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精选12篇】

时间:2024-04-18 12:24:19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是细心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精选12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 篇一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化科学技术,这一技术在实际生活及工作中的应用为人们提供较大便利,尤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使数据存储及数据分析更加高效安全,因而促使计算机网络云技术技术的进一步良好发展也就十分必要。研究中主要针对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以促使相关人员对这一技术更好认知及了解,并且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及发展提供支持。

1概述

1.1计算机云计算

所谓云计算所指的就是在当前互联网服务器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同资源,常见的主要包括软件、存储卡以及CPU等相关类型。在云计算的运行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在利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进行相关需求信息的发送,在这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能够依据请求发送适当的针对性信息,其中信息服务构建,主要就是供应商的云计算提供。依据当前云计算实际应用中的相关服务模式可知,云计算实际上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提供服务资源的一种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利用资源整合及资源配置等相关方式,对于计算机数据资源可实现信息反馈,同时,云计算是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为背景的,其所面对的用户数量比较多,通过云平台及云服务向用户提供帮助,从而使用户的有关信息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及保障。

1.2计算机网络云计算的类型

就目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而言,依据其不同标准,在云计算分类方面有一定差异性,但是,目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依据服务性质对云计算实行分类,主要将其分为两种不同类型,分别为私有云与公有云。其中,对于私有云而言,其所指的就是客户单独构建的相关计算机云服务平台,并且可依据客户不同需求,将个性化云服务提供给客户,由于私有云的这种特点,也就能够将更加安全高质的相关信息服务提供给客户,并且能够使客户不同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可实现计算机网络服务效率的有效提升,满足实际需求。对于公有云而言,其所指的就是通过他人所构建的云平台提供相关云计算服务,因而公有云相对于私有云而言,具有更加开放性的特点,因而其安全性相比于私有云也就较差,用户可依据自身的需求对不同类型云计算技术进行选择。

2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1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特点

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并且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已经成为重要内容,并且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展中也属于具体的体现。就目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言,其所表现出的应用特点主要包括以下6点:(1)在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规模相对而言比较大,可以将较大规模的有关计算机服务向用户提供,从而使用户对数据的计算需求得到满足。(2)云计算技术具有虚拟化特点,在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使传统计算机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缺陷得以改变,可使用户在任意时间及地点获取信息资源,获取更好的服务,从而使用户的信息需求能够得到更好满足。(3)云计算机技术具有服务质量较好且安全性比较高的特点,在私有云平台得以有效应用的基础上,可将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保障提供的用户,确保用户能够更好获取所需的相关信息。(4)云计算技术具有通用性特点,在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方面的应用均能够支持,且通过云运行的实现,可确保多个应用实现同时运行,在此基础上可使各个应用的实际运行效率得以较大程度的提升,满足各种应用的实际需求。(5)云计算技术的扩展性比较理想,就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而言,可表现出十分理想的自动伸缩特点,可将用户需求作为基础,实现自动化扩展服务的构建,从而使服务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将更好质量的服务提供给用户。(6)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成本相对而言比较低,并且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快,随着云计算技术越来越成熟,在今后各种类型的应用中,云计算技术必然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各种应用作用的更好发挥提供有效支持与保障。

2.2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在应用中的不足及缺陷

就目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发展情况而言,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成果,然而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定不足之处及局限性存在,在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发展中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云计算服务方面,对于相关信息资源的获取,其来源为供应商数据库,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对于有关的数据资源,用户端无法实现直接获取以及控制,因而在实践应用中对于有些数据资源,用户往往会不具备访问权限,信息获取也就存在困难。就当前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而言,数据完整性的实现仍旧比较困难,由于云计算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存储通常都选择分布式存储方式,这种存储方式会导致数据存储比较分散,也就很难使数据完整性得以有效实现,对于数据存储及利用会产生不良影响[1-2]。

3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完善措施

在目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仍旧存在一定缺陷及不足,也就需要对网络云计算技术进行完善,以实现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更好应用及发展,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完善。

3.1访问权限的合理设置

在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为能够实现其更好应用及发展,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当对数据访问权限的合理设置。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云计算服务的提供方主要就是相关供应商,为能够使信息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障,供应商应当对用户的实际需求充分了解及把握,在此基础上依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及实际情况,对相关的访问权限进行科学合理设置,从而使相关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安全共享,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由于目前的互联网开放式环境的影响,作为供应商一方面需要对访问权限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使资源的合理分享及应用得以加强,保证资源得以更好应用。另一方面而言,有关供应商也需要有效开展相关加密及保密工作,供应商及用户均需要对信息安全防护加强注意,积极网络安全的构建,从而使用户安全能够得到理想的保障。所以,在今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过程中,对于安全技术体系构建需要进一步强化,在对访问权限进行科学合理设置的基础上,使信息防护水平有效提升,从而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具有更好的环境基础与保障。

3.2有效提升数据信息完整性

在计算机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数据信息的存储技术属于核心内容,因而有效进行数据信息存储,实现数据信息完整性的进一步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在云计算技术应用及发展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1)对于目前的云计算资源而言,通常都是通过离散方式在云系统中分布,因而对于云系统内的相关数据资源需要加强安全保护,且需要使数据完整性得到较好的保障,这对于数据信息资源应用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十分有利。(2)对于数据存储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快其发展,尤其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能够实现云计算技术的更好应用及发展,对于数据存储技术创新构建需要加强重视,以实现数据信息的更合理存储。(3)在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对于其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在理念创新及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上,与新时期的发展环境更好适应,从而使云计算技术应用价值能够得以有效提升,这一点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中属于重点内容。

3.3提升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

在新时期的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为能够实现其更理想的应用,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当提升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使用户能够对网络安全进行更好把握,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中有效避免网络病毒的入侵,实现数据安全的有效防护,从而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得到满意效果[2-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优势 篇二

关键词 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平台;云计算;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57-02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som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exist in the post practice of the tradi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cloud computing era, and proposed the cre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ternship platform on campus. The students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the micro enterprises users by this internship platform, such as application programs, desktop application and data resource etc.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market needs and student internship post.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specialty; internship platform; cloud computing; virtualization

1 计算机网络专业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通过下企业调研和与兄弟院校交流,总结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主要岗位集中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和网络管理两个岗位上。其中网络工程岗位主要职责是从事企业网和园区网的规划、设计、网络设备配置和综合布线等工作,网络管理岗位主要职责是从事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安装、配置和维护,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网络管理工作。从顶岗实习职责上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专业顶岗实习主要工作是组建网络和管理网络。然而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展多年,企业的很多业务运行都已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绝大多数企业已建成自己的网络,同时国家进一步推进光纤宽带入户战略,上网速度不断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给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由于企业普遍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几乎大多数企业都已建成自己的网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当前,主流的网络技术是基于IP的分层网络,这种网络架构性价比高,而且能在原有的网络上快速实现扩展和升级,因此,很多企业不再需要大规模地重新建设网络,就能实现网络升级和新业务的运行。网络需求的变化势必对“网络工程”岗位需求人数造成影响。

