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优秀8篇

时间:2023-03-30 08:55:33

安全评价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其形成的事故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达到系统安全的过程。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8篇安全评价报告,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安全评价报告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安全评价报告 篇一

我司按照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对xx去进行消防安全评估。该评估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评估结果真实有效。

一、单位概况及消防安全基本情景:

xx位于xx号,主楼x栋,占地面积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主楼地下x层,地上x层。建筑设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于x年x月x日经过公安消防机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20xx年x月x日经过公安消防机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x年x月x日经过公安消防机构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并投入使用。

二、评估资料:

1、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情景;

2、消防安全职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确定变更,消防安全四个本事建设定期检查评估,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落实并定期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情景;

3、xx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员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情景,组织开展

防火检查防火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景;

4、受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行政处罚和消防安全不良行为公布情景,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景;

5、室内外装修情景,建筑外保温材料使用情景,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情景;

6、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及配备装备器材情景,扑救火灾本事情景

7、xx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和一懂三会知识掌握情景,消防安全宣传情景,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情景;

8、疏通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坚持畅通情景,防火分区防火间距防烟分区避难层(间)及消防车登高作业区域坚持有效情景;

9、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敷设维护保养情景;

10、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设置配置以及完好有效情景,消防控制室值班及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景;

11、xx场所的消防合法情景;

12、单位结合实际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火灾防范措施情景;

13、单位年内发生火灾情景。

针对煤矿生产的特点,对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采用安全检查或其他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对煤矿的各生产系统及其工艺、场所和设施、设备等进行安全调查。在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中,经过现场安全调查应明确:

1、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制度等是否适应安全生产,构成了适应于煤矿生产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

2、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配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3、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设施和设备等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4、可能引起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水害、片帮冒顶等灾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及其他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5、明确通风、排水、供电、提升运输、应急救援、通讯、监测、抽放、综合防突等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是否完善并可靠。

6、说明各安全生产系统、开采方法及开采工艺等是否合理。

7、明确采空区、废弃巷道是否进行了管理,并等到有效控制。

8、不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或不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有哪些。

三、定性、定量评价

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给出引起事故发生的致因因素、影响因素及其危险度,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供给科学依据。

四、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提议

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定性、定量评价的结果,对那些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或不适应本煤矿的行为、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以及不贴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工艺、场所、设施和设备等,提出安全改善措施及提议;对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及提议。

五、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简要地列出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重要的安全对策措施。

对于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还应作出开拓方式、开采方法、生产工艺与系统、辅助系统、安全管理等是否满足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以及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的结论。

六、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是煤矿安全评价过程的记录,应将安全评价对象、安全评价过程、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获得的安全评价结果、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提议等写入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 篇二

环境是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子孙后代的承诺;质量是对顾客(业主)的承诺;安全、健康是对员工的承诺。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我们的承诺如何去实施和实现?又如何进行分析评价?打个比方说:体系管理就像是跳水运动中规定动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管理特色和亮点就像是跳水运动中的自选动作,充满着美的享受、折射出智慧的光芒。体系管理和实施是活动的基本,如果规定动作跳不好,连站在决赛舞台上的资格都没有,自选动作再怎么新意迭出、美伦美奂也只能孤芳自赏了!如何借助合规性评价把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作细作实,显得尤其重要。

在此不深入介绍体系的来历和作用,这方面有大量专家的著书立传可以阅读和参考。gb/t24001:20__标准将组织应定期评价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单独作为一个要素从1996版标准中分离出来,更加突显了合规性评价的重要性。标准在范围一节中指出:“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企业(或部门)能够根据法律法规和它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关于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与目标。”在社会活动中谈安全不能脱离职业健康,谈健康同样离不开环境,在这里把体系中的冰山一角——“合规性评价” 结合体系学习、管理和现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本人的理解,并就如何更行之有效地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与读者探讨,试作抛砖引玉的举动。

自然辨证法的观点认为:∑部分≠全体!?分解为:部分>>全体(数量而言);同时满足,所有部分∈全体(性质)。清楚企业(或部门)的目的,规范业务让一切更合法、合理、更具效率,合规性评价必然能让千头万绪的管理决策和生产行为,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中有案可稽。把管理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化学反应”就彰显无遗,工作变得轻松而高效。工作按程序走、管理按规定办,杜绝芝麻大小得事情都得请示汇报,劳师动众效益不高;保持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减少个体能力差异所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这就是下面将要谈到的问题。

一、合规性评价的作用和应用

在体系学习、管理和现场实践中,发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执行人员认识不够,不能把安全问题与工作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做到有效实施和监督执行。对应该做的、能够做的、不能做的、做得到的和没做到的划分不清,没有学习改进和持续发展的突破点。

二是行为的主动性不够,对制度和文件学习理解不充分,需要别人指点和不断敲打。造成工作职责不明确,目标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足,解决问题不能举一反三。安全工作要实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让他人受伤害)”干好本职工作还不够,应了解上一步该干什么、自己应承担什么、该对下一步创造什么,充分沟通和协调。

三是对记录和证据收集不真实、不及时、不具体。日常工作记录、总结评价和考核不充分,造成证实证据的支撑性材料的缺乏。我们要主动承担责任,必须建立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基础上,文字是最忠诚于事实的,文字是永恒不变的演说家,它能始终如一地告诉每一个人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是文字的妙用。“谈”不如“看”,“看”不如“站”,“站”不如“记”,“记”不如“写”。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强调的是“您如何证明给我看?”而不是“您如何证明给我听?”

