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优秀9篇)

时间:2024-01-24 15:04:56

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工作总结的开头该怎么写吧,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优秀9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技推广活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科技支撑。

二、改革试点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一)主要目标

顺应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及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要求,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设置、明确职责、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实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四有五化”,即:有专业队伍、有办公场所、有经费保障、有示范基地;站房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方式现代化、推广科学化、服务优质化。逐步完善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力度,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

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农技推广工作公益职能;坚持统筹兼顾,与乡镇农民服务中心改革相衔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内容

1、强化公益性职能。

改革后,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再从事经营,并全力履行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果业)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务管理和技术培训;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和安全教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培训教育服务等。

2、科学设置机构。

在我县年乡镇机构改革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原则,结合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志、统一服务窗口”的要求,采取“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的方法,将现有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综合、农技、畜牧、水产、经管、农机、果茶等七个岗位整合建立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在改革后的乡镇农民服务中心增挂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牌子,接受当地乡镇政府领导,在未统一建站房前,与乡镇农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

3、理顺管理体制。

按照有利于全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统筹安排,有利于突发动、植物疫情时人员的统一调度,集中兵力防疫的原则,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实行“双重管理、以县为主,‘三权归县’”的管理模式,由县委农工部、农业局、农机局、果业局负责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人员、经费和财产管理,并在充分听取乡镇政府意见的基础上,负责人员的调配、考评晋升和业务培训、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辖区内农业技术推广组织领导工作,并对农业技术服务站负责协调和监督。

4、核定人员编制。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严格按照年乡镇机构改革县编办核定编制数,其中农技57人、畜牧54人、水产7人、农经50人、农机22人、果业50人。人员全部实行实名制管理,在乡镇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三分之二,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合理调配各专业人员。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的人员经费和推广工作经费全额纳入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并核定在各有关主管局。

5、创新人事制度。

改革现有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和“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的调度机制。逐年有序向社会招收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充实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完善考评制度,积极探索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机制,由农工部牵头,农业局、农机局、果业局分别制定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方案,并实施考核,考核结果与农业技术人员的津(补)贴等收入挂钩;农业局、农机局、果业局每年必须有计划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6、建立村级服务网点。

7、创新工作方法。

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需求,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全面推行以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模式的工作责任制度,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兴国农业信息网、《农情简报》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发挥农技咨询热线、手机短信等现代服务手段的作用,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充分发挥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等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篇二

一、乡镇现状与存在问题

1、乡镇的基本情况

郊区现辖8个乡(镇),185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乡镇下设事业单位共计56个,分别是:农业综合服务站、经营统计站、经济发展办公室、文化体育站、计划生育服务站、会计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事务所。乡镇行政编制212名,实有210名(其中:荫营镇38人,河底镇35人,平坦镇30人,义井镇28人,李家庄乡23人,杨家庄乡19人,西南舁乡18人,旧街乡19人);乡镇事业编制200名,实有190名(其中:荫营镇37人,河底镇35人,平坦镇28人,义井镇24人,李家庄乡18人,杨家庄乡14人,西南舁乡20人,旧街乡14人)。

2、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乡镇政府的行政职能正在逐步削弱,过去乡镇承担的大部分行政职能已丧失殆尽,可以说现在的乡镇政府已由过去的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而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仍然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框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乡镇财政能力弱化,必要的事业支出难以保障。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财政,是支撑乡镇政府运行的财力基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从构成上主要分为预算内、预算外和自筹三部分。其中预算内收入大多是“吃饭财政”,只好从预算外和自筹部分来解决问题。税费改革前,乡镇预算外收入主要有两大块,即:乡统筹费和镇办企业管理费。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统筹费,加之大部分乡镇企业私有化,管理费用微乎其微。对于极为短缺的农村教育、卫生、交通和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必要的事业支出难以保障。虽然说,从中央到省、市、区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乡村,搞转移支付。通过减人减支和转移支付,也许能确保乡镇财政的即期平衡,但如不建立解决乡镇财政的增长机制,则仍无法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

(3)领导职数过多,官兵比例失调。乡镇领导职数一般都有15人左右。这样庞大的乡镇领导班子,使工作难以高效运行。会议难召集,工作难协调,意见难统一。现在乡镇行政编制一般在21—38人之间,官多兵少,比例失调,真正做实际工作的人寥寥无几。由于行政职能的弱化,乡镇领导班子主要工作就放在应付上级检查上,加之乡镇事业单位经费严重不足,服务功能很不完善,因此,乡镇政府只能被动的应付上级检查。这样,出现混岗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4)乡镇事业站所行政化,人员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一是乡镇政府对自己的职能把握不准,职能转变不到位;二是一些事业站所的领导观念陈旧,没有认识到事业站所在乡镇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习惯于行政管理那一套,体现不出服务性质,因此造成多数事业站所行政化倾向。三是经费不足,稳定不住专业技术人员,很多工作无法开展。四是受编制限制,真正懂专业技术的人员很难分进乡镇事业单位,而原在乡镇事业单位的较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