2)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岗位要求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高、能力强、知识面广,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从成本考虑有减少网络人员,将公司IT部门外包的趋势。有的企业接收了学生顶岗实习,也会规定学生不能修改、配置运营中的网络设备,学生只能在一些备用或闲置的设备上模拟操作,更多时候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这些现状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智能手机的普及,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人们对上网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不打开计算机,而是通过智能手机、Pad等移动设备就能随时随地访问公司的办公系统,实现办公。因此,台式计算机的维护数量在减少,而无线网络、移动设备维护数量在不断增加。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对网络移动应用教学明显落后,学生面对企业新应用无所适从。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网络设备,和企业共同创建适合市场需求的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平台,使学生能在该平台上为小企业提供网络服务,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2 “云计算”是计算机网络专业顶岗实习发展新机遇

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了近20年,技术沉淀和创新积累已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促成当今新的IT架构“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众望所归。我国已把作为新一代IT技术核心支柱的云计算,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并列入“十二五”规划,具有极其广泛的发展前景。Wiki将“云计算”定义为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计算模式。它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热备份、冗余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业界通常认为云计算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

学生通过“云计算”计算机网络技术顶岗实习平台向小企业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桌面、数据资源服务,企业用户的应用程序、桌面、数据都放置于学校数据中心中,企业用户的执行操作均在学校数据中心内部完成,最终将企业用户执行的结果传输给用户。

创建“云计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平台优势明显。

1)“云计算”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结合是无缝衔接,组成“云计算”基础的服务器、虚拟化、高速网络、网络存储和操作系统管理等技术都是传统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要求的专业核心能力,是目前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这就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云计算”融合,创建其顶岗实习平台打下基础。

2)当前国家正大力扶持小企业发展,为数众多的小企业有强烈的信息化应用需求,它们希望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强公司管理、提高知名度、扩大产品销售,但他们又苦于资金短缺和没有专业IT技术人员,没有实力自己建设信息中心。“云计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平台有针对性地为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解决了众多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

3)“云计算”顶岗实习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中小企业提供定制的网络服务。“云计算”顶岗实习平台可以利用学校已有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软硬件资源创建,通过互联网向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这些服务资源是可以动态伸缩的,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云计算”顶岗实习平台能在校内的中心机房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服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保障学生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完成网络配置,是真正意义的顶岗实习。

3 网络技术专业“云计算”顶岗实习平台建设思路

顶岗实习平台建设思路:分析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重点针对没有专门IT技术人员和资金紧张的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整合、优化本校中心机房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安装云管理平台,将学校正在运行的服务器迁移到云管理平台的虚拟机上,实现将原来多台服务器主机整合成少数几台服务器主机的情况。在整合后剩余的服务器上创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云计算”顶岗实习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对有需要的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创建云计算网络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平台的关键是选择成熟的云平台软件,当前主流云计算和虚拟化厂商有VMware、微软、思杰等。VMware在服务器虚拟化方面占有主导地位;思杰则侧重在应用虚拟化,特别是在远程桌面占有领先优势;微软公司则以其强大技术实力作后盾,在云计算市场中逐步确立了市场地位。每个厂商都有其独有的特性和优势,但采用的云计算原理大体相同,在具体选择时还是根据需要,选性价比高的厂商软件。

学生在顶岗实习时需完成三个层次的云计算任务。

1)安装、配置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将小企业现有各项办公、业务系统(如OA、邮件)等业务逐步迁移到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上运行,并配置集群管理、虚拟机热备份以提高服务器利用率和稳定性,提升数据中心运营效率。

2)安装、配置应用交付层软件,为企业用户提供虚拟应用和虚拟桌面服务,承载用户所需要的各项应用程序、桌面、数据。通过此层配置,实现用户移动应用的需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Pad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企业桌面操作系统和应用。

3)安装、配置接入层软件,将以上两层任务所提供的执行结果向企业用户安全交付。企业用户向数据中心请求的操作会通过接入层的负载均衡功能实现自动分配,而企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执行结果也会通过此层以SSL加密的方式传输给企业用户。因此,此层完成企业用户到数据中心的双向交互,并具备有效的安全控制策略来保障合法用户的身份登录及后端系统的单点登录功能,是企业用户实现信息服务的安全保障。

4 结束语

通过创建“云计算”顶岗实习平台,使学生能按企业真实要求配置、运维各类信息化服务,实现工作任务真实性、工作环境真实性。同时,“云计算”顶岗实习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在网络技术学习上保持了延续性,在技术上更加精益求精,增强了自信心,提高网络专业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于锋。“云时代”语境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改革[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3(11) .

[2]张楠。通过桌面云提升高校IT应用和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9).

[3]戎成。校企合作校园网络运维校内顶岗实习的改革与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计算机网络技术 篇三

1.1体现以人为本

个人计算机的发明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后,计算机系统一直都是政府、大型企业、研究所、大学基础设备的中心。个人计算机和网络的诞生,使人类社会进入以人为本的信息时代。可是当前的个人计算机运用还不是十分便利,当前运行在网络上、面对客户的机器,在功能上依旧过于复杂。人们期望可以出现更加简约化的客户机,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我们可以预想到,在未来的生活中,计算机将会无处不在,信息资源也会随处可得。

1.2体现从信息中获取知识

计算机优点是可以存储、传送和加工大量的符号,可是,这也耗费了人们大量的精力去诠释和定义这些符号,以此获取相应的信息,这个阶段被称作符号获取信息。近几年来,由于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大大提高,并且可以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共享。可是,人们所需的不只是信息,还有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不仅数量庞大,并且还是多元化信息。所以,平常会称之为海量信息。计算机技术从符号获取信息的阶段进入信息获取知识的阶段。为了可以尽快实现从信息中获取知识,就要关注当前知识发掘的技术及理论。为了可以很好地将人们所需的知识从海量信息中发掘出来,在开始的阶段就应当掌握和了解一个基础原理及两个重点技术,就是大量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大量信息浓缩技术及大量信息描述和互换技术。

1.3体现了人在应用计算机的同时也在优化计算机的功能

我们一直提倡创建一个和谐的人机环境,但这不单单局限在设计和实现友好界面、具备灵活互换功能等方面。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的主要目的在于,由人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里加强了人的知识,转变成人在应用计算机的同时也在优化计算机的功能;由计算机系统可以初步了解人的想法,转变成可以深入了解人的意念。

1.4体现了网络的高速化进程

计算机网络是通讯网络,要具备数据高速传送功能,可以高效率地处理协议,提供高品质的网络服务。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范围的扩大,要求通讯网络支持更多类型与数量的用户,在增加用户的同时还不能降低网络的性能,快速传输用户信息,依照用户的要求进行信息资源的分配,自由地进行管理及组织。这是保证网络快速运转的基本条件。

1.5体现网络技术在应用上的广泛性

网络技术不只是在计算机领域进行创新,还通过新的形式扩散到其他信息行业。

(1)提高了信息的交流速度,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2)信息通讯行业的出现,提高了工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产业的结构调整。

(3)网络技术改变了市场经济的固有运行模式。由此可见,网络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会引导现代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创新。

2网络技术发展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影响

2.1网络技术让计算机进入平常的工作、生活当中

计算机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施,它的计算速度较快、准确度高、储存空间较大、逻辑判断能力较强。当代的计算机可靠性非常强,已大量应用在信息处理、科技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过程控制、人工智能及通信领域,属于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失的工具。计算机最初主要领域用于计算,如用在气象、航天、军事等范围内,距离人们平常的工作、学习比较遥远。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计算机逐渐被应用在工业过程控制、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这阶段的计算机已经开始同人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了。尤其是由于个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创新,计算机真正进入电子商务、网上会议、远程医疗、网上银行等领域并快速普及。当前3G、GPS、WIFI等无线技术的创新,使计算机应用更加便利,信息资源可以随时获取的时代已经来临。

