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 德育工作措施精选13篇

时间:2024-05-06 12:46:08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www.shancaoxiang.com细致的小编山仔为家人们收集的13篇德育工作措施,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德育的重要性范文 篇一

关键词:道德教育;重组;整体功能

21世纪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就是“在整体中追求个别,在个别中追求整体;在同化中追求个别,在差别中追求共性;在合作协力中追求自我优化,在竞争冲突中力求沟通共赢;在主体中追求客体,在客体中实现主体。”我们必然要用开放的、包容的心态建构“在差异中以求重组,在重组中以求创新”的理念,掌握事物整体观念的分解性与差别性,在对偶性与互补性的掌握中再求整体的一致与关联,最终实现整体的和谐与持续创新。基于这一基本的认识,我们要问:道德教育,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以或可能有如何的发展。

一、分解与重组道德教育的发展道路

道德教育的分解和“分裂”有着本质的区别。分解是学科发展的正常进程,而“分裂”则是发展的障碍或阻力。道德教育的分解与道德教育的分支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解是不同学科领域的道德教育的发展,也是道德教育不同视野的共存。现实的情况是,各种学科的道德教育都认为自己的研究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在各自的主张和相互的争端中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大家都在谈道德教育。而这种统一的见解,就是道德教育重组的潜在基础和条件。这种重组,也就是道德教育发展的主题,是道德教育新的发展中的一次重新创造。

二、重组的基本内涵

德育教育中“重组”的词义通常是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的意思,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整体协调,即将道德教育的各学科视野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忠、孝、勤、俭”等个要素组成有结构的整体,协调运转,产生最大化的功能;渗透融合,从内容到形式密切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道德教育整体;过渡衔接,促使个阶段的道德教育形成有机的整体,合理衔接,连续过渡,减少断层;互补互促,道德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各要素要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德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促进其道德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重组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道德教育的多元重组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重组指多学科视野的重组,包括道德教育的思想、理论、目的、结构、学科和模式的重组,特别是在道德教育促进人的现代化上认识和中华传统美德认识的重组。中观层面的重组主要指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中各种教育力量、教育影响的重组,形成道德教育的整体合力。微观层面的重组主要是道德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素的重组,包括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形式的重组。

三、重组论道德教育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范式的重构与转型

重组论道德教育实际上还包含着三个内在的要素,即结构、

关系和系统,对这三种要素的理解,或者说对于包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整体结构系统性的理解,注意到实际操作方式的重新构建和形式转型,是真正理解重组论道德教育思想的关键。

1.有序的结构是重组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当我们的德育系统处于有序状态时,整体作用明显大于部分之和;而当系统处于无序或紊乱状态时,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在这种情形下,整体功能趋于瘫痪。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能重组学校、家庭和社会,甚至更多教育力量的参与,我们的教育效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们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必将与现代道德教育相渗透和结合,其中的“忠、孝”与我们大力提倡的“爱校、爱家”、“勤、俭”和“艰苦朴素”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2.有机的联系是重组论道德教育的本质体现

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同样,道德教育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中调整自己的要素和结构。老师们经常采取“联系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学校”等等方式,就是因为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可分割,即便遇到再多困难、阻力和不理解,也要坚持两者的统一性。

3.“情境教育”系统是重组论道德教育的意义存在

我们的受教育对象总是生活在一个道德教育环境之中。这种情景场是某一时刻的情景的总和。他们的行为完全是由当时的情景所决定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形象地称它为“道德教育场”。一个道德教育场就是一种富有动力的整

体,或者说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动力系统,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

德育的具体 篇二

关键词:高校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五个“融入”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28-02

19世纪德国哲学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概念,为当今高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等知识的教育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1]。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丰富了现代教学体系的核心价值,客观地反映了教育规律,是教师教学育人的实践途径,更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交叉学科视野下的高校德育机制创新需要做到“五个融入”,即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

一、高校德育目标融入学科教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关系十分密切,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是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认知的总体要求,具有整体性。教学目标中应该包含对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部分的目标要求,这几个部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但是德育目标又有和教学目标不同的独特性,德育目标主要是强调在教学目标中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等品质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受教育者总体要求的一部分。另外,德育目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做出的总体设计,是用概括的形式反映德育的内容。因此,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是相对的关系,既是具体的、又是相对的。

高校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目标,第一,在学科教学中要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通过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从而为社会培养潜在的生产力资源,这是学科教学的主线,不能偏离。第二,高校德育目标要服从和服务于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这一目标。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要相辅相成,发挥高校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让大学生能够成为全面掌握人类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成为有思想深度的、有价值追求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将背离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终极目标要求。第三,高校德育目标要融入学科教学目标,还要将德育大纲与教学大纲有机结合。高校在制订学科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围绕教学计划目标中心,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合力。各学科在教学目标中对德育目标的渗透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通过开展一些辅教学活动来增强德育目标的渗透效果。

二、高校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德育内容是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中学德育内容的深化和延伸,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2]。因此,高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注重对德育内容的研究。高校德育内容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贴近就业、贴近社会,注重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达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统一。

高校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德育内容要和教材结合好。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对教材的细致研究,寻找德育内容和教学内容最有利的结合点,使得教育和教学能做到有机结合,这也是德育内容的渗透基础。第二,教学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的主导者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用现实论证理论,用理论解释现实,帮助学生解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引领学生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内容中德育渗透要注意综合设计。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中要优化教学环节,为德育内容渗透营造良好环境。在课时的分配方面,要认真研究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把德育内容落实到每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中。第四,还要加强对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定期举办形势政策培训,开设专门讲座,增加教师的社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论深度,不断提高教师“灌输”和“渗透”的能力。

三、高校德育过程融入学科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是德育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进行学科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和理论基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既是教师的教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的过程。因此,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贯彻德育原理,科学利用德育方法,提高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有效性。

第一,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内容。高校各学科教师要有很明确的育人意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德育渗透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感情投入,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不但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情感交融的互动愉悦境界,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第二,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教育。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学案例非常广泛,非常具体。一些公理、定理和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法则、公式、结论都是认识规律的产生、推广、发展和应用过程。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形象等都在无形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充分准备、课堂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幽默的教学语言,从中学生不但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从教师身上感悟到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高校德育方法融入学科教学方法

德育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具有广泛的实践性。研究具体化、易操作的学科教学的德育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会逐步得到检验,最终得到肯定,同时,又能促进学科教学德育方法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一,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是指教师利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材内容特点,符合教学及学生道德素质发展规律。通过因材施教,坚持教学方法的教育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辨别是非的客观标准。艺术性是指教师要把教育性与知识性艺术地统一起来,既保证知识的传授,又实现德育目标。第二,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教化”和“灌输”的统一。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德育方法把德育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形成学生内在的思想品质,教化是根本。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方法中根据学科内容的性质、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因素和要求。教化是德育方法实现的基础,灌输是德育方法实现的升华。第三,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学生实现立德、立人的目标。但是,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要坚持实践,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坚持日常行为锻炼,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把学生行为习惯化,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第四,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手段改进德育渗透的方法,利用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通过新的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样高校德育工作才能呈现出信息化、时代化和个性化的特色。

五、高校德育评价融入学科教学评价

学科教学中德育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德育目标、过程、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既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价的方向、动力和坐标,能更好地考察德育过程是否与德育目标发生偏离,德育绩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便于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德育评价的内涵,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第一,要确定大学生在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内心活动,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接受评价的动力,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意识水平。在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中,不能忽视教师评价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能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很好的意见。第二,要加强德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知行统一。在德育评价中注重教学实践评价,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注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德育评价融于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背景中。注重强化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评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并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不断巩固、充实和发展。第三,要把握德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时代性。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对网络道德的评价也是德育评价的一个主要部分,形成了网络德育评价这样一个崭新的课题[3]。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行为的评价方式也要和网络道德素质面临的新情况相结合,主要从正确引导和完善网络道德监督体系着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德育意识,丰富新时期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涵。第四,要注意学科教学中的诚信教育评价。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反馈和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坚守自己的学术品质,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评价要注重经常,及时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德育评价的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培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反思自我,不断完善自身,从而使高校德育评价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德育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至少经过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视野和问题意识以及跨学科研究兴趣”[4]。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开阔的学科视野和全新的思路去面对、把握、探究和实践时代所赋予的德育创新这一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畅克平。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3).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德育的方法及基本要求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38-01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更是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引的重要途径,不论是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以及法治观念和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德育教育管理以及教学中所使用的一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展需要,教学效果也很难得以体现。因此,加强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1.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教学现状

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在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实际动手及操作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中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增强实效性,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德育教育教学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目前德育教育教学存在如下状况:

1.1 课堂缺乏吸引力。这是当前德育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德育教育教学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

1.2 教学过程远离学生。现在,德育教育教学教材的编写越来越接近学生的实际,增强了许多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一些需要学生参与的,但这要求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很多教师没有把功夫放在课外,只是把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使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大。

1.3 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育教学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常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重,很多教师仍停留在写提纲,背条款的状态,教学目标的不明确造成德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差。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际存在的这些问题,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德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鉴于以上两种情况,中职教师要认真审视并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使德育教育教学实效能够不断得以提高,从而为中职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发展注入精神营养,促进其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的形成,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更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技术人员,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平。

2.提升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2.1 德育教育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2.2 德育教育课程不是一种经过预先设计,通过简单灌输就能够达成教育目的的简单劳动,它需要经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有效融合。

2.3 职业学校中职生,尤其是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中职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较之其他普通高中来说更有特点,对教育方法途径的要求更为突出。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实践地位突出,保障条件相对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实验,探索出有效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理论和办法,对于引导教育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提升中职德育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德育教育的教学原则是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从实践来看,多种方式灵活运用,以动机、兴趣、实践引领理论教学,互动互进,可能是实现教育实效最大化的基本途径。

3.1 教学方法要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式。多主体,主要是指教育者的多元化。多渠道,主要是教育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多方式,主要是教育方法的多元化。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教学中,课堂灌输是普遍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学生经常成为被忽视、被强行塑造的客体。教育内容的枯燥、教育者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匮乏、教育渠道的单一、教育方式的简单化,是造成学生对"德育教育"教学漠然、抵触甚至反感的基本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千条万条,关键的还是要在教育主体、渠道、方式方法上求出路。

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式的核心思路是求得新知识、新实践、新感觉,以新求效。多主体的关键是实践者上讲堂、学生上讲台。多渠道的关键是社会实践,将"国文化"、"家文化"、"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媒介文化"等纳入教学。多方式的关键是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方法成为基本方式,不能单单局限于校园内、课堂上、书本中。

3.2 教学内容的职场化、职位化。职场化、职位化的关键是解决教育者素质、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活动的职场化、职位化。学校德育教育近年的实践表明,学生对职场化、职位化的教学内容关注度大,通过职场化、职位化的内容,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教学内容基础扎实,进步明显。

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转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训练,运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反映社会现象、职场现象,按照上述原则系统构建学科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教学实效会系统提高。

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为主线,可用于设计课堂讨论、辩论、课堂演讲、模拟法庭、职场小品剧以及中职生法律意识调查、中职生恋爱观调查、道德漫画展、法律知识宣传等课外实践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自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竞争能力为核心,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情感,化知识为行动,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

3.3 教学环境的内外有效整合。要提升德育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就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的单一环境。除了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外,教师更应该更好的利用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来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道德素养、法制观念的形成。

课堂教学应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的中心,在对其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促进其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方法及职业社会能力,将辩论、知识竞赛以及角色扮演等引入德育教育堂的教学当中等。

为了更好的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环境,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各类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及勤工助学等,形成从理论、情感到社会实践的升华,道德文化到道德素质、道德能力的转变,这也是党中央对改进和加强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总之,只有将中职德育教育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岗位实际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做到校内外教学环境的有效整合,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蔡 荔。 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的探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

德育教育实践 篇四

一、德育应在“践行”上下功夫

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 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 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恩全集》第3卷,第29、30页)然 而, 对“知”与“行”的关系及其教育的问题,在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过争议,可概括为“知先于行、知先后 行”、“知源于行、行先知后”和“知行合一、知行统一”三种观点;对于知行难易问题有“知难行易”、“ 知易行难”和“知行亦难亦易”看法。二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提出了“美德可以被教会吗?”在苏格拉底看 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即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德行)。那么,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 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前者是一种知识(事实)可通过 课堂教学完成,后者是一种行为,德行是一种技艺,技艺的进步需要实践。时值今日,20世纪西方德育理论流 派中,有柯尔伯格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行为主义道德理论、威尔逊理 性功利主义理论、贝克的反省道德教育理论等。可见,有倾向于认知模式,有倾向于行为模式。

事实上,许多教育家思想家把道德本质看作实践。我国古人要求儿童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 的习惯,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长大以后才能做出“治国、平天下”的大绩。 这种把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儿童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对于今天很有参考价值。清代教育家颜之终身 以“实学”、“习行”为教,认为人“修德立业”的过程应是一个“身习学知、身实习之、终身不懈”的过程 ,因此,无论道德教育还是道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事实物。陶行知在批判“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中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 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陶行 知论师范教育》第42、43页)。卢梭认为知善不等于行善,他反对把道德教育理解为向儿童灌输道德成规戒律 ,反对让儿童记忆空洞抽象的道德概念,以免把儿童训练成伪善的口头谈道德而行为则不道德的人,建议从小 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可模仿别人善良的行为。康德、黑格尔也认为道德具有实践性,不能付诸实践的观 念,是不能称为道德的观念。杜威在批判传统道德教育时提出:“在道德方面,学校教育中最令人遗憾的缺点 是:试图在极端缺乏社会精神的环境中,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制度的成员。”(《学校与社会》)苏霍姆林 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 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

与认识结合

行为习惯─────道德信念

渗透情感

由此看出,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 动。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 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进入高一级程度。从实际意义上说,“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因为“行”本 身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而只知不行,只有意愿和体验无行动,则是口头的、肤浅的道德,甚至会变为虚伪的道 德。现在有些学生如果从文字上或口头上去检验他所受的德育效果,他会讲得动听,写得精彩,可是观之行动 ,却是另一套。可见,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寓学于行、躬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 、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 目的。这正如学游泳,必要的理论知识或理性认识是前提 和基础,但是学游泳(教学)的目的是学会游泳,能 游泳并且游得又快又好,这主要通过亲身的学习游泳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因此,实践性道德教育,实质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教育活动,它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特定的行为 方式为内容的,以评价、预测、调控手段来把握现实中的为人处事,当然它也是由一种动机所激励和指引的。

总之,道德行为养成先于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这在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经验证明。忽略中小学生行为 的养成,而只注重讲知识,讲道理,练习书面判断,容易塑造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二、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设置

如果说认知性道德教育是主体通过观念协调、思想斗争、内省、慎独等进行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活动, 是致力于自我完善的“无形道德”,那么,实践性道德教育则是按照这种修养所达到的信念、境界、理想来发 展完善自身、他人和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道德”。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 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

过去,思想品德教材变动频繁,德育内容无定性。在德育中,有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即抽象大道理 大观念内容较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德和基本行为规范教育不够,德育未能对学生尤其年龄较小学 生直接进行行为指导。导致学生对道德观念可信度降低。

实践性道德教育课程以品德经验为主,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主动参与,并从中发现 和获取有关品德知识,并使能力、情感、意志得到训练,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任务,按照 各种实践活动项目和特定方式组成的一种课程形态。任何活动,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的,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 ,只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发展有积极作用,都可视为实践性德育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并非追 求某种统一的道德认知,而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如爱 劳动,通过实践体验,明确劳动的辛苦及其收获,形成一定的劳动态度,继而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这种活动课程可追溯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儿童游戏场”,强调给儿童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音 乐、歌唱等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教育家卢梭非常注 重“直接经验”,强调“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1896年,杜威在美国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 是学生家长、教师、教育工作者合作的一个团体,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为改造儿童的经验而设计的,称为实验 课程。陶行知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现我国现阶段对人品德素质的要求,即依据社会要求与个体需要相统一的法则 ,学生原有的品德基础与其新发展水平相统一的原则,研究社会现实生活,培养自律精神,发挥主体在道德生 活中的作用:(1)日常学习生活中品德践行。如待人接物, 遵守作息制度,卫生值日,完成集体委托的任务 ,参加公益活动等; (2)行为训练,形成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拟定“道德习惯纲要”:①把已经开始做的 事情做到底;②做工作只能认真,不能马虎;③任何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也不坐享他人的劳动成 果;④帮助老、弱、孤、寡;⑤绝对不容许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而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受到限制或增加许多困难 ;⑥既要考虑自己的快乐、满足和欢娱,同时也必须顾及别人的需要;⑦不隐瞒自己不体面的行为,要有勇气 把这些行为直言不讳地告诉你认为需要告诉的人。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类型。(1)社交活动。 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如夏令营、冬令营、访问参观等, 在活动中与不同角色地位的成员交往,形成社交意识,掌握人际关系准则,培养社交能力。(2 )社会实践。 这里主要指道德实践,即人类有目的进行的,用是非善恶等道德观念和准则评价的一切实际的行为活动,它涵 盖了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领域,是个人施之他人和社会,社会施之于个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且具有价值意义的 活动总和。(3)军训。目的在于增强国防意识, 军民感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维护 大局等观念。 (4)志愿者行动。参加一些公益性的劳动,维护交通秩序,文化市场监督,维护消费者权利, 社会治安、扶贫帮困、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助残送暖、抢险救灾。(5)校传统活动。班队活动、晨会(夕会 )、 演讲辩论、专题讨论、校园文化节。此外,还有勤工俭学、宣传纪念活动、角色扮演、岗位见习、咨询服 务等。