二、乡镇政府在过渡转型时期存在的必要性

乡镇政府作为党和国家联系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从长远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社会保障体制等制度的逐步完善,乡镇一级政府无保留必要,也就是说,在大改革的前提下,随着乡镇行政执法权力的上移,乡镇政府完全可以作为县区派出机构,代表政府行使部分权力,但在这一过渡阶段,保留乡镇利大于弊。究其原因主要是:

1、乡镇政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直接与最基层的农村、农民打交道,乡镇政府尽管不组织生产,但党的方针政策仍然需要这一级政府去贯彻执行,如农村税费改革、退耕还林、计划生育、小城镇建设、社会劳动保障等政策的执行。就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例,为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乡镇建立了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切合本乡镇实际的农村税费改革实施意见,做宣传、搞培训,为农村税费改革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基础。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的自制组织是无法替代的。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2、经过撤乡并镇和乡镇机构改革,乡镇机构设置渐趋合理,人员结构逐步优化。近年来,我区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同时,也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有些乡镇规模过小,人口不到两三万人。二是乡镇机构设置不合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三是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职责模糊,效率不高。四是人员臃肿,人员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建设,妨碍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正常运行,对此,我区于2000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将原有13个乡镇(其中:镇4个,乡9个),撤并为4镇4乡,减幅为38.46%。全区8个乡镇中,乡镇站所由原来的12至13个,精简为8至9个,其中财政供养的行政人员由原来的339人精简为212人,事业人员由原来的269人精简为215人,共分流人员181人(其中:提前退休、退养、辞职81人,一次性结算24人,整体转移20人,进入“乡镇两个中心”56人)。与撤并乡镇前相比,在职数内的乡镇领导干部由过去的125人减少为80人,减幅为36%。

3、农村税费改革,客观上杜绝了乡镇加重农民负担的可能性,乡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税费改革前,乡村两级干部常年忙于催收农业税、乡统筹和村提留,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且每年都有部分拖欠,激化了干群矛盾。税费改革后,多费变一税,农民纳税意识增强,乡村干部不再为催粮收款而头痛,使乡村干部腾出手来全身心投入到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上。引导农民创市场、跑项目、调结构,真正发挥了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在农机服务、计划生育、农村养老保险等方面,想方设法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如西南舁乡政府组建了“阳泉市果农协会”,乡政府率领村支两委干部,兵分多路,广摸行情,组织营销网络,创品牌,为搞好产后营销,举办苹果节,为果协取得了山西省产品产地无公害双认证,赴北京参加了国家农业产品博览会。通过创办协会,使果农年增加纯收入45万元。

4、改革是方向,促发展是目标,保稳定更是前提。在基层农村,上访等事件时有发生,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各种矛盾和纠纷解决在最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争取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还需要乡镇政府积极主动地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如我区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全区8个乡镇以“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为载体,全面推行“村账乡”的农村财务管理新体制,这一新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实行,提高了农村财务规范化水平,化解了基层矛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

三、乡镇政府在转变职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战略任务。乡镇一级政府如何建立创新、亲民、务实的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建立创新、亲民、务实的政府,就必须深化改革,执政为民,面向基层,实现四个转变。

第一是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全能政府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指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揽,政府主导经济,包揽一切,表现为无限责任。市场经济和WTO规则要求构建有限责任政府,由“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从“缺位”的地方补位。逐步形成一个高能、高效、亲民、务实的“有限政府”。

第二是实现从“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乡镇政府应逐渐成为服务主体,立足于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企业,不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的统治者,而应成为脚踏实地的服务者。积极推进软环境建设,实现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化解矛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为农村、农民、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三是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开创了一个全民招商引资,全民干事创业的新天地。

第三是实现从“庞大政府”向“精干政府”的转变。“细职能,大政府”的行政体制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的产物。它导致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从庞大政府向精干政府的转变,就必须变“细职能,大政府”,建立“小政府,大服务”的新型管理体制。为适应这一需要,政府的机构设置要“精”,编制数量要“少”,机关工作人员素质要“高”,人员结构要合理,形成一个宽职能、高效率、小政府、大服务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篇三

一、高度重视,开展好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期,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镇在沿海地区务工的农民陆续返乡,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将会逐渐增多,给我镇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带来诸多困难。如何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及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困难,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各单位、村(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一件大事。各单位、村(居)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全面开展返乡农民工各种服务工作,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领导,确保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落实到位

为加强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镇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以及各村(居)支书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社保所,由罗永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和指导全镇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研究制定和安排部署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协调解决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各单位、村(居)按各自工作职责开展工作等。办公室电话:**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召开相关单位联席会议,听取相关单位、村(居)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

三、明确职责,认真抓好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

镇文化服务中心:做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利用新闻媒体重点宣传报道全镇各单位、村(居)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提供服务的好政策和典型做法,以及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都关心支持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镇社保所:要建立健全返乡农民工台帐,及时、准确掌握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及就业需求和创业意愿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动态管理;为返乡农民工开展就业推荐、鼓励自谋职业,引导自主创业;对有培训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组织开展“帮扶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百日活动”;积极与省内外用工企业联系,与上级人事劳动主管部门沟通,大力实施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检查,打击非法职介,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镇卫生院:要配合做好返乡农民工医疗和救助工作,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看病就医工作和返乡农民工子女的计划免疫工作。

