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 什么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的故事精选3篇

时间:2024-01-04 10:03:33

大智若愚这个词是用来夸奖人的,那么大智若愚的意思是什么呢?如何使用这个词语呢?以下这3篇什么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的故事是来自于山草香的大智若愚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大智若愚的人生境界 篇一

在我们的三观认知里,大智若愚的人和难得糊涂一样,都被披上了一层智慧上仙的外衣。夸一个人大智若愚,总感觉比聪明、优秀高出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被夸的灵魂都升华了。而真正的大智若愚,到底是怎样的境界呢?

「大智若愚」一词最早出自苏轼的《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前面还有一句,为「大勇若怯」。不才试着翻译一下,就是:有真正大勇气的人总沉着冷静,故看起来貌似胆怯;有大智慧的人因有超出常人的见识,所以看起来貌似愚笨。总的来说,平日里那些不拘小节却又临危不乱的智慧君们,就是苏轼笔下的这层境界。

也许你会觉得,有非常多的「大智」是源自脑子的灵光一现,惊鸿一梦。有很多的「大勇」是出于危难之时的条件反射,勇气之举。这之间留存着运气的成分对半,而并不能完全归根于智慧所驱。况且在行事之前,他们是无法预知更不知自己的大智大勇。但在我看来,这些大智大勇必然有着深刻的成长经历、长久的知识储备和观念积累做基础,这些终究成就他们的积累,不表达,却最清楚。

有一位智者曾经说过:“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显摆他们的小聪明。”智为真,愚为假,或可称为假愚真智;智为内,愚为表,或可称为秀内外愚。有人一贯如此,表面上不露机锋,胸中自有大智慧,有人是一种策略,故意藏而不露,让人不知究里,诱人上当。其实真正的大智并没有愚昧,只是大智者的世界观和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看得到许多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东西,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更加的成熟稳重。大智者会经历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思维方式转型。大智者不愚,只是懒得向愚人证明自己的聪明。

那些让你望眼欲穿,却又息息相关的“愚人”们,其实就在身边。

大智若愚的意思解释 篇二

dà zhì ruò yú

若:好像。才智出众的人在处理很多日常事情上显得很傻,很吃亏,但是在事关他的根本大事上却做的很出色,很成功。

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在的踏实做事,对于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

很多时候大智若愚伴随的还有大器晚成,毕竟大智若愚要求的是不断积累自己,就像玉坯不断积累一样,多年的积累所铸就的往往是绝代珍品,出世的时候由于体积太大而需要精雕细琢,而不像外智那般的小玉一样几下子就可以雕琢出来马上能够拿到市场卖个好价钱,因而大器晚成之后往往都是无价之宝。

什么是大智若愚_大智若愚的故事 篇三

成语解释

大智若愚

读音 ( dà zhì ruò yú )

解 释: 若:像。真正有才智的人表面上像愚笨的。是因为有德,不去计较而已。

出 处 《老子》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近义词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

反义词 深藏若谷 锋芒毕露、不可一世

成语典故

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

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为内外之别,虚实之分。

大智若愚,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南宋郎晔所注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指才智出众但并不处处表现在外。也有以此为名的电影作品。

大智若愚的故事

英国的温莎公爵曾经主持了一个招待印度当地居民首领的宴会。在宴会结束的时候,侍者为每个客人端来了洗手盆。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银质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时,便以为这是英皇室的`待客之道,于是端起来一饮而尽。这一举动,让英国贵族都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愣愣地关注着温莎公爵。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不露声色,一边继续与客人谈笑风生。一边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自然地仰起头来一饮而尽。于是,大家也都纷纷端起了自己面前的洗手水。仿效着温莎公爵,宴会在热烈而又祥和的气氛中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在英国宫廷礼仪之中,自然是不能把洗手水喝掉的。而印度首领在没有了解风俗的情况下,冒失地喝掉了洗手水。作为主人,温莎公爵并没有“聪明”地指出他们做法的不妥,而是装了糊涂,跟着将洗手水喝下,避免了印度首领的尴尬,使宴会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取得了预期的成功。温莎公爵一个“糊涂”的做法,彰显了自己高贵的品格与风度,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他实在是一个会装糊涂的聪明人,可谓大智若愚。

无独有偶,宋太宗也是个懂得糊涂的智慧的人。《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人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个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就这样,宋太宗既不处罚。也不表态,装装糊涂,行行宽容。这样做,既体现了领导的仁厚,更展现了领导的睿智,不失领导的尊严,而又保全了下属的面子。以后,上下相处也不会尴尬。臣属更会为其倾犬马之劳。

其实,温莎公爵和宋太宗都是“智可及,愚不可及”的类型,所谓的“愚不可及”,就是说他“糊涂”的智慧常人不能赶上去。常言道:难得糊涂。其实,有时候装糊涂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现在的人,唯恐自己不聪明。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糊涂”的智慧。苏东坡曾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其实,正如郑板桥所说,“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其实,有时装装糊涂,行行宽容,这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方式,也是一种生存策略,这样的人,可称为“大智若愚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这3篇什么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的故事是来自于山草香的大智若愚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最新范文

经典农谚摘抄(最新4篇)01-04

浪淘沙原文及赏析优秀6篇01-04

元旦节的故事【优秀5篇】01-04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4篇)01-04

供应商管理办法及流程最新4篇01-04

关于办公室安全注意事项【最新3篇】01-04

为元旦联欢会的宣传语优秀5篇01-04

最新世界问候日祝福语(精选3篇)01-04

四个字的新年祝福语(精选9篇)01-04

欣赏是一种善良现代文阅读题答案(最新6篇)01-04

129 28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