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反思 磨课教学反思9篇

时间:2024-01-13 10:50:38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这里是编辑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磨课教学反思9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磨课心得体会 篇一

在我眼中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唯美的,应该给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带来的都是一种享受。根据文本的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的气息,这种气息可以直抵每个人的心灵。

是的,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为了心中这个完美的梦,不停地编织着。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听课活动,我都认真对待。认真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课文,然后精心设计。为了创设课堂美妙的意境,为了让课堂自然流畅浑然一体,我一贯的做法是抛开生字词,讲一节纯粹的阅读课,把一节完整的课呈现给大家。每次我都费尽心思地想:这堂课的亮点应该在哪里?这节课如何才能出彩?

课的好坏,不用他人评价,自己是能感受得到的。当我的课无法让自己满意时,他人的肯定也是毫无意义的。值得庆幸的是也曾讲过几节让自己较为满意的课,曾让自己那颗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接到领导安排的磨课任务,我更为重视。根据要求挑选了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我们区都是农村学校,而我要到更为偏远的学校去讲课。课堂上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我想改变自己一贯的风格,不要求这节课多么唯美,只想扎扎实实地上好这节课。只想让孩子们在这节课上愉快地实实在在地学到些什么。

我是在给学生上课,不是表演给任何人看。我从不怀疑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当然,以前我也是在给学生上课,而且是很认真地上课。只是更在乎听课老师的感受与评价。

我决定按部就班地讲第一课时。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力求扎实、稳妥。因为课题中含有两个生字,所以板书课题之后,我先指名两三位学生读课题,然后再齐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课文,以点带面。

教语文不能只是教课文,只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就本课而言,只是让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除此之外,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作为教师,应该把关注点全部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乐学好学。

本着这样的原则,我想我应该上一节简单、朴素、扎实的语文课。

磨课心得体会 篇二

一堂好课是怎样诞生的?经历过前段时间分宜一小数学工作室的课例打磨活动,我有了深切地体会:好课是“磨”出来的。尤其是跟随着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名师指点、团队每个成员智慧的碰撞下,在“磨课”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次我们工作室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如何促进学生对数概念的真正理解。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分数的意义》。

最初,我们的思路是引领学生在一步步地丰富对整体“1”的认识的基础上,揭示出分数的意义,并板书出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可是,在第一次试课之后,我们发现,学生虽然能清晰地说出分数的意义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却感到困难重重。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正如李水莲老师所说的那样:学生会背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话,或者会依样画葫芦地说出有关一个分数的一句话,是否意味着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是重在体会分数的意义,还是重在体会分数形式化的“概念”?

毋庸置疑,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在前者。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设计思路:先从生活中找能用1表示的物体,再体会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用“1”表示。然后从平均分不同的物体中形成直观表象;再创设自由创造分数的情境,在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接下来创设了如下情境:根据班上男女生的人数用分数说句话,调查班上视力不达标的孩子有多少个?你能联想到哪个分数?创设分糖游戏环节,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分一分的过程中,由部分想整体,学生动用各种感官,在大量的现实情境中做出取舍、抽象和概括,在不断变换的情境中,体会到情境虽然变换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实质不变。这时候,板书不板书出分数的意义的形式化的概念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对分数意义已有了深刻地理解。

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次磨课,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我们要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流利地背出概念,而是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出发,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对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想“当然”而为之,应该把“备学生”落到实处。

在最初,我们把本节课的重点设定在:对“单位1”的认识和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双重任务上。因此,确定了我们的思路是:以问题带动,在不断变换分物体的情境中,引领学生一步步地丰富对整体“1”的认识,引入“单位‘1’”的概念;接下来仍然以问带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阐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再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揭示分数的意义。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到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学生对分数的认知,就会沿着我们为他们铺设好的阶梯,一步一步地拾级而上,本节课的重难点就会得以轻松突破。这样的设计,我们认为是“时刻在为学生着想”。可是,在接下来的第一、二次磨课中,却发现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其实,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他们是有生活基础的,如一包薯片、一盒铅笔、一个小组等等,只是没有给他们冠之以“单位1”的名称而已。于是,又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把“单位1”当做教学重点处理,只是帮助他们把散落在脑海中有关一个整体的零星表象汇集提升,引导学生用“单位1”的概念来表示一个整体的内涵。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说”早已会说。但“做”,在很多时候只是“想当然”,会自以为是的认为学生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到底已经理解了什么,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如何思考的,这还需要我们在备课前要真正地去了解、去研究。

