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优秀10篇

时间:2024-04-27 17:54:36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本文是小编帮大家收集的10篇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篇一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综合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60-03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中国高等教学本科生教育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础课程,现在已扩大为面向经管类、工科相关专业本科生、MBA、EMBA、工程硕士等开设(本文探讨面向经管类本科生的课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从产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外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美国部分大学的管理学专业、经济学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等成立教师研究小组,开设MIS课程,后又开设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有了第一批MIS博士生。此阶段明尼苏达大学明尼阿波利斯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Minneapolis,简称UMN)的MIS课程和专业发展较快,后来引领MIS前进、培养信息系统教育师资的园地。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MIS走向成熟和全面发展的时代,各国高校纷纷设立MIS课程和专业建设计划和成果,如麻省理工斯隆学院、哈佛、UMN、纽约大学斯特恩分校等在MIS理论与应用上有自己的擅长研究领域[1]。

在中国,管理信息系统一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1980年清华大学首次试办了MIS专业。1981年,中国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首先引入并开设MIS课程,随后一些重点院校的管理科学专业逐步开设,并扩展到计算机专业等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后,MIS伴随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进步开始真正迅速发展,成为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分割的要素之一[2]。

青海省高校内,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依据各校专业特色开设此课程,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如青海大学为经管类专业、计算机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青海民族大学为工商管理MBA开设,青海师范大学向计算机专业和藏文信息处理专业开设。

就国内MIS课程的建设情况而言,因学校性质不同存在差异。工科院校偏重于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理与开发过程,而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偏重于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3]。不过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以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展开。除教学内容的取舍外,各高校不断进行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国外院校对MIS课程的定位侧重于让学生理解MIS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实际应用情况。主要以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展开课程的教学内容,极其注重启发式、案例驱动式教学。以美国为例,其MIS program在学生掌握了有关MIS基本知识和结构化、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企业的特定MIS应用场景或特定MIS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企业中MIS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学习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学科,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体系。课程综合性、系统性、知识交叉性、实践性强。从技术角度讲,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管理学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和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熟悉各行业、各领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更易就业。但这门课程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导致学习课程具有较小的趣味性。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交叉性增加了教学难度,给教师带来较大挑战。如果采用传统的、缺少互动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更不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此,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学,学出收获,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本文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适合MIS教学的三向式案例教学法。

三、三向式案例教学法及其在MIS课程中的应用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一体,面向三个方向展开:老师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指导上机实验;学生思考吸收理论,完成实验,在综合案例讲解环节向老师和学生汇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MIS综合案例,为老师提供新视角和启发点;在综合案例讲解环节,其他同学向主讲学生提问,探讨知识点,交流心得,共同提高(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三个方向的教与学,简称三向式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不是体现在一两堂课中,而是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巩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有助于知识延伸和思维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多渠道汲取知识(教材、网络、教师、其他同学、实践经历等),同时对教师也有启迪性。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融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综合教学为一体。以下结合青海大学开设的MIS课程进行三向式案例教学环节设计。

青海大学MIS课程共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16)。理论教学围绕MIS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开发与管理、应用举例等内容展开[4~5],共12个知识模块: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与维护、信息系统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举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实践环节包括五个课程内实验:实际系统演示(演示型)、数据库操作(验证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设计型)、综合案例―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型)。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32学时后开始。课内实验中四类实验的要求、层次和支撑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向式案例教学环节具体设计如下:(1)教师按教学大纲和进程计划要求,完成课程前42学时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MIS理论知识。(2)课程前10学时的实验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为综合型实验奠定基础。(3)课程后6实验学时(实验5:综合案例―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实际MIS的开发。小组一般由5~6人构成,由组长管理和分工。开发题目先由学生提出,教师进行完善和确认后确定,保证结合具体行业或具体企业开发。在此6学时和课余时间内,各小组共同讨论、明确分工,认真完成实际系统的调研、可行性分析、系统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并尽可能完成系统实施(青海大学大二学生第四学期开设MIS,学生已具备数据库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开发出实际系统难度不大)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并撰写系统开发报告、系统讲解PPT文件。(4)课程理论教学的最后6学时(第12个知识模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师利用两学时时间讲解经典的MIS开发案例(重点在于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重难点)。剩余4学时,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将主动权交给各小组。各小组代表以PPT形式向全班同学和教师展示其开发的MIS系统。重点说明各环节的工作重点、难点、系统特色、系统分工、系统开发中的疑难问题等,并演示系统。小组讲解和演示结束后,其他小组的同学和教师针对小组的系统和工作进行提问(如果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可加以引导或总结,帮助学生温习和巩固相关知识点)。最后,教师依据各小组同学的工作和表现,确定成绩,并将成绩按10%的比例记入到学生的总成绩中。

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涵盖MIS教学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的最后6学时。融教师引导、学生讲解、教师评点、同学提问为一体,从三个方向展开,强化MIS课程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掌握MIS主旨,真正理解不同领域MIS的应用和开发。此方法中融会了多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如对比法、启发法、讨论法等,利用“案例―理论―建构”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加深了对MIS和企业战略之间关系的理解;利用“引导―发现―研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利用“参与―互动―自主”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对锻炼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实际应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验内容强度适中,时间分配恰当。(2)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每位同学积极参与,熟悉系统开发的全过程。(3)选择的企业规模适中,管理规范,基础数据齐全。(4)合理分配各小组讲解、提问和答疑的时间,突出重点。

四、结论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从师对生、生对生、生对师三个方向展开,融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参与式教学于一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团体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应用到其他类似课程中。

参考文献:

[1]卞艺杰。国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

[2]王颖,吴克河。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3]卢志平,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2009,(4).

[4]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5]滕佳东。管理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

Application of Three-Directional Case Teaching i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XU Sheng-j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Abstract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analyzes the necessities of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ourse,brings out three-directional case teaching and applies it in the course,designs relevant teaching chains.

信息管理系统 篇二

文章阐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进行论述。期望通过研究能够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

医院;管理;系统;应用

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简称HIS,HIS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管理相关信息,其应用优势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有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医院应用HIS后,一方面可以为病患提供便利,如交费和取药的时间大幅度缩短;另一方面防止了各种药品、药剂、医疗耗材等丢失以及借药、换药等情况的发生,医院资产的流失问题获得了有效解决。借助HIS系统,医院管理层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及数据,如病患总数、床位使用情况等。

1.2有利于效益的提高

医院应用HIS后,药品和诊疗等项目的划价与结算全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患者可以通过相关科室的计算机对自己的费用情况进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收费的透明度,不但使医院的社会效益获得了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

1.3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HIS的应用,使医护以及药品管理等人员原本繁多、复杂的工作流程得以简化,借助系统能够更快地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这不但使工作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且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2.1HIS功能模块设计

结合当前医院管理的特点,对HIS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整个系统由以下三大模块组成,即门诊子系统、住院子系统以及行政管理子系统,下面分别对其设计进行论述。(1)门诊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收费站、工作站、诊室以及门诊部管理。①挂号收费模块。挂号是患者到院就医的首要环节,它的重点是对患者进行分类和分流,从而使所有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送入到各诊室的医生工作站进行诊疗。②工作站模块。当患者挂号后,会根据其就诊需要将他们送到相应的门诊医生工作站当中,该模块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医生的诊疗需要以及诊疗结果的传递。它是门诊子系统的核心,能够对多种信息进行处理,如诊疗、检验检查、处方、治疗、手术等,同时还能提供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2)住院子系统。该子系统由以下模块组成:①住院部收入科管理。为了给需要进行住院就医的患者提供相关服务,医院通常都会设置住院部收入处,其操作模块应当包含床位查询、出入院手续办理、预交诊疗资金管理等。同时,还提供以下功能:住院患者费用录入、收费明细打印、费用结算、发票及欠款管理等,为患者及医院提供准确的费用信息;②临床科室管理。住院部病患区域护士站管理子系统主要起协助的作用,如协助护士对医生工作站下达的医嘱进行核对与处理,协助护士站完成相关的日常工作等,该模块的功能包括病房、床位、病患信息、医嘱、护士站、药品及费用等管理。(3)行政管理子系统。医保管理是该子系统的核心模块,其具体功能如下:相关费用查询、医保报表、数据对照、成本核算查询等,电子病历管理、院长查询、系统维护等。

2.2HIS的应用实践

在医院管理中,住院管理是重中之重,因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故此管理难度较大。HIS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住院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文章重点分析HIS中住院子系统的医生工作站的功能应用。工作人员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在功能模块选项界面中的医生工作站登录HIS。登录时必须选择科室,并在医生工作站管理模块下建立过程、医嘱、手术申请等功能。在操作界面对患者进行具体分类,单击列表中的患者可以查看与之相关的信息。医嘱管理窗口可开立医嘱,系统自动默认开立长期医嘱,如果是临时医嘱则可通过相关选项调整;开立医嘱时,正确选择医嘱类型,开立长期医嘱时需要录入以下信息:药品的单次用量、频次、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停药时间等;开立临时医嘱时则应当录入以下信息:药品的使用方法、单次用量及总量。在进行临时医嘱的开立时,药品会对库存量进行判断,若是库存不足,系统会自动提示。

3结论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HIS的应用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获得了显著提升,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鉴于此,各大医院应当加快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这对于医院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哲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王润玲。信息系统应用对医院管理提升的多角度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篇三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任务重任课老师需讲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方法,数据整合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管理技术,辅助决策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对象持久化技术,软件测试方法,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内容(见图1)。因此,课程内容繁多,考虑课时所限,单独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很难熟悉、掌握课程的内容。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更新快1.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已逐渐从早期的主机集中式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C/S模式)再到如今广泛应用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B/S模式)的方向发展。B/S模式是从传统的C/S模式发展起来的计算模式。C/S是松耦合系统,是通过消息传递机制来进行对话的,由客户端发出请求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经传递机制送回到客户端来,而B/S模式是把C/S模式的服务器端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分解成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同时也简化了C/S模式的客户端,仅保留其表示功能,从而成为了一种典型的三级结构模式:表示层、处理层和数据层。2.程序设计的语言。已由最初面向过程的程序语言(如C语言)发展到如今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VB、Java、.net);Java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C++语言。Java是一个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继承了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Java舍弃了C++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指针(以引用取代)、运算符重载(operatoroverloading)、多重继承(以接口取代)等特性,增加了垃圾回收器功能用于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员不用再为内存管理而担忧。在JavaSE1.5版本中,Java又引入了泛型编程(GenericProgramming)、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等语言特性。3.数据的采集方式。由原来的人工录入发展到如今的条形码、RFID、GPS等物流网设备的采集。条形码识别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是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由一组排列规则的、黑白相间的、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这些条状符号对应着不同的数字,能够很方便地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并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方法表示不同的含义。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系统一样,RFID系统也是由信息载体和信息获取装置组成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的简称。提供车辆定位、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要实现以上所有功能必须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要素。4.互联网核心技术。逐渐从Web1.0(以数据为核心)发展到Web2.0(以人为出发点)。Web1.0以门户网站等技术为代表,强调内容的组织与提供;而Web2.0技术以Wiki等自服务模式为主,强调自服务和内容由使用都自动生成。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5.系统整体观念。由原来的独立系统开发逐渐延展到现在集成系统的开发。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正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企业各部门根据其自身需求,有的自行开发了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的购买了相应的软件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在建设时期、开发技术、使用设备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了其相互之间很难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满足各级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需要,系统集成为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金的开发多数针对信息系统集成的框架体系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的相关技术两方面进行阐述,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仓库技术、中间件技术、SOA架构、决策技术、WSH架构、异构数据整合技术、WebService技术等。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多样各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高校几乎都出版了相关的教材,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偏重点不相同,教材和授课内容上的差异也较大,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授课不能采用“拿来主义”,必须结合学校特色开展教学。

