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 调研心得通用7篇

时间:2023-10-09 14:03:05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下面的7篇调研心得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调研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调研报告 篇一

风和又拂南山绿,春早更催万象新。xx年春节期间,我局干部职工,特别是老家在农村的干部职工,利用回乡过年的机会,访民情、问民生、听民意,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家乡近几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现就本局干部职工调研情况进行综合整理,报告如下:

一、家乡新事物

走在平坦的水泥路,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家乡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了新的一年。回乡欢度春节的干部纷纷感受到家乡发生的新变化,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干部职工普遍感到,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和深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乡镇村级公路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每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几乎都有文化休闲小广场,配套有标准的舞台、篮球场以及健身器材,而且都组建了本村的篮球队和文艺队。现在农民吃穿不愁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各个村里设立了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时不时有村民过来看书借书,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实用。村支部宣传人员说,农家书屋给村民创造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常常几个人围在一起交流,互相推荐,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再像以前农闲时没事干,整天东家长西家短,打麻将玩小钱。村里的文化休闲广场的建成,让群众有了锻炼、娱乐的好去处,既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又给村里增添了更多的祥和气氛,更成为村民们过年时的欢乐之地。

二、家乡大变化

(一)道路通行状况。

自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进村道路和村里街道由土路建成了水泥路面。村路入口,标语醒目,彩旗飘飘。村内道路,灯光明亮,清洁卫生,每条村巷都写有名称,树牌立字,井井有条,令人耳目一新;宣传标语贴近生产生活,时常更新。走在平坦宽阔的水泥道路上,再也不担心雨天走亲戚时满脚泥泞的烦扰,村里呈现了“路通、宽敞了,街绿、漂亮了,灯亮、热闹了”的新面貌。

(二)村容村貌状况。

自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项活动以来,全县各村屯都设置了很多垃圾桶,各家各户实行“门前三包”政策,村干部带头、老百姓积极踊跃相互配合。现在村民们都知道以后自家垃圾不能随便在村里的偏僻处乱丢,或者再往绕村河里倒了。村民们很自觉地把生活垃圾归集到那几个大垃圾桶,然后由保洁员负责定时清运。

(三)文化设施建设。

近几年,全县行政村修建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里配套有农家书屋、棋牌室、青少年活动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并且把村篮球场、健身广场整合成村级文化休闲小广场。使村民开会有场地,学习有场所,健身有设施,娱乐有兴致。村里定期举办篮球赛、舞会、学习日等活动。特别是村干部利用各大假日,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赛事,更是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健身热潮和自信心。村民现在是“能上微机了、都爱读书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农民感觉村里好多方面和城里的差别不大了。

三、家乡建设现状面临的一些情况

(一)对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项活动的看法

虽然全区现在还在继续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项活动,如要持续保持,则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能兴起一时之风。还有些乡镇宣传力度不够,所以还存在许多群众的清洁意识比较淡薄,这不仅需领导干部带头,更需深入群众的心里去,积极做好发动群众真正地一起参与清洁乡村的专项行动来,用行动夯筑幸福家园。

(二)对于农村文体活动的看法

1、专业人才数量少。

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还有许多行政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乡镇、村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2、年龄出现偏大或偏小两个极端、主动性弱。

在农村,平时在家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青壮年男女几乎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外成家,所以导致村里出现年龄偏大或偏小两个极端。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

3、文体活动开展经常性差。

有些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舞狮,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调研报告 篇二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主导我国国家建设和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其目标是要形成一种“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互动行为方式”的社会状态。而改革开放主导的社会急剧转型使我国社会主体间的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状态之中,各种观念与利益正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社会纠纷主体及其内容更加多样及复杂。如何恰当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社会纠纷,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一环。

一、法庭所辖地域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而引发的利益调整、观念冲突、社会震动,导致了矛盾主体的增加,社会矛盾纠纷内容更加广泛多样和复杂20xx年社区工作调研报告工作报告。

(一)是婚姻家庭矛盾增加,其中离婚纠纷最为突出。家庭的不和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纠纷与群众切身经济利益紧密相关,并大多数为涉法矛盾。从受理纠纷情况看,现在纠纷主要集中在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养老金、医疗费以及损害赔偿,债权债务、集资收费等方面,均涉及群众的经济利益,而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

