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奥秘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宇宙生命之谜的读书心得【最新7篇】

时间:2023-08-30 15:37:56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的7篇宇宙的奥秘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宇宙生命之谜的读书心得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宇宙的奥秘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推荐宇宙奥秘心得体会实用 篇一

在宇宙的这一边,天空是碧蓝色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天空是鲜红色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夕阳是深粉色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夕阳是翠绿色的吗?

在宇宙的这一边,鸟儿扇动翅膀飞翔在天空;在宇宙的另一边,鸟儿摇摆鳍遨游在海洋。

在宇宙的另一边,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彩色的云朵上。要是饿了,就抓一把云朵塞进嘴里,软绵绵的、甜津津的,像棉花糖一样。

不同颜色的云朵是不同口味的,有蓝色的蓝莓味;有粉色的蜜桃味;有红色的草莓味;有绿色的苹果味;有紫色的葡萄味;有黄色的香蕉味;有橙色的橘子味……小朋友们最喜欢吃校门口的彩色云朵糖了。

科学课上,我们学习极端天气雪龙卷。老师带着我们骑着不同颜色的鱼儿飞起来,一起飞到雪山。鱼儿们摆动着大大的鱼鳍,飞行速度非常快,一路上我们又学了跟着我们跑的气流和风。

到了雪山,我们住在大石头里,老师给我们讲雪的故事。雪龙卷来临时,我们都跑出大石头,蹦跳着和雪花一起跳舞。我们飞进龙卷风里面,跟着它转圈圈。雪花在我们身边飞舞旋转,我们跟着它们一起狂欢,和它们交朋友。

中午,我们要吃午饭。老师带领我们抓雪花,抓到的雪花都放进一个大圆盒子里。等盒子装满后,老师拿出一支奇形怪状的搅拌棒,伸进大圆盒子里搅拌。过了一会儿,那盒雪花变成了雪花形状的美味大餐:有六角形的蔬菜;圆形的米饭;菱形的排骨……真是丰盛的一顿饭!

下午,我们回到学校。啊,神盒树上又长出了一个盒子!我和伙伴们一起跑到“神奇云”上,团团把神盒树围住。有一个小男孩抢先爬上树,摘下一个早上还没出现的新盒子。我们都凑到那个男孩身边,看着他把盒子打开。原来是一大块夹心巧克力,男孩把它分成几块,给我们吃了。哎呀,真是甜美!

晚上,我们上天文课。盘腿坐在飞毯上,飞得好高好高,看见满天繁星。天文老师说,我们能在这满天的星星里找到属于我们的那颗星。我赶紧仔细地寻找着,我发现有一颗灿金色的星星上有一个小天使在向我招手。

小天使穿着雪白的衣裳,扑扇着金色的翅膀,头顶着圆圆的光环。我也向她招手,突然,那颗星星散出夺目的光,我凝神一看,星星上突然出现了三个字“章冬雨”,哈,那是我的名字,这一定就是我的星星了!

突然,我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干嘛呢?快做作业啊!”原来是妈妈把我从茫茫宇宙中拉了回来。我生气地叫道:“我正在宇宙的另一边上课呢!”

关于宇宙的奥秘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篇二

浩瀚的宇宙包容万物,包括可能和不可能;现在和未来;当人类,一个渺小的生物,落在宇宙——地球的小尘埃上时,这两者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然而,人的思想比宇宙大,比宇宙宽,所以它是比较的:宇宙,人,谁主宰?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约200万年,200万年前,甚至更早,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地球形成之初发生了什么,更不用说宇宙的年龄了。据说宇宙大爆炸是有历史的,但是对于宇宙爆炸的原因,爆炸后物质的去向,以及如何形成宇宙的各个部分仍然没有明确的解释。宇宙的空间如此之大,以至于它有如此之多的物质。也许真理可与人类的思想相比。太阳系外有星系,星系外也有星系,那么星系外的星系呢?也许没有概念空间。