2.2网络技术让计算机和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关键功能,指网络客户可以将部分或者全部网络资源进行共享,包含了对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及数据资源的共享。连接在网络里的计算机可以共享一台或者几台主机,大范围的储藏设备和特殊设备等,因此在提升设备利用率的同时,也减少了硬件重复投资的情况,各类应用软件和语言处理系统的共享,减少了软件管理、开发及维护的重复投资,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及准确度,也很大程度降低了存储数据所必需的设备投资,如果一台主机负荷过大或者产生故障时,网络里的其他计算机可以接管其工作,避免了由于局部故障引起的系统瘫痪。

2.3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

网络里的计算机可以运用传输系统快速、可靠地完成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同终端之间的程序、数据等不同方式的信息传输过程。最初阶段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传输、存储及加工数据,用户必须通过语言处理系统与计算机进行沟通。由于网络时代的来临,用户可以任何时候在网络里获得、传输及使用信息。Internet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有效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流的最佳方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创新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字、图像、声音等数据,而且可以进行大量数据的压缩、处理及互换,满足用户的数据要求。

2.4网络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的分布处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知识 篇四

关键词:网络;技术;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1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Knowledge,To Improve Application Ability

――Talking 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Zeng Yazhi

(Hunan Qidong County Vocational School,Hengyang421600,China)

Abstract:Today's computer network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aims to "basic knowledge,ability to develop applications,put into social practice",in the final analysis,the computer finally comes down to is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network technology knowledge from this article departure,combined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reality,of what the importance of network technology for our life and work services for the community.

Keywords:Network;Technology;Knowledge;Application;Ability;Practice;Development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美国在全球率先实施“网络高速公路计划技术”,目的就是做到信息的及时搜索和共享,本质是把全球不同地方的计算机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做到有效互通,依靠有线和无线的信号传递,通过网络的管理和通信,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快速传递。这种提法成为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避免了计算机单一工作,无法发挥出其作用的状况。自此之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得到了质的变革。

(一)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我们先简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模型,就是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条通信链路达到信息互递,这就是最简单的原理,随之我们可以加入更多的计算机实现互联,Internet就是这样一个融合大量计算机的网络,中间通过路由器互联,充当网络媒介的作用,形成新的设备。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过远程的终端链接,产生了计算机和通信的技术结合,利用分组交换的原理,进行数据传送,中间依靠媒介和网络节点连接,结构比较简单。随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进入到计算机网络阶段,这个阶段是承接最早的网路技术发展而来,即PC机的简单互联技术,这样,计算机信息互联的基本成型,只是在一定的局部地区使用,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我们在那个时代,有个称呼叫“新型的网络计算机”,有了内存的概念,保证了交换速率,通过链路之间的通信进行数据通信,实质是带宽的合理分配,以达到的有效的目的。

(二)计算机网络互连和高速公路发展时期技术概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转向大规模的网络互连,从最早的单个网络ARPA到互联网,从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到多级结构的网络,此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达到了三个目的――“硬件资源的共享,软件资源的共享和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目前概括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和深入生活,我们身边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辅助,随着多媒体技术发展,计算机更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结合个人实际工作,有针对性的掌握计算机网路技术,在使用的前提下,我们最基本要掌握的就是Office办公系统软件,Ps软件系统,在电子计算领域,涉及到精密的计算和多位的数字,像“航空航天、科技物理”等领域,“记录、整理、加工、分析和图表绘制”等技能融为一体,逐渐的提高了计算机功能的强大。在提高应用网络知识的能力下,进行网络技术的实践运用和操作。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网络技术运用就是一个平台,是一个高速传送带,在掌握了基本计算机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操作,将信息放大这条传送带上,就完成了任务。而从最早的DOS系统,简化至窗口,CPU方面不断提高核心运行速度,这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浅谈

目前大多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按照地域划分的方式进行,像最小的局域网,直至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和无线网等,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当中,在一个单位和一个小范围的内的网络技术应用,布置几个工作站,进行媒介传输,连接的范围较窄。而城域网多采用ATM技术,用于信息的网络传输,引入光纤,达到高速度和质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局域网,我们在掌握了网络互连的基本原理后,就可以自己构建局域网,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网络结构的有效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这个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已经普及到大众生活和工作,像信息的及时交流、信息的传递、多媒体技术的在线运用、电子商务的开展等,都成为大家爱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已经完全取代了人工,省时省力,在基础理论方面,涉及到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网页设计与网络宣传、网络数据库的开发应用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的基本理论,也是我们日常生或或多或少要用到的。

三、今后网络技术应用的方向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分析,今后的网络技术将向着“多元化、高速化、多功能化和多平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应用技术的多元化,信息传递的高速度,网络技术开发的功能多样化,方便于各方面应用平台的多面化”等四大方向。

1.带宽的成本将降低,随着带宽瓶颈的突破,未来网络的收费将来自服务而不是带宽。如节目联网的视频游戏、电子报纸和杂志等服务将会成为今年网络价值的主体。

2.今后全球因特网将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高层调节者。同时,获得大量个性化服务。这些服务将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中实现。由软件驱动的智能网技术和无线技术伸向人们所能到达任何角落,同时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接收信息形式。

3.网络的安全技术将成为今年发展的重点,进行数据完整性鉴别、用户身份鉴别等,使控制和授权等技术更可靠。因此,将网络安全的密码算法和安全协议用硬件实现,实现线速的安全处理仍然将是网络安全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课程范文 篇五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拟项目驱动;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1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领域的核心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基础。作为计算机及网络工程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网络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网络应用以及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知识[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架构、设计、集成、维护、管理和应用开发能力,具备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开发能力[2]。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体系,而且具有明显的工程技术应用特点,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工程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核心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历经对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M.C.Wittrock)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和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中的新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过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提升,它是一种吸收了当今构建主义教育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富有活力的教学模式[3]。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由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设计的教学任务驱动下,通过分析、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工程背景突出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2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层次化教学体系

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不仅在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开设,而且在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程体系中设置。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我们将课程设置成多种方案,以适应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4]。课程设置应当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进行合理的组合,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我们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将计算机网络教学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面向网络工程专业的科学型教学层次、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型教学层次和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教学层次,如图1所示。

1) 面向网络工程专业的科学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理论研究的计算机网络分析、设计与开发型网络技术研究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分析与设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术。为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理论基础。

2)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工程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工程设计的计算机网络架构、集成与管理型网络技术工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规划、设计、集成、选型与管理的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架构、设计与管理及网络工程的实施能力,能够完成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技术集成和项目管理。

3)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教学层次定位,主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基于技术应用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维护与组网型网络技术应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网络系统的组成、网络设备的维护以及网络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基于计算机网络开展其他工程领域研究与开发所需的网络技术信息化综合能力。

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的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如图2所示。对于两个不同的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开设不同的后续课程。

3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理论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概念繁多、原理复杂、协议与技术交叠的特点。它涉及众多的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这些内容以错综复杂的形式交织在一起,既有原理的复杂性,又有技术的时效性。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无法深入理解网络的原理与技术,知识点的衔接也无法形成整体。在实验过程中,知识的应用具有盲目性。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网络技术能力的教学目的。