(三)是群体性纠纷突出。在常见的矛盾纠纷中,往往是群众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如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无法偿还、拆迁安置、征地补偿、企业改制等关系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情。这些矛盾纠纷处理不好,调解难度增大,对社会的稳定危害也更大。

二、法庭在调处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

法庭与其他政府工作部门一起,共同担负着地区稳定与维护和谐社会秩序的神圣职责与艰巨任务。在人手少、任务重、责任大的情况下,新兴法庭在庭长李江顺的带领下克难奋进,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调处社会矛盾纠纷职能的积极作用,大力配合社会秩序“百日行动”整治工作,加大执行和解与纠纷调解力度,清理了一批积案、疑案和“执行难”案件,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矛盾消灭于萌芽状态;坚持公正司法,服务社会,对一些经济纠纷和人身损害赔偿中可能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主动移送有关主管部门,并提出相关司法建议,及时排查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隐患,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同时,发挥人民法庭“桥头堡”作用,深入发动群众,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建立了一套群策群力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一)以民事审判、调解和执行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社会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整体工程。任何环节细小工作的疏忽和矛盾的产生,都可能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诱发新的矛盾与纠纷。针对这一特点,法庭加大力度清理了一批积案和执行难案,从审判和执行入手,在调解上做文章,实现了“两高一低”:即调解结案率高、执结率高和涉讼信访率低。

(二)积极开展巡回办案、就地办案、就近办案等多种审判活动,建立群策群力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格局。法庭充分利用法律资源优势,加强群众法制宣传,让法律进小区、进单位、进家庭,以案讲法,现场说法,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预防和制止了一批潜在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从法庭的工作实际看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夫妻感情缺乏交流沟通,导致夫妻关系不和,是离婚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表明城乡居民对婚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传统、凝固的婚姻关系与观念已经渐渐被打破;二是外来务工人员打工时,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劳资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增多;三是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超速行驶、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引发的交通事故;四是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无法偿还、征地、拆迁纠纷引发的上访事件呈现出人数多、有组织性和越级上访现

四、做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的特点,涉及面广、突发性强、群体性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做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应采取以下对策:

1、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性质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只能运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加以解决。要坚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正视存在的社会矛盾纠纷,不夸大,不缩小,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解决机制,运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手段,做到有矛盾就解决,有纠纷就化解,达到“定纷止争,团结互助”的目的,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的根本宗旨。

2、基层人民法庭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审判职责,多研究化解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追踪排查制度,发挥好人民法庭的基层基础作用。加大纠纷调解力度,改变“重判决轻调解”解决问题的单一模式,努力追求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做到案结事了,不留后患。

3、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增强基层调委会的整体功能,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和加强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加强基层组织与社区、家庭的密切联系,关心和帮助外出务工者的家庭生活,为务工者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家庭环境,鼓励他们就近外出务工,保持与家庭的紧密联系,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了解,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做到照顾家庭和外出务工两不误

4、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建立“阳光政府”,实现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建设轨道。在我国的立法工作已经取得较大成绩的前提下,更应注重“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要做好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的表率,坚持依法行政,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既要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又要防止和减少公务人员违法或不当行政造成对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同时,更应预防和减少新的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

5、要继续加强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要继续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普法教育,重点放在增强法制观点,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上,这是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根本措施和治本之策。

调研报告 篇三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

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机关党建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近期,我局就机关党建工作情况作了一个专题调研。现将我局机关党建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步加强和改进的措施报告如下。

一、机关党建工作的基本现状

我局机关现有基层党组织6个,其中总支1个,党支部5个。现有党员61名,其性别、年龄和文化结构如下:女性党员14名;35岁以下12名,36-45岁8名,55-59岁7名,60岁以上24名;学历结构为研究生1名,本科生30名,专科生17名,中专高中以下13名。近年来,市科技局机关党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按照“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创“五好”党支部、“五带头”优秀党员等组织活动,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推动全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一)争取局党组的重视,切实加强了对机关党建工作领导。