镇民政办:对返乡农民工在就业或创业前生活困难,符合《贵阳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规定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有关程序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对于不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返乡农民工,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

镇派出所:及时掌控返乡农民工情况,做好治安秩序维护,打击各种非法行为,保障返乡农民工的人身安全。

镇计生站:要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认真开展对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的帮扶活动,认真兑现计划生育“奖、扶、医、帮、优、保”政策,确保奖励扶助金及时足额发放。

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非农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非农技能培训重点围绕服装裁剪、电工、焊工、微机操作、驾驶等返乡农民工感兴趣的项目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围绕“烟、菜、果、药、茶、畜禽”等特色产业开展,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返乡农民工尽快找到就业岗位。要抓好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

镇教育站:结合“两基”工作的开展,及时做好随父母返乡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镇工会:充分发挥作用,收集用工岗位,用工信息,促进就业,切实维护安置到企业就业的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镇政法委、镇办:要做好返乡农民工的来信来访工作,帮助返乡农民工及时处理好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镇团委、镇妇联:要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妇委会的作用,从思想上引导广大返乡农村青年和妇女群众,正确对待暂时困难,坚定信心谋发展;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提供创业平台,促进就业创业;鼓励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素质较高、带动力强的返乡农民青年参加基层团组织、妇委会的管理,为家乡发展建设献计出力。

各村(居)委会: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宣传镇党委、政府帮助和扶持返乡农民工的政策措施,及时反映返乡农民工的愿望和需求,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化解返乡农民工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要把返乡农民工中的党员吸收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来,让他们参加正常的党组织生活。

四、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涉及返乡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二)各村(居)要根据实际情况,每月22日前将工作开展情况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报送农民工返乡情况统计表(见附表)。

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范文 篇四

为了落实党的全会精神,促进我街道农业科学发展,规范农业服务机制,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特作如下规定:

一、加强农业公共服务组织领导

街道领导班子每季度1次对农业公共服务专题研究,把农业公共服务纳入管理区主要工作之一,驻村干部参与农业公共服务工作。

二、规范农业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建立由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村农业服务站以及农业合作社组成的街道村农业公共服务组织网络和由责任农技员、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种养殖大户和村小组农机辅导员组成的农业服务队伍,构建政府主导力、科技支撑力、农民主体力、社会参与力的“四力合一”的农业公共服务建设机制,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三、明确农业公共服务职责

1、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工作职责: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农民增收计划;落实责任农技员的“班主任”、“任课老师”职责,签订工作责任书;为党委政府做好农业服务、绿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参谋;加强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农业服务人员培训,组织协调落实农业公共服务。

2、责任农技人员职责:一是班主任职责,要求包村服务5-10个村,联系20户农业重点户,一家以上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重点村、植保服务队,实行统防统治;绿色农产品基地,实施产地准出制度。二是任课老师职责,负责线条业务指导,发展规划制定,农民培训,与上线农技人员联系,落实县农业部门相关任务。

3、驻村干部职责:组织建设村农业服务站,落实服务人员,督促村服务站开展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帮助村级服务站,建立植保服务组织,实行统防统治;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

四、加强农业公共服务抽查考核

1、责任农技员为农服务考核。一是推行《农情日记》制度。要求农技人员全面记录所联系村、责任区、特色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基本信息,全年农技推广和培训情况,以及为农民群众送服务、解忧难得情况等,并要求农技人员随身携带、随时记录、随时备查,主管部门将《农情日记》的抽查情况作为对农技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实行三方考核。以工作责任书为依据,实行农业主管部门、街道党委政府、服务对象的三方考核,把考核结果与农技人员的奖金福利、职称评聘、学习进修挂钩,增强农技人员的责任意识。

2、驻村干部为农服务考核。把村级农业服务站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统防统治工作,农民增收纳入驻村主要业绩之一进行考核。

五、落实农业公共服务奖罚措施

1、责任农技员,考核结果60-70分的,定为基本合格;60以下定为不合格。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篇五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乡镇经济实力,才能为广大贫困群众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进而不断满足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对于扶贫工作重点乡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尽快使贫困村庄、贫困农民摆脱贫困,应是全部职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在履行职能的思路和工作方式上,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农村脱贫抓什么,二是农民增收靠什么,三是政府支持帮什么。最基本的是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如在交通、住房、饮水、就医、就学以及水利建设、土地开发、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使农村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观。要全面了解农民的生产所需,增收所盼,脱贫所求,定出切合实际的帮扶项目、帮扶规划,并严格按项目要求和规划进度组织实施。乡镇和上级对口帮扶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合作,重点帮助农村搞好帮扶项目的筛选、规划,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指导,督促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进村入户,进行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指导与科技示范,搞好农业产业链条的产中、产后跟踪服务,并要及时提供和劳务信息,搞好经常性阳光就业培训,提高劳务技能,增加外出务工收入。总之,通过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支持帮扶,让农民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最终达到增收的目的,同时,真正实现乡镇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应对乡镇与县级部门帮扶进行科学分工扶贫乡镇的特点一般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农民贫困化程度高,乡级财政属上级支持型财政,自有收入有限或基本没有,经济实力较弱,对于农村脱贫、农民致富,乡镇的工作主要是协调、指导,特别要扶持典型进行示范。首先,要全面掌握村情、民情,熟知各村的优势劣势、发展状态和群众意愿。其次,应根据各村土地、交通、水利、农业等实际情况,协调、编制好村级扶贫年度规划,对规划重点审查,严格把关,做到规划宜行,操作易行。再次,要充分发挥典型户的引领示范作用,搞好扶贫项目的进村入户落实工作,保证扶贫资金和项目落实到位,并能充分发挥扶贫作用。