二、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注重理论教学,缺乏案例教学。部分老师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强调理论的介绍,忽略了案例的作用,不仅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甚至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材,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致使教学与生活脱离、理论与实际脱节,忽略了真理形成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案例教学是加深学生理解、增强记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目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教学案例的改革过程中,编制的许多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仍然处于浅层次,低水平,况且是凌乱的几个点,不能贯穿成一条线,很难在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中全面展开应用。期待从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同仁和专家们,共同研究探索,资源共享,使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过分强调案例教学,讲授知识少。一味地强调案例教学,案例充分,所讲内容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但是讲授的内容相应会有所限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点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讲授。案例教学需要师生双边互动,一般耗时较多。如果授课内容较多而课时受限,就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建议在讲授重点内容时,精选案例,精心策划组织实施案例法教学。如果不考虑学科的特点过分强调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无异于一般举例,这既不现实也不科学。3.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由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主干课程,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的学习重点也应该有所偏差,根据专业特色。案例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涉及生活和学生所学专业的各个方面,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成为知识的载体,它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能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有用性”更鲜明地体现出来。实践探索证明,案例教学的确是教学的一种好的方式,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难点,探讨多种方法。1.结合专业特色,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其主干课程,授课时要从真实软件项目中总结、归纳软件开发全过程作为案例,包括: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运行与维护等。针对如航运管理、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生,选定物流管理系统、水路运证系统等学生熟悉的领域中的开发过程作为案例,将会加快学生的理解和记忆。2.综合考虑课程约束,制定恰当案例辅助学生多视角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专业不同,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课时安排有时也存在差异,如课时为72学时、54学时和36学时。对72学时,可以选用一些涉及面广、业务逻辑复杂的信息系统;而对36学时,最好选用一些结构简单、功能少的小系统。3.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对案例产生疑问,循序渐进掌握理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选定之后,每次课程结束时,提出下一节课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给学生留充足的课后时间来分析探讨、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课堂上,直接针对问题,引导学生来尝试解决,除非难点问题,直接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决绝办法,并举一反三。

四、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

信息管理系统 篇四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提高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各科应用信息化管理后住院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2010年1月—2011年12月各科应用信息化管理前住院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直接护理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者各项间接护理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建新型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有效优化临床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效率性,对临床科室住院患者整体恢复过程具有极大的帮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

新型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影响

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护理管理系统、临床护理系统,通过收集、储存处理和检索显示所需动态资料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院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4年随机抽选的600例患者,分析新型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提高临床科室护理工作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各科应用信息化管理后住院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障碍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药物或乙醇依赖者,其中男130例、女170例,年龄22岁~68岁,平均年龄(46.38±6.05)岁。另选2010年1月—2011年12月各科应用信息化管理前住院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6例、女164例,年龄23岁~71岁,平均年龄(48.27±5.42)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临床护理信息和护理管理信息进行资源整合,查找护理隐患,改进护理流程,提升护理措施落实率及有效性,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医院管理的满意度、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应用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应用前后患者满意度和直接、间接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态度满意度、技术满意度、巡视病房满意度、陪护程度。从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病情观察到位率、基础护理落实每例所使用时间调查直接护理效果;从护理人员处理医嘱、取药,静脉药物配制、护理单书写每例所需时间调查间接护理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行护理信息化后各项直接护理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行护理信息化后各项间接护理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患者行护理信息化后态度满意度、技术满意度、巡视病房满意度、陪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及硬件设施条件下,怎样更好地合理化实施适合本院、本地区患者的护理模式一直都是我院护理管理不断探寻、改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在IT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数字化管理已渗入到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展示其高效节能的特点。我院护理部与信息科合作,采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临床护理信息和护理管理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保证了护理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及科学性,达到全院护理信息同步共享,护理管理同质化,全面提升了全院护理工作质量,实现优质护理提出的三满意。护理人员在信息数字化管理模式下,改变了原有的工作和思维模式。一系列的护理、治疗措施实行电子化执行,例如表格。式电子护理病历、患者标本及药物条码管理、执行单电子自动生成等一系列信息化变革,使得护理工作更快捷、准确,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优化了护理人员岗位设定。治疗护理时间的缩短使得护理人员能更有效地执行临床护理,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护理人员更贴近于患者,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改善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现代护理管理在力争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护理人员满意度的最大化,降低护理人员离职率,鼓励护理人员专科化发展。借助于数字化管理平台我院对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进行了改革,通过护理工作的量化考评、监控、反馈,将护理病区分为一、二、三类,各类A、B两级共6个等级的护理病区绩效区域及系数。病区内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量考核占50%,护理质量占30%及护理能级占20%。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护士工作热情,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利用在医院内部网站学习平台,护士可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掌握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激发护理人员学习热情,提升护士专业知识掌握度,提高了自身竟争力[2]。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与完善使得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工作更优质化与科学性,护理信息的整合让临床护理管理更客观与全面,能够及时反馈护理工作质量的动态变化,护理工作中发现和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护理人员通过信息上报系统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及时进行分析讨论、信息共享,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制定与修改护理流程与规章制度等,将护理工作质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临床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也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使得护理人员更好地执行查对制度与交接流程等核心制度流程,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在全面开展优质护理的当下,护理信息化建设缩短了治疗护理时间,减免了一些非护理工作,从而增加了与患者的沟通、健康教育及病情观察、专科护理等时间,减少了陪护量,让患者拥有更实在、更专业化的临床护理,体现了护理价值,使得患者满意、护理人员满意。

作者:赵静 单位: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桑宝珍,荣丽娟,李玉燕。构建护理信息化体系提升护理管理水平[J].中国护理管理,2009,9(3):39-41.

[2]韩文英,钟晓丽。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病区护士工作站常见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2):341-343.

第二篇:机房环境信息监测管理系统

摘要:

针对大量分布式电信机房运行在复杂的环境中难于监测的问题,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分布式机房环境信息集中监测管理系统,系统采用C/S架构设计,主要由机房监测终端和监控中心组成,监测终端负责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烟感和水浸传感器等对机房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进行处理;监控中心借助管理软件与各机房的监测终端建立TCP/IP通信,接收和处理各监测终端的数据,同时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根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机房环境监测系统工作稳定,能够实时回传现场的温湿度、烟感和水浸状态等信息,为电信运营商进行大规模的无人值守机房运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机房环境;运维管理;远程监测;无线通信;集中监测;无人值守

0引言

目前广电和电信运营商正朝着规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爆发式的机房站点增长速度给运维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于很多机房站点都建在户外、楼顶和山顶等恶劣的环境中,不适应人工长时间值班作业[1-3].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变化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火灾和水浸等因素,设备长时间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极易引起故障.为此,无人值守机房的建设成为了必经之路[4-5].为了能够实时监测远程机房的环境状态,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分布式机房环境信息集中监测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和机房监测终端组成,采用C/S架构设计,监测终端采集机房内的温湿度、烟感和水浸状态,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实时显示在监视器上,实现了对多个机房站点环境的远程集中监测管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适应当前广电和电信运营商的发展.

1系统架构及工作原理

分布式机房环境信息集中监测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机房监测终端和通信网络组成,监控中心服务器与机房监测终端采用C/S架构设计[6-7],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每个机房部署一台监测终端,监测终端主要由温湿度传感器、烟感和水浸状态传感器等辅助设备组成,监测终端轮询检测各环境参数的信息,通过3G无线网络接入Internet网络并与监控中心服务器建立TCP/IP的网络连接,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定时上传.监控中心部署数据服务器和专业设计的监测管理软件,由值班人员进行日常操作和管理,从各机房上传的环境数据经过处理后,实时显示在监控中心的监视器上,同时将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日后进行历史查询和统计分析.监控中心服务器还配置了短信猫,当有机房的环境参数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时,会通过短息猫向对应的运维工程师发送短信进行提醒报警,便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报警.

2监测终端硬件构成

为了方便系统的设计,缩短开发周期,系统的硬件大多采用了便于二次开的设备.监测终端主要有嵌入式控制器LPC2148、温湿度传感器DHT11、烟感传感器、水浸探测导线及调理放大电路、固态存储器、3G通信模块、LED显示屏和键盘指示灯等组成.监测终端通过机房的UPS取电,经降压电路处理后得到系统使用的12V,5V和3.3V稳定直流电压,保证了终端的持续工作供电。为了保证采集到的数据连续的上传到监控中心的数据库中,终端增加了固态存储器,当网络出现故障影响通信时,会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固态存储器中,待通信恢复后再自动上传到监控中心服务器的数据库中[8].

2.1温湿度传感器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是一种具有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带有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跟一个8位单片机连接,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并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9].DHT11采用3~5.5V范围的直流供电,通常在VDD和GND之间加一个100~200nF的电容用以去耦滤波.DHT11通过DATA接口与控制器LPC2148进行单线制串行连接通信,发出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分别发出小数和整数两部分,控制器LPC2148根据这个协议处理得到的温湿度数据.