我校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内容按照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教学方法进行内容组织。根据ISO/OSI体系结构,借助网络分层模型和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计算机网络的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与信息安全。在课堂教学方法设计上,基于构建主义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各个知识单元的任务设置,以此为支撑点启动各类知识点的教学。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分4个阶段,内容如下。

1) 基于知识单元的任务设计阶段。根据每一知识单元的核心知识点,由授课教师进行学习任务设计。按照难易适中、问题明确、求解可行、激发兴趣的原则选取任务事例,而且集中体现本单元的核心知识。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探究、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2) 教师指导下的任务分析阶段。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相关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求解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与方案设计,最终形成一个学习任务求解的方案。

3) 实验环境下的任务求解阶段。在实验环境下实现学生自行设计的学习任务求解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出和归纳所包含的学习知识点,进一步讲解其原理和技术。

4) 项目答辩式的任务评价阶段。由学生汇报其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在分析问题、思维能力及实践技巧等方面的情况,肯定学生好的思维方法和算法思想,同时对其他没有涉及的理论进行补充,以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提升。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就是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通过设计包含教学要求知识点的学习任务设计,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验证和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所划分的4个知识单元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单元教学都适合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工作原理知识单元,强调的是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性能指标以及相关的概念和原理,适合于认知性和验证性学习,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加以相关的验证性实验进行教学是合适的。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知识单元,其核心知识点是有关信号与信道、编码与调制、传输介质与物理层设备、差错处理技术、HDLC和PPP协议,同时涉及计算机通信网部分的以太网、高速以太网、环形网、无线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交换方面的内容。其工程性较强,可实施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知识单元,其核心知识点是网络层和传输层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服务模型及组网方式、IP/ICMP协议族、路由算法和路由协议、IP多播及移动IP、TCP/UDP协议族以及可靠传输的建立等。同样适用于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与信息安全知识单元,主要包括HTTP服务、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网络管理SNMP、域名解析DNS以及socket应用编程接口和访问控制、网络检测和加密机制等知识。可以通过多个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当所有课程知识单元学习完成后,教师最后通过一个网络项目实例,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不同层次协议之间的交互过程进行整体性教学案例逆向分析,不仅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每层协议的功能、特性、组成、报文格式和工作原理,而且让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各类协议在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这就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使学生透过复杂的局部知识看到其内部的不同协议和技术核心。

4基于项目驱动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基于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很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通过课程实验和实习实训实施。所以,实践教学在整门课程的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验学时分配上,以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达到3∶1的比例为宜。同时要在教学体系中设置计算机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周和计算机网络综合课程设计以及3周以上的逆向工程案例教学,整个课程的学习应当在一个学年内完成。

计算机网络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在分析课程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整合和优化。在内容设置上,要减少和改造验证性实验,调整并充实综合性实验,突出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的数目和质量。建立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要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由注重传授基本方法和技能到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实践教学采用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统一的项目驱动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应当包含了相关的实验内容。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适合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学生通过运用综合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来进行问题求解的实验类型。开设这类实验是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内容安排上,要把握住综合性、探索性的原则。综合性实验适合于计算机网络的底层通信与数据传输知识单元和网络互联与传输控制知识单元的实验设计。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小型项目设计实施的工程实验类型。它是指学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根据教师给定的实验题目、要求和实验条件,自主查阅参考资料、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并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的实验[5]。设计性实验的本质就是一种基于项目驱动策略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选定题目、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拟定实验内容和步骤,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总结和论证、完成实验报告等一系列过程,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适合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服务和信息安全知识单元的实验设计。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对学生要求更高的实验类型,它不仅涉及计算机网络一门课程的知识,而且涉及更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探究性实验适合于部分优秀学生采取开放性实验申请的方式,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性实验的本质就是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

5结语

笔者针对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在分析课程3个层次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提出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基于构建主义的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不同知识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分析、实施和评价,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基于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是知识单元的任务构建、执行和评价,规范地设计知识任务和实验项目是今后研究和探讨的重点。我们将针对知识任务的规范化模板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9-232.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84.

[3] 郑宏珍,张华。 数据结构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讨[J]. 现代计算机,2011(1):82-84.

[4] 张谦,李春燕,付志红,等。 电路原理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1):26-28.

[5] 姜琳,王学水,李培森。 以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建设[J]. 大学物理实验,2011,24(1):97-100.

Teaching Methods of Computer Network Based on Project Task Driving

GUO Yinzhang, ZHAO Junzhong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China)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范文 篇六

关键词:网络人才;课程设置

一、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在过去的5、6年中,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网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网络在向社会生活渗透的同时,也在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市场目前急需大量新型的网络人才。我们国家的网络人才的培养现状又是什么样呢?

据统计,市场对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高达12万,而实际拥有量不足5万,人才的极度短缺已经成为阻碍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国家信息部统计显示:今后5年,中国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新型网络人才需求将达到60万到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人才要求的人才还不足20万,网络人才严重告急。另有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每年高校为社会输送不足6万名计算机与信息类毕业生,而整个社会需要近100万的人员,输入远远小于供应,事实上,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之外,近几年快速发展的IT职业教育机构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人才。例如,著名的IT培训机构北人青鸟APTECH开设的BENET网络工程师培训班,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网络工程师。虽然培训在加强,但网络人才短缺的局面短时问内难以改变。

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也开设有计算机网络专业,那么能否在网络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作为呢?答案是肯定的,大量的网络人才需求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初级或中等网络人才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更多的职位更欢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但目前大多数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现状

以我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的现状为例,我校是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我校每年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150人左右,但就业情况令人担忧。据了解,我校的前几届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相关工作岗位工作的学生不到30%,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口就业的人数比例则不足10%,有的学生到单位做的工作完全是与本专业脱离的。并不是社会上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而是很多岗位我们毕业生无法胜任。究其根源,我认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个重要原因。

我校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是:一年级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软件三个专业的课程完全一样。到二年级时每个专业可以体现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到了三年级,才开始自己的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虽能体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性特点,但是缺乏实用性。学生毕业后掌握的技能覆盖面确很广,但全是皮毛,做不了实事,无任何就业优势。也许,我们担心我们的毕业生如果掌握的技能过于单一,会减少他们就业机会,而事实上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根本无法藉专业技能获得择业机会。早在几年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共同发起“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在调研了我国目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后,提出了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三个专业方向:

1计算机软件:培养和了解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能够从事计算机初级编码或开发、软件调试及技术服务与软件销售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多媒体应用技术:培养熟悉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应用技术,能够进行平面图形制作、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软件设计、影视资料编辑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

而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等三个名称太大,缺少方向性。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半是多媒体应用的技术方向,很难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特色。这不是我们学校特有的,据了解,很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新课程设置效果的关键

教师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能动因素和核心力量,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理论讲解深入浅出,操作演示正确无误,实践管理高效有序”。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们应以此为目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苦练教学基本功,争取个个成为“双师型”教。学校也应该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进修、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生产劳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克服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所面临的掌握新技术的瓶颈,加强计算机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到相应的企业实习,了解和参与任务完成的全过程,增加实践经验。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维护的任课教师应到具体的网络公司参与组网与管网的实践。