再次,在进行教学设计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必将导致肤浅。

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学分数的意义应该涉及到的知识,如分数的产生、分数符号的历史发展、分数单位、量与率的比较等内容都非常重要,极想有在一节课中就倾其所有而告之之势。这是我在备战公开课时经常会犯的痼疾,还好有其他老师头脑清醒,做事果断,大刀阔斧,修枝剪叶,才令得本节课不蔓不枝,主干分明。

但是对 “量”与“率”比较,终难割舍,大家在第一、二次的试课中都作为重点关注点之一。后来在工作室成员的研讨下删减一部分内容,把重点放在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上。她们让我懂得设计教学不能因为求全而面面俱到,不能因为求新而花样百出,一定要把握准重点,懂得取舍。

俗话说,好事多磨。其实,“课”也是要经过多番磨砺才有可能变成经典。“磨课”带给我的不单单是一节好课,通过此次活动我从团队中的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带给我更多地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去研究每一个教学内容,在没有团队的情况下如何“磨课”,要养成一种思考习惯。经过此番磨砺,希望自己在今后的课堂上能做得更好。

磨课心得体会 篇三

您有磨课的经历吗?如果有,那您是幸运者,因为您已经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您正在磨课,您将品味磨课中的酸甜苦辣,但不管是什么滋味,请您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品尝,收获的是美味佳肴。如果您还没有磨课的经历,您将感受不到成长的喜悦。磨课就像爬山,在山脚下,望着高山,您想退缩,您想打退堂鼓,就如我们刚接到任务时畏难的情绪与感受。在爬山过程中,我们会觉得累,但在累过之后,沿途的风景,山上的新鲜空气,在山顶上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只有到了山顶才能感受。我有幸成为磨过课中的一员。

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有多优秀。一个人[www.shancaoxiang.com],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去寻找挑战。一个人的知识,必须通过磨练才能获得。朋友,到磨课中去收获快乐的果实吧,在磨课中学会成长。

磨课磨得友谊。在磨课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同事对我的关心与帮助。我们全生物组老师,为了我的课来回奔波;我切身感受到通过磨课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与友谊。

磨课磨得是财富。磨课苦,磨课累,但在苦中收获的是快乐,在累中收获的果实。在磨课中,首先收获的是教学"财富"。在正式上课前的每一次试教都是考验,在每次的试教中却都能得到教学的"财富"。其次,在磨课中收获的是自信。在每次试教前,同事们给予微笑与鼓励,一句句祝愿与鼓励的话,暖在了我的心里。在磨课中我磨练了自己意志与胆量。这样的"财富"将终身受用。

磨课磨得是体力。在磨课过程中,其它事情还是一样不能少,只有在晚上8点之后的时间才能安安静静地静下来想自己的课,想教学过程,想教学环节的衔接,想上课时的表情与动作,还要做教学用具、课件,请人纠正自己的语音语调等等,有时需要忙到很晚。因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较差,这时的你如果体力跟不上,在课堂的正式展示前你就会倒下,那一切的努力将都是白费。这也跟爬山一样,开始用力过多,到了山腰,就会体力不支,半途而废。因此,在磨课的这半个月中我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合理安排教学与休息的时间,并及时补充体力。所以,磨课磨出了我的意志,还磨出我的体力。

磨课生活已告一段落,磨课使我收获颇丰,磨课使我在教学中成长很快,但留给我的是思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次在朋友的帮助下,爬上了一座小山,而在我面前呈现的却是更多更美的高山,想要领略高山的独特魅力,只有努力,再努力。