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运作。(1)设立道德问题情境, 即由一定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这是 进行实践性德育所必需的前提条件,联系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学生急待关心的问题,联系学生思想品德 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2)操作体验。 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从中 进行教育(自我教育),学会社会生活,获得道德健康成长,其行为练习过程为:懂得道理——明确要求—— 模仿学习——自我检查——反复练习——形成习惯。 (3)分析评价。德育活动指标的拟定应便于测评,直观 明了,易于掌握,分为他评和自评。(4)结果验证。①道德活动以服从为特征, 处于他律水平,②以“仿效 ”为特征上升为一种有追求的活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以自主为特征,把道德化为内心律 令,同义务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总之,学校德育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把社会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又将学生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 为,那么,实践性德育课程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同时,学生对一定道德知识的掌握、运用、深化也 都依赖于德育实践活动。

三、品德践行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人的品德形成和完善,虽离不开个体主观学习,但更多离不开实践,社会活动和交往给品德提供一个验证 和深化的机会,客观物质生活与主观个人认知有机结合,这种结合的一致性历史地、辩证地理解为品德践行。

个体价值。实践的道德可使个体不断改变自身的品德知识结构,丰富道德情感体验,坚定道德意志,表现 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一)认知作用。只有在行中,通过行,人才能形成和发展知的能力,获得真理性的标准,使自己原有思 想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一道理。为此,德育必须用现实社会来教育学生,让学 生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到社会上亲眼去看看,亲耳去听听,再用心去思考,不 应与复杂而沸腾的社会绝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学会怎样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创新活动,最终成为“社 会化的人”。

(二)调控作用。是对自己的品德结构、意识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的主动干预和影响,它是以良 心、义务、舆论等为手段,自觉地调控各种道德关系的主体自身活动。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 调控。如孟子所说:“见孺子入井而知恻隐”这便是情感调控作用。

(三)评价作用。道德活动主体的自觉、自主、自控,是评价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它分为正确地评价自 我和评价他人。其表现:(1 )建议——劝告;(2)命令——规定,如助人为乐是你的责任, 要求你去助人 ,遣责那些不愿帮助别人的人等;(3)指导行动。 美国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锻炼和提高,学 校制定校外教育大纲,指导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自主自立精神和尊重他人,平 衡人际关系的品德修养。

(四)修身作用,也指自律精神。它是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需要与规律为基础的,也是现代社会对于 培养现代人素质的教育方法。它是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义务(责任)和能力参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种事务及 其决策与管理工作,直接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在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速人的 现代化。

社会价值。学生实践性品德教育与社会服务需要相结合,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 服务,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性品德教育过程是一个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体道德社会 化。人只有将自身具有的理想、信念外化到客观的活动过程、环境因素中,才具有道德意义,它是处理自我与 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手拉手”互助活动,“少年志愿者行动”,在活动中少年儿童懂得了作为一个还不 富裕国家的孩子,从小就应学会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感受到祖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助人中体验到 服务的快乐,在奉献中培养友爱情趣。实践增强了他们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彼此交往增强了团结协作 的能力。实践是学生学习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的课堂。“青年志愿者服务”、“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 动”、“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都以实践活动为基本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生存与发展意识和技能训练为内容 。其宗旨是引导学生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全面提高素质。这些 活动是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和立志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好转的途径。

(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品德践行有助于经济建设和物质生产的发展,因为它参与生产过程,提高生产 效率。品德践行不仅使人自身得到锻炼,而且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焕发劳动热情,体验到实践的收获,为社 会作出了贡献,从而增强了为集体为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综观上述,主体参与式道德教育,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既可增强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公 德意识,又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经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实践性道德教育还要与道德认知、情感意志 因素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只有“知”而没有相应的“行”,或者只有“行”而没有相应的 “知”,都不能构成完整的品德。需指出的是,本文提出的“实践性道德教育”是针对忽视践行而对践行加以 强调的,并不说只要践行,避免“道德形式主义”,走向另一极端。

1.毛泽东《实践论》,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2.[苏]阿、尼、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WWW.SHANCAOXIANG.COM】社,1980年2月版。

3.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德育述职报告 篇五

太泊湖学校  石会东

本人一年以来,在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与学校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期间担任学校副校长,分管学校德育、宣传、校建、工资审批及电教管理工作。本人在党组织生活中,认真开展“两学一做”等活动,学习党建理论;在政治学习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及精神;在学校管理中,改革创新,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及其他管理工作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现述职如下:

一、与时俱进,提高自我素质

一年来,时刻以同志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师德,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副校长岗位职责。积极参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及各级各类活动,认真阅读了有关新教育新理念的书籍,撰写了教育教学反思文章。

二、角色转变,发挥带头作用

本人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坚持原则。能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能主动承担工作责任。平时深入教学第一线,严格执行教体局对校级干部的要求,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本专业的数学学科教学工作,今年继续担任四年级数学的学科教学工作,平时能以人为镜,明己得失,没有经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和教师们和睦相处,能虚心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能竭尽全力去做,不拖泥带水,不浮夸,实事求是,表里如一。我经常克服困难,做到每天能够巡视校园,督促好学生的上课及课间活动情况等等。

三、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

1、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与落实,保证各项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连续性。督促有关处室制定行事历和相应工作计划,制定具体方案,使工作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落实、有反馈。

2、加强我校德育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不断优化学校德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学校围绕“全员德育,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建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努力做到让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培养“做真人、做实事”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我始终认为学校德育,最重要的在于唤醒学生的内在自觉。而这正是我校德育所追求的,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教育应该回归根本,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唤醒学生的自觉,这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基本保障。

1)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支有敬业精神、能力强,工作有特色,团结互助的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队伍。加强班主任的建设,首先是加强学习,其次是挖掘典型,鼓励创新。学校成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例会;拓宽育人渠道,拓展育人队伍,构建“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机制,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长期目标。期间我校开通学校QQ工作群、学校工作微信群,每个班级都开通班级家长微信群,利用这些平台,班主任和家长都能第一时间获得学生在家、在校表现,全天候信息畅通,协同育人。我校的家长委员会分布在各年级,家长们能自主开展学习,平时每天都在微信群沟通,满满的正能量。

2)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我校德育校本课程,通过德育工作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完善的制度能使管理工作游刃有余;明确各项制度,能正确引导教师开展工作。今年,我和少先队、校团队的几位主任,通过研究和探讨,调整了各项考核内容,细化了考核依据,使班级考核和班主任考核既有机结合,又有所区别,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使班主任工作目标更明确、更具体。充分发挥了个体作用和主动性,积极开展工作,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

3)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我校紧密结合德育课程要求,突显班级特色,形成了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我校各班的环境布置要美观、规范、充实、富有个性,“四栏、四板、两角”内容新颖齐全。班级活动体现班级精神,班级精神融于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体会、领悟班级精神,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外显为自己的言行。

3、做好学校校建及工资报表工作,加强电教管理工作。

1)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丰富学校的教育资源及其内涵。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一年来,学校重建了“水冲式”厕所,维修了学校围墙,建设了硅PU篮球场,校园原杂草丛生的地方进行了绿化,对本部校园文化建设,各村小教学点的厕所全部改造成了“水冲式”厕所,期间我和学校后勤团队加班加点,认真督促,经常泡在施工现场,狠抓工程质量。今年暑期本部塑胶跑道工程和湖东小学教学楼维修及运动场地硬化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

2)按时完成各月学校教师工资的审批工作,及时完成教师的“五险一金”工作、职称申报工作等,另外处理好每天各个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中的信息及任务。

3)加强电教管理,做好教师网上信息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所有教师全部纳入江西省教师网和全国教师网里进行管理。学校所有教师加入教育业务管理平台,进行各项教学教研工作。每年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要求年轻教师积极参与。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组织我校教师进行新一轮的全员培训,到目前为止,我校参加培训的教师成绩均达到合格。去年我校荣获县教体局“全县中小学电教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先进单位”。

4、做好校长的助手,能主动沟通、主动作为,有机配合学校整体工作。去年,我积极组织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迎国检工作,带领各相关人员进行迎检资料准备,顺利地通过了市级验收。今年配合校长做好了教师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工作。