四、硬件设施现代化是实现新课程设置效果的保障

实验和实习基地建设是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这些建设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需要,体现实验、实习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目前,大多中职院校都搭建有校园网,而且有专用的机房,电脑的数量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但是绝大多数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场室,在这里能够更好的完成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实训任务,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专业知识,提高网络系统工程技术能力。更有利于培养有知识、懂技术、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满足网络和通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急需,提高学生在IT和通讯行业的就业率。

总之,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决策者深思熟虑。因为它将关乎学生的人生前途,也影响学校的发展大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就是计算机功能的延伸,要想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就必须掌握网络技术。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做出更进一步的改进,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范文 篇七

1、防护技术,防火墙技术分为两大种类:包过滤防火墙与应用级防火墙。由于每种防火墙的适用范围与作用不尽相)山草香●www.shancaoxiang.com(同。一方面,包过滤的防火墙应用于个人用户的安全防护上,其主要通过经路由器传输的数据包对其进行安全的过滤与检查,进而有效的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过滤,增强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应用级的防火墙应该应用在服务器上,在对服务器数据进行充分扫描的前提下,一旦发现计算机网络中的异常情况就会切断内网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联系,杜绝病毒进行再次的复制与传播。

2、安装防病毒软件。对防毒软件进行安装与使用时进行病毒防护的一项有效的措施。现阶段,个人计算机网络中的防病毒软件的安装比例较高,并且具备及时更新的病毒数据库,能够实现对用户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的有效监督。针对网络中不文明的文件以及下载软件都具有较强的防护效果。因此,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应该度计算机的系统以及补丁进行及时的安装与更新,此外还应该注意,尽量在计算机中不适用盗版的软件、不对不良的网站进行浏览,进而有效的对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概率进行降低。

3、使用加密数据技术。作为一种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在技术日益发达的现阶段,仍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数据加密技术具有操作灵活,能够对动态信息进行有效保护的优点。其数据加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计算机网路密匙的控制,起到阻止非授权的用户与软件对用户数据信息进行篡改与访问的效果,进而确保数据的安全。其中访问控制技术包含:授权方式、入网访问控制以及遵守原则等,做到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访问过程的规则约束。如今,应用加密方式最为广泛的两种类型主要有:一是,私匙加密。其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密匙开展解密与加密的操作,其速度较快,在软件与硬件中都能够进行使用,对操作对象不设置限制;二是,公匙加密。其具有两个密匙,应用于加密环节与解密环节的操作,其过程较复杂,安全系数较高。此外,网络的加密方法一般有:端点加密、链路加密以及节点加密等。

4、强化网络的安全管理。为了提高网路信息的安全,除了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应急技术外,还应该强化对网络安全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增强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进而加强计算机网路安全防护队伍的建设,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二、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 篇八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63-01

一、概述

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为了适合信息社会的需要,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以培养综合型人才。而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面不可能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及模式。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根据专业知识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那么如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材施教呢?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概念复杂、理论和实践性强、技术更新迅速等特点。计算机网络是结合了计算机与通信两大技术的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到两种技术的大量概念。同时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网络从诞生至今已历经四代。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更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

二、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理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环节很少,有的甚至就是纯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仅仅是教材文字和课堂教案的简单再现,而且讲解形式单调,不生动,枯燥无味。学生在学完以后,仍然对网络缺乏感性了解。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出现。而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是跟不上知识的更新节奏,介绍的技术内容总是滞后状态。

2. 教与学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是教学取得成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关键,师生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对学好这门课也很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常依据教材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环节很少,部分辅以少量的简单组 配置实验,有的甚至就是纯理论教学。几乎涉及工程和应用技术,学生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知识 点没有经过亲自动手,往往难以掌握。而对于计算机网络里面的许多知识点诸如路由协议、IP地址的配置、常用软件设置、网络设备的配置等很多实验, 如果没有亲身实践,也根本无法完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有专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网络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三、教学实践改革的方法

1. 教学内容改革。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坚持了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面向IT职业,突出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同时结合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以及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在教学内容上一是增加了TCP/IP模型的内容;二是是增加了网络设备简单配置的教学内容;三是增加了综合布线的内容;四是增加了无线网络相关内容。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力求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

2.教学方法改革。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岗位要求,总结多年教学成果和经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深化,主要的教学方法如下。

1)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驱动的项目为中心,以老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中心,项目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案例实践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的规划,每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应用为背景的。提出需求,设立以案例形式的项目;引导学生预查相关资料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同时,以类似的案例作为学生的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分为三个案例,分别为:单台计算机上网、两台计算机上网、多台计算机上网。以三个典型案例为基础,加入相应的网络基础知识以及综合布线、无线网络知识。

3)“学做合一”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全程实训室教学,将课堂搬到了实训室,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划分,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讲练结合,学做合一。

3. 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期末考试大都采取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对传统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不仅能够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改革后的考试,根据教学内容的构成,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期末的实践考核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题目是平时操作的组合,提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题目要求完成操作,由教师当场检查操作结果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失。

四、总结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支撑技术之一。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该课程内容多、综合性强、时效性强,因而教学难度也较大,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尝试、完善、改进,适应时代需求,以培养更多更好的相关行业高素质人材。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马国泰。《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初探[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2):56―5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优势 篇九

Abstract: Computer books belong to typical sci-tech books. The computer books publish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computer books publishing network management and the advantage of network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development of the mature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关键词: 计算机;出版;网络化;管理

Key words: computer;publishing;network;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P315;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165-02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近几年内,互联网技术也在国内的很多出版社进行了很多IT技术和出版管理的结合探索,而且已经在一定的领域内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计算机图书是典型的科技类图书,它的出版信息类型多样,种类繁多,出版社内部的部门也很多,为了在出版社内部进行信息的共享,就需要利用网络对出版社内部的各个出版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本文对计算机突出出版网络的必然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计算机图书出版网络化管理的优势,然后进一步提出了计算机图书出版网络化在各个不同角度的解决方案。

1 计算机图书出版网络化的必然趋势

出版信息是指的和出版工作相关的信息的总称,它代表的是整个的出版行为。也就是说,出版信息是和具体的出版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可以看出,出版信息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庞杂的定义。所以对于出版信息管理的内容实际上是非常宽泛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处理出版活动的信息管理工作。

计算机图书出版属于科技图书出版的范围,随着计算机图书出版的不断发展,出版信息管理在出版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如计算机图书出版社只有在图书市场需求信息的帮助下才能制定选题计划;有作者有关信息管理才能联系图书撰写;有同行的信息管理,才能进行图书出版之间的合作。事实上,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依赖于出版信息的管理,出版信息的管理实际上出版活动的全程管理过程。

出版信息的种类繁多,因此信息管理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了便于对出版信息进行管理,可以将出版信息进行分类。根据信息的内容形式,可以将出版信息分为:选题及作者信息、图书特征信息、销售信息、印制信息、宣传信息、管理信息、市场信息、财务信息和过程信息等。另外,还可以按照计算机出图出版社的内部分工对出版信息进行划分,如:编务信息、发行信息、出版信息、社务信息、财务信息等。第二种划分方法可以将信息的管理和信息的使用者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第二种方式是计算手机图书出版信息网络化管理的设计思路。