磨课心得体会 篇四

9日、10日这两天是我们农安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第三阶段研磨课阶段,9日那天早晨天空中飘着雪花,是我们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气温也骤然下降。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心是火热的,因为进修两位教研员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乡镇小学,为我们推行大阅读进行指导,面对面地交流、指导,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所没有过的。回首这次磨课、研课经历,我收获了很多。总的来说,我经历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在研讨中,老师们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推行大阅读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在心中试讲过,每次上过之后,都会自己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需不需要问题引领,而是这一节课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吧!怎么才能做到少问少将少干扰?语言是不是简洁?等等,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地加以分析,进一步完善。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心中要有谱,也就是要明确课堂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磨课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二、学会精益求精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这次磨课研课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老师们交流自己的见解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磨课教学反思 篇五

这一课是新教材中的比较有难度的一节课,以前策略的叫法是替换,现如今改成了假设,虽然叫法不同,但是课的本质是一样的,要求学生能够学会假设这一策略将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使得原本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一些。

选择这一节课也算是一种挑战,可以说,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觉得如果按照教案中的流程来应该来说还是比较清晰和流畅的。可是,预想的总归是和实际有一定得差距。接下来,就第一次磨课的感受来谈一谈。

首先,在新课教授前,有一个预习反馈,这一个反馈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因为转化是本节课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假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基础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大多碰到的问题是解决一种未知量的题目。可是,在这一环节结束后,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小结过度,这就使得预习反馈的内容与新课没有联系起来。

其次,新授过程比较凌乱。原因很大程度上我被学生的思维牵着走了,并且回不到我之前预想的方案中。然后感觉是越来越乱,自己也没有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处理好,使得有时候自己的思路出现了混乱。课堂中对老师的考验还是很大的,对学生要会及时引导,对学生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及时利用和处理等等。

磨课心得体会 篇六

第一次磨课经历让我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磨课就是在一次次的试教试讲中反思,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获,这其中的滋味有困苦与彷徨。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通过一次次磨课,我也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备课细节到位

在备课过程中,找出拼音平舌、翘舌,我偶尔的恍惚会教给学生不完整的知识点,所以要上好一节课,备课需要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将完整无误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使其掌握。

二、设计到位

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条理清晰。什么时候认字?什么时候字音和字形的比较?什么时候朗读?只有我设计完善的流程,才能合理的落实知识目标。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从过程中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三、要求到位

纪律到位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一种无序的、低效的状态,所以对低年级的孩子合作、操作之前一定要有要求,但要注意要求不能过多,多了,学生记不住,仍然无效,要做到要求简洁、明确。但必须行之有效。学生良好纪律习惯的培养是教学进行顺利的重要保证。学生随意下座位,站起来,个别同学这样的情景经常上演。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加强练习。例如:举手说话、做端正、不玩手和其它的’东西、看黑板等等。纠正学生拖拉,有效率的学习。

四、评价到位

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直接的导向作用,积极的激励作用,及时的诊断作用,快捷的调控作用,互动的交流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到位,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方面我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对评价性语言的积累。

磨课心得体会 篇七

进入20xx年9月下旬,参与第一次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张老师执教低年级段阅读教学课《北京》。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张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颇多。

一、总体感觉:

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研修指导教师、教研组长制定完善了磨课计划。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执教人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情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教师已完成1篇反思和一份总结。通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反复打磨。

二、关于听课、评课环节。

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精彩”和“困惑”,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听课时观课分工要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评课不仅要评出优点,更要指出不足建议。不要顾及面子,张不开口。

三、关于磨课。

磨课是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的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大家通过反复磨课后,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四、通过研修成员集体备课对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

《北京》一课叙述了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课文从天安门广场的四周和中央的建筑,北京的柏油马路和立交桥的特点,介绍了这座文明中外的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课文选取了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北京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二是柏油马路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交通,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通过以上几处景物的描写,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风貌。语言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

我们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情况确立了以识字为中心,朗读为理解,写字为提升的总体目标。紧接着,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割。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总写。第二部分是二、三、四自然段具体介绍北京的美。