四、不断改革创新,促进自我不断进步

教师的德育观范文 篇六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处于弱化状态,德育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高校对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重视不够,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难以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不强,存在“重健体、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未切实感受体育课德育的熏陶,体育课德育效果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大学生对体育课认知程度不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存在功力主义倾向。高校体育教育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高校体育课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地发挥。

2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1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重视程度

高校应加强对体育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视,重点做好两个建设。1)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制定和完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德育培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德育理论、德育观念、德育方法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2)加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体现体育教师德育绩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道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及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全面、客观、可度量和可比较的原则;同时,建立德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监导评估。

2.2强化体育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职能

高校应多渠道地举办或外派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德育学习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动,如公开课、教研会议等,使体育教师转变德育观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培训内容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师中的培育,同时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相结合。

2.3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体育教学过程由开始、准备、基本内容教学和结束四个环节组成。体育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强化细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灵。开始阶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应严格出勤考察,并与平时成绩挂钩,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准备阶段,通过分组进行竞技性游戏、播放反映体育精神、体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体育精神。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例如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结合;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等等。结束阶段除了总结教学内容,重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讲评,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2.4勇于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由体育技能成绩和学生德育成绩两部分构成。体育德育成绩可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上课出勤、遵守纪律、文明礼貌、意志品质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两类主体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成绩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育人,对学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入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5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文化生态。

2.5.1鼓励和规范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增加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次数

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各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主要为团队参与为主、个人竞赛为辅的竞技性项目。如大学生冬季长跑月、趣味运动会、各种球类争霸赛、健美操比赛等团队形式的比赛。群体性体育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制定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组织工作,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加强裁判队伍的培训,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裁决,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大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参与性最高、响应最为强烈的活动之一,各高校主要表现为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学生可以作为竞技者、服务者和参观者,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参加或观赏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和教育。应注意细节,加强组织和引导:赛前,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赛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赛后,加强的表彰工作。

2.5.2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

大学体育社团基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大学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先进内容作为考察和发展其成员的重要内容,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与否是大学体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全面提升大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必要因素。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修建体育场馆和设施;其次,制定制度,专人负责,保障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为大学生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2.6重视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界先进人物及事迹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学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3总结

德育原则基本要求 篇七

关键词:《管子》;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思想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滋养我们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管子》是我们丰硕的文化传统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加强和改进我们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基础

《管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建立在“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基础上。认为“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管子•禁藏》,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在《管子》看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所共有的,是驱使人们努力劳动,不畏艰险,创造财富的根本动力。它本身并无善恶,而人们对它的认知和践行则有善恶之分,因此需要引导和规范。也就是说《管子》认为人之“趋利避害”的本性虽具自然性,却不是先天固有,而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基础之上。君主应当运用其影响力去教化和引导民众,使民众明辨什么样的利益是正当的,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的去实现它,这是君主的使命。“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侈靡》)否则,按照人之趋利避害的本性,如果对社会人不加任何规制,放任自流,必然会因争利而“以力相征”。正如《君臣下》所言:“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可见“以力相征”必然使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管子》积极推行社会道德建设,大力倡导道德教育。“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其从义理兆形于民心,则民反道矣”(《君臣下》)。

二、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

《管子》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把民众当作国家的根本和基础。他说“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霸言》)[1]。管仲诚挚地对齐桓公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霸形》)“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其治国安邦的政治方略中,也主导着其道德教育思想。管仲认为对于统治者来说“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权修》)。“爱民无私曰德,会民所聚曰道。”(《正》)即要求执政者遵循“民为国本”的道德理念,“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枢言》)。《管子》将“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也是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引导民众“知礼仪”“知荣辱”的过程中,《管子》高度关注民众基本需要的满足,把民众利益的满足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只有先解决人性之基本需要,百姓吃饱穿暖之后,道德、礼法等规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一定的物质满足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对待百姓只有先富之,才可以教之,教之然后才可使他们敬上畏罪,知礼节、知荣辱,奸巧不生,从而实现民治。他对民众的引导、教育以尊重人性,顺应民心,关爱人为出发点,这一思想体现了《管子》对人的重视,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三、系统化的道德教育规范体系

《管子》在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指导之下,建构了体系完整,层次清晰的道德教育规范体系,使道德教育有的放矢,有规可循,落地有声。首先,以四维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原则。“礼义廉耻”不仅是《管子》国家治理的核心准则,也是其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守国之度,在饰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牧民》)。《管子》之所以如此重视礼义廉耻,把它放到关系国家命脉的地位,是因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即“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同上)[2]。正由于四维在国家治理中的命脉作用,所以管仲大力整饬和发扬四维,在上至国君,下至百姓中普遍推行,使人们自觉践行四维的规范。要求国君以四维原则为核心治理国家,引导民众。“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耻,禁微邪。”(《权修》)《管子》认为民众能以“四维”的准则行事,为君者的地位就安定,就可以实现社会大治。从培养百姓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着手,并通过这一“厉民之道”,得到“治之本”的美好局面。其次,以“六兴”“七体”“八经”为道德基本规范要求。《管子》在四维的道德教育原则下,提出了“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的基本道德规范系统,形成了对上至统治者下至民众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第一,“德有六兴”。《管子》认为统治者要治理国家,使国泰民安,首先要立德、正德,实行德政。“主身者,正德之本也;官者,耳目之制也。身立而民化,德正而官治。治官化民,其要在上。”(《君臣》)即君主自己是规正德行的根本,君主成为“德者”,官吏、民众自然就会被熏陶、教化。《管子》提出了统治者基本的德政规范,要求为政者对民众要“厚其生”“输之以财”“遗之以利”“宽其政”“匡其急”“振其穷”。即所谓的“德有六兴”(《五辅》)。“六兴”包括在改善民生、让利于民、服务于民、济贫救危,关怀老弱等六个方面广施德政。可以看到,《管子》的德政要求对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帮助,不是空洞的口号,虚化的制度,而是顺民心、达民意的实在之策,使民众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故曰:德不可不兴也”(同上)。可见,在管仲看来,君主的“六兴”之德,必然会使君民关系协调,民众就会拥护君主,国家的其他政策就能顺利推行,必然能达到兴国安邦的治国目标。第二,“义有七体”。“义”就是要合乎“宜”。“义者,谓各处其宜也。”(《心术上》)“义不自进”(《牧民》),“义”是人们仁人之心的表现。“仁从中出,义从外作”(《戒》)。因此“义”是内在有一颗仁爱之心,并且把仁转化为自身的外在行为准则。“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故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小人之求事也,不论其理义,不计其可否。不义亦求之,不可亦求之。”(《形势解》)可见在《管子》看来是否合“义”是区别圣人和小人的显著标准,人们内在拥有义理,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管子》指出了“义”的基本要求,包括“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啬省用”“敦懞纯固”“和协辑睦”(《五辅》)七个方面。这里对人们践行的“义”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规范要求,人们按照“义”的要求“以养亲戚”“以事君上”“以行礼节”“以辟刑僇”“以备饥馑”“以备祸乱”“以备寇戎”,不断的进行道德修养,才能达到“义”的境界。这样“夫民必知义然后中正,中正然后和调,和调乃能处安,处安然后动威,动威乃可以战胜而守固”(同上)。即民众懂得“义”,行为就能中正,这样人际关系就会和谐,国家也会安定,国力必然强大,在动荡的时代可以“战胜而守固”。第三,“礼有八经”。礼是管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子》认为“质信以让,礼也”(《小问》)。“礼”是真挚诚实,坚守原则,谦虚淡泊的品质。“礼不逾节”,即礼要求人们的行为和言论符合应遵守的规范。《管子》提出了教民行礼的“八经”,即“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的八方面基本规范要求。又说:“圣王饬此八礼以导其民,八者各得其义,则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懞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五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子》的“礼”概括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八种基本社会角色,并提出了规范不同角色的具体可行的礼仪道德要求。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人们在不同的角色中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各守本位,尊卑相安,贵贱相合,贫富相睦,依礼而行。达到“下不倍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同上)的目的,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灵活可行的道德教育方法