出版信息的管理主要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分别为手工管理阶段、计算机单机管理阶段、计算机网络管理阶段。目前,计算机网络管理尚处在发展的初期,很多网络管理方式和手段还不成熟。计算机网络主要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结合产物,计算机网络是通过物理的通信线路将若干在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终端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连接而形成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不同计算机设备之间的的信息通讯和共享。计算机图书出版进行网络化管理是计算机图书出版界的必然趋势,它为计算机图书出版界提供了信息管理的新纪元。计算机图书出版信息网络属于局域网,它和互联网是不同的,和属于教育网的范畴。它仅仅在出版社内部进行应用,管理出版社内部的相关出版信息。有了网络化管理,计算机图书出版社内部的各个部门就不再各自为政,信息在出版社的内部是有流动的,不同的信息可以在授权的各个部门时间传输和共享。这样的模式能够克服现在计算机图书出版社的内部的信息利用困难的问题。实际上,计算机突出的网络化管理是计算机图书出版信息管理的必然趋势。

2 计算机图书出版网络化管理的优势

2.1 通过网络化管理可以实现计算机图书出版的无纸化管理。通过网络管理可以实现计算机图书的选题、审批、组稿、编辑等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所有这些流程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通过网络完成这些流程可以降低图书编辑的工作量和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活动。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可以帮助出版单位缩短出版周期,在第一时间占领市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2.2 通过网络进行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管理,对图书管编辑来说是一个思想的巨大冲击。通过进行图书出版的信息管理,使得计算机图书编辑可以迅速地了解市场,第一时间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响应。同样,计算机图书编辑可以通过网络迅速地进行图书的选题,并且通过网络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同样,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通过网络就变得比较容易。

2.3 计算机图书出版相关工作通过网络进行管理,可以使出版社内部的管理工作全部通过网络来进行管理。在出版社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不同部门之间可以通力合作,计算机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都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监控,这样计算机图书出版的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2.4 网络化的管理可以改变出版社以往的运行模式,出版社通过网络可以进行宣传,提升出版社的地位和形象。计算机图书出版社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设计出版社的网站和网页形式,然后在网站上进行计算机图书相关信息的,通过网站的论坛和留言版等和读者进行交流,并通过读者的反馈对计算机图书的出版进行相应的调整。

2.5 计算机图书出版社可以将网络营销作为图书营销的主要渠道。主要以计算机图书为主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现在已经在尝试通过网络进行图书发行。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网上图书销售系统。但是现在像当当和卓越这样的图书销售网站已经为图书出版社的网络营销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可以说,总有一天网络图书营销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图书营销方式。通过网络进行图书营销可以大大缩短图书营销的时间。对于出版社来说,必须能在电子商务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保留一定的竞争实力。

3 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的解决方案

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有很多的优势,可以说有一个号的发展趋势。但是,如果要实现计算机图书网络化管理持续良好的发展,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展。

3.1 认识到网络化对计算机图书出版的影响 计算机图书出版管理网络化离不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图书出版管理网络化管理就是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的表达和传播。因此,对于计算机图书出版界需要认识到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兼容和共享是计算机图书出版管理网络化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出版人必须认识到网络在计算机图书出版管理网络化管理中的重要的作用,就是要通过网络来建立一个真正的信息兼容和信息共享的全新的计算机图书出版管理网络化的平台。

3.2 提高出版社领导层的网络化管理意识 计算机图书出版社网络化管理是出版社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领导层对此更得有清醒的认识。在进行网络化管理的过程中,要避免功利主义领导要具有决策性和宏观意识。要认识到,网络化管理的进程是通过出版社拥有的信息量来判断的,而不是通过资金的多少来判断的。

3.3 加紧学习先进的信息管理经验 对于计算机图书出版社来说,企业局域网络是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在出版业面临市场挑战,竟争激烈之际,更应重视在出版集团中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进行普及和培训。争取出版社内的每个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网络化管理的基本技能,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网络化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在出版社的内部建立先进的分布式数据管理模式,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出版活动的工作效率。

3.4 开发可灵活扩展和升级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平台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是计算机图书出版网络化管理的技术基础。该平台的开发需要专门的软件开发组织来进行。平台的开发必须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软件开发周期管理来进行。因为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在今后可能还要加入更多的信息管理模块,或者每个模块随着出版信息的不断发展需要随时进行更新。因此,在进行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时,需要选择使用能够对平台进行灵活扩展和升级的技术来进行开发。这样就能为出版单位节省大量的后续投入资金。

3.5 遵循国际技术标准 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主要是通过网络而进行的。所以计算机图书出版在信息处理技术上必须要遵循信息技术的国际通用标准。现在国内主要的图书出版管理的引路者是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图书出版管理。今后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会进行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因此,不同的出版社之间今后可能会发展成一个大的网络化管理平台。这就要求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形式要统一遵循国际标准,这样才便于今后信息的集成式管理。

3.6 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门人才 和传统的计算机图书出版管理不同,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需要更大的资金的投入。为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准备良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不仅如何,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还需要有专门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复合性的才能,不尽要懂得出版相关的领域知识,还要懂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知识领域。计算机图书出版界需要加大对这样的复合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创造条件、储备力量。

4 小结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图书出版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图书出版社利用网络对出版信息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进行出版社内部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缩短了出版周期,提高了出版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图书出版管理的优势,可以降低计算机图书的出版成本,降低编辑的日常工作量,提高出版社内部的工作效率,提升出版社在公众中的形象,拓展出版渠道等。但是现在计算机图书出版的网络化管理发展还不成熟,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努力,主要是正确认识网络在计算机图书出版中的作用,提高领导的信息管理意识,在出版社内部进行信息技术普及培训,开发一个优秀的计算机图书出版网络化管理平台,在信息格式的制定等方面要遵循国际标准,培养专门的能进行计算机图书出版网络化管理的复合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杜静,刘元荣。计算机网络化与图书资源共享[J].长春金融高等专业学校学报,1998(03):47-49.

[2]金辉。出版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初探[J].经营与管理,2000(04):30-32.

[3]袁征宇。出版企业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构建[J].科技大视野,2001(10):49-51.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知识 篇十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企业和事业单位、网络集成商、网络设备厂商从事网络设计与搭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制作等工作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知识、能力:

(一)知识目标

掌握德育、法律、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美育等基本知识;掌握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网络设计与建设的相关知识;掌握网络管理、维护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网页设计、网站调试、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

具有学习新技能与知识迁移的能力;具有调查研究与组织协调能力;具备进行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和PC维护能力;具备独立完成中小企业网络设计和搭建能力;具备企业网站的调试、维护、管理的能力;具备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能力;具备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技术提升与推广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进取,终身学习;善于与人交流合作,讲诚信,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设计、网络建设、网络调试、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维护、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网络产品的销售、网站客服、监控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工作岗位。

四、课程结构简介

(一)课程结构、课时分配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公共基础课

1.德育(学时:168,学分:10)

课程简介:德育是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生必修的课程。本课程包括“经济与政治”“哲学与基础”“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自己,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2.体育(学时:168,学分:10)

课程简介: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语文(学时:212,学分:12)

课程简介: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4.数学(学时:212,学分:12)

课程简介:学习和掌握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高等数学中的导数和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逐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5.英语(学时:212,学分:12)

课程简介: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本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的对话,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专业英语主要让学生能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阅读能力,课程内容覆盖了计算机概述、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软件工程、数据通信、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安全、电子商务等。

6.美术(学时:34,学分:2)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美感,丰富生活情趣,培养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