四是“规定动作”完成情况不理想,没有对制度和职责有效分解,每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连贯,不能进行有效封闭。大多数自身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的事情都没有追溯,有些不能完成的事情、似懂非懂的写入制度建设中来。形成自己划的圈自己不能圆,可以推理出其他相关要求的执行情况了。

合规性评价是组织通过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下简称"适用要求")对照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从而规避法律法规风险,进行自我改进的一种管理措施,也是实施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承诺的证据之一,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管理工具。同时,gb/t24001标准4.6要求组织应将合规性评价的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从而确保最高管理者意识到潜在的或现实存在的不符合带来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满足组织的守法承诺。

各企业(部门)每年都有规格不等范围不同的安全学习培训、安全考试、安全考核等等活动,制定了详尽的管理办法和评比考核机制,乍看是“令行禁止”、“认真贯彻执行精神和文件”,深入调查就成了依葫芦画瓢,形式化严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却事倍功半,这就是没有进行合规性评价的危害。通过对南网成立以来报道的40余起事故统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引起的事故率不足1%,然而我们类似的事故发生率达23.7%,“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是我们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工作的目标。而这些事故的学习贯彻情况怎么样,是否能有效预防保证今后不再发生?这就是合规性评价需要实现的工作。例如:安全考试是否真实?是否及时?是否贴近生产?是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考试的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检查考试的功效)?安全只有100%而不是99%,因为:∑部分1%→∞。而这“部分1%”就成为事故发生的祸根和必然,只有把“部分1%”的问题在新一轮的培训中得到解决才能实现“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同时使得培训和考试有的放矢。

二、评价的时间(时机)、频次

标准要求组织应定期评价(periodically evaluating)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目前对“定期”的概念比较狭义,定期评价应考虑组织不同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和周期,不仅应考虑常规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合规性评价的时间(时机),还应考虑非常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合规性评价的时间(时机)。如组织自己规定的合规性评价时间在每年8月份进行,而组织有新工程、新项目、新技术或者工艺创新等等新型活动的合规性评价应放在活动开始之前监测后进行,而不是等到规定时间8月份之后,同样国家、地方、行业或者组织自身的法律法规修订、新颁布和实施应及时作相应的合规性评价。做到及时准确、涵盖到位、适时更新,操作性强、时效性好。

三、评价输入及评价方式

在一定周期内,组织评价的输入信息必须包括组织全部的“适用要求”。合规性评价是否能有效,输入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是重要的前提,目前的评价输入不明确或不全面,输入信息没有很好地应用4.3.2a)条款确定的“适用要求”。

组织在进行合规性评价时也可先将同类的“适用要求”合并后作为评价的输入信息。对于同一项“适用要求”在多个法律法规均有涉及时,组织应按最详细的、最新的规定加以识别,如建设项目(新、扩,改项目)的环保验收要求在水污染防治法(13条第3款)、大气污染防治法(1l条第3款)、噪声污染防治法(14条)、固体污染防治法(14条)等均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11月29日发布)的规定更详细,是对上述法律要求的具体展开,企业(或部门)识别“适用要求”时,至少应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具体要求进行识别,并以此作为合规性评价的输入信息。

组织应根据自身的运作模式、“适用要求”的数量种类等确定评价方式。可考虑的方式有:单独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价;或与其他评价过程结合起来,如与质量保证检查、内审等结合。如与内部审核结合在一起,须明确划分两者的目的和范围,必须达到合规性评价的要求和目的。二是单独进行“其他要求”遵守情况的评价,或与管理评审等结合起来一起进行。

企业(或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的性质决定对每项(类)法律法规要求评审的方法,合规性评价的结果(符合/不符合)应有相应的证据加以证实。上述方法对于合规性评价的人员来讲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关键是要熟悉“适用要求”的内容。例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储存方式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而实际工作中危险化学品与其他化学品等放在同一个仓库,储存数量和方式也不符合要求。企业(或部门)则应将上述法规要求作为制定相关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输入,而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具体内容应在要素中加以考虑,同时关注顾客的期望、合作伙伴以及合同相关方是否遵守了相应的“适用要求”。

评价的结果如发现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问题,企业(或部门)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当不符合超过了轻微、暂时的偏差时,企业(或部门)应建立由适宜指标和管理方案支持的、能够达到符合性的目标。