宇宙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来自于我们的知识,或者来自于我们似乎不可能做的事情。例如电影《宇宙与人》中介绍的太阳与木头燃烧的原理:木头燃烧的本质就是原子交换释放出某种化学能。燃烧后,原子核的质量一点也不下降。太阳燃烧的原理与营火完全不同。它在燃烧原子核。爱因斯坦利用著名的质能转换公式计算出核能可以达到普通化学能的2000万倍。宇宙中最有效的核能是氢与氦的聚变,即四个氢原子与一个氦原子的聚变。这个过程可以把千分之七的物质转化成能量。物质的能量虽然只有千分之一,但太大了。如果我们把一千克氢原子的千分之七转换成能量,就等于四千吨石油和六千吨煤。一根只能燃烧几分钟的树枝所含的核能,足以点亮一个100瓦的灯泡100万年。

我们一直认为太阳会永远“照顾”我们,永远不会灭绝,但这是一个错误,一个大错误。电影中提到太阳毕竟不是一种永恒的能源。太阳只有两个核聚变,90亿年的氢聚变和10亿年的氦聚变。当氦耗尽时,太阳的引力将继续坍缩,不会产生任何阻力。这时,它的力结构就会出现不稳定,并释放出一些外围物质,形成一种灿烂的气场。宇宙中有许多这样的气环,它们是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的死亡标志。如果它们当中有怀孕的生命,我想知道它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进化成智能,在它们死亡之前找到新的栖息地。幸运的是,人类至少有40亿年的准备时间。

星系不是宇宙中最大的物质群。它们有更大的结构。我们的银河系与大约20个星系结合形成一个大的星系团。在这个星系团中,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是最大的两个星系,每个星系都有数千亿颗恒星,相距3000万光年,也就是每秒30万公里的光,在它们之间运行了3000万年。

在星系之外,似乎有无穷无尽的星系,而目前观测到的最远的星系距离我们超过130亿光年。

我们看到的宇宙是有限的。然而,我们惊讶地发现,即使没有看到整个宇宙,我们也可以判断宇宙有多大,它在做什么。在这么大的空间里,人类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角色,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宇宙是一个群体,一个物质群体,在银河系的另一边,还有另一种“人类”吗?

答案是肯定的。宇宙中有几千万尘埃,几千万星系,在遥远的地方,也有几千万生物生活在它们的“地球”上。不同的环境必然有不同的生物形态。也许它没有四肢或五官,但以其他形式出现。但也许其中有那些比我们年长,比我们更文明是谁,谁,像传说一样,能飞高速宇宙飞船,宇宙的恒星之间的自由旅行,甚至使用某种感应波之间的自由交流他们的行星,等等。我们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但我们似乎被留在了宇宙的一角,封闭发展,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中寻找一些安慰来填补自己的失落感。

关于宇宙的奥秘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篇三

人类在进化,宇宙在进化,一切都在进化……这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但是这种规律只是对于目前而言的。或许一天会特变,或许一直与预测的一样,但是所以事情都是在发展的,没有人会一定得知明天的宇宙会变成怎样。所以,人类才更加要加紧时间不断进化。而又正因为这种本能求知欲,人类才得以进化成功!

人类与宇宙互相需要。失去任何一方都没有意义了。而把宇宙与人联系起来的,是地球。这个得天独厚的天体,造就了所有一切有意义的事情。地球就像是一个媒婆,一段感情的桥梁与储存感情记忆的大脑,造就了宇宙与人对一对天造地设的恋人一样。使宇宙与人互相依赖得以存在。

而地球,也正是因为宇宙的存在,人类渴望进化的欲望,才被赋予这么重要这么紧要的一个身份。地球,是所有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栖息地,是所以能在地球生存的生物的栖息地。地球保护人类,太阳给予人类光明,月球给予人类恬静,宇宙给予人类一个生存的环境,使得人类更加奋进,更有出息。

所以,为了报答这一切,报答地球这个人类真正的母亲,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好地球,保护宇宙,我们不是虚构出来的奥特曼,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环境,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很足够了。

保护环境,环保绿化,就是我们人类能做到的,为人类为地球为宇宙做到的,最伟大的事。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是一直都在发展中的,是科学的。所以被说成是报应的是不过只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后果,除了ufo,全部都可以用科学解释的。

宇宙与人,是两件互相依赖,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

关于宇宙的奥秘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篇四

我躺在辽阔的草原上,看着星光闪耀的天空。

星星一闪一闪的,告诉我一个秘密: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有片一样的草原,草原上躺着一个一样的我。

那个孩子会是我吗?我是一个性格活泼,幽默风趣的女孩子,他是不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男孩子,当我上课举右手时,他会不会举左手?当我出门向右走时,他会不会出门向左走?