2.2水浸监测传感器

水浸检测采用双芯漏液传感电缆,由于水也是一种导电性物质,当两根导电芯之间有水浸入时,利用液体的传导性能,会产生经过水的微弱电流(2mA左右),使电路产生电压变化,再根据电路电压降变化来判断报警的发生[10].为了节省开发时间,在调理放大电路处理部分采用了高集成度的水浸变送器EYK-JSK930,它是一款成本低廉的智能化液体泄漏检测设备,可监控长达200m的双芯漏液传感电缆.供电电压为DC9~30V,其输出信号包含继电器信号和485信号两种,方便与监控系统集成,适用于检测机房基站、仓库、图书馆、博物馆和工业现场等重要场所的实时泄漏检测.这里选用的是继电器信号模式,而且不需要外加转换模块就可以轻松的与各种监控系统相整合,一旦检测到液体,控制器立即启动继电器,输出常开常闭无源信号给控制器LPC2148,实现报警及远程设备的控制.

2.3烟感探测

烟感探测器分离子式和光电式两种.由于光电式具有工作稳定、使用方便和性价比高的优点,这里采用光电式烟感探测器.光电式烟感探测器主要由红外发光管和光敏元件组成,由于散射光的强弱与烟的浓度成正比,当红外光束被烟尘粒子散射后光敏管接收到的光强会发生变化,并转化为电信号.设计的系统采用高集成度的光电感烟探测器JTY-GD-2412/24E,它采用了现代工艺技术,继电器控制输出.若传感器通电,在正常状态,LED灯每十秒闪烁一次.若触发了报警,LED灯将锁定恒亮[11].对探测器电源的监视是通过在探测器电源回路末端安装一电源监视终端继电器来完成.当电流加上并流过探测器时,终端电源监视模块被上电,其继电器触点闭合使控制器的报警回路形成闭合的串联电路.一旦断电或探测器回路断开,终端模块将失电,继电器触点脱开并向控制器触发故障信号,保证了设备的可靠运行.

3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分监测终端和监控中心管理软件两部分,承载着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

3.1监测终端软件

监测终端在ARM处理器LPC2148平台上设计,故软件开发和调试采用了ARM处理器集成开发工具ADS1.2,监测终端工作在一个循环的程序中[12]。机房监测终端开机启动后,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再通过向3G无线通信模块的串口发送指令进行与监控中心服务器的TCP/IP网络连接,连接成功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发来的指令(如:设置采集周期等),然后采集机房温湿度、烟感和水浸状态等环境信息,再将采集时间、机房编号和采集到的数据打包,通过建立的TCP/IP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和设备的运行状态显示在本地的LED屏上,根据系统的设置,延时n秒后,进入下一次循环.

3.2监控中心监测管理软件

监控中心服务器管理软件采用VC++6.0作为开发工具,主要由系统参数设置、机房平面图管理、温湿度模块、水浸探测、烟感探测、数据库、统计分析、短信猫、历史曲线、打印输出和报警等功能组成[13-15].监控中心服务器具有固定的公网IP和端口号,并采用专用光纤接入Internet网络.各机房监测终端上电后会主动与服务器建立TCP/IP网络连接[16].服务器首先下发机房监测终端的工作模式和配置,如程序的循环周期、各环境参数的安全阈值等,然后接收上传的温湿度、烟感和水浸状态信息,经过处理后实时显示在监视器上,同时将这些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日后的统计分析.当某个参数超出预设的安全值时,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当值的工作人员查看,同时,短信猫会自动向预设的工程师手机发送报警短消息,便于第一时间处理相应的故障.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形成日报、月报和年报等报表统计,为运维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4试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验证设计的系统性能,对设计的各个模块和系统进行了验证测试.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在4个机房布置好监测终端和各传感器,主要对温湿度、烟感和水浸状态进行测量,设置的温度安全范围为:20~30℃;湿度为:40~70RH%.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得到2016年1月20日当天24小时各参数日报。4个机房中只有实验机房的温湿度超出了预设的安全范围,原因是当天空调出现了问题.其他机房的监测终端运行良好,且环境参数都工作在预设的安全范围,没有触发火警和浸入报警.值班人员通过监控界面就可看到远程各机房环境参数的状态,当有环境参数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时,就弹出温湿度超限、火警或者渗水等报警信息,便于及时查看现场的情况,使设备运行在最佳的安全环境中,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结语

为了适应大规模的广电和电信机房增长,节省人力成本,设计了分布式机房环境信息集中监测管理系统,通过采集机房内的温湿度、烟感和水浸状态了解远程设备的运行环境情况.通过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能够实时获取远端机房的环境参数,并直观显示在监控中心监视器上,为维护机房设备工作在最佳的环境中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接下来的开发中,通过与各设备厂商合作建立设备远程配置系统,便于实现空调的控制或者设备的故障远程处理,减少人员的现场操作,缩短排查故障的时间,对于广电和电信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吴海龙 单位:北京四达时代传媒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厂站运行辅助设备及环境设备的集中监测系统解决方案[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18):138-141.

[2]刘梦璇,任博强,胡旭东,等.基于优先队列法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5,27(4):98-102.

[3]陈翼翔.数据中心机房上送风空调气流组织及运行模式分析[J].暖通空调,2015(10):82-85.

[4]方永.发射机机房网络化监测系统设计与探讨[J].电视技术,2015,39(12):88-89.

[5]朱生巍,陈志刚,刘?,等.无人值守机房CMMB发射机远程监控的实现[J].电视技术,2014,38(12):41-44.

[6]段振刚,许家云,廉小亲,等.基于ARM11的机房环境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12):4133-4136.

[7]闫学勤,陈志军,谢丽蓉,等.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无机房电梯安监预警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4,36(10):146-149.

[8]邓婷.基于二级C/S模式的远程监测系统通信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6):126-129.

[9]郭燕妮,何杰,张刚.基于FPGA的C/S模式网络硬盘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14,40(12):30-32.

第三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广泛应用,但同时引发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于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如果缺乏安全保障,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广泛应用,但同时引发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于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如果缺乏安全保障,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字: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

1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1.1计算机病毒无节制传播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在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在使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普通用户而言,计算机感染病毒主要是因为通过网络下载软件,在下载过程中一并下载了病毒程序。这些病毒程序一旦入侵计算机系统,就会对其产生攻击性,最常见的是使计算机出现死机、减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等,如木马病毒可以依附于可执行文件,通过感染电脑的文件或者程序从而执行黑客命令,危害电脑安全,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一类病毒则可以使电脑直接瘫痪,不能正常的运作。

1.2来自计算机黑客的攻击

黑客指研究智取计算机安全系统的人员。利用公共通讯网路,如互联网和电话系统,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对方系统,对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破坏。他们的工作程序如下:第一,先收集网络系统的信息。通过筛选,整理出有用程序,为进一步的入侵做准备。第二步,探测目标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通过探索目标网络上的每台主机,来寻求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第三步,建立模拟环境,进行模拟攻击。将上述信息进行整理,建立一个模拟环境,这个虚拟环境和攻击对象很相似。通过对虚拟对象的攻击来了解被攻击对象的状态以及模拟环境的具体状况,然后据此对虚拟环境进行优化。第四步,具体实施网络攻击。在上述实践的基础上,入侵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网络攻击。一些存贮重要信息的计算机是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他们往往在入侵计算机之后,利用远程系统控制计算机系统,永久删除或随意更改系统程序,给计算机用户构成了重大威胁。据统计,受黑客威胁的计算机程序总体概率约为3%,这在开放的计算机系统中,影响着广大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性。

1.3受到系统漏洞的威胁

计算机漏洞是指系统(软件)研发时所有意创建的后门、或者无意留下的能被其他权限利用的不完整脚本。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同样,也不存在没有漏洞的计算机系统。在开发人员的开发过程中,一般会过多的关注一些大型的程序,一些微小的bug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而且,数量居大的代码运行起来要协调各种小程序、小步骤,往往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再加上不同编程者的编程习惯不同、使用者的风险意识不高,这些导致计算机系统漏洞不可预知,从而引发诸多安全问题,不利于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2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的策略分析

2.1使用杀毒软件

制服计算机病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杀毒软件。为提高杀毒软件的使用效果,必须认真分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条件、运行状况和运行环境,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选择合理有效的软件系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杀毒软件有360、卡巴斯基、瑞星等等。此外,在杀毒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定期对其进行更新,以保证其最有效的杀毒能力。

2.2提升防火墙的运行水平

防火墙主要是抵制黑客的入侵,尽最大能力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起到保卫作用,将不速之客“黑客”拒之门外,保障计算机运行环境的安全。据此,我们可以说,防火墙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众所周知,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都有保护系统,这个保护系统就是防火墙,黑客要想入侵计算机,必须破坏计算机的防火墙,使其不发挥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提升防火墙的防御能力,加强它的保护作用,通过网络访问限制、加密、限制外来存储软件的使用等措施来控制一些有风险的访问,有效地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3及时对漏洞进行修复

很多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没有定期修复计算机漏洞的习惯,这就造成了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诸多安全隐患。此外,漏洞修复过程中,保护力受限,致使计算机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因此,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防范意识、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检测,并提升入侵检测水平,使计算机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下,减少各种由于安全性疏漏带来的损失。

作者:徐桂琴 单位:承德日报社

参考文献

[1]叶晓舟。管理信息系统中安全策略应用研究[D].重庆:中南大学,2007

[2]周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5.(24)

第四篇: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摘要】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石油管网管理模式的进步,为此笔者就GIS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我国石油管网的更好管理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字】

GIS;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前言:

在我石油资源需求量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石油运输管道里程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石油管网能够较好的为我国石油运输提供服务,我们就必须对其进行较高质量的管理,GIS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就是这一管理在近些年的进步体现。

一、GIS概述

为了较好完成本文就GIS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展开的研究,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GIS。所谓GIS指的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其本身也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全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在GIS的快速发展中,其本身能够在环境评估、资源调查、公共设施管理、区域发展规划以及交通安全等多种领域实现较好的应用,由此可见这一技术的实用性[1]。

二、GIS技术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为了较好了解GIS技术在我国石油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笔者将这一应用概括为基本应用、功能概述以及安全分析三个方面。

1、基本应用。对于应用GIS技术的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来说,GIS能够支持这一系统科学、合理的进行石油管网信息的管理,这一管理主要通过管道子图、油田关阀分析、网络查询分析、石油流向分析、管道要素分析、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具体来说,在管道子图这一GIS的基本应用中,GIS能够支持石油管网全图与子图的显示,这就代替了传统的纸质地图的效用;而在油田关阀分析这一应用中,我们能够通过对油流起止点的设置与分析了解石油管网中阀门开关情况是否正常,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对具体的阀门进行操作;在网络查询分析这一GIS的应用中,GIS技术能够支持该系统进行动态石油管网相关属性的查询;而在管道要素分析中,相关信息能够结合系统实现轻松的查询、浏览、编辑、打印;而在事故的应急处理中,GIS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确定需要关闭的油井,对于石油的泄漏情况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分析,这对于相关事故处理的更好展开将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2]。