一是建立并落实了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局党组书记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将机关党建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议常抓,定期听取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每年召开3次会议专题研究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了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了一名副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机关党建工作。落实了局领导上党课制度,每年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结合机关政治学习,讲党课1次以上。局党员领导坚持以身作则,支持机关支部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支持并积极参加党的活动,自觉按时交纳党费,自觉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发挥表率作用。二是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了单位目标管理。为使机关党建工作有地位、有作为,局党组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了市科技局年度目标管理,与科技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三是重视发挥了机关党支部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创四个“十佳”、“五好”党支部和“三民”等特色活动,在机关营造了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浓厚氛围。同时,保障了机关党组织活动经费,保证了机关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夯实了机关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重视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培训教育放在思想建设的首要位置,及时制定了学习计划,落实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考勤,通过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帮助全体党员干部强化了理论武装。与此同时,强化了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每年组织局系统科以上干部和党员赴科技部上海培训中心、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赴外学习考察,从而确保了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天,党员参学率在95%以上。二是健全并落实了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我局制定并落实了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并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抓好了局党总支、各党支部理论学习的落实,确保了理论学习时间、人员和效果的落实。三是认真开展了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制定并落实年度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内容和效果。

(三)强化组织建设,进一步筑牢了机关党建工作保垒。

一是重视加强了党支部班子建设。我们根据形势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20xx年一季度按时完成了局党总支和局属各党支部换届工作,通过健全机关党支部班子,配齐配强党务干部,进一步加强了局机关党组织班子建设。今年根据市情报所党支部书记空缺的情况,又组织改选了市情报所党支部。二是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民”活动,做到领导带头,全体党员积极参加,深入基层,开展帮扶活动。三是重视做好了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20xx年有1名预备党员申请转正,支部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及时进行了讨论研究,并按要求上报了有关材料。推行“两诺三评”制度,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坚持把每个党员都纳入党支部的有效管理当中,通过落实党员经常性教育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组织生活,全年落实党员集体教育活动不少于12天。通过改进管理服务方式,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了每个党员正常履行了党员义务,按时足额交纳了党费。四是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建立健全了《局党组议事规则》,严格落实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等党内民主制度,落实了“三重一大”制度,对重大问题坚持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党内民主气氛浓厚,通过完善政务公开,稳步推进党务公开,较好地保证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五是加强作风建设。组织开展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和发展提升年活动,突出抓好方案制定、动员部署、征求意见、整改落实等环节,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坚持政务公开,认真落实了科技部门的规范性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依法行政自查,完善并落实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着力建设“阳光”政府机关。

(四)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党建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了党内各项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话提醒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报告工作制度等制度健全。二是“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坚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上党课。发展党员、评先表彰、组织重大活动等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三是协助抓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局党总支兼职副书记参加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协助党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监督党组落实整改,并及时向群众反馈情况。四是重视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在政府采购、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干部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的决定上,做到集体研究,规范操作,推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调研活动总结 篇四

本次暑期实践“诗意田园,特色乡旅”暑期调研团队以xx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次实地调研活动。分别是对xx市旅游局进行访问,前往台xx国际酒庄生态文化区进行调研,深入访察台依村生产生活现状和白沙镇田园小镇建设情况。

首站访问xx市旅游局,意在为整个实践活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和旅游局局长以及规划科科长进行访谈,了解了xx市5—10年的中长期规划,并且从政府的视角,尤其是基层执行部门来解读田园综合体意义所在。此外,也能够了解到xx某些旅游景点及试行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现有困难及可能困难,如建设资金、交通线路、行业规范等。这次访谈为整个实践活动奠定了基调,从而顺利的继续开展项目。

第二站是访问台xx国际酒庄生态文化区。首先工作人员带领团队成员进行参观,团队对台xx国际酒庄生态文化区的整体布局、建设情况、未来规划有了初步了解。接下来对酒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使得团队成员对于生态文化区的建设理念、经营现状、宣传手段、融资方式、商业模式、发展前景等方面有了深刻的了解。最后通过对游客发放问卷来获得游客的满意度数据。从而在整体上,供给侧和需求侧分析了台xx生态文化区发展态势。

经过研究实践团队将台xx生态文化区作为研究重点,为了了解台xx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其对周边村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实践团队选择台依村,对村民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团队了解到xx的村民对于经济发展的态度是积极的,并且有着自己对于田园综合体的'见解。

