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最新7篇

时间:2023-11-30 11:15:30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这里的7篇理想信念教育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理想信念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243-02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理想信念问题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文明的保持和延续,关系着民族的兴盛与衰落、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一个政党、国家或民族,有了理想信念,就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理想信念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得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如何在社会急剧变化和文化转型的今天,做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须把握住大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特点、成长环境等,有针对性、切实地加强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现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整体现状是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也不排除还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意识薄弱、信仰迷茫、价值趋向扭曲等问题。

这些问题呈现为:一是认知性,没有确立科学的信仰,不能全面理解理想信念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二是脱离性,不能较好地把握自我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或偏差,脱离社会实际;三是稳定性,本身理论基础不强,实践锻炼缺乏,判断能力不强,加上多元化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击,进而理想信念不坚定,处于不断动摇、变化状态;四是多层性,大学生性格特征、思维特点、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个人情况不同,造成了有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人追求潮流名牌,有人极端于享乐主义,有人甚至走上了不归路。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遇到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遇到了各种有利的有形和无形条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1.主体自身的原因。大部分的大学生理想信念虽立足现实,但不够务实。学生主体素质的差异性、认知局限性和主体选择的盲目性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效果取得。多数的当代大学生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实际出发,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自身的目标定位明确,及早规划个人未来及事业,但不排除也有一部分的大学生脱离实际空谈理想,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这要求我们必须确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

2.多元经济的冲击。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急功近利、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普遍存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利益分配等因素影响着现代人。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元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不仅直接导致了人们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而且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作用下直接促进理想信念的淡化。社会不良风气削弱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正面作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和坚持。社会上的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等丑恶现象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个人价值和发展趋向,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为高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设置了重重障碍。

3.教育差异的影响。学生最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人、亲戚、朋友等的教育和熏染影响不可轻视,如若家庭方面的教育是溺爱的“理想”环境,不自立、不独立,便使得他们有“自我”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炼,致使他们人格不健全,出现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淡薄的现象。另外,在进入大学学习生涯中,任课教师在授课中对当前国际既有形势的剖析方向、方法正确与否,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正确选择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使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程度受到冲击。由此可见,任课教师能否坚持以正确的思想指导备课和教学,不断完善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影响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还存有教育滞后性、与现实不衔接、教学灌输性、社会生活化不足、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4.信息网络的干扰。信息网络化时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挑战,网络导致大学生对“真实的自我”认识模糊。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在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和言论表达新途径的同时,也加大了意识形态的调控难度,现代传媒丰富甚至猎奇的内容,大众化、新颖、便捷的传播方式,使年青一代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正面、好的信息使学生得以提升正能量;负面、坏的信息则使教育效果被弱化。信息的双面性、网络的可控性,对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也有着两面性。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及应对策略

1.端正态度,与时俱进。据相关调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理论高度不够,教学手段不新,课堂效果不明显等,感受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甚至因物资、利益、金钱的迷惑,特别是国外一些庸俗、奢侈生活的侵蚀,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摒弃了应有的理想信念,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价值观。要端正学习态度,真学、真信、真用,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面对实际,不能仅看到眼前的物质和利益,而是放远眼光,让理想信念和个人追求衔接未来,体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与时俱进来说,高校教育应与国际接轨,目标准确、定位明确、与社会接轨,用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影响和教育当代大学生。