2、功能概述。早在上世纪90年代,GIS技术便已经应用到发达国家的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之中,虽然GIS技术在我国这一领域应用的时间较短,但我国当下的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凭借着IGS技术的应用已经能够较好的满足我国石油管网的管理需要,而这些便得益于管网图形输入、官网属性输入、管网编辑修改、管网编辑与查询等功能的实现支持。对于管网图形输入这一功能来说,这一功能能够凭借外界探测取得的成果进行自动建网成图,纸质数据也能够通过扫描自动完成矢量化处理,这样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管网信息的存储,结合这一信息我们也能够开展更好的石油管网管理工作;而在管网属性输入这一功能中,该功能能够支持所属气站、地理位置等管网要素的添加,还能够实现管网要素的筛选与修改,这就使得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所存储的石油管网信息精度能够得到更进一步提高;而在管网编辑修改这一功能中,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结合这一功能为管道设备、管道属性以及相关参数的编辑提供支持,这就使得石油管网的信息能够更进一步充实。此外,这一功能还能够较好实现管道属性的自动分层,这一分层还将较好实现与外部数据库的链接,这对于石油管网的更好管理将带来较为充分支持;而在管网管理与查询功能中,这一功能能够提供管网属性与官网图像的双向查询功能,上文中GIS技术在这一系统中发挥的诸多应用,这一功能边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3]。

3、安全分析。为了保证GIS技术能够较好的应用于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我们还需要对安全方面予以考虑,由于GIS技术的应用能够构建较为完善的石油管网数据,这就使得石油管网的潜在安全事故能够结合这一数据实现较好的分析,此外GIS与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还可以创建基于GIS技术的石油管网事故救援系统,这样不仅石油管网的事故风险能够得到较好的分析,我们还将实现更为迅速的石油管网事故解决,这对于我国石油管网运输将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

结论:

在本文就GIS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GIS概述、GIS技术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结合这一论述我们能够发现,GIS技术本身能够较好支持我国石油管网管理的展开,其本身与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的结合对于石油管网安全事故的预防与解决也将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建议GIS技术能够在我国石油运输领域中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曹乾 单位:青海油田信息服务中心数据管理部数据管理岗

参考文献

[1]张书华。GIS在石油管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06:217+213.

[2]刘丽娜,朱兰艳。浅谈GIS在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9,02:39-42.

[3]傅天愉。浅谈GIS地理信息系统在管网资料录入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5:103+116.

第五篇: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摘要:

西宁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管线探测技术、数字测绘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GIS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的支撑下,遵循地下管线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建立现状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地下管线数据的信息化和可视化的管理,为政府决策、管线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了准确完整、直观的地下管线信息,同时也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下管线;GIS;信息管理系统

1引言

2系统建设总体思路

2.1设计思想

(1)面向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服务由于各方面原因,部门之间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硬件平台、软件系统和行业数据格式)。在处理突发事故时,主管行业部门缺乏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与支持,很难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本系统基于统一的应用框架,综合考虑系统在将来与其他各类信息集成整合的可能性,为系统的开放与共享奠定基础。

(2)使用统一的基础平台和应用框架系统建成后,需要充分保证数据的共享和功能互操作。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因此,系统建设应该尽量采用统一的基础平台。包括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应用平台。采用统一平台,可避免不必要的系统间数据的转换、功能的接口以及系统升级扩展时大量的维护工作量,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系统建设的总体成本。

(3)以管理为中心、业务为导向、数据为基础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解决实际的业务管理问题,数据是业务管理过程所需要和产生的信息。因此,本系统的建设应按照“以管理为中心、以业务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的理念来进行设计与开发。系统的建设应以临港地下管线管理的核心业务为主线,以相关政策法规为准则,面向管理的日常工作和业务职能,划分定义各类不同的业务活动,并以此为线索组织数据和实现其相应的计算机化管理模式。

(4)贯彻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系统的建设与开发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技术要求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质量控制和项目的管理与监控,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都能够提供完备翔实的文档资料。同时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系统建设的规划、管理、开发、风险跟进及规避。

(5)以高可复用性和二次开发能力为目标在整个软件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将遵守MVC的设计模式,采用组件技术实现基础模块的可复用性,采用组件技术实现共享应用开发接口和服务请求调用。同时,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所有的功能开发将基于组件式的开发方式,不但可以实现本系统内各应用程序间的功能共享,也为以后其他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二次开发和功能拼装组合的能力。

2.2系统设计总体框架

系统总体框架主要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管线技术规范标准层和安全体系五部分组成。其中,基础设施层由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GIS软件等组成,是系统运行、数据管理和存储的载体。系统在数据层设计了西宁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负责管理西宁市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展示管线数据时所需的综合管线数据、地形数据、遥感影像和元数据等。综合管线数据包括管线对象的空间、属性和管线专题空间数据,管线专题空间数据包括各种类型的管线的历史、现状、规划数据,为了满足3D的空间分析功能,所有需要入库的空间节点必须提供三维空间信息。应用层是直接与用户交互的系统功能层,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构建和开发不同的交互界面。应用层的各功能将主要根据需求内容实现用户界面设计和完成界面元素驱动下层功能组件的逻辑,旨在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操作功能,解决系统中常用功能如数据管理、地图输出、开挖分析、爆管分析、断面分析、数据统计等的需要。

3关键技术

(1)图文一体。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开发系统接口,将业务系统与GIS图形系统无缝集成,在业务办理的过程中,业务人员可以查看图形及相关信息,利用GIS分析工具、统计功能辅助业务的办理,还可以通过叠加影像、设计图、专题图等以辅助决策,提高办公效率,使用户真正实现图文一体化办公。

(2)二三维一体。尽管三维GIS有二维GIS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无法完全取代二维GIS。用户对二维GIS和三维GIS都有较强的应用需求。二三维一体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综合管线数据的二三维一体化存储,也就是说存储的综合管线数据即能满足二维GIS应用需求,又能满足三维GIS应用需求;另一方面是二三维一体化应用,也就是在三维场景中需要支持二维GIS数据的应用。

(3)时空一体。从“地上、地面、地下,过去、现状、未来”六个层面对综合管线数据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地上”主要指建筑;“地面”主要指用地;“地下”主要指地下构筑物和管线。“过去”主要指历史数据资料,如不同时期航拍影像、建设用地、地上建筑、核定用地等;“现在”主要指地形图和正射影像;“未来”主要指规划成果数据。

(4)多元数据管理。按照图文一体化、二三维一体化、时空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对用户多年发展积累起来的“地上、地面和地下”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或集成,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数据库,在逻辑上形成数据资源中心,将各专业数据高效的整合、集成和管理起来,产生数据综合应用效果。

(5)基于应用集成框架的组件开发。组件开发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还增强了系统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开放性表现在各个层面上遵守IT工业标准,允许不同开发商在遵照工业标准进行开发时,就能够将其成果集成进来,同时为自身的扩展和持续发展留有广大的空间。互操作性表现在对不同技术体系之间的兼容性、集成性和处理成果的传递性。系统采用三维GIS平台STARGISEARTH提供的统一集成框架,在各个功能模块(插件)完成后,通过注册工具,可将功能模块(DLL)注册到系统框架中,并能自动加载到主框架中。因此,各功能模块可以看成是即插即用的插件,而主框架则可看成是插件的载体,模块开发完成后,只需提交相关的DLL文件即可,其他工作由主框架来完成。对于系统中已考虑要做,但现阶段还无法完成的功能,在系统建设下一阶段,只需遵循STARGISEARTH集成框架开发标准进行开发,再通过简单的注册,即可将其注册到现有的系统中。

(6)元数据库建设。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地理空间数据中,元数据是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可用于包括数据文档建立、数据、数据浏览、数据转换等。根据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应用特点,元数据库建设应针对综合管线库包含的空间信息基础资料,建立详细的数据背景、内容、质量、状态等档案资料,元数据的动态维护与综合管线数据的动态维护保持同步。

4系统实现

西宁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遵守MVC的设计模式,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使用MicrosoftVisualC++和MicrosoftVisualC#软件开发平台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二维、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STARGISEARTH和ArcGIS平台(ArcGISEngine和ArcGISSDE),数据管理平台使用Oracle11g。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所有的功能开发将基于组件式的开发方式,不但可以实现本系统内各应用程序间的功能共享,也为以后其他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二次开发和功能拼装组合的能力。

5系统应用

西宁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成之后,地下管线数据库发挥了很大作用。我院已应用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西宁市中心广场北扩、南绕城高速公路、海湖新区万达广场、城市道路建设、轻轨一号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现势性较强的地下管线成果资料,并为天然气公司等管线权属单位共享更为详细、更为精准的专业管线信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管线系统还可以直接按照标准图幅输和任意图幅输出所需要范围的图,实现了一个系统一套标准。

6结语

西宁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规划、建设共同模式,在国内尚属少例,不仅能高效地联接各有关单位实施工作,同时便于监管并普及其下属的各管线权属单位对成果的应用。在管线普查、管线标准建设、信息系统研发、管理机制建立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可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管线信息化建设、工程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供借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锦山 张福存 韩尚林 张文超 蒋玉祥 单位:西宁市测绘院

参考文献

[1]李萍.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南京邮电大学,2013.

[2]王润伟,刘凯澎,樊妙等.中山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06(02):38~40.

[3]龚俊,王新洲,王文庆等.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5(03):9~11.

[4]江贻芳.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勘察设计,2005(8):55~57.

[5]张军.基于二维地下管线数据快速建立地下官网三维场景[J].北京测绘,2014(2):81~84.

[6]朱顺痣.基于Geodatabase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博士硕士论文,2007.

[7]李德仁.智慧城市及其应用[O].