白沙滩镇凭借着其独有的自然资源及文化,正致力于发展东方田园文旅小镇。因此实践团队第四站选在白沙镇进行调研,目的在于了解该田园小镇的发展规划及商业模式等。经过实地考察团队总结道白沙滩镇正紧跟国家“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新导向,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文旅、田园社区三大版块为一体的“东方田园文旅小镇”,规划中的湿地生态园、梅园温泉客栈、铂尔曼酒店等,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该地区是xx未来田园特色旅游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时间推移,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也就此结束。在实践过程中,团队获得了xx市旅游发展尤其是特色村镇旅游发展的一手资料;通过访谈从政府、商家、民众、游客等主体获得了其对于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看法和建议;在实地考察中切身体会了xx市村镇特色旅游发展水平和发展问题等。这些都将成为团队后续研究的宝贵数据,以期深入探究xx市倡导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及发展方法。

调研报告 篇五

为全面掌握xx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理清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及思路,xx区人力社保局组织开展了一次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调研。

一、全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区有713个事业单位。其中,全额财政拨款507个,差额财政拨款88个,经费自理93个;核定编制28581名,其中,全额财政拨款19454名,差额财政拨款5893名,经费自理2933名,企业化管理301名。事业单位拥有人才24548人,其中管理人才5377人,专业技术人才16475人,技能人才3375人。

(二)结构分类

1、学历情况。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124人、占比例约为0.5%;大学本科学历为8998人、占比例约为36.7%;大学专科学历为5366人、占比例约为21.9%;中专学历为8543人,占比例约为34.8%;高中及以下学历为4948人,占比例约为14.2%。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为277人。

2、年龄结构。35岁以下为7841人,占比例约为31.9%;36—40岁为4510人,占比例约为18.4%;41—45岁为4794人,占比例约为19.5%;46—50岁为3109人,占比例约为12.7%;51岁以上为4294人,占比例约为17.5%。平均年龄40.5。

3、区域层级。区属16199人,占比例约为性67%;52个乡镇(街道)8349人,占比例约为33%。

4、行业分布。教育系统12503人,占比例约为50.9%人;卫生系统4772人,占比例约为19.4%人;农业系统2115人,占比例约为8.6%;其它系统5158人,占比例约为21%。

5、性别比例。男性15008人,占比例约为61.1%;女性9540人,占比例约为38.9%。男女比例为1.57:1。

6、职务职称

(1)管理人才5377人,其中:五级职员27人,六级职员140人,七级职员2614人,八级职员1913人,九级职员及以下683人。

(2)专业技术人才16475人,其中:高级1967人,中级7934人,初级及以下7257人。

(3)工勤技能人才3375人,其中:技师122人,高级工1801人,中级工897人,初级工526人,普工29人。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xx区人事人才工作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实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创新人才机制,加大人才投入,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人才资源开发的新局面。

但是,由于xx区处于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人才竞争压力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人才总量仍然不足。全区现有总人口173万人,而事业单位人才仅24548人,占总人口数比为1.42%,从比例上看,远远不能满足于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一是学历结构不够合理。事业单位人才中,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有13491人,占事业单位人才比例达55%。本科以上学历有9122人,占事业单位人才比例37.27%,研究生以上学历仅有124人,占事业单位人才比例0.5%。二是人才行业分布不够合理。全区传统产业人才相对比较丰富,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0.4%。而新兴特色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比较匮乏,从事工程、农业、工程技术的人才数量少,特别是审计、外语、经济管理、规划、盐化工等重点支柱产业领域的人才显得尤为紧缺。三是技能人才文化素质低。全区事业单位技术工人3375人,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有2819人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是地域分布不够合理。城镇和待遇较高的事业单位人才相对过多,而乡镇和条件较差的事业单位分布较少。

(三)吸引人才的软环境缺乏优势。一是人才政策环境缺乏吸引力。地区经济气候影响了人才资源开发,人才投入明显不足,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强。二是工资待遇偏低。与同类城市相比,xx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人才引进,造成了人才流失。三是收入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性。全区绝大部分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按职称、级别等因素进行分配的制度,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使得“按劳取酬”、“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等新型分配方式在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得到真正实施。比如,乡镇事业单位因为规格低,管理岗位和专技职数受限,想上又上不去,待遇较差,挫伤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竞争机制缺乏。注重人才为我所有,不注重人才为我所用;有些单位注重引进外部人才,忽视发挥内部人才的作用,挫伤了原有人才的积极性,造成一边引进一边流失的现象;公平、公正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和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健全。