2.正面引导,人文关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改变“坐讲”姿态,变被动为主动,深入学生、倾听心声,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状态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思考,加强正面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多个角度,增强课堂吸引力、真实性和时代感,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构筑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思想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刻在延伸、拓展、完善,在指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体现高校人文关怀,确定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正视学生建议,增强学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学生做实事,给予关怀、切实帮扶,及时疏导心理、化解矛盾、解开心结,抓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的情、理等关键点,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3.拓展载体,丰富形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适应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需要,创新工作思维及方法,丰富内容及形式。在灵活利用传统的思想引领、当面交流、典范标榜、专门论坛、社会实践等特色主题工作活动方式的同时,配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实例,依托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中的BBS、微信、微博、飞信、QQ群聊天室、电子邮箱等,把握好舆论导向。特别是手机功能的日趋强大,人们对手机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开发更好的软件嵌入,使网络成为开展工作的有效载体,使新媒体成为联系广大青年的多样平台,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4.构建体系,优化格局。此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应当依据目标要求、思想实际和接受规律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建立起党政齐抓共管、层层分解落实、功能互补稳定、全员共同参与的科学架构体系,做好宣传、引导、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并不断丰富内容、拓展渠道、优化体系,在更多学生的参与中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力和引领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逐渐呈现出新的特征、新的问题。当前,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是教育实效性不强,难以收到预期效果。高校虽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却做不到贯穿于整个始终,这就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学生为本位,服务与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合力,持之以恒,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培育出大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觉悟,让他们在不断的服务和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确保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最终做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宏,等。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家,2011(15):93-94.

[2]王忠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J].理论前沿,2000(19):29.

[3]王文利,白向宁。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境遇及方式探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6(4):36-40.

[4]武玲娟。论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8(1):77-80.

理想信念教育 篇二

一、信念的传承

信念的传承绝非理论知识的简单累加,就理论知识而言,从“五四”至今汲汲然数十年,我们时代的许多人在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下,其知识丰富程度与“纯粹”程度远甚于、陈独秀等前辈,然就其信念而言,有几人能望其项背?正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但又有几人能真正体味这句蕴藏了中国当代最伟大导师之一毕生情感的话语?

长期以来,由于受知识化的影响,我们将感情看作变化的、不可靠的,但是,信念本身不是一种对终极关怀的感情吗,不是一种精神皈依吗?并且,这里的情感可以归结为由本民族文化传统导致的心理积淀的显现。所以,我们在理想信念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陷于科学主义的框架。否则我们会陷于科学与信念的循环论证之中:一方面,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信念,因为它是科学的;而另一方面,它的科学性却因为我们信念它而无须论证。而事实上,笔者认为,科学化的知识与信念是两个层面上的东西,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正如掌握理想共产主义的理论知识与共产主义信念决不是一回事,我们可以将理想信念与“生命”作一个比较。求生作为人活着的一种本能,更是人类作为一个族群延续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生命不仅仅是一种目的,还是人的一项基本义务。但是当这个基本义务面临来自精神上的本原性的追求,就必须要放弃这个目的乃至基本义务。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党员来说,“共产主义”比“活着”更为必须。显然,这不是某种科学论证的结果。可见,科学也许可以将一种理论凌驾于另一种理论之上,但是它无法让一种理论凌驾于生命之上。实际上,我们看到,当年共产主义为中国所接受并不仅仅因为它的科学性,更因为它能使中国独立、富强。同样的,爱国主义也不是一个科学论证的结果,百年来我们的行为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会因为我们祖国的落后而抛弃她,也不会因为她不符合世界潮流而怀疑她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我们永远首先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思考中国,这正是出于对祖国的感情而非理性分析。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与、邓小平等先辈的差距不在理论的丰富,就在于爱国的感情。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认识上存在很大的矛盾。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浪潮下,纯学术、纯思想性的研究无疑被边缘化了,换句话说,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现实了。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五四”时代的浪漫主义、爱国热诚、学术精神的向往却是深入骨髓的,可以说,在中国,只要谈到理想的大学时代必定是哪个学术争鸣、爱我中华的年代。显然,前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是理论上可以认识的,却也无法得出、导致信念,但后一点却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份认可,一种精神存在,从而是现时期信念产生的依据。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中必须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并且,这种教育必然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情感上的而非科学分析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扮演一个精神导师的角色而不是管理者、推理者的角色(关于管理者角色扮演的错误与解脱下文将详细说明),这才是思想工作的落脚点。