《管子》主张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不仅要说教灌输,更要通过榜样诱导、环境熏陶、制度规范等形式,多头齐进。首先,健全制度,树立榜样。如《管子》推行的“尊贤尚功、选贤任能”的“三选法”的选才制度,按照德、能、功的选才标准选拔任用人才,按这一人才制度选拔的人才,必须是德当位,能当官,功当禄的人。“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小匡》)。即坚持的“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并把德放在首位。又通过“选贤”制度提拔有德行的贤人,对践行社会道德的“贤士”的评选、任用制度化,借助政治制度的强大导向力量,形成一种社会道德价值导向,使人们积极的践行社会道德。其次,大力推进道德教育、训化。《管子》认为由于“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而执政者要使民众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避免恶习的出现,就必须教育、训化,即“明智礼足以教之”。《管子》提出了进行道德教化的具体措施,如实行“民啬夫任教”制度,使他们“教在百姓”(《君臣上》)。通过“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小匡》)。在基层组织中“乡置师以说道之”(《权修》)。即通过在民间或国家基层组织建立各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来对民众实施教化,这样“百姓皆说为善,则暴乱之行无由至矣”(同上)。再次,为政者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管子》认为执政者特别是君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于社会道德的传播、民众品行的养成至关重要。“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七臣七主》)所以“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牧民》)[3]即君主身体力行,榜样示范,就能启迪、带动臣民,身正而民化。因此《管子》提出“教之始也,身必备之”(《侈靡》)。最后,推行养成式教育,环境熏陶教化。管仲以他犀利的眼光,看到了环境的道德教育价值,因为管仲意识到人们道德品行的提升不是朝夕之功,而是在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过日积月累的积淀才能实现。“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因此,“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七法》)。所以管仲充分利用当时的社会资源,创造性地推行行为养成式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对人们的道德情操进行陶冶,运用环境熏陶教化。如,管仲基于当时的社会分工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民分业的思想,对“士农工商”实行“定民之居”不得杂处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既有利于社会治理,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士、农、工、商“旦暮”“群萃而州处”中,“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同上),在环境熏陶下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管子》非常重视良好家庭氛围的教化作用,他认为父母在生活中孝亲养老,中正和谐。其子孙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孝敬和善的美德。“爱亲善养,思敬奉教,子妇之常也,以事其亲,终而复始……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亲戚相驩。”(《形势解》)总之,《管子》在治国安邦中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在深刻洞悉人性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继承并光大这一民族传统,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赵清文.论《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J]管子学刊,2004,(4).

[2]池万兴,高思莉.论《管子》的人才培养[J]宁夏师范学报学报,2015,(2).

论德育的重要性范文 篇八

【关键词】人的本质;教师;美德

文明是社会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具有美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根本要求。

为什么说美德是立身之本,是为师之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呢?这源自对“人的本质”的本体论探讨。显然,从本体论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拥有崇高精神追求的存在物。人是一个奇怪的存在者,当我们过分注重物质层面时,我们的精神追求必然失落。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发达,但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并没有随着这种空前发展的物质文明达到一个空前高度的水准——人们道德文化水平的日益退步已经是中西方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困境。

正如黑格尔所说,“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在一个世界中人具有他的现实性 (实在性),这方面是要消逝的,这也就是他的自然性、他的舍己性、他的暂时性;在另一个世界中人具有他的绝对长驻性,他认识到自己是绝对的本质。”有限与无限的悖论是人类存在的本原性结构,也是人类独特的存在方式,人类不可能将生活的意义诉诸于自然因果法则,因为他是具有精神自由的存在。就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距离来说,神的生活无限地高于物的生活,而这种距离究竟有多大,将直接展示出人性的分裂程度有多深。

人为什么活着?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人为了价值(意义)活着。那么什么是价值呢?通常的意义上我们用“自然”来指称除心灵和精神之外的“物质实在的总体”,或者说是“存在之所是”,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头顶的星空”或者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然”(What it is)。而“价值”是与“自然”相对照的存在,或者说是精神的、理想的、道德的或“应然”(Ought to be)的存在。价值的本质在于它作为人类内在追求目的的“应然”性质,这是它与实然的自然的根本区别所在。正如康德所认为的道德形而上学是真正的形而上学一样,如果我们承认(也应当且必须)人是一个具有崇高精神追求,在终极的层面上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的存在物的话,那么价值的体现就必然且只能体现于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上,而道德的具有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因为精神境界的高低无疑就是道德水平的高低。

当然,这里的“道德”是广义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道者,一达谓之道也”。“道”的最初意思是指人所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技艺和方法,而作为哲学范畴又多在“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以及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事理等意义上来使用,因有天道、人道的说法。传统中国哲学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追求,而“天人相通”、“天人感应”,故“天道”实际上往往被当作了“人道”的基础和背景,所以虽然《易经·系辞下》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但是先贤亦说“道在器中”、“道器一体”,“百姓日用即道”。“德”者,得也,所谓“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这是指主体获得的对天道、人道的体悟和肯认。“道德”二字连用,在儒家经典中首见于《周易·说卦传》和《荀子》,这二处所说的“道德”分别指行为合乎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以及与此相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具体而言,就是由“礼”所规定)的规范。

不可否认,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不过,就当下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道德问题,比如“为富不仁”,从2008年震惊世界的四川大地震可以看出,既有捐出血汗钱的农民工、乞丐,也有惺惺作态甚至一毛不拔的富翁、名流。尤其痛心的是,当代人缺乏基本道德观念,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者比比皆是,社会上为了挣钱抹杀良心的行为触目惊心(毒奶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有的人甚至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对很多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可以说,当代人的道德缺失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了,而这些不良思潮正在深刻地影响这作为国家栋梁的青年学生。国人(及学生)的错误思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捡西方的糟粕。不可否认,西方的民主、自由、公正、理性等好的理念对我国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西方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思潮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譬如拜金主义、性自由思想。拜金主义导致的后果很明显:爱情、亲情、人伦、道德都在金钱的强大冲击下土崩瓦解,人们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丧失人性,乃至不惜以身试法,真正应了那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古话。不过,西方社会同时具有深厚的宗教情结,大富豪往往也是大慈善家,显然金钱在西方并不是惟一的价值标准。二是传统道德的丧失。在捡西方糟粕的同时,中华传统道德丧失的程度是空前的。这种传统道德丧失的结果是对西方的民主、自由等好的理念不能正确分析对待,反而以极端利己主义的态度进行曲解,甚至诱发出人性中最冷漠、最恶毒、最疯狂的部分。正是这些不良思潮的侵蚀,所以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因此无法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际交往观,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无法摆正自身的位置,无法找到及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导致产生心理疾病,甚至走上极端(譬如每年毕业时分,媒体上总有学生因不堪压力而自杀的报道)。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对症下药呢?显然,使人人都具有美德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在这个根本途径之中,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因为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如果不能把学生教育好,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就会下降,整个社会就会退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目前来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刻刻想到“传道”的崇高职责;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的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不仅自身要具有美德,而且还要让学生都具有美德,这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忽视了自身美德的修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那么我们培养的可能就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甚至从大学走出去的学生还可能成为造成社会动乱的不稳定因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之中,学校老师自身具有美德是至关重要的,美德是为师之本,是立身之本,如果教师自身都没有美德,那教出来学生的思想素质就可想而知了。作为教师,尤其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学问越高,德行越高,只有这样才能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从而更好地将学生培养为有美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要想自觉地成为有美德的人,首先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即相信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具有道德。换言之,对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定位应当成为一种信仰,因为如果没有对自身精神崇高性的坚信,就很难在纷繁复杂的、充满了各种错误言论和各种物质诱惑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美德。学问只是知识,并不必然产生美德,如果没有坚定的人的精神崇高性的信仰,不仅可能缺失道德,甚至还有可能走向“学问越高,人品越低”的邪路上去。

所以,作为信仰的人的本体论定位是具有美德的基础。人是具有崇高精神追求的超自然的存在,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具有美德;只有树立了这种正确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观念,才能在实践中为践行道德律提供坚强的信念支撑,才能自觉、自律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德育教育实践 篇九

(一)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这是和谐德育的基本特征与理念之一。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应当为学生。在教育对象上,要始终将学生放在核心的位置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的目标上应当将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时并重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能力,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和谐德育的归宿;在和谐德育的教育形式上要人性化,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总之,和谐德育就是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感受,教育对象、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形式都要围绕学生的主体核心地位来制定。

(二)更加遵循科学规律

与传统的德育教育不同,和谐德育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遵循科学规律。第一,在和谐德育理念下,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人特征、阅历、心理以及年龄来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就是要遵循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活动规律;第二,注重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即注重学生、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本质关系,遵循德育教育工作规律,尤其要平衡学生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说所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

(三)体系性更加突出

在和谐德育的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不再是笔直的线性结构,而是由多个基本元素构成的完整体系,每个基本元素都有其自身特殊的目的,所有基本元素相互协调运作,方能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使和谐德育的教育效果更加突出。