7.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时:106,学分:6)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英文输入、DOS操作系统、中文Word2003、中文Excel2003、中文PowerPoint2003、计算机安全与病毒清除、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多媒体计算机和常用工具软件。

专业课程与实训

8.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学时:86,学分:5)

课程简介: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知识、计算机组装的方法及各种工具的使用。讲授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介绍软件、系统板以及外设的故障分析和修理方法,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维护与检修的基本知识,提高维护水平,并具有初步的故障检修能力。

9.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时:76,学分:4)

课程简介:主要介绍一门面向对象语言,以程序结构为主线,介绍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方法。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的初步概念,程序设计基础,数据输入输出、选择结构设计,循环结构设计,数组、过程、数据文件、程序调试,常用控件的使用、数据库编程等。

10.数据库基础(学时:98,学分:5)

课程简介:主要介绍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知识,全面介绍关系数据模型基础理论,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SQL Server的系统结构,SQL Server服务器的管理与配置,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与表,管理数据表,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创建与使用索引和视图,SQL编程知识等。

11.计算机网络基础(学时:38,学分:2)

课程简介: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及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具有使用网络的初步能力,具有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12.CAD工程制图(学时:98,学分:5)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学习Auto CAD绘图的方法、设计思路和使用技巧。内容包括绘制二维图形、编辑图形、尺寸标注、实用辅助工具及功能、工程制图的准备工作与设置、典型机械零件设计、简单建筑图和网络施工图的绘制等。

13.Photoshop平面设计(学时:98,学分:5)

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解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色彩和色调调整、选区制作、绘画与修饰、绘图与编辑、文本处理、图层、通道、滤镜、动作应用和图像输出等。

14.Flas设计与制作(学时:98,学分:5)

课程简介:本课程全面介绍了利用Flash制作动画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内容包括:Flas的应用、特点和制作流程,Flas制作用到的工具,绘制、编辑图形的方法,在Flash中使用帧和图层的技巧,制作帧―帧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遮罩动画、引导路径动画的方法和技巧,在Flas中使用元件的方法与技巧,在动画中添加声音、使用位图和视频的方法与技巧,在动画中使用动作脚本制作交互动画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抓取网页中Flas的方法与技巧等。

15.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学时:114,学分:7)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网站的规划、设计、建构、测试和。主要内容有:站点管理,基本网页的制作,表格、框架、层布局网页和利用CSS美化网页,表单网页的制作,使用库和模板来高效地制作网页,使用行为制作动感特效网页,在网页中插入多媒体以及动态网页的制作。

16.网络操作系统(学时:196,学分:10)

课程简介:熟悉基于Windows2000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掌握组建和管理局域网的技能,学会各种网络服务与应用服务的建立;运用网络知识分析解决网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Linux平台,掌握Linux操作系统环境的使用与管理技能,具备网络配置、网络服务器搭建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Linux与Windows混合网络的能力。

17.网络组建与应用(学时:184,学分:9)

课程简介: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交换技术原理和交换设备配置,中型网络路由技术的讲解,网络设计和路由器具体配置,网络安全技术的原理讲解和典型防火墙设备配置方法,使学生在懂得原理的基础上具有初步的网络设计和配置能力。

18.综合布线技术(学时:86,学分:5)

课程简介:讲授综合布线的标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测试方法,为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提供基础技能。

19.网络安全技术(学时:86,学分:5)

课程简介:通过对网络安全管理实际项目的讲解,使学生充分掌握以下五类安全项目:各类漏洞、网络终端安全、网络设备维护及安全、网络应用安全、数据传输安全。

五、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课程与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以工作体系为基础,课程结构以工作结构为逻辑,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二)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专业必修课运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工学结合方式和实训基地状况说明

1.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建设

公共基础实验室:主要用于计算机应用入门训练。

专业网络实训室:主要用于专业必修课的教学;针对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站管理员、信息安全员、IT产品营销员等职业岗位进行教学,获得职业资格认证。

校内实习基地:包括学校校园网、专业网络实训室、普通计算机公共实验室。

校外实习基地:与学校有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的本地区各相关企业。

2.工学结合的具体形式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校内学习+校外企业实习;学校、企业、用户三位一体的项目实训;教学过程与实际项目建设直接结合。

(四)实践教学

实验实习、技能训练课以校内为主,校外基地为辅;社会实践以校外为主。

六、本专业教学进程

七、实施说明

(一)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在企业单位实习半年。

(二)每学期实际教学时间按20周计,总计为335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1582学时,实践教学为1776学时。

(三)学校教学与单位实学分合计为176学分,学生取得170学分即可毕业(毕业前必须接受创业与就业指导和取得规定的德育学分,否则不予办理毕业手续)。

计算机网络技术 篇十一

关键词:网络技术;互联网;金融;研究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其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金融领域通常会购买很多性能高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软件存储设备等,来构建属于自己的大型高规格数据库。数据经过一系列筛选和集中,再进行数据传送、审核、接收等,对网络带宽是否可以高速运行有严格要求。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本质及优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在经过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洗礼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将分散的资源进行统一,计算,归纳,最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协同起来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解决本地资源不能解决的难题,是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优势有两个:一是数据计算能力强;另一个是资源利用率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网络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计算机传统计算方式的变化,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成为新一代资源共享的选择。它以高速计算和创新应用为出发点,通过合理配置,将不同机构的资源综合起来并共享,使用户有一种新体验,也使用户节省了买相同设备的资金,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的超级网络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使金融实现信息化

(一)金融信息化的概念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信息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的过程中,一步步引起金融的基础理论与根本显示发生变革的本质。金融信息化构建在国家信息框架之上,而这个框架由通信、计算机、资源和人力四大要素构成。在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以各类速率传送语音、音视频、数据、文件等的信息综合网络,把可以进行智能交换以及各种增值服务的多功能计算机网络金融信息系统联合到一块,创造出一个集经营、管理、共享为一体的新型系统。

(二)金融信息化的一系列影响1.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1)使金融机构虚拟化。虚拟化指的是金融机构通过在网上设置一些业务实现线上交易,客户可通过上网直接达成双方的合作,不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线下交易,使得金融机构无需再为有型营业所的租赁费和固定资产而焦虑。同时,一些手机银行,网络支付等衍生品也伴随着出现了,商家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2)对金融机构经营和结构的影响。金融信息化直接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产生了影响,改变了支付、融资、风险投资、信息追踪等实体银行所具备的基本功能的一些传统实现方式。金融机构将之前只能在银行才能进行的信息交换拓展到网络,电子货币等使用大大方便了广大社会。不仅减少了资金转移的步骤,还更加便于人们对资金流通的监督,通过查看个人电子账单对资金的流向掌握的一清二楚。像现在的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已经被大众广泛的应用起来;及时的网络客服会帮客户解决一些无法预料的难题,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一些新金融产品也在加快发展的脚步。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传统经营模式为基础的旧组织形式已无法适应新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会根据客户提出的需求,向传统银行注入新的活力,借助信息技术使其组织形式焕然一新。2.对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1)促进金融市场的一体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连接,各国的金融市场逐渐朝统一整体的方向发展,金融信息化的持续发展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金融信息化不仅使相关资源的集中、处理、储存和流通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使之成为金融市场的基础,还使互联网在世界金融市场成为运作的枢纽,方便快捷的网络交易正在慢慢替代传统的方式,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网上同步金融交易,这就使得全球金融市场联系的更加紧密了。2)加速国际市场资本的流动。网络技术打破了国际资本的空间屏障,加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网络信息技术大大加快了资金流动的速度,也使资金流总量大幅度提升,由此带动了国际金融跨国业务、证券交易等的急剧增长。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特性

虽然现代计算机和网络产生的历史并不长,但它们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也有特性。第一,客观性和独立性。计算机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而几乎不受外界干扰,一旦设定了某个程序,它就会按照程序一步步完成。它传输数据高速、准确率高,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整个整个社会更加理性。第二,对人类的根本依赖性。计算机归根到底是人设计的产物,是帮助人实现某种目的的辅助工具。四、结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有弊端,但是只要我们对其深度探究,好好把握利用其有益之处,我们要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批判接受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其合理的运用在互联网金融中去,相信它会成为人类得心应手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丁伟。浅谈电子商务时代网络信息安全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4).