检查评价的输入是否已覆盖了所有已识别出的法律法规要求,如未能覆盖所有“适用要求”,应了解其原因,确定是否可按受。抽样验证企业(或部门)针对具体法律法规要求所开展的守法性评价:从输入要求→评价时所依据的记录→评价的结果。审核员在验证评价结果时,尤其是符合的结果时,应检查其符合的支持性证据(除检查/评价记录外,还应关注事故记录、违反法律法规的记录以及与政府部门相关往来信函的记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其评价结果;收集其他评价活动中有关符合或者不符合的证据(如运行控制的审核等),以证实企业(或部门)自我评价的有效性。查阅相关的证据并通过合规性评价的过程及结果,评价从事合规性评价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应用知识。

当审核发现存在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时,应关注其是否采取了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在任何情况下,当一个企业(或部门)没有完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时(不包括轻微的、暂时的偏差),为了证明符合标准,企业(或部门)应建立由适宜指标和管理方案支持的、能够达到符合性的目标(4.5.3、4.3.3)。

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的纠正措施/管理方案的实施需进行到什么程度,审核方可认为其实施了守法承诺,符合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于此问题,iaf《is014001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价与法律符合性之间的关系》(以下简称iaf白皮书)给出了明确的原则:“认证机构评价组织对符合性的管理时,应基于已证实的体系实施结果,而不仅仅是计划的或预期的结果”。同时又指出“is014001要求组织做出遵守法律要求的公开承诺。但它并不把组织实际的法律符合性作为颁发证书或保持认证资格的先决条件”。应关注企业(或部门)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具备可控和/或可管理的方式来解决不符合的能力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及实现企业(或部门)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能力。同时判断纠正措施/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合理性,纠正措施/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后是否可达到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如针对污水超标现象制定了新建或扩建污水站的管理方案,审核应根据污染物进水浓度以及污水站的污染物处理率来判断该方案实施后是否可满足相应排放标准的要求(硬件方面);然后判断企业(或部门)是否已开始实施整改,如果还只是停留在计划上是不符合iaf白皮书的精神。但是不是一定要看到整改的最终结果(如验收报告、监测报告等)方可以通过认证,根据iaf白皮书的精神,我认为不一定,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必须要有实质性的实施证据以保证继续实施管理方案,并能很快地完成,如已采购了必要的设施设备或已施工等证据。但是,对有意不遵守法律法规的企业(或部门)(如明知故犯的问题),视为未能执行方针中守法承诺的严重缺陷。

因此对企业(或部门)合规性评价及其不合规时整改措施的审核,需要审核人员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熟悉企业(或部门)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环境影响,并具备判断相应法律风险和环境风险的能力。

四、辩识危险源和辨别危险因素,使预防工作高效实用

合规性评价的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一些基本要素:

1、管理方针中合规性承诺及内涵;

2、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其他要求的收集、分发、执行评价;

3、现存及潜在不合规情况及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4、方案中涉及合规性要求的目标、指标实现途径及效果评价;

5、涉及确保资源符合性要求的评价(“三同时”、人员资格、器材储存等);

6、合规性的内部沟通;

7、违规/不符合的报告、处置措施及反馈结果;等等。

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1、识别的法律法规不适用企业(或部门)的活动、产品、服务。如南网安全生产令以及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规程等,是否进行了逐条合规性评价,并作出有效控制措施;又如某组织不存在危险废物焚烧炉,组织的环境因素清单中也没有危险废物焚烧废气的排放,但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却出现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经询问组织并不了解《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适用对象。该标准是针对危险废物焚烧炉的选址,炉子的要求及焚烧温度、停留时间,焚烧废气排放限值等提出的要求,因此该标准是与该组织的活动不相适宜的。

2、识别的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如明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相关标准,同时满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如火电厂"废气排放"这一环境因素执行排放标准应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排放标准》同时要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法律法规没有识别到具体要求。如化学分场的环境因素有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排放,只是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中列出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名称,没有识别出与苯、甲苯和二甲苯排放有关的具体要求。

4、“其他应遵守的要求”是指除应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之外,还应遵守企业(或部门)签署(subscribes)的一些适合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要求。这些要求可包括:和政府机构的协议、和顾客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自愿性环境标志或对产品的护理承诺、行业协会的要求、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企业(或部门)或其上级组织对公众的承诺,另外其他应遵守的要求还应包括本单位的要求等。

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规范制度的合规性评价,找出危险源和危险因素,制定的预防方案和纠正措施有的放矢,使预防工作高效实用。我们可以体会到:合规性评价是通过科学技术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源头。利用现有的科学手段和集体智慧,把生产劳动的过程逐一审视和推敲,与法律法规和自然发展是否相适应。合规性评价是组织通过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以下简称"适用要求")对照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差距,从而规避法律法规风险,进行自我改进的一种管理措施,也是实施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承诺的证据之一,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管理工具,是“一切事故均可以预防”的根基,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科学依据,从而确保最高管理者意识到潜在的或现实存在的不符合带来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满足组织的守法承诺。

安全评价报告 篇三

经过了第一周的学习和熟悉,我基本掌握了老师所交给我的工作任务,并在这一周也亲身参与了报告的修改工作。在修改报告的工作过程中,我努力的思考武老师教我的内容,怎么做才能完成工作的任务,在自己不懂得地方就问武老师,做到了不懂就问,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每次自己完成武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我会感到由衷喜乐,对自己学习感到更加的认可,我觉得自己会更加的努力来完成武老师的交给自己任务,给公司带来更大效益!