第六篇:集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

第四届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专家论坛上的报告,2014.9.摘要:简要研究了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信息化规划情况,结合各子单位现有的信息化系统现状,科学设计集团的信息化系统,最终开发出了一套适合集团发展需要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

信息系统;系统设计;信息化规划;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飞速发展,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配合集团规模化发展,特引进了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办公OA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运营养护系统等。由于缺乏集团信息化整体部署规划,集团的信息化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情况,快速的业务发展与信息化管理不适应。这一矛盾随着集团业务规模化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随着集团内部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需求的日趋强烈,整合集团资源,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重新构建一套适合集团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1系统需求分析及工程概述

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是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集团前身为上海城投路桥事业部,由路桥事业部所属公路投资、越江投资、长江隧桥、市政建设4家骨干企业整合而成。集团成立之前,4家单位的信息化覆盖范围和水平参差不齐。公路集团的成立,从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人员分配、机构职能等多方面调整,原有的各信息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公路集团整体信息化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根据实际情况,有效评估和规划了集团信息系统的建设,将现有资源加以整合,使得新建系统支持路桥板块资源集中与延展,满足标准化集约化管理的需求。

2集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2.1整体框架

系统由基础数据平台、应用基础平台、应用系统和各类统一的信息门户构成,其中,数据平台和应用基础平台作为整个系统运行的支撑,及其与其他系统交换数据的基础,而应用系统则为各专业功能板块。除此之外,结合公众和分类用户对信息共享的需求,还提供不同层级、不同信息开放权限控制下的信息共享门户,比如,基于GIS地图的项目概览,基于单项目基本信息的项目门户,基于个人待处理事务及信息推送到综合办公门户,面向普通大众的企业信息门户。应用系统及应用基础平台中实现部分为本次实现内容,数据平台结合后继需求及现状仅作基础性底层支撑准备。

2.2系统建设目标

根据集团现有的信息化状况和将来的应用情况,建立一个面向路桥集团所有项目的一体化平台,以支持路桥板块的资源整合,规范管理流程,适应新的管理体制,满足标准化、集约化的管理需求,实用优先,实现跨组织的集团型路桥板块统一信息管理门户;支持资源整合,规范管理流程,适应集团管理体制,满足标准化的管理需求,建立适应公路集团项目管理组织架构特点,适用于集团全体员工的项目型综合事务处理协同平台。

2.3系统特点

集团公司下设部门和子单位众多,管理项目不尽相同,所以,在系统设计上,要加强沟通管理,建立快捷、畅通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网络体系,及时反映项目参与者、实施者的动态,为项目决策者提供依据。使用该系统的人员不仅是集团内部人员,还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所以,该系统还需要支持集团型跨组织单位的协同项目管理。

3集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3.1系统规划

根据系统需要,架设为B/S架构,满足多层次、跨组织、地理位置分散的使用需求。系统用户通过用户账号使用标准化浏览器(比如,PC使用IE,苹果设备使用Safari),经过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授权访问系统。整个系统将集团原有构成机构——公路投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作为项目原型,结合该系统进行集团化需求的调研、筛选、试用、需求确认和修改完善,并进行二次开发,从而在规定时限内尽快、稳妥地实现系统目标。现阶段,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在系统的底层设计中充分考虑今后集团信息化的扩展问题。

3.2功能模块组成

系统面向终端用户的板块主要有综合办公、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综合查询和门户网站,用户根据权限分配能看到部分或者全部的功能,系统管理、服务集成为后台支撑系统。虽然“门户网站”被放在了整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大网下,但其实可以将其看作是互相依托的关系,形成2个各自独立的平台,又互相联系。整个信息系统主要针对集团内部用户使用,需要登录使用,安全可靠;而门户网站则是对外宣传集团形象的窗口,只需要输入网址便可及时了解集团对外的相关信息,同时,两边在数据上也有一个互通的关系。

3.2.1综合办公

该模块主要满足集团内部的基本办公需求。目前,它能实现收发文、合同、档案等的无纸化流转,还提供网上会议申请,重大工程协调,前期管理等功能。另外,还集成了系统邮件,待办事项提醒。

3.2.2项目建设

集合集团旗下目前所有管理的在建期的路桥、市政项目,提供统一化的模块,同时,可以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利用该模块,可以明确合同请款、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技术管理等一系列项目的进展情况,规范工作流程。

3.2.3运营管理

由集团旗下运管中心统一管理,主要是针对道路、桥梁等项目的运营、养护情况的追踪、管理和上报。

3.2.4综合查询

以直观的GIS地图的形式展示集团内各个项目的基本情况,并提供查询和阅览服务,同时,将建设与运营项目内的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出来,进行对比和分析。

3.3存在的问题

系统业务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而且还有大量的GIS地图和视频数据接入,如果仅依靠原有的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存在很大的风险。鉴于此,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机房的规划设计和硬件——考虑拓宽至千兆带宽,购置新服务器,增加原有服务器容量,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在网络安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保证用户操作时网络的流畅度。

4结束语

针对集团量身定制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十二五”期间基本顺利实施,在集团内部也打下了扎实的信息化建设基础,对应各部门特色规划的系统功能建设也全面铺开,信息化对管理的支撑在深度、广度和协同度上得以全面提升。公路集团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众多模块组成的。所以,集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有一种整体性、集成性的思想,对每个子系统模块都要进行相应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优化配置。

作者:李吴平 单位: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琪。H公司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施保障[D].吉林:吉林大学,2014.

第七篇: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

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是以机电项目管理为主导,机电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实现机电设备从可研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到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传递和交互的集成管理系统。系统总结了现有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以及对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对技术实现方案、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及未来的迭代升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机电设备;TGPMS;EIIS;XML

1引言

目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所属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电站共有58台70万千瓦以上大机组及其配套设备投运,其数量占世界总数的60%。在2020年后又将陆续投产乌东德、白鹤滩电站28台大型机组。在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建设基本完成,乌东德、白鹤滩电站建设全面启动之时,建设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时机成熟,且需求迫切。该系统旨在以机电项目管理为主导,机电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实现机电设备从可研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到运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传递和交互。便于机电设备运行期间对设备采购制造历史过程的追溯,以及新项目采购制造相关决策对实时运行经验的参考,更有利于机电工程建设各单位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多地域间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提升机电工程“集中管控、建管结合”的工作水平。本文首先介绍了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情况,以及对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情况。随后,对技术实现方案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总结了目前的运行情况,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2建设规划

2.1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

根据三峡、向家坝、溪洛渡项目的建设经验,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机电工程建设体系,清理出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各主要阶段。1)采购:根据所属项目的可研设计、机电设备子系统的招标设计审查的成果,开展机电设备采购的立项、招标工作。2)设计:由设备制造厂商按照采购合同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专项设计。设计中,通过设计联络会、专题研究等方式进行阶段性管理控制。3)制造:制造厂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制造。重点设备的制造过程委托第三方进行驻厂监造,控制质量和进度。4)物流:设备完成制造,通过出厂验收后,由制造厂承担运输工作。5)仓储:设备到货后,进行开箱验收确认设备交付是否合格,随后进行仓储管理。6)安装:设备由安装单位办理调拨出库,现场分多个单元工程进行安装调试,各分系统完成后进行联合调试,最终进行机电系统的有水调试。7)运行:机电设备调试试运行后,交接电厂运行管理,包括日常的检查、监测、诊断等管理手段。8)维护:机电设备每年利用枯水期进行年度的检修工作,进行消缺处理,技术改造等。9)轮换:对于部分可修复设备,通过定期进行轮换和离线修复保养,然后继续更换服役。10)报废:当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到期时,故障频发,影响可靠性,且维修成本已超出设备采购费用,此时对设备进行报废更换。

2.2机电业务管理现状

目前,已建设运行的系统包括招投标管理系统、TGPMS系统、ePMS系统、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局部提升、填补空白。招投标管理系统解决了采购的计划报批、招标过程管理等工作的信息管理,对采购立项报批、招标、评标、决标等的业务处理进行了管理。TGPMS(三峡工程管理系统)系统主要负责机电设备的仓储、安装质量等信息的管理。管理的主要数据依据是合同设备清单、设备仓储、设备安装质量记录等信息。EPMS(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系统主要负责机电设备运行、维护等环节的管理。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管理水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值,负责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对各种故障的诊断。

2.3系统建设任务

按照“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局部提升、填补空白”的建设原则,在利用“招投标管理系统、TGPMS、ePMS、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过程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所研究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应包括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信息管理,即重点实现机电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管理,同时通过无缝链接已有系统的数据,形成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针对重点工作内容,清理了机电工程建设期间的详细流程,该流程图全面解析了机电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及对应产出物,明确了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为本文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直接的知识架构。

3技术方案

3.1管理基础平台

机电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管理部分功能已在三峡工程管理系统(TGPMS)中实现,如仓储等。同时,TG-PMS经过多年的升级完善,已满足工程建设板块业务操作层面的各类项目管理的需求。但TGPMS只能保存结果数据的缺点不适合机电业务多流程的特点,必须在其基础上增加对业务流程的发生、变更、审批等环节的过程控制,完整监控业务流转的过程信息,实现全过程管理。故本文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了TGPMS系统,并在其基础平台之上:1)实现系统工作流模块,增强对业务流转过程信息和和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能力。2)建立同其它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接口,实现跨系统的业务流转与互审互批。

3.2可复用构件技术

为在TGPMS平台上实现工作流程的管理,采用了可复用构件技术,该技术不同于传统的、一切从头开始的软件开发方法,而是由共用的可复用构件组装新系统,可充分利用已有系统,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软件开发费用。某科技公司的可复用构件EIIS(企业构架集成系统)采用J2EE技术架构实现信息集成中间件,支持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交互。数据交互格式采用XML格式进行封装的,软件各层之间采用XML格式进行通信,每个单据和报表均是采用标准XML格式,可解决和第三方产品之间的集成以及其它系统间的集成。该技术在长江电力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溪洛渡项目建设管理、向家坝项目建设管理中均有成功应用。

3.3EIIS系统结构

EIIS其核心模块为XML解析器。访问客户端发起业务请求,经预处理后,提交XML解析器进行解析,生成EIIS数据对象,后提交给数据路由单元进行路由处理,提交给对应数据源适配器进行数据处理,待数据源完成相关数据存取操作后,其处理结果重新封装为XML数据包,返回给客户端,通过客户端页面对象对返回数据进行解析,生成显示页面,将处理结果展示给用户。其中,本文系统所使用的关键模块是:1)XML解析器:EIIS其核心模块为XML解析器,为其它模块运行提供核心支持。2)组织机构引擎:实现对组织机构的管理,为业务处理和工作流的流转提供基础支持。3)工作流引擎:通过流程引擎,实现业务流程处理自动化和规范化。4)消息引擎:提供系统、流程等消息处理通知功能。

4系统实现

4.1功能模块划分

通过对机电设备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特点分析,并重点考虑机电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管理这一重点工作内容。EIIS中将利用组织机构引擎,实现业务处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查询统计、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信息门户共9个功能模块的划分。EIIS具体实现中,将业务处理功能集成到事务处理功能单元,存储记录有关设备、质量、安全、进度、合同管理的流程信息。对应的设备、质量、安全、进度、合同管理的成果文档按照各自属性,在文档管理功能单元进行归档存放。数据管理及系统管理通过权限限制,仅系统负责人可进行访问操作。查询功能提供了关键字、属性等搜索方式。

