先讲清。再者原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电流又要产生磁场对学生来说不能联系,需要先强调。而后根据实验进行。

解决难点:感应电流关键搞清“阻碍”,以实验来让学生自己总结,

培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思想教育: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和精确细心的科学态度

学生现状:知道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知道电流能够产生磁场,但不知道这之间的联系。

课堂教具: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楞次定律演示器

一、引入

1复习: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达式。

2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磁通量变化量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也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有关,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是否也有关?

二、新课

【板书】课题:§16。2愣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实验准备:明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搞清螺线管导线的绕向。

实验:用条形磁铁的。N、S极插入线圈,或从线圈中拨出。

实验要求:要求观察四种情况下,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方向(把握电流的流向),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量情况(增减)。

动作原磁场B方向(向上、向下)原磁通量φ变化情况

(增大、减小)感应电流方向(俯视:顺、逆时针)感应电流磁场B'方向

(向上、向下)B与B'方向的关系(相同、相反)

N极向下插入

N极向上抽出

S极向下插入

S极向上抽出

学生观察上表,总结归纳,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归纳情况。

原磁通量增加时,引起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磁场的方向相反,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增加;原磁通量减小时,引起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减少。

【板书】愣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阻碍”并非“阻止”

愣次定律的另一解释:靠近时,排斥;远离时,吸引。

总之:从磁通量的变化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

分析思考与讨论总结: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分析: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表现

如果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螺线管的上端,螺线管中用楞次定律得出的感应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在螺线管上端为N极,这个N极将排斥外来的条形磁铁的运动,条形磁铁受此排斥力的作用而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即动能要减少;要维持其运动速度则需要有外力对磁铁做功。可见,电磁感应现象中线圈的电能是外部的机械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来的。因此,楞次定律与能量转换与守恒规律是相符合的。

反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感应电流方向与用楞次定律判断得出的方向相反,则螺线管的磁场将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这样条形磁铁的速度会愈来愈大。也就是说在电路获得电能的同时,磁铁的动能也增加了。这时,对于电路和磁铁组成的系统来说,它将找不到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电能和动能是凭空产生了,这显然与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相违背。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方法。

【板书】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方法:

①确定引起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

②判断原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③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增时两磁场方向相反,减时两磁场方向相反)

④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安培定则即右手螺旋管法则)

口答:(1)如果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向上,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减少)

(2)如果磁通量是减少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那么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上)

(3)如果两个磁场的方向相反,磁通量是增加的还是减少的?(增加)

(4)如果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向下,磁通量增加,那么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上)总结记忆。

【板书】

楞次定律并不难,理解运用记心上;先找外磁场方向,再看磁通增还减;

减时二场方向同,增时二场正相反;最后定下电流向,螺旋安培把好关。

作业::《愣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板书设计:§16。2楞次定律DD感应电流的方向

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确定原磁场方向;

2判断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根据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篇二

本节课是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教学中应以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为主线,抓住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和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教师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实验探究、收集证据;教师启发,寻求“中介”归纳规律,图表记录、实验检验、评估结论。最后,通过对现象的再分析总结楞次定律应用的步骤,并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阻碍”的含义……

一、教学过程反思

本节课最初,利用电磁炉点亮电灯的实验引入课题,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熟悉的家用电器发生并不熟悉的现象,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最大限度激起学生迫切探究的欲望,教师适时引导分析,即复习了前节内容,为本节探究实验打下基础,又为下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以感应电流的磁场作为“中介”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中,可以从分析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入手,构建各相关量关系的流程图,引出“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楞次定律的简洁表达,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探究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利用图表这种直观生动的方法总结出楞次定律,实验中不乏盲目、不知所措的学生。对于线圈绕向,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关系,磁铁运动与磁通量变化关系等问题,仍有多数学生缺乏直接经验,针对上述问题,为顺利突破难点,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可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结合前节《探究感应定律的方向》自主设计实验,原则简单、直观,便于发现感应电流方向规律及磁通量变化清楚。

第二阶段,执行探究实验,将两个小组研究的过程、现象记录的图表通过展示台展示(可能什么都没有,或不着边际),各小组讨论;如何体现探究的相关因素,如何记录现象、怎样归纳、整理(通过图表、对比、控制变量法等),得出规律。

第三阶段,改进方案,再次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图表优势,利用多媒体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动态展示,整理,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实验进行中对于出现的关于灵敏电流表偏转方向、线圈绕向和电流方向的问题及其它突出问题可采取统一讲授解决,三个阶段逐步推进,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式学习”,“我也可以”的感觉,从而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习题教学的反思

本节课难点中还有对于“楞次定律”中“阻碍”一词的理解。这时,不妨将课堂上的探究实验示意图,作为第一个例题以多媒体展示出来,将楞次定律中几个重要因素逐个对照,得出感应电流方向,再与实验现象对比;第二个例题可将法拉第感应圈作为例题,潜移默化地将楞次定律的应用过程整理为四步,让学生规范记忆、应用;其余练习引入感应电流效果阻碍导体与磁铁间相对运动,及结合能量守恒理解“阻碍”的含义。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本节课探究的目的在于掌握探究的步骤,领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切不可盲目追求探究的形式而致“学习”不顾,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充分估计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对于基础性问题,可在前节探究基础上提前解决,否则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很有可能流于形式,变成教师与个别学生的“独角戏”而失去意义。

2、时间安排要充分估计,引入课题的实验约5分钟,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三个阶段)约15分钟,利用图表、对比、分析、归纳约10分钟,练习10分钟左右,各环节很可能会出现突发性问题,均要考虑在时间安排内,避免本节课最终虎头蛇尾。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案设计 篇三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手段

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教学过程

引入:铝环在通电的线圈上方漂浮。

一、复习提问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二、实验设想: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我们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的关系。

1.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1)选旧干电池用试触的方法查明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明确:对电流表而言,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哪边偏转。

(2)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实线箭头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分析:

(甲)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乙)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丙)图:当把条形磁铁S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丁)图:当条形磁铁S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在两种情况中,感应电流的磁场都阻碍了原磁通量的变化。

学生填写下表:

图号 动作 原磁场B0的方向 原磁通量的变化 感应电流的方向 感应电流磁场B’的方向 B0与B’方向的关系 甲 插入N极 乙 插入S极 丙 拔出N极 丁 拔出S极 2、实验结论:凡是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一定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增加;凡是由磁通量的减少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一定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减少。(让学生上讲台表述自己的结论,然后教师引导得出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最新范文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秀5篇)01-14

中班教学反思【优秀4篇】01-13

语文教学反思(优秀8篇)01-13

语文教学反思【精选3篇】01-13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优秀4篇)01-13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简短优秀3篇01-13

音乐教学反思9篇01-13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优秀8篇01-13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优秀7篇01-13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最新9篇)01-13

53 5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