[2]谭德兵。浅谈企业网络信息保护的安全机制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2).

[3]江敏。浅析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5(18).

[4]刘顺财。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农业网络信息,2015(1).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 篇十二

关键词:科学思维;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01-04 中图分类号:G420

0 引言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前者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后者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的课程。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思维培养,必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的关系,然后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人手,要求教师合理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既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解,又要及时传达网络新技术、新思想。同时,在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分析目前各计算机网络教材对学习内容的安排,结合内蒙古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丰富经验,笔者认为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处理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二是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实践能力和编程能力。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计算机技术知识和通信知识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必然涉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方面的知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多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他们具有较深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基础,但通信知识不够,而各高校也基本不会单独开设数据通信方面的课程,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在主讲本课程知识点的过程中逐步加入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学生只要具有物理学方面的基础,就能够接受这些知识,无需专门补习通信相关课程。比如可以补充的通信知识包括编码、复用、交换技术等。

2)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和新技术学习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稳定的体系,而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广泛,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又会不断涌现新知识和新技术。对于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处理网络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掌握网络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使学生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具有跟踪、学习的基础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既保证基本知识的学习又能反映新技术的发展,但还不能顾此失彼。

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学习和继续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

高等教育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学。因此我们必须从网络最基本原理出发,总结提炼,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理解网络的基本设计思想。一旦学生接受了处理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就可能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具备接受新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必须处理好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继续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 基于科学思维的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因此无论是教学、实验还是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都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准确讲授基本概念。

为了给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教师必须把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讲清楚。在众多的知识点中,教师应当挑选出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不应让许多次要的、繁琐的细节冲淡基本概念的深入讨论。

2)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有一些技术已经淘汰,作为教师,最好能够及时修订教材,或者优化删除过期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时,由于ISO制定的OSI RM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且已过时,教师必须用科学思维以及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在讲课时应当大胆省略这部分知识点,只提及此模型的贡献即可,比如分层次体系结构的概念、表示层中的抽象语法记1(ASN.1)等,而把教学重点放在TCP/IP结构的介绍上。

3)及时增补新技术。

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层出不穷,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对它们有所了解和认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必须把已经普遍使用且具有独特原理的成熟技术及时增补进教学内容。依据2009年《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2012年《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应增加以下内容:移动网络、多媒体网络、P2P文件下载、MPLS等。

4)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实践中对网络基本原理的教学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实验题目,让学生循序渐进且独立完成网络编程任务,达到深入理解网络基本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的目的。一旦学生能够接受网络问题处理的基本思路,掌握网络环境中编程的基本方法,他就能够在接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并继续学习新知识,更适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选择合理恰当的实验题目,并安排实验场所、环境和工具,指引学生通过验证性、模拟性和设计性实验,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各高校硬件实验室环境参差不齐,在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必选课堂实验和可选实践技能训练。必选课堂实验的目的是强化理解课程核心知识点并训练基本的网络实验技能,该类实验可以根据网络层次安排,每层安排2学时实验,使用网络模拟器(Packet Tracer)和网络协议分析仪(Wireshake)在单机上实现,硬件实验环境要求较低。比如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可以做协议验证及模拟实验,在应用层可以做开发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动手开发应用层的应用。对于实验硬件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选择安排可选实践技能训练。该类实验可以消除学生对网络的神秘感,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安排PC的网络配置、Ethernet组网实验、虚拟局域网配置、路由器配置、基本网络故障处理、域名服务器配置、Web服务器配置等。内蒙古大学在教学中包含了这两种实验,实验效果较好,学生做实验兴趣浓厚,整体计算机网络课程动手能力较强。

3 基于科学思维的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重点体现在教学环节,因此可以把教学环节分为3部分,即课前环节、课堂环节和课后环节。课前,教师就某一知识点提出问题,学生预习并结合已有知识就该问题展开猜想,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课堂,教师首先预留时间进行课堂讨论,讨论时允许学生发表他们在课前的各种猜想,并予以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然后教师讲授该知识点,学生用实验对知识点进行验证,这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思考并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课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这里“猜想、验证、思考”就是基于科学思维教学改革的核心。

问题的设计是基于科学思维教学改革的前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环节精心设计,针对每章核心知识点提出学生感兴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初学者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都会感觉陌生且不好理解,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思考问题:现实社会邮政系统如何工作?不同国家的人如何交流?这些问题既是我们身边的问题,又容易引起学生联想,对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学有裨益。

师生互动是基于科学思维教学改革的关键。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只有通过互动,才能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从而在平等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引发思考,促进创新。因此无论哪个教学环节都必须重视师生互动。课前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预习是第一次互动;课堂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学生与教师间或学生间针对某个知识点讨论是第二次互动;课堂实验环节,学生验证知识并撰写提交报告,是第三次互动;课后师生可以通过邮件、论坛等方式继续对知识点或相关知识进行第四次的讨论。只有加强师生互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进而主动思考,提高创新能力。

构建新型评价机制是基于科学思维教学改革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肯定各种猜想,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在课程最终考核时将学生在各环节中的表现纳入评分体系,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可以采用如下计分规则:预习占5%,课堂与网络讨论占5%,实验占20%,作业占10%,笔试(闭卷考试)占60%。

运用技术手段是基于科学思维教学改革的补充。教学改革不能以教师超负荷工作或占用学生非课程时间为代价,因此必须注重效率。开发或利用现有教学平台或教学网站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系统,不但可以加强师生互动,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平台或教学网站的开发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更能体现学生学习价值,促进学生创新性的培养。

4 传统教学法与基于科学思维的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

根据多年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经验,笔者发现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抽象、难以接受,不可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通过与以往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见表l,可知采用基于科学思维的教学法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明确学习目标,且学习方法更得当、继续学习能力更强、实践能力极大提高、创新能力极大增强,因此学习效果更好,值得在其他相关类课程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冠军,王维先,科学思维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00-120

[2]李枫,舒静庐,科学思维[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50-70

[3]胡晓娅,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4):116-118

[4]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60-3 10

[5]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6-63

最新范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知识【精选8篇】04-18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现状优秀13篇04-18

小学三年级的英语题【优秀4篇】04-18

托福独立口语高频话题模板优秀9篇04-18

安全生产的总体方针11篇04-18

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通用11篇04-18

五一劳动节快乐祝福语精选8篇04-18

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最新15篇04-1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技术(通用13篇)04-18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精选11篇】04-18

129 3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