4.2工作流程

EIIS作为TGPMS应用的高层级扩展,工作流程的处理是其主要特色。经过对机电业务工作中的部门内部会签处理流程、部门之间往来处理流程、外单位来文处理流程、简单发文处理流程等流程节点的清理,在兼顾系统运行初期易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采用了单节点的流程管理方式,即权限所有人可以发起流程,并自主定义下一环节或后续多个环节的处理人。单节点流程管理模式可有效适应机电业务一岗多责、多业务并举的管理特点。

4.3简化设备树

机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必须有其连贯始终的设备编码。目前,已运行的系统中,运行维护阶段有针对性的逻辑设备编码,逻辑设备编码是反映水电站机电设备的逻辑位置,该编码分为六层结构,相对比较成熟,实用性强。招标管理阶段有合同编号用于支持全过程的管理,合同代号包含时间、项目、供货商等信息。针对本文系统重点实现的机电工程建设过程信息管理,其编码应兼顾承上启下的功能,既继承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编号信息,又对应ePMS系统逻辑设备编码信息。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简化设备树”的概念,简化设备树来自于ePMS分层逻辑编码设计体系,但以招标采购合同的范围对设备进行分类编码,在EIIS系统中,采用查表的形式提供与合同编码、设备逻辑编码的映射关系。

5运行管理

5.1系统命名

本文系统的建设采用了分阶段实施的方案,根据目前主要实现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范围,暂命名为“机电协同管理平台”,后续随系统完善扩展,对系统名称进行调整。

5.2制度建设

本系统的建设采用了技术开发和制度编制两线并举的模式,在系统技术实现的同时,对系统上线后的运行管理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机电协同管理平台应用及管理办法》,对流程处理、文件归档等具体细节进行了明确。

5.3文档命名规定

本文系统对归档文件命名进行了严格要求,便于文档在脱离系统后,依旧便于查询和管理。文档的直观命名内容包括时间、设备、制造厂、主体等关键信息,其中设备简写均为对应设备的英文简写。

6运行情况

本系统自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至今。

7后续工作

本文系统经过阶段性建设,已发挥了明显作用,为机电建设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参照目前软件平台常用的“及时上线、迭代升级”建设模式,后续有以下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1)丰富流程。应逐渐丰富目前单节点流程的模式,采用更多多节点固定流程,规范处理过程,明确各环节的处理责任和时限。

2)扩大参与方。目前系统使用范围仅限于机电工程局内部,应配合目前新项目建设进度,将制造厂、设计院等单位纳入到系统管理范围。

3)信息管理接口。系统还未实现从ePMS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调用数据的功能,应进一步完善数据接口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篇五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8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135- 02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均获得了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进步,在此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课程成为我国各大院校经管类教育的核心课程,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均感觉到这门课程面临的教学和学习困难,研究出台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成为我国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育现状

1.1 教材单一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重点是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清醒认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功能作用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方法[1]。对于信息管理类的学生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实际操作能力上,让学生掌握开发简单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因为不同的专业对于教学要求和侧重点的不同,有些教材虽然将适用专业标注在了教材封面上,但是教材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具有计算机基础薄弱的特点,很多学生认为这是门讲授软件开发的课程,与本专业关系不大,从而难以调动其学生兴趣。

1.2 理论教学没有结合实践操作

在教学方式上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仍停留在教师讲授的传统模式上,课堂中很少引入案例讲解和实践操作活动,同时应用到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流程的完整的案例很少,这样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知识成了“空中楼阁”[2]。

1.3 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单一

多数管理信息系统教师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匮乏。即便是参加过培训或者具备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在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也很难将专业知识掌握到前沿水平,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就存在局限性,影响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措施

2.1 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要考虑学生专业特点

(1)针对信息管理类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两个不同的专业,在进行教材设置的时候要有所侧重。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目标是了解和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方法和流程,管理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能够很好地掌握[3]。所以,在进行教材编写的时候要做到有所侧重,有详有略,同时做到不破坏整个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完整体系。

(2)教材编写要考虑专业特色,特别是对于案例选择上,应该针对学生专业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进行案例的选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2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融合了管理学、运筹学和信息学等很多学科,其理论知识具有涉及面广,难度系数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学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基础是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管理系信息系统的学习也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2.3 转变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培养

2.3.1 启发式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过程告别“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对教材知识的讲解时要先引入实际生产问题,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讲解分析问题,引入教材解决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3.2 案例讨论法

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案例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对案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中,模拟日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全面性以及启发型的案例。经过学生、老师之间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实际能力。

2.3.3 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模式,多媒体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水平。尤其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形象清晰地对案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热情和积极性。

对管理信息系统教育进行改革,要有针对性地编写出能够反映专业特点的课程教材,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阶段所占的比重,将案例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讨论的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志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14):183-184.

信息管理系统 篇六

所谓的信息管理系统特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借助电子计算机对企业管理及决策中的信息进行综合的收集、整理及存储加工,实现企业日常事物的正常处理系统。本文主要选择小型企业,对其业务流程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明确企业采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小型企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以期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关键字: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探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化与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制造业呈现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新格局。面对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某研究所规模较小,属于小型企业的范畴,对应的业务也相对单一。在物资生产、工时预估及统计方面依然靠劳动者手工作业,牵涉环节多,整体效率低,不利于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虽然某些部分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工作,但管理支撑软件配备不到位,计算机更多的充当笔记本角色,其强大的功能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以上实际,创新管理理念并引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1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

本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分别为物资管理系统、车间管理系统和辅助管理系统,三大系统基本能够满足企业仓库和车间管理需求,并且安装较为简单,功能十分强大,实施成功后可以实现无缝过渡并且向高一级ERP系统集成。

1.1物资管理模块

物资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协助管理人员对仓库进行全面控制与管理,无论是出库还是入库还是调拨都会反映到库存中。管理人员借助物资管理模块掌握仓库库存量,并做好库存变动情况的实时监控。在物资管理模块的支持下,可以保证企业物流的畅通无阻,可以在确保供货到位的前提下降低库存,减少资金挪用,是保证生产经营顺利开展的关键一步。

1.2车间管理模块

车间管理模块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系统化图形化的呈现,实现企业车间生产计划的正确调整与安排,实现物料的合理分配,保证企业车间的正常运作及任务圆满达成。通过引入车间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企业产品质量的升级,通过显示屏企业管理者可以实现车间的全程全方位监控,灵活查询任务单的物料准备及工序开展情况,这些都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有效依据。

2系统总结构的设计与执行

系统总结构主要满足企业部门对系统应用的需要,以期实现车间管理既存问题的及时处理,达到预测及监控的目的。其借助网络构建子数据库与其他环节的信息资源共享,从数据获取、数据管理、分析处理及信息服务四个层面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2.1应用系统网络结构

该系统采用基于组件的B/S体系结构,其实现了UNIX、WINDOWS平台系统的跨越。数据库采用SQL2000;Web服务器采用HTML、ASP、XML等技术,此外数据库服务器兼容UNIX或者WINDOWS,其余服务器、客户机操作系统均采用WINDOWS平台。B/S结构,又被称为Browser/Server结构,其是Internet技术发展下的衍生产物,也可以认为是C/S结构的一种变化的结构。针对B/S结构对网络要求相对较低的实际,可以引入胖服务器、瘦客户端的运行模式,在服务器端中实现事物逻辑的处理,将应用程序安装在服务器中,客户机只需安装Web浏览器就可以实现用户界面,访问服务器,实现各项任务的完成。

2.2应用系统的组织结构

系统的运行需要管理人员的参与,因此必须确保部门领导统一领导前提下技术骨干队伍的打造。必须确保系统内部人员配备的到位,要求其具备过硬的处理技术与成熟的管理经验。在组织结构的分布上有领导层和执行层两方面,领导层由部门领导直接负责,业务部门领导为辅助,确保系统实施执行的到位。执行层主要是有财务或者管理权限的主管人员担任,主要处理系统信息技术应用及日常维护工作。目前该企业已经实现了物资管理子系统及车间管理子系统的有序研发。

3结束语

本文重点论述了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物资管理及车间调度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先进计算机技术及创新性企业管理思想的融入,打造符合工业生产标准并具有高性能的管理系统,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物流管理需求及生产管理需求。走信息化之路是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作者:白杨 陈英东 樊娴静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宇,李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3)

[2]刘卓,崔忠伟。某高校团委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4)

信息管理系统 篇七

关键词:船舶信息;完整性;管理系统;数据库

0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的船舶航运技术不断提高,各类舰船上均设有成熟的轮机驾控系统、综合导航系统、意外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将现代数据信息和互联网与船舶航运结合在一起,而各类系统的数据结果,也会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予以保留。大量不同格式和文件域名的船舶信息数据资料需要综合管理才能发挥其有效的应用效果。传统的船舶管理系统大多以数据库结构为核心,没有设置专有传输端口,导致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应用的过程中,只能进行部分检索,难以保障信息完整性。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基于信息完整性的船舶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优化系统结构,设置信息传输端口,保证管理信息检索完整性[1]。

1船舶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1.1船舶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传统船舶信息管理系统大多采用松耦合系统架构,这种系统架构在进行船舶信息内部检索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模块更换效应,从而导致模块重用率极高,其后果就是信息检索目录不全,信息完整性不高。对此,设计的管理系统整体架构设置为开放式架构,包括指挥层、支撑层、客户端以及服务器4部分。

1.2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设计采用S/C并行结构进行数据库设计。S/C并行结构就是指服务端和客户端并行的系统架构。与单一的结构相比,S/C并行结构可以保证数据库的服务器和客户端协同合作,将内部存储信息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数据库构建整体采用TLXT1和J2MAT技术,减少操作数据的整体缓存量,提高数据库集成性。设计采用J2NAT技术构造数据库的客户端以及服务端终端,保证系统数据传输交互的准确率。其网络协议设置为HTTP或者XML两种不同格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信息阻隔,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在数据库中心,利用分布式协议,制备网路数据容量层。此容量层可以作为数据库内部管理数据划分的数据逻辑集合,通过依靠数据逻辑,实现对数据的缓存和分析。整个逻辑集合需要通过数据库内的配置芯片提供。芯片采用美国森道尔公司的COERD芯片,该芯片不仅可以完美兼容数据库容量层,更能提供稳定的逻辑运算。数据库需要通过数据逻辑方法,实现数据交互工作。例如根究数据逻辑方法以及相关数据的传输通路,数据库内部的数据逻辑层可以实时接收到外部传送的船舶信息以及船舶检索信息,再根据信息内容和传输路径发送到环境逻辑层。在信息接收过程中,需要保证信息接受率。环境逻辑层可以缓存并分析系统数据库内部提取的信息。再讲分析整理后的数据,以数据库逻辑字符的形式,整理成逻辑数据代码。系统即可根据代码格式,对数据内的图像和影音资料重新排列组合,分类后通过数据链接通路,发送到下级数据库内,完成数据存储[3]。