二、和谐德育实践体会

(一)明确和谐德育教育目标

从宏观角度来讲,和谐德育理念下的教育目标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育素质能力过硬的人才。但在具体的实现过程当中,还需要站在微观角度上来制定更加细化与具体的教育目标,以教材为指导,分段制定模块目标,并分步实现目标,最终达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终极目标。以作者的教学实例来分析,在实际的德育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会根据年级段以及学期段来分别制定一个阶段性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一年级到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三年级到四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五年级到六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等等。有了这个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后,作者又会根据班级中各个学生的德育教育需求特征,来为他们制定一个针对性更强的教学目标,比如有的学生需要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分享、谦让能力,有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们树立尊敬家长、老师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的学生需要纠正他们的价值观念等等。

(二)制定和谐德育教育内容

第一,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信念教育、理想教育为核心,对学生展开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使他们能够从小养成审视事物发展、社会发展的正确观念与角度,并培养起他们的使命感,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肩上将会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自身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的条件下,定能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第二,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使他们能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第三,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在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思想道德引导与培养的时候,并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同样以作者的教学实例来分析,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与编排的过程当中,作者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来拓展实际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内容,在当前信息化的教育技术下,这些教学内容的收集是非常方便的,也非常丰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有偏颇,要紧跟大纲主线,比如在信念教育、理念教育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引用了一些为国家事业而奋斗的名人的事例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比如王进喜、杨利伟等等。

(三)完善和谐德育教育方式

事物的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正确世界观的形成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不可能在学生的头脑中自发产生,需要从外部“灌输”进去。德育内容要真正成为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必须经过主体的选择和确认,形成坚定的自我行为理念,内化为个人的品行特征。过去那种只注重发挥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忽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发挥,没有主体切身体验、反复实践的德育,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谐德育体现在德育方式上,就要充分发挥“授”和“受”两个积极性,在搞好外部“灌输”、提高外部“灌输”艺术魅力的同时,坚持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道德需求,调动他们的道德理性,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积极寻求与外部“灌输”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共鸣来达到德育目的。在作者的教学实例中,外部“灌输”采用了多种实际的教学方式,比如采计算机、音响等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提高了“灌输”的有效性,然后在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的讨论,来加深了他们的主观体验,主观理解以及内部消化,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德育的核心概念 篇十

【关 键 词】教育概念;发展历程;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37-03

在社会文化教育不断变化发展的历程中,文化教育始终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但是教育的共性是没有改变的,育人、促进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是教育在变革历程中的共性,也是其特殊属性,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各种应用性的人才,注重人们素质的提高。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世界文化处在一个相互交融、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不仅培养人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还注重人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这些教育内容正是教育概念的核心思想的体现。

一、教育概念的历时性

(一)早期的教育概念

在我国,“教育”这个词语最早的出现是在《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里“教育”一词的意思是“教”和“育”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的。据资料显示,我国古人,经常用到“教”、“育”、“学”、“习”等与教育相关的语词,这也就是现代汉语中“教育”一词的含义追溯。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古人教育生活中,“教育”一词出现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只是到了近代社会,在西方教育的影响下,我国才根据我国古代对教育的普遍提法,来进行教育文献翻译。随后的20世纪,我国才从国外引进“教育”一词,“教育”一词才在我国广泛的使用开来。

著名的毛礼锐先生称《学记》为“教育的雏形”,《学记》深入探讨了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问题,这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但也存在一定缺陷,没有清楚地表述教育的概念。在文中表述教育概念的时候,作者用了“教学”、“教”以及“学”词语。这里的“教”重点指的是老师的教学,“学”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并没有达到教育概念的高度集中与浓缩性,缺乏教育概念的外延性。

在14世纪之前,国外并没有注重教育实践活动,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实践发展速度非常慢,没有人愿意深入分析教育概念,其长期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是教育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这时候对教育的理解与分析经常带有哲学韵味,教育并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教育概念的理解也多半倾向于德性培养,教育与道德密切相关。

(二)展期期的教育概念

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人性发展的思想,被鲜明地提了出来。现实中,教育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对教育的内容进行了重要改革,注重教育在社会中的实践运用,逐步提高了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制度出现变革是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将教学的方法问题突出地摆到了教育者的面前。增加接受教育的人数,普通民众也能接受到教育,为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许多教育家进行教育改革或著书立说,阐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夸美纽斯对教育的看法是,每个人都有学习知识的天性,但是这种天性是要通过后天学习教育开发的。洛克主张“人心是白纸”,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并使其成为习惯,使之成为绅士。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则是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其核心是回归自然。同另外的教育学者相比,赫尔巴特给出的教育定义却很不同: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使儿童学习文化知识,在身心上得到成长,社会道德观、价值观不断完善。除此之外,还有裴斯泰洛齐的“完整的人的发展说”和斯宾塞的“教育即为未来人的理想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些著名的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概念做了深刻的解析,使教育的内容不断地丰富起来,获取其核心思想运用到现代教育中,为研究现代教育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成熟期的教育概念

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奠定了现代教育科学的基础。在这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了形式完备的班级授课制,应用了几个世纪至今仍未完全失去其历史作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教育思潮不断出现在欧美等国,随着这些思潮的不断发展与融合,一场大范围的教育革新运动出现了。这一时期的人们更深层次地、广泛地理解了教育的概念,逐步延伸到教育概念的外延。教育概念的外延包括正式、非正式教育两种,其中正式教育又由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组成。20世纪初,在教育中起到重要引领作用的是世俗教育。国家统治阶级把正规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工具。杜威学者对“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回答:教育相当于人们的生活、相当于认得成长。其对教育做出的定义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形成了教育。这个时候的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他主张生活教育,培养有行为能力、会思考能创造的人。由此可看出,人们理解教育冲破了传统学校教育、正式的教学教育的束缚,把眼光更多地放在社会生活、个人的范围,解读什么是教育,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概念的外延。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多元化发展的教育概念。

二、现代性教育概念

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应该是同步的。社会发展到现代,现代社会应该有现代教育与之同步。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现代教育从传统教育中逐渐脱离出来,在整个现代社会发展变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现代教育概念地位的确立

教育是在完成两种转变的基础上确定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 教育从依附于宗教和政治,转变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从原始社会解体,正式学校的出现,教育开始从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但是在经过长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中,宗教和政治思想逐渐渗透到教育思想中。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逐渐开始不为政治和宗教所独占。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带来了若干经济、社会和文化知识的变动,扩大了学校的责任。它使社会需要更多的有文化的民众。20世纪初,工业化和世俗化的过程日益加速,也带来了教育上的变革。在社会教育生活的各方面都逐渐联系起来,如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加强了教育的独立地位。

2. 教育从过去代表阶级与等级地位,转变成为代表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地位。过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长期占有学校教育,其主要代表了皇权贵族身份地位,如我国古代的唐王朝曾广设六学、二馆,但是能够进入六学、二馆的人都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子弟,平民百姓很难进入。在欧洲也是同样,一个人的社会等级和等级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受什么样的教育;而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并不能决定他的社会地位。在过去,教育双轨制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是欧洲的主要教育经营模式,普通群众和上层人士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上层阶级比普通群众的教育水平要好得多。20世纪初,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主要是人们知识的不断发展,科技越来越注重知识,科学技能主要依赖与知识。

(二)现代教育概念的基本特征

1.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理想和理论走向实践。现代教育的成功,主要是其对现代教育目的的实践。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把这一目的放在现代教学实践中,这是以往的教育无法企及的。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提出了教育即培养现代人,或者认为教育问题就是人的现代化的问题。《学会生存》中提及“培养完人”的观点,其目的是为社会不断培养各种实用性人才。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中,人们形成的普遍共识是21世纪社会的发展将主要依靠创新思维的人才。

2. 科学、人文精神相结合。科学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核心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是科学知识。科学教育与经验教育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其打破了传统经验常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束缚。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的进去精神。当然,片面强调和发展自然科学的教育,而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也是不可取的,在新的社会文化形势下,应该力图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结合起来。

3. 不断提高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理论自觉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在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自觉性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理性活动。这是超出感性范围的理论。现代教育科学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地升华。

4. 不断加深民主化程度。在不同的时期,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其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第一,普及化的教育。第二,随着社会向前发展,特别是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教育的年限呈现延长的趋势。教育民主化的基本要求就是人人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等,逐步转变为积极地教学参与,在深度上完美的表现了教育民主化。第三,现代教育更多地注重民主、民族以及国际教育之间的联系。

5. 存在形式不断变革。不断对教育进行变革又不失其本质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特征之一。如果教育的概念固定不变,那就不能认为是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本身就是变革的产物。在文艺复兴时期,正是社会大变动和教育大变动的时期。后来,争取普及教育和实科教育,争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争取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争取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都是经过或大或小的变革。所以,教育只有经过不断的变革,迎合主体的需求,教育概念才会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总之,教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是深入解读教育的概念,从中外教育史料的变革中进行(下转36页)(上接38页)深入分析,概括现代教育的变革历程和特点,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我国现代教育实践起到推动作用,为我国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对教育概念的界定都比较宽泛的现状,研究者应该考虑自身知识能力的限度,根据实际需要,对现代教育概念做出界定,对自身的学习生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