(四)人才流失仍然比较严重。近3年,全区共引进研究生及其以上人才仅80名左右,而近两年来,调出区外专业技术人才近100人。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也有各级各部门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力等主观因素。

一是缺乏对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性、紧迫性的认识。一些单位的领导没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物质资源而忽视人才资源,没有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宏观协调、战略研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人才工作很多时候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

二是事业单位管理现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工作的要求。

1、进人用人的机制不活。一方面用人单位抱怨自主权太少,引进人才程序繁琐。如城政工程处引进一名急需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未及时办好编制、人事等手续,而离开该单位。另一方面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人才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条条框框过多,人事管理过于集中。比如,新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办法脱离实际,导致中、高级已聘人员数额大大超岗,基层单位矛盾突出。

2、人才评价机制不活。一些地方和部门拘泥于某些政策的条条框框,过于看重身份、学历、职称,而没有将人才评价的重点放到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上来。

3、分配激励机制不活。一些单位和地方在分配上的“大锅饭”、平均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技高技低报酬差不多,利益分配向从事智力密集型劳动的人才,向有发明创造、有科研成果的优秀专技人才倾斜的力度不大。

4、人才培养机制还未健全。全区人才培养缺乏力度,财力支撑不足,一些单位在人员进修、继续教育方面往往以财力紧张为由,很少作出安排,使相当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得到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的机会,知识老化现象相当严重。

三是现实条件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很强。

1、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影响人才资源开发。近几年xx区经济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对人才吸引力较低,使人才在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上进展缓慢。

2、工资待遇偏低。与同类城市相比,目前xx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人才引进,也造成了人才流失。

3、人文环境较差。由于地理条件、交通、信息方面缺乏比较优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差异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影响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三、建议和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性措施,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学者。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与xx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逐渐使“爱才、重才、容才、护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开辟“专家访谈”专栏,及时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为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利用各种途径,特别是通过“三峡人才网”等方式,在区内外广泛宣传xx区引进和吸纳优秀人才的有关政策,宣传xx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为xx区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二)坚持改革创新,构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根据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管理、教育、卫生和文化艺术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规律,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培养方式、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按岗论酬、按绩论酬的分配机制,高科技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的奖金、津贴可多于平均数的5-8倍。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区委区府重点管理好副高以上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双高”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三)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继续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外,探索制定系统的事业单位人才培训计划。二是在委托培养上取得突破。积极鼓励单位利用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根据单位发展的需要,采取单位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每年从在职职工中选派人员进行委托培养,接受系统的学习教育,使这批人才成为单位发展的核心骨干。对回原单位工作的,负责解决学习期间的所有费用。三是在对口培训和挂职锻炼上取得突破。每年择优选派30名左右的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对口支援省市培训基地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思维方式。四是举办经济发展论坛。每年邀请10名左右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xx未来的发展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宽广大干部的视野。

(四)完善优惠政策,优化人才环境。一是开辟优秀人才来万的绿色通道。建议结合实际重新修订区20xx年制定的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凡引进单位急需的全日制研究生、以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编办、人社等部门应采取限时办结的方式,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对引进的正高或博士研究生,用人单位可安置其配偶或子女入学、就业。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按实际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破格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对辞职、离职或因要求流动被辞退后来xx区工作的,经人社部门核准后,承认其原有的专业技术职务,工龄连续计算。凡引进人才,其子女入学由教育部门根据其本人意愿,确保优先安排。二是提高紧缺人才的生活待遇。被聘为正高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博士研究生,用人单位可实行年薪制,并拨给足额的科研经费。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由用人单位每两年组织一次健康体验,每年安排参加一次国内学术研讨会,并在用车、通讯、信息资料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被聘用或安排在关键岗位发挥重要作用、做出重大贡献的实用人才要打破条条框框,实行论功行赏。三是对优秀人才进行重奖。建议区委、区政府设立“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基金”和“xx突出贡献人才奖”,每两年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为xx区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关于调研心得 篇六

两个月的调研活动在我们小组成员的辛苦努力下取得圆满结束。感受很深,实践活动内容的感悟让我难以忘怀。我大致总结为一下几点:

第一,这次调研活动让我亲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巨大作用,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难有以团队形式进行配合的事半功倍。我们这次活动前期以团队形式开展,每次问卷调查都分工明确,有采访的,记录的,拍照的。大家密切配合,使调查活动能成功的完成并趋于完善。使我们亲身感受到团队精神和魅力所在,使我们提高了自己适应团队的能力。认识到了团队和协作精神的巨大潜力和作用。在这之前,虽然在书本上多次看到过这个词语,老师在课堂上也多次强调过团队的精神,但没亲身经历的东西毕竟不能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从中我也学到了要善于与他人沟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耐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合理地吸纳他人的想法,还有一点是绝不能忽略的:相信小组成员,建立双方的互信。

地位,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交通信号灯运行的原理以及深化了我们道路交通知识框架,这次问卷面向广大群众,通过对合肥市车流量较大的道路的实证调研,以及建立信号灯变换时间和交通拥堵时间模型分析,把大城市拥堵问题归结到两大方面,总结出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源是“车多灯缓”的城市交通管理现状,从而呼吁相关交通规划、设计、管理部门重视对城市“绿波带”的设置。回想起问卷调查开展那天,无处不体现我们团队三人的力量和团结。在庞大的工作面前我们没有人抱怨,我们每个人都是极具责任心的人,问卷调查虽然做着很累,但是我们做的很开心,很快乐,流了汗,也收获了成功。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活动我们学会了面对,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协作,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历练了自己的内心。

第三,我们自身口才得到提高,在和行人交谈中注意语境和口气,及时纠正不得体的地方,在调查中学会大胆的说,自信的说。同时我们充分意识到了知识的不足,眼界的有限。在本次调查中,本有很多的想法,但由于我们的学识水平有限,不得不放弃。比如,我们小组原打算利用SPSS来完善我们的调查报告,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只得作罢。也就是说,以后得加强学习,不光是专业课方面的学习,还要摄猎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和眼力,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

第四,这次调研活动让我们认识到选题很重要。经过这次调研活动,我觉得做调研一定要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对调研对象有一定帮助的主题,才能双赢,也不算白费力气。还有要有可操作性,没有可操作性,或者可操作性低的话,那么就真的会举步维艰了。我觉得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了不同的思考方式。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遇到过的情况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特别是思考角度的不同,很自然对事物的看法也很难一样。这次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甚至包括争吵,领略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带给我们的全新感觉: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客观、科学,不像以前那样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 第五,做事要有计划,我们开展调研活动之前列出我们有多少时间,我们打算用多少时间,我们有那些事是要做的',是可以做的。这次调查实践,还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深刻地思考,才能找到智慧的源泉;读死书是没用的,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和参与交通调查,并在本次活动中与小组成员共同担负起调查问卷的设计、分工负责了自己的50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与小组成员共同承担了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最后还完成了对成稿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我觉得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莫大的激励锻炼。调研报告活动尽我们最大努力去把它做好,它不仅为我们今后社会实践奠定基础,而且我们每个人还将以本次实践为点,多多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以后实践创造更多机会,使自己从中受益,早日成为一名优秀大学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现自身价值。

这短暂而又充实的调研活动,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调研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调研报告 篇七

随着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基本要素供给趋紧,我国纺织和服装产业正在从劳动力、土地和能源成本较高的东部向中部转移,XXX、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等临近东部的几个主要省份已经开始承接这种转移。

为了解XXX省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我校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络,20XX年4月23-29日,我校美术系系主任周林、副主任谭武南随XXX师大美术学院的教授对XXX地区的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

一、XXX省服装产业概况

XXX省地处我国中南部,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的桥梁地带。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万,聚居了几十个少数民族。这样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分布状况,决定了XXX服饰文化的多姿多彩。XXX的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史书记载,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XXX株洲“织麻为布,制作衣裳”,XXX某种程度上是中华服饰文化之源。九十年代初,“湘派”服饰也一度全国领先,XXX的服装工业在产量、产值、出口创汇等几大指标上都曾位居前列。但是,20XX年左右,XXX省的服装产业在全国的排位下降了不少。主要的原因就是XXX服装产业产品单一、重复投资、创新能力有限,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近几年,随着一批充满活力的新型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XXX的服装产业又焕发了生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装生产企业的数目大幅增加,由原来的2000多家增长到3000多家;

