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简介(最新5篇)

时间:2023-01-23 15:55:25

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长平之战,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为了加深您对于长平之战的写作认知,下面山草香给大家整理了5篇长平之战简介,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长平之战详情 篇一

攻占上党

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初,秦昭王一路军队攻打并占领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慑韩国。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昭王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接应上党的百姓。

廉颇固守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音:加,裨将的名)。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六月,赵军失利,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的尉官。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坚守在营垒里不出去应战。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夺下赵军西边的营垒,俘虏了两名赵国尉官。

赵军数战不利,赵国的主将廉颇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兵都坚守不出去应战,因此,赵孝成王认为廉颇坚壁不出是胆怯的表现,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实际上,廉颇准备以以逸待劳的方式首先挫杀秦军的锐势,然后等待有利时机再出击。而两军长期相持,对于远征千里的秦军来说,实际上意味着走向失败。秦军历来善于突进急击,只有速战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势一旦受挫,往往就会导致士气的凋败和进攻实力的摧折。秦军主将王龁长期求战不得,秦军所面临的高山夜寒,粮草不继,士卒病伤等不利条件,都使他为久困长平而深深忧虑。

赵国议和

当赵军初战失利时,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而虞卿则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但是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说“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秦国知道天下之不救赵国,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赵孝成王最终没有采纳虞卿的谏议,郑朱到了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孤立。

赵括上任

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坚壁不敢战,将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谏阻,派赵括去接替廉颇为主将。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七月,赵括统率一部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到任后更换部队将领,改变军中制度,又一改廉颇的作战方针,主动出兵进攻秦军。

白起用计

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便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改命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令军中严守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不问虚实,就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赵国的军队无法攻破坚固的秦军营垒。

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

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以待救援。

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www.shancaoxiang.com),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

秦军获胜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

于是,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

赵国军队因无主将指挥,40万士兵向秦将白起投降。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于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45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秦军也伤亡大半,国内空虚。

长平之战 篇二

战国时,秦大将王龁率数十万兵马像滚滚乌云一样笼罩住韩国上党城(今山西省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城以东地区),城中一将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逃到赵国哀哀求救,赵王立刻派遣大将军廉颇率20多万兵马前往解围。不料,赵秦两军在长平遭遇,廉颇将军在马上一声呐喊,只见战马兵车卷起漫漫黄尘,鼓声阵阵,热浪翻滚,两军混战一起,杀得天昏地暗。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廉颇见无法解救上党之围,为保存实力,只得鸣金收兵,兵退十里,筑起数十座营垒坚守不出,以逸待劳。

秦军日日攻打赵军营垒,都被廉颇的弓箭手射了回去,一连打了四个月,还是攻不破。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急得秦将王龁坐在马上泼口大骂。

王龁为什么这样急呢?因为他知道秦国离长平太远,粮草运输十分困难,一旦粮草供应不上,士兵们吃不饱肚子,军心就会动摇,若廉颇到那时率师反攻,秦军必然大败,所以他只有速战速决才是上策。正当王龁急得火烧眉毛的时候,忽然探马来报告说:赵国又派20万人马,由赵括率师前来换廉颇守阵,廉颇已回老家邯郸去了。

王龁猛听得又来了这么多敌军,心头怦然一惊,又一听来的是赵括,不禁仰天大笑:“哈哈,是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呀!”这王能为何大笑?原来,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了。

秦军知道廉颇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有他在,就别指望攻下赵军防线,为迅速扭转战局,秦国暗派奸细潜进赵王的官中,用一箱箱黄金收买贿赂赵王身边的几个谋臣,要他们在四下里散布谣言,说廉颇的坏话。

这招真灵,几天之内,赵国王宫内外、街头巷尾谣言四起,都在传说秦国人最害怕赵奢,听说赵奢的儿子赵括精通兵法,又有谋略,武艺高强,秦兵一听他的名字就吓得屁滚尿流,要是他当元帅攻打长平,秦兵早吓跑了。

还有的说,廉颇那老头已不行了,越老越胆小,秦兵在阵前骂阵,他都不敢出来答话……总之,廉颇远不如赵括,此次秦赵一战,非赵括出征不可。

谣言像股妖风,恨快吹进赵王的耳朵,他心头顿时生起疑团:怪不得廉颇这几个月坚壁不出,原来是胆怯了,也难怪,仗打多了只会越打胆越小,枉费了几个月的兵马粮草,他还暗暗责怪自己用人不当。随后,他问身边的几位谋士:“听说赵括是位难得的将才,你们是否了解?”他哪儿知道,他身边的这几个人早已被秦国收买了;他们一听赵王问起这事,连忙向赵王推荐赵括,并煞有介事地吹嘘赵括的军事才能。赵王听罢,欣喜异常,便卞定决心,改用赵括去接替廉颇。他唤人前去速速把赵括叫来,赵括一听赵王有情,两只黑闪闪的眼珠骨碌碌转,又摸摸下巴颏那撮灰胡子,喜不自胜地催马进宫。