学校时,我经常会在想:在自己不久就要踏上人生另一旅程,自己有时不免会感到有些茫然,感到无助,但生活的路谁都无法预设,只能一步一步摸索,但只要方向正确,不要走入歧途,走哪条路都走向光明。虽然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工作,与我所学的专业相差有多远。但是,通过两周的实习,给了我一份对未来的期盼。只要我自己愿意,我做什么都行,做什么都能做的很好。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本来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生活的路呢?生活的路也是人走出来的,每个人一生总要去很多陌生的地方,然后熟悉,而接着又要启程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想安全评价公司就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在评价公司从事是我的目标吧。

安全评价报告 篇四

通讯部门按照省公司文件要求认真做好本次安全性评价工作,根据《安全性评价标准》对我分场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汇报如下:

分场组织召开了班子扩大会议(扩大到班长),成立了安全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意义,并对评价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首先从各班组开展安全性评价自查,做到认真开展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尽可能的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软件的管理水平。

在这次安全性评价活动中。各班组按照评价标准逐条对通讯设备的硬件和管理软件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对主要设备接地、避雷装置等防雷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测量了各设备的接地电阻。分场安全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班的设备、记录、工作环境等对照《安全性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照表中的查证材料,我们感到通讯设备的硬件指标基本都能达到要求。对分场的档案进行了检查并对班组进行了抽查,感到个别原始档案和配线图等不符合要求、通信电源缺少操作说明、缺少备品备件管理制度,我们会尽快进行整改。

我们在安全管理上采取硬件为主,软件硬件两手抓的方法。一方面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稳定,为系统和公司提供畅通的信息通道;另一方面加强分场和班组的软件管理,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全厂安全大检查的时机,对微波、载波、交换机、光端机及电源设备和通讯线路进行了全面认真地检查,找出缺陷及时进行处理。在抓好设备硬指标的同时,我们还加强对软件的管理和建设。把分场和班组的各项档案、记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严格按照《ISO9000体系质量标准》要求整理各类档案。从分场到班组,对各种设备台帐、检修记录、运行记录以及各项规章制进行整理和完善。

我们通过这次自查找出了工作中的差距,并进一步提高了职工们的安全意识。今后我们还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圆满地完成以后的各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什么是报告 篇五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安全评价报告 篇六

20xx年,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工作部署,坚持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及质量管理标准化、监督工作规范化和监管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打非治违百日行动”“强执法防事故”行动以及“一单四制”等工作,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危大工程管控,确保了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一、总体情况

20xx年全省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建筑施工事故”)26起、死亡28人,与20xx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2人,事故起数下降4%、死亡人数下降7%。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建筑施工事故。

全省有11个市州发生了建筑施工事故,按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依次是:永州市5起、死亡5人;长沙市3起、死亡4人;湘潭市、怀化市各3起,分别死亡3人;郴州市2起、死亡3人;益阳市、衡阳市、邵阳市、张家界市各2起,分别死亡2人;娄底市、湘西自治州各1起,分别死亡1人;株洲市、岳阳市、常德市和省直管项目全年未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全年每月都发生了建筑施工事故,其中5月份和9月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均发生了5起,死亡5人。按时间顺序依次是:1月份2起、死亡2人;2月份1起、死亡1人;3月份2起、死亡2人;4月份2起、死亡2人;5月份5起、死亡5人;6月份2起、死亡3人;7月、8月份各2起、分别死亡2人;9月份5起、死亡5人;10月、11月份各1起、分别死亡1人;12月份1起、死亡2人。

二、专项分析

1.从发生事故类型分析:全年共涉及5种事故类型,其中高处坠落事故14起、死亡14人,具体事故部位分别是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塔吊、物料提升机、人货电梯)、屋面、临边洞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以及外脚手架作业层等;触电事故3起、死亡3人,具体事故部位是基坑底部、屋面、桁车架;物体打击事故3起、死亡4人,具体事故部位是塔吊吊臂下、基坑围护作业处和挖机驾驶室内;机械伤害事故3起、死亡4人,具体事故部位是路网工程架桥机、混凝土泵车、搅拌机。起重伤害事故3起、死亡3人,具体事故部位是塔吊;分别占死亡总人数的50%、11%、14%、14%、11%。