在宇宙的这一边街道上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宇宙的另一边是寂静无声吗?在宇宙的这一边,是骄阳似火的夏天,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是冰天雪地的冬天吗?

上课了,我们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他们的第一节课是数学课吗?他们的数学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们的加法是: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乘法是:鹅毛大雪乘傲雪凌霜等于银装素裹吗?

他们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的呢?正当我还在茫茫宇宙中作徊时,突然响起爸爸的声音:你在想什么?我告诉爸爸在宇宙的另一边语文课是没有写作这一项的,小朋友每天只要学会基础知识,就可得满分。

等到暑假,我还要来到草原,躺在星光闪耀的天空下,去看看宇宙另一边的我。

关于宇宙的奥秘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篇五

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仰望天空,许多问题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比如我们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体吗?外太空还有其他“人”吗?……直到现在我们人类还在并将一直探索宇宙中的秘密!

其中木星以罗马众神之王的名字命名,木星是太阳系第二大的气体星球。气体星球是一种岩石气体聚集而成的星球,没有着落点,而地球,月球,火星都是岩石行星,有相对较大的着陆点。19世纪初,环绕木星航行探索的探测器伽利略号,在它即将返回地球时,科学家们决定冒险让它前往木星,可是木星内的温度太高了,在进入木星轨道上空59分钟时,伽利略号自然了,这次探索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失败并没有让科学家们放弃探索其他星球的计划,他们把更多的研究放在探索月球上。

每个星球在形成之初,都会遭受“猛撞期”。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朝地球撞来,这个行星比地球小,于是,地球把它“吞没”了。剩下的“残羹”形成了两个天体,这两个天体又撞到了一起,于是成为了月球。所以月球的矿物分布不对称,月球的内部是中空的?真的吗?还能这样!可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早在阿波罗探月计划之时,科学家用一种穿透力强的机器探测月球内部物质时就没有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月球空心说是一个认为月球是一个中空星球的理论。

就像人一样,地球也会衰老,死亡。如果地心的能源快用尽了,或者太阳老了,那么人类也会面临灭亡的危险。所以科学家们提出移居火星计划或者移居某颗星系外的岩石行星。如果科学家不能发明出这种黑科技去外星系,那就只能前去我们的近邻----火星。火星虽然没有谁,但是两极有冰,如果想获得水源,那就需要我们去加热火星。有的科学家提出了大胆的想法,从太阳系的小行星里绑架一颗小行星,绑在火箭推进器上,让它撞击火星极地,这会使火星升温,埋下生命的种子。

抬头,看着天空,你会发现更多宇宙的奥秘!

关于宇宙的奥秘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篇六

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

2、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3、感受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热情。

提炼本文的要点,增强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探究本文的内涵,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1、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宇宙学。1988年出版的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畅销书。霍金现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也是牛顿爵士曾担任过的职位。

霍金的作品

(1)《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2)《时间简史续篇》

(3)《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4)《时空本性》

(5)《果壳中的宇宙》

2、写作背景

《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文是史蒂芬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演讲录。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文章较长,内容丰富,试根据提示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一→科学预言,更可靠些

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

一→其预言不可靠、荒谬

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

物理方程的方程具有混沌性

一→不能预言人类的未来

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

宇宙的行为大尺度下简单不混沌一→可以预言宇宙的未来

继续膨胀下去

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

收缩以至坍缩成一点

(二)合作探究具体研讨

1、归纳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的主要观点

明确:

(1)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如果平均密度小于某个临界值,它就会永远膨胀。如果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值,宇宙就会坍缩,时间本身就会终结。

(2)在螺旋星系和星系团中应该存在有某种看不见的暗物质,它的引力吸引足以把高速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不至于使这些星系或星系团飞散开去。

