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最新5篇)

时间:2024-03-27 04:38:25

美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愈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入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人格中存在的美。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统美德简短故事,供大家参考。这里是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最新5篇),欢迎参考阅读。

传统美德故事【4】:李林却枋 篇一

诗曰:李妻林氏,夫妇节廉,却枋再四,守命清严。

明朝时,有个宰相李廷机告老还乡,临终的时候,家里只有四十四两银子。李廷机没有去世的时候,对他的妻子林氏说:“我遗下的银子,二十两去买口棺材;二十两做丧事的费用。”这时候他有个姓蔡的门生,正做泉州太守,就送了两副棺木来,一副上等的,一副次等的,预备叫林氏去选用。林氏说:“采办棺木,办理丧事,太师都有遗命的,你难道还不了解太师生平做人的清廉吗?”送了来,还了去,这样的有好几次,终于不肯收受。蔡知州就说:“从前孔子的门人厚葬了颜渊,孔子也不能禁止他们,难道我在这里做了地方官,哪里敢去薄葬我的先生呢?”林氏推辞不掉了,不得已就用了一副次等的棺木来葬。

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篇二

中国人是非常推崇“孝”这一传统美德的,并且还选拔出24位著名孝子,称为“二十四孝”。东汉人王祥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是“卧冰求鲤”,这个故事颇多吊诡之处,似乎是古典版的荒诞派小说。

王祥的母亲早亡,父亲王融迅速娶了一位姓朱的续弦夫人。和所有传说中的后妈一样,朱女士发自内心地嫌弃与厌恶王祥,并且寻找一切机会对王祥进行语言攻击与人身暴力。朱氏的行为令人鄙夷,但却是符合人性与常理的。

王祥的反应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他对后母百依百顺。如果某一天朱女士顺手往他左脸颊招呼了一个耳光,他会龇着牙,努力地挤出真诚的笑容,贴心地将右脸颊递上。

后母生病时,王祥不是疯狂庆祝,也没有事不关己,而是衣不解带地亲奉汤药,连朱女士的亲儿子王览也只能在一边干瞪眼。

王家有一棵大李树,树上果实累累,煞是喜人。朱氏给家里人分配了任务:王祥负责看护李子,其他人负责吃。感受到信任的王(www.shancaoxiang.com)祥心中洋溢着一股暖流,他乐不可支地坐在树下,忽然间,风雨交加,李子掉落一地,王祥抱着树哇哇大哭:我辜负了后妈对我的信任,我不孝啊!

高潮的到来是一个冬天,朱女士卧病在床(朱女士似乎不是很健康,这大概是王祥未能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嘴里嚷嚷着要吃新鲜鲤鱼。王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捕鱼之旅。

严冬的沂蒙山区(王祥,琅琊人)朔风凛冽,沂水上结着厚厚的冰,在暖阳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王祥踩在坚硬如铁的冰面上,不由眉头紧蹙。在尝试了各种工具无果后,王祥急得两眼珠泪莹莹。

情急之下,王祥三下五除二扒掉衣服一头倒卧在冰面上。他是想不开要自杀吗?事情好像不是这样的。

据汉朝的官方表彰记录说,王祥用他瘦小的身躯以及高达40度的体温,竟然融化了厚实的坚冰。从融化的冰洞中,还窜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看来,王祥不仅拥有火娃一般的超能力,还能和水族进行心灵对话。

这个漏洞百出的故事,不但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被无数缺乏逻辑能力的小学生传颂,甚至还成为了“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篇三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就听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时时为别人着想,不能只顾着自己,而不去关爱和关心别人的道理。

父母从小养大,很不容易,慢慢的我们也在长大,也变得懂事,也想为父母做一些事情,有一次,在冬天的晚上,天气非常的冷妈妈上班回来,她的脸色不太对,也比平常虚弱,她感冒了,我一见到妈妈回来就去接了一杯热水,看到妈妈那虚弱的目光我就感到非常伤心,害怕自己的妈妈生病,妈妈躺在沙发上,我去给她找来了感冒药,让她吃下,妈妈吃完药后,我下意识的看了一下表,已经七点了,我问妈妈吃饭了没有,妈妈摇了摇头,妈妈还没吃饭,我赶紧跑到厨房,翻来翻去终于找到了方便面,可是却只有一袋,我前思后想,最终决定把这一袋方便面给妈妈吃,我拿来锅点了火,特意多放了点水多打了一个鸡蛋,几分钟后,方便面熟了,我找来大碗把面一根不差的全部倒进碗里拿了一双筷子在端走前我还放了一点醋,因为醋喝了后身子会很暖和,我看着妈妈吃面,妈妈吃着吃着突然想到了什么,问我:“你吃点啊。”我摇了摇头好像回味似的说:“我吃过了。”看着妈妈把面吃完,我还特意让妈妈多喝点汤。喝完后我把东西收拾一下,让妈妈早点睡觉去了。

关爱他人时,被关爱的人会感到温暖,关爱别人的人也会感到温暖,如果你有这个意念就一定能让别人体会到被关爱的温暖,而你自己也能感到关爱别人的温暖。

传统美德小故事演讲稿 篇四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是一个拥有5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与之相应,中华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精华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

我国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它的精神精髓是以义制利。古人云:“人无良知不如兽。”“生以戴义,义以应生。”如果一个人连德都没有,那他和生禽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价值观。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从五千多年前追溯到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祖宗留传下来的美德究竟还剩下多少面对大街上的人群,除了一张身份证能证明他是一个中国人外,还有什么能够看出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呢金黄色的头发,另类的着装,不文雅的举止,开放的思想,种种种种,这无疑不是我们的悲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淡忘了庄严的国歌;面对慈爱的父母,我们忘却了恭敬感恩;面对亲兄热弟,同窗好友,我们遗忘了纯真与和睦;难道这些不是中国教育的耻辱吗?

如今”富贵不能淫“已是荒谬;”律已修身“已成为佳谣;”仁爱孝悌“已成为历史;”天下为公“已成为过去!

传统美德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矗没有了传统美德,一个国家将只剩下空荡荡的躯壳,任凭别国的践踏,任凭别国的侮辱。年年的烧杀劫掠,连连的烽火硝烟。如果任凭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代毁灭,我们将是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

现在,到了我们该认祖归宗的时候了!现在,我们必须拿出勇气和智慧,挽救我们的民族,弘扬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故事【1】:哭竹生笋 篇五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最新范文

练声的基础方法【最新10篇】03-27

军训教官发言稿优秀8篇03-27

微笑面对生活演讲稿【最新8篇】03-27

劳动模范发言稿(最新10篇)03-27

五年级班干部竞选演讲最新5篇03-27

新年祝福致辞【通用3篇】03-26

关于文明礼仪主题演讲稿800字【通用3篇】03-26

学生会代表竞选演讲稿精选4篇03-26

食品安全演讲稿(最新3篇)03-26

大队委竞选演讲稿(精选9篇)03-26

102 35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