2.从事故类型中排比占首位的高处坠落事故分析:一是近三年高处坠落事故占比分析:20xx—20xx年高处坠落事故比例逐年下降,20xx年较20xx年下降5个百分点,20xx年较20xx年下降1个百分点;二是发生事故部位分析:发生在临边洞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的5起、5人,发生在建筑起重机械设备部位的4起、4人,发生在外脚手架的2起、2人,发生在屋面部位的2起、2人,其他部位1起、1人,分别占高处坠落事故死亡总人数的36%、29%、14%、14%、7%。

3.从发生事故部位分析:起重机械(塔吊、人货电梯、物料提升机)事故9起、死亡9人,脚手架事故2起、死亡2人,基坑事故4起、死亡6人,电梯井口事故3起、死亡3人,屋顶(屋面、屋脊)事故2起、死亡2人,其他部位(架桥机、挖机驾驶室内、搅拌机、混凝土作业层、预留洞口、桁车架、外墙立面)事故6起、死亡6人。分别占死亡总人数的32%、7%、21%、11%、7%、22%

4.从发生事故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情况分析:未依法依规履行法定建设程序的发生事故8起、死亡10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1%和36%。

5.从发生事故工程形象进度分析:基础施工阶段发生事故4起、死亡5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12%和18%;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发生事故20起、死亡21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0%和75%;改造装修施工阶段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18%和7%。

6.从发生事故的地域分析:省会城市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和4%;其他市州级城市发生事故11起、死亡12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42%和43%;县(市、区)级城市发生事故14起、死亡15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4%和53%。

7.发生事故企业资质等级分析:特、一级企业发生事故7起、死亡8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27%和29%;二、三级企业(含专业承包)发生事故19起、死亡20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3%和71%。

8.发生事故企业区域分析:外省企业在我省发生事故4起、死亡5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15%和18%;省内企业发生事故22起、死亡23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85%和82%。

三、安全生产形势综合判断

20xx年我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总体平稳可控,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是高温高峰期事故频发。5—9月份共发生事故16起、死亡17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62%和61%,反映出进入夏季高温高峰施工期,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重视不够、应对不足的问题。二是高坠事故虽较20xx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排在首位。高坠事故共发生14起、死亡14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4%和50%。三是县(市、区)级城市事故较20xx年有所下降,但占比仍超半数。县(市、区)级城市发生事故14起、死亡15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4%和53%。四是非法违法建设项目事故下降明显,但监管“盲区”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非法违法建设项目发生事故8起、死亡10人,分别占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31%和36%。五是轨道交通项目打破未发生事故的记录,发生1起死亡2人事故。长沙市部分轨道交通项目赶工期、抢进度,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地铁4号线在6月30日发生一起死亡2人事故。

10月24日,怀化新晃县禾滩镇姑召村努溪组村民木房维修过程中,房屋坍塌造成3人死亡;12月19日,娄底新化县市政管网堵塞抢修时发生坍塌,造成2人死亡;12月20日,永州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自建房装修时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造成2人死亡。这些事故虽不属建筑施工事故,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较大压力,形势严峻。

四、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一)典型事故直接原因分析。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问题较为突出。26起事故中,有11起事故为死者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不按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或是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冒险蛮干酿成事故。如“1·26”永州市万商红商贸新城项目事故,安装人员在二层楼面进行轻质隔墙安装施工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从人字梯不慎踩空,掉至一层致死;“4·7”长沙县湖南印山台水泥熟料生产线建筑拆除工程事故,挖机驾驶员在拆除过程中操作不当,被倒塌建筑物砸中致死;“5·8”安化县东坪镇临江片区棚改项目事故,作业人员违规采用座板式单人吊具进行高处悬吊作业,且在作业过程中为方便施工作业而违反操作规程甩掉安全绳不用,因工作绳与居民楼不锈钢防雨棚棱角摩擦导致工作绳断裂,致高坠死亡;“5·19”沅陵县黄草尾中心小学教学楼项目事故,施工人员擅自打开现场临时用电开关箱搭接线路,致触电死亡;“6·16”永州市度假新村项目事故,外墙装饰工人擅自打开施工电梯防护门,不慎坠落致死;“7·20”衡山县盛豪状元府一期项目事故,作业人员私自驾驶人货电梯,出入电梯时失足坠亡。

2.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发生在临边洞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屋面部位的事故均存在安全防护设施缺失,安全投入不足导致。如“5·6”芷江县土桥镇洞下村村部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事故,作业人员到顶楼天沟取灰桶时,因屋面临边防护不到位,不慎坠落死亡;“5·24”永州市江御大厦事故,项目架子班工人在进行操作层外脚手架搭设作业时,未按要求系安全带且违章操作,不慎跌落至三层楼面死亡。“9·2”双牌县泷泊镇中心小学事故,在屋面用简易吊机吊运装满水泥砂浆的斗车时,因楼面临边防护不到位,操作人员不慎从屋面坠落至地面死亡。