1.3系统数据检索方法设计

传统船舶信息管理系统没有专用信息检索方法,导致在信息管理检索过程中,难以保证检索信息文件的完整性。例如,舰船信息管理系统内部设置的数据压缩指令模块需要通过航道数据,完成压缩指令。而分录模块则需要提取数据文件的ID资料和用户名结构信息。类似上述模块的对应检索无法有效统一。图3简单概括了船舶数据与各功能模块的检索流程关系。对此设计的船舶信息管理系统重新设计了专用检索方式,确保系统内各指令层及其对应的工作模块,可以完成数据信息资料的提取,并进行实际指令处理。文件预检索:信息管理系统在进行文件检索时,为了有效提高数据检索完整性,检索必须进行尽可能提取相关字符信息。系统在缓存信息库中,建立了一个公共文本号码表,用于缓存字符信息。该号码表可以通过FILEsize法提取。管理分词检索:首先以倒叙的方式进行排列文本数据索引,提取索引数据词条。但是该词条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对此进行分词提取。额外增加分词提取,可以保证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取某段数据文字符串中的文档关键词,将分词操作进行升级,利用分词方法进行多词模块规范[4]。索引检索:索引检索是整个管理系统检索方法中的核心检索步骤。其主要分为两部分工作,首先依靠1-Indexinginterface建立公共航行数据结构索引,然后利用2-SearchDAO构造数据写入,将数据系统内的索引信息直接提取,并导入到索引结构文件中。

1.4实现船舶信息管理

通过建立船舶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检索方法,虽然在理论上可以保证信息完整性,但是因为未处理的关系系统文件其数据域名与格式并没有统一,且其文件域名内仅保存生成日期信息,缺乏其他种类文件信息。为了适应系统数据检索方法,需要在原有数据格式上添加其他信息。设计重组后的文件域名需要和上述检测方法所构造的文件域名进行字符字段一一对应。将对用后的数据字符和相关字段作为数据检索系统的核心数据源,从而最终实现。

2实验结果与分析

上述设计过程完成了基于信息完整性的船舶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必须通过实际结果验证该方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比设置为传统管理系统以及上述设计系统。通过对视频文件和文本数据文件分别进行检索完整性对比,确定实验效果。为了提高数据公正性,实验组和对比组硬件运行环境相同,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

2.1视频文件检索完整性对比

视频文件是现代船舶信息文件最常见的文件类型,令实验组和对比组在在相同的视频数据内进行信息检索,对比起信息完整性其结果如图4所示。图4为随机截取的某区域检索结果。通过对比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实验组信息加载的完整性要强于对比组,提高比例将近22%。可以证明新设计的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检索完整性。

2.2文本数据检索完整性对比

为文本数据检索完整度的对比。根据表3中的数据可以证明,在对文本数据检索完整性的对比中,实验组依然具有较高的信息检索完整度,再次证明了其优越性。

3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篇八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质量提升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涵盖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及交叉学科在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充斥着信息爆炸和高科技的时代,计算机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被应用到绝大多数学科之中,管理专业教学当然不例外,管理信息系统正是这样一门把高科技实用性高效率的计算机技术融入管理专业之中的专业课程。这门专业课的理想教学效果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出一批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熟练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灵活运用。

1.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主旋律。专业课教师以PPT课件的形式对基本理论进行讲授,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认真授课,但大部分学生仍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被动,使得教学效果不如人意,教学质量明显不高。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也了解到他们对于本门课程的若干想法。很多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太过抽象、不易理解和枯燥无味,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可能内容没有什么应用价值,都是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跟管理专业契合度不够深刻。由此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听课,消极地排斥,以至于荒废了原本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一门重要课程。

从上述分析也不难看出当前高等院校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继而导致教学质量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针对教学现状,本课题通过系统研究试图探寻解决问题的相关路径。

2.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针对当下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在研究中有的放矢,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路径。

2.1合理进行教学定位

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类专业中的教学具有特殊性,由于与管理专业相契合,使得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计算机理论的讲授而忽略了管理理论的灌输,本末倒置必将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消极抵抗,放弃求知。

根据国家教育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总目标的要求,管理类专业学生应该成为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能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具有宽基础、强能力的复合型优秀经济管理专门人才。以教育部教学目标为准绳,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本门课程应当与纯粹计算机类教学相区别,针对管理类专业的特殊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和分析信息并做出有效决策的能力,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进行规划、组织的能力,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综合实力的能力,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解决企业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并协助企业发展前进的能力。

2.2增强案例教学力度

管理信息系统在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学到的大多是晦涩的理论,蹩脚的计算机知识,而具体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如何去动手,学生普遍表示很迷茫,完全不知所措。

案例教学首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影响深远。采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相对抽象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相对于其他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丰富多彩的现状,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教学稍显逊色。可以说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中所附案例并不多,附有案例的教材对于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也不够详尽,导致学生不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缺少了对必要背景知识的占有使得学生无法深入分析案例,从而丧失了案例本身的意义。此外,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很多企业的开放性不足,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相比,案例来源较少,能够共享的经典案例也屈指可数,因此教师也很难从社会实践中收集到内容祥实、生动的案例。

针对案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本课题研究中也提出了如何完善和提高案例教学质量。首先对于专业教师而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科研工作,面对本学科案例不足的问题,教师只有切身研究,走出课堂,才可能占有更丰富的案例资源。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走入企业,实际体验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胜过千万次的纸上谈兵。学生的现场参观,系统的直观演示和集体讨论,都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从而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

2.3构建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实验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和有益补充,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随学随练,把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动手能力,而且实验教学可以及时反馈问题,得到教师的解答后迅速修正从而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在实验室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架构。在当今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所有正式的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以及多数教材中的案例都是基于单机模式下的管理信息系统,而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当掌握因此,怎样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架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知识和常用到的一些网络互联设备的介绍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从而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在网络条件下的应用。

2.4适当融入双语教学

计算机及管理学都是源于西方的学科,相关理论多为英文形式,尤其计算机应用方面,无论编写程序还是其他应用方面都避免不了与英语打交道,源于此,管理信息系统的逐步渗透双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当涉及到英文表述时教师也要讲解和介绍相关的英文含义,如果此时就相应的融入双语教学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质量,因为源于西方的理论翻译成汉语有些时候会词不达意甚至难以理解,如果能够用原汁原味的英语去解释会更精准地释放其原本的含义,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

双语教学在高等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中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该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实践中的推进又存在不小的难度,但畏惧困难固步不前不会解决问题,相反会进一步地恶化问题。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逐步融入双语教学,先从简单的专业术语及原理入手,逐步深入,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双语教学可以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中并最终提升教学质量。

3.结语

当前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只要认真研究问题的根源并且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就可以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和趣味所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真正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崔政。非计算机专业第二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管理信息系统,2000(12)。

3.吕新民,张金诚。经济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 9(2):88-90。

信息管理系统 篇九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C/S

0引言

当前数字化医院的基础模式是数字化管理,信息作为医院发展的基本功能,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不断提高医院的技术实力。通过信息技术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措施和生活观念,通过数字化建设使得医院能够更好的发展。数字化医院概念的界定,为医院数字化建设发展提供了发展依据[1-2]。通过建设数字化医院,使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现代化医院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3-5]。信息化管理带来了以下好处。第一,数字化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很多便利。数字化医院电子传输和信息高度共享,极大地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解决了挂号、收费、取药时间较长、门槛较多的医患矛盾,并大大减少了取药环节,提高了患者看病的速度。第二,增收医院的财政节支。通过持卡挂号、持卡开药、持卡交费,可以有效避免算错账、漏记、漏收、“走后门”看病等现象发生;摒弃手工记录等环节,可以大大减少办公消耗材料的使用,通过局域网定向传递通知、报表,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增加了医院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推进数字化医院过程中,医院内员工可以接受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培训,这是医院中工作人员很好的学习机会。在建设功能拓展中,员工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业务素养以及自身的文化修养,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技术氛围,提高了文化效益;患者可以通过数字化医院掌握医院和工作人员的信息,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而且可以了解药品价格和就医花费情况,使患者就医变得更加透明,减少了医疗纠纷,有效提高了社会效益。信息化建设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在业务流程中尤为明显,员工由体力劳动到智能化的过渡,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医生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患者身上,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加给病人看病的时间,减少了排队的时间,既为医院增加了收入,也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第四,加速规范医院管理流程。医院上级领导可通过该系统实时了解全院的医疗情况、物流情况以及财政收入,为院领导决策提供一手材料,进而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1设计方法与需求分析

1.1设计方法

首先需要通过使用系统的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设计出所需要的数据库和各种图表的详细结构。然后创建系统项目,在系统项目中创建详细的数据库和表格。在设计模块时,可以先设计模块再创建系统集成,即对各个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独立的调试和修改。在创建系统主表单时,将各个功能模块使用主表单集成在一起,最后调试整个系统。

1.2系统需求分析

第一,使用相同的方法处理不同信息,发现信息之间的差异,并能排除使用前后矛盾的不完整数据。第二,提供管理决策中需要的大量信息数据。第三,能够有效分析和评估数据。第四,向各级管理机构提供不同程度的报告,缩短分析和解释的时间。第五,用最低的费用和最短的时间提供尽可能精确、可靠的信息,以便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市场调查得知目前存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大多是针对大型医院设计,很少考虑到乡镇一级医院的实际情况,大多功能在乡镇级医院不实用,增加了院方不必要的投资。此外,系统一般不支持远程访问,信息的共享性较差。因此,为了适应医疗信息管理发展的需要,开发了基于的医院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导医服务:为病人提供管理服务,包括病人会诊的登记资料、病人的预约资料、前台交费清单、药品退费管理、所欠费用催款以及病人对医院的评价管理。医生服务:医生对会诊资料所开出医令的。药房管理:提供药品资料收集、药品发放及退药入库服务。门诊统计:门诊科室、日统计及交接班汇总。基本设置:医院的检验设置、检查设置、科室、员工、用户及折扣卡设置等。