赵王见到赵括,吩咐他坐下,问:“爱卿能为我击退秦兵吗?”赵括站起来,踌躇满志地说:“臣从小熟读兵书战策,对攻敌、防守、布兵排阵了若指掌,杀退秦兵,不在话下。”赵王问道:“秦国有两员大将,一个白起,一个王龁,听说那白起武功盖世,杀人如麻,诸将都十分惧伯,不知是真是假?”赵括知道白起不在两军阵前,便嘲笑道:“街传巷议不足挂齿,白起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打韩国,一下子杀死24万兵将;攻魂国,斩关破寨61城,砍下13万人的脑袋,这都是老皇历了。此一时彼一时,今日不同往日,他再也抖不出当年的威风了。”赵王忙问:“爱卿的武功与白起、王龁比如何?”赵括先是一怔,又微微笑道:“实不相瞒,白起不是我的对手,王龁我根本不放在眼里,不过这小子运气大好了,偏巧碰上胆小如鼠的廉颇,要换了我,哼,准像秋凤扫落叶一样把他扫回秦国去了!”赵王一听大喜,当即决定,任命赵括为元帅,到长平把那“胆小如鼠”的廉颇撤下来。临行之时,赵王对赵括大加犒赏,送给他整箱整箱的黄金,整车整车的绞罗绸缎,并且又增派20万精兵强将随他出征。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 篇三

在这场战争里,赵国共派遣出了大约45万士兵,可最后活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如此惨烈的伤亡数目给赵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因败于秦国而元气大伤。赵国在战争中不仅失去了众多的兵马,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战后,无论是国内的经济建设,还是军事上的休养生息,赵国都很难再调整恢复到战前的情况。如果说,长平之战没有发生的时候,赵国还拥有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力量。那么,长平之战发生后,它是真的再也无力单独与秦国对抗了。

长平之战除了对赵国产生重创,对当时的天下局势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此后,这场战争为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长平之战分析 篇四

中文名称:长平之战

参战部队:秦国 赵国

战争结果:赵国惨败

时  间:前262年-前260年

地  点: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人  物:白起 王龁 廉颇 赵括

长平之战简介 篇五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以白起为将攻打韩国。秦军很快攻占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国都之间的联系。韩国想割让上党郡向强秦求和,但是驻守上党郡的守将冯亭不愿投降强秦,他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

公元前260年,秦以左庶长王龅为将攻打韩,占领上党。上党的百姓都逃到了赵国,赵国出兵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驻守,以镇抚上党的百姓。四月,王龅攻打赵国。赵国派出大将廉颇率军抵抗。六月,赵军初战失利。七月,赵军修筑营垒。秦军再次攻打赵军营垒,攻克赵军西垒壁,大败赵军。

当时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不足,加之好战嗜杀的恶名(即“虎狼之国”的名声),在上党地区不得民心。而赵军补给却源源不断,又有上党军民的支持。所以秦军想速战速决。赵军主将廉颇根据敌强我弱又初战失利的情形,就决定采取了坚守营垒、以逸待劳的正确方针。秦军多次在阵前挑战,赵军都不予以理睬。赵王不明事理,还几次责备廉颇。秦将怕长期相持秦军粮草不济,就据实禀告秦王。秦王采用应侯范雎的计策,派人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并散步谣言说:“秦国最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廉颇老了很容易对付,他很快就要投降了。”赵王本来就埋怨廉颇战事接连失利,致使兵力损失,又责怪他坚壁不出不肯迎战。因此他相信了流言,就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为将,派赵括率兵迎战秦军。

赵括就任后,一反廉颇的做法,改坚壁固守为主动出击。不仅如此,他还阵前改变军制,临时撤换大批将领,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见赵国中计后,又悄悄地以身经百战的白起为将。

秦国大将白起面对骄傲轻敌的赵括,决定采用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法。他下令前沿部队在赵军进攻时,假装战败后撤,主力组成袋状阵形,另外派出5000精兵,伺机割裂赵军阵形。八月,赵括在不清楚敌人虚实的情况下,贸然进攻。秦军假装战败后撤,暗中在两翼埋伏兵力准备突袭赵军。赵军追击到秦军壁垒下,但由于秦军早有准备,无法攻破。白起下令两翼的军队迅速出击,把赵军截成三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赵军运送粮草的道路也被截断。秦军又派出骑兵不断扰乱赵军。赵军形势危急,只好修筑营垒坚守等待援军。秦王得知赵军运送粮草的道路被切断后,亲自到河内督战,又征发军队割断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动员全国的力量与赵国作战。

到了九月,赵军已经有46天没有粮食了。士兵饥饿不已,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后煮食的现象。赵括实在走投无路,就重新整顿队伍,把军队分成四队轮番突围,但最终也没有得逞。后来,他亲自率军出战,被秦军射杀。赵军大败,40万大军全部投降。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将他们分散隔离后,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伤病的小兵回去报信。这一战赵国朝野为之震动。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包围歼灭战。这次战争,使得最具实力统一中国的赵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从而使秦国实力大增。由此,秦国的国力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诸侯国。这一战推进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5篇长平之战简介,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长平之战的相关认知。

最新范文

屹立的意思是什么【优秀3篇】01-23

最喜欢的英文怎么读翻译是什么(优秀6篇)01-23

crack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最新6篇01-23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五个阶段_汉字的演变01-23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五个阶段_汉字的演变01-23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优秀4篇)01-23

嵇康的历史故事_嵇康有关的故事【最新4篇01-23

妈妈用英语怎么说_翻译是什么(优秀3篇)01-23

lose的过去式是什么【最新3篇】01-23

地址用英语怎么说优秀4篇01-23

129 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