县级部门由于拥有相应的资金、物资配置权,在扶贫工作中,应承担起重点角色,县财政、扶贫、农牧、林业、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在农民粮食生产、粮种推广、家畜家禽养殖、土地开发、道路建设等方面,要在资金、物资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农村、农民更多的帮助。县委、县政府要将扶贫任务列入部门考核目标,督促落实到位。

三、应着眼服务型政府建设设置机构

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是提升乡镇履职能力的有效载体。乡镇要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四个方面全面履行职能,就必须以有效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科学设置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

1、精干设置党政工作机构

(1)设置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宣传、纪检、武装、工青妇等党群方面和文秘、档案、后勤等机关内部管理方面的行政工作。

(2)设置农业发展办公室,扶贫任务较重的乡镇加挂扶贫工作办公室牌子。主要职责是搞好“三农”服务,协调指导各村扶贫工作。指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

(3)设置财经和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乡镇财政收支预决算的编制和实施、统计和相关经济调查、管理村级财务、推进村务公开、促进乡村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负责村镇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镇环境治理。联系基层国土机构。

(4)设置和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司法所合署办公,形成接待受理、基层司法调解化解矛盾、综合治理依法处置的“一条龙”控访维稳体制,整合职能,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基层政权组织“减震器”、“防火墙”的作用,把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落到实处。

(5)设置社会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文化、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就业管理、社会保障、救灾优抚等方面的行政工作。指导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协调联系基层教育、卫生机构。

2、综合设置事业单位

乡镇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实行政事分开。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享有比较独立的人、财、物管理权,特别是要保证事业单位人员专职从事技术、服务工作,不得随意抽调担负其他行政事务。

(1)设置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按乡镇建制综合设立,负责农业、林业、水利水保、农机、畜牧水产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设置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落实节育措施,促进优生优育。

(3)设置公共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乡村文化活动,农保、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性工作。

关于垂管机构。为解决乡镇政府“有责无权”、功能缺失的问题,公安派出所要建成一乡一所;国土机构最好按乡镇建制设置,便于依托乡镇处理土地纠纷;法庭、工商所、税务所仍可按区域设立。这些机构在业务上受县级派出机构领导,党务、群团按属地管理,为便于综合治理和控访维稳,派出所、国土所、法庭主要负责人要兼任乡镇综治办副主任,其考核任命应征求乡镇意见,乡镇党委有否决权。

四、应按履职需要改革财政经费供养方式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篇六

一、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定位

乡镇作为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具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侧重执行的特性。从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乡镇党委政府职能主要是: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快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心所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上。

提供公共服务。要树立“为政就是服务”的民本理念,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逐步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要为农民提供政策、科技、信息、法律等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要提供农村社会保障服务,重点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险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中介组织,使之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能,为农民群众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

加强“宏观”管理。乡镇党委政府要适应农村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变化,由以微观管理为主向以宏观管理为主转变。在工作中要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监督等多种手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产业发展政策和相关市场行情,提出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明确具体的发展要求,对乡域经济发展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切实维护农村经济的健康运行。

提升乡村干部、群众整体素质。要把提高乡村干部群众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一是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统揽全局、驾驭市场、组织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从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场客观需求的实际着眼,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开发利用人才资源。三是加强劳动者队伍培训。采用普遍教育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举办讲座与现场辅导相结合、典型示范与挂钩帮扶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二、当前乡镇党委政府职能现状及问题根源

近年来,石家庄市委以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工程为总抓手,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职能错位。乡镇在经济活动中扮演多重角色,有的随意为企业担保,造成了沉重债务负担;有的代替中介组织和农民签订合同,造成了大量矛盾纠纷。二是职能越位。乡镇管了大量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部分乡镇在抓种植结构调整中搞硬性决策,无视市场规律,结果造成产品卖不出去,农民叫苦,政府尴尬。三是职能缺位。乡镇对农村科技文化、交通、卫生等基础建设和农村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不够,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治安较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体制的约束,具体来讲主要有:

乡镇管理体制与农村发展现实需要不适应。一是乡镇机构设置阻碍农村经济发展。乡镇站所等事业单位仍以准行政组织的身份出现,习惯于“一元化”的集中管理方式,在新形势下仍大包大揽行政事务。二是乡镇“责、权、利”分离现象突出。主要是管人与管事脱节、事权与财权脱节,“牌子响、责任大、权力小、协调难”。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镇所承办的上级任务越来越多,而乡镇的权力却越来越小。公安、工商、税务、交通、电力、土地等部门管理权的上收,导致条块分割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乡镇整体功能的发挥。