第三部分是第五自然段,总写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重点学习第二部分。

五、教学反思。

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等。

反思是反盛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有效性和目的性。

磨课教学反思 篇八

我最感兴趣的百磨不厌的群组磨课即将结束了,磨课期间,我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使我受益匪浅,永生难忘。一、磨课使我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节好课是需要不断打磨的,正如一篇好文章需要反复修改一样。每一次磨砺的过程,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进步,新的收获。比如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认真分析学情特点、找准重难点,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还要合理分配师生活动时间,教给方法,把握课件和板书呈现时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保证课堂练习时间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实现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因此,课前教师的预设一定要充分合理,各方面都考虑比较细致周全,课堂上才会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磨课让我更加懂得了观课议课的重要性。

以前,我听公开课或教研课,总是很随意,而且喜欢面面俱到,无论什么都关注,结果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不强。一节课下来,试问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明显感觉不知所以然。通过磨课活动,我知道教师可以带着课堂观课量表进入课堂,根据自己的观察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参与观课评课活动。教师观课评课都可以更专业一点,不致于“眉毛胡子一把抓”而顾此失彼,同时也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怪现象。

三、磨课让我学会了团结协作。

磨课是群组性的备课、上课、观课、评课、反思、总结研讨活动,需要万众一心的团队精神和九九归一的小组凝聚力。拿我们小组来说吧,我们组内所有成员,为了保证整个磨课计划任务有序进行和有效传达,我们有正式的观课备会、观课分工会、课后评议会。每天,我都像小蜜蜂一样勤勤恳恳、忙忙碌碌,但累有所值,累有所乐,每天总是过得很充实。

四、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磨课使我的`课堂更精彩。

磨课其实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虽然我这次没有承担具体的上课任务,但每天的课堂教学,我从不敢马虎大意、得过且过,总是力求在教学目标上大胆变革,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在教学环节上有所创新,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问题设计上讲究层次,在小组活动上,力求有效关注全体,在练习设计上有所预设等。磨课,让我关注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确实做到了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大班额教学又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教学之路是漫长而久远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开拓进取,努力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就让我们借这次磨课的东风,努力改革创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彩吧!

磨课心得体会 篇九

备课和试教给我很多收获,同时也给我很多遗憾。就像一个平面上画圆,随着圈起来的部分越来越多,就会发现圈外的课堂学习氛围变化很大。 这是一节学校的教研课,这节课我试教了三次,每一次都给我不同的感受,当我面对不同学生的时候,课堂的经历和生成是不同的。学生思维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的不同,我需要根据学生的思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这个过程是个充满艰辛和智慧的过程。每次和同组的老师们交流,总是有很多发现,如果说从课中能感受到学生的智慧,那么这也是我们组数学老师的共同努力。

我想,一节好课的背后需要深刻的思维方式,翔实的资料的掌握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我想老师在从中需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深入研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这节课的内容,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我,都是有很大挑战性的。在上课的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从学生中来,学生的第一组数据出不来,第二组数据就不会出现,就无法进行数据的比较和交流,这节课就无法上下去。对于学生来说,挑战就是在对学生的空间观念、小组合作要求很高,这是一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这样就需要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有挑战的

我一直认为,“磨课”的道路上学生是最好的老师,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学生探索的时间从哪里来?我们要求学生去进行交流、合作和研究,但是课堂只有40分钟,怎么办?这就要求老师要有取舍,我是选取老师讲、学生听,还是花时间和力气让学生自己探究,我想,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肯定选取后者,让学生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另外一个问题是当学生自主探索成果达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教师应怎么办?是匆忙讲给学生听,还是再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去自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形成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我想,我会选择后者,但是教师要做的是要进行有效的引导,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验证。

一节课的研究,需要教师在“磨课”中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在这节课中,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使学生在这样的研究交流中逐步形成知识技能,同时,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次上课和“磨课”,我感触很深,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学之路的宽广与魅力,有了以下几点感受,和大家一起共勉:“磨课”的道路上学生是最好的老师;个体成长需要团队的精神;老师要及时反思和积累,这样教师才会在磨课中成长起来。

最新范文

期中考试年级主任总结与反思(优秀6篇)01-13

《完全平方公式》课后教学反思【优秀3篇01-13

号手与鼓手音乐教学反思【10篇】01-13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优秀6篇】01-13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3篇】01-13

六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优秀7篇)01-13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优秀6篇01-13

课文《观潮》教学反思最新9篇01-13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优秀5篇)01-13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优秀4篇】01-13

53 5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