(3)如果宇宙继续膨胀下去,五十亿年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变成一颗白矮星。在大约一百亿年后,具有太阳质量的恒星将变成白矮星或中子星,具有更大质量的恒星会变成黑洞。

(4)黑洞中粒子的速度有可能超过光速逃出黑洞,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巨大的黑洞也可以“蒸发”掉。

(5)在星系或星系团之外,应该存在有足够的暗物质,这些暗物质能使密度达到临界值,从而可能会使宇宙最终坍缩。但这个时间肯定在一百五十亿年之后。

2、文章内容是谈对宇宙未来的预测,为什么开篇却谈巫师预言的尴尬、宗教预言的失败?

明确: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是为了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3、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明确:归根到底,宇宙的未来只有两种命运:继续膨胀,或可能收缩。这取决于宇宙现有的密度,所以,科学家在没有称算出宇宙的重量之前,不得不承认“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要继承巫师或预言家的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4、这篇演讲词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这篇讲演,除了推理严谨外,语言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幽默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更具有亲和力,使所阐发的事理更容易为听众接受。如,谈到轮赌盘的旋转具有混沌性质,作者说即使是物理学家也不能计算出它“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这就生动地说明了什么是混沌现象;如,文章最后一句话:“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兼有讽刺与幽默,对宇宙未来命运的判断采取了审慎态度。另外,这也是使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事理的,它使深邃的物理学、宇宙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增添了演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小结:

2、随堂检测:

付勇

推荐宇宙奥秘心得体会实用 篇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酶、碳、析、揭、磁、陨”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最后得出的结论

是什么?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3、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激发学生质疑、释疑的兴趣。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精彩两分钟:

一、正确认读音下面的词语,注意带横线的字的读音。

磁场抵御猜测观测陨石枯萎稀薄银河系冥王星厌氧菌摄氏度二氧化碳嫦娥奔月酶

二、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

三、有感情地把下面的句子读两遍。

1、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

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一种好的习惯,一辈子用不完它的利息,一种坏的习惯,一辈子偿还不了它的债务。

新课

一、导入新课。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茫茫宇宙除了地球之外,在不可计数的星球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了解的知识。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抓住“谜”让生解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明确学习目标,请生读阅读提示,让生明白学习本课要完成的知识目标。(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

四、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和批注。为小组交流做准备。

五、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况,为集体交流做准备。

六、班上交流。

讨论作者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

生述后(展示课件)

(1)天体上生命存在具备的四个条件;

(2)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3)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4)科学家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了近距离的观测,揭开了火星神秘的面纱

(5)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

七、重点研读。

1、重点研读4、5、6自然段,分析哪些星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1)生命存在至少具备哪四个条件?

(2)反复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太阳系中为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画出来,然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换一下意见。

2、重点研读7、8、9自然段,说说能否确定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其科学依据是什么?

八、交流,课文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小结。

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的问题,人类从有时候就有思考,发展到近代,科学家们利用科学技术进一步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但从落入地球上的陨石中包含着有机分子的情况看,我们仍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他们在哪里呢?有待我们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去进一步探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哪些内容?

二、新课。

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先提出问题(地球之外的有没有生命存在)然后进行分析(生命存在至少有四个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测,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就是火星——研究证明火星表面还没有生命存在,但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有生命存在。最后得出结论,这仍是一个谜。

三、作者在讲这些内容时,用上了哪些方法?

四、交流学习本文后的感受。

五、拓展训练。

请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结合“神州六号”的发射成功,展开想象,写一篇与环保或飞往太空有关的作文,题目自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7篇宇宙的奥秘读书心得体会报告 宇宙生命之谜的读书心得,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宇宙的奥秘的相关认知。

最新范文

2023最新大学生思想汇报范文1500字(优秀908-30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优秀5篇】08-30

保险公司年终总结【最新6篇】08-30

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1篇】08-30

财务自纠自查报告(优秀10篇)08-30

Sure的用法归纳总结优秀4篇08-30

欢庆六一儿童节活动总结【最新7篇】08-30

小金库自检自查报告【优秀5篇】08-30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精选10篇08-30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有感心得总结【优08-30

117 17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