二、信念的内化

这里需要指出,在突现人的价值、发挥个体的创造性上,理想信念教育与人本主义是一致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运用和发展。当然,这种内化有各种方式,在这些方式中,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便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此,我们即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讨论理想信念内化过程中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我们的成就(包括共和国的建立)源于我们所信念的思想(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但今天的社会现实是,我们信念的价值及其传播却需要有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包括许多软强制。笔者认为,这不是我们信念本身的问题,而是信念的传播方式,即理想信念的内化途径产生了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功能认识的偏差。以中国传统的伦理主义为源流,社会约束力往往交由道德力量而非法制力量来完成。我们不难发现,在社会教育中,尤其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纳入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批评教育”在许多场合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代名词。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而正是由于这一现象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产生了不必要的对立性,这种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带有这样的潜台词:你不知道,所以我来告诉你;你错了,所以我来教育你。在这里,有一点需要重点说明一下,在高校中对制度约束的认可是很模糊的。一方面,如上所述,模糊了思想工作与管理的功能;另一方面,却对制度约束的教育意义有所忽略(当然,不是全部忽略),很多时候过于顾及制度惩罚留下的“痕迹”对学生成长(尤其是就业)的负面影响,而漠视法制精神的培养。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当时)态度的自由裁量,以及教育者自身认识的偏差都会导致一定的问题,从而掩盖了制度的本来意义,使许多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导致现实的“有法不依”。并且,我们发现,在这种形式下,教育话语本身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实际使被教育者认错或接受正确思想的工具是教育话语背后蕴涵的的某些事实。(譬如一个大学生被批评的当时和之后考虑的往往是给老师留下不好印象,影响评优、评先进,甚至影响毕业等。)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没有发挥制度约束的辅助作用,而且还阻碍了制度的实施及其公正性。

显然,这种对立、冲突与理想信念的内化要求是不一致的,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也是不一致的。“人本主义”的思想政治工作所讲的不是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的态度问题(是粗暴还是和风细雨),它首先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这意味着两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只有行为上的主动被动之分,而不存在认识上的对错、人格上的高低之分。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使被教育者接受某种思想或提高对某种思想的认识,而是在以某种思想为建议或意见为背景,加强对自我(过去、现在、未来)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是说,目的是人而非物(思想)。笔者认为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真实意义所在。

理想信念教育 篇三

高铁以250km/h的速度从西安驶入河南,一路的一马平川,交通四通八达,多少年的雨水把我们黄土高原的黄土带到这里沉积,成为粮食的摇篮。小麦的主产区渐渐映入眼帘,我想我们接受培训的地方条件应该也是这样吧,优渥的自然条件孕育着各种文明和先进群体,直到火车到达新乡市,我仍然这样觉得。

第一节课新乡市委党校的蔡老师为我们解读了新乡市先进群体,这时我才了解到这里并不是我以为的天时地利,相反这里的自然条件很恶劣,被称为“石头城”,由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强烈,这里多断裂、断层和坳陷,耕地面积有限,而且土壤以砂土为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仍以农业为主,要么洪涝要么干旱,常常导致粮食绝产,人民群众饱受贫苦。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条件下,新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与天斗与地斗,开山拦坝、修梯田、修渠饮水、修路、开工厂,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美好成果也是一代强于一代,逐步形成了现在农业、旅游业、工业等产业有机结合的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我作为一个去接受教育的年轻党员,听着老师的解读,深深地被新乡的先进群体的无私奉献和人民的吃苦团结的精神感动,激起一层一层的思想浪潮。当带班老师带领我们实地参观之后,在现实中见识了新乡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在创造成果中所受的苦难和成果的现实作用深深的震撼。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坚定的信仰是伟大成果的创造的内驱力。很多典型都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人,他们的人生信仰就是共产主义,就是要使尽浑身解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是光一个人信念坚定没有用,严霜单打独根苗,人心齐,泰山移,所以很多先进典型史来贺、吴金印张荣锁等,他们常常在与群众共同劳动之余给群众上做思想工作,上政治课,统一凝结大家的思想。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