[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德育教育案例及反思范文 篇十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本次课程改革取得极大成效,但也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二合一”的教学模式,致使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严重割裂;教学方法缺少针对性,教学实效不尽人意等等。本文独辟蹊径,尝试以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入手,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期望以此为据,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教学,弥合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裂隙,进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1概念辨析

“道德”一语,源于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德”养育万物,“道”是指自然运行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随着社会实践的演进,道德的概念及范畴不断发生变化。法理学教授孙国华认为:“道德归根到底是被人们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评价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善与恶,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1]关于“法律”的定义,台湾教授曹兢辉将“法”的学理意义归结为:(1)法是社会生成的规范;(2)法律以正义为存在基础;(3)法律靠国家强制力实行。曹兢辉教授强调法生成于社会,以正义为基础,且将强制力限制在实行的基础上。这一定义值得赞同,它深刻地指出了法律的存在基础,反映了法律与道德的深刻关联[2]。

2.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道德与法律的本质是一套社会规范系统,二者如孪生兄弟相生相伴。正如肖平在《法律伦理导论》一书中所说:“在几乎所有原始文化的图腾禁忌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道德与法律共同的影子”[3]。二者的关联性还表现在:(1)道德是法律正当性、合理性的基础,诸多规范社会行为的立法,都是道德规范法律化的结果,道德也成为评价法律善恶的标准。(2)道德是法律实施的前提。“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不会自动得到实施,在法律制定、法律解释、法律适用和司法裁量中必须由具有一定道德水平的人来启动解释维持和指导[4]。(3)道德水平的维系依赖于法律。法律通过对严重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规制和惩戒,对高尚的行为予以褒扬,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提升。

2.3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尽管道德与法律关联性甚密,但作为不同的规范系统,二者仍存在区别。2.3.1产生的条件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是维系社会存在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而法律一般认为与国家的出现同步,二者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2.3.2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道德不仅调整外部行为,而且调整内心;法律一般调整外部行为,法律并不调整人的思想。2.3.3作用机制不同道德规范表现为原则和信念,违反者将遭受社会舆论的负面评价,促使行为人进行自我反省、忏悔。而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违法的后果是由国家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2.3.4内容不同法律以权利义务为内容,且权利义务对等,而道德只强调义务。

3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基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也存在同一性和差异性。道德教育,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向教育对象传授道德知识,使得其提高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意识,并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行为;法制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教育对象传播法律知识,传输法治理念,使之形成权利义务意识,善于知法、用法,恪守法律底线不违法。

3.1同一性

3.1.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方面,二者都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念的必然要求,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3.1.2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任何外在的强制性规范只有内化为行动才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法制教育必须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个体的自我约束可以节约法律的运行成本。3.1.3教育目的的互补性道德教育着眼点在于自律,法制教育则强调他律;道德教育强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鼓励人心向善,法律则强调不可作恶,为行为设置底线。二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3.1.4教学方法的交互性在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交替渗透方法加深教学对象对道德观念及法律知识的认知。任何一种违法行为必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应对背后的道德价值观予以阐释。在对道德现象进行评析时,可拓展相关法律知识,二者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交互性。

3.2差异性

3.2.1教育内容迥异道德教育以传授道德规范为依据,法制教育以教授法律规范为宗旨。道德规范具有普遍性、广泛性,而法律规范由国家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内容具体、确定,且具有强制力。3.2.2教育方法各有侧重法律是实践性学科,教育方法侧重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法律运用方法,树立对法律的信仰;道德教育更多地表现为信念和良心,在教育方法上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参观教学基地等方法激发内心的信念,唤醒内心的良知。

4嵌入式教学法

鉴于道德与法律的密切关联,笔者尝试将道德教学和法律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彼此的渗透,使“德”“法”在教学中实现互动,笔者将此教学方法命名为“嵌入式教学法”。“嵌入”一词源于生物学,其本意为“放线菌素、氨基吖啶等分子插入并结合到DNA链中相邻的碱基对之间,使DNA螺旋倒扭18°,以致增大了原为0.34纳米左右的碱基对的螺距,使整个分子的粘度增加,从而引起DNA的变性。”本文将其引入教学方法中,意义在于道德与法律具有不可分割性,以“德”嵌入“法”或以“法”嵌入“德”并将其作为对方的一部分,二者融合以实现教育目的。

4.1以“德”入“法”

《基础课》2010版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为“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重点讲述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笔者以此为例,尝试对德法融合的教学方法予以实践。4.1.1道德先行关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即正确使用网络、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养成网络自律精神、避免沉迷网络。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运用道德理论对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予以阐释,如慎独理论。所谓“慎独”,一般认为是指“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作为网络世界中的一员,虽然身处虚拟世界,缺少监督,但仍然应遵守道德规范,自觉维护互联网秩序。4.1.2法律引入正所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有限度的,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可见,使用网络虽然是个人的自由行为,但自由需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如果自由超越了边界,即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可能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至此,自然地引入法律分析,通过网络世界普遍存在的“网络暴力”现象予以解读。4.1.3法律解析案例:2007年,北京女白领姜岩从家中纵身跳下,以声讨丈夫王菲和第三者。自杀之前,姜岩在网络上公布自己的死亡博客。网友开始声讨王菲,将其个人信息公布于网络,王菲的生活从此苦不堪言,最终选择状告3家网站,并获得赔偿。诸如“网络暴力”此类事件,表现为肩扛道德大旗,以正义为口号,侵犯个人权利。从法律层面看,涉嫌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隐私权即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他人不得非法刺探、公布公民的私人信息。而名誉权《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民通意见》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由此可见,公共的网络世界虽然虚拟,不可触摸,但仍属于传统社会的延伸,基于慎独精神,无论在哪个领域,我们均应坚守自律的道德要求,健康交往,在行使言论自由时,对他人的权利应予以尊重,不能突破法律的边界,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德入法的教学方法,充分诠释着道德和法律的内部关联,顺承自然,使学生通过道德讲述和法律案例,知晓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应在内心坚守道德伦理,不轻易碰触法律这根“高压线”,否则存在法律责任风险。

4.2以“法”入“德”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二节中关于刑事法律部分,提及“犯罪种类”,因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应予重点讲授。教学者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以案说法。4.2.1法律案件马加爵故意杀人案:2004年,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公寓与同学因琐事发生争执,认为邵瑞杰、杨开红等人说自己为人差、性格古怪等,感到绝望。马加爵采用铁锤打击头部的犯罪手段,将4名被害人逐一杀害后潜逃,后被捕,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决死刑立即执行。法律讲述:以上案件属于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犯罪,具体罪名为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所以将故意杀人罪予以严惩,原因在于对生命的尊崇。正如特朗派特法官所说的:“在法律看来,每一个生命都是极其崇高和无限珍贵的。这让每个生命具有平等的价值。没有哪一个生命可以超过其他生命。任何牺牲都必须是自愿的,否则就是侵犯了法律所确认的生命平等和神圣尊严。”4.2.2犯罪成因———道德引入马加爵案发生之后,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对马加爵案进行全面调查,专门为马加爵设计相关心理测试,作出《马加爵犯罪心理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4.2.3道德分析通过挖掘案件背后的成因我们发现,理想信念及如何对待人生环境的教育在马加爵身上尚属缺失。第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章)。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能够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面对记者的提问,马加爵曾说:“理想很重要,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成为没什么理想的人了。”缺少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就像失去方向的航船,陷入漫无边际的黑暗。第二,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第三章第三节)。团队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个人被集体接纳必须破除自我中心主义,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的行为。马加爵陷入交际僵局时,选择非理性的方式宣泄,终于触犯刑律,这是我们应该予以警惕的。以“法”入“德”,通过法律责任的警示作用,唤醒学生对法律的认知。透过挖掘案件背后的犯罪成因,教学者将已教授过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勾连起来,串成美丽的项链,也能使学习者“温故而知新”。