乡镇施政用权与建设法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标准不适应。一是依法行政落实不到位。目前,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乡镇干部勤政、廉政、依法行政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乡镇干部仍习惯用行政手段处理问题。二是为农服务水平不高。长期以来,乡镇主要以管理为主,为群众提供服务的意识不强、手段不多,不能适应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力度不够。一些乡镇干部在解决农村矛盾过程中方法不得当,采取强制性措施,甚至盲目动用公、检、法部门的力量,结果造成矛盾激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乡镇的威信。

乡镇干部队伍状况与农村工作现状不适应。一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农业型的干部多,经济型的干部少;行政管理型的干部多,技术服务型的干部少,制约乡镇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在全市11075名乡镇干部中,行政管理型的干部有6967名,占总数的63%,技术服务型的干部2760名,仅占25%;在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中,行政管理型干部占到76%,技术服务型的仅为12%。二是干部队伍管理不合理。乡镇作为基层政权组织,往往成为上级机关的“减压器”。乡镇主要领导多从上级机关下派,大多基层工作经验不足,而且往往是到下面“镀金”,真正安心基层工作的较少;而在乡镇基层工作多年的同志,虽然经验丰富,业务熟悉,却感到政治上没有出路,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乡镇机构改革问题上,压缩机构、精减人员工作虽反复进行了多次,但大多流于形式,配套改革不到位,农民供养乡镇干部基数大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是乡镇干部的素质急需提升。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素质工程建设,但是,乡镇干部“三低一高”(文化素质低、科技水平低、致富能力低、年龄偏高)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观。

三、加快乡镇党委政府职能转变的建议

乡镇职能转变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完善制度等人手,加强行政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1.增强乡镇职能转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夯实执政基础。一是强化乡镇社会职能。变全能政府、管理政府为有限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主要突出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即: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投资环境、人居环境、治安环境、生态环境等;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确保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搞好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对农村的困难群众给予及时救助;强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缓解乡镇工作压力。针对乡镇工作“责任状”、“一票否决”满天飞的问题,上级党委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清查工作,对与乡镇工作联系不紧密的要限期废除;对确需乡镇完成的,要科学核定标准,使乡镇干部能够集中精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三是推进乡镇经济职能转变。要改革乡镇经济发展指标的考评标准,逐步淡化GDP总量、增长速度排名等对乡镇干部在职务升迁、经济

待遇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用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标准,引导乡镇干部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从现实需要出发,改革乡镇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乡镇职能。一是对乡镇站所实行分类管理,明确职权划分。根据乡镇站所的工作性质,可将其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服务性和专业性站所。比如农技站、农机站、农经站、畜牧站、文化站、计生站等,在人权、财权和事权上全部划归乡镇管理,对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第二类为执法性或垂直管理的站所。如派出所、法庭、工商所、税务所、供电所等,要坚持在乡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乡镇党委政府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提出调整人员的意见。二是理顺“条、块”关系,强化责任意识。县(市)区业务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改变管理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加强行业宏观管理,在业务发展规划和制定管理标准等方面,加强对乡镇站所的协调和监督。要结合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将宜下放给乡镇审批的事项坚决下放给乡镇;可委托乡镇行使的行政行为尽量委托乡镇行使。三是实施目标管理,确定工作职责。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根据设定各乡镇财政包干基数,实行乡镇独立财政。另一方面,要建立乡镇税收体制,县(市)区税务主管部门要与乡镇划清税种和征收范围,各乡镇要积极培植税源,强化乡镇一级理财、聚财的功能。

3.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来规范执政行为,不断改进执政方式。一是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的范围延伸到二三产业,重点提供政策、法律、信息和技术方面的服务。二是创新服务手段。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市场服务、综合协调手段,坚持依法行政,防止在行政过程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纠正行政过程中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营造“千斤重担众人挑”的良好局面。三是提升服务层次。在探索利用市场经济规则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上,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行“一站式”阳光服务,即把乡镇的民政、劳动人事、司法、城管、土地、、计生、环卫等多个职能部门统一组织起来,集中设置服务窗口,对群众所需解决的问题,实行“一站式”办结。

4.建设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一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要及时调整。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改干部包村、领导包片为按产业组建服务队,形成突出一项产业、建立一支队伍、成立一个支部、确定一名领导、制定一套管理办法的新格局,促使各服务队逐渐形成履行政府服务职能的经济实体,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三是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坚持乡镇政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制度;完善乡镇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增强乡镇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5.锻造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执政素质。一是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要坚持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原则配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形式,把素质高、业务精、本领强的优秀干部按程序选进乡镇党政班子。在工作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激活乡镇人力资源。二是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乡镇活动,每年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干部进行专门培训和挂职锻炼,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三是稳定乡镇干部队伍。要在工作上留住人、政治上激励人、生活上关心人,通过设立乡镇干部津贴等方式,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待遇。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篇七

农村税费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乡镇富余人员,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深入贯彻省第四次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和市2005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税费改革工作方案的任务分解,编办作为税改工作的成员单位,主要承担撤并乡镇的协办任务和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主办任务,至2006年3月,各项工作已结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涉及编办的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成乡镇撤并任务情况: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复〔2005〕++号)及《++委、++人民政府关于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发〔2005〕++号)文件精神,在2005年区划调整中,全区共撤销4个乡镇(++镇、++乡、++乡、++乡),其中++镇撤销后,新设立++、++2个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全区共有++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精简10%。涉及撤销的4个乡镇的所有机构全部撤销,所有人员按区划调整分流。版权所有!