3.对潜在危险因素辨识不够。如“7·8”长沙恒大国际广场项目在进行主体结构电梯井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混凝土灌注到电梯井道水平安全防护上,堆积严重,防护严重超负荷,作业人员进入电梯井内清理时,水平防护失稳,从20层坠落至负2层死亡。“9·27”湘潭市天元·御城项目事故,作业人员在电梯井内清理垃圾过程中使用电锤凿除大块建筑垃圾时,操作失误不慎将电锤打到3层防护架立杆对接处,导致架体对接扣件损坏,致使4—13层电梯井内防护架整体失稳坍塌。“12·7”郴州市湖南明柯泰钢构厂房及综合楼事故,在浇筑基础地梁混凝土时,泵车支撑臂支撑点土质松软,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未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导致泵车倾覆,造成2人死亡。

4.机械(设备)故障老化。如“3·27”慈利县工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雷家坪建设项目一标段事故,物料提升机扒杆仅用2个与螺孔不匹配的螺栓与天梁槽钢进行连接,且螺孔存在严重变形,连接螺栓起不到固定扒杆底座的作用,扒杆在物料提升机升降过程中倾倒,造成1人死亡。“10·29”张家界市印象城一期事故,在负一层进行钢管吊装过程中,塔吊司机在无信号工指挥的情况下盲目作业,塔吊卷扬机部位发生故障,钢丝绳滑脱,起重物坠落致1人死亡。

(二)事故发生间接原因分析。

1.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一是建设单位市场行为不规范,不办理施工许可和质量安全监督等手续,规避监管。二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有20起事故责任单位未按规定对作业人员(含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风险辨识防范能力,未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或安全技术交底直接上岗,最后导致事故发生。三是现场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如“9·3”新邵县滨江时代城8#、9#、10#栋事故,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安全隐患未及时消除。四是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管理不到位。如“11·20”娄底市吉祥公租房小区二期3#、4#栋建设项目事故,总承包单位对塔吊安拆单位管理上存在漏洞,安装人员在安装塔吊时违反操作规程,在塔吊升节过程中塔机主要部位整体倾覆,造成1人死亡。五是关键岗位人员责任心不强,履职较差。部分施工单位对项目检查流于形式,施工项目部和现场监理部关键岗位人员履职差,执(从)业人员安全责任不落实,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消除,也不向主管部门或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2.部分监管部门责任仍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主管部门监管工作不到位,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对本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监管漏洞、薄弱环节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节后复工安全检查、重点时段安全监管以及规范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等重点工作落实不到位。二是部分地区监管体制不顺,个别地方仍存在监管“盲区”、“特区”。三是现场监督执法不到位、不规范。部分县(市、区)一线监督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整改不到位,也未严格组织复查,施工现场一些安全隐患长期存在,日常监督执法检查存在“走马观花”现象;部分监督人员执法措施不硬、处罚不严。

3.层级监管不到位。部分市州对所辖县(市、区)层级监管不到位,未严格开展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县(市、区)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未得到实质性提高,与市本级存在较大的'差距。

五、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做好本地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各地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立足本地区实际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查找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部门监管,不断强化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强弱项、补短板,有效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事故发生。

(二)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建设行为。各地要加强对非法违法建设行为的打击力度,巩固“打非治违”成果。要结合“一单四制”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对所有非法违法在建项目,一律责令停止施工,依法予以处罚,完善手续后方可施工。对拒不停工整改的,要严格按上限实施行政处罚,认定上报相关责任主体严重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同时报安委办挂牌督办。

(三)强化层级监管,狠抓监督执法。一是严格执法。各地要认真梳理归纳当前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扭转监督执法工作效能不高局面。二是进一步加强联动执法。对安全监督和执法职能分开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强衔接,杜绝监督机构将项目违法违规情况转交执法机构后,违法项目仍然未停止施工、处罚也不到位的情况。三是要加强绩效考核。要将绩效考核工作与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实际状况、隐患整改情况、监督执法情况等实际工作情况紧密结合,加大现场比对核查力度,严格落实奖惩,对不能胜任监督工作的人员要采取离岗学习、调离岗位等措施。四是进一步加强对所辖县(市、区)的层级监管。要加强对县(市、区)督导力度,督促县(市、区)落实监管责任,努力提升县(市、区)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效能,确保本地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处于可控状态。

(四)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各地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一是抓好危大工程整治。重点加强深基坑、高切坡、脚手架和支模架、起重机械设备的安拆和顶升加节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查处专项方案无针对性、不按方案施工、无资质安拆及非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三是根据高坠事故多发的情况,督促企业做好预防高坠事故的自查自纠。要结合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脚手架、支模架等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加强对施工现场临边、洞口等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设置高空安全作业平台、防护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以及高空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带(绳)、未进行安全交底的,一律不得开展相关作业。四是督促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做好年度安全投入资金计划,不定期抽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发现未做到专款专用的要责令改正。