5教学方法差异

5.1法律教育

从《基础课》2010版的课程设置来看,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占据的比例更高,法律知识部分涉及第五章“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第六章“职业活动中的法律”、“婚姻家庭法律”,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律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律基础部分只占有两章多一点的比例,篇幅不多。其意在使学生初步掌握法律知识,进而树立法律权威,弘扬法治理念。“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5],“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法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波尔曼先生在《法律与宗教》中提出这句话的确值得深思,尤其是目前法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仅仅靠传授两章多篇幅的法律知识,能否实现树立法律权威,弘扬法治的愿景,结论是不言而喻的。信仰不是靠知识的传递树立,而是靠自身体验到的利益和功效,换而言之,应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法律是“护身符”才会心生信仰,进而对法治充满信心和期待。从学科性质上看,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在教学方法中必须侧重实践,否则法律知识的灌输将是灰色的、僵死的。5.1.1听审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与司法机关联络,组织学生旁听有关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旁听一次庭审甚于十次知识讲授,通过直观的庭审活动,讲述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同时对相关的实体法内容穿针引线的介绍,更利于学生理解、吸收。5.1.2模拟法庭听审之后,组织学生模拟法庭活动,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做法庭的审判人员和诉讼参与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的角色赋予自身的不同责任和使命,对学习的程序法知识和实体法律制度进行检验和演练,并撰写报告和心得,教学者予以认真审查和评阅。

5.2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深化道德认识,提升情感,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内在更应侧重内心的反思,行为上侧重习惯养成。5.2.1情感培养法树立榜样的力量,通过观摩教育基地、观看教学电影的方式,树立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共产党员的形象,见贤思齐,以榜样的力量激发自身道德情感。5.2.2互助法将班级成员分组,组员之间互相监督,相互汇报自身的不良习惯,以一个月为限,创设道德环境、克服不良习惯。5.2.3反思法通过自学、反省、反思等具体形式,如日记的方式,反思自身的思想及行为,以一定时间为限,敦促自身改变。同时,鼓励学生将日记内容公之于众,开展主题班会讨论等等。

6结论

论德育的重要性范文 篇十二

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巨大吸引和影响,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许多全新的课题。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优势,将大学生德育教育由理论空间拓展到实践空间,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开辟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天地;如何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当代大学生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高职院大学生德育社会化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

二、大学生德育与德育社会化概述

1.大学生德育所谓大学生德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称。即高校德育教师用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特定社会总是希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新一代公民。因此,德育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核心。所谓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和实现的道德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其包括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1)在德育认知层面上,学习并构建德育理论框架。德育认知是德育主体对德育现象、德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德育心理的基础。大学生个人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了解当前社会的德育现象、德育体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构建自己的心理认知结构,提高其认识能力与参与意识。

(2)在德育心理层面上,养成德育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形成德育态度。德育情感是德育主体在德育生活中对德育体系、德育活动、德育事件及德育个体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及感受;德育态度是在德育主体认知和情感发生的基础上表现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体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一系列状况,它集中反映了德育个体对德育系统的心理认同程度,是德育社会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德育观点、德育立场、德育价值标准及德育心理等具有潜在的、隐性的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着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德育行为的选择。

(3)在德育实践层面上,培养和形成参与德育生活的行为习惯。德育实践是公民通过多种合法方式参与德育生活并影响德育体系的构建、运行的方式和规则的行为,是基于德育理论认知上的实践行为。实现大学生个体积极有效的德育实践行为是德育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参与德育实践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德育社会化,使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身,从而实现大学生德育上的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三、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重要性

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正是高校培养目标的所在,也是大学生德育社会化重要性的体现。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自主意识、现代法治观念与道德自律意识,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人要有自主意识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市场经济是主体经济,它是通过竞争与合作去实现一定的价值。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主体必须是独立存在于社会的自主、自由的人,它强调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否定人的依赖性。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加强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与锻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迈出这一步才能谈创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大学生要具备现代法治与道德自律意识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可以帮助其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传统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一方面也有人在寻找“精神家园”。这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带来的思想、价值困惑。这也要求高校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法制教育。“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结构”,对这一经典原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体会最深。中国经济深刻而全面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领域的发展变化。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法制手段维护,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所以,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法律、道德自律意识就成了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3.大学生要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通过德育社会化,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无数事实证明了邓小平这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什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要想有自己的发言权靠什么;中国要让世界信服我们的社会主义靠什么;我们要解决,实现国家统一靠什么;这些都要靠自己的发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如何培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意识,如何激发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热情?怎样把大学生的命运同国家、社会的命运结合起来,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四、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直接的政治理论课程、间接的政治理论课程和隐性的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对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具有主导性作用。近几年来,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意见》等规定,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并改革考评体系。学院出台了《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考评体系构件及实施办法》,对学生政治理论课的成绩实施了更加科学、实际的评价办法,其主要内容是:课程的理论考核成绩只占50分,其余50分由出勤情况、课堂笔记、回答问题、作业完成、社会实践以及同学测评和教师评价等评估点组成。每一项测评都有具体的分值和测评表,便于操作。这样,学生最终的成绩基本上就能反映出该生真实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水准了。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化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深刻影响,就必须注重理论本身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从课程观念以及课程内容两个方面着手实现社会化。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念社会化。德育现代化要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观念社会化。社会化代表着思想进步,德育功能是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提升,因此,德育与社会化是相协调的。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大学生社会化观念,以促进具有社会化观念的人推动社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这个开放发展着的时代,高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更新观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念社会化。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社会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上,要结合青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增强实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内容上既要坚持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教育观,又要赋予其时代、社会化的内涵。课程理论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学习。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以战略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着力于“三个目标”不懈怠,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体现“四个结合”不放松,即充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高职院校生源特点、课程本身鲜明的政治性、时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立足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教育,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按专题授课。按照《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标准》,不断深化理论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或接近1∶1,在每年度开设的理论课中,分别形成不同的理论教学专题和实践专题,力求使每一门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都达到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要求。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道德体验和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应用,突出道德体验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1)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指导。在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开创了风靡一时的生活教育运动。生活教育理论的主旨是让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真正承担起改造社会、重新塑造新人的重任”[1]。同样,大学生的良好品行的养成也要通过生活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教育。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品牌化”的战略,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培养“三有、四会、五能”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三有”即有职业理想、有职业道德、有职业技能;“四会”即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做事;“五能”即能吃苦、能动手、能创新、能创业、能发展。启动“全人育人”计划,全面推进“基础+技能”的素质教育框架,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体系。我们搭建信息平台、交流平台、实践平台、课程平台,实施思想素质引领计划、人文素质提升计划、多维文化育人计划、身心健康促进计划和社会实践计划,把学生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确定素质教育项目,通过项目化运作来推动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具体内容包括推行人生导师制、实施党旗领航工程、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程、创建班、举办读书节、开设人文、艺术、社会类课程选修课、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举办企业文化长廊、食品陈列馆、食品工业园、开展诚信教育、素质拓展训练等。

(2)注重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其外在的行动上,道德行为的改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德育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取材于社会生活,用经过生活锤炼的道德来教育学生,以保证道德本身在性质和方向上的正确性[2]。我们建立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开辟校内学生实践锻炼岗位,推行学生助理制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校内外勤工俭学活动等,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3)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行实践教学项目化。近几年来,不少高职院校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采取专任教师项目申报和课程教学组相补充的办法,项目组织由专人负责,项目实施经费配套。我们推行“二三四五”系统工程,“二”即必修与选修两个环节。“三”即感受型、体验型和践行型三种类型实践。感受型实践就是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得到感受,其常见的活动形式是参观访问,体验型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专题调研,践行型实践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辩证过程。“四”即“四自方针”,学生自选实践项目和指导老师、自组实践小组、自行设计方案和完成实践准备、自我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难题。“五”即“五个结合”,实现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假期实践和学期内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社会化要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实现其指导理论的社会化,只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才更易被广大青少年接受[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只有与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才能实现其多样性的理论形态。

浅谈德育教育范文 篇十三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自然基础学科的数学,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德育渗透“渗”的途径怎样?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要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

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世人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要早四百多年。因此,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二)在数据材料分析中渗透德育

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例如,在给学生讲指数、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搜集有关国民生产总值的题目,让学生惊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从而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

(三)在数学规律揭示中渗透德育

数学自身充满矛盾、运动和变化。如已知与未知,直观与抽象,特殊与一般,……。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待定系数反映了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数形结合揭示了直观与抽象的联系;数学归纳法反映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事物间的种种辩证关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很多潜在的德育因素,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灵活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同样可以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

(一)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

(二)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

我们可以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协作,共同思考。这样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使学生领悟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

(三)在课堂即时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课堂中,会出现某些思想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产生极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不经意中对学生的教育,其效益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最新范文

如何激励销售员优秀8篇05-06

办公室秘书工作职责优秀13篇05-06

春节活动策划方案最新11篇05-06

版小学生守则规范内容(优秀10篇)05-06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优秀6篇】05-06

公司证明最新10篇05-06

违纪的检讨书最新13篇05-06

广交会邀请函(最新7篇)05-06

三八女神节活动方案(优秀14篇)05-06

优秀德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通用15篇】05-06

94 11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