(二)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情况:

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办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批复》(+复〔2002〕++号)文件精神,结合++乡镇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机构改革于2002年12月底结束,事业机构改革于2003年8月底结束。改革后,乡镇行政编制由++名减为++名,精简10%,实有人员由++人减为++人,精简7%;事业编制由++名减为++名,精简20%,实有人数由++减为++名,精简16%。上划整合后,乡镇事业机构由17个减为4个,精简76%;乡镇行政机构由8-10个减为1-2个,精简80%以上。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和规范机构设置,基本实现政企分开,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三)乡镇行政事业站所整合情况:

2002年机构改革前,乡镇事业机构设置:党校、农经站、农科站、水管站、水产站、文化站、广播站、畜牧兽医站、成人技术学校、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办公室、教育办公室、企业办公室、村规办、农机站、土地管理所、林业站、财政所、司法所、卫生院、中小学共21个。公安派出所、工商、法庭、税务由区直部门垂直管理。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整合乡镇事业站所。事业机构设置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广播)服务中心、村镇(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党工委)党校,简称“一校一站四中心”,在++、++两个乡设海事所,++、++两个办事处设计划财政管理所。“一校一站四中心”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海事所为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农业服务中心包括原(2002年前)农经站、农科站、水产站、水管站、农机站职能,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包括计划生育服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文化服务中心包括原文化站、广播站职能,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包括原村规办、路政管理职能。乡镇行政机构设置3个综合性办公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科学技术办公室)。

(四)政府职能转变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机构改革后,乡镇政府与事业单位、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已基本脱钩,政事、政企得到分开,以前乡镇政府承担的技术性、辅、服务性的职能已交给了乡镇事业单位承担,政府职能得到逐步转变。但是,与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相比,乡镇机构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职能定了,但政事分开仍难以实现。不少乡镇在改革中都对乡镇政府职能重新做了定位,严格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科学界定了职能,但是组织实施中,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实现严格的机构和人员的分开,不少乡镇行政事业仍在一块,工作任务仍在一块,在乡镇中心工作得到强化的同时,中心站所职能被淡化,并且有不少行政人员兼任事业单位法人,不少事业人员被乡镇政府长期借用。

二是机构撤并了,但实际运作并没有完全到位。不少乡镇按照综合设置事业机构这个思路,整合了原有的站所,将职能相近或相关的站所组成一个中心,但在实际运作中,新组建的事业服务中心却难以磨合到位,表现在新牌子未挂,帐务、资产未清,法人登记手续不办理、不规范,办公地点未归并、统一,人员关系和实际工作未柔和理顺。

三是区乡两级都进行了机构改革,但衔接上仍存在问题。往往在不少区直各部门及部分干部的观念中仍然承认的是改革前的站所,承认的仍是改革前的对口站所,这给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是不少乡镇干部不能真正理解乡镇改革的重大意义。不少乡镇干部仍认为不应该精简机构,认为精简机构、整合机构只不过是增加了层级关系,增加了领导人数。

三、对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整和乡镇事业站所、强化乡镇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工版权所有!作方式的建议

乡镇政府作为人民政权的基石,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乡镇工作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工作的重心和方法发生了很大转变。最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乡镇机构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审时度势,搞好推进。

一是要明确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功能定位。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适应为“三农”服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是要明确乡镇机构的职责定位。即要进一步明确究竟管理哪些东西,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做到权随责走,人随责配,逐步建立起权责一致的政府管理体制。

三是要根据职能需要严格规范乡镇机构和岗位、人员设置。要按照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要求,结合乡镇规模和经济实力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作要求,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控制乡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

四是要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保障激励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通过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推进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理顺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

五是应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根据设岗定责的情况,对工作不能胜任,工作不在状态,甚至违背党纪国法的人员坚决予以淘汰,或分流,或待岗,畅通干部出口。

六是应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要理顺各级政府间“压力支配型”层层转嫁任务的管理体制和以各种“责任书”并明确“一票否决”指标的做法,逐步完善乡镇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七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乡镇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紧解决法律规范缺失的问题,使乡镇政府的管理行为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八是应加大对乡镇机构改革的检查监督力度,确保乡镇精兵简政,以巩固改革成果。在历次改革中,部分乡镇出现走过场,明改暗不改,精简内设机构,整合事业机构,难以真正到位。因此,应以刚性的措施,加强检查监督力度,防止有关部门以资金、项目审批等方式干预,要严格控制新机构的成立,防止有关部门把机构设置情况纳入检查、达标、验收内容。

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范文 篇八

城乡党建工作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交叉点、共同点越来越多。但村级党建比较薄弱,基层党建工作理念、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和工作保障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党的全会强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四务联动,心系群众”活动是落实党的全会精神的根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建设科学发展新的客观要求。

心系群众”活动就是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开展“四务联动。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通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通过强化对村(社区)基层党建的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活动、城乡互动党建活动,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务实创新。把“四务联动,心系群众”活动落到实处