(五)保持高压态势,切实抓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要加强春节期间及全国“两会”期间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各地要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工作,督促工程项目施工、监理单位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对春节期间个别施工项目,监督机构要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加强对危大工程、重要设施、重点部位的巡查监控,落实防雨雪冰冻灾害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二是要落实节后复工安全检查工作。各地要认真制定节后复工复查方案,明确复工条件,对不具备复工安全生产条件强行复工的,要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并按规定上报相关单位不良行为。各市州要加强对县(市、区)节后复工工作的层级监督检查,春节后我厅将组织对各市州节后复工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安全评价报告 篇七

⒈工程概述

西环路在K3+722.8处于既有京藏高速相交。根据刘川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该交叉处采用西环路下穿京藏高速立交形式。西环路施工图设计采用框架式地道桥下穿G6高速公路,线路中心与G6高速公路中心线交角为82.5°,桥梁为四孔10m-12m-12m-10m结构,分为4部分。正截面总宽度为49.80m。结构净高6.7m,总高度8.65m。由于桥梁宽度较大(约50m),为减少施工难度,保证结构整体性,减少开裂,横向上桥梁分为两部分(10m-12m)分离式对称结构,为施工方便,宽度方向上也分为两部分,先后施工。地道桥道路荷载:城-A级;顶板道路荷载:公路Ⅰ级。

我公司相关人员对项目拟建施工场地进行了详细调研,且对项目进行了风险分析,风险分析的结果是该项目“可行”。评价组相关人员与建设单位白银区交通运输局沟通,收集、整理相关的评价资料;确定评价重点,并调研评价项目周边现场情况,作为本安全评价报告的依据。

本技术评价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简述建设项目技术方案概况,包括工艺、规模及主要设备等。

(2)对建设项目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程度进行分析、评价。

(3)对建设项目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4)对建设项目的安全作出评价结论。

⒉保障工程质量措施、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2.1地道桥施工方案简介及注意事项

本项目地道桥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道桥的`施工分为2部分先后施工。

首先在京藏高速中线位置施工钢筋混凝土防护桩及冠梁结构,待桩基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截断一侧公路交通,将公路车辆引导至通行中的半幅上,同时在截断部分公路上开挖基坑至混凝土垫层底部标高,基坑其余三面采用放坡开挖,采用挂网喷混凝土护壁。施工该部分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

待主体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地道桥两侧路基,铺装地道桥顶板结构,按照原结构恢复该部分高速路面。

将高速公路车辆引导至施工完成地道桥一侧,然后截断另外半幅高速公路,开挖另外半幅地道桥基坑至混凝土垫层底部标高,并拆除地道桥范围内的防护桩及冠梁,按照设计施工其余部分主体结构及其附属结构。在该施工过程中,保留地道桥范围之外的防护桩结构,以保证基坑安全。

待该部分主体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两侧路基及高速公路铺装层,并拆除部分防护桩结构,恢复高速公路。

在施工完成的地道桥主体内部完成其余附属设施的施工,最终实现地道桥内部道路顺畅。

高速路路基回填土应采用路基填料,层层压实,保证其密实性。

西环路附近市政管线可以在人行通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部穿越高速公路。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截断一侧高速公路防护工作,保障行车安全。

2.2基坑开挖

由于现场条件较好,土层适宜,除高速公路中线一侧必须进行防护桩防护外,其余部分采用放坡开挖的方式进行基坑施工,工作坑边坡1:1放坡,坡壁采用挂网喷混凝土防护。

2.3混凝土浇筑要求

(1)钢筋

1)钢筋的力学性能等技术指标均按《规程》有关规定执行。如采用进口钢筋处除力学性能试验外,还应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可焊接试验。

2)主体结构主筋接头必须错开布置,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不得大于钢筋总数的50%,主钢筋接头必须焊接,焊接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

3)每个节段变形缝均应按照对应的构造进行施工。

4)主体结构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需预埋的照明、栏杆、侧石等预埋件或预埋钢筋,防止遗漏。

(2)混凝土

1)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P6。

2)按《规程》有关规定进行选料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坍落度控制在6~8cm,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20cm。

3)石子粒径5~31.5mm,严格控制针片状含量,含泥量≤0.5%;砂采用中粗砂,含泥量≤2%,不得采用海砂。

4)每次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分层浇筑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捣筑上层混凝土,不得出现冷缝,确保混凝土整体性;混凝土浇筑要振捣密实,防止出现离析、蜂窝等现象。

5)混凝土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不歪模、跑模,浇筑完成后应保证足够的养生。

6)对于顶底板,在混凝土终凝前多次收水抹光,顶板应蓄水养护,冬季保湿养护应防“穿堂风”。

7)施工缝止水带、剪力筋等较密集处,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振捣密实,以防渗水。

⒊项目建设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程度分析评价

项目建设中的危险因素种类及程度的分析评价

(1)人工挖孔桩井口护壁必须高出地面20cm以上,以防止地表水流入井内侵蚀原地质构造而造成不安全因素,并防止地表砾石和其他杂物落入井内对施工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危险程度:高。