二、敢为天下先,敢求同存异。当别人觉得不可能时,他们敢试敢闯。回龙村民以前走的是挂在绝壁上的“沿猴梯”, 稍有疏忽就会摔下深渊,在这样的山里修条从山底到山顶的公路,当时专业人士鉴定难度太大,基本不可能,但是党支部书记张荣锁硬是带领村民打破这个不可能,在峭壁上开出一条8公里长的挂壁公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决策包产到户,全国都进入包产到户的热潮,而时任刘庄村的党委书记基于当时刘庄村的集体经济已经很先进,向中央交出了不同的答案——继续实行集体经济。胆大冒险的决定是为了整个刘庄村,也体现了河南人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和求也能存异的处理事情的思想。

理想信念教育范文 篇四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新发展

从学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看,之所以存在实际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不相称的现象,这里既有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选择的问题也有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方法问题。一般说来,方法是连接相互作用的主客体的中介因素,是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采用的方式或手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对增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特点

(一)理想信念教育比知识教育有更大的难度。知识教育要解决的是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矛盾,它所强调的是对一定概念的接受和理解,是为了认识客观对象,而理想信念教育要解决的是相信与否、践行与否的问题,不仅要求接受和理解概念,认识客观世界,更注重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

(二)理想信念教育更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内在需要。与知识教育不同的是,这些主体性的表现对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更大。理想信念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主的教育,它必须以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基础才能顺利进行。然后,他们通过自身自觉的省察、评估、反思、反求、体验等自我教育过程把教育者所传达的教育内容、价值观念逐渐转化为内在的立场、观点、态度,内在的约束力等,进而形成坚定的信念和行为模式。

二、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方法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民主原则。要站在平等的地位,克服以权威自居、居高紫下、硬灌式的说教方法,与受教育者平等讨论,以理服人。理想信念问题属于思想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用行政手段来实施理想信念教育能招致受教育者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感厌恶。

(二)科学原则。理想信念教育遵循信仰生成的规律才是科学的,才能取得实效。所以,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建立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信仰,首先要让他们“信”马克思主义,“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然后,由“信”至“爱”。只有使大学生“爱”马克思主义、“爱”共产主义,才能达到真正的“信”,进而真正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

(三)实效性原则。讲求实效是改革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方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可行,并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谋求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新发展的若干路径

教育者要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变化,努力谋求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新发展。笔者认为,当前,谋求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新发展应遵循以下路径: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相互对应、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工作方法,二者各有其特点,同时又密切联系。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效果的取得,有赖于二者的结合与互补。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显性教育方法是理想信念教育者运用的主导方式。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原先那种较为单一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也被对信息的选择、判断、整合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因此,单纯的显性教育已难以完成对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塑造,它必须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互相补充,共同发挥出最大效益。

(二)继承、借鉴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改进,坚持继承、借鉴和发展的主要原则有:

一要继承我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党成功地把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理想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成功的方法,仍是我们今后理想信念教育要继承和掌握的方法。

二要借鉴国外的有益成果和经验,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充实、拓宽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三要善于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归纳总结新的方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许多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面对着复杂的环境,面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学生实际,洞察和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注意寻找并把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求与当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将正确的教育原则生动地体现在灵活多样的方法之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时代特点,反映教育规律的新方法。

(三)“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许多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是个人感情方面的事情,没有必要进行强行的知识性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搞清楚理想信念与知识及感情和意志等的关系,确立理想信念教育的“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

理想信念是知情意的合金,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要把“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结合起来。对于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而言,首先,教育者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教育,讲清为什么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理”,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价值性和理性逻辑性的力量让大学生信服。其次,要在“以理服人”的基础上“以情感人”。仅有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认识还是不够的,要确立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还需要大学生投入极大的感情,产生热爱和敬仰之情。没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热情,就难以建立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真正的信仰。