二、涌现出如益鑫泰、忘不了、圣得西、超市、新王宁等一批知名品牌,远东、依柳、风景缘、浪漫风华等品牌也正在兴起;

三、形成了株洲、宁乡、醴陵、湘潭、长沙等一些产业集聚地区,吸引了一些著名品牌服装生产企业来投资建厂。

2017年,XXX纺织服装行业的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纱产量、服装产量、出口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3.71%、33.71%、35.32%、18.19%、27.1%、6.25%和147.23%。“十五”期间,XXX共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0亿元,新增了一批较先进的纺织服装设备,有35项新产品通过了省级鉴定。5年中共创“中国名牌”2个(梦洁、益鑫泰),XXX名牌20个,获XXX省质量管理奖3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4个,获XXX省科技进步奖10项。

二、产业集聚地管窥

宁乡的服饰企业以“忘不了”和“圣得西”为代表形成了宁乡县城服饰的“十里长街”,成为了XXX省最大的裤装产业集群。宁乡年产值过亿的服装生产企业有10来家,还有大大小小100多家企业,大多数年产值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以忘不了公司为例,这个大型生产企业以裤装为主,也生产西装和商务休闲装。企业有职工1000多人,占地20000多平方米,年产值过亿。圣得西公司组建了西北方分公司和西南分公司,聘请法国著名设计师联袂打造国际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又迈出了一步。宁乡县处在长沙到张家界的高速路的一个出口,不久这里将会建造一个4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打造一个品牌服装集中地。

株洲的服装生产以芦淞服饰大市场为代表。

芦淞服饰市场占地1.5平方公里,营业面积达3.5万平方米,拥有43个大型服装专业市场,10万从业人员。这个市场汇集了国内4000多个服装服饰品牌总代理,商品辐射15个省市的230多个县、市、区。市场内有5个大型物流集散中心及与之相配套的100多条通向全国各地的货运专线,有6万多平方米的仓储系统,一个综合性的电子商务中心,年成交额近200亿元,年上缴税收达8亿元。最近,株洲市政府圈地1000亩,在芦淞区建设一个服装工业园作为芦淞服饰市场集群的生产基地,目前已有数十个品牌入园。

三、XXX服装产业发展的优势

XXX有着历史悠久的服饰文化,生产的服装有独特的风格,为服装生产的品牌化道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而且,XXX出产高质量的苎麻和桑蚕丝,这些原料经过科技技术的开发和处理,成为高档面料,也可以为服装生产的升级提供动力。

适逢中国的服装生产产业结构调整,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国家又实施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XXX地处中南,又赶上产业转移的好时机,可谓占尽天时、地利的好条件。只要抓住这个机遇再度崛起,湘派服装重写辉煌就时日可待了。

XXX已经有了一些产业聚集地和一些知名品牌,这些产业集聚地和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正在逐步地释放出来。以株洲芦淞区的芦淞服饰市场群为例:全区数以千计的厂家前店后厂,一厂一品,产销两旺,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政府统一规划、管理,从硬件标准、配套设施、周边环境、软件条件等方面给市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推广。

四、XXX服装产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XXX省内服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XXX有人口6800多万,但XXX省的服装年产值仅为30亿左右,与全省服装预期消费500亿相去甚远。即使在今年XXX服装生产连年上升的情况下,也是服装进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服装出口的增长速度。所以,XXX服装产业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XXX省对于服装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是很大,服装产业没有列入支柱性发展产业。这样,在政策和投资上,服装产业享受的就比较少了。株洲芦淞的服饰市场群那么发达,崛起那么快,政府的重视、引导和支持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是XXX服装产业欠缺的。

产业集群地初显规模效应,但是还没有形成非常完整的产业链。许多著名的服装生产集聚地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市场营销各个领域。XXX的产业集聚地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样就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和物流管理方面增加了难度,难以形成小资本、大聚集的区域特色产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的7篇调研心得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调研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最新范文

业务学习心得体会(优秀11篇)10-09

6S管理心得【通用8篇】10-09

学法懂法心得体会(最新6篇)10-09

英语课程标准心得体会5篇10-09

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最新12篇】10-09

法律培训心得体会【优秀5篇】10-09

2021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00字最新9篇10-09

小班育儿心得体会【最新5篇】10-09

技能大赛心得体会【最新14篇】10-09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优10-09

124 20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