(一)坚持牢记宗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2真心实意服务群众。一是实行群众办事首问负责制。对来访、来电、查询和办事的群众。无论是否属于本部门或本人职责范围,必须主动、热情的接待和答复,直至群众满意为止。结合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开展“百个部门群众评”百名股长群众评”活动。二是市直部门送服务上门。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宣讲送政策、农业生产送科技、转移支付送资金、经济发展送项目、卫生血防送健康、食品饮水送安全、文化进村送娱乐、扶贫帮困送温暖、养老保险送保障、上门服务送方便等内容的十送”活动,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三是从机关选派农村党建联系员驻村关心帮扶群众。从市直机关选派181名副科职干部长驻村(社区)指导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农村公益人员的作用,优化人员结构,组织科技专家深入农村,传授先进实用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3务实创新教育群众。一是丰富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远程教育、农广校、农家书屋等平台作用。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分月实施。市政府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远程教育日常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教育、法制教育、卫生安全教育、文化教育、农业高新技术教育等为内容的群众性教育活动。二是丰富教育形式。通过下乡活动,把培训阵地前移,面对面培训群众,通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搞好现场教育;适时组织中心农户外出学习,开阔眼界;经常组织乡土人才到村组和田间地头,现身说法。三是整合多部门教育资源。通过雨露计划、阳光计划进行劳动力培训,突出抓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实施职业教育富农工程,打造华中职教城。

4千方百计致富群众。一是提高群众致富能力。通过扶贫扶智、教育培训、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形式。多渠道致富群众。三是发展当地经济。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实施“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新农村”发展战略,加快企业落地速度,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工程,实现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

(二)坚持四务联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1强化村级党务。按照“城乡联动、强基固本、突出民本、和谐发展”要求。

一是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明确市委、市直部门党组织、乡镇(办事处)党委抓村级党建的责任。市委常委每年专题听取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汇报。提出措施要求,市委组织部加强指导督查,市直有关部门结合职能配合抓村级组织建设,乡镇(办事处)党委对村级组织建设负责组织实施。按照“书记抓、抓书记”要求,市委制定《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通过开展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述职,市委委员评议,述后跟踪整改,强化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健全抓村级组织建设的合力机制,积极探索新建小区、村改居委会(社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

二是加强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围绕“领头雁工程”建设。选好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每年对村主职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培训基地和各级党校的作用,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为民服务工作机制。建立村干部集中办公日制度,实行村干部值班制度。村一级推行便民全程办事点或村级便民服务站,方便村民办事。健全村(社区)干部目标管理、村干部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每年对村干部进行一次考核。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健全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录用乡镇公务员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村级运转经费每年10%正常增长。加大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保证村干部工作报酬逐步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基本工资报酬从村级经费中列支,并由财经所通过信用社存折按月直发到个人。办理在职村(社区)主职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进副职干部养老保险。为在职村主职干部办理财产人身安全综合保险,一年一保。对连续任职15年以上的职村主职干部,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累计任村主职干部10年以上的离职村主职干部按任职年限,发放生活补贴。

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为无职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搭建平台。建立健全党员党内激励关爱工作机制。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落实党员权利,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通过建立党员群众之家,从工作上、生活上关爱帮助党员。实施老党员关怀工程,对农村老党员发放生活补贴,标准由180元提高到360元。对社区困难老党员适当进行生活补贴,多方面想办法解决其生活困难。

四是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每年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推进村(社区)办公场所建设。市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支持10个村(社区)阵地建设,每个村支持金额不少于20万元,连续支持5年,确保重点村(社区)都有不少于300平方米的办公活动场所。以发展远程教育网络为契机,改善办公硬件。要把村级阵地建设成培训中心、说事中心、娱乐中心、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村级办公场所在乡风文明建设、方便村民看病买药、购物以及在科普教育、普法宣传、纠纷调解、信息传播、文化娱乐、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功能,不断提高综合利用率。

六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党员创业基金。建设办公场所和村级集体物业,并对规费进行减免,支持农村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确保到年全市各村集体收入不少于5万元。