参考文献

[1] 隋玉杰主编。个案工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理想信念教育 篇五

关键词: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了实现党内和谐,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党的思想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作为党的思想建设重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一、新时期党员理想信念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想信念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党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党员丧失了理想信念,失去了精神支柱,对奋斗目标开始怀疑;部分党员理论素养较低,理想信念容易动摇,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迅速膨胀,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战斗力,不断创新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二、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方式和创新途径

(一)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理论仍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严谨、最科学、最全面、最具活力,而且不断向前发展的完备的思想体系,有力地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这是被无数实践证实过的。所以,新时期,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要求党员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科学发展观认清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2.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共产党员只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并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才会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加强对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用马克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大理想。

3.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和世界变得更为密切,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造成一些党员丧失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失去了精神支柱,有些甚至对奋斗目标开始怀疑,失去了对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因此,新时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增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容,增强党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二)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创新途径

1.拓展方式方法,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拓展方式方法,如可以精心设计教育环节:设计一个活动,讲述或剖析具体的案例,或者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等方式,实现一次震撼或启迪,达到知情合一,情景交融的精神洗礼。党员学习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交流式、辩论式、讨论式、体验式、研究式、考察式等等,党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相互交流和探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性,提高教育效果。

2.完善教育内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把握时代的脉搏,增强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党员理想信念的主要表现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保持清廉、务实的作风等等。所以,在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信心方面的教育,丰富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成果。

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论形态完美和尽善的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党员的具体思想状况和社会实际,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为党员提供详细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放到,进而有效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一些社会矛盾,党员会产生一些疑问或困惑,这时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用事实检验理论,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4.优化教育制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为了达到预期的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优化教育制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的工作能力、思想觉悟,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同时,还要制定定期对党员思想进行分析的制度,随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结合党员的思想动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教育,提高理想教育的效果。

三、作为一名党群工作者新时期对党员教育的思考

理想信念是最高的价值追求,统摄和支配着其他价值观念,主宰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灵魂,对人们的思想和言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党群工作者,要对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带头坚定理想信念,时时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思想建设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同时,党群工作者还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确行驶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各项权力,清正廉洁,依法办事,树立新时期党员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陈龙彪,黎齐英。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07,02:8-11.

理想信念教育 篇六

关键词:理想信念;中学生;中学政治课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进的动力,我们只有扬起理想的风帆,努力拼搏,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当然,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我们有披荆斩棘的坚定信念,才有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抵达成功的彼岸。所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一、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1.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理想的笃信与支持状态。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古今中外,凡是为人类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无不具有崇高、远大的理想。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要重视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2.时展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以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根红线,党和国家的历届领导同志一直都很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同志曾强调,“要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民族传统教育”。同志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都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改革开放、社会变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也冲击着青少年的心灵。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规章制度与价值体系逐渐解体,而新的制度和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不劳而获的剥削思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有不少表现,它表现为抢劫、偷盗、贪污、腐败、坑蒙拐骗等社会现象,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当下,必须对中学生进行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必须传承好民族文化的精髓,坚持坚定的理想信念。

3.中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但由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过程中,对于社会现实和自身的认识常常会存在偏颇,容易冲动,受到挫折又极易气馁,所以青少年学生需要有明确的的理想目标和明智的理想选择。

当下的很多中学生,特别是城市中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总是尽一切可能地创造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从来没有感受过缺乏什么。生活过得太安逸了,就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失去了竞争意识。缺乏进取心是当下很多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教育者,笔者深感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当前政治课堂的理想信念教育现状

理想信念的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的德育目标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都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现阶段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中学生的成长需要,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领社会风尚,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标定位不准,内容相对滞后

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多层次的特点。理想信念的形成大体上也是按照生活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社会理想信念的模式向前发展。在我国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强调的是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以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种过大、过高的目标要求,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过分强调社会理想信念的教育和理论灌输,缺乏其他层次性的内容,无法形成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合力,也导致中学生无法形成认同而知行分离,不利于促成其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