(2)对久置未施工的桩基在施工人员下井之前必须先通风15分钟以上,以防止施工人员毫无察觉地进入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高的环境而造成中毒。施工人员进入井内作业期间,全程开启空压机或鼓风机,保持新鲜空气持续输送至井底,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沉积。危险程度:高。

(3)对不正在施工的桩孔均应加盖防护盖,保证施工人员及行人安全。危险程度:高。

(4)桥墩施工过程中,施工区域外围必须架设防护隔离设施,防止施工时物体掉入高速公路行程单对过往车辆造成危害;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做好模板支撑加固防止浇筑时模板支撑力不够造成模板等倾覆坠落。危险程度:高。

(5)墩柱盖梁施工采用架设钢管脚手架支撑方式,在脚手架顶部搭建

工作平台,以支模立模、安装钢筋、浇筑混凝土等作业。整个盖梁施工过程,必须首先设计出合理的脚手架搭设方案,验算其承载力,再严格按设计要求搭建支撑脚手架。脚手架搭建完成后,使用沙袋按设计承载力进行预压,预压前后进行水准测量观测其沉降值。参照沉降值适当提高盖梁底模安装标高,再进行盖梁钢筋安装及侧模安装。以防止盖梁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承重突然增大导致脚手架及模板倾覆或形变过大造成安全质量事故。危险程度:高。

(6)梁的预制及预应力张拉均在预制厂预制、张拉。预制厂距离施工现场200米远,不会对G6高速路产及行车安全带来危险。危险程度:低。

(7)梁场施工区域内,梁体模板的安装拆卸过程中做好支护防护,以防止其跌倒倾覆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吊车起吊模板等大型物体时,需防止所吊物体对新浇筑混凝土的碰撞造成梁体质量缺陷,并防止吊装期间对区域内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危险程度:高。

(8)梁体进行预应力张力过程中,双控张拉应力和钢绞线伸长量,以确保预应力满足设计需要。进行预应力张力过程中,作业人员不能站在梁端正前方,防止夹片弹出、钢绞线拉断弹出对人员造成伤害。危险程度:高。

(9)移梁存梁期间,做好对梁体的支护,防止倾覆;杜绝置放不当使梁体受力形式改变而质量及安全隐患。危险程度:高。

(10)箱形梁及空心板梁吊装时,首先做好吊车支撑、架桥机支撑。架桥机过孔时,应派多人从不同位置观察,确保架桥机支撑位置准确,过孔后确保支撑稳固后在进行梁体吊装。以上整个过程中,做好对下方高速公路通行车辆的提前警示,提前减速注意观察从施工区域通过,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暂时禁止车辆在高危险状态下通行。危险程度:高。

(11)跨高速公路行车道上方的梁体进行接缝施工、行车道板及桥面铺装施工、防护栏施工期间,做好防止物体掉入下方高速公路的防护措施,并在高速公路来车前方做好警示标志,提醒车辆减速观察平稳通过施工区域。危险程度:高。

(12)在该桥梁施工现场,设置隔离设施及警示牌,现场设安全管理员,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需佩戴安全帽等防护器具,以免意外受伤。危险程度:高。

安全评价报告 篇八

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安全组的成员,对我校的房屋,院墙、安全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现将排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整体情况。

1、领导机构健全,责任分管到位。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还根据安全工作教师能力的实际,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个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工作落实到位,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

2、认真落实校内安全管理措施。

学校成立了专职保卫机构,购置了必要的防护装备,设立了治安室,值班老师24小时值班,对于出入校的人员、物品、车辆进行严格审查登记。

3、安全制度保证,措施扎实到位。

(1)健全各项安全制度。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制订相关安全制度,为安全工作提供制度基础,并严格按制度办事。

(2)建立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成立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并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防地震等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每学期都安排学生进行紧急疏散的预演,收到良好的效果,经演练,学生能按顺序、按要求集中到学校规定的集合地点,最快的班只需要二十秒时间。为预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奠定基础。

4、加强教育,提高能力。

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为此,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了教学工作中,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并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

5、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整治整改。

我校始终坚持实行"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的安全检查制度,在检查中做到认真细致,坚决不走过场的形式检查,确保我校的电线线路、漏电开关、教学所用的电器、消防器材等设备能正常使用,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在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整改,并做好存档工作。

二、存在问题。

1、学校没有门卫和保安。

2、紧急报警装置未与110及时联网。

3、学校保卫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三、整改意见

1、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学校门卫和保安问题。

2、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及时与110联网。

3、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面的8篇安全评价报告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安全评价报告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最新范文

小学足球训练总结【精选9篇】03-30

质量检测报告通用5篇03-30

疫情防控的主要措施【优秀11篇】03-30

市场调查报告通用14篇03-30

普通调研报告最新11篇03-30

口腔门诊部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3篇03-30

大学生问卷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03-30

高考英语高频词组(优秀7篇)03-30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通用8篇03-30

中专生自我鉴定(精选11篇)03-30

117 6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