2发展村级商务。优化农村流通结构。完善服务功能,便利村民消费。一是商业部门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实)山草香○www.shancaoxiang.com(现“一网多用”二是供销部门做好农资服务,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三是粮食部门做好粮食生产及流通服务,推行产供销一体化,积极开拓服务空间,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四是银行加大对农村银行卡业务投入,开通乡村银行借记卡小额取现和村镇刷卡消费业务。五是推进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强化家电下乡备案网点的销售和服务功能,形成家电分级配送、销售、服务体系。六是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冷藏保鲜、质量安全追溯、检验检测、物流等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村级直采基地,大力培育自有品牌。积极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建设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超市的冷链、物流配送和快速检测系统,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3全面规范村务。规范民主管理程序。依靠村民共同管理村务、财务。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规范民主决策程序。村级重大事项由村“两委”村民联名或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村委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务公开栏公布,村“两委”负责实施。规范财务审批程序。村级财务必须在村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下进行审批,需要动用村集体公共财产的事项,由村“两委”提出预算方案,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开支情况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规范村务公开内容。村务公开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任务指标、计划生育、土地审批、宅基地审批、工程承包及建设、扶贫、救灾救济款物、农村低保,村集体的山林、土地承包、拍卖,村建道路、饮水工程、村容村貌、村内公益事业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发放时间、财务收支等。规范财务收入监督和开支审批。原则上由村委会副主任担任村报帐员、村民小组副组长任组报帐员,负责相关经济收支和报帐业务;村委会主任负责村级一切经济收支的审批签字,大额开支须经村支部书记、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集体签名,报镇长审核签字。规范村务、财务公开时间。临时性、突发性事件或阶段性单项工作,一事一公开;常规性的工作每月一公开;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全程公开。村组重大建设项目收支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村委会每月公开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内容保存一个月。规范村务、财务公开形式。每个村至少建立一块固定的村务、财务公开栏。利用公开栏、黑板报、广播、村级各种会议、说事厅、张贴村务、财务公开榜等形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公开。规范村务、财务公开监管。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审查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真实,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规范,及时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村支部书记对整个村务公开工作负总责,报帐员负责填制和维护公开内容。规范村务、财务公开档案管理。村级建立永久性公开栏事项台帐,将固定公开与临时公开的具体内容、事项、时间、地点填入村务、财务公开登记表,立卷归档。

(三)坚持上下联动。增强推进“四务联动,心系群众”活动的合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四务联动,心系群众”活动取得实效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篇九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抓住全省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试点县(市)的机遇,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加强全市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整合现有农业公共服务资源,不断探索和推进我市农业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二、目标任务

新成立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加挂原林业站、水利站、农技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畜牧服务中心牌子,内设林业、水利、农技、农机、畜牧办公室,负责对上的业务对接、项目争取和对下的技术服务,形成设立一个中心、统一加强管理、人员相对固定、工作相对独立、开展综合服务的格局。通过组建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解决农业公共服务后继乏人、农业公共服务不到位、农安执法人员不具备身份、“以钱养事”人员退休后工资差距大等突出问题。

三、方法步骤

1.将现有10个乡镇(处)林业站的人员编制、职能划入各乡镇(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统一管理。鉴于全市林业系统混岗问题突出,在这次组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时,林业系统暂时按现有模式运行。

2.将现有10个乡镇(处)水利站的人员编制、职能划入各乡镇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核编19个,实有18人)统一管理。

3.将现有从事农技服务的44人、农机服务的18人等在职的66名(含文化中心4人)“以钱养事”人员通过统一考试考核,优先招录纳入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统一编制管理,办理进编手续。在一年内即将退休的人员,可参照事业单位标准提前办理退休手续。

4.将现有从事畜牧服务的10人、水利服务的14人、林业服务的20人等44名“以钱养事”人员继续保留为“以钱养事”身份,纳入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5.将现有各站、中心资产,由各乡镇(处)根据实际调整处理,现有4个农机服务中心资产,由市财政验资后,按属地原则划归乡镇使用。

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组建,要求2013年9月底完成,10月份确保正常运行,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政策,制定工作方案

1.加强政策宣传。各乡镇(处)、市直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组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弄清有关政策,以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做好相关人员宣传解释工作,形成人人参与改革、个个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2.制定工作方案。市委编办要制定好编制工作方案,将人员编制确定到乡镇,将职能职责确定到中心;市人社局要制定好招录考试工作方案;市委组织部要做好人员招录考核工作方案;市综改办要制定好经费预算方案;其他相关部门要制定好服务中心人员合理搭配分配方案,确保定编前先定岗。

第二阶段:核编核岗,明确中心职责

1.核定乡镇编制。市委编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将全市110名编制核定到各乡镇(处)。市综改办根据各乡镇(处)核定的事业编制数和核岗的“以钱养事”人数,将经费预算到乡镇,从2013年10月开始执行。

2.明确中心职责。市委农办、市委编办根据市直相关部门提供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职能建议,综合各乡镇(处)的意见,由市委编办行文明确到各个中心。

第三阶段:考试考核,确定中心人员

由市人社局负责,对现有农技服务中心44人、农机服务中心18人包括文化服务中心4人做好招录考试工作;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做好招录考核工作;各乡镇(处)和市直相关部门全力做好配合,确保9月底以前人员全部到岗到位。

第四阶段:建章立制,确保正常运转

按照“乡镇管理为主、部门业务指导”的原则,各乡镇(处)要安排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并将职责明确到人;市直相关部门要指导各个乡镇服务中心建立业务工作制度;市委农办要建立考核制度,形成中心考核到人、乡镇(处)考核到中心、市委农办组织农口部门业务考核到乡镇(处)的考核机制。

四、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这次改革顺利进行,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顺利组建,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副市长、市长助理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分管负责人、市委农办、市委编办、市综改办、市文化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农机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处)也要成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最新范文

员工薪酬的管理制度优秀9篇01-24

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新4篇】01-24

稳岗就业工作措施(优秀2篇)01-24

企业工作要点精选6篇01-24

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优秀9篇)01-24

医院办公室的规章制度(优秀4篇)01-24

发票退票证明优秀10篇01-24

经典的外贸英语口语优秀7篇01-24

祝寿的贺词(通用3篇)01-24

拓展训练心得【最新8篇】01-24

94 8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