从内容的编排来看,人教版政治课新教材关注了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三贴近”教育原则,但在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部分却仍然是裹足不前,缺乏为国家培养各层次人才的教育大理念,使德育教育目标难以实现。而且,在整个中学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安排上,理想信念教育核心地位都不够突出。既然理想信念教育对一个人影响重大,那么我们就要充分重视起来,在每一学年、每一学期都要有相应的、具体的理想信念教育目标。

2.教育的方式和手段落后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树立新的师生观,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但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育者仍然习惯于理论灌输式教育,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热情,或者边缘化于课堂。

如果没有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判断,理想信念教育是很难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也就难以成为激发其上进的动力。当前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进行,教育者要深入研究使课堂生动有效的方法。

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政治课堂也应该打破封闭性教育的现状,改革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3.教育评价机制的欠缺

在“升学率”几乎是评价学校教学效果唯一指标的当下,学生的考试分数依然是评价教师工作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因素,而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很难通过考试的分数被直观地反映出来,这便成了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尴尬。虽然理想信念的正确与否对中学生的一生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它在具体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又处在似乎可有可无的境地。

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使教育带有太多的功利主义色彩,这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理想的实现带来了不少障碍。

三、加强中学政治课堂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1.推进政治课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改革

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来建构教材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政治课教学中,要增强针对性,突出层次性。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每个年级也有不同的内容,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成长特点。

从把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分为社会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理想信念教育,政治课的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层次性。可以这样划分:初一、初二年级,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启发他们把生活理想渗入社会理想;初三、高一年级,有意识地把信仰的知识融入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和正确的社会理想;高二、高三年级,开展“人生、理想、信仰”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以科学的人生观去追求和实现理想。通过这样的设计,使理想信念教育层层递进、环环相接,不断取得好的效果。

总之,理想信念教育一定要充分地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关注时展,科学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情感体验与共鸣中升华形成理想信念。

2.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提高政治课堂的科技含量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使政治课教育时时保持丰富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政治课堂,筛选时代感强、影响力大的事件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

运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治、经济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冲击,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存在和发展已经是客观事实。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改变单纯地灌输,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用启发式的教育手段指导学生在对各种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甄别的基础上,自主合理地选择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把符合时展要求的理想信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学生的思想中。

3.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自古以来,教师就承担着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对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败。

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政治课教师肩负着言传身教的重任,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教学业务水平,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和职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仅在课堂上能够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自身的道德品格影响感化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学生。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学习型人才,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拓展视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纠正存在的错误思想认识,认清自身的社会责任,确立和坚定为社会服务的信念。

4.关注学生的课堂成长

如果我们把教育分为教师的指导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那么所有的教育其实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因为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我自体验、感悟、内化、升华,教育者的教育才算是达到了目的。由于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中学生常常会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而困惑,这是由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不确切造成的,这时候一方面需要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学生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让学生认识到理想随着知识阅历增长发生改变都是正常的。

有理想但是如果没有行动,那就是幻想和空想。面对这个缺乏艰苦磨练的群体,教师一定要让中学生理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培养中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成为一种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因为它是连接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总之,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影响人一生的教育,也是一个人一生都要持续进行的自我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个人思想观念发展成型的关键时期——中学阶段,教师更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理想信念教育,这既是政治课堂的任务,更是教育的责任。有积极健康理想信念的人是幸福的人,有积极健康理想信念价值观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理论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4,(11).

[2]杨维,刘苍劲。现代社会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基本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08).

理想信念教育范文 篇七

虞晓东,男,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刘望秀,女,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讲师。

王伟波,男,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2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是对理想的支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取决于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但是,由于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各种社会问题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难以避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渗透难以完全封堵和大学生功利化趋向和“去政治化”倾向难以消除2等原因,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现象,它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心理机制,内容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肯定参与个体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3可见情感、需要、动机、意志和认知等心理因素是影响理想信念形成的主观因素。无疑,对情感、需要、动机、意志和认知等心理因素的合理应用和干预可以成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径。