1.3数据库需求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显然数据库在系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事实表明,数据库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实际场合。数据库可以使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变得快捷、高效且准确度较高。数据库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数据库最初的形式是文件系统,数据库的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在信息时代,如何甄别信息是否有用,对信息的分析十分关键。计算机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处理海量数据是数据库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包括DBMS、DB等。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大都采用关系模型,该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更加直观、简单,使设计师从复杂的物理存储约束中走了出来,集中精力研究系统的逻辑结构。关系模型的基础概念是关系,可以直观地看成一个二维表格,表示两个实体间的对应关系。关系模型数据库可以使人们通过语句访问和操作数据。此外,关系数据库还有自己的操作语言——SQL语言,且得到了广泛应用。

1.4性能需求

为了使研发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设计团队采用了很多的措施进行保驾护航。最终呈现在给用户的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4.1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用户使用系统时,最直观地感受是关于系统的处理速度、处理能力以及处理的准确性。为了达到及时、高效、准确的处理数据要求,在最初设计系统时,应考虑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速度。在医院中,要根据预约情况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如果在预约时出现问题,会给病人就医带来不便,耽误急性病患者的医治。因此,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十分重要。

1.4.2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用户通常不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应提供人性化的用户接口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项功能,系统界面要尽可能采用用户熟悉的界面。数据资料是医院重要的信息,系统要具备可维护性,用于日常安全管理和系统意外崩溃时数据的恢复,有利于系统维护人员进行数据的备份。

1.4.3系统的标准性

任何管理系统在开发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都会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在开发管理系统时要遵守国家和行业标准,涉及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等必须符合通用标准。在开发医院操作系统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前期设计工作,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软件工程规范,确保软件(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

1.4.4系统的先进性

随着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计算系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个良好的系统工程,应保证医院管理系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先进的。为了达到这项目标,系统应具备很强可扩充性和开放性,不断改善系统的功能模块。另外,在设计和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当前主流、先进且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产品。

1.4.5系统的响应速度

病人的需要很重要,尤其是重症病人。因此,应提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病人的需求得到及时反馈,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医院的响应速度要求以秒为级别,依据不同情况,响应速度差异从秒级到分钟级,前提是确保病人的需求得到满足。

2结语

通过该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更加方便快捷的查找病例信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采用C/S设计模式,通过信息数据之间的交互实现医院药品管理、收费管理、住院管理、人工费管理以及用户管理等,提高医疗部门在医院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段会龙,吕旭东。医疗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2):1-6.

[2]杨宏桥,吴飞,甘仞初。构建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5):50-52.

[3]孟勋。医疗信息化中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5):66-67.

[4]严永杰,林震,夏琳。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多院区医疗信息系统互联方案研究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7(7):155.

[5]陈荃,万艳丽,王岩,等。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功能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9):41-44.

[6]赵威。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初探[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3):1-2.

信息管理系统 篇十

关键词:汽车客户关系;信息管理系统;销售板块

0引言

21世纪,交通运输变得更加便利,汽车4S店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4S店获取客户也越来越难。顾客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怎样可以留住客户并将顾客发展成为具有终生价值的顾客是现今各4S店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何管理好客户,怎样能在销售场面赢得更多的客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汽车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从而提升汽车厂商核心竞争力。

1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概况

1.1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最早是在美国兴起的,最早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解释是现代信息技术系统给企业发展支持的一系列支持的过程并把客户关系管理上升为管理的战略。企业依据客户的分类情况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逐渐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行为,并优化其业务流程,以此作为企业首要经营策略来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及客户满意度[1]。拓宽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前提[2],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开发更多的新客户,因此企业发展必须依靠更多的客户。要想保持与顾客进行长期交易,企业必须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并利用客户关系管理,进一步了解多类客户的需求。

1.2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顾客关系管理的主要作用包含3个方面。①销售管理层:能够更好了解顾客需求,获取更多客户信息,实现公司信息高度协调统一。使得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信息技术和企业的全面整合,促使顾客与企业建立长期双赢状态,实现自身发展。②市场营销管理:对于现在来说,市场营销管理正向“以顾客为中心”靠近。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获取顾客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实现内部的信息共享,也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对市场信息制定计划。市场服务人员能够在客户关系管理的条件下,分析客户市场信息,发现并立刻抓住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③顾客服务与支持: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结合互联网软件的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来管理客户。现在顾客只需要轻点下鼠标,浏览一个网页,就可以让企业主动提供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和忠诚度,能使顾客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发展状态。一个有效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汽车营销企业在汽车销售、零部件供应、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过程中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2LT集团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现状及板块介绍

LT集团工作人员经过长期市场调研与根据多年汽车销售服务的管理经验,进而引发出来一款功能齐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其旗下子公司都在使用这个系统,它的主要模块有汽车销售、维修业务、备件业务三大功能模块。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销售板块。汽车4S店的主要工作是汽车销售,在L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当中汽车销售这个部分又分为来访记录、意向客户管理、意向客户跟踪、客户订货、订单预收款、整车销售、整车销售结算、整车销售出库等十大模块。①意向客户信息登记:来访记录、意向客户管理、意向客户跟踪这三个板块都是对于潜在客户的信息记录部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该功能就是储存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和其他信息。如:联系地址、电话、性别、接待工作人员、意向车型、维护类别、计划付款方式等。LT集团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把这些数据安全有效地存储起来。若顾客参加车展或者进入4S店看车,前台工作人员会对顾客的购买意向进行分类。然后销售顾问在获得潜在客户名单后,他们通过电话与顾客沟通并预约客户,通过电话沟通分析这些客户是否对进一步销售有价值,然后将其列入H或A级别优先跟进并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记录。如图1所示。②客户下订:包括客户订货与订单预收款。这两个板块是为了记录汽车的销售情况,销售车型和负责工作的销售工作人员姓名包括岗位的基本信息录入、车型的订单精品、定金费用、是否按揭信息以及按揭费用等。订单预收款指的是客户对该车型进行下定,财务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进行其他数据信息有财务记账以及工作过程中的档案文件。此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预收款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公司内部的协作能力更加高效,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如图2所示。③汽车销售:包括整车销售和整车销售结算,因为汽车的价值较高,因此不同于其他的一般商品。LT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汽车销售界面是与客户在客户订货信息的进一步确认与核对信息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与客户最终确认的界面,确认的内容包括基础信息如:车主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整车总价、各类服务费与精品费用等。并且记录汽车的销售情况、销售车型和负责工作的销售人员。可以确保之后顾客到4S店进行的保养和客户关怀活动信息准确,及时享受LT集团市场部或经销商的活动。若是客户转介绍还会记录转介绍的客户信息以便做好登记记录做好客户关怀的部分。④新车交付:这一模块包括整车销售出库和交车作业这两个部分。在完成新车销售环节和财务结算后,销售顾问要进行商品交付。这过程中的进销存要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并记录,保障后续上牌与精品加装过程能够有序的进行,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LT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客户从4S店期望得到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客户想要得到的是一种优质的服务。因此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现在对于留住现有客户,从而提升品牌好感和客户忠诚度尤为重要。①从客户信息管理方面来讲,LT集团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客户档案不全面造成缺乏对潜在顾客的捕捉能力。对于佛山LT4S店来说,目前只有两名员工负责电话营销,录入客户信息效率较低并且容易出错。客户信息录入也只注重客户姓名和联系方式基础信息录入,对客户讲解车辆进行需求分析和报价与客户编号等细节较少进行记录。并且在市场部进行客户留档,也只是按部就班将姓名和电话记录。对于顾客的信息资料也没有进行统计分析,在集团实现公司内部信息共享。这是目前从客户信息管理方面来说,LT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于潜在顾客信息收集准确性和全面性不到位的问题。②从售后服务管理方面来讲,大部分的汽车4S店都是要求在汽车购买2到3天内对顾客进行回访并将回访记录在顾客关系管理系统上,来了解顾客对服务顾问或销售顾问服务的感受,当然LT集团4S店也不例外。但是对于目前来说,公司的服务系统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顾客在产品中遇到的问题,有时候不能得到及时的回复,就会造成跟踪服务不到位,影响客户的忠诚度。③从培训方面来讲,对于服务人员培训的管理方面仍然有所不足。整个集团对于管理层来说给予的重视,关注比较多,培训力度也比较大。但是对于一些销售顾问或服务顾问来说很多实际的培训效果没有很理想。

4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改进措施

在销售服务上,因为销售的过程中时常会有库存管理方面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查询到店内库存和附近店的车辆库存,以便于自己店没有此零件或车辆库存的时候,能够从其他店内调取,以便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售后服务上,LT集团顾客关系管理系统不仅要录入顾客姓名联系电话等基础资料并且应该根据顾客来店的次数和习惯以及车辆状态,来推断出顾客保养的时间,并与顾客预约合适的时间来进行保养维修。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录入信息[3],公司可以通过短信来为顾客提示办理手续和优惠活动以及年检等。让顾客可以充分感受到“您的汽车专家”顾客理念,增加顾客对公司的信任感,维护公司形象。销售或售后服务回访方面,客服专员作为顾客售后服务直接接触的部分,必须时刻与销售部、市场部、售后部和其他部门及时沟通,对于企业的各项活动和促销方案等及时了解并及时解答。若不能解答的部分,一定要跟顾客说明情况,并及时与部门主管报告,等商讨出解决方案,立刻与顾客进行沟通。对于顾客咨询的问题情况,要及时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上进行记录,便于之后可以分析。客户互动关怀方面,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加上与顾客互动的环节,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在LT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预约看车或者是保养维修。相应的,客户可以从中获取积分并兑换一些小物件或抵扣,公司也通过赠送积分的形式来鼓励客户自主预约从而提升客流量,提高4S店的进场率。

5结语

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现在的经营策略已经转化为“以顾客为中心”。客户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存在于市场上的基础所在,对于企业来说,最有价值的资产并不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而应该是客户群的价值及与客户之间形成的密切关系[4]。本论文主要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以LT集团为例,分析LT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然后发现其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潘福斌。客户关系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用[J].物流技术,2013(11):23-26.

[2]张学军。CRM实施宝典[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06):55-56.

[3]吴勇毅。CRM的应用现状与突破之道[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0(8):21-22.

最新范文

项目管理案例及分析【精选13篇】04-28

沟通案例分析优秀7篇04-24

最新法律案例分析最新4篇04-23

物业管理案例及分析最新2篇04-16

税收管理案例分析5篇04-14

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优秀4篇)04-13

经典商务谈判案例分析精选5篇04-12

口碑营销的案例及分析【优秀11篇】04-12

幼儿园案例分析(13篇)04-12

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范文(必备优秀5篇04-11

118 377248