一、需要路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分层教育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4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需要的起源分类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关于需要的结构,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的理论影响最大,为我们广泛应用。马斯洛(1968)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结构,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理想信念的形成以需要为前提,只有符合主体的价值观、目标、愿望和兴趣的事物,主体才会形成相应的理想信念并付之于行动。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大学生的具体需求从发,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需要,找准理想信念的着力点,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大学生生活理想的教育

理想从内容上可划分为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下往上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教育。一个人只有在生存得到保障,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其他需要。可见在做好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的同时,也要着力于大学生生活理想的教育。

(二)着力于大学生个人理想的教育

在注重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应着力于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重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社会理想是指特定社会的阶级或民众对待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级终极发展归宿之理想的把握和持有,是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5。大学生个人理想是指学生对自己未来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对自己的前途、人生状态和归宿等的把握和持有。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和重视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实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在获得个人成长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重视阶段目标的实现。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理想教育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信念教育,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是共同目标的终极归宿。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为了避免大学生因此而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遥不可及的,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要加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重视阶段目标的实现,以增强大学生共产主义的信心。

二、情感路径――积极情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催化剂

梁启超曾说过:“宗教这样东西,完全是情感的。情感这样东西,含有秘密性,想要用理性来解剖他,是不可能的。凡有信仰的人,对于他所信仰的事,总含有几分呆气,自己已经是不知其然而然,旁人越发莫名其妙……情感结晶,便是宗教化。白热度情感,名之曰宗教。6同时他还认为“只有情感能变易情感,理性绝对不能变易情感”。可见情感在信念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即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从而更有力地激发有机体的行为7。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大小还和情感的强度有关。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人的认识活动和操作效果,痛苦、恐惧等负性情绪则降低操作的效果。当人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他容易注意事物好的一面,态度变得和善,也乐于助人,勇于承担重任;在消极情感下,人看问题易于悲观,懒于追求,更容易产生消极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师的教育心理需要和学生接受教育需要互相印照的过程,是师生间‘心理交流’的过程” 8,由此可见,没有积极的情感是与学生心理需要格格不入的。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运用积极情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内心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最好不要采取简单的说教或强制性要求等措施,这些做法不仅影响师生间的关系,也不利于达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三、动机路径――积极调动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4。动机具有激活功能(发动行为)、指向功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和维持和调整行为的功能。由此可知,只要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学生就会产生接受教育的动机,这个动机就会促使学生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为自身发展设定目标,并为之自觉地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自我教育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才能起作用,而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是其主观能动性8,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同样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旦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受教育的动机形成,就有利于将科学的理想信念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转化为其自己个人的理想信念,从而达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

励志教育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式之一,其具体做法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树立自己的目标,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加强励志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形成牢固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自觉形成与社会主义理想相一致的理想信念。

四、角色路径――强化大学生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

20世纪20 至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充当了一定的社会角色,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一定的道德环境中8。人们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果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就理想信念而言,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的期待也不一样。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要通过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不断强化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重任,觉知自己的责任。

五、知情意行和谐统一路径――引导大学生践行正确的理想信念

心理学将认知定义为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行为是有机体的外显活动。心理学理论表明:受教育者每一种思想或是理想信念的的形成,其诸要素(知、情、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是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的。8如大学生总存在的 “言行不一致”、“虎头蛇尾”等现象,就是知情意行不平衡的表现。认识是基础、情感和意志是动力、行为则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外部表现,四者相辅相成,只有使四者全面和谐地发展,才能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在认知上,要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当代大学生应当确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此外,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还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时,要使大学生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对此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的7篇理想信念教育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理想信念教育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最新范文

质量守恒定律【精选8篇】11-30

送给爱人的新年祝福语最新4篇11-30

网站计划范文【最新3篇】11-30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最新2篇11-30

计划书英文范文最新3篇11-30

光明与磊落通用2篇11-30

生活哲理散文范文(精选8篇)11-30

寒假十课范文6篇11-30

赞美水的作文范文【优秀5篇】11-30

唯美文字控说说(精选3篇)11-30

129 24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